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并冠状动脉损伤的QT间期离散度探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崎病并冠状动脉损伤的QT间期离散度探讨
李小英;梁慧;谢嘉儿;周惠明
【期刊名称】《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年(卷),期】2004(010)002
【摘要】目的研究QT间期离散度(QTd)变化对川崎病并冠状动脉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川崎病26例冠状动脉损伤组(CAD组)与31例无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组(NCAD组)患儿的QTd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CAD组QTd、QTcd较NCAD组显著增大(p<0.01);QTd≥40ms与QTcd≥50,预测冠状动脉损伤的敏感性分别为90.5%与91.3%;特异性分别为80.6%与85.3%;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3.1%与80.1%.结论QTd是预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的一个无创而简便的指标.
【总页数】3页(P120-121,124)
【作者】李小英;梁慧;谢嘉儿;周惠明
【作者单位】广州市儿童医院心血管科,广州,510120;广州市儿童医院心血管科,广州,510120;广州市儿童医院心血管科,广州,510120;广州市儿童医院心血管科,广州,5101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0.4+1
【相关文献】
1.急性期QT间期离散度在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临床意义 [J], 鲁其乐;胡芳
2.川崎病患儿血沉、C-反应蛋白、D-二聚体测定与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探讨 [J],
陈艳丽;陈芸
3.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伤与血浆sFKN水平的关系探讨 [J], 刘凡;丁艳;唐红霞;尹薇
4.低聚果糖通过调整肠道菌群改善川崎病小鼠冠状动脉损伤的机制 [J], 钱范宇;章启豪;岑建柯;周锦慧;李睿心;叶子;吴梦涵;王方岩;褚茂平;张春祥
5.探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伤患儿心率变异性的特点及临床价值 [J], 邹公民;马泽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