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量的测定与调整参考文档
风量调节测风管理制度范文

风量调节测风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一、为了确保工作场所正常的通风状况,保障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需要通风的工作场所,包括办公区、生产车间等各个区域。
三、测风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工作场所的风量调节合理,不造成对员工的不良影响。
第二章测风管理责任一、公司设立测风管理小组,负责制定测风方案,监控风量调节工作的执行情况,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二、测风管理小组由公司的安全环保部门负责,成员由工作场所的相关人员组成。
三、测风管理小组负责检查各工作场所测风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风量调节的准确性。
第三章测风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一、所有工作场所必须配备测风设备,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安装和调试。
二、测风设备的使用必须经过培训,相关人员要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求。
三、测风设备的维护工作由设备的专门负责人员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精确测量结果。
第四章风量调节原则和方法一、风量调节的原则是保持工作场所的空气流通性和舒适度,避免出现过高或过低的风速对员工的不良影响。
二、风量调节的方法包括调整通风口的开度、调节送风量、调整通风设备的位置等。
三、在风量调节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和员工的反馈进行调整,确保调节效果的准确性。
第五章测风管理的程序一、每个工作场所的风量调节工作必须根据测风管理的程序进行。
二、风量调节工作应由负责的员工进行,负责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证书。
三、风量调节工作的执行情况必须进行记录,包括调节前的风速、调节后的风速、调节的时间等。
第六章测风管理的监督和检查一、公司设立监督检查小组,负责对测风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二、监督检查小组由公司的质量检验部门负责,成员由相关岗位的人员组成。
三、监督检查小组应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
第七章处罚和奖励一、对于对测风管理制度有违反行为的人员,将按照公司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二、对于在测风工作中表现出色的人员,将予以奖励并给予相应的荣誉称号。
风量测试实验报告

风量测试实验报告风量测试实验报告引言:风量测试是一项重要的实验,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风的强度、速度和方向等参数,对于建筑设计、空气质量监测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进行的风量测试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量风的流速和风向,以便评估风的强度,并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环境监测提供参考数据。
实验仪器和材料:1. 风速计:我们使用了一台高精度的风速计,可以测量风的流速。
2. 风向标:用于指示风的方向。
3. 测量工具:包括尺子、计时器等,用于辅助测量。
实验步骤:1. 实验场地的选择:我们选择了一个开阔的场地进行实验,以确保风的流动不受建筑物和其他障碍物的影响。
2. 安装仪器:我们将风速计和风向标固定在一个平台上,确保它们可以准确地测量风的参数。
3. 测量风速:我们将风速计放置在一定高度的位置,并记录下风的流速。
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我们进行了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4. 测量风向:我们观察风向标的指示,确定风的方向。
同样地,为了确保准确性,我们进行了多次观测,并取平均值。
实验结果:经过多次测量和观察,我们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1. 风速:平均风速为10.5 m/s,最大风速为15.2 m/s,最小风速为7.3 m/s。
2. 风向:风的主要方向为西北偏北,偏离角度约为30度。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风的强度:根据测量结果,风的平均速度为10.5 m/s,属于中等强度的风。
最大风速为15.2 m/s,表明在某些时刻风的强度可能较大,需要注意防护措施。
2. 风的方向:风的主要方向为西北偏北,这对于建筑设计和环境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设计建筑物时,需要考虑风的方向,以便合理布局和防风设计。
实验误差和改进: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一些误差和改进的可能性:1. 测量误差: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我们无法完全消除测量误差。
在未来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考虑使用更高精度的仪器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风口风量测试调整记录

风口风量测试调整记录一、前言风口风量是指风口单位时间内通过的空气体积,通常以立方米/小时(m³/h)表示。
风口风量的准确测量对于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和舒适度至关重要。
因此,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风口进行风量测试和调整,以确保风口风量符合设计要求。
本文将介绍一次风口风量测试和调整的详细记录,以便记录风口风量调整的过程和结果。
二、测试仪器及装置1.风量测试仪器:使用面积流量罩配合数字风量计进行测试。
面积流量罩是一种具有已知面积的罩体,可以放置在风口上方进行风量测试。
2.测试装置:在风口上方安装面积流量罩,并连接数字风量计。
同时,需要设置合适的风速仪和差压仪。
三、测试及调整步骤1.准备工作(1)检查面积流量罩和数字风量计是否正常工作。
(2)将面积流量罩安装在待测风口上方,并确保罩体与风口密封良好,以避免空气泄漏。
(3)将数字风量计与面积流量罩相连,确保连接稳固。
2.测量风口风量(1)开启风口送风,使空气流过面积流量罩。
(2)通过数字风量计测量风口的风速和差压。
(3)根据风速、差压和面积流量罩的面积,计算出风口的风量。
3.风量调整(1)根据测试结果,比较实际测得的风量与设计要求的风量。
(2)如果实际风量超出设计要求,应调整风量调节阀或风机转速,逐步减小风量,直到达到要求的风量。
(3)如果实际风量低于设计要求,应调整风量调节阀或风机转速,逐步增大风量,直到达到要求的风量。
四、测试结果记录根据以上的测试和调整步骤,得到测试结果如下:1.风口名称:XXX风口设计风量:XXXm³/h测量风速:XXXm/s差压:XXXPa测量风量:XXXm³/h2.风口名称:XXX风口设计风量:XXXm³/h测量风速:XXXm/s差压:XXXPa测量风量:XXXm³/h3....五、调整结果记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整后的风量记录如下:1.风口名称:XXX风口设计风量:XXXm³/h调整后风速:XXXm/s调整后差压:XXXPa调整后风量:XXXm³/h2.风口名称:XXX风口设计风量:XXXm³/h调整后风速:XXXm/s调整后差压:XXXPa调整后风量:XXXm³/h3....六、结论根据以上的测试和调整过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部分风口的实际风量符合设计要求,无需调整。
风量调节测风管理制度范本

风量调节测风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
为了确保风量调节测风工作的安全、高效进行,制订本制度,规范风量调节测风管理工作的各项措施和要求。
二、管理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风量调节测风的工作。
三、管理要求
1. 安全保障:风量调节测风工作必须确保安全,相关人员要熟悉并遵守公司相关安全规定,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2. 岗位责任:风量调节测风工作应由专职人员负责,确保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3. 测风计划:每次风量调节测风前,应制定详细的测风计划,包括测量点位、测量仪器、测量参数等,确保测风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4. 测风数据记录:风量调节测风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应及时、准确地记录,包括风速、风向、温度等参数,以备后续分析和总结。
5. 测风数据分析:风量调节测风结果应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以确定风量调节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6. 结果报告和档案管理:风量调节测风结果应编制详细的结果报告,保存相关档案,以备需求。
7. 持续改进:根据风量调节测风工作的实际情况,定期开展评估和总结,不断改进测风方案和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处罚与奖励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进行相应的处罚,包括警告、罚款、停职等措施。
对严重违规行为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进行严肃处理,甚至追究法律责任。
对在风量调节测风工作中表现出色、取得突出成绩的人员,将给予相应的表彰和奖励。
五、附则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并需报备相关部门备案。
制度负责人:(签字)日期:(年/月/日)。
通风系统风量测试调整方法

通风系统风量测试调整方法探讨前言:通风系统风量测试,为通风空调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从测量仪器的选用、风量测量相关参数的确定、到实际测量操作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场指导作用。
一、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建筑工程通风于空调系统中,使用的金属风管系统的风量检测调整。
二、作业条件及要求1、风机单机试运转合格2、风管系统的严密性和漏风量检测试验合格3、风量检测调试的方法确定,调试方案经过审批三、主要机具1、施工机具:人字木梯、毛刷、红油漆、扳手等2、测量工具:热球风速仪(一般民用建筑选用测定风速范围为10-30m/s的型号)、比托管、倾斜式微压计,监测仪器应在有效校验期内,确保测量有效准确。
四、操作流程及工序绘制系统草图—→确定测试参数—→确定测试位置—→测量孔设置—→现场检测—→与设计要求值比较(确定风量平衡、调整方法)—→调整阀门开启程度—→风量细调符合设计要求—→确定阀门开启程度并标识—→调试报告五、作业方法:1、测试的系统一般包括空调送回风系统、新风系统。
2、测定调整的参数包括:对于一般空调送风系统测试的参数包括,新风量q新、总送风量q总、各支管段的送风量、各风口的送风量,如含回风系统时,还应包括回风量q回等。
3、测试位置的确定确定系统测试位置时,应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参考设计图纸,绘制出系统的单线草图供测试使用,在草图上注明风管尺寸、测试位置、风阀的位置、送(回)风口的位置等,在测定截面处,应说明截面的设计风量、面积。
测试位置的一般选择在气流较均匀的平直管段处,若遇到有三通、弯头、变径等产生涡流的构件时,测定位置与其距离架下图一。
图一测试位置确定方法4、测量孔的设置测试位置处测点的位置和数目,主要根据风管形状而定。
对于矩形风管,应将截面划分为若干相等的小截面,并使各小截面尽可能接近于正方形,测点位于小截面的中心处,小截面的面积不得大于0.05m2。
测试孔设置见图二。
圆形风管应根据管径大小,将截面分成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同心圆环,每个圆环上测点设4个点,且这4个点必须位于互相垂直的两个直径上,所划分的圆环数目,可按下表一选用。
风量调节测风管理制度范本

风量调节测风管理制度范本1. 介绍本制度旨在规范风量调节测风工作,确保工作的科学性、安全性和高效性。
所有相关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要求,以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员工的健康安全。
2. 责任与权限2.1 风量调节测风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需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2.2 风量调节测风人员负责风机系统的调节和测风工作,并对测风结果负责。
2.3 风量调节测风人员有权利在工作中提出专业意见和建议,并保障其在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
3. 测风前的准备3.1 风量调节测风人员应在工作前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3.2 风量调节测风人员应熟悉测风点的位置和测风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风点。
3.3 风量调节测风人员应与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沟通,了解工作的具体需求和要求。
4. 测风过程4.1 风量调节测风人员应按照工作计划和要求,准确地进行测风工作。
4.2 风量调节测风人员应使用合适的仪器设备和方法,对风机系统的风量进行精确测量。
4.3 风量调节测风人员应及时记录和整理测风数据,并按要求进行分析和评估。
4.4 风量调节测风人员应根据测风结果,提出调节措施和建议,并及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
5. 安全措施5.1 风量调节测风人员应在工作期间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5.2 风量调节测风人员应对测风现场进行安全评估,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人员的安全。
5.3 风量调节测风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和紧急情况处置的能力。
6. 质量管理6.1 风量调节测风人员应保证测风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6.2 风量调节测风人员应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并记录相关的信息。
6.3 风量调节测风人员应及时处理和报告测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
7. 数据管理7.1 风量调节测风人员应对测风数据进行合理保存和备份,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可靠性。
7.2 风量调节测风人员应对测风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编制相应的报告和总结。
风量调节测风管理制度范文(3篇)

风量调节测风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风量调节测风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风量调节测风相关工作。
第三条风量调节测风应遵循科学、严谨、合理、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风量调节测风工作应遵循安全、环保、经济的原则。
第五条风量调节测风工作应保证数据真实、准确、可靠。
第六条风量调节测风应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计划和安排。
第七条风量调节测风工作应强调团队协作和沟通。
第八条风量调节测风工作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第二章工作内容第九条风量调节测风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风速测量、风向测量、风量测量、温度测量、湿度测量等。
第十条风量调节测风工作应根据需要进行现场勘测和数据采集。
第十一条风量调节测风工作应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生成报告和结论。
第三章职责和权限第十二条风量调节测风工作由指定的工作人员负责。
第十三条风量调节测风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专业技能。
第十四条风量调节测风工作人员应遵守保密协议,保护相关技术和数据的安全。
第十五条风量调节测风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
第十六条风量调节测风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注意工作安全和环境保护。
第四章工作流程第十七条风量调节测风工作流程包括:计划和安排、现场勘测、数据采集和分析、报告和结论。
第十八条风量调节测风工作应有明确的计划和安排。
第十九条风量调节测风工作应进行现场勘测,考虑现场条件和具体要求。
第二十条风量调节测风工作应进行数据采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二十一条风量调节测风工作应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生成相关报告和结论。
第五章资料管理第二十二条风量调节测风工作应建立完整的资料管理系统。
第二十三条风量调节测风工作应保存相关数据和文档,备查和审计。
第二十四条风量调节测风工作应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第二十五条风量调节测风工作应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和归档。
第六章质量控制第二十六条风量调节测风工作应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工作质量。
系统风量的测试与平衡

系统风量的测试与平衡1)系统风量的测试:①按工程实际情况绘制系统单线透视图,并标明风管尺寸、测点位置以及截面积大小、送(回)风口位置,同时标明设计风量、风速等参数,对测点进行编号。
②开启风机进行风量测定与调整,先测总风量是否满足设计风量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如达不到要求则分析原因并制定解决办法。
系统总风量以风机的出风量或总风管的风量为准,系统总风压以测量风机前后的全压差为准。
③系统风量的测试可用两种方法进行:方法一是用皮托管和微压计测量风管内的风量,方法二是用叶轮风速仪测量送回、风口或新风进风风量。
④方法一:用皮托管和微压计测量干、支管风量。
a、测量截面积的位置选择在气流均匀处。
按气流方向,应选择在产生局部阻力之后大于或等于4 倍的管径及局部阻力之前大于或等于1.5 倍矩形风管长边尺寸的直管段上。
如难以找到符合上述条件的截面,可将测定截面的位置进行灵活变动:一是所选截面保证是平直管段,二是该截面距前面局部阻力的距离比距后面局部阻力的距离适当长一些。
当测量截面上的气流不均匀时,应增加测量截面上的测点数量。
为了检验测定截面选择的正确性,可在开始测量时,同时测出所在截面的全压、静压和动压,并用全压=静压+动压的关系来检验测定结果是否基本吻合,如发现三者关系不符,如操作无误,则说明该截面的气流极不稳定,需要重新选择。
b、在风管内测定平均风速时,将风管测定截面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小截面使之尽量接近正方形(圆形风管则根据管径大小,将截面分成若干个同心圆,每个圆环测量四个点),以测得较匀风速,其面积不大于0.05 m 2(每个小截面的边长为200~250 mm,小于220 mm 则所测得数据更为精确)。
测点位于各小截面的中心处,测孔位置根据现场情况以方便操作为原则确定开在大边或小边。
测出风管内的送风速度之后,将该值乘以风管该处的截面积再乘以3600即可得出该风管的出风量,如下式所示。
Q=V.S.3600Q——出风量,m3 /hV——平均风速,m/sS——风管截面积,m 2c、平均风速的计算采用皮托管和微压计测量风管内的风量时,直接测得的是风管截面上的平均动压值,需要通过计算方可求出平均风速。
风量调节测风管理制度范本

风量调节测风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风量调节测风工作,保障安全生产,提高工作效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风量调节测风工作相关人员和设备。
第三条风量调节测风工作内容包括风量调节和测风。
第四条风量调节测风工作的目标是确保风道通畅,控制风量,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第五条风量调节测风工作的原则是安全第一、科学规范、合理有效。
第六条风量调节测风工作应遵守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安全生产制度。
第二章风量调节管理第七条风量调节工作应有专人负责,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第八条风量调节工作应在设备停机状态下进行,确保操作安全。
第九条风量调节工作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一)调查风量调节需求,确定调节目标。
(二)检测风道系统,确定风道结构及风机参数。
(三)根据风道系统和风机参数,计算出合理的风量调节方案。
(四)按照风量调节方案,进行具体操作,调节风量。
(五)记录调节过程和结果,做好资料管理。
第十条风量调节操作应注意以下事项:(一)调节风量时,应遵循缓慢调节、逐级递增的原则,避免突然调大或调小风量。
(二)调节风量时,应密切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停机检修。
(三)调节风量后,应对设备进行运行试验,检查风道系统是否通畅,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风量调节工作完成后,应做好记录总结,包括调节过程和调节结果,并随时报告相关人员。
第十二条风量调节工作应定期进行检查,确保风道系统正常运行。
第三章测风管理第十三条测风工作应有专人负责,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第十四条测风工作应在设备停机状态下进行,确保操作安全。
第十五条测风工作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一)确定测风点的位置和数量。
(二)准备测风仪器和设备,保证其正常工作。
(三)按照测风点的位置和数量,进行具体测风操作。
(四)记录测风数据,包括风速、风向等信息。
(五)对测风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测风结果。
(六)根据测风结果,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和建议。
风量调节测风管理制度模版

风量调节测风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风量调节测风管理,确保生产安全和工作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风量调节测风,是指通过对通风系统进行测量和调节,确保风量达到设计要求的一项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风量调节测风的相关人员,包括工程师、技术员和操作人员等。
第四条风量调节测风应按照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进行。
第五条风量调节测风的目标是确保通风系统的风量和风速达到设计要求,以保证工作环境的质量和人员的健康。
第六条风量调节测风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必要时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测量和评估。
第七条风量调节测风的结果应记录并报告相关部门,以便后续的调整和改进。
第八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相关部门所有。
第二章风量调节测风的责任与权限第九条公司的相关部门负责制定风量调节测风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并指导实施。
第十条风量调节测风的责任部门应当明确负责风量调节测风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制定风量调节测风计划,并监督实施。
第十一条风量调节测风的操作人员应具有相关的技术资质和培训证书,并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第十二条风量调节测风的操作人员应熟悉通风系统的结构和原理,了解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
第十三条风量调节测风的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提升技术能力和安全意识。
第十四条风量调节测风的操作人员应按照工作任务和时间要求,按时完成工作,并及时上报测风结果和存在的问题。
第十五条风量调节测风涉及到的设备和仪器应定期检验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六条受托第三方机构进行风量调节测风的,应具备相关资质和信誉,并签订合同书,明确责任和义务。
第三章风量调节测风的工作流程第十七条风量调节测风的工作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风量调节测风计划的制定、设备和仪器的准备、现场测风、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报告和整改措施。
第十八条风量调节测风计划的制定应根据相关要求和实际情况,明确测风的目标、方法和时间,并指定负责人和相关人员。
风量调节测风管理制度范本

风量调节测风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风量调节测风工作的管理和操作流程,确保风量调节测风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风量调节测风工作的场所和设备。
二、管理责任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风量调节测风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2. 设备使用部门负责风量调节测风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并确保操作人员具有相关的技能和经验。
三、操作流程1. 风量调节测风前的准备工作:a. 确定测风的目的和要求。
b. 安排合适的测风时间和人员。
c. 检查测风仪器设备的完好性和准确性。
2. 风量调节测风的操作步骤:a. 根据测风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风方法和仪器设备。
b. 对测风仪器设备进行校准和调试,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c. 选择代表性的点位进行测风,按照预定的时间和顺序进行测量。
d. 记录测风数据,并及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e. 根据测风结果进行风量调节,并记录调节过程和结果。
f. 根据实际情况对测风方法和仪器设备进行优化和改进。
3. 风量调节测风后的工作:a. 对测风数据和结果进行归档和保存。
b. 撰写测风报告,并及时汇报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c. 分析和评估测风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d. 根据测风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并持续跟踪和监测。
四、安全保障措施1. 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经验,并参加过相关的培训和考核。
2. 在进行测风操作时,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等。
3. 所使用的测风仪器设备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4. 在测风过程中,必须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情况,并严禁进行损坏设备和人身安全的行为。
五、违纪和处罚对于违反本制度的人员,将视情况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等,并可能影响其晋升和评优等相关待遇。
六、附则本制度的修订和解释权归设备管理部门所有,并在执行中不断完善和优化。
风量调节测风管理制度模板

风量调整测风管理制度模板一、制度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风量调整测风工作,确保风量调整测风工作的有效执行与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职能部门的全部员工,包含风量调整测风工作的执行人员、主管人员和监督人员。
三、定义与缩写1.风量调整测风:指对建筑或设备进行风力调整和测风测试的工作。
2.风量调整测风工作:指风量调整测风所涉及的全部工作。
3.管理标准:指对风量调整测风工作的管理要求。
4.考核标准:指对风量调整测风工作的考核内容和指标。
四、管理标准1. 测风工作布置和执行1.1 风量调整测风工作由主管人员布置,并及时通知执行人员。
1.2 执行人员应依照工作布置和要求,按时到岗开始工作。
1.3 执行人员应遵守相关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工作质量。
1.4 执行人员应定期维护测风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1.5 执行人员应妥当保管测风数据和相关记录,并及时汇报给主管人员。
2. 测风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制2.1 主管人员应对测风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及时编制测风报告。
2.2 测风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测风设备信息—测风地方和时间—测风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风量调整建议或要求—测风工作人员签字和日期3. 风量调整管理和改进3.1 风量调整工作应依照测风报告中的要求进行调整。
3.2 风量调整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在调整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控。
3.3 风量调整后应重新进行测风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测风报告进行核对。
3.4 若风量调整结果不符合要求,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并重新进行测风测试。
4. 安全与环保要求4.1 执行风量调整测风工作人员应遵守企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4.2 在进行风量调整和测风测试时,应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和污染的防控。
4.3 执行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与环保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5. 监督与检查5.1 主管人员应定期对风量调整测风工作进行监督与检查,并对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风量的测定与调整共28页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风量的测定与调整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பைடு நூலகம்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风量测试方案

风量测试方案1.引言风量测试是评估风机、通风系统和空气处理设备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精确的风量测试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和满足设计要求的关键。
本文档将介绍一个基本的风量测试方案,旨在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正确地进行风量测试。
2.目的风量测试的主要目的是确定风机或通风系统的实际风量,以检验其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正确地进行风量测试,可以评估系统的能效、运行稳定性和正常工作状态。
3.测试方法针对不同的风机或通风系统,有多种不同的测试方法可供选择。
本文档将介绍最常见的两种方法:静压法和风速法。
3.1 静压法静压法是最常用的风量测试方法之一。
具体步骤如下:3.1.1 准备工作- 确定测试点:根据具体系统的要求,在合适的位置选择测试点。
- 安装静压差计:在测试点上安装静压差计,确保其准确读取静压差值。
3.1.2 测试过程- 开启风机或通风系统并将其运行到稳定状态。
- 记录静压差计的读数并计算实测静压差值。
- 根据系统参数和静压差值,使用相应的计算公式计算风量。
3.1.3 数据处理- 将测试数据整理并进行分析,包括静压差、风量和系统参数等。
- 根据设计要求,比较实测风量与设计风量之间的差异。
3.2 风速法风速法是另一种常见的风量测试方法,特别适用于一些小型通风系统或局部空气处理设备。
具体步骤如下:3.2.1 准备工作- 确定测试点:根据具体系统的要求,在合适的位置选择测试点。
- 安装风速计:在测试点上安装风速计,确保其准确读取风速值。
3.2.2 测试过程- 开启风机或通风系统并将其运行到稳定状态。
- 记录风速计的读数并计算实测风速值。
- 根据系统截面积和实测风速值,使用相应的计算公式计算风量。
3.2.3 数据处理- 将测试数据整理并进行分析,包括风速、风量和系统参数等。
- 根据设计要求,比较实测风量与设计风量之间的差异。
4. 数据准确性和误差控制在进行风量测试时,正确的数据准确性和误差控制是非常关键的。
以下是一些提高测试准确性和控制误差的方法:4.1 校验仪器在进行风量测试之前,应对所使用的静压差计和风速计进行校验,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力测量
毕托管(皮托管)+微压计
➢ 毕托管:两根管,一根测全压(管口正对流体方向), 一根测静压(管口垂直流体方向),两者之差为动压
➢ 微压计:数字微压计、倾斜管微压计
风速测量
风量
风量Q=风速V与风道截面积F的乘积 Q=3600FV(m³/h),其中,F为测定处风管断面
积,㎡;V为测定断面平均风速,m/s。
5)这样风量分配的调整即告完成,最后将最前端总风阀 调至设计风量,则系统风量测定与调整即告完成。
B
A
Ⅰ
Ⅱ
4 3 2 1 风口
Ⅲ
8 7 6 5
Ⅳ
12 11 10 9
Ⅴ 测孔
总阀门 风机
≥5D
≥2D
D
气流方向
测点可用位置
风管风量测定 绘制系统单线透视图,应标明风管尺寸、测点
截面位置、送(回)风口的位置等。
确定测点
➢ 在测定断面上各点的风速不相等,因此一般不能只以 一个点的数值代表整个断面。
➢ 一般采取等面积布点法。
确定测点
➢ 矩形风管:将截面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小截面,并使 各小截面尽可能接近于正方形,测点位于小截面的中 心处,小截面的面积不得大于0.05m2(即每个小截面的 边长为200-220mm)。
4 3 2 1 风口
基准风口调整法
3)用同样的测量调节方法,使4号风口与1号风口达到平 衡,自然,2号、3号风口的比值数也随着增大。至此,支 干管I上的四个风口均调整平衡,其比值数近似相等。
4)采取同样做法再将支管Ⅱ与支管Ⅳ上的风口调至要求 的均匀度。然后以1、5、9风口为代表,依次调节三通阀, 使各支管风量分配达到2:2:3的要求。
系统风量调整
风量调整实质上是通过改变管路的阻力特性, 使系统的总风量(新风量和回风量)以及各支 路的分量配置满足设计要求。
风量调整不能采用使个别风口满足设计风量要 求的局部调整法。因为任何局部调整法都会对 整个系统的风量分配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测试与调整
概念 风量测定 风量调整
风压 风速 风量
风管 风口
等比调 整法
基准风 口法
静压
概念
➢ 空气分子不规则运动而撞击于管壁上产生的压力。 ➢ 流体在静止时所产生的压力。 ➢ 流体在流动时产生的垂直于流体运动方向的压力。 ➢ 流体中不受流速影响而测得的表压力值。
静压越高,空气能输送的距离就越长。
风量等比分配调整法
流量等比分配法
流量等比分配法
➢ 测定调整风机出口 段11,即系统总风 量,使其等于设计 总风量。
➢ 若系统中无风量漏 损,则各支管、支 干管的风量就会按 各自的设计风量比 值进行等比分配, 自动符合设计风量 值。
基准风口调整法
方法:
➢ 以系统实测风量与设计风量比值最小的风口风量为基 础,对其它风口进行调整。
定点测量法
➢ 风速仪测定风口风速时测头应贴近风口表面,并垂直风向, 测头距风口越远,受诱导风影响越大,数据越不准确;过 于靠内,测定风速可能受风叶片狭缝作用而失真。测点位 置的选择可按风口截面的大小,划分为若干个面积相等的 小块,在其中心处测量。
➢ 对于圆形风口如图a所示,按其直径大 小可分别测4个点或5个点。
风管风量测定
选择测定断面
➢ 测定断面一般应考虑设在气流均匀、稳定的直管段上, 离开弯头、三通等产生涡流的局部构件有一定距离。
➢ 一般要求按气流方向,在局部阻力之后5倍管径(或长 边)、在局部阻力之前2倍管径(或长边)的直管段上 选择测定断面。
➢ 当受到条件限制时,此距离可适当缩短,但应增加测 定位置,或采用多种方法测定进行比较,力求测定结 果准确。
特点:
➢ 只测风口风量,不测管道风量,不用管道打孔。
假定该系统除总风阀外在
三通管A、B处及各风口支
管分支处,装有三通调节 阀(亦可用其它类型的调
B
A
Ⅰ
Ⅱ
Ⅲ
Ⅳ
Ⅴ
节阀)。风量调整前,三 4
8
12
测孔
通阀置于中间位置,系统 3
7
11
2
6
10
总阀门
总阀门置于某一开度。
1 风口
5
9
风机
基准风口调整法
➢ 启动风机,初测各风口风量并计算与设计风量的比值, 将初测与计算结果列于一表
计算
➢ 动压=全压-静压 ➢ 动压=0.5×密度×速度2
全压
概念
➢ 平行于风流,正对风流方向测得的压力 ➢ 单位气体所具有的总能量 ➢ 可为正,可为负
计算
➢ 全压=动压+静压=0.5×密度×速度2+静压
机外余压
➢ 概念一般来自厂商样本 ➢ 一般是考虑机组本身的压力损失后所能提供的全压 ➢ 风机克服自身阻力损失后的全压值
各送(回)风口的送风量或吸风量的测定有定 点测量法和匀速移动测量法两种方法。
定点测量法:热线风速仪 匀速移动测量法:叶轮风速仪 送(回)风口风量计算:
➢ L=3600×F×V×K ➢ 式中:
• F——送风口的外框面积(m2)。 • K——考虑送风口的结构和装饰形式的修正系数,一般取0.7~
1.0。 • V——风口处测得的平均风速(m/s)。
➢ 圆形风管:根据管径的大小,将截面分成若干个面积 相等的同心圆环,每个圆环上测量四个点,且这四个 点必须位于互相垂直的两个直径上,所划分的圆环数 目,按下表选用。
圆形风管直 径(mm)
圆环数(个)
200以下 3
200-400 400-700
4
5
700以上 5-6
风管风量测定
送回风口风量的测定
序号
设计风量
初测风量
比值×100%
编号
设计风量
初测风量
比值×100%
1
200
160
80
7
200
230
115
2
200
180
90
8
200
240
120
3
200
220
110
4
200
250
115
5
200
190
95
6
200
210
105
9
300
240
80
10
300
270
90
11
300
330
110
12
300
360
120
➢ 高静压风机盘管:30Pa以上 ➢ 静压箱:动压→静压,气流缓慢、均匀、稳定
• 降低噪音 • 送到更远的地方
表压力:绝对压力-大气压
➢ >0,正压;<0,负压
动压
概念
➢ 空气流动时产生的压力, ➢ 只要风管内空气流动就具有一定的动压 ➢ 表现是使管内气体改变速度 ➢ 只作用在气体的流动方向,恒为正值。 ➢ 平行于风流,正对风流方向测得的压力-静压
风量平衡原理
风道的阻力损失是近似地与风量的平方成正比: ΔPa≌SQ2
➢ ΔPa——风道的阻力损失 ➢ S——风道的阻力特性系数,由风管规格决定 ➢ Q——通过风道的风量
上游管道风量的变化,不会影响下游各支管的 分配比例。
风量平衡原理
风机
QB B
总风阀
C 三通调节阀
QA A
流量等比分配法
➢ 对于条缝形风口如图b所示,在其高度 方向至少应有2个测点,沿条缝方向根 据其长度分别取为4、5、6对测点;
➢ 对于尺寸较大的矩形风口如图c所示, 可分为同样大小的8~12个小方格进行 测量;
➢ 对于尺寸较小的矩形风口如图d所示, 一般测5个点即可。
定点测量法
匀速移动测量法
转杯或叶轮风速仪宜采用匀速移动法测量。测 量时可将风速仪沿整个截面按一定的路线慢慢 地匀速移动,移动时风速仪不得离开测定平面, 此时测得的结果可认为是截面平均风速,此法 须进行三次,取其平均值。
➢ 最小比值的风口分别是支干管I上的1号风口,支干管 II上的5号风口,支干管IV上的9号风口。所以就选取1 号、5号、9号风口作为调整各分支干管上风口风量的 基准风口。
➢ 风量的测定调整一般应从离通风机最远的支干管I开始。
基准风口调整法
序号 1 2 3 4
比值 80% 90% 110%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