重庆市垫江八中八年级物理(光现象)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物理第二章光现象
第一部分复习提纲
一、光的传播
1、光源:一切自身能发光的物体都称为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注意:依靠反射光而发亮的物体不是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
3、光速: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m/s。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在真空中相差不多: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是真空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是真空中的2/3。
注意:光在一年时间内传播的距离称为1光年,光年是距离单位。
二、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在分界面处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人眼看到物体是由于物体发出的光线或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眼。
2、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以总结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重点提示:要注意入射角和反射角指的是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入射角变化,反射角也变化,但一定相等。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镜面反射和镜面反射:
射到光滑镜面上的平行光线经反射后仍然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平行光线射到表面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时,反射光线向着不同的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漫反射使我们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重点提示:
发和生镜面反射的条件是反射面是光滑的平面。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的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即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平面镜成像时,满足光的反射定律。
小结:影子和像的联系与区别
影子像
原理光的直线传播
特点光照不到的黑暗区域由光线或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面成、明亮面有色彩
3、平面镜的应用
①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起到控制光路的作用。
②利用平面镜成像。
4、凹面镜和凸面镜
①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行光线经凹面镜后会聚于凹面镜的焦点,从焦点射向凹面镜的光线经凹面镜反射后成为平行光线。
②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后发散。
四、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现象:光人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
①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而从其他介质余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
②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③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即光线方向颠倒时,光的传播路径不变。
④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重点提示:在光的折射规律中有“空气中总是大角”,即不论空气中的角是入射角还是折射角,总是要比其他介质中的角要大一些(垂直入射除外)。
也就是说,在空气与其他介质的界面上发生的折射现象,如果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那么折射角所在介质为空气;如果入射角大于折射角,那么入射角所在的介质为空气。
3、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下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往脸盆中倒水,看起来盆底深度变浅;潜入水中的人看岸边的人变高:从厚玻璃砖后看到钢笔“错位”。
4、光折射与光的反射的区别
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联系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二者同时发生
区别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种介质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在两种介质中
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折射角与入射角不相等
五、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现象: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它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的。
2、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重点提示: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规律不同。
两种色光混合后使眼睛感觉到产生了另一种颜色,而两种颜料的混合是它们都能反射的色光。
3、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4、不同的色光照射到不同颜色的物体时,出现的情况是:
①白纸可以反射各种色光,纸出现的颜色与光的颜色相同。
②黑纸吸收各种色光,无论什么颜色的光照在黑纸上,纸都是黑色的。
③各种色纸反射和它颜色相同的光,对其它不同颜色的光都吸收。
④白光照在不同颜色的纸上,纸出现的颜色与纸的颜色相同。
5、不同的色光照射在不同颜色的透明物体时,透色光的情况是:
光的颜色志透明物体颜色相同时,光可透过物体。
若兴的颜色志透明物体颜色不同时,光就透不过物体。
六、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在光谱中,在红光以外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做红外线。
红外线有热作用(即热效应),可应用在红外夜视仪、诊断疾病、遥控等方面。
重点提示:红外线进不可见光,任何物体都向外辐射红外线。
当物体温度升高时,它向外辐射的红外线会大大增强。
2、紫外线:在光谱中,在紫光以外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
紫外线的化学作用、荧光作用、生理作用,它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能杀菌、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七、难点专攻
1、光速的计算:光速特别大,通常利用来求距离,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反射;二是通过时间差。
利用光的反射测距离时,要注意光走过的路程是所测距离的二倍。
2、反向改变光路:利用平面镜和光的反射定律,可以有目的地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①入射光线不变,旋转镜面:一束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若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把平面镜绕入射点旋转α角,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随之改变,且反射光线相比原来转过2α角。
②镜面不动,光线旋转:一束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若保持镜面不动,当入射光线旋转θ角,反射光线也旋转θ角。
重点提示:制作潜望镜、改善室内光照条件等都会用到反射改变光路。
无论是镜面旋转还是入射光线旋转,都可能有两种情况,即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和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讨论时两种情况都要考虑。
3、作图
①平面镜成像作图
平面镜成像作图的两种方法:一是根据反射定律;二是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
A、根据反射定律作图的步骤:a、从点光源S引出两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
b、作两条入射光线的法线。
c、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反射光线,将反射光线反向延长,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点光源S的像点S'。
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的步骤:a、过S点作平面镜的垂线(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b、截取S'点,让S'点到镜面的距离等于S点到镜面的距离(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c、画出像点S'(像与大小相等)。
重点提示:作图时,光线要标明传播方向,光线和界面用实线表示,法线和反向延长线要用虚线表示。
②光的折射作图
光的折射作图步骤:垂直于界面作出法线:根据折射规律作出折射光线(注意空气中角大)。
4、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
实验器材:玻璃板、一X大纸、两枝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
①在光具座上竖立一块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把一支点燃的蜡烛入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
②另外拿一支相同的没有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蜡烛像的位置。
③观察比较蜡烛和它所成的像的大小,从光具座上读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就可以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说明:取一块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观察所成的像。
用手去摸所成的烛焰的像,我们会发现它并不烫手,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实验中应注意:应将没有点燃的那枝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并调整其位置,直至它与烛焰的像重合,即从玻璃板正面观察,几乎分不出哪个是原蜡烛的像,哪个是后放过去的蜡烛。
第二部分本章知识网络结构
1、光源光(1)定义:
;
a、形成分
b、按冷热分
天然光源:例子:
人造光源:例子:
冷光源:例子:
2、光 的
传 (4)光线
播
(5)光速
(1
)定义:;
(2)相关概念
3、光
的
反(3)实验:
射
(4)光的反射规律
(5)可逆性:
(6)两种反射:
(7)反射元件 (1)规律: (均与介质含义:同一种介质,这种介质密度均匀)
(2)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及解释: 小孔成像 ; ①定义: ②两种光线的表示方法: a 、点光源: b 、平光源:
①定义: ②光速大小: a 、真空式空气中:C= ; b 、在水中:C= c 、在玻璃中::C= ; ③1光年=×1012km ①法线: ; ②入射角 ; ③反射角 ; 内容 ① ; ② ; ③ ; 应用 ①作用: ; ②计算: ; ① ;实例: ; ② ;实例 : ; 平面镜
球面镜 凹面镜:
4、平(
1)实验:
面(2)特点:①;②;③;④;
镜(3)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a 、作图:;b 、求距离;c 、求速度;
成(4)平面镜应用:;; 像 (1)定义:; 5、光(2)光的折射规律 的 折 射(3)光的折射规律应用:①作作、②求角③解释现象 (4)实验: (5)可逆性: (1)光的色散
6、 光
的
色
(2)色光的混合
散
(3)物体的颜色
(4
)颜料的颜色:
7、(1)光谱:
看 光
现
象 a 、 b 、 c 、 ①单色光: ; ②复色光: ;
③三基色: ;
④光的色散的方法: ; ①光的混合: ; ②三原光: ; ③三基色混合: ; ①透明体的颜色:
①定义:
不(2)红外线
见
的(3)紫外线
光
第三部分 章末检测题
(时间90钟,总分100分)
班级: 某某: 学号: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如图1所示,灯罩可使灯泡射向上方的光,向着下方照射以增加亮度,这里应用了
光的 原理;地面上出现了桌子的影子,这是由于形成的。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 。
月食是由于太阳光照在球
上被挡的结果。
3.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_______现象。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物体表面产生了反射。
4.下列是一些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光现象:①日食和月食②水中倒影 ③小孔成像
④池底“变浅”⑤黑板“反光" ⑥雨后彩虹。
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选填序号)。
5.某同学的身高是1.7 m ,站在平面镜前l m 处,则他在镜中的像高是m ,他与像之
间的距离是m 。
人向镜靠近O .5 m ,像的大小。
6.图2三种情景中,A 是由光的——形成的;B 是由光的:.形成的;C 是由光的形成的。
7、在下雨天过后的晚上,地上有水坑,人在月光下走,为了不踩进水坑,人背着月光
①定义: ; ②应用: ;
走时,走处,人迎着月光走时,走处。
8.如图3,已知<3=<6,则OA是射光线,OC是射光线。
OB是射光线
9、美军在对伊拉克战争中佩戴夜视镜,在夜晚也能发现敌方,夜视镜是根据夜间人的比周围草木、建筑的温度,人体辐射的线比它们的原理制成。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
10、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月食的形成 B.小孔成像
C.平面镜成像 D.影子的形成、
11、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变小时,反射角将( )。
A.减小 B.不变
C.增大 D.无法判断
12、晚上在家里照镜子,为了看清自己的容貌,应该怎样做( )。
A.让脸迎着灯光,镜子的正面朝着脸
B.脸背着灯光,镜子正面朝着灯光
C.脸迎着灯光,镜子正面迎着灯光
D.脸背着灯光,镜子的背面迎着灯光,
13、如图4所示的四个事例中,应用了光的折射规律的是( )。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够被看见的物体都是光源.
B.人的影子早晚长,中午短,原因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是直的
C.某同学距平面镜越远,则它在镜中的像越小.
D.只有光滑的镜面的反射才遵守反射规律
15、观察水边风景照片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
A、入射光线有一部分折入水中
B、眼睛有一中习惯性感觉
C、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
D、冲洗照片的质量有问题
16、.某同学距平面镜10m,当他以1m/s的速度接近平面镜,2S后人和像之间的距离是()
A、18 m
B、16m
C、8m
D、6m
17、(多选)井口面积为S,一只青蛙在底中心处,关于青蛙在
井底看到井口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没有水时看到井口大小为s
B、在有水时,看到井口的大小大于s
C、两种情况下,看到井口的大小都是s
D、水浅时看到井口的大小比水深时大图5
18、图5中一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450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小球以1m/s的速度沿桌面向平面镜匀速滚去,则小球在平面镜里的像是()
A.以1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
B.以1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
C.以2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
D.以2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
19、如图6所示,画中人出现了错误,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20、如图7所示R为平面镜前的一物点,人的眼睛在哪一点看不到R
的像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21、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A、全身呈蓝色
B、全身呈红色
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
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22、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
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室里电灯
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
D、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该把手电筒对着镜子
三、作图题(共5分)
23、(3分)利用潜望镜可以在水下观察到水面上的物体,请在图8中的直角管中画上两个平面镜,构成一个简易的潜望镜,并画出人眼睛能看到岸上景物时光传播的路径。
24、(2分)如图9,光射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请大致画出法线和折射光线。
四、联想题(共12分)
25、(5分)将下列做法与不可见光的特性用线连起来
A、适当晒太阳(1)紫外线能杀菌
B、用紫外线验钞(2)紫外线有助于合成维生素D
C、浴室装暖光灯(3)紫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
D、夜视镜看物体(4)接受物体发出的红外线
E、用消毒柜消毒(5)发出红外线使病毒高温致死
(6)红外线热作用大
26、(5分)以下各种物品或仪器分别应用了什么面镜来工作的?将物品仪器与所对应的原理连接起来。
手电筒灯后的反射面凹面镜
太阳灶
汽车的观后镜.凸面镜
马路拐弯处的观察镜
显微镜下的反光镜平面镜
27、(2分)小明通过实验研究光从水中射人空气中的现象,图l1是
他根据实验现象画的光路图。
改变入射角的大小,他发现空气中的折射
光线与法线的夹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你猜想'当入射角增大到一
定程度时,会出现的现象是你猜想的依据是
五、实验探究题(共17分)
28、(5分)在研究光的折射时,小明知道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小明想:光在其他透明介质的分界面发生折射时有什么规律呢?即什么条件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什么条件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如下实验:让一激光手电筒射出的光束从水斜射人玻璃,再从玻璃依次斜射入冰、空气中,其光路如图12所示示.然后老师又告诉他光在一些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下表.试回答:
(1)针对小明提出的问题,仔细观察图中的光路,对照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根据你得出的结论,请在图13中画出光由玻璃斜射人酒精时,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图12 图13
29、(4分)如图14是用蜡烛、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平面
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图。
(1)套实验中要想比较的关系,要求两支蜡烛必须满足的
条件。
(2)在实验中必须选用(填“平面镜”或“玻璃板”),原因是
30.(5分)小明同学用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做实验,取得如下表一数据:
从这些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1、(3分)某同学将一时钟放在平面镜前,通过平面镜看到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位置,记录如表二
(1)根据他的记录,你找出表格中钟点之间的规律是:
(2)将表格填充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