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1单元 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 第1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必修2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1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必修2)

解析:用测交实验来检测 F1 是不是纯合子,是 将 F1 和隐性纯合子杂交,由于隐性纯合子只能产生 一种类型的配子,所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能直接 反映 F1 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D 正确。
答案:D
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概念及实验研究方法 [思考] (1)判断正误 ①性状就是指生物体的外在表现。( ) ②豌豆的红花与高茎为一对相对性状。( ) ③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的基因就是等位基因。 () ④生物体内含有不同基因的个体就是杂合子。( ) ⑤两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 ()
2.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 法”,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 F1 自交的遗传 实验基础上的
B.“遗传因子在体细胞的染色体上成对存在”属于假 说内容
C.“F1(Dd)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D 和 d)”属于 推理内容
D.对推理(演绎)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是通过测交实 验完成的
不会掩盖 F1 配子中基因的表达。
b.方法:__测 ___交___实验,即 F1 与_隐__性__纯__合__子___杂交。
c.目的:验证对分离现象解释的正确性,即验证 F1 的
__基__因__型______。
d.测交遗传图解:
Dd
Dd
dd
e.结果与结论:测交后代的高茎与矮茎之比接近 1∶1,证明对分 离现象的理论解释是正确的。
(3)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①发现问题——实验过程
实验茎
b.F1 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 c.F2 出现_性__状__分_离__现象,分离 比为显性∶隐性≈3∶1;
d.在亲本的正、反交实验中,
F1 和 F2 的性状相同
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部分 遗传与进化 第一单元 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 第1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由两个基因型相同的配子结合成合子,再由此合子 纯合子 发 育 而成的新 个体 。如 基因 型为 AAbb、XBXB、
XBY的个体都是纯合子。纯合子的基因组成中无等 位基因
由两个基因型不同的配子结合成合子,再由此合子 杂合子 发育而成的新个体。如基因型为AaBB、AaBb的个
体。杂合子的基因组成中至少有一对等位基因
C.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 F1 产生配子时,成 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数量
比接近 1∶1
D.验证假说阶段完成的实验是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解析
6.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提
出假说、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
特点 能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位置
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如图中的B和 b、C和c
存在 杂合子的所有体细胞中
形成时间 受精卵形成时
分离的时间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 遗传行为
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②相同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 位置上,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如右图中 的 A 和 A。
重难理解类—教学重点·师生共研
[思维导图·成一统]
[基础速练·固根基]
1.判断下列有关叙述的正误
(1)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
(√ )
(2)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
(√ )
(3)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
育程度
(×)
(4)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 )
(5)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部分遗传与进化第一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第一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

4.明辨对分离定律理解及应用的两个易误点 (1)杂合子(Aa)产生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
一般来说,生物产生的雄配子数远远多于雌配子数。 (2)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就会出现特定性状分离比
(针对完全显性)。原因如下: ①F1 中 3∶1 的结果必须在统计大量子代后才能得到; 子代数目较少,不一定符合预期的分离比。 ②某些致死基因可能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如隐性致 死、纯合致死、显性致死等。
遗传与进化
第一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第一讲 孟德尔的豌豆 杂交实验(一)
01
课前抓双基——别样设计
02
课堂研考点——以案说法
03
课后测能力——双级测评
04
调研试题重点研究——明趋势
01 Part
课前抓双基—— 别样设计
KEQIAN ZHUASHUANGJI BIEYANGSHEJI
(一)
一性状的基因。如图中 A 和 A 叫相同基因。 (2)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控制相
对性状的基因。如图中 B 和 b、D 和 d 都是等位基因。 (3)非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位于非同源染
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如图中 A 和 D; 还有一种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中 A 和 b, 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S2S2 等 B.基因 S1、S2…S15 是同源染色体之间交叉互换后产生的 C.基因型为 S1S2 和 S2S4 的亲本,正交和反交的子代基因
型完全相同
D.具有自交不亲和特性的品系进行杂交育种时,须对母 本进行去雄处理
解析
方法·规律 “三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1)自交法:
(2)测交法:
(3)配子法: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分离定律【一】相关概念:一、性状类:1、性状:指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行为习惯等具有的各种特征。
形态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行为方式(如狗的攻击性、服从性) ;2、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简记为“两同一不同”)。
如:狗的卷毛与直毛、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3、显性性状: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4、隐性性状: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5、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的现象;二、交配类:1、自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交配;2、杂交:同一个体或基因型相同的个体间交配;3、测交:杂合子与隐性重合子杂交或F1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4、正交和反交是一对相反的概念:若正交为母本为高茎豌豆与父本矮茎豌豆杂交,则反交为母本为矮茎豌豆与父本高茎豌豆杂交;5、自由交配:玉米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雌花既能完成自交,也能完成杂交,我们把这种方式叫做自由交配;三、基因类:1、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2、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3、相同基因: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如基因A与A ;4、等位基因:杂合子中,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图中的基因B与b ;5、非等位基因:有两种,一种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A与B,另一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A与C;四、符号类:1、亲本:P2、母本:♀3、父本:♂4、子一代:F1 ;5、子二代:F26、子n代:Fn7、纯合子:AA或aa8、杂合子:Aa ;9、自交:⊗10、杂交:× ;五、其他:1、自花传粉:同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从而完成授粉的方式;2、闭花受粉:如豌豆等植物在未开花之前已完成受粉的现象;3、表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也叫表现型;4、基因型:与表型有关的基因组成;5、杂合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6、纯合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二】考点一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一、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1、自花传粉、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2、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且能够稳定地遗传给后代;实验结果易于观察和分析;3、豌豆花大,便于进行去雄,传粉等;4、子代数目多,便于进行统计分析。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单元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课时跟踪检测(十六)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必修2一、选择题1.(xx·连云港学测模拟)在没有变异发生的情况下,下列哪项可能含有等位基因( )A.非同源染色体B.一个染色体组C.姐妹染色单体 D.四分体解析:选D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四分体为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可具有等位基因。
2.(xx·宿迁学测模拟)孟德尔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成对遗传因子的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B.在杂交实验中,要对父本和母本去雄C.F形成配子时,产生了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1产生的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F2解析:选D 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仅形成的雌雄配子数不同,雄配子数远多于雌配子。
对母本去雄;F13.遗传学上的平衡种群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再改变的大种群。
某哺乳动物的平衡种群中,栗色毛和黑色毛由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控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多对黑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则说明黑色为显性B.观察该种群,若新生的栗色个体多于黑色个体,则说明栗色为显性C.若该种群栗色与黑色个体的数目相等,则说明显隐性基因频率不等D.选择1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栗色,则说明栗色为隐性解析:选C 多对黑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不能确定黑色是否为显性;新生的栗色个体多于黑色个体,也不能说明显隐性。
显隐性基因频率相等,则显性个体数量大于隐性个体数量,故若该种群栗色与黑色个体的数目相等,则说明隐性基因频率大于显性基因频率。
1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栗色,栗色可能为显性,也可能为隐性。
4.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解析:选D 基因型相同的两个人,营养条件等环境因素的差异可能会导致两人身高不同;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黄,是因为植物幼苗在黑暗中无法合成叶绿素,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O型血夫妇基因型均为ii,两者均为纯合子,所以后代基因型仍然为ii,表现为O型血,这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若高茎豌豆亲本是杂合子,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发生性状分离,这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全国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5单元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第1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课件

考点一| 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实验及基因的分离定律
(对应学生用书第 87 页) [ 识记—基础梳理] 1.孟德尔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的原因 (1)优点
自花传粉和闭花受粉 的植物。 ①豌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对性状 。 ②具有易于区分的_________
(2)人工杂交实验操作
人工传粉 →_______ 再套袋 。 去雄 ____→套袋→_________
自交 法,操作最为简单,且纯合个体不会消失。 植物用_____
自交 。 (3)提高纯合子所占比例的方法是_____
测交 。 (4)推测子一代产生配子的类型、比例的方法是_____ 正交与反交 。 (5)判断核遗传与质遗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测交和自交 。 (6)验证分离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
有性
细胞核 ②一 一
[ 理解—深化探究] 1.实验材料的选择是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遗传学实验材料,除豌豆 外,通常还有玉米、果蝇等,那么玉米、果蝇作为实验材料,具有什么优点 呢? 【提示】 (1)玉米作为遗传学研究材料的优点有:①雌雄同株异花,便于人
工去雄和授粉;②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③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④ 产生后代数量多,便于统计分析。 (2)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材料的优点有:①有许多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②繁 殖周期短,易饲养;③果蝇染色体数目少,便于遗传分析;④产生后代数目 多,便于统计分析。
(3)适用范围 ①__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生物________(填“无性”或“有性”) 生殖的________(填“细胞核”或“细胞质”)遗传。 ②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的________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一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似性。
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的差异性。
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基础——《遗传与进化》第一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考点一基因分离定律及其验证曾经认为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这个观点叫融合遗传。
孟德尔:生于奥地利,遗传学的奠基人。
父母都是园艺家,家境贫寒,21岁起做修道士,29岁起进修自然科学和数学,研究豌豆杂交实验长达8年,1865年宣读了实验论文《植物杂交实验》,未能引起当时学术界的重视。
1884年逝世。
直到1900年,来自三个国家的三位学者同时独立地重新发现孟德尔遗传定律。
从此遗传学进入了孟德尔时代。
主要贡献有: (1)提出了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不知基因和染色体】(2)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两性花:一朵花中既有雌蕊又有雄蕊的花。
单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雌蕊或雄蕊的花。
自花传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异花传粉: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
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提供花粉的植株叫做父本(♂‘战神的矛和盾’),接受花粉的植株叫做母本(♀‘爱神的镜子’)。
亲本(P Parents)1.豌豆作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①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②豌豆花大,便于进行人工异花杂交;③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性状: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包括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
【表现型(性状)=基因型(可遗传,决定作用)+环境(不可遗传,影响作用)】形态特征如豌豆种子的形状、颜色;生理特性如植物抗病性、耐寒耐旱性等。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如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茎的高度不同表现类型:高茎&矮茎④生长周期短,易栽培:籽粒多,易于统计实验结果。
【统计学方法】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杂交操作“四步曲”【视频】人工杂交(异花传粉):【两性花】选择亲本,母本去雄(未成熟/花蕾期/开花前/自花受粉前。
高三一轮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第1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答案] (1)显性性状 (2)思路及预期结果 ①两种玉米分别自交,若某些玉米自交后,子代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②两种玉米分别自交,在子代中选择两种纯合子进行杂 交,F1 自交,得到 F2,若 F2 中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则可 验证分离定律。 ③让子粒饱满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 F1 都 表现一种性状,则用 F1 自交,得到 F2,若 F2 中出现 3∶1 的 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④让子粒饱满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 F1 表 现两种性状,且表现为 1∶1 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 律。(任答两种即可)
2.与交配方式相关的概念及其作用
【对点落实】 1.(2020·合肥市质检)下列对遗传学概念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的现象 B.伴性遗传:由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遗传上总是
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C.显性性状:两个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 D.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甲同学是利用自交法判断显隐性,即设置相同性 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性状为显性 性状;若子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则亲本为显性纯合子或隐 性纯合子,可再设置杂交实验判断,杂交后代表现出的性 状为显性性状。(2)乙同学利用杂交实验判断显隐性,若杂 交后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若杂交后代 同时表现两种性状,则不能判断显隐性性状。
解析:(1)根据甲自交后代出现腋花和顶花性状分离可以确定这对性状的 显隐性,若甲为腋花,则腋花为显性,顶花为隐性,若甲为顶花,则腋 花为隐性,顶花为显性;根据乙自交后代出现高茎和矮茎的性状分离可 确定该性状的显隐性,若乙为高茎,则高茎为显性,矮茎为隐性,若乙 为矮茎,则矮茎为显性,高茎为隐性。(2)经分析,确定高茎和腋花为显 性性状,若用 A/a 表示控制茎高度的基因、B/b 表示控制花位置的基因, 根据甲和乙的自交后代均出现性状分离可知,甲和乙均为杂合子,故甲 的基因型为 aaBb,表现为矮茎腋花;乙的基因型为 Aabb,表现为高茎 顶花。若甲 aaBb 和乙 Aabb 杂交,子代中 AaBb 高茎腋花∶Aabb 高茎 顶花∶aaBb 矮茎腋花∶aabb 矮茎顶花=1∶1∶1∶1。(3)若要验证甲和 乙的基因型,可用测交的方法,则丙应该为隐性纯合子 aabb。分别与 甲、乙进行测交,若甲测交后代:矮茎腋花∶矮茎顶花=1∶1,则甲基 因型为 aaBb;若乙测交后代:高茎顶花∶矮茎顶花=1∶1,则乙基因 型为 Aabb,而且甲乙测交后代的分离比均为 1∶1。由于自花传粉植物 无性染色体,两对基因均在常染色体上,故乙测交的正反交结果相同, 均为高茎顶花∶矮茎顶花=1∶1。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孟德尔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课件

行自由组合的是_________________。
18
解析:题目旨在对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实质进行考查。由题意可知, 几种性状均为隐性基因控制。翅外展粗糙眼(aabb)果蝇和正常翅 正常眼(AABB)杂交,求F2中翅外展正常眼(aaB_)的比例,若 能熟记9:3:3:1的性状分离比即可立即作答。也可进行简单的计算 F1(AaBb)→F2(aaB_)=(¼)*(¾)=3/16。
21
(3)若丙和丁杂交,则子代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某一未知基因型的植株X与乙进行杂交,统计子代 个体性状。若发现叶形的分离比为3∶1、叶色的分离比为1∶1 、能否抗病性状的分离比为1∶1,则植株X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___。
22
解析: 若能比较好的掌握好“拆分法”,3和4的两空都是比较容易的。分别 为花叶绿叶感病、 花叶紫叶感病 AaBbdd。
8
解析:简单题。熟练掌握分离定律杂合子杂交 的性状分离比及基因型比例即可作答。亲代交 配后后代产生的受精卵基因型及比例为 BB:Bb:bb=1(250):2(500):1(250),bb 基因型的受精卵死亡,所以对应数目依次为 250,500,0.故A正确。
9
2.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 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1)根据甲和丙的杂交结果,可知这3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 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2)根据甲和丙、乙和丁的杂交结果,可以推断甲、乙、丙 和丁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
①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单元遗传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新人教必修精品PPT课件

亲本
子代基因型
子代表现型
AA×AA
AA
全为显性
AA×Aa
AA∶Aa=1∶1
全为显性
AA×aa
Aa
全为显性
Aa×Aa AA∶Aa∶aa=1∶2∶1 显性∶隐性=3∶1
Aa×aa
Aa∶aa=1∶1
显性∶隐性=1∶1
aa×aa
aa
全为隐性
2.由子代分离比推断亲本基因型 (1)类型:
分离定律的实质
[解析] 在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内容中,性状是由成 对的遗传因子控制,而不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 故A错误;孟德尔演绎推理的是F1和隐性个体杂交后代的 情况,并据此设计和完成了测交实验,故B错误,C正确; 测交后代性状比为1∶1,是从个体水平证明基因的分离定 律,故D错误。
[答案] C
分离定律与假说—演绎法 1.分离定律的假说—演绎过程
2.分离定律的实质 下图表示一个基因型为Aa的性原细胞产生配子的过程:
由图得知,基因型为Aa的精(卵)原细胞可能产生A和a 两种类型的配子,比例为1∶1。
3.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及条件
①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 (1)适用范围②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2.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
P(亲本)
高茎×矮茎
F1(子一代)
_高__茎__ ⊗
F2(子二代)性状: 高茎∶矮茎 比例: __3_ ∶__1_
说明 ①P具有 相对 性状 ②F1全部表现为显__性___ 性状 ③F2出现 性状分离 现 象,分离比为显性∶ 隐性≈3∶1
二、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及验证 1.理论解释 (1)生物的性状是由 遗传因子 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 成对 存在的。 (3)在形成 生殖细胞 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 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随机的 。
(通用版)202x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1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必修2)

(2)若鲤鱼与鲫鱼均为杂合二倍体,即鲤鱼的基因型是 a1a2, 能产生数量相等的 a1、a2 两种配子,鲫鱼的基因型是 a3a4, 能产生数量相等的 a3、a4 两种配子,则两者杂交子一代有 a1a3、 a1a4、a2a3、a2a4 四种基因型,各占 25%。杂交子一代均为杂 合子,均能产生两种肽链,两种肽链两两组合形成三种 GPI, 因此,在其杂交子一代中取一尾鱼的组织进行 GPI 电泳分析, 会出现 3 条带。(3)据图分析,该三倍体子代个体能产生 P1、 P2、P3 三种肽链,故其基因型为 a1a2a3。该三倍体个体的 3 个基因 2 个来自四倍体亲本,1 个来自二倍体鲤鱼亲本,因 为子代三倍体基因型唯一,故二倍体亲本只能提供一种配子, 所以二倍体鲤鱼亲本为纯合子的概率是 100%。 答案:(1)P3P3 或 P4P4 (2)25% 3 (3)a1a2a3 100%
(1)若一尾鲫鱼为纯合二倍体,则其体内 GPI 类型是________。 (2)若鲤鱼与鲫鱼均为杂合二倍体,则鲤鲫杂交的子一代中,基 因型为 a2a4 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在其杂交子一代中取一尾鱼 的组织进行 GPI 电泳分析,图谱中会出现________条带。
(3)鲤鲫杂交育种过程中获得了四倍体鱼。四倍体鱼与二倍体 鲤鱼杂交,对产生的三倍体子代的组织进行 GPI 电泳分析, 每尾鱼的图谱均一致,如下所示。
3.运用基因分离定律指导杂交育种 (1)第一步:按照育种的目标,选择亲本进行杂交; (2)第二步:根据性状的表现选择符合需要的杂种类型; (3)第三步:有目的地选育稳定遗传的新品种。 ①如果优良性状是隐性的,可直接在 F2 中选种培育。 ②如果优良性状是显性的,则必须从 F2 起连续自交,选 择若干代(一般 5~6 代),直至不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③如果优良性状是杂合子,则需要每年都制种。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单元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第1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04
伴性遗传的探究
伴性遗传的概念与特点
01
伴性遗传的概念
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 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
相关联的现象。
02
交叉遗传
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传给 女儿,女性患者的致病基因既 可传给儿子,也可传给女儿。
03
隔代遗传
致病基因由亲代传递给子代后 ,在子代中并不表现出来,而 是传递给孙代后才表现出来。
0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孟德尔实 验对于现代遗传学的启示和 影响,以及实验方法的改进
和发展。
课堂小测与反馈
课堂小测
教师安排小测试,检验学生对于 孟德尔实验的理解程度及掌握情
况。
学生反馈
学生向教师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和 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针 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肯定 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指出需要改进 的地方,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
重要意义
01
02
03
04
05
0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材料
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因为豌豆具有易于种植、繁 殖周期短、自花授粉、相对性状明显等特点,适合进行遗传 实验。
实验方法
孟德尔采用人工控制杂交的方法,对豌豆的不同性状进行杂 交实验。他选择了7对相对性状进行实验,包括种子形状、子 叶颜色、茎的高度等。通过人工去雄、授粉和套袋等操作, 确保杂交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方法
测交法。通过测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可以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03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指导杂交育种。通过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杂交,再经过自
近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1单元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第1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课后提能演练新人教

2019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1单元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第1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课后提能演练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1单元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第1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课后提能演练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1单元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第1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课后提能演练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1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中孟德尔运用了杂交实验法和假说—演绎法B.用闭花传粉的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C.“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孟德尔提出假说的主要内容D.测交实验证明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所产生的雌雄配子比为1∶1【答案】D【解析】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过程中运用了杂交实验法和假说—演绎法;用闭花传粉的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通过人工授粉和套袋处理,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孟德尔提出假说的主要内容;测交实验证明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所产生的两种基因组成的配子的比例是1∶1,一般来说,雌配子数量少,雄配子数量多。
2.下列有关遗传学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C.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纯合子D.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答案】D【解析】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作相对性状,狗的长毛与卷毛不是相对性状;隐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子一代中未表现出来的性状;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中既会出现纯合子,也会出现杂合子;一般情况下,对于表现显性性状的个体来说,其表现型相同,但基因型有纯合和杂合之分。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第1讲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课末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
( A)
A.250、500、0
B.250、500、250
C.500、250、0
D.750、250、0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五十二分。
[解析] 基因型为B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B︰b=1︰1, 若两亲本的基因型都为Bb,则产生的受精卵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 ︰bb=1︰2︰1,则理论上1 000个受精卵发育形成的个体中BB、Bb、bb 个体的数目依次为250、500、250,而在该特定环境中,基因型为bb的 受精卵全部死亡,故A项正确。
4.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 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 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 配子遗传给后代。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五十二分。
探究高考·明确考向
1.(2019·全国Ⅱ卷,5)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五十二分。
3.(2018·天津卷,6)某生物基因型为A1A2,A1和A2的表达产物N1和
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即N1N1、N1N2、N2N2三种蛋白。若该生
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由A1和A2表达产物形成的
二聚体蛋白中,N1N1型蛋白占的比例为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六:一点 五十二分。
2.(2019·全国Ⅲ卷,6)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和
Bb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现有基因
型均为Bb的该动物1 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和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
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孟德尔运用了杂交实验法和假说—演绎法B.用闭花传粉的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C.“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孟德尔提出假说的主要内容D.测交实验证明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所产生的雌雄配子比为1∶1【答案】D【解析】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过程中运用了杂交实验法和假说—演绎法;用闭花传粉的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通过人工授粉和套袋处理,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孟德尔提出假说的主要内容;测交实验证明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所产生的两种基因组成的配子的比例是1∶1,一般来说,雌配子数量少,雄配子数量多。
2.下列有关遗传学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C.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纯合子D.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答案】D【解析】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作相对性状,狗的长毛与卷毛不是相对性状;隐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子一代中未表现出来的性状;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中既会出现纯合子,也会出现杂合子;一般情况下,对于表现显性性状的个体来说,其表现型相同,但基因型有纯合和杂合之分。
3.(2017年辽宁铁岭联考)下列有关孟德尔对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正确运用统计方法,孟德尔发现在不同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分离比具有相同的规律B.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之一: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根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实验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D.假说能解释F2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方法。
孟德尔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发现不同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分离比具有相同的规律,显性与隐性的比例约为3∶1,A正确;在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之一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B正确;根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实验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C正确;假说不能解释F2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原因,D错误。
4.(2017年黑龙江哈尔滨月考)已知某种兔的毛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基因型和相应的表现型如下表所示,若基因型为g br g b、g b g的个体杂交,则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是( )A.2种,3∶1C.3种,2∶1∶1D.4种,1∶1∶1∶1【答案】B【解析】根据基因分离定律知,g br g b×g b g→g br g b∶g br g∶g b g b∶g b g=1∶1∶1∶1。
其中g br g b和g br g均表现为棕色,g b g b和g b g均表现为灰色,故子代表现型只有2种,比例为1∶1。
5.(2017年安徽安师附中、安庆段考)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籽粒黄色对白色为显性。
若有一粒黄色玉米,判断其基因型简便的方案是( )A.用显微镜观察该玉米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看其上是否携带等位基因B.种下玉米后让其做母本与白色玉米植株杂交,观察果穗上的籽粒颜色C.种下玉米后让其做亲本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果穗上的籽粒颜色D.种下玉米后让其做亲本进行自花受粉,观察果穗上的籽粒颜色【答案】C【解析】对于植物最简单的鉴定基因型的方法是自交,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所以自交是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基因无法在显微镜下观察到,A错误,种下玉米后让其做母本与白色玉米杂交,观察果穗上的籽粒颜色,但有去雄、套袋、授粉再套袋等操作,操作复杂,B不符合;C相当于自交,操作简单符合要求;玉米是雌雄同株,自交是异花授粉,D错误。
6.某植物的茎有粗、中粗和细三种,受细胞核基因控制,用纯合粗茎个体和纯合细茎个体杂交,F1全是中粗茎。
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粗、中粗和细三种类型,比例为1∶2∶1,如果将F2中的所有中粗个体和粗茎个体均匀混合种植,自花、异花均可授粉,则后代应为( )A.粗∶中粗∶细=1∶2∶1B.粗∶中粗=1∶1C.粗∶细=3∶1D.粗∶中粗∶细=4∶4∶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应用知识,难度中等。
根据题干信息可判断茎的粗细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设为A、a)控制的,茎的粗、中粗、细所对应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aa(或aa、Aa、AA,以下用AA表示粗茎)。
F2中茎的粗、中粗、细的比例为1∶2∶1,由此可知,粗、中粗的比例为1∶2,其中粗占1/3,中粗占2/3。
根据题干信息,将F2中的所有中粗个体和粗茎个体均匀混合种植,因它们既能自花授粉,又能异花授粉,所以它们能随机交配,混合种植的群体中产生含基因A的配子占2/3、含基因a的配子占1/3,因此后代中粗(AA)、中粗(Aa)、细(aa)的比例为(2/3×2/3)∶(2×1/3×2/3)∶(1/3×1/3)=4∶4∶1。
7.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
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答案】C【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
减数分裂的结果直接形成配子,所以可以直接检测配子的种类和比例就可以确定是否符合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
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但后代表现型只有一种,则无法证明。
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虽然都可以证明,但还需要经过杂交才能证明,而不是直接证明。
8.(2017年河南濮阳质检)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纯合子分别为( )A.顶生;甲、乙B.腋生;甲、丁C.顶生;丙、丁D.腋生;甲、丙【答案】B【解析】由甲(顶生)×丁(腋生)→子代全为腋生,可推知花腋生为显性性状,花顶生为隐性性状,则花顶生为纯合子。
由甲×乙和甲×丙发生性状分离,而甲×丁不发生性状分离可推知,丁为纯合子。
9.(2017年江西七校联考)一豌豆杂合子(Aa)植株自交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2∶3∶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50%的死亡造成B.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2∶2∶1,可能是隐性个体有50%的死亡造成C.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4∶4∶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的死亡造成D.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可能是花粉有50%的死亡造成【答案】B【解析】一豌豆杂合子(Aa)植株自交时,后代基因型及比例理论上应该是AA∶Aa︰aa =1∶2∶1。
若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2∶3∶1,说明Aa和aa分别有1/4和1/2死亡,则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50%的死亡造成,A正确;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2∶2∶1,可能是显性杂合子和隐性个体都有50%的死亡造成的,B错误;若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的死亡,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4∶4∶1,C正确;若花粉有50%的死亡,并不影响花粉的基因型比例,所以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仍然是1∶2∶1,D正确。
10.小鼠的体色灰色与白色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校生物科研小组的同学饲养了8只小鼠(编号①~⑧),同时进行了一次杂交实验。
下表是杂交组合及所得第一胎子鼠的体色情况。
该小组同学认为,需重新设计杂交组合,以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
请选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 )A.让①与⑥杂交,③与⑧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B.让⑤与⑧杂交,⑥与⑦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C.让①与④杂交,②与③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D.让③与⑥杂交,④与⑤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答案】C【解析】根据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推测,若灰对白是显性,则①④为杂合子,②③为隐性纯合子,⑤⑥中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⑦⑧均为隐性纯合子;而若白对灰是显性,则②③为杂合子,①④为隐性纯合子,⑤⑥均为隐性纯合子,⑦⑧中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通过①④杂交、②③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是否发生性状分离即可对上述显隐性进行确定。
如果①与④杂交的后代中既有灰鼠又有白鼠,②与③杂交的后代全为白鼠,则灰色为显性性状;如果①与④杂交的后代全为灰鼠,②与③杂交的后代中既有灰鼠又有白鼠,则白色为显性性状。
11.如图所示为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和他们子女的基因型及其对应的表现型(秃顶与非秃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人群中,男性、女性在秃顶和非秃顶方面的表现没有差异B.若一对夫妇均为秃顶,则所生子女应全部表现为秃顶C.若一对夫妇均为非秃顶,则所生女儿为秃顶的概率为0D.若一对夫妇的基因型为b+b和bb,则生一个非秃顶孩子的概率为1/2【答案】C【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基因型为b+b的男性表现为秃顶,而女性则表现为非秃顶,说明秃顶在男性、女性中的表现存在差异,A错误;秃顶女性的基因型为bb,而秃顶男性的基因型可以是b+b和bb,若秃顶男性基因型为b+b,则这对夫妇的子女中,有基因型为b+b的个体,而该个体为女孩时,则为非秃顶,B错误;非秃顶男性的基因型为b+b+,则他的子女一定具有b+基因,而含有b+基因的女性均为非秃顶,C正确;一对夫妇的基因型为b+b和bb,子女中只有基因型为b+b的女孩才是非秃顶,而该种女孩出现的概率为1/2×1/2=1/4,D错误。
12.(2017年湖北黄冈期末)某植物的紫花与红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且是由单基因(D、d)控制的完全显性遗传,现有一株紫花植株和一株红花植株作实验材料,设计如表所示实验方案以鉴别两植株的基因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B.①全为紫花,④的基因型为DD×DdC.②紫花和红花的数量之比为1∶1,⑤为Dd×ddD.③的基因型为Dd×Dd,判定依据是子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双亲有隐性基因【答案】B【解析】紫花自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可以判定出现的新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性状(紫花)为显性性状;由紫花×红花的后代全为紫花,可以判定紫花为显性性状,A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