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清臣的诗词《贺圣朝》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贺圣朝•留别》是宋代词⼈叶清⾂的作品,⼤约是作者在北宋⾸都汴京时留别友⼈之作。
词题名“留别”,着重写与友⼈分⼿的离愁别绪,其中既有黯然失⾊的伤⼼语,⼜有豁达排遣的宽慰语,混合着互相⽭盾的感情。
下⾯就和⽆忧考⼀起来了解下叶清⾂的《贺圣朝》,欢迎阅读!
《贺圣朝》
宋•叶清⾂
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
三分春⾊⼆分愁,更⼀分风⾬。
花开花谢,都来⼏许。
且⾼歌休诉。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赏析】
“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两句写离别宴席上劝酒情景。
词⼈斟满美酒,殷勤地劝友⼈多喝⼏杯,不要匆匆归去。
正是落红纷飞的暮春时节,春⾊是⼗分美丽的,但在满怀愁绪的离⼈看来,到处都是忧愁。
别离易伤感,更何况还有凄凄风⾬来助悲凉。
“三分春⾊⼆分愁,更⼀分风⾬”句,把愁情写得极其唯美动⼈。
如果春⾊是三分的话,其中的两分便被忧愁占去,剩下的⼀分就是风⾬了。
从⼿法上看,这⼏句描写离愁并没有特别出彩之处,但从构思上来说,设想⼗分奇特,给⼈以新颖巧妙的感觉。
把光景分为若⼲份的设想,也并⾮叶清⾂的⾸创,唐代的徐凝有“天下三分明⽉夜,⼆分⽆赖是扬州”的诗句,给⼈以⽆穷的美感。
作者在这⾥把“春⾊”说成“三分”,“⼆分”是“愁”,“⼀分”是“风⾬”,就把“春⾊”写成了“愁”与“风⾬”的集合体,把忧愁与⾃然现象巧妙联系在了⼀起。
这⼏句对后来的苏轼有很⼤的影响,苏轼在的《⽔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中写到:“春⾊三分,⼆分尘⼟,⼀分流⽔。
”⼤约是从叶清⾂处化得。
“花开花谢,都来⼏许?且⾼歌休诉”句,情感突然⼀转,由忧愁低沉转为乐观洒脱。
“花开花谢”,⽤韩偓“花开花谢相思”句意,写别后的相思。
“都来⼏许”,是说这种相思总的算来会有多少,既然如此,还不如放声⾼歌,畅饮美酒。
这是对友⼈的劝慰,也是作者的⾃我排遣。
但⼀想到明年此时不能能否重逢,⼜不免惆怅起来。
这⾸词先写离愁,继⽽排解宽慰,终写怅惘之情,曲折细致,语短情长。
扩展阅读:叶清⾂的⽂史资料
⼀、受欧阳修称赞。
欧阳修《与⾼司谏书》:“闻今宋舍⼈兄弟①与叶道卿(清⾂)、郑天休②数⼈者,以⽂学⼤有名,号称得⼈③。
”注①宋舍⼈兄弟,即宋庠(郊)、宋祁②郑天休,即郑戬(992~1053),苏州吴县⼈。
③号称得⼈,宣称本科取得有才⼲的⼈。
⼆、天圣⼆年(1024)进⼠名⼈⼀览:宋庠、叶清⾂、郑戬、曾公亮、余靖、宋祁、胡宿、苏涣(苏洵之兄)、程濬(苏轼舅⽗)……该科共录取进⼠200⼈。
省元吴感。
三、叶清⾂与宋庠、范仲淹等友好,现存诗词唱和。
四、叶清⾂与郑戬之关系。
郑戬,苏州吴县⼈。
天圣⼆年(1024)进⼠第三名(探花)。
累官⾄奉国军节度使,谥⽂肃。
其
制诰温雅,辞训深厚,诗尤极清丽。
与同乡同年叶清⾂,⼼照莫逆,唱酬甚多,别为⼀集,以仿元⽩。
五、叶清⾂与“天圣四友”。
同年之间过份密切的交往,也导致统治者的疑忌,如在位42年之久的宋仁宗,他对于朋党的防范到了神经质般敏感的地步。
⽥况《儒林公议》卷下记载有这样的故事:
宋庠、叶清⾂、郑戬及庠弟祁同年登第,皆有名称。
康定中,庠为参知政事,戬为枢密副使,清⾂任三司使,祁为天章阁待制。
趣尚既同,权势亦盛,时⼈谓之天圣"四友"。
吕夷简深忌之,指为朋党......语寖上闻,乃尽罢四⼈为郡,仍降诏天下,戒朋⽐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