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联用阿奇霉素治疗40例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氧氟沙星联用阿奇霉素治疗40例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观
察
于德元
【摘要】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单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治疗。
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发热消失时间,
咳嗽、咳痰消失时间,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影像明显吸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获得性肺炎采用左氧氟沙星联用阿奇霉素治疗,
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使症状和体征消除,缩短病程,对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
【年(卷),期】2014(000)012
【总页数】2页(P2741-2742)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于德元
【作者单位】徐州市铜山区徐庄镇毛庄卫生院,江苏徐州 2211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1
获得性肺炎为临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常见类型,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针对其实施的抗菌治疗中,肺炎链球菌为需覆盖的主要病原体,其实还需考虑不典型病原体及卡他莫拉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覆盖[1]。
随着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现象增多,耐药菌目前呈增长趋势,使临床抗感染治疗更为棘手,对合适的方案进行选择,是保障预后的关键。
本次选取相关病例,就单用左氧氟沙星治疗与联用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获得
性肺炎患者。
其中男49例,女31例;年龄20~76(48.2±17.5)岁。
实验室检查、症状、体征与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符合,需抗菌药治疗;无药物过敏史及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治疗期间无水杨酸类、抗肿瘤类、糖皮质激素等对疗效观察产生影响的药物使用。
患者均自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并排除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过敏者;中枢神经病变配合度不高者;重症肺部感染色体 48h内可能死亡
者等。
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观察组取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0.4g/次,1次/d;并联用阿奇
霉素静脉滴注,0.5mg/次,1次/d,阿奇霉素上述剂量连用3d后,调整为
0.25g/次,口服,1次/d,依据病情对是否停药做出评估。
对照组:本组取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0.4g/次,1次/d。
两组均以7~14d为1疗程。
1.3 效果评定标准参照《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标准》(卫生部颁发)依据细菌学检查、体征、症状、实验室检查,对临床疗效综合评价。
痊愈:病原体检查、实验室检查、症状、体征均呈正常恢复;显效:观察病情示明显好转,但至少上述4项中1项未呈正常恢复;进步:病情在治疗后有好转迹象;无效:病情在用药
72h后无好转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数据采用±s
表示,行t检验。
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发热消失时间,咳嗽、咳痰消失时间,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影像明显吸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附表。
左氧氟沙星为旋光性s-异构体,属新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广谱杀菌作用显著,其抗菌活性在非典型抗原体、革兰阳性杆菌、革兰阳性菌中均居较高水平,为氧氟沙星2倍[2]。
通过分析药代动力学特性,其在体内较难代谢,故有较高的血药浓度,长达6~7h血浆半衰期,在体内较为广泛的分布,有较好的组织渗透性,副作用较少,药物浓度在支气管上皮覆盖液和巨噬细胞中超过血清浓度,可达下呼吸道感染部位,促使杀菌效果最大程度的发挥[3]。
另外,相较肺炎链球菌对头孢菌素、阿奇霉素、青霉素耐药率,对左氧氯沙星耐药率较低,且近5个有所下降,相关监测无持续数年耐药现象,表明获得性肺炎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可获得较佳的临床效果。
阿奇霉素除对细菌蛋白质合成有抑制效果外,细胞内穿透作用也较强,属第三代大环内酯类药物,在巨噬细胞内聚集浓度可高于细胞外20~30倍,待巨噬细胞向炎症部位迁徙后再完成释放,促使浓度在感染部位达较高水平,抗菌效果明显增强,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效果显著,因浓度在细胞内呈较高显示,对细胞内细菌有理想的杀灭作用,针对衣原体、支原体等细胞内病原体,药效也呈较强显示,且抗生素后效应明显,在转换治疗中较适合使用[4]。
随着研究的深入,近年证明免疫系统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间有协同关联,在机体内此类药物对细胞免疫产生刺激,如使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增加、促网织内皮细胞增生、促巨噬细胞吞噬,还可使中性粒细胞趋化性提高,且通过对氧自由基的产生进行抑制,进而抑制弹性蛋白活性,对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产生影响。
相关研究显示,获得性肺炎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效
果显著。
结合临床实践表明,左氧氟沙星针对非典型病原体如军团菌、衣原体、支原体等抗菌活性较差,分析抗菌谱特性,偏向革兰阴性杆菌和阳性球菌,特别是革兰阴性杆菌,抗菌活性较强大;与左氧氟沙星比较,阿奇霉菌素抗菌谱相对较窄,在革兰阴性杆菌中作用尚不明显,耐大环内酯的肺炎链球菌革兰阳性球菌也明显增多,但其对非典型病原体如衣原体、支原体抗菌活性强,加之有细菌生物被膜感染存在,生长缓慢的细菌,应用左氧氟沙星杀伤作用较强,但细菌生物被告膜内的细菌不能完全清除,而阿奇霉素对细菌生物被膜主要成分即相关糖蛋白复合物的合成酶有抑制作用,形成多糖蛋白复合物过程受阻,细菌生物被膜BF结构被破坏,为其它抗菌药的渗透提供了有利条件[5],故上述药物联用,药效可相互补充,最大程度的改善预后。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发热消失时间,咳嗽、咳痰消失时间,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影像明显吸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获得性肺炎采用左氧氟沙星联用阿奇霉素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使症状和体征消除,缩短病程,对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关文献】
[1]张升超.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2):21-22.
[2]刘学辉.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7):2299-2300.
[3]孔晓岩,赵尚清.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药实践,2012,21(7):509-510.
[4]赵永龙.三种不同类型抗菌药物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
医生,2012,50(4):67-68.
[5]梁风敏,李向东.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噻肟分别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6):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