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二次月考试卷 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2苏教版(2017)科学六年级下册各单元测试卷及期中期末质检卷(含部分答案)

2022苏教版(2017)科学六年级下册各单元测试卷及期中期末质检卷(含部分答案)

苏教版(2017)科学六年级下册各单元测试卷及期中期末质检卷第1单元神奇的能量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8分)1.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是()。

A.运动能B.动能C.热能D.化学能2.能量传递的方式不包括()。

A.辐射B.对流C.加热D.传导3.下列事例中,属于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A.从空中下降的跳伞运动员B.骑自行车冲上斜坡C.跳高运动员离地腾空上升D.射出的弓箭4.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无关。

A.铁钉的长短B.电池的节数C.导线绕成的圈数D.铁钉的粗细5.下列不属于电磁铁和磁铁的相同之处的是()。

A.都有磁性B.都有南北极C.都可以指示方向D.都可以改变和控制方向6.如图是一款榨汁机,打开它的内部,发现有一个如右上角的小电动机,A.小电动机里面只有电磁铁,没有磁铁B.小电动机的转子是一个电磁铁,通电能产生磁性C.没有转向器,转子也能一直转动7.2021年6月17日,当载人飞船和核心舱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中国三位伟大的航天员成功进入天和核心舱,这标志着中国人完成了进入自己空间站的梦想,核心舱携带的“神器”电推发动机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A.化学能转化为电池能B.太阳能转化电能C.电能转化为机械能8.将辐射计从教室内搬到室外的阳光下,辐射计的叶片会()。

A.转动变快B. 转动变慢C. 转动不变9.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电磁铁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柱状图,横轴表示线圈匝数,纵轴表示吸引大头针的数量,从图中能获取的信息是()。

A.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

B.线圈匝数为40匝时吸引的大头针数量最多,磁性最强。

C.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无关10.下列方法中,不能增强电磁铁磁性的是()。

A.增加电池的数量B.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C.增加线圈匝数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磁铁吸回形针的数量越多,说明磁力越强B.当电池数量和铁钉相同时,电磁铁线圈越多,磁力越强C.电池数量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D.当条件相同时,电池数量越多磁力越强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二单元复习-冀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二单元复习-冀教版(含答案)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设计(4--9课)一、填空:1.从外部形态看人体由()、()、( )、( )组成。

2. 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是()3.人体的组成。

:人体→( )→( )→( )→( )4. 消化器官包括:( )、( )、( )、( )、( )、( )等5.人体内的细胞不断地吸取( )和( ),排出( )等废物,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源源不断地提供物质和能量。

6.生理功能包括( )、( )、( )、( )等。

心理功能包括( )、( )、( )等。

心理功能主要是由人体内的( )完成的。

7.呼吸器官包括:( )、( )、( )、( )、( )8.气体交换场所是()9.( )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10.正常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心率是( )次左右。

儿童的心率一般( )成年人。

11..我们下水游泳,一开始觉得水凉,后来就觉得不那么凉了,这是一种()现象。

12.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 )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 )。

消化后的营养成分穿过小肠壁进入( )的过程叫( )。

13.我们进行呼吸的过程是通过( )和( )两个动作完成的。

吸气时,胸部( ),呼气时,胸部( )。

14.通过呼吸,我们可以将( )输送到体内,并将体内产生的( )排出体外。

15.人体从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中获取( )和( )。

16.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 ),将( )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 )和( )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17.人类不仅具备( )、( )、( )( )等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且具有( )、( )、( )等重要的心理功能。

这些心理功能主要是由人体内的( )实现的。

18.从刺激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存在的时间间隔,被称为( )。

19.由( )、( )、( )组成了人体的神经系统。

二、我会判。

1.人的心脏在腹部。

()2.组成人体最基本的单位是组织。

()3.使用显微镜时必须闭上一只眼睛。

浙江省杭州市八区县教科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

浙江省杭州市八区县教科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

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六年级科学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请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直接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2.请在答题卷上写明学校、姓名、班级、考试序号。

3.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共42分)1. 托勒密的观点相当于下列昼夜交替假说中的()。

A. 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B. 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C. 地球自转D. 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答案】A【解析】【详解】“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来的,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太阳每天环绕地球一周,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托勒密的观点相当于昼夜交替现象假说中的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故选A。

2. 当地球、行星和太阳在同一直线上,而且行星从地球和太阳之间经过时,人们将看到一个小黑点从太阳的圆面移过,这种现象称为行星凌日。

下列行星中,可能出现行星凌日现象的是()。

A. 土星B. 火星C. 水星D. 木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目提示: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再结合太阳与八大行星的相对位置,出现“凌日”现象的行星只有水星和金星,位于地球轨道以外的地外行星不会出现“凌日”现象。

土星、火星、水星、木星、四个行星中,只有水星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可以观察到水星凌日现象。

故选:C3. 下列研究太阳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 上网搜索关于太阳的基本资料B. 制作太阳的结构模型,进一步研究太阳C. 阅读介绍太阳的专业书籍D. 直接用肉眼观看太阳,研究太阳黑子活动【答案】D【解析】【详解】A.我们要善于利用资源,可以从网络上搜索太阳的基本资料,故A不符合题意;B.我们可以制作一个太阳模型,观察研究,故B不符合题意;C.从专业书籍上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有关太阳的知识,故C不符合题意;D.我们不能直接用肉眼观察太阳,要戴护目镜观察,故D符合题意;故选D。

小学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教科版六年级下册3月月考科学试卷(解析版)

小学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教科版六年级下册3月月考科学试卷(解析版)

2021—2021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一、判断题。

(每空2分,共20211 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晶体。

()【答案】√【解析】【详解】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晶体,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白糖、碱面、味精。

2 苍蝇在光滑的玻璃上不掉落和它脚上的结构有关。

()【答案】√【解析】【分析】【详解】苍蝇的6只脚上,各有一个"爪",在爪的基部还有一个被一排茸毛遮住的爪垫盘。

当苍蝇在玻璃片上走动,脚部茸毛尖处便分泌出一种液体,经分析,这种分泌物是由中性脂质物构成的,具有一定的粘附力。

此外,蝇类的爪垫盘是一个袋状结构,内部充血,下面凹陷,其作用犹如一个真空杯,便于吸附在光滑的表面上或倒悬其上。

3 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答案】√【解析】【详解】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

草蛉以蚜虫为食,两者属于捕食关系。

所以说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4 使用放大镜观察口罩,发现口罩是密不透气的。

()【答案】×【解析】【详解】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病毒等物质的作用,以纱布或纸等材料做成。

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口罩是透气的,以纱布或纸等材料做成。

5 使用放大镜可以直接看太阳。

()【答案】×【解析】【详解】放大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能产生放大的虚像,是用来观察物体微小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

不能用放大镜看太阳,主要是因为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可以聚光,将光线聚集在一点上,产生大量的热量。

如果用放大镜看太阳,有可能会灼伤眼睛。

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6 把两个放大镜组合起来可以把物体的图像缩小。

月考试卷六年级【含答案】

月考试卷六年级【含答案】

月考试卷六年级【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天体现象是由地球绕太阳公转引起的?A. 潮汐B. 日食C. 月亮盈亏D. 四季变化2. 下列哪个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A. 酸碱中和反应B. 燃烧反应C. 分解反应D. 置换反应3. 在电路中,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电路断路?A. 开关关闭B. 电阻器损坏C. 导线断开D. 电池耗尽4.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鸟类B. 鱼类C. 爬行动物D. 哺乳动物5. 下列哪种植物是通过种子繁殖的?A. 苔藓植物B. 蕨类植物C. 被子植物D. 藻类植物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东向西。

()2. 酸雨是由二氧化碳引起的。

()3. 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是从正极到负极。

()4. 鸟类是通过产卵繁殖的。

()5. 光合作用是在植物的根部进行的。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

2.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3. 电路中的基本元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4. 哺乳动物的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5. 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______和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区别。

2. 简述燃烧反应的特点。

3. 简述电路中电流的方向。

4. 简述哺乳动物的特征。

5. 简述植物的繁殖方式。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地球自转速度变慢,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2. 如果电路中的电阻值增加,会对电路产生什么影响?3. 如果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阻碍,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什么影响?4. 如果动物失去了哺乳的特征,它们将如何繁殖?5. 如果地球失去了大气层,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季节变化的影响。

2020-2021学年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逸夫小学校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科学试卷(解析版)

2020-2021学年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逸夫小学校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科学试卷(解析版)

沿滩区逸夫小学2021年上期六年级第二学月检测卷(全卷100分,40分钟完卷)一、我会连线1. 将数字与对应字母连起来。

1 A用干草培养微生物B洋葱标本取样2C制作简易显微镜34 D制作微生物标本5 E制作一个大晶体【答案】【解析】【详解】(1)显微镜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它使人类的视野一下子拓宽了许多。

显微镜的制作步骤:1.准备两个放大镜;2.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3.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4.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2)制作晶体的步骤:1.用一个大的玻璃杯制作一杯浓食盐水溶液。

2.将溶液过滤注入清洁的玻璃杯。

3.在杯中悬吊一根细线下端拴小块食盐晶体浸泡在溶液中静置几天。

(3)制作步骤:1.用滴管吸取出烧杯中的水。

2.取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用滴管吸取一滴池塘或纯净水放在载玻片上。

3.用镊子盖上盖玻片,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

4.用吸水纸放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标本制作完毕。

5.在显微镜下观察。

(4)我们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

(5)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有一定的要求。

物体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1.先用小刀把洋葱切开,使用小刀注意安全。

2.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的中央用滴管滴一滴清水。

3.用刀片在洋葱内表皮轻轻划“#”字,用镊子轻轻撕取内表皮。

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

4.将撕下的内表皮置于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再将盖玻片倾斜着慢慢盖到洋葱表皮上,注意不要有气泡,如果有气泡会影响观察。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用吸水纸从另一端将多余的染液吸去,玻片标本制作完毕,染色后有利于观察。

二、科学知识我知道:(将题中“_______”答案补充完整。

共11分)2. 图中人体结构巧妙,头骨近似_______形,可以保护大脑;肋骨和足骨是_______形,可以保护内脏和承载人体重量。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科学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填空题(14 分)1.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化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

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一些现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用毛笔蘸米汤在白纸上写字,晾干后送给同学,同学想再看到白纸上写的字,可以向白纸喷洒__________。

3.我们吃米饭或馒头的时候,细细咀嚼后感到有些甜味,这是因为米饭和馒头中含有__________。

要检验这种物质是否存在,我们可以在米饭或馒头上滴上几滴__________,如果__________,就证明这种物质存在。

4.铁锈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20分)1.在混合沙和豆子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 )。

A.沙子变小,黄豆没有变B.沙子和黄豆有了明显的变化C.沙子和黄豆都没有明显变化2.下列关于物质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是化学变化B.点燃的蜡烛只发生化学变化C.小苏打和白醋反应后的液体还是原来的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物3.下列不可用来盛放硫酸铜溶液的是( )。

A.陶瓷容器B.铁制容器C.玻璃容器4.下列哪个地方的房屋铁窗不容易生锈?( )。

A.干燥的沙漠B.潮湿的热带海边C.潮湿的沿海地区5.烧开水时有白色雾产生,这是( )。

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都不是6.引起铁生锈的主要原因是( ) 。

A.与氧气接触B.与水接触C.与潮湿的空气接触7.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水变成水蒸气B.氢气燃烧C.煤燃烧8.下列变化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瓷碗破碎,干冰升华B.煤气燃烧,胆矾研碎C.氢气燃烧,菜刀生锈9.下列与其他两种变化不同的变化是( ) 。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2 5 铁生锈了同步练习(含答案)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2 5 铁生锈了同步练习(含答案)教科版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5.铁生锈了同步练习(含答案)教科版一、填空题1.铁生锈是一种________变化,________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2.铁生锈与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在真空环境中的铁钉________生锈。

3.在厨房里,我们经常把铁制的菜刀用完后擦干并放在干燥的地方,这是因为______,从而防止菜刀生锈。

4.如图实验是研究________的实验。

相同的条件是________,不同的条件是________。

图________的铁钉生锈多。

全部浸入水中(图甲)一半浸入水中(图乙)5.研究铁生锈的原因,我们可以设计____________实验来获得证据。

6.将一块锈蚀严重的铁片密封起来,这块铁片上的铁锈____________。

(选填“会”或“不会”)消失。

7.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_______关系很大。

________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如________等。

8.铁生锈是一种__________,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铁生锈的原因是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__________,就是铁锈。

二、选择题9.下面关于铁锈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能导电B.表面有空隙C.能被磁铁吸引D.有金属光泽10.下列和铁不属于同种物质的是()。

A.铁钉B.铁棒C.铁锈11.下列实验中,铁钉最不容易生锈的()。

A.B.C.12.铁钉在下列哪种环境下最容易生锈()。

A.完全浸在水中B.在水和空气的交界处C.密封的瓶子里D.放在油中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钉放在空气中不生锈B.铁钉放在潮湿处生锈速度较快C.铁钉放在水中生锈速度较慢14.下面_________试管中的铁钉最容易生锈。

A.B.C.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钉放在空气中不生锈B.铁钉放在潮湿处生锈速度较快C.铁钉完全浸没在水中生锈速度较慢16.新铁钉放入饱和的硫酸溶液中,铁钉表面颜色会变为()。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试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一、填空题。

(0.5*30=15分)1.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2.物质的变化可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判断时关键是看这种变化是否产生新的物质。

、等属于化学变化。

这两个空是有好多可以填,比如燃烧、爆炸、食物腐败、光合作用……3.如果要确认米饭中是否含有淀粉,可以加入碘酒,碘酒本身的颜色是红棕色,但遇到淀粉就会变成蓝色的新物质。

利用这一特性可以鉴别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4.铁生锈的速度比小苏打和醋的反应速度要慢。

5.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随的现象有改变颜色、产生气体、发光发热和产生沉淀物。

6.硫酸铜溶液是蓝色透明的液体,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钉表面会附着红色的物质。

过更长时间,蓝色的硫酸铜溶液颜色逐渐变浅绿色,杯底产生红色的沉淀。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观察到的化学变化伴随的两种现象,分别是改变颜色和产生沉淀。

7.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即水和空气共同作用使铁生锈。

8.蜡烛由固体变成液体蜡烛是物理变化,液体蜡烛油燃烧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气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二、判断题。

(1*12=12分)1.物质的变化有些是自然现象,有些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造成的。

( √ ) 2.因为我们看不见也摸不到空气,所以空气不是物质。

( × ) 3.有些物质的变化很缓慢,而有些物质的变化很快。

( √ ) 4.在真空的环境中铁钉不会生锈。

( √ ) 5.调味品和蔬菜混合后,蔬菜形态和之前不一样了,所以发生了化学变化。

( × )6.热胀冷缩现象是物理变化。

( √ ) 7. 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比如蜡烛燃烧、加热白糖等。

(√)8.白糖吃起来是甜的,所以白糖也一定含有淀粉。

(×)9.先倒白醋再加入适量的小苏打和先放入小苏打再倒入白醋,这两种方法产生的现象是不一样的。

(×)10.铁锈是一种罕见的自然现象,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观察到。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试题(含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1. 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

2.同一种花中,大多数个体的花色是的。

(选填“相同”或“不同”)3.像蚂蚁那样,身体分为、、三部分,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

4.木质茎植物中,属于针形叶,属于非针形叶。

(选填“法国梧桐”或“油松”)5.如果校园中的生物较少,可以到周围或开展调查活动。

6.1999 年由我国科学家在发现的昆明鱼化石是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鱼类,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动物。

7.是指经由基因的传递,使后代获得亲代的特征、性状的一种现象。

8.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个家园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9. 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础。

生物为人类提供了、、家居材料及其他生活、生产原料。

10.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虎父无犬子”“有其父必有其子”,描述的是( )现象。

A .人工干预 B.变异 C. 遗传2.下列属于我国珍稀动物的是( )。

A. 朱鹦B.野猪 C . 斑马3. 下列植物中,属于草质茎的是( )。

A. 狗尾草B. 桃树C. 柳树4. 草质茎的特点不包括( )。

A. 比较柔软,易折断B. 茎秆坚硬C. 外表常呈绿色5. 三叶草通常只有三片叶子,但有极少数的三叶草有四片叶子,这是发生了( ) 现象。

A . 遗传 B. 人工干预 C . 变异6.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对“猛犸象、三叶虫、翼龙”三种古生物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A. 翼龙、猛犸象、三叶虫B. 三叶虫、翼龙、猛犸象C. 猛犸象、翼龙、三叶虫7. 下列不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的是( )A. 建立植物种子库B.围湖造田C.颁布相关法律法规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3.2 月相变化练习 (含答案)

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3.2 月相变化练习 (含答案)

《月相变化》练习一、填空题1.我们观察到天空中的月球有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我们叫做_______。

2.月相的变化规律是:上半月________________,下半月______________。

3.我们从地球上观察的角度不同,那么所看到的月相________、______也就不同。

4.新月出现在农历每月的________,满月出现在农历每月的______________。

5.月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球体。

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_______的光。

二、连线题三、选择题1.月相圆缺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大约是()A、一天B、一年C、一个月2.上弦月出现在()A.农历初二到初七B.农历二十三左右C.农历十五左右D.农历初八左右3.月全食出现的月相为()A.新月B.下弦月农历农历二十一农历二十九农历十五C.蛾眉月D.满月4.农历上半月的月亮的亮面在()A.右侧B.正上方C.正下方D.左侧四、简答题月相形成的原因?《月相变化》练习答案一、填空题1.月相解析:我们观察到天空中的月球有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我们叫做月相。

2.由缺变圆,由圆变缺3.亮面大小方向4.初一十五、十六解析:新月出现在农历每月的初一,满月出现在农历每月的十五、十六。

5.不发光不透明太阳。

二、连线题第一幅图是农历初五、第二幅图是农历十五、第三幅图农历二十一、第四幅图农历二十九。

三、选择题1. B解析:月相圆缺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大约是一个月。

2. B3. D4.A解析:上半月,月相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侧,下半月,月相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

四、简答题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太阳照亮月球的某一侧面。

由于月光反射太阳光,因此无论转到相对地球的什么位置,总是对着太阳的一面亮,而背着太阳的一面暗。

六年级月考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六年级月考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六年级月考试卷及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是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水D. 糖类答案:D2.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A. 自西向东B. 自东向西C. 自南向北D. 自北向南答案:A3. 下列哪个是可再生能源?A. 石油B. 天然气C. 风能D. 煤炭答案:C4. 下列哪个元素是人体最多的元素?A. 氧B. 碳C. 氢D. 氮答案:A5. 下列哪个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A. 种群B. 个体C. 群落D. 生态系统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

(错)2. 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

(对)3.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错)4. 水的沸点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对)5.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相互独立的过程。

(错)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 地球的四大圈层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3.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4. 地球内部圈层有:地壳、地幔、地核。

5. 生态系统的组成有: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答案: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水在光下分解产生氧气和还原氢,同时合成ATP。

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二氧化碳被固定为三碳化合物,然后在光反应提供的还原氢和ATP的作用下还原糖类等有机物。

2. 简述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

答案: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而食物网则是由多个食物链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的复杂网络。

食物网反映了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六年级月考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六年级月考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六年级月考试卷及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鸟类B. 爬行动物C. 哺乳动物D. 鱼类2. 下列哪个季节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季节?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3. 下列哪个行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A. 地球B. 金星C. 木星D. 火星4. 下列哪个数字是偶数?A. 1B. 2C. 3D. 45. 下列哪个字母是英文字母表中的第十个字母?A. JB. KC. LD. M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鸟类可以在水下游泳。

()2.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行星。

()3. 2+2=5()4. 鱼类可以在陆地上行走。

()5. 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我国国旗上有五颗______。

2. 地球上最长的河流是______。

3.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______。

4. 一年有______个月。

5. 下列数字中,______是最大的质数。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2. 请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区别。

3. 请简述水的三态变化。

4. 请简述牛顿三大定律。

5. 请简述我国的历史朝代顺序。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2. 小明有10个苹果,他吃掉了3个,现在小明还有多少个苹果?3. 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了2小时,求汽车行驶的路程。

4. 一个班级有20个男生和30个女生,求这个班级的总人数。

5. 一根绳子长10米,剪成5段,每段绳子有多长?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2. 请分析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制作一个简单的电路,让一个小灯泡亮起来。

2. 请用硬纸板和彩纸制作一个简单的风筝,并试飞成功。

小学六年级月考试卷【含答案】

小学六年级月考试卷【含答案】

小学六年级月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小学六年级数学中,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12B. 17C. 20D. 212. 下列哪个单位是长度单位?A. 克B. 千米C. 升D. 瓦特3. 地球上最大的洲是?A. 亚洲B. 非洲C. 北美洲D. 南美洲4. 下列哪个是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水D. 有机物5. 在我国,下列哪个节日是传统节日?A. 愚人节B. 感恩节C. 中秋节D. 情人节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1米等于100厘米。

()2. 鸟类是唯一会飞行的动物。

()3.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三颗行星。

()4. 水在0℃时会结冰。

()5. 碳酸饮料的pH值大于7。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小学六年级语文中,成语“画蛇添足”的意思是______。

2. 小学六年级英语中,一般现在时的疑问句结构是______。

3. 小学六年级科学中,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______。

4. 小学六年级数学中,两个质数相乘得到的数叫做______。

5. 小学六年级社会与生活中,我国的首都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小学六年级语文中的“四大名著”。

2. 请简述小学六年级英语中的一般现在时。

3. 请简述小学六年级科学中的水的三态变化。

4. 请简述小学六年级数学中的分数化简。

5. 请简述小学六年级社会与生活中的我国传统节日。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有10个苹果,他吃掉了3个,还剩下多少个苹果?2. 一辆汽车行驶了100千米,速度是每小时50千米,行驶了多少小时?3.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4. 一个班级有20个男生和30个女生,求这个班级的总人数。

5. 一个水池可以装1000升水,现在装了500升水,还需要装多少升水才能装满?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小学六年级语文中的《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

六年级月考试卷答案【含答案】

六年级月考试卷答案【含答案】

六年级月考试卷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A. 叶绿体B. 细胞核C. 线粒体D. 细胞膜答案:A2.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 自西向东B. 自东向西C. 自南向北D. 自北向南答案:A3. 下列哪个元素是人体最多的元素?A. 氧B. 碳C. 氢D. 氮答案:A4. 下列哪个是我国的传统节日?A. 愚人节B. 感恩节C. 中秋节D. 情人节答案:C5. 下列哪个是我国的国宝?A. 大熊猫B. 金丝猴C. 丹顶鹤D. 麒麟答案:A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2. 鸟类是哺乳动物。

(×)3. 长江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4. 人体有206块骨头。

(√)5. 鱼类可以在陆地上生活。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上最长的山脉是______山脉。

答案:安第斯山脉2. 我国的首都是______。

答案:北京3. 人体最小的器官是______。

答案:晶状体4. 下列元素中,______是最轻的元素。

答案:氢5. 下列气体中,______是大气中最多的气体。

答案:氮气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答案: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2. 请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答案: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

3. 请简述我国的主要传统节日。

答案:我国的主要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4. 请简述我国国宝大熊猫的特点。

答案: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主要特点是黑白相间的毛色,憨态可掬的外形,以及独特的食竹习性。

5. 请简述人体最多的元素氧的作用。

答案:氧是人体最多的元素,主要作用是参与细胞呼吸,产生能量。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一棵树每天进行光合作用,一个月(30天)能产生多少氧气?答案:假设一棵树每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10千克氧气,那么一个月(30天)能产生300千克氧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二次月考试卷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鼠妇喜欢在干燥明亮的环境中生活。

()2.生活在绿草地上的蝗虫,大多是黄褐色的;而生活在山地的蝗虫,则大多是绿色的。

()3.游禽的足有璞,适于游泳。

()4.如果某种生物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因素灭绝了,不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5.设计师在设计拉链时,首先会充分考虑拉链的功能。

()6.借助凸透镜或凹面镜可以会聚太阳光。

放大镜就是一种凹透镜。

()7.水体污染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比较常见的有直接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

()8.能源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石墨等。

()9.煤是远古森林的动物被压埋在地底下时,受到高温高压等作用而形成的。

()10.在休渔期内,禁止人们在规定的海域内捕鱼。

()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60分)11.丹顶鹤的身体特征有三长,其中()便于丹顶鹤在浅滩中行走。

A. 颈长B. 腿长C. 嘴长12.伯劳和家燕常会随着季节变化而()。

A. 冬眠B. 夏眠C. 迁徙13.枯叶蝶靠()在环境中隐藏自身。

A. 保护色B. 拟态C. 变形14.蝗虫属于()的动物。

A. 植食性B. 肉食性C. 杂食性15.拉链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日常用品。

自发明以来,经过()多年的不断改进,性能也越来越强。

A. 100B. 120C. 20016.我喜欢运动,喝水多,我需要()的饮水瓶。

A. 保温B. 容量大C. 不锈钢17.为了让鸡蛋在运输过程中不易破碎,设计鸡蛋包装盒时,不要使用()材料。

A. 塑料B. 金属C. 纸板18.尼龙搭扣(魔术贴)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它模仿()这类果实的倒钩结构制造出来的。

A. 猪笼草B. 茅草叶C. 苍耳19.下面属于模仿生物运动系统而设计的是()。

A. 飞机B. 雷达C. 锯子20.2005年的移动电话不具备()功能。

A. 游戏B. 摄影C. 触屏操作21.第四代火车的设计采用了先进的磁悬浮技术或多动力车辆(动车组)技术,速度高达每小时()千米以上。

A. 350B. 450C. 55022.走路、跑步和提物品所使用的能量都来自于身体中的()。

A. 化学能B. 热能C. 机械能23.中国第一列磁悬浮列车于()年在上海诞生。

A. 2003B. 2008C. 201324.下面()不是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主要因素。

A. 电池个数B. 线圈匝数C. 电线颜色25.播放节目的电视机可以把电能转换成声能和()。

A. 光能B. 机械能C. 化学能26.下面的()不能够过滤吸附杂质和其他有害物质。

A. 木炭B. 泥土C. 沙子27.()主要由粘土烧结制作而成,在生产过程中会破坏耕地,消耗资源。

A. 红砖B. 空心砖C. 泥砖28.下面()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A. 矿产B. 土地C. 生物29.针对伞太长收纳不方便的问题,设计师设计了()A. 折叠伞B. 挂绳或弯钩雨伞C. 长后摆雨伞30.下列不可回收利用的是()A. 纸类,未严重污损的文字用纸、包装用纸和其他纸制品等。

B. 油漆和颜料:建筑、家庭装修后的废弃资料。

C. 塑料:废容器塑料、包装塑料等塑料制品。

D. 玻璃:有色和无色废玻璃制品。

三、实验题:请给下面的实验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每空2分,共20分)31.实验一:制作一个简易的太阳灶正确的实验步骤是:(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A、把纸片放在粗铁丝上,来回移动纸片寻找光线的会聚点。

B、先将铝箔铺在锅盖上,整理平整。

C、在会聚点的位置用粗铁丝末端,绕成一个环,制成一个载物台。

D、再将粗铁丝固定在锅盖中央。

32.实验二:动物具有保护色是不是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正确的实验步骤是:(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⑸________→(6)________A、分别在两张卡纸上找出黄色的蝗虫来。

B、另取一张绿色卡纸和一张黄色卡纸平铺在桌面上,模拟草地和山地环境。

C、将小纸片从中部对折,模拟绿色或黄色的蝗虫。

D、取一张绿色卡纸和一张黄色卡纸,各剪出20张形状相同的小纸片。

E、把模拟蝗虫的小纸片分成两份,每份各有10张绿色纸片和10张黄色纸片,将其混合均匀。

F、将两份模拟蝗虫的小纸片分别撒到两张卡纸上。

答案解析部分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答案】错误【解析】【解答】鼠妇喜欢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活。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鼠妇又叫潮虫,是一种常见的小动物,我们常常能在花园、庭院的砖缝、石头或花盆下面看到它们。

2.【答案】错误【解析】【解答】生活在绿草地上的蝗虫,大多是绿色的;而生活在山地的蝗虫,则大多是黄褐色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许多动物身体的颜色都与它们所处环境的色彩近似。

3.【答案】正确【解析】【解答】游禽喜欢在水上生活,脚向后伸,趾间有蹼,有扁阔的或尖嘴,善于游泳、潜水和在水中掏取食物,大多数不善于在陆地上行走,但飞翔很快。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雁、鸭、天鹅属于游禽。

4.【答案】错误【解析】【解答】如果某种生物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因素灭绝了,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不同的生物在食物链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5.【答案】错误【解析】【解答】设计师在设计拉链时,首先会充分考虑人们对拉链的需求,然后从功能、结构、材料等多个方面进行构思。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设计师选择最恰当的构思绘制成设计图,并制作样品进行检测评估,再根据评估结果对产品进行改进,最终设计出满足需求的拉链。

6.【答案】错误【解析】【解答】借助凸透镜或凹面镜可以会聚太阳光。

放大镜就是一种凸透镜。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地球获得太阳辐射的能量,仅仅占太阳总辐射量的二十亿分之一。

要想更好地利用太阳的能量,可以将太阳光会聚起来,使它产生更高的温度。

7.【答案】正确【解析】【解答】大多数的水体污染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水体污染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比较常见的有直接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如果水里混入了有害的物质,水体就会受到污染。

水体受污染后,会影响水的使用价值,甚至会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

8.【答案】错误【解析】【解答】能源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等,石墨是非金属矿产。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和水气矿产等。

9.【答案】错误【解析】【解答】煤是远古森林的植物被压埋在地底下时,受到高温高压等作用而形成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煤是世界主要的能源矿产之一,是一种可以作为燃料和工业原料的矿物。

10.【答案】正确【解析】【解答】由于人们过度捕捞,近海渔业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

为此,国家设立了休渔期。

在休渔期内,禁止人们在规定的海域内捕鱼。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我国有众多河流入海,渔业资源丰富,十分适合发展水产业。

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60分)11.【答案】B【解析】【解答】丹顶鹤的身体特征有三长:颈长、嘴长、腿长,其中腿长便于丹顶鹤在浅滩中行走。

故答案为:B。

【分析】丹顶鹤生活在沼泽地,是大型涉禽。

12.【答案】C【解析】【解答】伯劳和家燕是我国常见的鸟类。

在我国北方地区,伯劳和家燕常会随着季节变化而迁徙,去温暖的地方过冬,或到合适的地方繁殖。

故答案为:C。

【分析】一些动物会因气候的变化而向其他地区迁徙,或者进入冬眠、夏眠等。

13.【答案】B【解析】【解答】动物身体的颜色、外形都与环境类似而不易被天敌发现的现象,就是拟态。

枯叶蝶靠拟态在环境中隐藏自身。

故答案为:B。

【分析】在自然界中,许多动物外表的颜色往往与周围环境非常接近,形成保护色。

14.【答案】A【解析】【解答】植食性昆虫包括蝗虫、蟋蟀、螽斯、蝼蛄等常见昆虫。

故答案为:A。

【分析】生活在绿草地上的蝗虫,大多是绿色的;而生活在山地的蝗虫,则大多是黄褐色的。

15.【答案】A【解析】【解答】拉链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日常用品。

自发明以来,经过100多年的不断改进,拉链的结构更加巧妙,制作材料日新月异,性能也越来越强。

故答案为:A。

【分析】设计师在设计拉链时,首先会充分考虑人们对拉链的需求,然后从功能、结构、材料等多个方面进行构思。

16.【答案】B【解析】【解答】容量大的水瓶可容纳的水更多,所以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我们日常生活中饮水瓶种类很多,有各种材料制作而成的,如塑料水瓶,不锈钢水瓶等;还有不同功能的,如保温水瓶,运动水瓶等。

17.【答案】B【解析】【解答】金属较硬,运输过程易与鸡蛋碰撞,使鸡蛋破碎,所以设计鸡蛋包装盒时,不要使用金属材料。

故答案为:B。

【分析】材料的选用对物品功能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设计师必须熟悉各种材料的特性,从功能、成本、环保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实用的产品。

18.【答案】C【解析】【解答】苍耳能够牢牢地粘附在动物的皮毛上,把果实传播到远处。

尼龙搭扣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它模仿苍耳这类果实的倒钩结构制造出来的。

故答案为:C。

【分析】模仿猪笼草可设计捕蝇瓶。

19.【答案】A【解析】【解答】A、飞机是模仿鸟类飞行而设计,所以A符合题意。

B、雷达是根据蝙蝠仿生设计出来的,所以B不符合题意。

C、锯子是根据丝茅草发明的,所以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自古以来,人类通过观察周边生物,认识生物的结构与功能,并进行模仿,发明了各种实用的物品和工具。

20.【答案】C【解析】【解答】2005年的移动电话除具语音通话、收发信息外,还具有游戏,摄影、音乐等娱乐功能。

故答案为:C。

【分析】2007年的移动电话具有触屏操作;集通讯、娱乐、理财、购物、导航等于一体。

21.【答案】A【解析】【解答】第四代火车的设计采用了先进的磁悬浮技术或多动力车辆(动车组)技术,速度高达每小时350千米以上。

故答案为:A。

【分析】第一代火车的设计引入蒸汽机的技术,以煤为燃料、蒸汽机为动力,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

第二代火车的设计采用了内燃机技术,以柴油为燃料、柴油机为动力,速度为每小时150千米。

第三代火车的设计运用了“高架接触网”供电系统,以电动机为动力,速度为每小时200千米。

22.【答案】A【解析】【解答】人运动时身体内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故答案为:A。

【分析】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如果我们善于利用各种能量,就能使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变得更加方便。

23.【答案】A【解析】【解答】中国第一列磁悬浮列车于2003年在上海诞生,其速度可达每小时400千米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