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斐医治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斐医治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体会
【关键词】名医体会;韩斐;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中医疗法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属于儿童慢性神经精神障碍,临床以眨眼、皱眉、歪嘴、摇头、抬臂、耸肩、扭腰、踢腿、跺脚、喉中作声、重复语言、秽语等为要紧病症。
本病尽管不属于危急重症,但严峻阻碍小孩的生活与学习,尤其加重小孩的心理负担,乃至阻碍小孩与外界的沟通能力,对其以后的成长产生较多的负面阻碍,同时也给家长带来了极大的痛楚与压力。
韩斐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儿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最近几年来潜心研究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医治,对本病辨证论治有独到观点,并收到较好临床疗效。
笔者随师侍诊1年余,收成颇丰。
现将韩师医治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体会总结如下。
1 对病机的熟悉
心神失调为本
韩师以为,心神失调为小儿抽动症的病理基础,而患儿的各类肝风动摇的病症为本病的外在表现。
临床发觉抽动患儿发病前或多或
少都有神经质特点,如性格内向、执拗、急躁易怒、易兴奋、易紧张、易委屈、灵敏、自卑、胆小、孤独等,这些性格特点往往被家长轻忽,加上过度溺爱和学习上太高的要求,加重了患儿的负担,使其精神压力过大,致使情绪无法释放,日积月累而表现为各类部位的抽动病症。
病后患儿更自卑,心理负担加重,上述情绪改变更明显。
后期患者抽动病症通常不明显,而突出表现的是各类精神方面的疾病,如强迫、狂燥、抑郁、焦虑、癔病等。
中医以为,这些性格特点及情绪方面的改变是心主神明的功能异样所致。
《灵枢·邪客》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心藏神,神伤那么心主神明功能异样。
沈金鳌《幼科释谜》云:“小儿脏腑脆弱,易于惊恐,恐那么气下,惊那么心无所依。
”《婴童百问》曰:“心藏神,神安那么脏和,故小儿昼得精神安,而夜得稳睡,假设心气不和,邪气乘之,那么精神不得安宁。
”因此,心主神明功能的失调是本病发生的基础,同时也是阻碍本病进展转变的要紧缘故,而其外在的各类病症那么是由心主神明功能失调日久慢慢引发。
肝风为标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清灵,形气未充,《温病条辨·解儿难》中有小儿“肌肤嫩,神气怯,易于感触”的记载。
可见,小儿对惊恐等情志刺激耐受性差,易神伤而致精神、情志方面的改变;另外,有一些患儿素体心气不足、心血亏虚,都可引发心主神的功能失调,日久累及他脏就会显现相应的病症,累及肝脏时,显现的确实是肝风动摇的病
症。
这与肝脏的特性有关,《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东方生风,风生木,
木生酸,酸生肝。
”肝在五行属木,性喜条达恶抑郁,肝气抑郁不舒就会显现肝风煽动的外在表现,“风性主动,善行而数变”,正反映了患儿抽动的特点,即抽动的部位常不固定,多从脸部开始慢慢进展到躯体的各个部位,反复交替显现。
临床上,患儿显现心理情志的转变时家长通常不易发觉,当显现挤眉弄眼等动作时才会引发家长的注意。
临床上有必然数量的病例属于这种情形,主诉只有抽动的病症,而饮食、二便、睡眠等方面都正常,而当问及患儿的性格特点、情绪特点时,才发觉患儿抽动前就有相应的情志改变。
这也印证了韩师的观点——本病病机是心神失调为本,肝风为标。
病情进展阻碍肺、脾、肾
中医以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其中每一个部份都有其独特的功能,所有的脏腑都是通过经络而相互联系起来的,随着病情的进展,脏腑间可彼此传变。
且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薄,藩篱疏,易于传变”(《温病条辨·解儿难》),即小儿的疾病尤其传变迅速,抽动症亦如此。
临床发觉有些抽动患儿病史长,病情反复,转变无穷,有时兼见几种心理行为的异样,如焦虑、强迫、抑郁、多动注意障碍等。
另外,大多数患儿通过量次的中西药物医治,现在病变不仅是脏腑功能失调,而且涉及气血阴阳的不同虚损,临床常见肝脾气虚、脾肾阳虚、肝血虚、肺胃阴虚等脏腑阴阳的虚损。
患儿心神失调,思虑抑郁过度,劳思伤脾,同时肝气郁滞,日久不减缓,引发肝木克脾土,加上长期用药的阻碍,慢慢显现脾胃虚损。
脾虚日久伤及肾阳,临床见到病程长的患儿大多有脾肾阳虚的证候,如面色青黄、纳差、大便溏或次数多、倦怠乏力、手足凉、腹痛、小便频数、遗尿等。
还有的患儿心神失调,肝郁日久化火,灼伤阴血,显现肝肾阴虚或血虚的证候,如舌红、少苔、口唇红赤、盗汗、大便干燥、虚烦眠少等。
故临证应依照病情适时的开展温补脾肾、补气健脾、养肝血、益肾阴等医治。
2 遣方用药
依照上述病机,韩师在医治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遣方用药方面一样分为:①针对“心神失调,肝风动摇”的病机,利用安神疏肝法标本同治;②依照病变脏腑传变致使的其他脏腑阴阳失调进行整体用药;③依照抽动病症显现的部位相应佐使引经药。
标本同治
依照病机——心神失调为本,肝风动摇为标,故医治原那么为安神疏肝,标本兼治。
基础方:珍珠母、生龙骨、生牡蛎、酸枣仁、柏子仁、柴胡、枳壳、白芍。
方中珍珠母、生龙骨、生牡蛎镇心安神;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柴胡、枳壳、白芍疏肝理气解郁。
全方合用,共奏安神疏肝之效。
整体用药
由于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五脏六腑彼此关联,因此兼及他脏时,应随证加减:假设见面色黄、消瘦、倦怠乏力、纳少、大便溏等脾虚证者,加黄芪、陈皮、法半夏、茯苓、砂仁、白豆蔻健脾益气;见小便频、遗尿、手足冷等肾虚证者,加肉桂、淫羊藿、补骨脂温阳固肾;见口唇干裂、反复口腔溃疡、手脚心热等阴虚证者,加麦冬、生地黄、沙参滋阴泻火。
引经药
韩师临证依照中医引经药的特色,别离利用不同归经的药物,引领药物直达病位:喉部作声者加僵蚕、射干;鼻部抽动明显者加白芷、辛夷;眼部抽动明显者加白蒺藜、蔓荆子;颈部抽动明显者加羌活、川芎、藁本;上肢抽动明显者加桑枝;下肢抽动明显者加牛膝。
3 典型病例
患儿,女,12岁,2020年9月8日初诊。
喉中作声,高声叫嚷,全身抖动1年余,曾一直服用静灵、氟哌啶醇、安坦操纵。
现服氟哌啶醇4片/次,2次/d;安坦4片/次,2次/d,抽动病症仍无法操纵。
刻下:喉中作声,高声叫嚷,伴全身抖动,纳食尚可,烦急,精神萎靡,睡眠好,胆小,大便每日2~3次,鼻塞,流涕,腹不适,咽喉不适,前额头痛,舌质红,苔白腻,脉滑。
外院脑电图显示正常。
诊断: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辨证为心神失调、脾虚肝亢型。
治以镇心疏肝、健脾益气。
处方如下:珍珠母(先煎)30 g,煅龙骨(先煎)、煅牡蛎(先煎)各30 g,酸枣仁20 g,柏子仁20 g,石菖蒲12 g,远志12 g,柴胡12 g,枳壳12 g,白芍10 g,僵蚕20 g,蝉蜕6 g,白芷10 g,辛夷10 g,陈皮12 g,法半夏12 g,茯苓30 g,诃子10 g,白蒺藜10 g,细辛3 g,紫石英30 g。
每日1剂,水煎服。
2020年9月14日二诊:服5剂后患儿喉中仍作声,音专门大,紧张时加重,全身抖动,余好转。
上方减诃子、细辛、辛夷,加桂枝12 g、天麻20 g、郁金9 g、连翘9 g,续服30剂。
2020年10月20日三诊:患儿已不高声叫嚷,但仍咽喉不爽,自觉全身不适,伸头,抬头,甩胳膊,鼻中有涕,咳嗽、时常有痰,容易紧张,胃脘不适,胸闷憋,自觉腹中发烧有火,话多,入眠难,舌质红,苔黄腻,脉滑。
处方:珍珠母(先煎)30 g,煅龙骨(先煎)、煅牡蛎(先煎)各30 g,酸枣仁20 g,蝉蜕6 g,柏子仁20 g,石菖蒲12 g,远志12 g,柴
胡9 g,枳壳9 g,白芍12 g,僵蚕12 g,射干6 g,白芷9 g,辛夷9 g,川芎6 g,苍耳子9 g,桑枝9 g,白蒺藜9 g,葛根9 g,郁金9 g,天麻20 g。
继服30剂后临床治愈。
4 结语
依照韩师临床体会,本病多数患儿服药1周至半月余,其抽动病症应有所减缓,但由于本病病因不清,病程长,转变多,易复发,因此医治时刻较长,一样少那么6个月,多那么1年左右,故建议坚持服药,以期取得好的疗效。
另外,韩师反复强调,在医治本病时需专门注意以下几点:①心理调护。
家长教育方式要适当,对待患儿要有耐心,不要施加过量压力,尽可能减轻其课外负担,对患儿的抽动病症不要提示、喝斥、教训,操纵患儿玩电脑游戏、看电视的时刻,幸免让患儿过度紧张、兴奋和疲劳;②饮食方面。
操纵零食的摄入,不吃冰淇淋、饮料、膨化食物、方便面、羊肉、糖、巧克力等甜食及辛辣、油炸食物;③预防伤风。
因伤风能够加重或诱发患儿的病情,因此在医治进程中和治愈后,患儿应增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伤风;④患儿在病症消失后应巩固医治一段时刻,能够每2日1剂药,中断服用,因为患儿外在抽动的表现尽管消失,但最关键的情绪体征仍然存在,因此,临证应使患儿心主神志的功能正常再停药,以减少疾病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