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公路路面施工概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公路路面施工概论
一、混凝土公路路面材料选择
(一)水泥
通常应选择强度高、干缩性小、抗磨性能及耐久性能好的水泥,通常使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若采用其他品种的水泥,必须满足路用性能和经济性要求。
水泥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应对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取样复试。
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等的规定。
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出厂期超过3个月或受潮的水泥,必须经过试验,按其试验结果决定正常使用或降级使用。
已经结块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二)骨料
为了密实、高强、耐久性好、耐磨性好的混凝土,粗集料必须质地坚硬、耐久、干净,有良好的级配。
粗集料的粒状以接近正方体为最佳。
细集料的粒径范围为0.5-5mm。
冬季施工中对骨料除要求没有冰块雪团外,还要求清洁,级配良好,质地坚硬,不应含有易受冻成分的矿物。
所用骨料的储备地点应选择地势高不积水的地方。
(三)水
采用净水,即一般饮用的自来水及天然水,因其不含有导致延缓水泥正常凝结、硬化的杂质以及引起导致混凝土腐蚀的离子。
二、混凝土拌合物的运输
确保新拌混凝土在规定时间内运到摊铺现场。
运输到现场的拌合物必须具有适宜摊铺的工作性。
不同摊铺工艺的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出料到运输、铺筑完毕的允许最长时间应符合时间控制的规定。
不满足时应通过试验,加大缓凝剂或保塑剂的剂量。
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漏浆、漏料和污染路面,途中不得随意耽搁。
三、混凝土的铺筑
(一)摊铺
混凝土混合料运送车辆到达摊铺地点后,将混合料直接倒入安装好侧模的路槽内,并用人工找补均匀,如发现有离析现象,应用铁锹翻拌。
及时调整用水量,拌和时间为150s,不符合标准的混凝土拌和料决不能进入前场摊铺。
拌和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0-40mm,松铺系数控制在1.15-1.25,根据坍落度大松铺系数取低值,坍落度小松铺系数取高值。
摊铺前应将基层杂物彻底清扫干净,并均匀洒水润湿,经常检查模板的间隔、高度、贴模、支撑情况和基层的平整、润湿情况以及钢筋的位置和传力杆装置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合格后方可摊铺。
在摊铺过程中,开振动梁人员随身携带灰刀,随时铲除模板顶面碾压带上的石子、沙浆等杂物,以免造成混凝土表面高差,影响平整度。
摊铺工序的质量对整平工序影响很大,摊铺按边沿、板角、接缝处顺序进行,摊铺应分段进行,每段一趟的宽度不宜大于两米,天气温度高时,其宽度应适当减少,摊铺间歇时间过长,做到运输、摊铺、振捣一气呵成,以免水分发生过大变化,而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若超过水泥初凝时间,做施工缝处理。
弯道摊铺时,做到外高、内低,有利于振捣、整平。
摊铺后作到基本平整均匀一致,以利于整平、抹面等工序的进行。
在摊铺第二幅前,如前幅内侧确有跑模现象时,用墨斗放线切除跑出部分,确保纵缝顺直。
(二)振实
1、插入式振捣棒振实
(1)在待振横断面上,每车道路面应使用2根振捣棒,组成横向振捣棒组,沿横断面连续振捣密实,并应注意路面板底、内部和边角处不得欠振或漏振。
(2)振捣棒在每一处的持续时间,应以拌合物全面振动液化,表面不再冒气泡和泛水泥浆为限,不宜过振,也不宜少于30s。
振捣棒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50㎜;至模板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200㎜。
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传力杆和拉杆。
(3)振捣棒插入深度宜离基层30-50㎜,振捣棒应轻插慢提,不得猛插快拔,严禁在拌合物中推行和拖拉振捣棒振捣。
(4)振捣时,应辅以人工补料,应随时检查振实效果、模板、拉杆、传力杆和钢筋网的移位、变松动、漏浆等情况,并及时纠正。
2、振动板振实
(1)在振动捣棒已完成振实的部位,可开始振动纵横交错两便全面提浆振实,每车道路面应配备1块振动板。
(2)振动板移位时,应重叠100-200㎜,振动板在一个位置的持续振捣时间不应少于15s。
振动板须由两人提拉振捣和移位,不得自由放置或长时间持续振动,移位控制以振动板底部和边缘泛浆厚度3±1㎜为限。
(3)缺料的部位,应辅以人工补料找平。
3、振动梁振实
(1)每车道路面宜使用1根振动梁。
振动梁应具备够的刚度和质量,底部应焊接或安装深度每时每刻的粗集料压实齿,保证(4±1)㎜的表面砂浆厚度。
(2)振动梁应垂直路面中线沿纵向拖行,往返2-3遍,使表面泛浆均匀平整。
在振动梁拖振整平过程中,缺料处应使用混凝土拌合物填补,不得用纯砂浆填补;料多的部位应铲除。
四、接缝处理
采用整幅摊铺时基本上无纵向接缝,有路面加宽的情况时按照半幅摊铺的施工方法设置纵向接缝。
采用半幅摊铺的施工方法时,其纵向接缝应在前部已摊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面摊铺的高程基准面,并有5~10cm左右的摊铺层重叠,以热接缝形式在最后做跨接缝碾压以消除缝迹。
有多层路面结构的上下层纵缝应错开15cm以上。
横向施工缝采用平接缝,在摊铺段端部的3m直尺呈悬臂状,以摊铺层与直尺脱离接触处定出接缝位置,用切缝机切齐铲除;继续摊铺时,应将接缝锯切时留下的灰浆擦洗干净,涂上少量粘层沥青,摊铺熨平板从接缝处起步摊铺。
接缝处碾压时用钢轮压路机进行横向压实,从先铺路面上跨缝逐渐移向新铺面层,碾压后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是否达到要求。
上下面层的横向接缝必须错位1m以上,横向施工缝应远离桥梁毛勒缝20m 以外,不得设在毛勒缝处,以确保毛勒缝两边路面的平顺。
五、抗滑构造施工与养护
人工修整表面时,宜使用木抹。
用钢抹修整过的光面,必须再拉毛处理,以恢复当日施工进度超过500m时,抗滑沟槽制作宜选用拉毛机械施工,没有拉毛机时,可采用人工拉槽方式。
特重和重交通混凝土路面宜采用硬刻槽,凡使用圆盘、叶片式抹面机精平后的混凝土路面、钢纤维混凝土路面必须采用硬刻槽方式制作抗滑沟槽。
整平饰面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生。
一般采用湿法养生,即在混凝土表面全面覆盖保湿养生膜、土工布、麻袋、草袋等,并每天均匀洒水数次,使覆盖物底部始终保持潮湿状态。
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时结束养生,一般为14—21天,热天不少于14天,冷天不少于21天。
前7天混凝土强度增长最快,应特别注意加强养生。
养生期间和填缝前严禁车辆和行人通行,在达到设计强度的40%后(约3天),方可准许行人通行。
结束语
要保证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路用使用性能,不但要精心设计,而且也要精心施工,并且在施工等环节上狠抓,保证施工质量。
总之,要控制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必须在施工中层层把好质量关:保证原材料的使用质量;严格控制施工配合比;模板安装一定要顺直、稳定;混凝土拌制和摊铺工作要认真细致;掌握好切缝最佳时间;做好填缝和养生工作。
只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施工,才能避免混凝土路面早期、后期产生的各种病害,延长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沈其先.浅谈水泥混凝土公路面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2010年12期.
[2]苏彩花.关于公路路面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分析[J].建筑遗产,2013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