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2019)寒假作业: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新教材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作业

新教材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作业

新20版练B1历史人教版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考点1儒学的复兴1.(2019·福建宁德高一调考)唐朝中期,韩愈仿照佛教的法统编造了道统说,宣称古圣贤尧、舜、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孟子之间存在一个承接的道统,只是到了孟子就中断了,现在要由他来传承。

这反映出当时( )。

A.儒学逐步趋于宗教化B.儒学正统地位的重新确立C.儒学复兴的客观需要D.佛教地位凌驾于儒学之上答案:C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直接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唐代中后期,韩愈率先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道统说是儒家传道系统的一种说法,韩愈仿照佛教的法统编造了道统说体现了儒学复兴的客观需要,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出儒学的宗教化,故A项排除;从汉武帝开始,儒学就一直占据正统地位,故B、D两项错误。

2.(2019·河北辛集中学高三月考)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

”这一说法( )。

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B.体现了儒家修齐治平的道德自觉C.呼应了“存天理,去人欲”的主张D.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中引文可知,朱熹认为国家以民为本,社稷是为民而设立,而君主的地位,取决于国家社稷的存亡。

民既然为国家的根本,那么统治者就要努力去争取民心,从而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故D项正确。

材料强调了君主的地位取决于国家社稷的存亡,并非强调君主至尊的观念,故A项错误;修齐治平指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材料没有体现提高自身修为,管理好家庭,治理好国家,安抚天下百姓的内容,故B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存天理,去人欲”旨在强调用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约束人的行为,维护封建统治,与题干中的民本思想不合,故C项错误。

考点2文学艺术3.(2019·贵州航天高中高二期中)宋词数量巨大,近人唐圭璋主编《全宋词》及孔凡礼编《全宋词补辑》录存作品达2万余首,可考作者1 430多人。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含答案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1、魏背至隋唐时期,“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皆归释氏(佛教)耳”。

北宋以后,佛教逐渐走向势微,儒学复兴。

由此可推知( )A.民众价值取向多元化B.佛教理论来源单一C.儒学独尊地位确立D.儒学理论建设加强2、朱熹晚年编著的《四书集注》,是对儒家经典的重新诠释,使理学通过四书而深入人心。

他注重理论的教育,注重普及,注重民俗的改造,使“士人的思想”成为“世人的常识”。

这反映了( )A.朱熹学说成为官方正统思想B.朱熹重视理学的普及化、世俗化C.朱熹理学强化了等级与秩序D.理学的主张“存天理、去人欲”3、“开芳宴”图象是宋辽金元墓葬中常见的装饰图象,它包括夫妻对坐宴饮及乐舞两个场面,主要是用来表现墓主人夫妇的和睦与恩爱,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理想的家庭模式和正统的道德。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1)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1)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一、单选题1.唐中期韩愈追寻“道”的本原,排斥佛道,企图建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一脉相传的儒家道统。

宋初孙复、石介、胡瑷等人秉承韩愈,指责以佛老与儒“三教皆可尊”的论调,提出以己意解经的“新儒”取代固守章句注疏之学的“旧儒”,直追儒经义理,以《六经》义理为指导来治理和改造社会现实。

他们的努力()A.推动了宋明理学的兴起B.使儒学受到官方尊崇C.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D.全面排斥佛教和道教2.有一种思想认为“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将个人、社会和宇宙联系起来,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

这种思想是()A.程朱理学B.法家学说C.董仲舒新儒学D.孔孟儒学3.书院产生于唐代后期,是民间私人隐居读书或藏书的地方。

当时书大多由人亲手抄录,成本很高。

到了宋代,书院正式成为一种学校教育制度并广受民间青睐。

引起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宋代()A.商品经济较唐代发达B.对外贸易发展迅速C.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D.印刷技术得到发展4.北宋某一书籍记载:“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以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此书籍最有可能是()A.《齐民要术》B.《农书》C.《梦溪笔谈》D.《四书章句集注》5.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

”以下现象不属于宋朝的是()A.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B.郭守敬编定《授时历》C.火药被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D.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6.英国科学家培根曾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对文中提到的“力量和影响”最佳的阐释是()A.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B.使封建骑士和城堡不堪一击C.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新时代D.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贡献7.李清照的名作《夏日绝句》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作业

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作业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必备知识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知识点一儒学的复兴1.朱熹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

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

”朱熹主张()A.理是万物的本原B.气是万物的本原C.“气在理先”D.“格物致知”2.宋代理学家注重蒙学教育的教材和读物的编写,如《三字经》《百家姓》;一些士大夫为了使家庭、家族得到长久的延续,运用儒家“三纲五常”规范家人、族人的生活习惯。

这些做法主要说明()A.封建迷信影响民间生活B.社会风气日益开放C.儒学走向世俗化、社会化D.理学成为官方正统知识点二文学艺术3.词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词成为宋代文学主流形式的原因是()A.教育迅速发展,文人阶层壮大B.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C.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产生D.小农经济发展,农民的文化需求增加4.后世将元曲与唐诗、宋词并称,充分肯定了元曲的艺术风格,称其“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

这种风格反映了元代()A.城镇经济的繁荣B.统治者政治清明C.戏曲创作者文化水平不高D.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知识点三科技5.元代科学家郭守敬编订《授时历》,取“敬授民时”之意,其目的是()A.尊敬农民B.指导农业生产C.保证农民劳动时间D.关注农作物生长规律知识点四少数民族文字6.下图中的契丹文字、西夏文字与汉字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似,其中有些笔画就是直接来源于汉字的笔画。

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礼乐文明制度的确立B.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C.汉唐盛世文化的出现D.农牧文化的交流融合关键能力综合练进阶训练第二层1.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其体现的主旨是() 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2.宋词数量巨大,近人唐圭璋主编《全宋词》及孔凡礼编《全宋词补辑》录存作品达2万余首,可考作者1 430多人。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一、单选题1.“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软(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

”材料表明程朱理学()A.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B.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C.促进了文化教育普及D.维护了传统的封建统治2.南宋中期的朱熹继承了程颐、程颢、张载等人的思想并将其发扬光大,由此形成了程朱理学。

1241年,程朱理学受到官方推崇,宋理宗下令二程、张载、朱熹等四人从祀于孔庙。

这主要是因为程朱理学()A.主张学术应为现实服务B.强调社会伦理道德秩序C.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认识论D.认为理是世间万物的本源3.下列古代历史名人与成就搭配正确的是()A.贾思勰——《农书》B.毕昇——活字印刷术C.祖冲之——《九章算术》D.郭守敬——《天工开物》4.如表为宋元时期的重要科技成果统计表,其中①处应填入的是()A.《天工开物》B.活字印刷术C.《本草纲目》D.管形火器5.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

传入欧洲并在地理大发现中起重要作用的是A.地动仪B.造纸术C.印刷术D.指南针6.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外传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如图所示是哪一发明的外传线路A.造纸术B.火药C.指南针D.活字印刷术7.北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形成,词从士大夫的樽前开始走向市井,成为士大夫文人与市井细民共同享受的娱乐性技艺——小唱。

这反映了宋代文学发展趋势是()A.文人化B.平民化C.职业化D.自由化8.文学可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A.唐诗、宋词、元曲B.元曲、唐诗、汉赋C.宋词、唐诗、元曲D.宋词、汉赋、唐诗9.下图是元代杂剧演出的壁画。

它出自山西洪洞广胜寺,描绘了一个杂剧戏班登台谢幕的场景。

这幅壁画()A.可印证元杂剧得到广泛传播B.表明元代杂剧起源于山西地区C.可作为研究杂剧的重要史料D.说明戏剧是山西主要娱乐方式10.元代马致远在杂剧《荐福碑》中借落魄书生张镐之口写道:“这壁拦住贤路,那壁又挡住仕途。

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史纲要上(2019版)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教案

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史纲要上(2019版)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教案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材分析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统编新教材,由专题史体例回归通史体例,体现了历史教学的务实求真。

同时在历史教学功能定位、学生的培养目标、教材内容的编写等方面呈现出新变化、新体系、新内容,必然对教师教学提出新要求。

如何解决新的教学情境中面临的新问题,是每位中学历史教师无可回避的新挑战。

通史体例必然要求教师从更广阔的视角把握历史进程,突出历史发展的主线,明确阶段性的特征,然后再具体到历史史实中。

本单元的内容,讲述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十二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主要内容是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承隋唐之后,继续有所发展。

宋元是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

理学的产生、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世俗文学的出现,是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

随着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族同汉族文化的进一步交融,他们的文化在保留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又各有特色。

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

高一学生在初中时部分接触过本课内容,但对于他们而言,大部分内容还是比较陌生的。

同时高一学生历史思维还没有充分建立,历史的基础知识比较欠缺,历史分析的基本方法也没有很好掌握,因此课堂上由浅入深,通过增加趣味性来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目标1、结合辽宋夏金元时期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时代背景,了解在时代背景下催生出灿烂辉煌,民族性与多样性共存的文化。

(唯物史观)2、从儒学发展,宋词元曲、科技、少数民族文字各子目的学习过程中,梳理其时空发展的变化及时代特点。

(时空观念)3、学习运用程朱理学,宋词元曲,文人画,三大发明技术的成熟和少数民族文字等史实或史料,论证它们对塑造民族性格,促进民族融合,并对东西方的交流创造条件的作用。

(史料实证)4、探究和感悟辽宋夏金元文化对推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传承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意义,以及认识各民族对中华文明的进步作出了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后课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后课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后课时作业[学业达标]1.宋代程朱理学的核心思想是( )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主宰万物B.“仁”的学说C.三教合一思想D.存天理,灭人欲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理学家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主宰万物,先有理而后有物,A项正确。

孔子主张“仁”的学说,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C项是背景,D项是人生目标,均与材料不符,排除。

2.如果有人向朱熹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最可能会回答下列哪一叙述( )A.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B.探索科学规律C.讲求内心感受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答案 D解析朱熹在治学方面的主张是格物致知,也就是要勤于读书,每天都积极努力,最后就会有大收获,故选D项。

3.“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这是一副中国近代比较典型的双关语对联。

对于“朱子高于孔子”隐含意思的最佳解释是( )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学说C.朱熹的心学理论比孔子的学说高明D.朱熹对于儒家学说贡献大于孔子答案 B解析从材料中的“朱子高于孔子”可知,隐含的意思是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故选B项。

朱熹建立的是理学理论,故A项错误;C项表述错误;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朱熹是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故D项错误。

4.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和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从创作风格而言,属于( )A.边塞诗 B.豪放词 C.婉约词 D.乐府诗答案 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二者的词都属于豪放词,B项正确。

5.宋代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初步呈现出雅俗共存的局面。

连宋朝皇帝都愿意听“话说赵宋某年”的话本小说。

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A.文言文体受到严重冲击并开始衰落B.君主好恶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C.通俗文学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D.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的发展答案 D解析宋代由于市民阶层的扩大,文学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材料中“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正是这一现象的反映,故D项正确。

高中历史必修第1册课后习题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高中历史必修第1册课后习题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1.“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朝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促进了文化教育普及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信仰D.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受程朱理学的影响,中国出现了更多的“仗义死节之士”,说明程朱理学有利于塑造中国人的价值信仰,C项正确。

2.(河北邢台高二期中)两宋时期,山水画日益发展成熟,大批文士及山水画家对宇宙自然生命奥秘产生了兴趣,通过自然界的山川木石体现“心”“情”“诚”“意”“顿悟”等时代精神和审美认识。

这一现象( )A.反映了佛道思想的相互融合B.受到心学的深刻影响C.受到主流思想体系变化的影响D.表明山水画成为主流,理学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式来明理,材料中“通过自然界的山川木石体现‘心’‘情’‘诚’‘意’‘顿悟’等时代精神和审美认识”反映的是理学对山水画的影响,故选C项;材料未涉及佛道融合的特征,排除A项;心学强调内心反省,排除B项;根据材料无法得出山水画成为主流,排除D项。

3.下列宋朝词人中,有一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

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

这位推动了宋词突破性发展的词人是( )A.柳永B.苏轼C.李清照D.秦观,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可知该词的风格豪迈奔放,属于豪放派,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使词从“樽前”“月下”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故B项正确。

4.《书林藻鉴》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

”下列关于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反映当时君主专制的加强B.体现当时书法艺术丰富多彩C.表现市民阶层的文化追求D.反映书法艺术追求得意忘形,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宋朝书法艺术丰富多彩,有楷书、行书、草书等,风格各异,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当时君主专制的加强,故A项错误;四个书法家并不代表市民阶层的文化追求,故C项错误;书法艺术追求的并不都是得意忘形的状态,故D项错误。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课后精练: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课后精练: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基础达标(限时5分钟)1.佛教传入中国对儒学产生了巨大冲击,许多儒士激烈批判佛教,并支持政治上的灭佛运动,却没能阻断佛教的兴盛。

到宋朝之后,儒士对佛教转向宽容,佛教却衰落了。

这是因为()A.儒学加强理论建设,适应时代要求B.君主专制加强,儒学独尊地位巩固C.商品经济发展,民众价值取向变化D.佛教没有与时俱进,实现理论创新2.唐代女人喜欢骑着高头大马招摇过市,宋代妇女却只能站在重重帏帘之后,掀起一角向外悄悄张望一下。

唐代妇女可以和男人一样,大呼大叫地参加集体体育运动,宋代妇女却)裹起了三寸金莲,讲究起行不动裙,笑不露齿。

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A.宋代的观念趋于封闭和保守B.程朱理学的盛行C.君主专制集权制度的强化D.男女平等的社会关系被破坏3.元杂剧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作为舞台艺术也取得很高成就。

下列对元杂剧的认识,正确的是()A.是我国古代戏曲艺术成熟的体现B.代表作家有关汉卿、李清照C.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科举制的废除D.是士大夫文学的代表形式4.培根曾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改变了整个世界……如此之大,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国、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影响都无过于这些发现了。

”这里所说“影响”主要是指(A.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遥遥领先B.使世界由分散走向了整体C.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D.是欧美工业革命开展的根本原因素养提升(限时12分钟)5.宋明理学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

其根本出发点是(A.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规范和稳定社会秩序D.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6.程朱理学认为,“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对立;并进而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如此看来,“存天理,灭人欲”(A.特别注意提升人的个人修养B.完全否定了人类的自然欲求C.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D.以道德的名义维护专制统治7.南宋陆游曾作诗云:“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

部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习题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含答案)

部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习题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含答案)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一、选择题1.宋之后,忠臣、烈士增多,并对忠义者盛赞,对变节者唾弃。

唐代忠臣颜真卿死于叛军之手,其书法在宋代开始受到推崇;五代“贰臣”冯道遭到欧阳修、司马光等人贬斥。

这一现象()A.说明了佛教的地位受到冲击B.重建了儒家学说的信仰体系C.反映出理学思想的深刻影响D.体现出先秦儒家的经世思想2.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3.宋初最高统治者开始重视《大学》和《中庸》,不仅亲自抄写,还赐予臣下学习,“仁宗天圣八年( 1030年)赐进士王拱辰《大学》篇一轴。

……自后,登第者必赐《儒行》和《大学》《中庸》篇"。

宋统治者的做法A.意在抬升理学的政治地位B.助推了儒学新形态的形成C.践行了“知行合一”理念D.确立了传统儒学主流地位4.宋明理学中贯穿着某种“终极关怀”,某种在日常实践中逐渐完善自身,达到超越的理想境界的意向。

理学重视人的修养,主张将格物所得到的物理,诠解为道德性的天理,知识与道德同一、善与美合一。

这在一定的历史情境中,为人的终极关怀的实现,提供了一条世俗的、美学的道路。

据此可知,宋明理学()A.具有一定的理性与人文价值B.倡导民众抒发个人内在感情C.注重提升个人修养D.强调积累更多知识5.《东坡志林》记述:“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

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顰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这作为例证可以说明当时A.官方哲学理学束缚人们的思想B.正统观念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C.三国故事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D.小说成为传播市民文化的载体6.北宋的张载提出了“民胞与物”的伦理观,认为每个人都当以万民为同胞,以万物为朋友,人人都应该对他人、对社会、对万物尽一份职责和道德义务。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2019)教案: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2019)教案: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3、农学:元朝农学家王祯编撰的《农书》,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体,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
四、少数民族文字
1、辽:先后创制契丹大字、小字,用以刻石立碑,还进行文学创作。
2、金:创制了女真文字,在科举中开设女真进士科,用女真文字答题。
3、西夏:西夏文通过出土文献大量保存下来,包括佛经、法律、字典,以及从汉文翻译过来的经史著作。
作业布置
把同步练习做完,并记忆书中勾画的知识点
板 书 设 计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儒学复兴运动
儒学的复兴
程朱理学
宋词
文学艺术 元曲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书法绘画
三大发明
科技 天文学
农学
契丹大字、小字
少数民族文字 畏兀儿
拼音符号
2、元曲
(1)散曲:是一种比词更灵活、更通俗的长短句配乐诗歌体裁,更加适合市井演唱的需要。
(2)杂剧
①形成:将成套的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辅以音乐、舞蹈、表演、道白,安排不同的角色,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就形成了杂剧。
②代表作家:关汉卿、王实甫等。
③地位:元杂剧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3、话本:宋元时期,城市中说书演出非常盛行。说书底本称为话本,实际上就是早期的白话小说。
4、蒙古: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各部,命人使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畏兀体蒙古文。这套文字被用于修史,其中一部分内容的汉语译本流传至今,称为《蒙古秘史》。作为游牧民族自己撰写的历史,它在史学史上具有特殊价值。
5、元:忽必烈即位后,委派藏传佛教高僧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用以拼写蒙古语,也用来广泛拼写汉语等多民族语言。这也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
(3)用人工磁化的方法造出了指南针,并且广泛应用于航海。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12课 辽宋夏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12课 辽宋夏
2.阅读教材P67“学思之窗”:元朝是怎样确定科举考试内容和答题标准的? 提示:内容:儒家经书。 标准:程朱理学的解释。
读教材自主学习
提能力合作探究
讲方法题型对接
@《创新设计》
3.阅读教材P68“史料阅读”:材料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信息? 提示:通过一位杂剧女演员的表演功力说明元杂剧舞台艺术取得很高成就。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创新设计》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辽宋夏金元时期 1.搜集相关材料,列举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及主张,从“历
在文化方面的新变 史解释”角度说明宋代儒学的发展。

化。
2.结合宋元时期的科技、文艺成就,从“唯物史观”角度认

2.认识北方少数民 识文化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族政权在统一多民 3.了解宋元时期科技成就和少数民族文字的概况,从“家国
进步。 对世界
(2)火药传入欧洲,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阶级提供了有力的武器,促进了欧洲 的影响
社会的变革。
(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改变了世界面貌。
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材自主学习
提能力合作探究
讲方法题型对接
@《创新设计》
对点训练
1.宋代士大夫掀起藏书风气,藏书最多的达到十万卷,超过官方藏书。与此相关的宋
读教材自主学习
提能力合作探究
讲方法题型对接
@《创新设计》
2.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理学的意义 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 极作用。
读教材自主学习
提能力合作探究
讲方法题型对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1、唐朝思想文化界出现了儒学复兴运动,其代表人物是韩愈和柳宗元。

他们各自从不同的思想立场出发,吸取和改造了佛老理论,从而使儒学具有了新的特色和更深的内涵。

这一运动( )A.促使三教开始融合B.实现了儒学官方化C.奠定理学思想基础D.加速了佛道的衰落2、中国古代某学者评论道:“不顾人情,视斯民饮食男女之欲,为人生所不能无的,都以为毫无价值而不足恤。

”此评论针对的是( )A.“人之性恶”B.“三纲五常”C.“清心寡欲”D.“存天理,灭人欲”3、南宋熹定二年(1209年),朝廷“赐朱熹溢曰:文。

”;淳祐元年(1241)正月,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和朱熹从祀孔庙,而王安石被移出从祀的行列。

这些作法( )A.反映理学逐步成为官方正统思想B.旨在恢复孔孟儒学的正统地位C.表明理学已完成神圣化和宗教化D.使儒学从理本论转向了心本论4、北宋时,民间娱乐场所需要大量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民间。

“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柳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

”这说明( )A.宋词只在民间流行与发展B.宋代文学日益商品市场化C.宋词婉约派占据主导地位D.文学平民化、世俗化趋势5、元曲名家马致远写得最多的是“神仙道化”剧,多是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要人们在山林隐逸和寻仙访道中获得解脱与自由。

这反映出( )A.当时多民族文化的融合B.元代文人内心的矛盾和苦闷C.元曲题材广泛雅俗共赏D.元代市民阶层的娱乐需要6、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

”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A.风俗画和文人画B.话本和小说C.汉赋和唐诗D.元曲和傩戏7、(德)利普斯在《事物的起源》一书中认为:“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

”这段材料表明中国造纸术的西传( )A.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B.改变了欧洲人的阅读方式C.消除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D.促成了近代欧洲科学复兴8、“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这种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记载于( )A.《韩非子》B.《武经总要》C.《梦溪笔谈》D.《萍洲可谈》9、元代王祯所著《农书》描写宋、元时期人们到处找地种的情景:“田尽而地,地尽而山,山乡细民必求垦佃,犹胜不稼。

”于是,闽、江、淮、浙等地开垦出许多梯田,长江下游及太湖流域则大量圈湖造田。

这种现象折射出( )A.土地兼并的恶性发展B.政府对土地开发的失控C.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D.南方人口的较快增长10、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命野利仁荣创制西夏文,西夏文结构多仿汉字,形体方正。

这反映了西夏文字( )A.深受汉族文字的影响B.早于汉字创立C.加强了西夏的统治D.成为与汉族沟通的重要工具11、中国历史学家尹德蓉说:“汉字在辽国是一种通行的文字。

辽对外的正式公文,朝廷诏令、奏议,对中原的一切诏书,对西夏的所有文件,对地方上的南北文牒, 都一律使用汉文。

”这说明( )A.辽国没有创制本民族的文字B.契丹文字使用范围有限C.辽国的大小字就是汉字D.辽国汉文用于非正式场所12、下图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八思巴文。

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A.模仿汉字字形创制的蒙古文字B.是成吉思汗命人创制的文字C.是书写《蒙古秘史》的文字D.是汉字拼音化的最早尝试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

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

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

孔子传之孟轲。

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

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宣等《韩愈评传》材料二 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两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

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

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

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于太平(世),为民主。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

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1—1840年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科技发明中的比例——依据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③》绘制材料二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16世纪文艺复兴之前,欧洲是政教合一的封建时代,宗教裁判所可以仅仅因为布鲁诺信奉哥白尼的日心说这样一个科学学说,而把他视为异端判处死刑,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上。

因此,欧洲中世纪的科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史称“黑暗的中世纪”。

而这一千年,中国国家长期统一,经济持续发展,中华封建文明在大踏步前进以四大发明为标志的传统技术更为世人所称道……只是到了近代才落后于西方。

——摘编自王渝生《传统文化与中国科技发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变化情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公元401—1500 年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

(3)下图是某校初三•三班吕亚楠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手抄报照片,其中“四大发明是什么”的答案有点模糊不清,请你补充完成。

(4)就科技发展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三教开始融合时间为魏晋,再根据材料时间唐朝,可排除选项 A;佛、道在唐朝时期仍然在不断发展,不是衰落,另儒学在唐朝也是官学思想,可排除选项 BD;理学思想正是吸收了佛、道理论,实现发展,这一发展源头可追溯至唐朝,所以正确选项为 C。

2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材料中“不顾人情,视斯民饮食男女之欲,为人生所不能无的,都以为毫无价值而不足恤”的意思是:不顾人情,把饮食男女的欲望,是人生所不能没有的,都认为是没有道理的而不值得同情的。

材料反映的要压制人的欲望,人之性恶谈及的是人的本性是恶的,故A项错误;三纲五常说的是封建纲常伦理,即压制人欲的标准,故B项错误;清心寡欲是压抑人欲的表现而已,非本质,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要压制人欲,与材料相符,故D项正确。

3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A、根据材料中对朱熹的谥号以及周敦颐、张载和二程及朱熹的地位,可以看出当时程朱理学逐渐得到统治者的认可,成为官方统治思想,故A项正确;B、程朱理学是儒学吸收了佛教、道教思想的产物,不是孔孟时期的儒学,故B项错误;C、材料未涉及理学的神圣化和宗教化,故C项错误;D、材料中反映的是程朱理学,仍以理为本,心本论是陆王心学的特点,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点是宋明理学,意在考查程朱理学的地位和影响。

程朱理学强化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维护了封建统治,朱熹死后,程朱理学成为官方的正宗思想。

4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宋词的发展。

据材料中“民间娱乐场所需要大量歌词”“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柳永)为辞”可知宋词适应了市井生活,反映了文学平民化、世俗化的趋势,故D 项正确。

5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元代的文学发展。

材料中的“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反映了元代文人对功名富贵的不屑,希望通过隐逸山林和寻仙问道来摆脱现实中的痛苦,因此B项正确。

6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体现商品经济发展的风俗画等属于文化世俗化倾向的表现,体现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的文人画属于高雅文化倾向,由此可以判断A项符合题意。

7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知识普及”可知是对文化的影响。

8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准确记忆历史知识的能力,最早记载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的是沈括的《梦溪笔谈》,故C项正确。

9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田尽而地,地尽而山,山乡细民必求垦佃,犹胜不稼。

”“闽、江、淮、浙等地开垦出许多梯田,长江下游及太湖流域则大量圈湖造田”反映了元朝中国农民以自己的勤劳不断地向自然索取资源,满足南方人口日益增长的需要,故D正确;A、B、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10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西夏文结构多仿汉字,形体方正”可知A项正确11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辽国正式的重要文件都使用汉字,契丹文用于一些不重要的非正式场所,适用范围有限,B项正确。

12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八思巴文是忽必烈委派八思巴创造出的一套拼音符号,是汉字拼音化的最早尝试,D项正确。

13答案及解析:答案:1.不同之处:孔孟思想核心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

2.回归原典、回归孔孟,否定后人的附会、杜撰之说,主张探寻儒学的精神实质,借助儒学为现实服务。

3.应历史地看待孔子与儒学,不应盲目地肯定或否定;将真实的孔子与神圣化的孔子区别开来;借鉴其精华,摒弃其糟粕。

解析:1.“不同之处”首先根据所学知识弄清孔孟儒学、汉代儒学的基本内容,特别是孔、孟和汉代主要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然后指出不同所在;“发展”联系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理学特有的内容即可。

2.首先明确“共通之处”的含义,即共同之处;然后恨据材料“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 “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等概括出他们的共通之处。

3.应辩证地阐释。

14答案及解析:答案:(1)由领先世界到落后于西方(所占比例总趋势由多到少)。

(2)国家长期统一,经济持续发展:政治制度完善;教育发展;前代基础;先辈刻苦钻研与探索精神;中华民族的智慧;积累的生产生活经验;对外交往、民族融合等。

(3)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活字印刷术)(4)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有利于科技发展.经济发展是科技发展的前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等。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