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学会谦让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健康教育》学会谦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谦让的含义和作用;
2. 学会运用谦让的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谦让品质,提升他们的个人素养和人际关系。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谦让的故事或者播放一个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对谦让的兴趣和思考。

2. 知识讲解(10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谦让的定义和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
- 谦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为他人着想,尊重他人的表现;
- 谦让可以调节人际关系,增进彼此的和谐与友爱;
- 谦让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人格魅力。

3. 技巧与方法讲解(25分钟)
教师具体讲解一些谦让的技巧和方法,并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这些技巧和方法:
- 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想法;
- 学会表达自己的看法时使用委婉的措辞;
- 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为他人着想;
- 学会与他人分享资源和机会;
- 学会给予他人赞美和鼓励。

4. 学习活动(30分钟)
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和分享,探讨以下问题:
- 你们身边有哪些人是谦让的典范,他们是如何做到谦让的?
- 你们在生活、学习以及社交中有没有遇到过谦让的问题?你们如何解决?
5. 总结与小结(10分钟)
教师进行总结,归纳谦让的重要性和影响,并强调培养谦让品质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6. 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经历的或者观察到的谦让的故事,并分享给全班。

四、教学评价:
1.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2. 学生对于谦让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
3. 学生撰写的谦让故事的质量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拓展:
教师可以邀请专家进行心理健康讲座或者组织学生参观慈善机构,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谦让的理解和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