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SS 安徽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相关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SPSS 安徽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相关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孙良萍孙贤斌冷锦章宋紫君邵雪艳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年第4期
孙良萍孙贤斌冷锦章宋紫君邵雪艳
摘要:借助 SPSS 统计分析软件工具,对安徽省 1995-2016 年间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显示:近 22 年来,第二产业总量增加最大,第三产业的增速最大,第二和第三产业是拉动安徽省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2009 年以来,安徽省经济总量
迅速扩大,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减小,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先有所变大然后逐渐减小,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先减少后增加。

经济增长与第一和第三产业呈现负相关关系,而与第二产业呈现正相关显著关系。

从产业结构角度,提出未来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对策。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相关分析;发展对策;安徽省
近年来,安徽省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增长迅速,产业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

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工业进程加速,但也存在产业竞争力不强、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比重偏小、高技术产业薄弱、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相互影响,为了深入了解安徽省产业所占比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索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存
在的问题, 本文对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总量增长的关联性进行分析, 为经济发展的科学决策提
供依据,提出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对策,探索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研究数据来源与方法
1.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研究相关数据均来自于《安徽统计年鉴》和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据统计年鉴的行业划分,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产业,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制造业)和建
筑业,以及将采矿业、电力、燃气等也归类于工业,第三产业具体包括信息传输服务、交通运输邮政业仓储、计算机软件,及零售业和批发等行业。

2.研究方法
利用经济分析统计软件 SPSS Statistics17.0 分析模块 - 相关分析工具(采用偏相关方法)对安徽省的 GDP与产业结构的相关关系分析。

二、结果分析
1.安徽省经济增长概况
从 1995 年至 2016 年,安徽省的 GDP 由 1810.66 亿元增加到 24117.91 亿元,增加
了 12.3 倍。

三次产业的产值总量均迅速增加,分别增加了 3.4 倍、 12.4 倍、 16.9 倍,
第一产业的产值从 581 亿元增加到 2568 亿元,第二产业的产值从 869 亿元增加到 11667
亿元,第三产业的产值从 552 亿元增加到 9884 亿元。

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的增加倍数最大,尤其从 2009 年至 2014 年间,增长最为迅速,其次是第三产业(图 1)。

第三产业总量增长较小,但增加倍数达 16.9 倍,增速最大。

2.产业结构变化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与发达省份相比,第一产业生产效率低,在安徽省经济发展初期往往占有较大的比重,而生产技术和效率水平较高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
较小。

一般发达地区或省份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在区域发展的工业化初期,往往第一产业比
重高于第二、三产业,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区域对产品市场需求空间不断增大,促进第二产业部门及生产量增加,及第三产业的服务需求增多,经济增长逐渐加快,但随着工业化中后期,经济增长中资源、劳动力、资金和市场等竞争逐渐加剧,经济发展由数量增
长逐渐转向质量的提高,更加关注技术、创新等因素。

随着安徽省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不仅产业结构比重不断变化,产业发展更加关注质量的变化。

从 1995 年至 2016 年,从产业结构变化来看,第一产业比重呈现下降趋势,第二产业
的比重从 1995 年到2013 年间,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之后有缓慢下降的趋势,第三产业从1995 年到 2003 年、 2013 年至 2016 年呈现上升趋势,从 2003 年至 2013 年间,有缓慢下降的趋势(图 2)。

3.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对 1995-2016 年间的 GDP 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分析(表 1), GDP 与三次产业之间
的相关关系系数分别是 0.995、 0.997、 0.992,都是 0.01 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关系,都呈现增长趋势, GDP 与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相关系数分别是 -0.844、 0.910、 -0.069,第一和第三产业呈现与 GDP相反增长趋势,呈现负相关关系,而与第二产业呈现正相关关系(0.01 水
平上显著相关)。

总之,安徽省 GDP 由 1810.66 亿元增加到 24117.91亿元,增加了 12.3 倍,年均增长 55.9%。

三次产业的产值总量均迅速增加,分别增加了 3.4 倍、 12.4 倍、 16.9 倍,年均增长 15.45%、 56.36%、 76.82%。

第二产业总量增加最大,第三产业的增速最大。

自 2015 年至 2016 年即近 22年来, 安徽省的第三产业增长速度(76.82%)和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56.36%)的比第一产业(15.45%)大得多, 由此说明,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是安徽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也是主要影响因素(图 1)。

从产业结构来看(图 2),第一产业比重的减小幅度大,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都增加较大, 因此可以说明, 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的壮大是安徽省的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和动力。

22 年来, 安徽省的三次产业比重次序由过去的“ 一 - 二 - 三” 转变成了现在的“ 二 - 三- 一” 。

通过与中国产业结构对比,安徽省产业结构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

由 1995年至 2016年间, 中国 GDP 由 60793亿元增加到744127亿元,增长了11.24倍(安徽增长了12.3倍) , 增长速度为 51.1%,比安徽省低了 4.8个百分点。

从结构看,1995 年,全国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 19.96、47.18、 32.86, 2016年,全国
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 8.56、 39.81、51.63, 1995 年到 2016 年, 中国的第一产业比重减小了14.5 个百分点(安徽减小了 21.64) , 同时中国的第二产业比重增加了 7.38 个百分点(安徽增加了 11.96) , 中国第三产业比重增加 18.77 个百分点(安徽增加了 9.68)。

安徽省的产业变化与中国与全国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安徽省的第一二产业比重变化超过了全国的水平,但第三产业比重变化落后于全国水平。

安徽省经济总体发展速度快于全国,但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相对较低,同时说明安徽省仍然是个农业大省,安徽省第二产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还有待于积极发展。

三、安徽省经济发展对策和建议
第一,安徽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增加量主要来源于第二产业的迅速增长(图 1),以后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继续促进第二产业发展,保持发展势头。

第三产业的增加量占增加总量的比重小,虽然增长速度大(年均增长 76.82%),所以对安徽省经济发展贡献偏小,但仍然需要挖掘潜力,继续成为经济增长点。

第二,安徽省第二产业总量增加最大,年均增长56.36%。

尤其是电子信息、家用电器、
汽车与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主导产业将来仍然是促进安徽省经济增长量的有效来源。

但是第二产业增长总量与全国及发达省份相比,第二产业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所以,将来安徽省产业发展仍然需要继续扩大优势工业部门生产或主导产业规模, 逐步发展创新技术和新技术产业,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也大力提升工业产品创新技术含量,以工业强省为目标,带动相关产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促进安徽省经济迅速发展。

第三,第一产业是经济发展基础,但是优先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打造品牌化农业产品;发展龙头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规模种植和经营,提升农业产业集聚的速度,做好农产品营销服务,使第一产业总量持续增加,为安徽省持续经济增长发挥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