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徐州市第二中学高三生物第四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徐州市第二中学高三生物第四次联考试题
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T细胞易被HIV破坏,与其表面的CCR5(由CCR5基因编码的特殊蛋白质)有关。
某医疗团队从一名先天抗HIV且CCR5基因异常的捐献者身上取得骨髓,并将其移植到一名患有白血病、并感染HIV的患者体内。
结果不但治愈了白血病,而且彻底清除了患者体内的HIV。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捐献者的造血干细胞可通过增殖与分化产生T细胞
B.HIV不侵染B细胞的原因是B细胞内没有编码CCR5的基因
C.HIV可能通过与CCR5蛋白结合,进而特异性地侵染T细胞
D. 被HIV感染后的患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都会下降
2. 沙眼衣原体是一类导致人患沙眼的病原体,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细胞结构,可以确定沙眼衣是原核生物。
作为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 有细胞壁
B. 有细胞膜
C. 没有线粒体
D. 没有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3. 为探究某种药物Q对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是否与机体免疫力的增强有关,某科研小组将患细菌性疾病的小鼠随机分为a、b、c组,a组注射一定量的药物Q,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c组注射等量的免疫增强剂,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仅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B.药物Q能够增强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C.药物Q可通过促进小鼠T细胞数量的增加来增强特异性免疫功能
D.免疫增强剂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4. 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C.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D.在发挥作用后,要立即被灭活
5.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产生,调节植物体的生命活动的微量有机物
B. 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促进果实发育,赤霉素还具有解除休眠促进萌发的作用
C. 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D. 植物茎的背地生长、植物的向光性、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均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6. 研究人员发现,肥胖可能与大脑中多巴胺的作用有关。
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它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增大,突触后神经不易发生兴奋,表现为突触后神经元活动的抑制。
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突触前神经元中多巴胺的释放过程与线粒体的功能相关
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C.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膜的电位逆转
D.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7. 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的量如图所示,在氧浓度为a时()
A. 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B. 被分解葡萄糖中约1/3用于有氧呼吸
C. 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12mol氧气
D.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能量的比例是1:2
8. 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可以说明或证明下列中的哪项
①植物细胞的死活;
①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①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渗透失水;反之,细胞则渗透吸水;①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①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A. ①①①①
B. ①①①①
C. ①①①①
D. ①①①
9. 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流动的
B. 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
C. 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 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10. 下图为人体协调方式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敲击髌骨下韧带,在a、b、c处均能检测到神经递质
B.敲击髌骨下韧带,在1、2、3处均能检测到动作电位
C.伸肌和屈肌在反射中作用相反,有利于维持动作协调
D.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11. 科研人员分别在不同时刻对合理密植的玉米田中不同高度处的CO2浓度进行测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在富含有机肥的农田中,图中c点会右移
B.10时,距地面高度越高光反应强度越大
C. 夜晚土壤中释放的CO2基本被玉米所固定
D. 过度密植会导致图中的bd段长度变大
12. 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B.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 任何情况下机体都能保持稳态
D. 稳态是动态的稳定
13.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放入0.3g/mL.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璧分离现象
B.利用健那绿对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后可观察到被染成灰绿色的线粒体
C.在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实验中,可用碘液来检测实验结果
D.伞藻嫁接实验可以证明伞藻“帽”的形成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14. 下列关于膜蛋白和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B. 膜蛋白不参与物质跨膜的被动运输过程
C. 主动运输可以使被运输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不同
D. 物质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其脂溶性有关
15. 根据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杂交时须在母本的花未成熟时去除雄蕊,以防自花传粉
B. 杂合的红花豌豆杂交产生红花和白花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
C. 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D. 表型相同的豌豆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生物实验小组的同学将某动物的提取液注射到小鼠体内,下列关于该小鼠的分析正确的是()
A.若小鼠出现糖尿,则注射的提取液中可能含抗利尿激素
B.若小鼠排卵增多,则注射的提取液可能来自垂体
C.若小鼠出现呼吸加快、心率加速、反应灵敏等症状,则注射的提取液中可能含肾上腺素
D.若小鼠出现活动减少、嗜睡,甚至昏迷,则注射的提取液中可能含胰岛素
17. 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每一个基因都与性别有关
B.所有的真核生物均有性染色体
C.性染色体不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D.儿子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母亲
18. 如图表示能量在第一、第二营养级流动的部分过程(图中生产者净初级生产量为生产者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属于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B.丙属于第二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分
C.戊是第二营养级呼吸散失的能量
D.丁的一部分能量可以流向分解者
19. 细胞色素C是生物氧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电子传递体,在线粒体内膜上与其他氧化酶排列成呼吸链(呼吸链将电子和质子沿着特定途径传递到分子氧)。
外源细胞色素C可用于各种组织缺氧的急救或辅助治疗,如一氧化碳中毒、中枢抑制药(催眠药)中毒、新生儿窒息、严重休克期缺氧等。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具有双层膜,与其他细胞结构分隔开,保障了呼吸作用的高效有序
B.线粒体内膜在内腔中堆叠形成基粒,增加了细胞色素C等物质的附着位点
C.组织缺氧时,可吸收利用细胞色素C起到矫正细胞呼吸与促进物质代谢的作用
D.质子的传递离不开NAD+,通过与NA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实现质子传递
20. 在自然界,种群数量的增长既是有规律的,又是复杂多样的。
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有()
A. 将一种生物引入一个新环境,在一定时期内,这个生物种群就会出现“J”型增长
B. 群落演替过程就是取而代之的过程,若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总会形成森林
C. 由于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种群增长到一定数量就会保持稳定
D. 种群的种内竞争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下图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及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的①~①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填写图中序号):
(1)图中囊泡X由[ ]____________经“出芽”形成,到达[ ]____________并与之融合成为其一部分。
囊泡是由单层膜所包裹的膜性结构,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
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____________系统。
(2)囊泡内“货物”为水解酶,由此推测结构[①]是____________。
该结构的功能除了能分解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局部放大图可以推测,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送并分泌到细胞外是因为_____________。
(4)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这一过程的交通枢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如图1表示某动物在寒冷环境中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图A、B、C代表激素,图2表示激素分泌与调节生命活动的过程。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寒冷环境中,血液中含量增加的激素有_____(填图中字母),除此之外还有_____(填激素名称)参与体温调节,图1中激素C是_____。
(2)若图2中分泌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在应对寒冷的生理调节中,靶细胞是_____,靶细胞表面a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图中酶激活的细胞代谢是_____作用,机体也会通过立毛肌收缩和骨骼肌战栗,使产热量增加。
(3)寒冷环境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的特点是_____。
23. 细胞中物质的输入与输出都必须经过细胞膜,物质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的方式多种多样,细胞膜对很多物质的出入具有选择性。
(1)人的红细胞吸水或失水取决于细胞内外溶液的_____。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时,红细胞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由于吸水而涨破,原因是_____。
(2)水通道蛋白的发现,表明水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还有_____,此种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还有_____。
(3)研究发现,有些离子或小分子既可以通过被动运输也可以通过主动运输进行跨膜运输,决定其不同运输方式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
(4)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均属于物质跨膜运输中的转运蛋白,它们参与的跨膜运输方式却有所不同,两种转运蛋白参与的方式分别是_____。
(5)胞吞、胞吐也是普遍存在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其过程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
(6)_____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基础,这体现出生命的_____性。
24. 如图甲表示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图乙为大棚中栽培的某种蔬菜在水肥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变化曲线图。
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图甲中A表示____________阶段,A阶段为B阶段反应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甲中所示物质:①_________,D过程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3)由图乙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图乙推测,a点时,蔬菜的根尖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
(5)为了探究植物在代谢时,各种物质间的转化过程,某兴趣小组突发奇想,在某天晚上,向大棚中释放了一定量的O2,几天后进行检测时,竟然在蔬菜的叶片中,检测出了微弱的放射性,现已确认含放射性的物质是淀粉。
请根据所学知识,合理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下图为水盐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时,垂体释放的A____________(填名称)激素的量增加,使尿量减少。
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____________。
图中B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激素A是由____________分泌的,A的作用是促进图中结构C____________(填名称)对水的重吸收,这说明了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
(3)从图示可看出,水盐平衡调节过程受____________调节和____________调节,二者是共同发挥作用,内环境稳态才得以维持。
参考答案
1. B
2. D
3. A
4. B
5. D
6. A
7. B
8. A
9. B
10. B
11. A
12. C
13. A
14. B
15. C
16. BCD
17. CD
18. ACD
19. ACD
20. ABC
21.
(1).①(粗面)内质网
(2).①高尔基体
(3).脂质和蛋白质
(4).生物膜
(5).溶酶体
(6).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
(7).囊泡上的蛋白质A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B特异性结合
(8).①高尔基体
22.
(1).A、B、C
(2).肾上腺素
(3).促甲状腺激素(TSH)
(4).几乎全身各细胞
(5).糖蛋白(蛋白质)
(6).呼吸(有氧呼吸或氧化分解)
(7).反应速度缓慢、作用时间比较长、作用范围比较广、通过体液运输
23.
(1).浓度差
(2).不一定
(3).红细胞吸水后细胞内液浓度也会下降,细胞内外液浓度可能在涨破之前达到平衡
(4).协助扩散
(5).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能量
(6).细胞内外的浓度差(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为协助扩散,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为主动运输)
(7).协助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8).需要
(9).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物质与转运蛋白的特异性对应关系,或转运蛋白对特定物质的空间结构变化)
(10).自主
24.
(1).光反应
(2).ATP和[H]
(3).氧气
(4).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5).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6).线粒体
(7).18O2通过有氧呼吸作用进入到水分子中,形成H218O,然后H218O参与到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与丙酮酸结合形成C18O2,最后C18O2通过光合作用形成有机物淀粉。
25.
(1).升高
(2).抗利尿
(3).脊髓
(4).大脑皮层
(5).下丘脑
(6).肾小管和集合管
(7).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8).神经
(9).激素(或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