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上册第一章 测试卷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每小题2分,共32分)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蜡烛熔化C.木炭燃烧D.电灯发光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3、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支持燃烧B.化学性质比较稳定C.具有可燃性D.能供给呼吸4、下列物质中不能在氧气里燃烧的是()A、氮气B、木炭C、红磷D、铁5、今年春天,不同寻常的低温导致北极上空差点形成臭氧洞。
臭氧(O3)属于()A.氧气B.空气污染物C.混合物D.稀有气体6、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7、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状态B.熔点、沸点C.氧化性、可燃性D.密度、硬度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9、生活中常见的下列变化没有氧气参加的是()A.电灯发光B.动植物的新陈代谢C.食物腐烂D.金属器皿锈蚀10、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具有可燃性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11、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盐酸。
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浓盐酸,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猜想假设B.查阅资料C.进行试验D.交流讨论12、焊接金属时,能用作保护气的一组气体是()A、氢气、氮气B、氮气、氧气C、氢气、氧气D、氮气、稀有气体13、集气瓶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某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A.①或②B.②或③C.①或④D.③或④14、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A、不放出氧气B、放出氧气速率慢C、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D、放出氧气总量增加15、某市空气质量报告:空气污染指数为64,空气质量级别为Ⅱ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A 物质B 实验C 运动D 性能答案:A解析: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所以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蜡烛熔化B 冰雪融化C 纸张燃烧D 酒精挥发答案:C解析: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蜡烛熔化、冰雪融化、酒精挥发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颜色B 密度C 可燃性D 熔点答案:C解析: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颜色、密度、熔点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4、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A 镊子B 药匙C 纸槽D 手答案:B解析: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块状固体用镊子,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
5、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A 1/2B 1/3C 2/3D 3/4答案:B解析: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以免液体沸腾喷出伤人。
6、下列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A 烧杯B 试管C 蒸发皿D 燃烧匙答案:A解析:烧杯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不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试管、蒸发皿、燃烧匙都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用嘴吹灭酒精灯B 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C 取用粉末状药品用药匙D 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答案:C解析: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A 错误;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以防污染试剂,B 错误;取用粉末状药品用药匙,C 正确;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会使读数偏大,D 错误。
8、下列仪器中,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A 集气瓶B 量筒C 烧杯D 试管答案:D解析:集气瓶和量筒不能加热,烧杯加热时需垫石棉网,试管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可编辑全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人教初三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共3套)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单元卷1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课题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A.我国即将发射的“嫦娥二号”探月卫星轨道的计算B.发射“神舟”系列飞船的火箭所需新型燃料的研制与生产C.“神舟”八、九、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空间站雏形)的对接D.儿童“手足口病”传播途径的调查【考点】什么是化学.【难度】易【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化学研究的内容考虑,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就可以解答本题,知道化学是学什么的.【解答】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从而可知B项符合此范围,属物质的性质、变化规律及组成的范畴,其它选项均不属于.A、C是天体物理研究的范畴,D是生物医学研究的范畴.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化学研究范畴的考查,是选项过程的具体探讨,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2.下列学习用品中不属于化学制品的是()A.毛笔B.圆珠笔C.塑料直尺D.课本【考点】什么是化学.【难度】易【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制品这一基本概念,化工合成的物品属于化学制品,自然界存在的物质都不是化学制品.【解答】解:A、毛笔是由竹子和动物的皮毛制成的,不属化学制品;B、圆珠笔也是通过化学变化合成的,也是化学制品;C、塑料直尺也是通过化学变化合成的,也属化学制品;D、课本是经过化学加工的制品,属化学制品.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基本概念,侧重基础,可根据已有的知识解决,题目较典型.3.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B.C.D.【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化学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难度】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从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的事项去分析;B、从酒精灯的点燃方法去分析;C、从如果将水注入浓硫酸里,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水会浮在浓硫酸的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量能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这是非常危险的去分析;D、从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的注意事项去分析.【解答】解:A、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①瓶塞倒放,①标签对准手心,①瓶口紧挨试管口,故A正确;B、点燃酒精灯时要用火柴点燃,故B正确;C、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读数时应平视,仰视会造成读数偏小,故C错误;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①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①试管与桌面呈45°角;①要上下移动试管进行预热,故D正确;由于题目要求选出错误的,故答案为:C.【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好实验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4.下列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A.未经老师允许,擅自把实验室的药品带回家B.用滴管滴加液体完毕,把它放在桌面上C.在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食盐和蔗糖D.实验完毕把仪器洗涤干净,并整理好实验桌【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仪器的连接与洗涤.【难度】易【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及其产生的后果进行系统的探究分析,及相互推导的能力.【解答】解:A、化学药品不用带出实验室,更不能擅自把实验室的药品带回家.B、用滴管滴加液体完毕,应用水把把冲洗干净,放在烧杯中.C、在实验室里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D、实验完毕把仪器洗涤干净,整理好后放在实验桌上,以便下次使用.故选D.【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掌握好基本实验操作方法和教材中常见物质的性质实验或制取实验操作方法;然后,将正确的操作与题中给出的操作相互对照,找出错误所在.5.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生成新物质B.产生气体C.产生沉淀D.发光【考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在化学变化中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变化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要注意有这些现象时并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在于是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产生气体、产生沉淀、有发光放热的现象,都不能说明产生了新物质,不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对化学变化特征的考查,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有气体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D.需要加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考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伴随着发光、发热等现象,但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判断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但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发热就是物理变化,故A说法错误;B、有气体生成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水蒸发就是物理变化,故B说法错误;C、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因此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故C说法正确;D、需要加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水加热蒸发就是物理变化,故D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判断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7.某学生的实验报告中有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A.用量筒量取4.30mL酒精B.用托盘天平称量2.6g锌C.用托盘天平称量11.77g食盐D.普通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计数为25.62①【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10mL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进行分析判断.B、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C、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D、普通温度计能准确到0.1①.【解答】解:A、用10mL量筒量取4.30mL酒精,不符合10mL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故无法量取,故选项说法错误.B、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用托盘天平称量2.6g锌,故选项说法正确.C、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不能精确到0.01g,故用托盘天平称量11.77g食盐,故选项说法错误.D、普通温度计能准确到0.1①,不能精确到25.62①,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特别是天平、量筒的使用在中考中出现频度较高,其读数方法和误差的分析更是重中之重.8.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A.颜色B.状态C.硬度D.可燃性【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解答】解:物质的颜色、状态、硬度等方面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物质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9.氯酸钾是一种白色晶体,加热到400①以上,可缓缓分解放出氧气,在军工企业,常用来生产炸药.上述对氯酸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的是()A.物理性质B.制法C.用途D.化学性质【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根据题干分析物质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等.【解答】解:A、氯酸钾是一种白色晶体,描述的是氯酸钾的物理性质;B、由题意可知,对氯酸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的是制法;C、氯酸钾在军工企业,常用来生产炸药,描述的是氯酸钾的用途;D、氯酸钾在加热到400①以上,可缓缓分解放出氧气,有新物质生成,描述的是氯酸钾的化学性质.故选B.【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用途等知识即可分析解答.10.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B.瓜干造酒C.酒精燃烧D.食物变质【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瓜干造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酒精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食物变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11.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人呼出的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盛有空气的集气瓶内燃烧更旺,由此说明()A.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B.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小C.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大D.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考点】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探究.【难度】易【专题】科学探究.【分析】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汽,人体呼出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含量不同,据此结合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燃烧较旺,说明空气中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高,不能说明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木条在空气瓶内燃烧较旺,说明在呼出的气体中支持燃烧的氧气的含量大幅下降,则呼出的气体中氧气要比空气中含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C、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燃烧较旺,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小,而不是大,故选项说法错误.D、呼出的气体主要是氮气,二氧化碳含量相对增加,还含有水蒸气,其它气体等,不完全是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区别、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取液体后的胶头滴管,平放在桌面上B.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C.把块状固体横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直立起来D.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悬空垂直于容器上方【考点】化学药品的取用.【难度】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块状药品使用镊子取用.C.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滴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分析判断.【解答】解:A、滴管使用时不能放在实验台上,会污染实验台,故A错误;B、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镊子,故B正确;C、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故C正确;D、根据胶头滴管加液时,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 cm处;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化学变化一定有发光发热现象C.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D.物质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伴随着发光、发热等现象,但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解答】解:A、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放热,故错误;B、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但化学变化中不一定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故错误;C、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故正确;D、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故错误;故选C.【点评】判断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14.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变化是直接利用化学变化产生能量的是()A.用煤燃烧来发电B.家庭用电热水器烧水C.用风能发电D.三峡电站利用水利发电【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用煤燃烧来发电,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家庭用电热水器烧水,是由电能转化为热能,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用风能发电是通过轮子的转动发电,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三峡电站利用水利发电,是通过水的流动,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A.【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如果从分子的角度看(针对由分子构成物质而言),在物理变化中原物质分子没有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在化学变化中,原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他分子或微粒.15.能说明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镁条变短B.放热C.有耀眼的白光产生D.生成了氧化镁【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化学变化的依据是生成了氧化镁.【解答】解:A、镁条变短属于实验现象,故选项错误;B、放热属于实验现象,故选项错误;C、有耀眼的白光产生属于实验现象,故选项错误;D、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化学变化的依据是生成了氧化镁,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化学变化的特征,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5分)16.(18分)填写实验基本操作中的数据:(1)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要使用漏斗,但酒精量不得超过灯身容积的.(2)用试管给液体加热时,还应注意液体体积不宜超过试管容积的.加热时试管宜倾斜,约与台面成角.(3)用试管盛装固体加热时,铁夹应夹在距管口的处.(4)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称准到克.(5)在实验时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6)使用试管夹时,应该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固定在离试管口的处【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化学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难度】中【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1)根据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回答.(2)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回答.(3)根据铁夹使用的具体规定回答.(4)根据托盘天平的精确度回答.(5)根据药品取用的节约原则回答.(6)根据试管夹使用的规定回答.【解答】解:(1)为了使酒精灯能正常燃烧,又不会使酒精容易撒出,酒精的量一般是在其容积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之间.(2)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为了不使液体喷出伤人,液体的量不能超过容积的三分之一,为了增加受热的面积,试管与水平面成约45度角.(3)为了加热方便,铁夹要夹在距试管口的三分之一处.(4)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称量,它的精确度为0.1克.(5)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液体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6)为了加热方便,试管夹要夹在距试管口的三分之一处.故答案为:(1);(2);45°;(3);(4)0.1;(5)1~2;(6).【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基本操作又是实验的必备技能,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考查热点之一,特别是基本操作中涉及的一些数据.17.(12分)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有些块状的药品还可用夹取.实验室里把锌粒放入试管时,应先把试管,把锌粒放入以后,再把试管慢慢地,使锌粒试管的底部,以免打破试管底部.【考点】化学药品的取用.【难度】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固体药品盛放在广口瓶中,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夹取解答.【解答】解: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的药品还可用镊子夹取.实验室里把锌粒放入试管时,应先把试管平放,把锌粒放入以后,再把试管慢慢地竖起,使锌粒慢慢滑到试管的底部,以免打破试管底部.故答案为:广口瓶;药匙;镊子;平放;竖起;慢慢滑到.【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药品的取用是最基本的操作之一,是实验考查的重点,要理解掌握块状或粉末状固体药品及液体药品取用的过程和注意事项.18.(8分)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实验结束后发现放在桌子上的试管已经破裂,请你分析造成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写出四种):、、、.【考点】物质的加热.【难度】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实验室里给固体药品加热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试管口朝上倾斜、试管底部接触到灯芯、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未给试管预热等.【解答】解:实验室里给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破裂可能是由于试管受热不均匀,也可能是在高温时突然冷却等引起的.如试管没有预热,就直接加热会造成试管受热不均匀;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导致加热时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试管;试管底部接触到灯芯导致试管受热不均炸裂;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造成生成的水倒流到试管底部炸裂试管;刚加热完的试管立刻用冷水清洗等.故答案为: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试管外壁有水滴;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试管底部接触灯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验室里给固体药品加热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难度不大.19.(17分)填写仪器名称,选择仪器下方的字母填写在相应横线上:a b c d e f g h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的仪器是;用作量取一定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的是.【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难【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回忆基本操作,归纳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得出答案.【解答】解:a是铁架台,b是漏斗,c是量筒,d是试管,e是集气瓶,f是烧杯,g是胶头滴管,h是酒精灯;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胶头滴管;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的仪器是铁架台;用作量取一定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量筒;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酒精灯;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烧杯;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的是集气瓶.故答案为:铁架台;漏斗;量筒;试管;集气瓶;烧杯;胶头滴管;酒精灯;g;a;c;h;f;e【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了解常见仪器的作用和名称,是同学们必须掌握的知识.第一单元卷2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给自行车打气B.把煤粉制成蜂窝煤C.用食醋去除水垢D.用砂纸磨去铁片表面的铁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给自行车打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把煤粉制成蜂窝煤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食醋中的醋酸能和水垢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正确;D、用砂纸磨去铁片表面的铁锈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仪器可以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是()①量筒①试管①燃烧匙①集气瓶①烧杯①烧瓶.A.①①B.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和坩埚等;需要垫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漏斗、量筒、集气瓶等.【解答】解: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和坩埚等;需要垫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漏斗、量筒、集气瓶等.故答案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比较基础,只要掌握了常用的加热仪器,问题就会很容易解决,学生应熟悉常见仪器及使用.3.厨房中发生的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食盐结块B.食物腐烂C.液化气燃烧D.食物煮熟【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难度】易【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食盐结块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液化气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食物煮熟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液体药品的用量时,应取1~2mLB.实验时,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到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要倾斜与桌面大约成45度角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考点】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化学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和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来回答本题.【解答】解:A、为了节约药品,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液体药品的用量时,应取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故A说法正确;B、实验时,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中,故B说法错误;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是: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将三名航天员送入中国空间站。
航天发射与空间实验活动是当前热门话题之一。
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A.“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轨道设计与控制B.燃烧科学柜进行的点火测试C.应急呼吸装置在轨测试D.仿生骨骼复合材料的研究2.厨房是制作美食的场地。
下列厨房中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面包发霉B.葡萄酿酒C.榨取果汁D.铁锅生锈3.下列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存在任何联系B.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会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C.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指的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D.化学变化过程中不一定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4.生产和生活中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下列过程中的各种能量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而来的是()A.氢能源汽车行驶B.天然气灶具做饭C.太阳能热水器烧水D.火力发电厂供电5.科学实验必须按规范进行操作。
下列与液体有关的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量取液体C.滴加液体D.加热液体6.下列镁条燃烧的现象中,能作为判断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的是()A.放出大量的热B.发出耀眼的白光C.有白色固体生成D.镁条变短、甚至消失7.了解实验的安全知识,可以更好地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为了节约试剂,将用剩的试剂放回原试剂瓶B.用酒精灯给玻璃仪器加热时不能接触灯芯C.在实验室里不许用嘴品尝任何试剂的味道D.洒在桌上的酒精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8.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初次读数时俯视读数为30.0 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仰视读数为10.0 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A.大于20 mLB.小于20 mLC.等于20 mLD.无法确定9.某同学利用如图创新实验对蜡烛及其燃烧过程进行探究。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测试卷(含答案)
(科教版)化学.上册.第一章测试卷班级:姓名:题号一二三四得分得分一、我会选(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表格中。
3×15=45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1、佛山是远近闻名的陶瓷之都。
在陶瓷器制造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混合B.成型C.干燥D.烧结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燃烧B、玻璃破碎C、冰块融化D、铁丝变曲3、医院给病人氧时用到类似右图所示的装置。
关于该装置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D.使用该装置用采观测氧气输出的运率4、古人曾将铅锻打成细细的铅条,作为笔来写字,这也是“铅笔”名“的由来。
铅条能像铅笔一样写字,这一现象与铅的下列性质有关的是()A、硬度小B、熔点低C、密度大D、能导电5、李明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
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棉线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6、“民以食为天”。
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碾米B、淘米C、洗菜D、酿酒7、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发出强白光B、放出大量热C、镁条减少D、有白色固体生成8、(2011·山东泰安)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生铁制成铁锅B.金刚石作装饰品C.铜丝作导线D.氢气作高能燃料9、下列对蜡烛燃烧过程中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火焰分为三层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C、蜡烛逐渐变短D、生成了气体二氧化碳10、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
在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引一下”。
“拿磁铁来吸引一下”这“言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假设B、设计实验C、观察D、得出结论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的是()A、研发氢能源B、合成新材料C、编写电脑程序D、用石油生产化工原料1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13、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燃料为丙烷。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试题
化学第一章测试卷一1. 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烛炬成灰D.滴水成冰2.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牛奶酸败B.冰雪溶化C.试管破裂D.干冰升华3. 生活中的下列实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B.牛奶变酸C.铜器生锈D.木柴燃烧4. 我国科学家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Si)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个字。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上述操作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C.这两个汉字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汉字D.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纵原子的阶段5.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
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A.就地焚烧B.发酵后作农家肥C.加工成精饲料D.制造沼气6. 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
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C.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D.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7. 某学生要准确量取7克水,应用( )A.50 mL量筒B.10 mL量筒、滴管C.托盘天平D.5 mL量筒、滴管8. 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指针向左偏,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将游码移到零处B.加适量砝码C.加适量药品D.调整螺母,使天平平衡9. 用下列物质作燃料时,对环境污染最严重的是()。
A. 原煤B. 天然气C. 酒精D. 氢气10. 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A. 温室效应B. “白色污染”C. 酸雨的产生D. 农药化肥的使用11. 目前,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经常超标,下列现象会造成污染指数超标的是()A. 人的呼吸B. 植物的光合作用C. 汽车排放的尾气D. 液化空气时先蒸发出来的氮气12. 近年来,我国北方的沙尘暴频频发生,它主要造成空气中()有害成分的增加。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章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综合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水的沸腾B. 干冰升华C. 蔗糖溶解D. 铁丝燃烧2.下列仪器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①试管②烧杯③量筒④蒸发皿⑤石棉网⑥燃烧匙.A. ①②③④B. ③④⑤⑥C. ①②⑤⑥D. ①④⑤⑥3.足量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在密闭集气瓶内(起始时常压)燃烧至熄灭.瓶内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起始阶段蜡烛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②燃烧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变③蜡烛熄灭是由于瓶内氧气浓度过低④若产物中二氧化碳与水分子个数相等,则反应后瓶内气体总质量增加.A. 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4.下列反应中一定释放热量的是()A. 置换反应B. 化合反应C. 分解反应D. 中和反应5.某同学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8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来液体体积是()A. 一定小于8mLB. 一定等于8mLC. 一定大于8mL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8mL6.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A. 液体的倾倒B. 液体体积读数C. 点燃酒精灯D.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取药品没有说明用量时,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②闻气体的气味时,可将鼻孔凑到容器口;③给物质加热时,应将受热物体放在外焰处加热;④用量筒量取一定量液体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相平。
A. ①③B. ①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8.人类生活需要能量。
下列能量转化的例子中没有化学变化产生的是()A. 燃起篝火烘烤食物B. 太阳能热水器烧水C. 镁条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D. 煤燃烧发电9.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 用石墨做电池的电极B. 聚乙烯有热塑性,可用来制食物包装袋C. 用16%氯化钠溶液进行农业选种D. 氢气可能成为未来最理想燃料10.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在下列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有本质不同,该变化是()A. 酒精燃烧B. 牛奶变酸C. 铁生锈D. 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液态氧气11.箫音同学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家中的玻璃杯是否洗涤干净的依据是()A. 杯子内壁看不见油污B. 杯壁上的水不集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是覆盖一层均匀的水膜C. 用杯子装水,水是澄清透明的D. 上述都可以作为判断依据12.(xx•葫芦岛)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水结成冰B. 蜡烛燃烧C. 玻璃破碎D. 衣服晒干二、填空题(共8题;共28分)13.如图所示为已经提供给你的仪器,根据要求思考回答(写名称):①可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____;②用于镁带燃烧实验还需添加的仪器是________;③用来量度液体体积还需添加的仪器是________;④如进行过滤与蒸发操作还需添加的玻璃仪器是烧杯和________。
初三化学上册 第一章 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练习20XX-9-4姓名 _______选择题1、 以下变化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 光合作用B.矿石粉碎2、 以下性质中,狷于化学性质的是A. 镁条易折断B.武德合金的熔点约为69'CC.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D.镁能在氧气中燃烧3、 右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姓A. 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10、以下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s 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B 、金刚石用来制作玻璃刀C 、级气用于作清沽燃料 D,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11>以下有关仪脂使用或用途的表达中■•硕的是A. 试管:加热时所盛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2/3B. 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C. 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可用嘴吹灭D. 玻璃棒:常用作瓶样、过滤或转移液体4、 科学实验中,药品和仪器的存放应符合•定的标准。
以下物质存放在对应的容器中, 符合标准的是 & m am 光所面明下a a □砍set 字回体 5、 测定空气里级气含量通常使用的是 A.硫 B.木炭 C.蜡烛 6、 以下关于氮气用途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 • A.食品防腐 B.制成各种电光源 C.医疗冷冻麻胖 D.制化肥的重要原料7、 以下仪器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A .试管 B.烧杯8、 以下物质中,属于纯洁物的是A 汗项永 R 空与9、 卜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 C.燃烧匙 C.液氧 DD.红磷 D.蒸发皿 D.加碘食盐 A.取用团体药品 C.点燃酒精灯 B.向药品味道 D,取少量筑化钠C.食物腐烂D.蜡炬成灰12、某同学加热2〜3 mL蒸馆水,操作的正确顺序应该是① 点燃酒精灯:②加热:③用试管夹夹好试管:④往试管里加2〜3mL 蒸俐水: ⑤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标签朝外。
A 、①®③②⑤B 、④(豌)①② 13、 某同学称量9.5克食盐时,在称量过程中, A.增加食盐 B.减少食盐 14、 以下实验中,仪器之间不允许接触的是A.将试剂瓶中的液体药品倒入试管B.C.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试剂D. 15、 以下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吹灭蜡烛后的瞬间,烛芯处产生大量黑烟 点燃红磷后,产生大量的白雾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16、 某学生量取液体,仰视读数为40mL,将液体倒出一局部后,俯视读数为IOmL,那么该 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A.等于30mLB.小于30mlC.大于30mLD.无法确定17、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配制食盐溶液时,如果量取80ml 水时仰视读数,那么实际所量取的偏多B. 固体受热变成气体不一定是物理变化C. 发光发热的变化不•定是化学变化,如电灯通电光发热就没新物质生成D. 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约占空气质筮的五分之一18、 殴宝宝中的发热剂是铁粉、水和食盐等,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纵气含鼠(装 置见如图)・以卜对此改良实验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B. 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 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D. 此实验测出轼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19、用如以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轼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选项是A. 铜粉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B. 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C. 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弱气完全反响D. 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响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 体枳应该是反响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1/5填空题 从①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③物理性质、④化学性质四项中选择适当的序号填空。
(新)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附解析)
第一章测试(100分,45分钟)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5分)1.小明家厨房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妈妈说可能是白醋也可能是白酒,为了确认,小明按所学的闻气味的方法去确认这瓶液体,小明的做法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A.提出问题B.制定计划C.进行实验D.得出结论答案解析:C 这一题许多同学搞不清楚,小明按教材上所学的闻气味的方法去确认这瓶液体,即通过实验的方法来确认液体是白醋还是白酒,因此小明的做法属于科学探究的“进行实验”环节。
2.C 点拨:烧杯加热时应垫石棉网,不能直接加热;取用试剂后要及时盖上瓶塞,否则试剂可能被污染或挥发等;给固体加热,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C正确;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不用清洗。
2.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烧杯B.打开试剂瓶取用试剂后没及时盖瓶塞C.给试管内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D.取用试剂后将滴管清洗再放回原滴瓶答案解析:C 烧杯加热时应垫石棉网,不能直接加热;取用试剂后要及时盖上瓶塞,否则试剂可能被污染或挥发等;给固体加热,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C正确;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不用清洗。
3.为了确定某化肥的种类,下列探究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观察其外观,为白色晶体B.闻其气味,无明显气味C.测其溶解性,可溶于水D.加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答案解析:D 加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产生是因为产生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4.图1-1是单质家属“四兄妹”的对话,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图1-1答案解析:A 钾性质活泼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B.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C.量筒可用于溶解物质D.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可用量筒和胶头滴管答案解析:C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先把液体倒入量筒至接近刻度线,再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线,这样可避免液体倒入过多;不能在量筒中溶解物质,应在烧杯中溶解。
初三上册化学1单元试卷
初三上册化学1单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矿泉水C. 蒸馏水D. 冰水混合物2.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 产生新物质B. 能量变化C. 颜色变化D. 状态变化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A. 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B. 原子的种类不变C. 原子的数目不变D. 原子的质量不变4.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氢气D. 氮气5. 实验室中常用来加热的仪器是()A. 酒精灯B. 烧杯C. 试管D. 量筒6. 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作用是()A. 加速反应速率B. 改变反应速率C. 改变生成物的质量D. 改变反应物的质量7.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 碳B. 氧C. 钠D. 硫8.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碳酸钙B. 碳酸钠C. 硫酸D. 氢氧化钠9. 在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相对量是()A. 固定的B. 可变的C. 不确定的D. 无关紧要的10. 根据化学方程式,下列物质中,属于还原剂的是()A. 氧气B. 氢气C. 二氧化碳D. 一氧化碳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物质的化学式为H2O,其中H代表______元素,O代表______元素。
2. 根据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是______。
3. 实验室中常用的干燥剂是______。
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______不变。
5. 物质的溶解度受______和______的影响。
6. 根据化学方程式,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7. 酸的化学性质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8. 根据元素周期表,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属于______。
9. 根据化学方程式,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0. 根据化学方程式,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 走进化学世界 测试卷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若在试管中加入2~3 mL液体再加热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②在试管中加入2~3 mL液体③用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回原处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②④③①D.④③②①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嘴吹灭酒精灯B.实验桌上酒精着火用湿抹布盖灭C.为避免浪费,实验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D.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药匙,取用块状固体药品直接用手拿3.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A.水B.二氧化碳C.水和二氧化碳D.灰烬4.现有下列仪器:①25mL量筒;②试管;③胶头滴管;④酒精灯;⑤100mL量筒。
量取25 mL 液体,应该选用的仪器是()A.①②B.①③C.③⑤D.②④5.分析人体从鼻孔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图,得出一些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图中各气体的含量为气体的体积分数B.吸入的空气中的氧气只有部分进入血液C.人体能产生稀有气体D.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的比例比水汽大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7.对着窗户上的玻璃吹气,一会儿玻璃上就会出现水雾,由此说明了()A.在呼吸时,吸入了大量水蒸气B.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比空气中的水蒸气多C.人体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D.空气中不含有水蒸气8.下列行为中,没有违背实验室规则的是()A.进入实验室就可以随便做实验B.把实验剩余的药品带出实验室C.把反应后的药品倒入指定的废液缸D.实验结束时,未整理仪器就离开实验室9.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是()①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⑤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A.①③⑤⑥B.②④C.②③⑥D.③④⑤10.实验室中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A.烧杯B.试管C.蒸发皿D.量筒11.人类生活需要的能量大部分来自化学反应。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第一章测试题
初三化学第一学期第一章测试题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初三化学第一章测试题答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题,每题3分,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共计48分)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A.有颜色变化 B.有其他物质生成 C.有气体生成D.有发光、放热现象2.下列成语描述的变化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 B.烛炬成灰 C.花香四溢 D.滴水成冰3.下列四项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4.下列不符合近代化学观点的是()A.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会破裂C.化学变化中,原子不会破裂D.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5.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是()A.用水冲灭 B.用书本扑打扑灭 C.用嘴吹灭 D.用湿抹布盖灭6.下列去用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A.用药匙量取一定质量的粉末状固体药品B.用胶头滴管代替量筒取用20mL液体C.没有说明用量时,液体药品取试管容积的1/3D.取用药品后,立即盖上瓶塞放回原处,标签朝外7.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能被点燃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气味B.要节约药品,多取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C.块状而又无腐蚀性的药品允许用手直接取用D.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砝码要用镊子夹取9.下列仪器可以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是()①量筒;②试管;③燃烧匙;④集气瓶;⑤烧杯;⑥烧瓶A.⑤⑥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⑤⑥10.挣荡试管中液体的正确方法是()A.手握试管,上下晃动B.手指拿住试管的中上部,用腕左右摆动C.手握试管,用臂左右摆动D.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11.下面使用试管夹夹取试管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B.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上部C.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上部D.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12.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是()A.观察气体颜色 B.插入燃着的木条C.闻气体的气味 D.倒入澄清石灰水13.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A.等于9mL B.大于9mL C.小于9mL D.无法确定14.小红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的将食盐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里,称得食盐质量为(1g以下用游码)。
中考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中考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班别学号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我们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最基本的手段是()。
A.逻辑推理 B.大气探测C.化学实验D.精确运算2.下列生活中发生的变化,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 B.滴水成冰C.铁钉生锈D.酒精挥发3.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春天,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B.夏天,放置半天的饭菜变酸C.秋天,铁路上铁轨的对接处与夏季相比间隔变大D.冬天,玻璃窗上凝结出漂亮的冰花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总在不断地变化B.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用途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C.食盐不但是一种调味品,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D.化学只能研究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物质,不能创造新物质5.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蜡烛,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动后,发现小块蜡烛并未减少,并浮在水面上,由此不能..说明蜡烛具有的性质是()。
A.受热易熔化 B.密度比水小C.较软,硬度不大D.不溶于水6.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有一操作如图,该操作说明该气体()。
A.极易溶于水B.易溶于水C.不易溶于水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7.下列关于各物质的叙述中,其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B.石蜡受热会熔化C.酒精挥发D.氧气能变成淡蓝色液氧8.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的最简便方法是()。
A.测密度B.用澄清石灰水C.闻气味D.用燃着的木条9.某同学将蜡烛置于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发现瓶壁有水雾产生,接触瓶壁的手感到发烫。
由此,他得出了以下结论,你认为不符合实际的是()。
A.蜡烛燃烧放出热量B.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C.蜡烛燃烧有水生成D.蜡烛在氧气中能燃烧10.下列课题侧重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20、药匙;纸槽;平;慢慢竖起;药品粉末沾在管壁上
21、ABCD;E;F
22、量筒 酒精灯 托盘天平 试管夹 试管 水槽
23、0.008g;16kg(或1.6×104g)
[ ]
A.点燃蚊香驱赶蚊虫
B.冰块的熔化
C.水果的腐烂变质
D.铜质门把手上产生绿色斑点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
A.镁粉可以于制造照明弹
B.木材可制成桌椅
C.铝合金可以用于制作门窗
D.钢铁可以用于制作工具、刀具等
10.在化学实验中,对于用剩的化学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
A.为节约倒回原试剂瓶
B.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铜能够导电
D.酒精容易挥发
4.燃放鞭炮对环境会造成污染,下列哪项污染与其无关
[ ]
A.噪音污染
B.空气污染
C.食品污染
D.水污染
5.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
A.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 ]
A.氧化镁--白色粉末
B.铜绿--绿色粉末
C.稀盐酸--白色液体
D.镁带--银白色金属
14.下列物质中,既没有氢元素又没有氧元素的是
[ ]
A.水
B.铁
C.氨气
D.碳酸氢铵
15.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 ]
A.氧化镁-MgO
B.石灰水-Ca(OH)2
C.氧气-O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章测试题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章测试题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化学测试题一、填空题1、(1)正确量取15 mL液体,应选用下列______(填序号)量筒。
① 20 mL ② 50 mL ③ 10 mL和5 mL(2)某同学量取食盐水,读数时量筒放平在桌上且面对刻度线,当视线仰视时读数为38 mL,其正确的体积数应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8 mL。
2、选择仪器下方的字母填写在相应横线上:a b c de f g h(1)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2)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3)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
3、给物质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灯焰的部分,因为这部分温度;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在实验室里如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扑盖。
4、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的角度,通过化学方法解决问题,为我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①高效化肥的合成;②新型药品的开发;③在低消耗情况下分解水而得到氢气作为燃料;④寻找快速降解塑料、橡胶等化工新产品再利用的途径;⑤研制人造血管;⑥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⑦研制开发超导材料;⑧研制高效无磷洗衣粉。
把有助于上述问题解决的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健康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源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粮食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是有关木炭的叙述:木炭是灰黑色多孔性固体;木炭能燃烧;在我国南方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①②③将木炭粉碎;木炭可制成黑火药;取一块木炭点燃;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④? ⑤⑥⑦发出白光。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章测试题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章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15•兰州)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纳米铜的性质B.C60的组成C.单晶硅的结构D.无人机的研发2(2016•安徽)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棉纱织布C.火药应用D.瓷器烧制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发光、发热不一定是化学变化B.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C.我国古代化学工艺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如制火药、烧制瓷器D.观察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就一定能判断有无化学变化发生4(2016•山东潍坊)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铁钉生锈C.酒精挥发D.蜡烛燃烧5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A.食盐溶于水,火药爆炸B.镁带燃烧,铁生锈C.食物腐败,电灯发光D.汽油挥发,酒精燃烧6汽油在空气中燃烧时会伴随着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最能说明汽油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产生火焰B.放出大量的热C.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壁上出现小水滴D.将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倒过来,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7李明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
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棉线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8(2015•兰州)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挥发性B.溶解性C.稳定性D.导电性9“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这句话是指氧气的()A.物理性质B.物理变化C.化学性质D.化学变化10下列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A.量筒B.烧杯C.试管D.燃烧匙11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A.生活中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割玻璃B.利用石油制合成纤维C.利用煤炭燃烧取暖D.用蜡烛燃烧照明12下列对蜡烛燃烧过程中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火焰分为三层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C.蜡烛逐渐变短D.生成了气体二氧化碳13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
初三上册化学试卷一单元
初三上册化学试卷一单元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矿泉水C. 铜D. 氢气2.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A.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B. 是否有能量变化C. 是否有颜色变化D. 是否有状态变化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增加B.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减少C.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D.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4.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铁D. 氢气5.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 钠B. 氧C. 铁D. 铜6.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 氧气B. 碳酸钙C. 氯化钠D. 氢气7. 根据化学方程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B. 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体积比C. 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数比D. 以上说法都正确8.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硫酸B. 碳酸钠C. 氢氧化钠D. 氯化钠9.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硫酸B. 碳酸钠C. 氢氧化钠D. 氯化钠10. 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A. 硫酸B. 碳酸钠C. 氢氧化钠D. 氯化钠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其原子核内的____。
2. 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表示的是____。
3.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中,氢气和氧气的系数分别是____和____。
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____,原子的种类____,原子的数目____。
5.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 + NaOH → NaCl + H2O,其中HCl是____,NaOH是____。
初三化学上册一单元试卷
初三化学上册一单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 有新物质生成B. 有能量变化C. 有颜色变化D. 有状态变化2. 以下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铁C. 空气D. 氢气3. 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2H2 + O2 → 2H2OB. 2H2 + O2 → 2H2O2C. H2 + O2 → H2OD. 2H2 + O2 → 2H2O24. 以下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氧气B. 铁C. 二氧化碳D. 氢气5.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D.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6. 以下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 氧气B. 铁C. 空气D. 氢气7. 以下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氧气B. 铁C. 二氧化碳D. 氢气8. 以下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钙9. 以下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钙10. 以下物质中,属于盐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钙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和______。
2. 物质的分类包括混合物和______。
3.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______。
4.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______。
5. 酸是指在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______的化合物。
6. 碱是指在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______的化合物。
7. 盐是指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______。
8. 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9. 氧气的化学式为______。
10. 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练习2016-9-4 姓名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B.矿石粉碎C.食物腐烂D.蜡炬成灰
2、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镁条易折断B.武德合金的熔点约为69℃
C.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D.镁能在氧气中燃烧
3、右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A.氧气B.氮气
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4、科学实验中,药品和仪器的存放应符合一定的规范。
下列物质存放在对应的容器中,
符合规范的是
5、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通常使用的是
A.硫B.木炭C.蜡烛D.红磷
6、下列关于氮气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食品防腐B.制成各种电光源
C.医疗冷冻麻醉D.制化肥的重要原料
7、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A.试管
B.烧杯
C.燃烧匙
D.蒸发皿
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B.空气C.液氧D.加碘食盐
9、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D.取少量氯化钠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B、金刚石用来制作玻璃刀
C、氢气用于作清洁燃料
D、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11、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或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试管:加热时所盛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2/3
B.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C.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可用嘴吹灭
D.玻璃棒:常用作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
12、某同学加热2~3 mL蒸馏水,操作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①点燃酒精灯;②加热;③用试管夹夹好试管;④往试管里加2~3 mL 蒸馏水;
⑤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标签朝外。
A、①④③②⑤
B、④⑤③①②
C、①③④②⑤
D、④③⑤①②
13、某同学称量9.5克食盐时,在称量过程中,如果发现指针偏左,他应
A.增加食盐 B.减少食盐 C.向左移动游码 D.向右移动游码14、下列实验中,仪器之间不允许接触的是
A.将试剂瓶中的液体药品倒入试管B.将试剂瓶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量取
C.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试剂D.过滤时滤液由漏斗流入接受的烧杯内
15、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吹灭蜡烛后的瞬间,烛芯处产生大量黑烟
B. 点燃红磷后,产生大量的白雾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
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16、某学生量取液体,仰视读数为4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等于30mL B.小于30ml C.大于30mL D.无法确定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配制食盐溶液时,如果量取80ml水时仰视读数,则实际所量取的偏多
B.固体受热变成气体不一定是物理变化
C.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电灯通电光发热就没新物质生成
D.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约占空气质量的五分之一
18、暖宝宝中的发热剂是铁粉、水和食盐等,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见如图).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
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
D.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
19、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
A.铜粉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
C.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
D.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
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1/5
二、填空题
20、从①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③物理性质、④化学性质四项中选择适当的序号填空。
(1)镁是银白色固体,密度是1.7 g/cm3,属于_________。
(2)镁具有可燃性,属于_________。
(3)汽油挥发属于_________。
(4)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属于_________。
(5)铜绿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属于_________ 。
21、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实验误差 D.防止液体溅出
⑴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⑵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
⑶过滤时,混合液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中。
⑷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
22、用下列各仪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填空。
(1)用来夹试管的工具是; (2)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
(3)常作为反应用的玻璃容器是; (4)用于洗涤仪器内壁的工具是;
(5)用于夹持燃烧镁条的工具是;
(6)检验物质可燃性,进行固气燃烧实验的仪器是
(7)用于加热浓缩蒸发溶液、析出固体的瓷器是;
(8)加热时常垫在玻璃容器与热源之间的用品是。
23、用“先”“后”填空:
①给试管中物质加热时,_____集中加热,______均匀受热
②向托盘天平上添加砝码时,______加入小砝码,______加入大砝码
③用滴管吸液时,______挤压胶头,______伸入液体中
④制取气体时,装药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4、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实验室取用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固体应____________ _,液体取,多取的药品应该放到。
(2)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时,应将量筒放,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数。
(3)蒸发皿中的盛液量不宜超过其容积的________,热的蒸发皿用________夹取,如需放在实验台上,下面应垫上________。
在蒸发过程中,要用_________不断搅拌,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___时,即停止加热。
25、写出有关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2)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3)镁在空气中燃烧,
(4)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26、如图,小新同学将学校荷花池中浑浊的水样倒入烧杯中,采用如
图的装置进行过滤。
(1)图中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
(2)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有哪些?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
种)。
27、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贝贝取一支白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
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
的(填“a”、“b”或“c”)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
焰的温度最高;
)设计实验验证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分析与结论
28、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I)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Ⅱ)(选用容积为45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I、图Ⅱ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I实验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图Ⅱ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
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3)图Ⅱ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先慢慢向移,最后在约mL刻度处才停止。
(4)下列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是(本题为多选)()A.加热时,没有夹紧弹簧夹(活塞没有弹出)B.白磷的量不足
(5)用上述图I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小,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要求答出二种):
(6)另一个同学也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图I,只不过用木炭代替了红磷。
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后,水能否进入集气瓶?为什么?(7)请说出图Ⅱ的优点。
外焰
内焰
焰心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