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外衣—皮肤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外衣—皮肤教案
一、活动目标:
1. 了解皮肤的外形特征和功能,知道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2. 能够观察和描述皮肤的特点,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索欲望。
二、活动准备:
1. 课件:皮肤的图片和视频。
2. 实物:各种皮肤样本(如手撕皮肤、猪皮等)。
3. 道具:人体模型。
4. 互动材料:幼儿用书《皮肤的秘密》。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自己的皮肤,引导幼儿关注皮肤的外形特征。
2. 教师讲解:通过课件和实物,介绍皮肤的形状、颜色和功能,让幼儿了解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3. 互动环节: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皮肤特点,教师巡回指导。
4. 实践活动:幼儿分组进行人体模型装饰,用彩泥、贴纸等材料为模型穿上“外衣”,展示皮肤的特点。
5. 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强调皮肤的重要性和保护皮肤的方法。
四、活动延伸:
1. 家庭作业:邀请家长参与,让幼儿观察家庭成员的皮肤特点,记
录并分享。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皮肤展示区”,展示幼儿制作的人体模型。
3. 区域活动:在科学区设置“皮肤探索角”,提供皮肤样本、放大镜等材料,供幼儿自主探索。
五、教学评价:
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皮肤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观察皮肤的情况,家长对活动的评价。
3. 幼儿作品:评价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4. 学期末进行皮肤知识小测试,了解幼儿对皮肤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PPT、人体皮肤结构图、皮肤样本(猪皮、羊皮等)、气球、颜料、画纸若干张、记号笔、水、毛巾、吹风机。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光线适中的活动室。
七、活动过程:
1. 热身活动(5分钟):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知道的关于皮肤的知识,引导幼儿关注皮肤的特点和功能。
2. 主题活动(10分钟):
a. 教师向幼儿介绍皮肤的结构和功能,通过PPT和实物展示,让幼儿了解皮肤的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等结构。
b. 邀请幼儿触摸和观察皮肤样本,让幼儿感受皮肤的质地和特点。
3. 实践活动(10分钟):
a. 教师引导幼儿用气球制作皮肤模型,幼儿可以用颜料在气球上画出皮肤的纹路和颜色。
b. 幼儿用吹风机将气球吹鼓,模拟皮肤的弹性。
c. 幼儿用记号笔在吹鼓的气球上画出皮肤的纹路,加深对皮肤结构的理解。
4. 总结活动(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分享他们的制作过程和感受,让幼儿总结皮肤的特点和功能。
八、活动延伸:
1. 家庭作业:邀请家长参与,让幼儿观察家庭成员的皮肤特点,记录并分享。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皮肤展示区”,展示幼儿制作的人体模型。
3. 区域活动:在科学区设置“皮肤探索角”,提供皮肤样本、放大镜等材料,供幼儿自主探索。
九、教学评价:
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皮肤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观察皮肤的情况,家长对活动的评价。
3. 幼儿作品:评价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十、教学反思:
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活动的实施过程,包括幼儿的参与度、活动内容的适宜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进行改进和优化。
教师还应注意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幼儿提供适宜的学习支持和引导。
十一、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PPT、人体皮肤结构图、皮肤样本(猪皮、羊皮等)、气球、颜料、画纸若干张、记号笔、水、毛巾、吹风机、皮肤保护宣传册。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光线适中的活动室。
十二、活动过程:
1. 主题活动(10分钟):
a. 教师向幼儿介绍皮肤的结构和功能,通过PPT和实物展示,让幼儿了解皮肤的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等结构。
b. 邀请幼儿触摸和观察皮肤样本,让幼儿感受皮肤的质地和特点。
2. 实践活动(10分钟):
a. 教师引导幼儿用气球制作皮肤模型,幼儿可以用颜料在气球上画出皮肤的纹路和颜色。
b. 幼儿用吹风机将气球吹鼓,模拟皮肤的弹性。
c. 幼儿用记号笔在吹鼓的气球上画出皮肤的纹路,加深对皮肤结构的理解。
3. 总结活动(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分享他们的制作过程和感受,
让幼儿总结皮肤的特点和功能。
4. 教育活动延伸(5分钟):
a. 教师向幼儿讲解如何保护皮肤,让幼儿了解皮肤保护的重要性。
b. 幼儿和家长一起阅读皮肤保护宣传册,增强对皮肤保护的认识。
十三、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PPT、人体皮肤结构图、皮肤样本(猪皮、羊皮等)、气球、颜料、画纸若干张、记号笔、水、毛巾、吹风机、皮肤保护宣传册。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光线适中的活动室。
十四、活动过程:
1. 主题活动(10分钟):
a. 教师向幼儿介绍皮肤的结构和功能,通过PPT和实物展示,让幼儿了解皮肤的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等结构。
b. 邀请幼儿触摸和观察皮肤样本,让幼儿感受皮肤的质地和特点。
2. 实践活动(10分钟):
a. 教师引导幼儿用气球制作皮肤模型,幼儿可以用颜料在气球上画出皮肤的纹路和颜色。
b. 幼儿用吹风机将气球吹鼓,模拟皮肤的弹性。
c. 幼儿用记号笔在吹鼓的气球上画出皮肤的纹路,加深对皮肤结构的理解。
3. 总结活动(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分享他们的制作过程和感受,让幼儿总结皮肤的特点和功能。
4. 教育活动延伸(5分钟):
a. 教师向幼儿讲解如何保护皮肤,让幼儿了解皮肤保护的重要性。
b. 幼儿和家长一起阅读皮肤保护宣传册,增强对皮肤保护的认识。
十五、教学评价:
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皮肤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观察皮肤的情况,家长对活动的评价。
3. 幼儿作品:评价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4. 学期末进行皮肤知识小测试,了解幼儿对皮肤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
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活动的实施过程,包括幼儿的参与度、活动内容的适宜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进行改进和优化。
教师还应注意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幼儿提供适宜的学习支持和引导。
重点和难点解析:
重点:让幼儿了解皮肤的结构和功能,知道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难点:让幼儿观察和描述皮肤的特点,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以及让幼儿理解皮肤保护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