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佛禅经典故事
佛教禅语小故事20个
![佛教禅语小故事20个](https://img.taocdn.com/s3/m/0d53c83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e.png)
佛教禅语小故事20个佛教禅语小故事20个(一)宽容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外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
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我们可以想象听到老禅师此话后,他的徒弟的心情,在这种宽容的无声的教育中,徒弟不是被他的错误惩罚了,而是被教育了.(二)不信是真谛有学僧请示慧忠国师道:“古德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不信的人认为是邪说,有信仰者认为是不可思议,但不知如何才正确?”慧忠国师回答道:“此是文殊普贤等之境界,非诸凡夫小乘们所能信受,故《华严经》云:佛身充满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
翠竹既不出于法界,岂非法身?又《般若经》云:色无边,故般若亦无边,黄花既不越于色,岂非般若?故经本不定法,法本无多子。
”学僧听后,仍不明白,再问道:“此中消息,信者为是?不信者为是?”慧忠国师提示更高的意境,答道:“信者为俗谛,不信者为真谛。
”学僧大惊道:“不信者讥为邪见,禅师怎可说为真谛?”“不信者自不信,真谛自真谛。
因其真谛,故凡夫斥为邪见。
邪见者,何能语真谛?”慧忠国师作了总结。
学僧方悟究竟真理,不易信也。
佛陀初证悟,即慨叹所悟与众生相违,众生认为欲乐为真,佛陀则认为欲乐为假;众生认为佛性真如为无,佛陀则认为是有。
故世间之法,莫以信与不信为准,莫不以说好说坏为准,实则是佛道的归于佛道,邪见的归于邪见。
(三)八风吹不动宋朝苏东坡居士在江北瓜州地方任职,和江南金山寺只一江之隔,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
一日,自觉修持有得,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注:八风是指吾人生活上所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境界,能影响人之情绪,故形容为风。
禅语小故事[禅语故事六则]
![禅语小故事[禅语故事六则]](https://img.taocdn.com/s3/m/3ffcc62bbb4cf7ec4bfed0ba.png)
禅语小故事[禅语故事六则]从“佛祖拈花,迦叶微笑”开始,“禅”作为一种“可意会,难言传”的修行法门,延续至今而未见衰退。
“《宗镜录》出,禅宗衰。
”禅是不能多讲的,其境界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与思维言说的层次不同。
禅是靠悟的,又有“渐悟”、“顿悟”之说,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
在这光怪陆离、物质化肆虐的社会,读禅可以开启心智,点亮心灯,进而形成一份豁达、坦然的生活态度。
而品阅古往今来的禅语故事,更能发掘出人生的智慧,感悟人生的真谛,让生命更加充实丰富,让见地更加深邃明达。
禅语故事(一):途中珍重灵训禅师在庐山归宗寺参学时,有一天,突然动了念头,想下山,因此向归宗禅师辞行。
归宗禅师问道:“你要到哪里去?”灵训如实回答:“回岭中去。
”归宗禅师关怀地说:“你在此参学13年,今天要走,我应该为你说些佛法心要。
等你整理好行李,再来找我吧。
”稍后,灵训禅师先将整理好的行李放在门外,然后去见归宗禅师。
归宗禅师招呼道:“到我前面来。
”灵训禅师依言前行,准备聆听教诲。
归宗禅师轻轻说道:“天气严寒,途中多多珍重。
”灵训禅师顿有所悟。
【人生智慧】“天气严寒,途中珍重”,如果把“天气严寒”看成是征程中的艰辛、挫折、苦恼与坎坷,那么“途中珍重”则是以平常心对待一切的一种告诫。
禅是如此平常,如此简易,一句叮咛即可显露出禅意。
禅语故事(二):本分事石梯禅师有一次看到侍者拿着钵盂往斋堂方向走去,就把他叫住问道:“你到什么地方去呀?”侍者回答道:“到斋堂去。
”石榴禅师不以为然地斥责道:“看你手拿钵盂,我怎么会不知道你要到斋堂去!”侍者反问道:“禅师既然知道,那又为什么明知故问呢?”石榴禅师认真地辩解说:“我是问你的本分事。
”侍者神色庄严地回答道:“禅师若问我的本分事,那么我实在是要到斋堂去。
”听到侍者如此回答,石榴禅师拍掌赞叹道:“你实在不愧为我的侍者。
”【人生智慧】诚然,每个人都应该做好自己的本分事。
禅语故事很多人不能够坚持做好自己的本分事,于是,因放弃和气馁、懦弱,苦恼随之而来。
6个禅理小故事,深受启发!
![6个禅理小故事,深受启发!](https://img.taocdn.com/s3/m/feeaada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a.png)
6个禅理小故事,深受启发!其一:传说,有个寺院的住持,给寺院立下了一个特别的规矩:每到年底,寺院里的和尚都要面对住持说一说这一年里的感受,但是,只许说两个字。
第一年年底,住持问到一个新来的小和尚说:“你这一年里的感受是什么?”小和尚答道:“床硬。
”第二年年底,住持又问到了这个小和尚说:“你这一年里的感受是什么?”小和尚答道:“食劣。
”第三年年底,这个小和尚还没等到住持问到他,他就主动找上住持说:“告辞。
”住持望着这个小和尚远去的背影自言自语地说:“心中有魔,难成正果,可惜!可惜!”这位住持所说的“魔”,就小和尚心里面那没完没了的抱怨。
这个小和尚只是考虑自己要什么,却从来没想过别人给过他什么。
其二:两个在沙漠中行走已经多日的旅人,在他们口渴难忍的时候,碰见了一位赶骆驼的老人,老人给了他们每人各半碗水。
两个人面对同样的半碗水,一个抱怨水太少,不足以消解他身体的饥渴,抱怨之下竟将这半碗水泼掉了;另一个也知道这半碗水不能完全解除身体的饥渴,但他却心想:上天给我留下这半碗水,真是恩赐,并且怀着这份感恩的心情,喝下了这半碗水。
结果,前者因为挑剔这半碗水而死在了沙漠之中,后者因为喝了这半碗水,终于成功地走出了沙漠。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生活抱有一颗感恩之心的人,即使遇上再大的灾难,也能熬过去。
感恩者遇上祸,祸也能变成福,而那些常常抱怨生活的人,即使遇上了福,福也会变成祸。
其三:一阵风吹来,花儿纷纷飘落。
弟子问:“当花儿谢了,春天是不是结束了?”“当花儿谢了,不是春天结束了,而是春天正在远行,在她远行的路上,花儿在开,叶儿在绿,草儿在青,燕子在飞,蝴蝶在舞。
”禅师告诉弟子。
“哪春天什么时候再回来呢?”弟子问。
“当冬天到来的时候,当我们感到最寒冷的时候,我们就能听到春天的脚步声了。
”禅师说。
“春天会给我们带回什么呢?”弟子问。
“春天会给我们带回红的花、绿的叶、青的草,带回和煦的春风,带回明媚的阳光,带回温暖和美丽,带回生机和希望。
12个经典禅意故事
![12个经典禅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a9a8e1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8d.png)
12个经典禅意故事1. 一天,一个年轻人来到一位禅师面前,向他请教人生的意义。
禅师拿起一杯水,问年轻人,“这杯水有多重?”年轻人回答,“大概50克。
”禅师笑了笑,说,“如果我让你拿着这杯水走一段路,你觉得它会变得更重吗?”年轻人点了点头。
禅师继续说道,“但如果你将它放下,再抬起来,它就会变得轻松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的烦恼就像这杯水一样,如果我们一直执着于它,它就会变得越来越沉重;而如果我们学会放下,它就会变得轻盈自在。
2. 有一位年轻人来到禅师那里,抱怨生活中的不如意。
禅师给了他一把盐和一杯水,让他尝一尝。
年轻人尝了一口,觉得非常咸。
禅师说,“人生中的困难就像这杯水,盐就是困难,而你是水。
当困难来临时,你只需要让自己变得更宽容,困难就会变得更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困难来临时,我们需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而不是让困难影响到自己的内心。
3. 有一位年轻人问禅师,“我总是觉得生活中有太多的烦恼和纠结,怎样才能摆脱这些困扰呢?”禅师拿出一朵花,递给了他。
年轻人接过花,闻了闻,禅师说,“你看,花儿并没有为了开在这里而烦恼,它只是默默地开放,享受着阳光和雨露。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像花儿一样,享受当下的美好,而不是沉浸在烦恼之中。
4. 有一位学者前来拜访禅师,自诩博学多才。
禅师拿出一只空杯子,开始往里面倒茶。
当杯子已经满了,禅师却仍然继续往里倒。
学者看到这一幕,忍不住说,“杯子已经满了,再也装不下了!”禅师笑了笑,说,“你的心就像这个杯子,充满了自以为是的知识,没有空间接纳新的东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保持一颗谦虚的心,才能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5. 有一位年轻人问禅师,“我总是觉得自己很渺小,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有何意义。
”禅师拿出一只蜡烛,点燃了它,然后问年轻人,“你觉得这个世界因为有了这支蜡烛而变得更亮了吗?”年轻人摇了摇头。
禅师接着说,“但这支蜡烛可以照亮自己的周围,给人带来温暖和光明。
你的存在虽然微小,却可以给身边的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禅理小故事
![禅理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8d715075f0e7cd1842536d3.png)
作文素材之禅理小故事1、老和尚问小和尚:“如果你前进一步是死,后退一步则亡,你该怎么办?”小和尚毫不犹豫地说:“我往旁边去。
”(天无绝人之路,人生路上遭遇进退两难的境况时,换个角度思考,也许就会明白:路的旁边还是路。
)2、一人见禅师吃饭至哦有一碟咸菜,就问:这是不是太咸了,禅师:咸有咸的滋味。
饭毕,禅师喝了杯白开水,问:这是不是太淡了?禅师:淡有淡的滋味。
(生活亦是如此,不论咸淡,各有各的滋味。
)3、一弟子棋刚走几步送了一子,想悔棋又不好意思,只好认输。
下来后,禅师笑道:人生与棋局相似之处甚多,你能说说么?弟子: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最大的不同呢?棋盘上须按照规矩来,人生虽处处有规矩,但能不逾越者少。
禅师道:我觉得最大的不同,是人生不能悔棋。
4、一个生意人来拜望禅师,问道:“信佛能发财吗?”禅师答:“不能。
”“那为何要信佛呢?每天念经花这么多功夫,还不如去忙赚钱。
”禅师笑道:“想了生死的人,勤用功;不知道了生死的人,忙辛苦!‘忙’字为心亡,财富再多,又复何用?”5、师傅问:如果你要烧壶开水,生火到一半时发现柴不够,你该怎么办有的弟子说赶快去找,有的说去借,有的说去买。
师父说:为什么不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呢世事总不能万般如意,有舍才有得。
——人生的许多寻找,不在于千山万水,而在于咫尺之间。
6、禅师问:你觉得是一粒金子好,还是一堆烂泥好呢?求道者答,当然是金子啊!禅师笑曰,假如你是一颗种子呢?(其实,换个心境,或许你会得到解脱!)7、一位学者找禅师问禅。
禅师没有说话,只是拿起茶壶给他的茶杯中倒茶水。
杯中茶水溢出来了,可是禅师还在加水。
学者忍不住说:“不要再加了,水溢出来了。
”禅师:“你的心就像这杯子一样是满的,我怎么和你说禅呢?”(人生如茶,空杯以对,就有喝不完的好茶,就有装不完的欢喜和感动。
)8、父亲丢了块表,他抱怨着翻腾着四处寻找,也找不到。
等他出去了,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找到了表。
父亲问:怎么找到的?儿子说:我就安静的坐着,一会就能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6个禅语经典故事
![6个禅语经典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197524869eae009581becae.png)
6个禅语经典故事1)临时抱佛脚古时候,在云南的南面有一个外民族建立的小国家,这个小国家的民众都是信仰释迦牟尼的佛教徒。
有一次,一个被判了死刑的罪犯在深夜挣断了锁链和木枷越狱逃跑了。
第二天清晨,官府发现后即派兵丁差役四处追捕。
那个罪犯逃了一天一夜后已精疲力竭,眼看追兵已近,他自知难以逃脱,便一头撞进了一座古庙。
这座庙宇里供着一座释迦牟尼的坐像,佛像高大无比。
罪犯一见佛像,心里悔恨不已,抱着佛像的脚,号啕大哭起来,并不断用磕头表示忏悔。
这个罪犯一边磕头,一边嘴里不停地说:“佛祖慈悲为怀,我自知有罪,请求剃度为僧,从今往后,再也不敢为非作歹!”不一会儿,他的头也磕破了,弄得浑身上下都是鲜血。
正在这时,追兵赶到。
兵丁差役见此情景,竟被罪犯的虔诚信佛、真心悔过的态度感动了,便派人去禀告官府,请求给予宽恕。
官府听后,不敢作主,马上禀告了国王。
国王笃信佛祖,赦免了罪犯的死罪,让他入寺剃发当了和尚。
后来,当这个国家的一些和尚到中国传播佛教时,将这个故事及因故事产生的“临时抱佛脚”的俗语带入了我国。
2)当心你的脚步马祖禅师与一位学生外出散步时,学生问他:「甚麽是佛?」马祖答道:「天是蓝色,树是绿色。
」学生说:「我明白这点。
」就在这时,马祖指着学生前面的地方说:「当心你的脚步!」原来一条毒蛇正窜过学生前面,学生因而大吃一跳。
就在那刻,他的知见全部消失了,他的「天是蓝色」的心消失了,明白「树是绿色」也没有用。
马祖的一句「当心你的脚步」,是十分高深的教法。
这故事教导我们知见不能帮助我们,不能救渡我们的一生,反而,当下一刻你正在做甚麽呢?时刻保持清明心,当你做一件事时,只是去做。
就算你明白蓝天绿树都是真理,但如你不能保持清明心,这知见便不能正确地运作去帮助你的人生。
因此,当下每刻只是去做的心是十分重要的。
当下的心是没有主体和客体,你只是在这刻清晰地运作,帮助一切众生,这也就是大慈大悲大菩萨行。
3)已进不退禅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智慧,还在于它的独特性和坦诚。
禅经佛理经典故事20个
![禅经佛理经典故事20个](https://img.taocdn.com/s3/m/b55e0b876f1aff00bed51ead.png)
禅经佛理经典故事20个1、世间什么最珍贵从前,有一座圆音寺,每天都有许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
在圆音寺前的横梁上有一个蜘蛛结了网,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的祭拜的熏,蜘蛛便有了佛性。
经过了一千多年的修炼,蜘蛛佛性增加了不少。
有一天,佛祖光临了圆音寺,看到这里香火甚旺,十分高兴。
离开寺庙的时候,不经意间抬头,看见了横梁上的蜘蛛。
佛祖停下来,问这只蜘蛛:“你我相见总算是有缘,我来问你一个问题,看你修炼了这一千多年来,有什么真知灼见。
怎么样?”蜘蛛遇见佛祖很是高兴,连忙答应了。
佛祖问道:“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了想,回答道:“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点了点头,离开了。
就这样又过了五百年光景,蜘蛛依旧在圆音寺的横梁上修炼,它的佛性大增。
一日,佛祖又来到寺前,对蜘蛛说道:“你可还好?五百年前的那个问题,你可有什么更深的认识吗?”蜘蛛说:“我觉得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说:“你再好好想想,我会再来找你的。
”又过了五百年,有一天,刮起了大风,风将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网上。
蜘蛛望着甘露,见它晶莹透亮,很漂亮,顿生喜爱之意。
蜘蛛每天看着甘露很开心,它觉得这是两千年来最开心的几天。
突然,又刮起了一阵大风,将甘露吹走了。
蜘蛛一下子觉得失去了什么,感到很寂寞和难过。
这时佛祖又来了,问蜘蛛:“蜘蛛,这五百年,你可好好想过这个问题: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到了甘露,仍然对佛祖说:“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说:“好,既然你有这样的认识,我让你到人间走一遭吧。
”就这样,蜘蛛投胎到了一个官宦家庭,成了一个富家小姐,父母为她取了个名字叫珠儿。
一晃,蜘儿到了16岁,已经成了个婀娜多姿的少女,长得十分漂亮,楚楚动人。
这一日,新科状元郎甘鹿金榜题名,皇帝决定在后花园为他举行庆功宴席。
席间来了许多妙龄少女,包括珠儿,还有皇帝的小公主——长风公主。
状元郎在席间表演诗词歌赋,大献才艺,在场的少女无一不被他折服。
佛家经典故事
![佛家经典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e7495e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7a.png)
佛家经典故事
佛家经典故事源远流长,这些故事传承至今,成为人们心中的经典。
下面是几则精彩的佛家经典故事:
1. 佛陀的出家
佛陀原名悉达多,是个印度王子。
有一天,他离开皇宫,走到城外,
看到了生老病死和出家人的苦痛。
于是,他下定决心离开尘世,出家
修行。
经过严苛的修行,他最终成为了佛陀,得到了解脱。
2. 阿难提与佛陀的对话
阿难提是佛陀的得力弟子之一。
有一天,他问佛陀:“什么是最重要的
东西?”佛陀回答:“最重要的东西是觉悟。
”于是,阿难提开始了自己
的觉悟之旅。
3. 禅宗祖师达摩传法
禅宗祖师达摩来到中国,发现僧侣们身体虚弱,无法坚持长时间的修行。
于是,他创造了一种以打坐为主的修行方式,这就是禅宗。
达摩
将自己的教法传给了后来的禅宗祖师,使禅宗得以在中国发展壮大。
4. 普贤菩萨的誓言
普贤菩萨是大乘佛教的主要菩萨之一。
他曾发下宏愿:若有一切众生未曾成佛,我不入涅槃。
他愿意不放下任何一个众生,一直陪伴他们走向解脱的彼岸。
5. 爱好修行的胡僧
有一位名叫胡伯的僧人,十分热爱修行。
他经常在山中打坐,不畏严寒酷暑。
一次,他在一座山顶打坐,被大雪覆盖,结果无法动弹,最终离开人世。
当地的人们认为,胡伯已经得道成佛,于是将他尸身山葬,供奉成圣像。
以上是几个经典的佛家故事,这些故事代表了佛教的一些核心价值观念,如觉悟、慈悲和坚持修行。
它们不仅是佛教信徒的精神财富,也启迪了广大人民的心灵。
12个经典禅意故事
![12个经典禅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b6ff89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e.png)
12个经典禅意故事1. 一天,一个年轻人来到一位禅师面前,向他请教如何能够摆脱烦恼。
禅师端起一杯茶,向杯子中倒入满满的水,直到水溢出杯口。
他告诉年轻人,如果心中充满了烦恼,就像这杯子一样,无法再容纳任何东西。
只有放下烦恼,内心才能得到宁静。
2. 有一位老人,每天都在河边捡拾漂浮的木头。
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老人回答说,“这些木头会阻碍河水流动,我只是帮助河水清理一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放下执念,顺应自然,心灵才能得到解放。
3. 有一位学者前去拜访一位禅师,他向禅师展示了自己的学识和智慧。
禅师却只是默默地给他倒茶。
茶杯满了之后,禅师依然继续往里倒。
学者忍不住问禅师为什么要这样做,禅师告诉他,“你的心已经满了,再多的智慧也无法进入。
”。
4. 有一位商人前去求教禅师,他心怀烦恼,希望禅师能够告诉他如何才能摆脱困境。
禅师让他闭上眼睛,然后递给他一颗樱桃。
商人睁开眼睛后,发现樱桃已经不见了。
禅师告诉他,当你心中充满烦恼时,就像这颗樱桃一样,无法感受到周围的美好。
5. 有一位年轻人向禅师请教如何能够获得内心的平静。
禅师拿出一把盐放入杯中,然后倒满了水,搅拌均匀后让年轻人喝下。
年轻人问禅师,这有什么用呢?禅师告诉他,当你的内心被烦恼填满时,就像这杯水一样浑浊不清。
只有静下心来,烦恼才会慢慢消失。
6. 有一位和尚在路上遇到一个行人,行人问他,“你们禅宗讲求的是什么?”和尚拿出一个苹果,咬了一口递给行人,行人问,“这是什么意思?”和尚笑着说,“尝一尝就知道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禅意并不是空洞的哲理,而是需要通过体验和领悟来理解。
7. 有一位禅师告诉弟子,“你看那只蝴蝶,它在花丛中飞舞,不停地转动着翅膀。
你能感受到它的自由吗?”弟子点点头。
禅师接着说,“当你的心灵得到解放时,就像那只蝴蝶一样,自由自在。
”。
8. 有一位修行人问禅师,“如何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禅师告诉他,“不要把自己的心挂在外物上,要学会内观,发现内心的宁静。
禅经典小故事
![禅经典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461db6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d9.png)
禅经典小故事一、缘木求鱼昔日有一位禅师走进森林,忽然看见一个修道者正坐在一棵树上,专心地揣摩着大千世界的道理。
那位禅师走过去,好奇地问道:“你在树上做什么呢?”修道者回答说:“我在寻找鱼。
”禅师略感奇怪,他指着眼前的湖泊,说道:“湖里明明就有鱼啊!”修道者微笑着回答:“正因为湖里有鱼,所以我才远离湖泊,在这里苦苦思索,试图从不可能的地方找到鱼。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常常在追求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时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有时候,我们应该学会脚踏实地,发现身边已经拥有的珍贵资源。
二、半杯水的故事有一天,一位弟子来到禅师面前,面带疑惑地问道:“禅师,请问人生是不是充满了苦难?为什么我们总是感到不满足呢?”禅师微笑着拿起一只杯子,斟满了水,然后推到弟子面前。
他问弟子:“你认为这杯子满了吗?”弟子迅速回答:“是的,这杯子已经满了。
”禅师又斟满了一些水,水溢出杯子,溅到了桌子上。
禅师问道:“现在呢,这杯子还是满的吗?”弟子回答:“显然不是了。
”禅师继续说道:“人生如同这个杯子,你认为不满足是因为你看到杯子中的空缺,而没有看到其中已经装满的部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常常过于关注自己不拥有的东西,而忽视了已经拥有的幸福。
只有懂得感恩,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的美好。
三、菩提树下的颠簸有一天,一位禅师坐在菩提树下,修行冥想。
突然,一个年轻人跑过来,抱怨道:“禅师,我觉得人生充满了问题和困难,请您告诉我如何解决它们。
”禅师微笑着回答:“问题就像菩提树上的叶子,当风吹过时,它们会颠簸不已。
可是,菩提树的根深深地扎在地下,稳如泰山。
同样,当问题和困难临到你身上时,你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坚定的信念就是你的根。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难免会遭遇挫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的信念,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享受内心的宁静。
四、舍得放下有一个青年人来到禅师跟前,向他请教:“禅师,请问如何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禅师拿出一把花,递给了青年人。
12个经典禅意故事
![12个经典禅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a7f748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c9.png)
12个经典禅意故事1. 一杯茶。
有一位学者前去拜访一位禅师,希望能够向他学习禅宗的智慧。
禅师招待他时,倒了一杯茶,直到茶杯满溢,仍旧继续倒下。
学者看不下去了,说,“杯子已经满了,再也装不下了!”禅师笑着说,“你的心也许也是这样,充满了自己的见解和偏见,无法接受新的东西。
”。
2. 丢失的马。
有一位农夫养了一匹宝马,有一天宝马不慎逃跑了。
邻居听说后前来安慰他,农夫却说,“也许这是一件好事。
”果不其然,宝马带着一群野马回来了,农夫因此得到了更多的财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情并不总是表面看起来那样。
3. 一朵莲花。
有一位禅师问弟子,“你见过莲花吗?”弟子回答,“见过。
”禅师又问,“你见过莲花的心吗?”弟子陷入沉思,最终明白了禅师的用意。
莲花虽在泥泞中生长,却能出淤泥而不染,洁净高雅,这正是禅意的表达。
4. 石头的故事。
有一位学者问禅师,“石头也有佛性吗?”禅师拿起一块石头,说,“这块石头也可以成为佛。
”学者不解,禅师解释道,“只要你能够用心去感知,一切皆有佛性。
”。
5. 空杯子。
一位学者来到禅师面前,带着自己的一杯茶,希望向禅师请教。
禅师端详了一会儿,说,“你的杯子已经满了,先把杯子倒空,再来向我请教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一颗空杯子的心态,才能接受新的知识和智慧。
6. 老和尚的故事。
有一位年轻的和尚问老和尚,“您觉得我修行的如何?”老和尚拿起一个茶壶,开始往杯子里倒茶,直到茶水溢出来。
年轻的和尚急忙说,“杯子已经满了!”老和尚笑着说,“你的心也许也是这样,充满了自己的见解和偏见。
”。
7. 草的故事。
有一位禅师问弟子,“你能告诉我,草是如何长成的吗?”弟子答道,“草是由种子发芽长成的。
”禅师微笑着说,“你只知道表面的现象,却不知道草的本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洞察事物本质的眼睛。
8. 禅师的故事。
有一位禅师对弟子说,“你要像一面镜子一样,不要留下任何痕迹。
”弟子问,“如何才能做到?”禅师说,“不要执著于任何事物,不要让外界的因素影响到你的内心。
让人很有启发:101个禅经佛理的经典故事(6
![让人很有启发:101个禅经佛理的经典故事(6](https://img.taocdn.com/s3/m/c1ea1e92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4c.png)
让人很有启发:101个禅经佛理的经典故事(6让人很有启发:101个禅经佛理的经典故事(6-10)6.一村菊香禅师院子里种了一棵菊花,第三年的秋天,院子成了菊花园,香味一直传到了山下的村子里。
凡是来寺院的人都忍不住赞叹道:“好美的花儿呀!”一天,有人开口,向禅师要几棵花种在自家院子里,禅师答应了。
他亲自动手挑选开得最鲜艳、枝叶最粗的几棵,挖出根须送到了别人家里。
消息很快传开了,前来要花的人7.禅师的哑语弟子前去拜见禅师,问道:“师傅,为什么我觉得自己这些年来总是进境缓慢,难以突破?”禅师笑着说:“我来给你倒杯水喝吧!”于是就拿起桌上的茶壶,往杯子里倒水。
水块满了,但禅师却仍不罢手,依旧往杯里注水。
弟子提醒他:“杯子已经满了。
”禅师意味深长地对弟子说:“再倒一些吧,说不定能更多一些呢!”弟子笑着说:“杯子已经满了,您再怎么倒8.舍得放弃有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很想在各个方面都强过别人,他尤其想成为一名有大学问的人。
可是,许多年过去了,他的其他方面都不错,可学业却没有什么长进。
他非常苦恼,特地去向一位大师请教。
大师说:“我们登山吧,到山顶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那山上有许多晶莹的小石头,煞是迷人。
每当年轻人见到他喜欢的石头,大师就让他装到袋子里背着,很快,他就吃不消了。
“大师,再背,别说到山顶了,恐怕我连动一动的力气都没了。
”他抬头凝望着大师说道。
9.玩火自焚《杂宝藏经》第十卷《婆罗门妇欲害姑缘》中叙说了一个媳妇欲害婆婆,结果反而自害10.八风吹不动苏东坡在瓜州任职的时候曾与金山寺的主持佛印禅师成为至交,他们经常在一起谈禅论道,十分快活。
有一天苏东坡认为自己对于禅已经领悟到一定程度了,于是便写了一首诗,来阐述自己对于禅的理解,然后送给佛印禅师印证。
诗是这样写的: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意思是说:我顶礼伟大的佛陀,蒙受到佛光的普照,我的心已经不再受到外在世界的诱惑了,好比佛陀端坐在莲花座上一样。
启迪智慧的佛学故事100个
![启迪智慧的佛学故事100个](https://img.taocdn.com/s3/m/77a9180e10a6f524ccbf855c.png)
101个佛理故事(2012-02-26 13:54:55)转载▼标签:杂谈分类:转文101个禅经佛理的经典故事(1-21)1.盲人点灯一个禅师走在漆黑的路上,因为路太黑,行人之间难免磕磕碰碰,禅师也被行人撞了好几下。
他继续向前走,远远看见有人提着灯笼向他走过来,这时旁边有个路人说道:“这个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见,却每天晚上打着灯笼!”禅师也觉得非常奇怪,等那个打灯笼的盲人走过来的时候,他便上前问道:“你真的是盲人吗?”那个人说:“是的,我从生下来就没有见过一丝光亮,对我来说白天和黑夜是一样的,我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的!”禅师迷惑了,问道:“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还要打灯笼呢?你甚至都不知道灯笼是什么样子,灯光给人的感觉是怎样的。
”盲人说:“我听别人说,每到晚上,人们都变成和我一样的盲人了,因为夜晚没有灯光,所以我就在晚上打着灯笼出来。
”禅师非常震动地感叹道:“原来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别人!”盲人沉思了一会儿,回答说:“不是,我为的是自己!”禅师更迷惑了,问道:“为什么呢?”盲人答道:“你刚才过来有没有被别人碰撞过?”禅师说:“有呀,就在刚才,我被两个人不留心碰到了。
”盲人说:“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但我从来没有被人碰到过。
因为我的灯笼既为别人照了亮,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你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我而撞到我了。
”禅师顿悟,感叹到:“我辛苦奔波就是为了找佛,其实佛就在我的身边啊!”禅思禅悟:点灯照亮别人的同时,更照亮了自己。
这就是助人为乐的道理。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记得;帮助别人也就等于帮助自己。
2.逆子变孝据《佛为老婆罗门说禅语》记载,其中有一个老婆罗门乞讨度日,后又被儿子接回家养孝的故事:一天,释迦牟尼到舍卫城去化缘,路遇一个年迈的婆罗门,也托着一只乞钵,撑着拐杖在挨家挨户地乞讨食物。
释迦牟尼见他衣衫褴褛,神情凄苦,便问道:“老人家,您这么大年龄,为什么不在家里按享清福安享清佛,却在街上向人乞讨呢?”老婆罗门回答:“世尊啊!我原来是个富商,因为年事已高,所以把财产全都交给了儿子管理,又为他娶了媳妇。
禅的100个哲理故事
![禅的100个哲理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2280d1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60.png)
禅的100个哲理故事1. 无喜好,无苦恼从前有位禅师,他的学生问他:“禅师,我们应该如何摆脱喜好和苦恼?”禅师微笑着说:“你们是否曾尝试过不喜好,不执着于任何事物的状态?”学生茅塞顿开,明白了禅师的教诲。
2. 高山流水有一天,一个人向禅师请教如何修行。
禅师邀请他一同去看流水,禅师问:“你觉得流水是如何流动的?”人回答:“自高山而来,流向深谷。
”禅师点头:“修行就像水流一样,应该充满自然而不设限。
”3. 入火看灯道家有言:“学佛禅者,入火看灯。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火焰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和觉知。
当我们能够在外界有情境中发现内心的平和,我们就能真正修行。
4. 空杯心态禅宗有个非常著名的故事,一位学者来拜访禅师,师傅为他准备茶水,一杯满满的倒满了杯子,然后继续倒茶。
茶水溢出了杯子,学者惊讶地问:“师傅,为什么继续倒茶?”师傅微笑着说:“你的心境就像这个杯子一样,已经满了,没有办法装下更多的智慧和教诲。
”5. 一切皆空禅师告诉学生:“一切皆空。
”学生疑惑地问:“师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禅师解释道:“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固有的实体。
了解这个道理,你就能从对物质世界的依赖中解脱出来。
”6. 花开不是花,花落不是花禅师观察到一片花瓣正在落下,他告诉学生:“花开不是花,花落不是花。
”学生询问:“请问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禅师解释说:“花开不是永恒的,花落也不是永恒的。
一切都在不断变化,只有觉知才是永恒的。
”7. 以心换心有一个人问禅师:“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宁?”禅师回答:“你必须以心换心,把内心的固执和纷乱换成慈悲和宽容。
”8. 向内寻找答案禅师告诉学生:“无论你遇到什么问题,都应该向内寻找答案。
内心的平静和智慧是你最好的导师。
”9. 水中月,镜中花禅师告诉学生:“水中月,镜中花,世间的一切皆是幻象,不是实体。
只有通过内心的觉知,才能真正了解这个世界。
”10. 一花一世界禅宗有句箴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24个最著名禅宗故事
![24个最著名禅宗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293c3b376eeaeaad1f330cb.png)
24个最著名禅宗故事1、无生秘义佛陀住世时,有一位黑氏婆罗门,两手托着两个花瓶,前来供佛。
佛对黑氏婆罗门说:“放下吧!”婆罗门便将左手托着的花瓶放下。
佛陀又说:“放下吧!”婆罗门又将右手托着的另一个花瓶放下。
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吧!”这时,黑氏婆罗门问道:“我已经两手空空,请问您还要我放下什么?”佛陀说:“我不是让你放下手中的花瓶,我是让你放下六根、六尘和六识。
你将它们统统放下,便可超脱生死,永出轮回。
”黑氏婆罗门当下悟到了无生法忍。
2、处示宗旨菩提达摩祖师到东土时,受到梁武帝的迎请。
梁武帝问道:“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少,有何功德?”达摩祖师答道:“实无功德。
这些只是福德,算不上真正的功德,只能获得人天小果。
”梁武帝问:“如何才是真正的功德?”祖师答道:“若得根本智慧,清净空寂,圆融无碍,才是真正的功德。
真正的功德,不是以世间有为法所能求得的。
”梁武帝又问:“请问圣僧,什么是圣谛第一义?”祖师并不直接回答,却说:“法界空寂,本来无圣可言,更不必说圣谛了。
”梁武帝不解地问:“现在面对着朕的不是圣人,又是谁呢?”祖师知其不识禅机,只好摇头说:“不认识。
”3、断臂求法禅宗二祖慧可禅师,青年时为人豁达豪爽,博览群书,因不满足于儒道易数,四处访贤求道。
听说有位天竺来的神僧达摩住在少林寺,便前往拜访。
慧可虽时时伺机参问,但达摩整天面壁禅坐,并不向其开示。
慧可只好守候在洞外。
深冬季节,一日,天降大雪,慧可仍然挺立在洞外风雪之中。
达摩祖师问道:“你因何事,久立不去?”慧可眼里含着泪水说:“只求和尚为我开示无上妙法。
”达摩见多了那些谈玄猎奇,无志实修的知解之徒,对他淡淡地说:“如来无上妙道,非同世俗学问,需要具备能行难行、能忍难忍的毅力,以及坚持不懈、百折不回的恒心,方可学修。
贪图小智,无德无义,谄曲轻慢者,不能受持。
”此时,慧可毅然以刀自断左臂,并置于达摩祖师面前,以表决心。
慧可坚定求法的举动终于得到了达摩祖师的认可,达摩祖师便问:“你来求什么呢?”慧可回答:“我心不安,乞请师父为我安心。
禅经佛理经典故事20个
![禅经佛理经典故事20个](https://img.taocdn.com/s3/m/864563a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37.png)
禅经佛理经典故事20个禅经佛理经典故事20个1、世间什么最珍贵从前,有一座圆音寺,每天都有许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
在圆音寺前的横梁上有一个蜘蛛结了张网,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的祭拜的熏陶,蜘蛛便有了佛性。
经过了一千多年的修炼,蜘蛛佛性增加了不少。
有一天,佛祖光临了圆音寺,看到这里香火甚旺,十分高兴。
离开寺庙的时候,不经意间抬头,看见了横梁上的蜘蛛。
佛祖停下来,问这只蜘蛛:?你我相见总算是有缘,我来问你一个问题,看你修炼了这一千多年来,有什么真知灼见。
怎么样??蜘蛛遇见佛祖很是高兴,连忙答应了。
佛祖问道:?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了想,回答道:?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点了点头,离开了。
就这样又过了五百年光景,蜘蛛依旧在圆音寺的横梁上修炼,它的佛性大增。
一日,佛祖又来到寺前,对蜘蛛说道:?你可还好?五百年前的那个问题,你可有什么更深的认识吗??蜘蛛说:?我觉得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说:?你再好好想想,我会再来找你的。
?又过了五百年,有一天,刮起了大风,风将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网上。
蜘蛛望着甘露,见它晶莹透亮,很漂亮,顿生喜爱之意。
蜘蛛每天看着甘露很开心,它觉得这是两千年来最开心的几天。
突然,又刮起了一阵大风,将甘露吹走了。
蜘蛛一下子觉得失去了什么,感到很寂寞和难过。
这时佛祖又来了,问蜘蛛:?蜘蛛,这五百年,你可好好想过这个问题: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到了甘露,仍然对佛祖说:?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说:?好,既然你有这样的认识,我让你到人间走一遭吧。
?就这样,蜘蛛投胎到了一个官宦家庭,成了一个富家小姐,父母为她取了个名字叫珠儿。
一晃,蜘儿到了16岁,已经成了个婀娜多姿的少女,长得十分漂亮,楚楚动人。
这一日,新科状元郎甘鹿金榜题名,皇帝决定在后花园为他举行庆功宴席。
席间来了许多妙龄少女,包括珠儿,还有皇帝的小公主——长风公主。
二十个禅宗经典小故事
![二十个禅宗经典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7cfe8f0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83.png)
二十个禅宗经典小故事/viewthread.php?tid=14567085禅宗的典故1、泥泞路上某日,坦山和尚与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条泥泞小路上,此时,天正下着大雨。
他俩在一个拐弯处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姑娘因为身着绸布衣裳和丝质衣带而无法跨过那条泥路。
“来吧,姑娘,”坦山说道,然后就把那位姑娘抱过了泥路,放下后又继续赶路。
一路上,道友一直闷声不响,最后终于按捺不住,向坦山发问:“我们出家人不近女色,特别是年轻貌美的女子,那是很危险的,你为什么要那样做?”“什么?那个女人吗?”坦山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还抱着吗?”2 、四个老婆释迦牟尼在一次法会上说:“某地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伶俐可爱,整天作陪,寸步不离;第二个老婆是抢来的,是个大美人;第三个老婆,沉溺于生活琐事,让他过着安定的生活;第四个老婆工作勤奋,东奔西忙,使丈夫根本忘记了她的存在。
“有一次,商人要出远门,为免除长途旅行的寂寞,他决定在四个老婆中选一个陪伴自己旅行。
商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说:'你自己去吧,我才不陪你!’“第二个老婆说:'我是被你抢来的,本来就不心甘情愿地当你的老婆,我才不去呢?’“第三个老婆说:'尽管我是你的老婆,可我不愿受风餐露宿之苦,我最多送你到城郊!’“第四个老婆说:'既然我是你的老婆,无论你到哪里我都跟着你。
’“于是商人带着第四个老婆开始了旅行!”最后,释迦牟尼说:“各位,这个商人是谁呢?就是你们自己。
”在这则故事里,第一个老婆是指肉体,死后还是要与自己分开的;第二个老婆是指财产,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第三个老婆是指自己的妻子,活时两个相依为命,死后还是要分道扬镳;第四个老婆是指自性而言,人们时常忘记它的存在,但它却永远陪伴着自己。
3 、一切皆空山冈铁舟到处参访名师。
一天,他见到了相国寺的独园和尚。
为了表示他的悟境,他颇为得意地对独园说道:“心、佛,以及众生,三者皆空。
参禅十大故事
![参禅十大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a14525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5.png)
参禅十大故事参禅十大故事一、放下两位禅者走在一条泥泞的道路。
走到一处浅滩时,看见一位美丽的少女在那里踯躅不前。
由于她穿着丝绸的罗裾,使她无法跨步走过浅滩。
“来吧!小姑娘,我背你过去。
”师兄说罢,把少女背了起来。
过了浅滩,他把小姑娘放下,然后和师弟继续前进。
师弟跟在师兄后面,一路上心里不悦,但他默不作声。
晚上,住到寺院里后,他忍不住了,对师兄说:“我们出家人要守戒律,不能亲近女色,你今天为什么要背那个女人过河呢?”“呀!你说的是那个女人呀!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到现在还挂在心上?”二、还要我放下什么唐代,严阳尊者问赵州禅师:“一物不将来时如何?”——大意是:在禅修的道路上,我抛弃了一切,下一步怎么做?赵州禅师答:“放下吧。
”严阳尊者说,已经两手空空,还要我“放下”什么?赵州禅师指示他:“放不下,那就把它挑起来!”严阳尊者听到这里,忽然有所领悟。
三、洗钵去唐代时,有参学禅法的僧人不远千里,来到河北赵州观音院(今柏林禅寺)。
早饭后,他来到赵州禅师身前,向他请教,“禅师,我刚刚开始寺院生活,请您指导我什么是禅?”赵州问:“你吃粥了吗?”僧人答:“吃粥了。
”赵州说:“那就洗钵去吧!”在赵州禅师话语之中,这位僧人有所省悟。
赵州的“洗钵去”,指示参禅者要用心体会禅法的奥妙处,必须不离日常生活。
这些日常的喝茶吃饭,与禅宗的精神没有丝毫的背离。
四、一切都在有好多天,一休和尚独坐参禅,默然不语。
师父看出其中玄机,微笑着领他走出寺门。
寺外,一片大好的春光。
放眼望去,天地间弥漫着清新的空气,半绿的草芽,斜飞的小鸟,动情的小河……一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偷窥师父,师父正在安祥打坐于半山坡上。
一休有些纳闷,不知师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过了一个下午,师父起身,没说一句话,打个手势,他把一休领回寺内。
刚入寺门,师父突然跨前一步,轻掩两扇木门,把一休关在寺外。
一休不明白师父的旨意,独坐门外,思悟师父的意思。
很快天色就暗了下来,雾气笼罩了四周的山冈,树林、小溪、连鸟语水声也不再明晰。
佛学小故事精选
![佛学小故事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4cec59020975f46526d3e16d.png)
佛学在古代东方和现代世界的许多地区极为流行。
但若要给其下一个确切定义的话,恐怕很难使所有人都满意。
下面整理了一些佛学小故事,一起来看看吧!佛学小故事1、一滴水佛祖释迦牟尼考问他的徒弟们:“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徒弟们都回答不出。
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江、河、湖、海里去。
”佛学小故事2、平常心三伏天,寺院里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很难看。
小和尚看不过去,对师傅说:“师傅,快撒点种子吧!”师傅曰:“不着急,随时。
”种子到手了,师傅对小和尚说:“去种吧。
”不料,一阵风起,撒下去不少,也吹走不少。
小和尚着急地对师傅说:“师傅,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
”师傅说:“没关系,吹走的净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随性。
”刚撒完种子,这时飞来几只小鸟,在土里一阵刨食。
小和尚急着对小鸟连轰带赶,然后向师傅报告说:“糟了,种子都被鸟吃了。
”师傅说:“急什么,种子多着呢,吃不完,随遇。
”半夜,一阵狂风暴雨。
小和尚来到师傅房间带着哭腔对师傅说:“这下全完了,种子都被雨水冲走了。
”师傅答:“冲就冲吧,冲到哪儿都是发芽,随缘。
”几天过去了,昔日光秃秃的地上长出了许多新绿,连没有播种到的地方也有小苗探出了头。
小和尚高兴地说:“师傅,快来看呐,都长出来了。
”师傅却依然平静如昔地说:“应该是这样吧,随喜。
”佛学小故事3、禅者的祝福唐朝的龙潭禅师,他少年未出家时很贫穷,靠卖饼为生,无处栖身,所以道悟禅师把寺旁的小屋子借给他住。
为了表示谢意,他每天送十个饼给道悟禅师,而道悟总是回赠一个给龙潭,并祝福他说:“这是给你的,祝你子孙繁昌!”他实在不解,有一天他问何故,道悟却说:“你送来的,我送给你有什么不对?”龙潭听后从此开悟出家,后来成为一代宗师。
取之于人要回报于人,得之于社会要回馈社会;要我好你也好,我赢你也赢。
这伟大的祝福,也是生活的至理。
佛学小故事4、死期到了一休禅师自幼就很聪明。
他的老师有一只非常宝贵的茶杯,是件稀世之宝。
一天,他无意中将它打破了,内心感到非常愧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个佛禅经典故事
佛祖释迦牟尼的母后摩耶夫人产期将至,忽然王宫里出现了祥瑞
景象:
池塘里的白莲花盛开如伞盖,白鸟飞落在池边。
摩耶夫人在湖边
午休时,梦见一只白象来投胎,夫人遂感腹中有动,便乘车回娘家分娩。
途经蓝毗尼园时,夫人因感腹内阵痛,便下车至一株茂密的婆罗
树下休憩。
她刚走到树下,腹中便动了起来,此时万千世界奇光异彩,佛祖诞生了。
相传大梵天王请佛祖释迦牟尼在灵鹫山说法,并率众人把一朵花
献给佛祖。
佛祖向众弟子传授正法眼藏时一言不发,只用手拈着那朵花。
大家都不明白佛祖的意思,只有迦叶会心一笑。
佛祖便宣布将
“正法眼藏”传予摩诃迦叶。
为何传给迦叶?因为“正法眼藏”包含了佛家的一种涅槃妙心,
这种妙心是无相的,不立文字的,所以也是无言语的,其中的智慧涅
槃就在心领神会之间。
从前,在古印度,有一只将产小鹿的母鹿和鹿群走散了,独自生
下两只小鹿。
母鹿去给小鹿找吃的,不料被猎人的捕兽工具捉住。
正
当猎人要杀它时,母鹿流着泪请求让她去教会两只小鹿寻找嫩草和水
源后回来再杀她。
猎人说:“不行,放你回去,你还不逃跑了。
”母
鹿反复恳求说:“请相信我,如果我不回来,那不就成了说谎的坏人了?”
猎人本来已经被母鹿的爱心感动,想放它走了,但还想考验它一下,就放走了母鹿。
过了没多久,母鹿果然回来了。
猎人十分感动,又见两只小鹿躲在远处掉眼泪,便对母鹿说:
“你的爱心和诚实感动了我,我不杀你,你快带着你的两只小鹿走吧。
”母鹿叫来两只小鹿一起谢过猎人,然后带着小鹿们回到山林之中。
人最可怕的就是贪色和贪财,释迦牟尼的弟子阿难陀就挡住了美
色的诱惑。
阿难是有名的美男子,很多女子以前为之倾倒。
一天,阿难乞食
时路过摩登伽女的住所,被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所迷惑,差点恋上摩登
伽女,毁了戒体。
关键时刻是佛祖即时用楞严咒的神力协助阿难猛醒。
不过摩登伽女依旧追随阿难不止,佛祖只得劝摩登伽女出家修行。
终于,在佛法的感化下,摩登伽女不再被情欲所困,并证得了阿罗汉果。
之后阿难不解地问佛祖,自己为何会被女人迷惑。
佛祖说那是五
百年前你俩以前经历过一次偶然的相视一笑,就是那一刹那间的因缘,轮回到了今世的情欲。
阿难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原来自己的五根清
净不清净能够轮回影响到很远,于是决心痛斩凡根,潜心修行,终于
修成了的阿难陀。
阿那律是佛祖的十大高徒之一,他是怎样证得“天眼神通”的呢?
原来,阿那律出家后十分贪睡,经常在佛祖讲经时睡觉。
一天,
佛祖呵责阿那律说:“咄咄胡为寐,螺蛳蛤蚌类,一睡一千年,不闻
佛名字。
”意思是说阿那律在佛祖讲经时睡觉,和海里的螺蛳蛤蚌差
不多,连佛的名字都听不见,业障太重了。
阿那律听了,非常惭愧,连续七天没有睡觉,精进用功。
因为七
天没有睡觉,阿那律的双目失明了。
佛祖知道后非常感动,就教阿那律修习金刚照明三昧,阿那律便
证得了天眼通,从此能看到三千大千世界。
唐朝高僧玄奘从印度取经回来,为了保存佛经,在慈恩寺内修建
了的大雁塔(此塔一直保存至今)。
佛界为何对大雁这样敬重呢?原来,在佛界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
在古印度的摩伽陀国里有一所伽蓝,这里的和尚信奉小乘佛教,
吃三净食(雁、鹿、犊肉)。
一天,天空飞过来一群大雁,一个和尚
开玩笑地说:“今天中午大家的饭食还不够,菩萨应该知道吧。
”话
没说完,天上有一只大雁掉在和尚面前摔死了。
这个和尚把这件事告诉全寺僧人,僧人们听了都很伤感,说:
“这是如来施法,让我们遵行大乘佛教啊。
”于是,他们在寺内建塔,把大雁埋在塔下。
从此以后,佛寺内便有了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