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基本观念的内涵及其学习价值

合集下载

中学化学基本观念在化学教学中的构建

中学化学基本观念在化学教学中的构建

中学化学基本观念在化学教学中的构建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变化以及与能量的关系的科学。

在中学阶段,学生开始接触化学知识,建立基本的化学观念对于将来学习和研究化学至关重要。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构建中学化学的基本观念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中学化学的基本观念的内涵、构建中学化学基本观念的方法以及中学化学基本观念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学化学的基本观念的内涵中学化学的基本观念是学生在学习化学时所形成的一系列关于物质、化学反应、化学变化、物质的组成结构、物质的量、物质的性质、物质的能量、化学方程式等基本概念的认识。

这些基本观念是中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也是其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基础。

1. 关于物质的基本概念的构建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首先对物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和案例等方式,让学生对物质的定义、分类、组成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通过对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从而认识到物质的分类、组成等基本概念。

2. 关于化学反应和化学变化观念的构建在构建学生关于化学反应和化学变化的基本观念时,可以通过实验、模型、动画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化学反应和化学变化的过程。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条件、速率等基本概念;通过模型和动画的展示,让学生形象地感受不同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从而建立化学反应和化学变化的基本观念。

3. 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物质的量、物质的性质和能量的观念的构建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思考的方式,让学生对物质的微观结构、物质的量的概念、物质的性质和能量的关系有一个直观而深刻的认识。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物质的微观结构差异导致了不同物质的性质差异;通过理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物质的量与物质的性质、能量的关系等基本概念。

在化学教学中,学生对中学化学的基本观念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其化学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化学基本观念的内涵及其教学价值

化学基本观念的内涵及其教学价值

化学基本观念的内涵及其教学价值*毕华林1 卢 巍2(1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省教学研究室 山东 济南 250013)摘要:面向学生未来的发展,中学化学教学必须超越对具体知识的学习,要以具体知识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活动,形成化学基本观念,即从“知识为本”转向“观念建构”。

化学基本观念是指学生通过化学学习,在深入理解化学学科特征的基础上所获得的对化学的总观性的认识,它主要包括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实验观、分类观和化学价值观等。

在化学教学中实施“观念建构”的教学,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应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化学学科 基本观念 观念建构 教学价值化学作为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对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基础教育学段开设化学课程,既是社会发展对未来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更是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全面发展的必然需求。

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学化学课程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也就是说,中学生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是记忆更多的化学知识,还是通过具体知识的学习掌握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思想方法?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学习不是事实性知识量的积累,而是思维能力的提升。

中学化学教学必须超越对具体知识本身的追求,从记忆事实、掌握知识转变为思考事实、发展观念,即要从“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向“观念建构”的教学。

一、化学基本观念的涵义和特征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冯·劳厄(M.vonlaue)曾经说过,教育所给予人们的无非是当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记后所剩下来的东西。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在学校所学习的大量的学科知识都将逐渐淡化甚至遗忘,真正伴随我们一生发展并持续发挥作用的不是具体的学科知识,而是知识升华后留存在我们思想意识层面的东西。

当学生将具体的化学事实性知识都忘掉的时候,在他的头脑中“剩下的东西”是什么呢?应该是学生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所形成的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观点,即植根于学生头脑中的化学基本观念。

化学基本观念

化学基本观念

为何要将促进学生形成化学基本观念作为中学化学教学的第一目标和任务?这就必须明确化学基本观念的内涵。

所谓化学基本观念,就是中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通过对化学基础知识或化学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所形成的能够反映化学本质特征的总观性认识。

中学化学包含或渗透哪些基本的化学基本观念呢?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这一内容。

如高剑南教授在《试论化学核心的基础知识与化学学科意识》一文中,从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学习的化学核心知识与形成的学科意识的角度,提出如下8条内容:(1)世界是物质的,化学研究物质的两个层次:原子和分子,重点是分子;(2)物质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元素有序地排在周期表中,物质是多样的,元素组成又是统一的;(3)结构决定性质;结构的层次性与复杂性决定两万千世界物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4)化学运动是七大基本远动之一;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中心问题;(5)物质反应速率是实现化学反应关键因素之一;(6)任何物质对于人类来说都有两面性;(7)正视化学品与传统化学过程对人类的负面影响;(8)化学原理反映客观规律。

而《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则提出高中化学新课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物质是不断远动变化的;(2)物质的性质是由其组成和结构决定的;(3)物质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消失,只可能有规律性的转变;(4)环境问题较多是由人类不正确使用科技成果或使用不成熟的科技成果造成的,各门科学可以继续为解决环境问题贡献力量;(5)人是自然的一个部分,人的生存、成长和发展需要借助科学知识、遵循科学规律;(6)自然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资源,也是人类的朋友;(7)科学研究有方法可循。

而李晶、何彩霞在《化学新课程与学科素质培养——化学教育新视野》一书中,从化学科学的六个主题——化学研究的物质层次、化学中的相互作用、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化学变化的形式、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进化(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出发,详细阐述了各个主题教育中蕴涵的基本观念。

再论化学基本观念及思想、方法的内涵及其教学意义

再论化学基本观念及思想、方法的内涵及其教学意义

再论化学基本观念及思想、方法的内涵及其教学意义摘要:本文希望从化学学科教学中的基本观念,化学独特视角下的化学思想、方法中寻求化学学科的本质,以提高教师理解化学科学的水平。

关键词:化学;观念;思想;方法【中图分类号】g633.8一、问题的提出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冯·劳厄曾经说过,教育所给予人们的无非是当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记后所剩下的东西。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在学校所学习的大量学科知识都将逐渐淡化甚至遗忘,真正伴随我们一生发展并持续发挥作用的是不是具体的学科知识,而是知识升华后留存在我们思想意识层面的东西。

那么当学生将具体的化学事实性知识都忘掉的时候,在他的头脑中“剩下的东西”是什么呢?宋心崎教授曾精辟的指出:“学生能牢固地、准确地、哪怕只是定性的建立起基本的化学观念,应当是中学化学教学的第一目标。

背诵或记忆某些具体的化学事实性知识,当然是有价值的,但是重要的价值是在于它们是化学观念及某些基本观念的载体。

”也就是说,在学生头脑中“最后剩下的东西”应该是学生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所形成的从化学视角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解释世界的基本观念、思想、方法及化学的人文内涵。

中学化学包含或渗透哪些基本的化学基本观念?化学的思想和方法有有哪些?本文结合文献及笔者的一些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二、探寻化学学科中的基本观念及内涵所谓观念,简单的讲就是“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性知识”。

化学基本观念是指学生通过化学学习,在深入理解化学学科特征的基础上所获得的对化学的总观性的认识,具体表现为个体主要运用化学思想方法认识身边和处理问题的自觉意识或思维习惯。

中学化学包含或渗透哪些基本的化学基本观念呢?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这一内容。

分析相关文献,虽然不同的作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化学基本观念,但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我认为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基本观念主要可概括“微粒观”、“元素观”、“变化观”、“分类观”、“结构观”和“价值观”等六个方面。

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与观念

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与观念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26.4g就是二氧化碳的质 量,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就是含碳化合物中碳元 素的质量。答案: 略。
巧妙设计,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蕴涵的化学思想
实验:
引申:1)原子及离子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微粒氧化、还 原性的强弱,从而影响着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 这说明内因才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
3)内因与外因
氧化还原反应中,得氧、失氧是现象,化合价升 高和降低是特征,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是 本质。
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不同,同分异构体的物理 和化学性质均不同。
(二)研究的方法
经验主义的哲学思想 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想 实用主义的哲学思想
提纲
一、如何认识“思想”与“学科思想”? 二、为什么要重视? 三、有哪些内容? 四、背后的哲学思想 五、如何实施?
三、有哪些内容?
从化学的定义来看化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定义:化学(chemistry)是在原子和分子
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 化规律的科学。
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
1、物质及其变化的思想(“宏微结合”思 想)
微粒观 元素观 宏观物质的形态和性质,有其微观的本质。原子
层面的微粒,是物质组成和变化的客观基础。 一切物质的存在和变化均有一定的原因和条件,
五、如何实施
1、备课要备学科思想 教学分析:
目标分析、教材分析、学习者分析
教学设计:
情境的设计、问题的设计、活动的设计 教学设计的原则:开放性、启发性和实践性相结

2、实施教学(案例分析)
通过习题强化学科思想的培养
(守恒)习题:将某含碳化合物7.8g在空气中充分燃 烧,将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到足量的石灰水中, 增重 26.4g。则该含碳化合物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是____。

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内涵及教学建构

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内涵及教学建构
——毕华林,卢巍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06
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
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既不可能是空中楼阁, 也不可能通过大量记忆化学知识自发形成, 它需要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中,深 刻理解和掌握有关的化学知识和核心概念, 在对知识的理解、应用中不断概括、提炼 而形成。
化学基本观念
迁移应用 概括提炼
化学科学的基本特点
1 2 3 4 5 化学科学是实验性较强的学科之一 化学学科使用特定的概念和原理 化学科学有自己的一套科学语言 化学科学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化学科学与工业联系比较密切 ——《化学哲学基础》
化学科学的基本特点
化学家不仅从宏观上对物质的性质和 变化进行进行观察和描述,更重要的 是从微观结构上对其进行解释,以深 刻把握物质变化的本质规律。 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不同于其他 科学最特征的思维方式。离开这个基 本点就不是化学。(吴国庆)
实施“观念建构” 教学的本质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倡导观念建构的 教学,就是要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要 关注整体,把握本质,不要过分注 重细节,要超越具体事实,引领学 生从本质上认识和理解所学知识, 形成化学学科的思想、观点、方法。
实施“观念建构”的教学策略
以观念统领知识教学(在整体中传授部分) 突出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 深入挖掘化学知识的内涵 设计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组合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体验和反思
一方面从形成基本观念所需要的素材来看, 必须有合适的、能有效形成化学基本观念 的核心概念以及能形成这些核心概念的具 体的化学知识; 另一方面,从基本观念形成的过程来看, 必须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 在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中,深刻理解有关 的知识,并通过具体应用,不断提高头脑 中知识的概括性水平。

浅谈对高中化学理解的基本视角及其核心观念

浅谈对高中化学理解的基本视角及其核心观念

75 论知识与实际行动完美结合在一起,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情怀。

高中英语教师还应该不断的根据学生的接受知识水平,及时的调整教学方式,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任务活动,从而让学生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提高人文素养。

五、创设人文教学话题关于人文素养的素材有很多,因此,教师在人文课堂的教学中,应对人文素养的内容进行有效发掘。

在高中英语教材中,对于人文素养的内容涉及较广,如异国风情、人文历史以及健康饮食等,所以,教师在构建人文课堂时,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充分引导,使学生的情感受到人文素养的熏陶,進而有效激发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师在创设人文教学话题时,应注重与教材的结合,并在课堂中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进行主动探讨,使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收获思想的启迪,从而促进高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学习《Amazingpeople》时,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人文话题,激发学生探索人文素养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在开始时,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出贝多芬、张衡以及比尔?盖茨等的照片,而后提出问题,如Whatcommoncharacteristicsdothesepeopleshare?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并发现他们身上存在的优秀品质,进而对学生产生启迪作用,以实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目的。

六、设计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在英语人文课堂的教学中,应设计有效的教学手段,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的方式,让学生对人文精神能够有一定的感悟,使学生在情感能够在此过程中获得有效释放,从而充分发掘出学生的人文思想,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应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以自身的进步来促进学生的进步,发挥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找寻到最为适合的学习方式,以及构建学生的人文知识体系,使高中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与进步。

例如,在学习《Theenvironment》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有效启发,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出我国环境状况的视频,并根据英语教学内容,让学生对环境问题进行思考,引发学生对环境的重视,使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出来,并借助此,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进而有效提升英语人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发展与进步。

化学学科基本观的念内涵及教学建构

化学学科基本观的念内涵及教学建构
性。
反思教学内容
教师需审视教学内容是否准确、科学, 是否符合化学学科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反思教学评价
教师需审视教学评价是否客观、公正, 是否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 进步。
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多样化
教师需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如考试、实验操作、课堂表 现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 情况和进步。
教学评价与反馈
设计评价策略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 合理的评价策略,包括测验、观 察、作品评价等,以全面了解学 生的学习情况。
提供及时反馈
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帮助学 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不足之 处,引导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法 和策略。
反思与改进教学
根据教学评价的结果,反思教学 过程和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教 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 学习效果。
01
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知 识结构。
02
有助于学生掌握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03
有助于学生认识化学学科的价值,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的 联系,培养社会责任感。
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特点
基础性
01
化学学科基本观念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是学生进一步学习
和发展所必需的。
概括性
02
化学学科基本观念是对化学知识的抽象概括,能够帮助学生理
解复杂的化学现象和概念。
稳定性
03
一旦形成正确的化学学科基本观念,将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
活产生积极影响。
PART 02
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分类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元素观
01
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对化学基本观念及“观念建构”教学的认识

对化学基本观念及“观念建构”教学的认识

学基 本观 念 的含 义 , 分析 了化 学 基本观 念 与具 体化 学知识 的 关 系, 证 了化 学教 学 中 实施 “ 念建 论 观
构” 学的价值及 其可行性 。 教
关键词 : 学基 本观 念 ; 念 建构 ; 学价值 化 观 教 化 学是 一 门在分 子 、原 子层 次 上认识 物 质 的组 我们认 为 , 化学 基本 观念就 是 中学生在深 入理 解
学 科 教 学
2 1 年第 1 期 当代教 育科学 00 8
对化学基本观念及“ 观念建构 ” 教学 的认 识
● 卢 巍
摘 要 : 以提 高学 生科 学素养 为 宗 旨的化 学课 程改 革 . 求 化 学教 学必须 超越 对 具体 知识 的 学 要
习 , 导 学 生通 过 高水 平 的 思 维 形 成 化 学 基 本 观 念 , 引 即从 “ 识 为 本 ” 向 “ 念 建 构 ” 知 转 观 。本 文 阐 述 了化
此, 中学化 学教 学 不能 就知 识论 知识 , 是 要 有所超 材 中 的 , 是 内隐于课程 教材 知识体 系 当中并随 知识 而 而 越 。 使学 生 的思维 深 入知 识 背后 , 要 对化 学 学科 中最 层次 的推进 而发展深 化 的 , 中学化 学学 科知识体 系 是
的灵魂 。化 学基本观 念也 不是从 别人 那里接 受 的 , 而 诺 贝尔 奖获得 者世 界著 名 物理 学家 劳 厄f . n 是学 生主动建 构 的 , Mv . o 是事实 、 念 、 概 原理 等具体 化学 知 1 e曾经说过 , 育所 给 予人们 的无 非是 当一切 已学 识 经 思维 加 工后 在学 习者身 上所 积淀 下 来 的一 种学 a ) u 教 过 的东 西都忘记 后所剩 下来 的东 西 。 当知 识的尘埃 落 识 素 养 , 种 素养一旦 形成就 会 支配和 影响着 学生在 这 定之 后 ,剩 下来 的东 西 ” “ 足什 么 呢? 中学化 学 课程 获 取知识 、 对 解决 问题时 的思维方 式和方法 选择 。

化学十大基本观念

化学十大基本观念

化学十大基本观念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实验性、和理论性很强的科学,是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组成和结构的学问。

在学习化学过程中,需要从简单到复杂的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这些概念包括化学的十大基本观念。

一、原子论原子论是化学的基础,并且影响了整个物质科学的发展。

它表明,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最基本的。

每个元素的原子都具有独特的质量、大小、形状和化学性质。

二、元素周期表周期表将元素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让系统性化的,顺序排列的方式把大量的元素信息呈现出来,便于我们学习和了解化学元素的性质。

三、分子和化学键原子都会进行元素间或者是分子内的化学键。

分子由两个或更多的原子通过共用或共享合并形成,并受到化学键的连接。

一种或多种键连接了原子或分子的两端,这使得物质能够互相作用。

四、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一群分子或组分在出现了可以产生新组分或分子的连接或裂解并随后形成在化学键形成或断裂后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就是通俗意义的化学反应。

五、化学平衡在化学反应中,有一些反应过程发生得非常快,而有些反应则相对慢些,甚至可能达到一定速度的平衡。

在这种情况下,化学平衡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

六、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一种常见类型的化学反应,其中一种物质被力学酸容器(含有氢离子)还是力学碱容器(含有氢氧根离子)的另一种物质所中和。

水通常用作这种反应类型的中和剂,如常见的眼泪。

七、化学能量转换化学能量转换是物理学和化学研究的一个极其广泛的题目。

热能、电能、光能等,都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化学实体的内部结构变化而转变成不同的能量形式的。

八、物质的相变物质的相变指的是某一物质由一种相态转变成另一种相态的过程,包括能冯化,沉积,升华及挥发等。

九、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反应物转化成产物的数量。

速率可以被影响和监测,在化学研究和方程式制定以及实验室中的各种应用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概念。

十、有机化学原理有机化学原理是关于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组成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由碳,氢和少量其他元素组成的一种特定类别的分子,称作有机分子。

初中化学课程理念解读

初中化学课程理念解读


3.对教师素质要求低.

如何实施科学探究式教学?
1.创设情景,诱发探究。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一些贴近
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实例或现象来激发 学生的探究兴趣,让他们产生探究的欲望。
2.激发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只
有当个体活动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 的时候,思维才真正启动。
另一个教学设计
师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我们可以用什么 药品? 学生思考回答. 师揭示测定的原理. 学生分小组根据教师给定的仪器及用品设计 方案并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比较
我的设计

科学探究理念的设计

1.学生始终被我牵着鼻 子走. 2.学生的动脑少.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2.学生的动脑多. 3.对教师素质要求更高.
3.创造条件,积极进行探究。 美国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
学方法,那么有什么方法比通过积极地投入 到探究的过程上去更好呢?但是强调科学探 究并不排斥其他的学习方式。
4.通过师生对话,鼓励学生探究。
在师生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
诉说与表达。教师的听和说同等重要,有时 教师的听比说还重要。
朱 丽
胜利第四十六中学
课程基本理念

1.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激励 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 学好化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树立为 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志向。 2.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 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 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 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化学基本观念

化学基本观念

化学基本观念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为何要将促进学生形成化学基本观念作为中学化学教学的第一目标和任务?这就必须明确化学基本观念的内涵。

所谓化学基本观念,就是中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通过对化学基础知识或化学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所形成的能够反映化学本质特征的总观性认识。

中学化学包含或渗透哪些基本的化学基本观念呢?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这一内容。

如高剑南教授在《试论化学核心的基础知识与化学学科意识》一文中,从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学习的化学核心知识与形成的学科意识的角度,提出如下8条内容:(1)世界是物质的,化学研究物质的两个层次:原子和分子,重点是分子;(2)物质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元素有序地排在周期表中,物质是多样的,元素组成又是统一的;(3)结构决定性质;结构的层次性与复杂性决定两万千世界物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4)化学运动是七大基本远动之一;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中心问题;(5)物质反应速率是实现化学反应关键因素之一;(6)任何物质对于人类来说都有两面性;(7)正视化学品与传统化学过程对人类的负面影响;(8)化学原理反映客观规律。

而《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则提出高中化学新课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物质是不断远动变化的;(2)物质的性质是由其组成和结构决定的;(3)物质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消失,只可能有规律性的转变;(4)环境问题较多是由人类不正确使用科技成果或使用不成熟的科技成果造成的,各门科学可以继续为解决环境问题贡献力量;(5)人是自然的一个部分,人的生存、成长和发展需要借助科学知识、遵循科学规律;(6)自然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资源,也是人类的朋友;(7)科学研究有方法可循。

而李晶、何彩霞在《化学新课程与学科素质培养——化学教育新视野》一书中,从化学科学的六个主题——化学研究的物质层次、化学中的相互作用、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化学变化的形式、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进化(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出发,详细阐述了各个主题教育中蕴涵的基本观念。

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内涵及教学建构

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内涵及教学建构

元微变 素粒化 观观观
分 计实 类 量验
情意类的 基本观念
科 学 价 值 观
元素观
▪ 元素观首先是根本成分观:所有的物质都是由最根本的 成分—元素组成的;是人们最初为追求世界的根源而定 义的名称。
▪ 在化学上,元素的实体是原子,元素有不同的种类,在 化学上的分类是以原子核内所含质子数为标准的。每一 种元素对应于核內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
——?化学哲学根底?
化学科学的根本特点
• 化学家不仅从宏观上对物质的性质和 变化进行进行观察和描述,更重要的 是从微观结构上对其进行解释,以深 刻把握物质变化的本质规律。
• 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不同于其他 科学最特征的思维方式。离开这个根 本点就不是化学。〔吴国庆〕
化学学习的根本领域
▪ 可观察现象的宏观世界
▪ 化学根本观念,是指学生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 在深入理解化学学科特征的根底上所获得的对 化学的总观性的认识。
▪ 它具体表现为个体主动运用化学思想方法认识 身边事物和处理问题的自觉意识或思维习惯。
▪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
化学根本观念的形成
▪ 化学根本观念的形成既不可能是空中楼阁, 也不可能通过大量记忆化学知识自发形成, 它需要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中,深 刻理解和掌握有关的化学知识和核心概念, 在对知识的理解、应用中不断概括、提炼 而形成。
▪ 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徐善衍说,劳动者科 学文化素养偏低,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 开展、社会进步和国际竞争力提高的关 键因素 。
什么是科学素养
▪ 一种观点:认为科学素养应包括以下含义: ▪ ①明白科学知识的本质; ▪ ②在和环境交流时,能准确运用适宜的科学概念、
原理、定律和理论; ▪ ③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做出决策,增进其

中学化学基本观念在化学教学中的构建

中学化学基本观念在化学教学中的构建

中学化学基本观念在化学教学中的构建中学化学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科目时所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化学课程,也是学生对化学基本观念进行构建的重要时期。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学生对化学基本观念的理解和认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中学化学基本观念在化学教学中的构建进行探讨。

一、化学基本观念的概念与分类化学基本观念是指化学学科中最基础的概念和原理,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其中包括物质结构与性质、变化与反应、能量变化、化学键、原子结构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在教学中,通常将这些基本观念进行分类,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

1. 物质结构与性质这部分主要介绍物质的分类、性质和结构。

包括物质的分类,如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物质的性质,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变化;物质的结构,如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等。

2. 变化与反应这部分主要介绍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规律,包括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平衡、速率论等。

学生通过学习这个部分可以更好地了解化学反应的规律和原理。

5. 原子结构这部分主要介绍原子的结构和性质,包括原子的组成,原子核的结构,电子排布等。

学生通过学习这个部分可以更好地了解物质微观结构的形成和性质。

二、中学化学基本观念的构建1. 系统化的教学内容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基本观念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教学。

通过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层层递进地向学生介绍不同基本观念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系统的化学知识结构。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基本观念。

2. 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中学化学基本观念的构建需要教师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

可以利用实验演示、多媒体展示、模型演示等方式来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化学基本观念。

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在实践中加深对化学基本观念的理解和认识。

3. 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要注重化学基本观念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化学基本观念在生活中的应用。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实际问题解决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基本观念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化学核心素养的基础知识与理解能力

化学核心素养的基础知识与理解能力

化学核心素养的基础知识与理解能力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化学核心素养的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是学习化学的基石,下面将从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及应用、化学实验的操作技巧等方面来探讨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化学学科有着严谨的基本概念,如元素、化合物、化学式、摩尔等,学生应对这些基本概念有充分的理解。

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化合物由元素组成,化学式是对化合物元素组成的简洁表示,摩尔是物质的计量单位。

理解化学基本概念的重要性在于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和表达分子、离子和反应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为学习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二、化学反应的原理及应用化学反应是化学学科中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化学反应涉及到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学生需要理解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是为了应用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

如理解酸碱反应的原理,可以应用在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中,如酸碱中和的计算、酸雨的成因等。

三、化学实验的操作技巧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需要通过实验了解化学现象,掌握化学实验的操作技巧。

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学生需要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并且能够准确地进行实验观察和实验记录。

例如,在酸碱滴定实验中,学生需要掌握使用滴定管滴定和废液废弃的技巧,以及观察能力,准确判断终点颜色变化。

除此之外,学生还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技巧,如加热、过滤、结晶等。

这些技巧在学生进行实验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化学核心素养的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对于学生的化学学习至关重要。

学生应通过理解化学基本概念、掌握化学反应的原理及应用,以及熟练运用化学实验的操作技巧来培养自己的化学核心素养。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生才能在深入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对中学化学基本观念及其教学价值的认识

对中学化学基本观念及其教学价值的认识

对中学化学基本观念及其教学价值的认识【摘要】中学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化学基本观念作为化学学科体系的灵魂,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将其作为化学教学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和实践追求。

本文从中学化学基本观念的内涵和教学价值两个方面做了简单论述。

【关键词】化学基本观念;教学价值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学科,和学习者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1]。

然而,化学却被视为一门难学的学科。

很多学生认为,化学具有难以理解的核心概念和规则;需要记忆的事实性知识和材料太多,逻辑结构不清晰;化学知识太抽象,难以应用到真实世界中;这些都给化学的学习造成了负担,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忘记:学习过程中,边学边忘,费时费力,一旦毕业,不再参加考试,不再接触相关领域的时候,所学的知识便忘的更快,在遇到与化学有关的问题时不能有效地解决。

这样,他们所学的知识和中学阶段所接受的化学学科的教育便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这些不但是学生学习的困境,也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

那么,问题出在哪儿,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又在哪儿?巫香娟(Boo Hong Kwen)指出,学生难以理解某些化学概念或许是因为教师对化学基本观念的强调不够。

我国《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多次提到了化学基本观念,并在课程目标部分明确提出了“形成有关化学科学的基本观念”的培养目标。

一、化学基本观念的内涵化学基本观念是指学生通过化学学习,在深人理解化学学科特征的基础上所获得的对化学的总观性的认识,具体表现为个体主动运用化学思想方法认识身边事物和处理问题的自觉意识或思维习惯。

山东师范大学的毕华林教授将化学基本观念概括为三类:知识类、方法类、情意类。

知识类的化学基本观念有元素观、变化观、微粒观;方法类的化学基本观念有分类观、实验观;情意类的化学基本观念有化学价值观[2]。

这三个方面的基本观念相互影响、共同作用构成中学化学基本观念这一有机整体。

中学化学基本观念在化学教学中的构建

中学化学基本观念在化学教学中的构建

中学化学基本观念在化学教学中的构建中学化学是中学化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基本观念的构建是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

下面将从两方面探讨中学化学基本观念的构建。

一、中学化学基本观念的内涵和构建1. 物质的基本构成观念: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应该正确理解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基本观念。

并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原子的微观结构和性质,进而认识到物质的各种性质和变化是由其微观结构和性质所决定的。

3. 化学反应的基本观念: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转化的过程,是原子或分子之间的重新组合。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应该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原子或分子之间的重新组合,以及原子守恒和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应该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应掌握化学反应的速率、平衡以及化学平衡与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4. 电的基本观念:电是一种电荷的运动形式。

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应该正确理解电荷和电流的基本概念,了解电荷的性质和移动过程。

并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应该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在电解质溶液和电容器中的行为,进一步加深对电的基本观念的理解。

二、中学化学基本观念的构建方法1. 结合实验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应该注重实验教学,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形成正确的化学观念。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操作,观察化学现象,验证化学原理,加深对化学基本观念的理解。

2. 建立概念框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建立概念框架的方式,将相关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化学知识结构。

通过概念框架的建立,学生可以形成知识的网络,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

3. 引导学生思考和合作学习:中学化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质疑,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化学知识,从而更好地构建化学基本观念。

4. 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通过图像、动画等方式直观地呈现化学现象和原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构建化学基本观念。

中学化学基本观念与化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分析

中学化学基本观念与化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分析

中学化学基本观念与化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分析摘要化学基本观念是对化学具体知识的超越,是学生在系统学习中学化学课程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化学的总体看法和概括性认识,体现了学习者思维的深刻性与综合性。

文章描述了化学基本观念的含义及其内容构成,着重分析论述了化学基本观念与化学知识之间的关系,以期能为中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培养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中学化学;基本观念;化学知识一、化学基本观念的含义及其内容构成1.化学基本观念的含义化学基本观念是学生在系统学习中学化学课程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化学的总体看法和概括性认识,具体表现为个体主动运用所学的化学思想、方法和知识考察周围事物和处理问题的自觉意识或思维习惯,它具有普遍而强有力的适用性,对个体的发展具有规范和导向作用。

化学基本观念是对化学具体知识的超越,学习者概括、提取了化学科学领域最具有广泛迁移作用和持久价值的化学思想和化学方法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素养和情感素养,体现了学习者思维的深刻性与综合性。

2.化学基本观念的内容构成作为科学抽象结果的化学基本观念,在形式上是抽象的、主观的,但在内容上则是具体的、客观的,是具体化学事实、概念、原理在学生头脑中的概括、反映。

每一化学观念都有其具体的基本含义,这些基本含义以书面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就是一些知识形态的化学观念,也叫做基本理解,它在字面意义上反映了物质化学运动的本质与规律。

正是因为化学观念可以以知识形态存在,成为师生视野中的实在之物,才使培养化学基本观念的教学实践成为可能。

就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以及中学化学课程的奠基性作用而言,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化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基本观念主要包括:元素观、物质变化观、物质微粒观、微粒作用观、物质结构观、物质分类观和化学价值观。

二、化学基本观念与化学知识之间的关系1.化学知识是构建化学基本观念的载体和工具化学基本观念的培养离不开对具体化学知识的深入学习。

化学知识是前人在长期的化学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是人类探索物质世界的方法智慧、情感态度和价值信念的结晶,对学习者具有思维启迪、方法借鉴和情感熏陶功能。

浅谈中学生化学基本观念

浅谈中学生化学基本观念

浅谈中学生化学基本观念本论文以中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培养为论点进行论证,文中将要论述化学基本观念的概念、培养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必要性以及影响化学基本观念形成的因素等几个方面。

论文在写作过程中,我参阅了很多文献、论文、著作等相关资料,又根据自己平时在教学实践中的实际感悟和积累的经验形成此论文,希望对中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培养有所帮助。

一、化学基本观念的界定1.我个人对化学基本观念的理解由于每个人对同一问题的界定会受到其个人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化学基本观念概念的界定也有很多种说法。

在这里我将简单叙述我个人在平日的教学中对化学基本观念的理解。

无论哪个年龄段的人,在做事情的时候如果知道这件事情中存在的一般内在规律,肯定会更容易成功。

同理,对于学生来说,如果学生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化学这门学科所涵盖的维度并且能够运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化学键、能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和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这些角度来看待生活中的现象,那么学生就会明白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原来都是可以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释的,并有一定的规律性存在。

那么,这其中也是学生化学基本观念形成的表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生活中会面对越来越多的问题是需要运用化学思维和方式来解决的。

那么人们面对此类问题时,能否根据化学理论或者运用化学手段去做出正确的判断呢?人们在面对我们人类的共有自然资源时,例如环境、空气、水等等自然能源时,能否会从化学能源的角度思考与之相关的问题呢?个人认为,这就取决于人们的化学基本观念的深浅。

2.化学基本观念的科学定义很多文献、著作中都对化学基本观念的定义如:“是学生在系统学习化学课程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化学的整体看法和概括性认识。

具体表现为个体主动运用所学的化学思想、方法和知识考察周围事物和处理问题的自觉意识或思维习惯。

它具有普遍而强有力的适用性,对个体的发展具有规范和导向作用”。

这是学生在通过系统的化学学习之后,在其头脑中所形成的内在的化学素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化学基本观念的内涵及其学习价值随着学科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学化学教育越来越关注这样一个问题:一种较为理想的中学化学教育, 最重要的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我们的答案是:观念,中学化学的基本观念!那么,什么是中学化学的基本观念?它的学习价值何在?一、中学化学基本观念的内涵1.中学化学基本观念的界定所谓中学化学基本观念就是中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通过对化学基础知识或化学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所形成的能够反映化学本质特征的总观性认识。

化学基本观念既不是化学知识,也不是化学知识的简单组合,但化学基本观念又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根植于化学知识和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之中,是概括性的、上位的。

考查中学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过程,可以发现基本观念、核心概念和相关知识之间存在如下关系:从上图可以看出,中学化学基本观念是化学学习反思的产物,但是化学基本观念一旦形成, 过来对化学学习又产生强大的反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形成的观念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正确的观念,有的是错误的观念,所谓化学基本观念指的是在学生观念头脑中形成的正确的观念,它和一般想法或认识是不同的,更不是错误的观念。

2.中学化学基本观念的特点中学化学基本观念属于观念的范畴,它具有观念的一般特点,但就其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又带有中学化学的特色。

中学化学基本观念具有概括性、稳定性、层次性和生成性等特点。

(1)概括性所谓概括性是从中学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过程来说的,因为一种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需要对大量的化学基础知识进行概括、整合、总结反思,首先形成较上位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对同类核心概念的进一步概括、整合、反思才形成更上位的基本观念。

比如, 微粒观的形成就是学生在学习了大量的有关物质微粒类的基础知识后,通过比较、归纳、整合等的反思性学习活动,形成相应的核心概念,然后对这些核心概念进行进一步的概括性反思,从而在学习者头脑中形成一种有关微粒间作用的总观性认识: “(1)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2)微粒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的;(3)微粒间有一定的间隔;(4)微粒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这种概括性的认识经过应用于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完善、修正后,才最终形成微粒观。

因此中学化学基本观念作为一种观念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2)稳定性观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过基础知识→核心概念→基本观念→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基本观念→…几个反复过程方能形成一种较为完善的基本观念。

但是基本观念一旦形成后就具有极强的稳定性。

这种稳定性一方面表现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地、合法地将其应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比如物质观一旦在学生头脑中形成, 他在学习有关化学物质时就能有意识将物质的结构、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的制法、用途有机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基本观念的稳定性还表现在基本观念一旦形成就能稳定地存在于学习者头脑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基本观念的基础知识可能早已被遗忘了,但是基本观念不但不会被遗忘,反而由于学习者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不断用它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从而使得它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清晰。

比如,能量观一旦形成, 学习者高中毕业后, 如果不进一步从事有关化学的学习或工作,那么,常见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原电池原理、电解池原理等一些基础知识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地遗忘,但是,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的,诸如“化学能是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的,而且转化过程中能量是守恒的”等观念是不会被遗忘的。

(3)层次性观念的层次性是受学习者的认知水平的高低和知识经验的多少影响的。

一般说来, 学习者的认知水平越高,知识和经验越丰富,越容易形成内容更完善、层次级别更高的观念。

正如约翰·洛克所说的,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的心中就像一块白板,没有任何的观念可言,即“人没有天赋的观念”,而一个经验丰富的学者头脑中的观念却是丰富的、高级的。

对于中学化学基本观念也是一样,化学的初学者几乎没有任何形成规范观念的可能,但是, 随着学习者化学知识经验的不断增多,形成高级的、完善的观念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因此,中学化学基本观念的层次性包括三方面含义: 一个方面是指不同阶段的学生所要形成的基本观念应该是不同的。

依据课程标准,元素观、微粒观、化学反应与能量、物质分类、化学的社会观、化学的价值观等是在初中阶段化学课程中要形成的基本观念。

到了高中阶段, 在初中阶段化学课程中所形成的基本观念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形成物质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关系、反应的快慢与限度等基本观念;另一个方面就是指对于同一基本观念在不同的阶段,由于学生所拥有的知识经验不同, 的内涵的丰富程度也是不同的。

例如,“微粒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微粒构成的,微粒很小,微粒是运动的,微粒间有间隙,微粒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在初中阶段一般重点培养学生的前四点,而进入高中阶段后,第五点( 即物质的微粒作用观) 成为学生重要的化学基本观念之一;第三个方面则是指更高层次的观念是以低层次观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初中阶段的化学基本观念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活化学观念基础上的,而高中阶段的化学基本观念则是建立在初中化学基本观念基础上的,没有低一级的基本观念作基础,高一级的基本观念就无法形成。

例如,学生要从本质上理解化学反应的快慢,必须首先理解物质的微粒作用观等等。

因此,我们说高中课程内容选择中所注重的基本观念是指在义务教育阶段中所形成的化学基本观念的深化、提升和拓展。

(4)生成性生成性是针对观念是否能有效地实现学习迁移而言的,我们知道“知识的概括化程度越高, 越容易发生迁移”。

既然中学化学基本观念作为一种观念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所以它就能够具有很强的生成性。

中学化学基本观念的生成性不仅仅表现在它能实现化学学科内的迁移生成, 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不同学科、不同领域间同样可以实现迁移生成。

比如,分类观这种化学学习方法类的基本观念一旦形成后,在化学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学习了氧气、氯气等非金属单质的性质后,如果再学习硫单质,那么分类观就能指导学习者自觉地利用分类观进行学习:既然硫是非金属单质,那么,硫就与氧气、氯气具有相似性,可能与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碱等发生反应。

如果学习者再遇到一种陌生的物质,他也能在分类观的指导下,对所研究的物质进行熟练地分类,然后根据所属的类型进行生成性学习。

在学习其学科时, 同样会利用分类法去处理,就是在解决日常生活中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时,在这种分类观的指导下,他也会从容地分类处理,使得问题解决有条不紊,不忙不乱。

3.中学化学基本观念的构成如上所述, 化学基本观念是学习者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成果,反思的对象不同, 形成的基本观念的种类就不同。

通过考查学习者反思的对象,我们认为中学化学基本观念应该来自三个方面:一方面来自学生对化学学科知识的学习与反思,主要形成有关化学学科知识类的基本观念;另一方面来自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学生对化学学科本身的认识与反思,涉及到化学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价值方面的问题,主要形成有关化学的价值方面的基本观念;再一方面来自学生对化学学习过程的反思,涉及到一些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主要形成有关化学学习方法类的基本观念。

这三个方面的基本观念相互影响、共同作用构成中学化学基本观念这一有机整体。

其中,有关化学知识的观念是化学基本观念中的显性观念,是化学学习的最直接的目标,也是最易引起师生关注的观念,而有关化学学习方法类的观念和有关化学价值类的观念则是化学基本观念中的隐性观念,容易被忽视和淡化。

我们认为化学学习方法类的观念是化学学习的工具性观念,有关化学价值类的观念是化学学习的驱动性观念,它们的形成对于学生的化学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学化学基本观念的学习价值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中学化学基本观念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同时,中学化学基本观念一旦形成,对中学化学的学习也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概括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念的作用在于指导实践。

中学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为学习者提供观察周围事物的一种心理范式和思维习惯,能使学习者自觉地利用化学的视角审视所见所学。

中学化学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发现问题首先得有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从何而来? 来自观念,可以想象一个没有任何化学观念的人,他怎会用化学的观点去观察事物。

不能用化学的观点去观察事物,又怎能发现化学问题。

所以,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入手,培养学生基本的化学观念。

化学基本观念形成后,它反过来能指导学生用化学的观念观察和分析有关的化学问题。

2.有利于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学习需要兴趣和动力, 化学学习也不例外。

化学价值观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化学知识的价值, 以及中学化学学习的价值。

我们知道,现在很多学生,包括一部分教师对化学知识以及化学学习都是存在偏见的,他们认为中学学习化学的唯一目的就是升学,也正是由于这种化学价值观的作用,才出现了当今这种急功近利的题海战术式的教学和学习方式。

化学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中学化学教育要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让学生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要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教会学生学会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要有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制定这些目标的目的是引导教师和学生树立正确的化学价值观,因为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化学价值观,才能产生学习化学的持久兴趣和不竭动力。

中学化学学习方法类的观念能够指导学生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分类观,就能引导学生高效地学习化学物质的知识。

3.有助于增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中学化学基本观念对化学知识学习和理解的意义表现在化学学科知识类的化学基本观念能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本身的理解。

当代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任何学习都是在学习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已经获得的动作技能, 得的态度等基础上进行的,而新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又会对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经验、技能和态度甚至学习策略等产生影响。

我们认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习者最稳定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化学基本观念对后续的化学学习具有极强的迁移能力,能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而不是机械记忆化学知识。

比如,学生的物质观和微粒观形成后,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就不会感觉那么凌乱,因为物质观和微粒观能够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并能引导学生整理看似杂乱的知识点,发现其中的内在联系,也能从微观实质上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的现象以及物质间的相互转化,真正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