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操作工操作规程(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篇
一、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连铸操作工在操作连铸设备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范。
二、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1. 检查设备
操作前,应认真检查连铸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包括铸机、冷却系统、拉坯装置、控制系统等。
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2. 检查原材料
检查原材料的成分、温度、粒度等是否符合要求,如有不符合,应及时调整。
3. 检查安全防护设施
确保安全防护设施齐全、完好,如防护罩、防护栏、警示标志等。
4. 检查个人防护用品
操作工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三、操作流程
1. 启动设备
根据生产指令,启动连铸设备,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 调整铸机
根据生产要求,调整铸机参数,如铸机速度、冷却水流量、冷却水温度等。
3. 添加原材料
根据生产需求,添加原材料至料斗中,确保原材料供应充足。
4. 控制拉坯装置
根据生产要求,控制拉坯装置的速度和位置,确保拉坯过程平稳。
5. 监控生产过程
实时监控生产过程,包括铸坯质量、冷却水温度、拉坯速度等,确保生产过程稳定。
6. 调整参数
根据生产情况,及时调整铸机参数,确保铸坯质量。
7. 停止设备
根据生产指令,停止连铸设备,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四、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1. 操作过程中,严禁触摸高温设备、冷却水、铸坯等,防止烫伤、冻伤等事故发生。
2. 严禁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进行检修、清洁等工作,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3. 严禁在设备附近堆放杂物,确保操作区域安全。
4. 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设备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 操作过程中,严禁酒后作业,确保操作安全。
6. 严禁在设备附近吸烟、使用明火等,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五、应急处理
1. 发生火灾时,立即切断电源,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并迅速撤离现场。
2. 发生设备故障时,立即停止设备运行,报告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3. 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时,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报告上级领导。
六、培训与考核
1. 新员工在上岗前,必须接受连铸操作规程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 定期对操作工进行操作规程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技能水平。
3. 对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生产安全。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遇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的修订,本规程将予以修订。
第2篇
一、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连铸生产线上的操作工,旨在规范操作流程,确保生产安全、高效、稳定。
二、操作前的准备
1. 人员准备:操作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连铸设备操作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持证上岗。
2. 设备检查:操作前需对连铸机、冷却水系统、拉矫机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
保设备运行正常。
3. 环境检查:检查生产现场环境,确保通风良好,无安全隐患。
三、操作流程
1. 开机准备:
- 启动连铸机,检查设备运行状态,确保各部件运行正常。
- 调整冷却水系统,确保冷却效果。
- 检查拉矫机,确保其运行平稳。
2. 浇注:
- 将钢水从熔融炉倒入中间包,控制好钢水温度和流量。
- 观察钢水流动情况,及时调整浇注速度,确保铸坯质量。
- 检查铸坯表面,发现缺陷及时采取措施。
3. 冷却:
- 控制冷却水流量和温度,确保铸坯冷却均匀。
- 观察铸坯表面,防止出现裂纹、缩孔等缺陷。
4. 拉矫:
- 启动拉矫机,调整拉矫速度和力度,确保铸坯尺寸精度。
- 观察铸坯表面,防止出现变形、扭曲等缺陷。
5. 切割:
- 启动切割机,对铸坯进行切割,确保切割质量。
6. 清理:
- 清理生产现场,清理设备,保持生产环境整洁。
四、安全操作
1. 操作过程中,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防护用品。
2. 严禁酒后操作,严禁操作过程中擅自离岗。
3. 严禁在设备运行时进行维修和保养。
4. 发现设备故障,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相关人员处理。
5. 严禁将头、手等部位伸入设备内部。
6. 严禁在设备周围堆放杂物,确保通道畅通。
五、操作后的维护
1. 关闭设备,清理生产现场。
2. 对设备进行日常保养,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3. 记录操作过程中的数据,为生产管理提供依据。
六、附则
本规程由生产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如遇特殊情况,可由生产部进行修订。
第3篇
一、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在连铸生产过程中,对连铸操作工的操作行为进行规范,以确保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
二、操作工职责
1. 严格遵守本规程及国家相关安全生产法规,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2. 熟悉连铸工艺流程、设备性能和操作方法。
3.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处理。
4.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5. 节约能源,减少浪费。
三、操作准备
1. 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各部件连接是否牢固。
2. 检查模具是否完好,有无损坏、变形等情况。
3. 检查冷却水系统是否正常,冷却水流量是否符合要求。
4. 检查拉矫机、切割机等辅助设备是否正常。
5. 确保现场环境整洁,无杂物。
四、操作步骤
1. 启动设备,观察设备运行状态,确保各部件运行正常。
2. 根据生产计划,调整铸机参数,如拉速、冷却水流量等。
3. 检查铸坯质量,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4. 检查拉矫机、切割机等辅助设备运行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5. 定期检查模具,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更换。
6. 观察冷却水系统运行状态,确保冷却效果良好。
7. 检查铸坯尺寸、形状是否符合要求,对不合格铸坯进行标记和处理。
8. 操作完毕后,关闭设备,清理现场。
五、安全操作
1. 操作工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防护用品。
2. 操作过程中,严禁操作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3. 严禁操作人员酒后、疲劳状态下进行操作。
4. 严禁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进行检修、调整等操作。
5. 发现设备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
6. 严禁擅自改动设备参数。
六、应急处理
1. 发现设备故障,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相关人员。
2. 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报告相关部门。
3. 发生设备故障,立即采取措施排除故障,确保生产安全。
七、维护保养
1. 操作工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洁和维护。
2. 操作工应掌握设备维修技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处理。
八、培训与考核
1. 操作工必须经过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 操作工应定期参加培训和考核,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九、附则
1. 本规程由生产部门负责解释。
2.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