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标本(展示图)教学资料
如何利用陈列室标本指导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
d i 1. 6/i n17 —792 1. .5 o : 03 9 .s. 22 7.000 0 0 9 js 6 4
文章 编号 : 17 -79 (0 0 0・0 50 622 7 2 1 )一406-2
H w u e Di S C t e t x e m n t T a hi g o n t m o s O o Di o E p r e t aI e c n f A a o y S r i
尤 其是在 高校普遍扩招 ,学生人数增 多,尸体严重短缺
的情况下 ,学生动手解剖尸体 的机会 已大大减少 ,有 的 学校连示教 的标本都无法满足教学要求 。面对这种新形 势 ,如何 能在保证质量 的前提下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是 摆在我们解剖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 的一大难题 2 ,,值得 】 我们认真思索和探讨 。为 了尽快适应新形势 ,有效缓解 矛盾和压力 ,我校在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 中非常注重陈 列室标本 的示教作用和带教教师的引导作用 ,取得 了 良 好 的教学效果。现就陈列室的环境建设及标本的制作、 编号、贴标签、实验室开放与管理等 建设提 出一些建议, 供 同行参考 。 1 建设 宽敞 明亮、设施 良好的人体标本 陈列室 作为陈列 室,要有控制 室及 其展厅 ,控制室内设有 灯光控制台控 制各展厅照明及 陈列柜灯光,还设有多媒 体触摸屏 由此可 了解每个展 厅所展示 的内容 I。而展厅 3 】 首先要宽敞明亮,才 有充分展示 的空间。其次,要有较 好的通风设备和 良好 的采光条件 , 不论从哪个方 向观察, 都能看 到标本所 能展示 的内容 ,因此在布置灯光 时应把 光源放在标本 陈列柜 的后上方 、前上方及前下方 ,让光 线从不同角度 都能照射到 标本上 。灯 光宜使用光线柔和 的 目光灯 ,不使用功率较大 、辐射较强 的灯具 。有 了宽 敞的空 间, 良好 的通风设备和 明亮 的光源 ,这只是 陈列 室建设 的几个必备 的基本条件 。我校基础 医学形态 中心 利用建设省级示范性实验室的时机 ,集 中大量的人力 、 物力、财力,使 陈列室面积达到 5 0m 0 ,十 问陈列标本 用房 。 重新 定做 了 10个标本陈列柜 ,1 宽, .m 高 , 0 m 1 8 0 . m深 ( ) 4 厚 ,隔成 3 。为了点缀 陈列室 ,营造和谐 层 气氛,每个陈列柜还配置了彩灯 。 2 人体解剖 陈列室标本的配制 陈列室标本是实验室一般教学标本 的补充发展和完
塑化人体标本
三是脱水:将解剖后的尸体泡在箱子里进行脱水.生物塑化技术在这之前,尸体已经被浸染了福尔马林,因此要在低温的丙酮浸液中把福尔马林排除,用丙酮进行置换。
人体标本
所谓人体标本就是由真实的人体,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处理后所制成的标本。过去用福尔马林浸泡的标本易变色、易变形,保存时间也不长。现在的标本都是塑化技术,这是上世纪70年代由德国人冈瑟·冯·海根斯发明的,中国于2000年引进。塑化保存的标本都是经过了脱水、脱脂,所以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都是肌肉组织,看起来也就更匀称和美观,而经过这样一项技术,标本可以保存500年之久。
四是切片定型:在冷冻状态下,可以用锯把尸体切成3.5厚的切片。人们可以通过这些切片区别受损与正常的器官.如吸烟的肺与正常肺的区别,脂肪肝与正常肝脏的区别等。
尸体冷冻切片后做成各式各样的造型。工作人员用小夹子、钢针、针头、木头等用具把脱水的尸体一点一点地摆成造型.这时人体标本的肌肉,干而涩,没有一点弹性,一根根红色血管及肌肉组织清晰可见。
(4)聚酯共聚体技术,原主要用于脑的断层标本的制作,它可以将灰质和白质明显地区别开,现已取代环氧树脂技术。
整个生物塑化技术的流程包括:
一是储藏:要经过浓度为20%的福尔马林灌注,然后在福尔马林的真空包装里放置至少4个月的时间,之后才可以解剖或运输。福尔马林在此起到的作用是固定,杀菌。
(1)硅橡胶浸渗技术,主要用于教学标本的制作,制作出的标本柔软而坚韧,应用最为广泛;
(2)多聚化乳胶技术,主要用于考古中的木制品和厚的躯体断层标本(>1cm)的制作,标本不透明且坚硬;
人体解剖图谱
人体解剖图谱人体解剖图谱是对人体内部结构进行详细描述和描绘的图示,它是医学教育和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人体解剖图谱的概念、分类、应用以及相关的技术发展。
一、概念人体解剖图谱是通过绘制人体内部结构的图示,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人体解剖学知识的工具。
它包含了人体各个系统的器官、组织、血管、神经等结构,并标注了其名称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人体解剖图谱可以以二维或三维形式呈现,使学习者能够更清晰地了解人体内部的结构和组织。
二、分类根据不同的目的和使用场景,人体解剖图谱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分类包括整体解剖图谱、系统解剖图谱和器官解剖图谱。
1. 整体解剖图谱整体解剖图谱以整个人体为基础,展示了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的整体结构。
它可以帮助学习者全面了解人体的解剖结构,从而更好地理解不同系统和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
2. 系统解剖图谱系统解剖图谱侧重于某一特定系统的结构和组织,如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通过系统解剖图谱,学习者可以深入学习和理解某一系统的解剖知识,有助于掌握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3. 器官解剖图谱器官解剖图谱聚焦于某一特定器官的结构和组织,如心脏、肺、肝脏等。
通过器官解剖图谱,学习者可以详细了解器官的解剖结构,对其功能和病理变化有更深入的认识。
三、应用人体解剖图谱在医学教育和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1. 医学教育人体解剖图谱是医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之一。
通过解剖图谱,学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人体内部结构,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解剖学知识。
同时,解剖图谱也可以用于模拟手术操作和病例分析,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操作技能。
2. 医学研究在医学研究领域,人体解剖图谱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深入地了解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功能。
通过对解剖图谱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以及治疗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3. 临床实践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可以借助人体解剖图谱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和诊断。
通过对解剖图谱的参考,医生可以更准确地确定病变部位、评估病变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人体动态解剖 美术 漫画 3D 素描必学PPT课件
9
躯干肌肉
斜方肌 肩胛肌 三角肌 冈下肌 小圆肌
胸锁乳突 肌 三角肌 胸大肌
大圆肌
前锯肌
菱形肌
外斜肌
背阔肌 臀中肌
腹直肌
臀大肌
缝匠肌
大转子
ppt精选版阔筋膜肌
10
•
腹直肌:从合生耻骨到肋骨软骨,即从第五块肋软骨到第七块
肋软骨。作用:拉伸骨盆。使骨盆和躯干拉成直角。
ppt精选版
11
• 前锯肌:从上肋骨第二到第九共八块条状肌肉向后上方走到肩胛 骨——脊柱的边缘,浅表型。作用:将肩胛骨向前方拉,提升肋骨。
绞关节,其内部和外部有两块隆突骨节。
•
两个骨节都突出在表面。内骨节作为测量点,它比外骨节更突
出。
•
前臂有两块骨,一块叫尺骨,尺骨的凹口刚好包裹住胳臂和肘
部两个关节之间的圆形表面。在这根骨头的下部末端有一个球形关
节,在小手指一侧的腕关节相连。它是宽的,向上呈曲线到它的顶
端。桡骨的顶端小,呈杯状,在肱骨的外骨节处一个系带环将其固
•
皮肤垫的长度差不多,但指节的长度不一样,所以褶皱
不正对指关节。
ppt精选版
28
指骨
掌骨
腕骨
ppt精选版
29
• 梯状形体
•
手指的关节长得像浅鞍状,也
就是说,一个向上达到了侧面,另
一个向下达到了前面和后面。
• 正对三块指骨的是四块皮肤垫, 从指骨的背面测量,第一指节和后 面两个指节差不多相等(尽管骨头 本身短一些)。当三个指节弯成一 个正方形的三条边时,四块垫处于 这个正方形的内部。
•
我们的四个手指,每一个都有三块骨头(指骨、吊骨)。
每节指骨在其上一节的基础上活动,并使得上一节指骨的末端
人体解剖学,高清彩色图谱「中英文对照图解」8-3-上肢
人体解剖学,高清彩色图谱「中英文对照图解」8-3-上肢图. 3.1 上肢骨与关节。
图. 3.2 上肢部分。
图. 3.3 盂肱关节和肘关节中间的横断面显示手臂的隔间。
图. 3.4 肘关节与腕关节中间的横截面以显示前臂的间隔。
图. 3.5 上肢皮神经的典型分布。
图. 3.6 上肢节段的典型布置。
所提供的区域可能有相当大的重叠。
图. 3.7 上肢主动脉。
没有肌肉分支显示。
图. 3.8 上肢主要静脉的典型排列。
为清楚起见,并行静脉表现为单通道。
图. 3.9 上肢主要神经。
从左至右:正中神经、肌皮和尺神经、桡神经和腋神经。
图. 3.10 三角肌前观。
头静脉位于胸三角槽。
锁骨畸形是由于骨折愈合所致。
图. 3.11 侧视图。
三角肌已经连续近端附着于肩胛骨脊柱和肩峰和锁骨外侧。
图. 3.12 腋窝的形状。
图. 3.13 腋窝从上,可见其先端的界限。
图. 3.14 通过上面的胸小肌在腋窝前壁结构。
胸大肌及胸小肌筋膜已切除。
图. 3.15 横切面显示(左)壁(右)腋窝的内容。
上方面。
肺被切除了。
图. 3.16 腋神经血管束,通过切除胸肌和腋窝脂肪而暴露。
图. 3.17 臂丛神经成分。
锁骨、静脉和大部分腋动脉已被切除。
图. 3.18 臂丛神经后支部分切除术后出现的臂丛后支。
肱二头肌和喙肱肌被切除。
图. 3.19 臂丛的主要成分。
图. 3.20 臂丛支。
这些神经的排列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图. 3.21 深筋膜和三角肌前部纤维去除后肱二头肌前观。
图. 3.22 喙肱肌皮神经。
肱二头肌短头进行了划分和肌肉横向反映。
图. 3.23 肱骨前部。
图. 3.24 肱动脉,肱动脉和隔室的神经。
肱二头肌和大多数静脉已被切除。
图. 3.25 皮神经及浅静脉右肘窝上覆。
皮下组织一直保留到贵要静脉内侧。
图. 3.26 皮下组织切除后肘顶、静脉和神经。
穿通静脉通过深筋膜与深静脉相通。
图. 3.27 在肘窝内容。
肱二头肌筋膜腱膜已被去除。
图. 3.28 顶的内容去除后肘窝边界。
塑化人体标本
人体标本所谓人体标本就是由真实的人体,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处理后所制成的标本。
过去用福尔马林浸泡的标本易变色、易变形,保存时间也不长。
现在的标本都是塑化技术,这是上世纪70年代由德国人冈瑟·冯·海根斯发明的,中国于2000年引进。
塑化保存的标本都是经过了脱水、脱脂,所以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都是肌肉组织,看起来也就更匀称和美观,而经过这样一项技术,标本可以保存500年之久。
塑化是一种把器官组织里的水分用液体硅树脂混合物替代,把组织变成能永久保存的标本的过程。
塑化技术是有德国解剖学家冈瑟·冯·海根斯发明的。
他是为解剖学做教具……他的灵感来自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解剖学家的作品。
他的绝大多数人体标本是在中国塑化的(据说他雇佣了200名中国工人),这项技术需要大量劳动力,而且非常耗时,一年的时间只能做出一具标本(他的专利到期后,这项技术由美国人D·康宁改进,只需花原来的时间)。
塑化首先需要把尸体清洗干净(就像给活人洗澡那样清洗)然后放在丙酮中浸泡,除掉体内组织的水分,为注入硅树脂聚合物做准备经过全身浸泡后,尸体被送入全身塑化器中,通过降低里面的压力使丙酮变成气体从尸体里蒸发出来,聚合物就被压进去最后在皮肤上涂上催化剂,开始两天的固化尸体塑化大约需要500美元。
生物塑化是一种可以把组织保存得像活体一样的特殊技术。
它通过一种真空过程,用硅橡胶、环氧树脂等活性高分子多聚物对生物标本进行渗透,所用多聚物的种类,决定了浸透了的标本的光学性能(透明或不透明)和机械性能(柔软和坚韧)。
塑化技术可以使标本的表面保持其原有的状态,并可在显微镜水平保存细胞的结构,塑化标本干燥、无味、耐用,可以长久保存,且易于学习。
塑化技术四个步骤:(1)固定:主要是采用xx进行固定。
(2)脱水和脱脂:用丙酮在真空下充当脱水剂、脱脂剂和中介溶剂。
(3)强制浸渗:真空条件下,用硅橡胶、环氧树脂等多聚物液体替换组织中的丙酮。
美术人体结构图解
1 2 3
现代绘画
现代绘画中的人体结构图解更加注重画面的形式 感和个性化表现,通过夸张、变形等手法突出画 面的视觉效果。
装置艺术
装置艺术中的人体结构图解常常与现实生活相结 合,通过人体的重组和再造展现艺术的创意和想 象力。
行为艺术
行为艺术中的人体结构图解强调人体的动作和姿 态,通过表演者的身体语言和情感表达展现艺术 的内涵和意义。
骨骼作用
骨骼不仅为人体提供支撑,还保护 大脑、脊髓等重要器官,同时作为 肌肉的附着点,支持人体的运动。
骨骼比例
在美术创作中,掌握骨骼的比例关 系对于表现人体的动态和姿态至关 重要。肌肉结构Fra bibliotek0102
03
肌肉构成
人体肌肉分为头部、躯干、 上肢和下肢的肌肉群,每 块肌肉都有其特定的形态 和功能。
肌肉作用
目的和意义
帮助学习者掌握人体结构的基 本知识和技能,提高绘画技巧 和创作能力。
通过图解的形式,使学习者更 加直观地了解人体结构,加深 对人体结构的认识和理解。
为美术创作提供更加科学、准 确的人体结构依据,提高艺术 作品的真实性和表现力。
02
人体基本结构
骨骼结构
骨骼构成
人体骨骼分为头骨、脊柱、肋骨、 盆骨和四肢骨等部分,每个部分 都有其独特的形态和功能。
肌肉通过收缩和舒张产生 力量,使人体能够进行各 种动作和运动。
肌肉形态
肌肉的形态和线条在美术 创作中是表现人体美感和 力量的关键要素。
皮肤与纹理
皮肤功能
皮肤作为人体的最外层, 具有保护、调节体温、感 觉等功能,同时还有丰富 的纹理和色泽。
纹理表现
在美术创作中,通过表现 皮肤的纹理和色泽变化, 可以增加人体的真实感和 立体感。
走进标本世界教案_代瑞华
走进标本世界教案代瑞华今天社会,高楼耸立,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尤其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你们,可曾仔细观察过我们身边种类繁多的植物,形态各异的昆虫,还有许多我们只能在电视或动物园里看到的千奇百怪的动物。
大自然赋予了他们生存的本能,他们便与我们共生共息,保护我们身边奇妙的大自然,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此次“走进标本世界”的研究性学习,将带领学生走进奇妙的标本世界,让学生体验大自然的美好。
在本次活动室标本的展览中,通过各种动物骨骼标本、浸泡的植物标本和各种动物的内脏器官标本,再配合简明易懂的语言介绍,以达到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变要我学成为我要学,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乐趣。
综合实践活动课参训的对象主要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喜欢探索新事物、勇于挑战、愿意动手;他们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但缺少展现自我、动手制作的机会,还不会用具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我们这堂课就为他们提供了这个平台。
1.使学生了解各种标本的形态以及简单腊叶标本的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在研究过程中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3.通过拓展延伸,结合自己所掌握的人体骨骼知识,通过动手组装一些零散的动物骨骼标本,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创新热情。
教学重点:了解简单腊叶标本的制作方法以及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人体骨骼结构并拓展到动物的骨骼构造。
学生分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启发性教学、师生互助交流课前准备:工具书,几种零散的动物骨骼标本,标本夹,标签,枝剪,毛刷。
情境导入-----了解原理-----组内活动-----拓展延伸-----活动评价准备阶段: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配发一本工具书,并要求学生在小组内推选一名小组长。
情境导入通过两个脑筋急转弯的方式来认识两种动物:1.什么动物可以贴在墙上? -------------------- (海豹)链入地址:/view/43254.htm2.什么动物没有方向感?-------------------- (麋鹿)链入地址:/view/17081.htm我的思考: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引导学生的学习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讨论的形式可以烘托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为下面的学习、讨论、动手实践做好准备。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课的性质与任务人体解剖学实验是一门重要的康复治疗学专业医学基础课程,实践性强。
通过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使学生准确掌握人体各系统、各器官的组成、正常位置及形态结构,了解人体结构的毗邻关系。
培养学生形成正常人体形态学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打基础。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人体解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使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一方面牢固而熟练的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能够正确使用解剖术语;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人体形态结构的观察、辨认能力,综合判断、思维表达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项目设置情况备注:根据专业性质及课程要求,结合实验室条件,灵活调整实验项目。
四、各实验项目教学内容实验项目一:骨3学时(一)实验目的要求1.掌握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和理化特性。
2.掌握各部骨的名称、数目、形态结构。
3.掌握人体全身的主要骨性标志。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人体全身各部骨的标本、模型、挂图,标本陈列台、多媒体、数字人解剖系统等。
(三)实验内容1.实验室规则和实验课注意事项;人体解剖学实验课的目的、要求及学习方法。
2.解剖学标准姿势,轴、面和方位术语。
3.骨的形态分类、构造和理化特性。
4.各部骨的名称、数目、形态结构。
5.人体全身主要的骨性标志。
实验项目二:骨连接3学时(一)实验目的要求1.掌握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
2.掌握各部分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以及运动。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人体全身各部骨连接的标本、模型、挂图,标本陈列台、多媒体、数字人解剖系统、标本冷藏柜等。
(三)实验内容1.滑膜关节的结构、分类及运动形式。
2.椎骨间连结各结构的位置、形态结构及功能。
3.脊柱、胸廓的组成及功能。
4.人体各部重要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
实验项目三:肌3学时(一)实验目的要求1.掌握肌的构造、分类、起止点和辅助装置。
2.掌握肌肉的名称、位置及作用。
3.掌握人体全身主要的肌性标志。
临床医学人体解剖学教学内容
实地考察法
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观 察人体标本和模型,增
强感性认识。
模拟操作法
利用模拟教具进行操作 练习,提高实践操作能
力。
多媒体教学方法
图片展示法
利用图片展示人体解剖结构,使抽象 知识形象化。
动画演示法
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在线教学和学习 活动。
视频教学法
通过观看视频资料,学习人体解剖学 相关知识。
人体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构成
神经元与突触
人体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 围神经系统,是实现信息传递和处理 的中枢。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通过 突触实现信息的传递。
神经系统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负责信息的整合和决策 ,周围神经系统负责信息的传递和控 制身体的运动。
人体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的构成
人体循环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 淋巴系统,是实现物质运输的管
文艺复兴时期的解剖学
文艺复兴时期,随着医学的进步和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对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得到了更深入的发 展。达芬奇等艺术家和科学家对人体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描述,为后来的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现代解剖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解剖学在近现代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和应用。医学影像技术、组织工程和 基因编辑等领域的发展,为解剖学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手段和应用前景。
临床医学人体解剖学教学内容
$number {01}
目录
• 人体解剖学概述 • 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 • 人体解剖学实践操作 • 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 • 人体解剖学教学评估
01
人体解剖学概述
人体解剖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人体解剖学定义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科学,是医 学领域的基础学科之一。它通过研究人体的组织结构、器官 形态和位置关系,为医学专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 能。
艺用人体解剖学-上肢、下肢
— — — — ( ( ( (
臂 部
•
•
骨
•
骨
上 肢 骨 骼 — — — — ( ( ( ( 骨 骨 臂 部
上 肢 骨 骼 — — — — ( ( ( ( 骨 骨 臂 部
上 肢 骨 骼 — — — — ( ( ( ( 骨 骨 臂 部
上 肢 骨 骼 — — — — ( ( ( ( 骨 骨 臂 部
上臂肌
肌、 肌、 三 肌
肌、 肌、 肌 、 肌、
上 肢 肌 肉 — — — — 肩 部 肌 肉
• • 三角肌位于肩部外侧, 三角肌位于肩部外侧,肥厚有力 呈倒三角形。 呈倒三角形。 起自锁骨外侧三分之一、肩峰、 起自锁骨外侧三分之一、肩峰、 肩胛冈等, 肩胛冈等,肌束覆盖肩关节并向 外下方集中。 外下方集中。 止于肱骨的三角肌粗隆。 止于肱骨的三角肌粗隆。
•
上 肢 肌 肉 — — — — 前 臂 肌 肉
• 肱桡肌起始处较高,它起自上臂肱骨的下半部,决定了上臂外侧的 肱桡肌起始处较高,它起自上臂肱骨的下半部, 轮廓线,并构成上臂外下方丰满的形状, 轮廓线,并构成上臂外下方丰满的形状,使前臂外侧看上去要比内 侧长处许多。 侧长处许多。 由于它和桡侧腕长伸肌同止于桡骨茎突, 由于它和桡侧腕长伸肌同止于桡骨茎突,在动作中它们形成共同的 体块,始终指向拇指一侧,在外形上有明显的痕迹。 体块,始终指向拇指一侧,在外形上有明显的痕迹。 无论臂部如何动作, 无论臂部如何动作,前臂的肱桡肌和桡侧腕长伸肌的止点始终指向 拇指侧。 拇指侧。 肱桡肌和桡侧腕长伸肌构成了肘部上方的轮廓, 肱桡肌和桡侧腕长伸肌构成了肘部上方的轮廓,它们的后面被肱三 头肌约束,上臂伸直时,这些肌肉突出,使肘关节的外上髁凹下。 头肌约束,上臂伸直时,这些肌肉突出,使肘关节的外上髁凹下。
人体博物馆讲解资料
人体博物馆解说资料一、展馆一楼1.参馆要求:严禁拍照。
(为了避免纠纷,拍照会对志愿者,捐献者及其家属不敬。
)2.博物馆的简介牌:博物馆主要达面积1500平方米(三楼在建中),馆藏标本2500件,其中正常人体标本近1000件。
人博馆历史悠久,是解剖,组培,病理实验室的陈列室,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
许多当时制作标本的老师都已经去世了,所以标本也十分珍贵。
近年来增加了一些塑化标本,其中大厅中便有4件。
同时还增加了断层标本和铸型标本。
断层标本切割工艺更为精进,切片更薄更长了,以前较之现在要厚许多。
铸型标本是对血管,支气管,肾,泌尿系统的管道进行铸型,通过铸型可以使这些管道显现出来,使弯曲而难以观察全貌的管道揭开面纱。
(解说员根据简介牌以及自己对人博馆的了解可自由发挥)3.大厅中四件塑化标本:塑化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生物标本保存技术,为德国海德堡大学的哈根斯教授所创。
标本先灌注福尔马林防腐,10~12小时后组织基本固定,在未固化前,可将标本摆出各种造型(如门口四具造型各异的塑化标本)。
然后在丙酮中浸泡(脱水、脱脂)后,再用树脂交换法置换,将树脂渗透进去(树脂可保存人体外表和器官的色泽,也可让皮肤保持弹性吗)。
现国内也有生产但还不成熟,标本会比较油,但国产化仍是是一个趋势。
4.位于博物馆进门前方处的断层切面标本:底下有灯,可以看得更清楚,还有风扇可以散热。
这个标本可以看得清人的代表性断层切面,器官以及组织所在的位置,比如脑,脑组织,还有胸部的肺,心脏,消化管道等。
另外在手指,足,膝关节处用了矢状切面,以保证完整性。
5.右侧墙上的矢状切片:通过矢状切片可以清楚地看到许多内脏器官。
其中呈现出灰黑色的部分为肺,其颜色属于正常。
由于空气中粉尘杂质等随空气进入肺部,被吞噬细胞吞噬积累,而形成灰色。
一般新生婴儿肺颜色才呈现淡红色。
二、人体层次解剖塑化标本人体层次解剖塑化标本,是一个系列的标本,按123456顺序排列,从浅到深,层层解剖。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共38页
实验总结: 随意抽查2个学生,讲述一个模型或标本
实验报告:
绘图:中A组织结构图、心脏前面观图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犁骨
颧
鼻骨
骨
泪骨
上
下
腭
颌
颌
骨
骨
骨
腭 骨
犁
下鼻甲
骨
舌 骨
3) 颅前面观
4) 颅侧面观
(1)乳突 (2)颧弓 (3)颞窝 (4)外耳门(5)颞下窝 (6)翼点
颞窝 颞下窝
外耳门
乳突 颧 弓
5、四肢骨及 其连结
6、 骨骼肌
实验总结:
随意抽查2个学生,讲述一个模型或标本
实验报告:
绘肱骨、股骨前面观图 P38T2
实验三 循环系统实验
目的要求
观察心的位置、外形、结构。了解心与大 血管之间的联系。
观察全身主要动脉和静脉的分布状况。 观察大A、中A 、中V组织结构。 观察、了解淋巴系统 材料用具:
显微镜、模型、标本、切片、实物
实验步骤
1、组织切片显微观察
大A切片(肺动脉、主动脉)
中A切片
中V切片
1)脑颅骨
不成对的(4块)有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成 对的(2对)有颞骨和顶骨。
蝶
筛
骨
骨
额骨
顶 骨
蝶 骨
颞 骨
枕 骨
眶上裂 圆孔
卵圆孔 棘孔 三叉神经压迹 内耳门 舌下神经管内口 枕骨大孔
人体各部分标本展不喜勿入!
人体各部分标本展不喜勿入!骨骼髋关节——人体最大的关节。
据说刘欢的病就是这里出了问题。
足部骨骼女性耻骨联合。
应用耻骨联合面上的形态学变化,推断死者的性别及年龄,在目前法医人类学中是一种比较客观且较准确的方法之一。
男性的耻骨。
头骨分解婴儿的头骨中间只有长到一定年龄才会合并,新生儿的头骨中缝基本还是软骨这是用放大镜看的锤骨、砧骨、镫骨这三块听小骨,在中耳里面由三个部分组成。
镫骨,名字来自形状酷似骑马用的马镫。
剖面篇:这部分与核磁共振看到的差不多了。
头部横断面,高度大约在眼睛附近头部冠状断面头部矢状断面躯干,高度大约在肩膀还是躯干,矢状断面,也不知道是偏左还是偏右,性别不明!(看身形和肌肉似乎是男性)躯干横断面,高度在骨盆下一点。
性别自己目测吧女性骨盆横断面1女性骨盆横断面2,和1只是高度不同靠近脊椎的矢状断面,可以看见脊柱之间的软骨这个箱子里的每一层都是一个切片,按照顺序整个是一个人体,女性(应该隐约可以看出来)这是腿部的需要看哪个部分的,拉出来就可以看到。
标本都已经塑化,没有什么气味了。
这个是肺部的,似乎这个人吸烟或者肺部有什么疾病吧?肌肉篇——这篇里的不多腹前外侧肌,标本是男性儿童腹后背肌颈肌侧面颈肌背肌——我就这片总疼,和坐姿有关!消化系统不知道哪部分是癌组织,哪部分是正常组织?手动脉造影手静脉腿部动脉头部动脉全身血液系统肺内管道铸型正面肺内管道铸型正、背面支气管,不少人这部分有炎症,尤其抽烟的人肝内管道铸型肝内管道铸型肾剖面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下肢末端神经末端神经这个是切片便携装。
整个是一个人,切片厚度不到1厘米。
真正做科研和临床的可以切出毫米级的进行分析。
生物教学--人的身体
生物教学--人的身体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说出人体各部分的名称(包括人体内的腔)2、能在图中识别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并能区分其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差异3、能说出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4、能识别不同组织形态结构特点,并能说出它们的分布及功能5、能举例说出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八大系统6、能解释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原因(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人体结构的挂图及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3、通过绘制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培养学生绘制生物图的能力4、通过观察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永久装(切)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并通过讨论、比较四种组织的形态结构特点、分布及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比较分析)能力5、通过讨论人提是一个统一整体,培养学生的思维(综合分析)能力(三)情感目标1、通过对组织、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讨论,使学生初步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2、通过对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讨论,向学生渗透辨证地看待问题的思想教学建议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人体的基本结构2、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二)教学难点1、四种基本组织的形态结构特点、分布及功能2、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关于本章内容的教材分析本章教学内容是系统学习人体生理卫生的开始,了解人体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的概况,将为学习其它各章节的内容奠定基础。
本章的学习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人体的各部分名称及人体内的腔;第二、人体的基本结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第三、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
本章知识要点(一)人体概况:1、四部:头、颈、躯干、四肢2、三层:皮肤、肌肉、骨骼3、二腔:颅腔、体腔(包括胸腔和腹腔)4、一管:椎管(二)人体的基本结构:1、细胞:基本结构、形态多样2、组织:概念、四种基本组织的形态结构特点、分布、功能3、器官:概念、主要器官4、系统:概念、人体的八大系统(名称及功能)5、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整体(三)人体是统一整体:1、从结构方面看2、从功能方面看本章重难点提示1、人体的基本结构。
人体解剖学实验三全身骨
实验三全身骨[实验内容]观察全身各骨。
[实验目的](一) 掌握人体全身骨的组成及特点。
(二) 掌握人体上肢骨、下肢骨、中轴骨的组成及各骨名称。
(三) 掌握锁骨、肩胛骨、肱骨、桡骨、尺骨、手骨、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足骨、颅骨、椎骨、胸骨、肋骨的位置、形态结构及主要的骨性标志和体表标志。
[材料与器具]人体骨架标本,人体完整的散骨标本,完整颅骨及其分离标本。
[方法与步骤](一)观察上肢骨1.在人体骨架标本上辨认出上肢骨,掌握上肢骨的组成及各骨的名称。
锁骨上肢带骨肩胛骨上肢骨肱骨自由上肢骨桡骨尺骨手骨2.根据教学内容,分辨出上述各散骨标本的部位:即根据各骨上下、前后、内外侧的主要骨性标志,判断其在人体上的侧别和位置,并熟图2-3-1 锁骨练掌握各骨的主要骨性标志。
(1)锁骨(图2-3-1)①呈“∽”形,无骨髓腔,位于胸廓的前外上方,分为“一体两端”。
②锁骨内侧端粗大,呈圆柱状,称胸骨端,其末端为胸骨关节面,与胸骨的锁切迹相关节;外侧端呈扁平状,称肩峰端,其末端有肩峰关节面,与肩峰上的相应关节面相关节。
③锁骨内侧2/3 凸向前,外侧1/3 凸向后。
④锁骨上面光滑,下面粗糙。
(2)肩胛骨(图2-3-2)①呈倒“△”形,位于胸廓的后外上方,第2到第7肋之间,为扁骨,可分为两个面、三个角和三个缘。
②两个面:腹侧面,称肩胛下窝,与肋骨相邻。
背侧面,有一自内下向外上方的横行隆起,称肩胛冈,其向外延续为肩峰,肩峰内侧有肩峰关节面,与锁骨上的相应关节面相关节。
肩胛冈上、下分别有一浅窝,称冈上窝和图2-3-2 肩胛骨冈下窝。
③三个缘:上缘锐薄,近似水平位,自内侧角达喙突根部,外侧端有一切迹称肩胛切迹。
内侧缘(亦称脊柱缘)锐薄,始于内侧角,终于下角。
外侧缘(亦称腋缘)肥厚而微凹,自关节盂下缘达下角。
④三个角:上角位于上缘与脊柱缘的会合处,相当于第二肋骨上缘水平。
外侧角肥厚,位于上缘与腋缘的会合处,此角外侧面有梨形的浅窝,称为关节盂,与肱骨头相关节,关节盂的上、下方各有一粗糙隆起,分别称盂上结节和盂下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