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试卷及答案
(精)小学六年级科学试卷(带答案)【完整版】

小学六年级科学试卷(带答案)【完整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地球自转的方向?A. 自东向西B. 自西向东C. 自南向北D. 自北向南2.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太阳系的中心天体?A. 地球B. 月球C. 太阳D. 火星3.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声音传播的方式?A. 电磁波B. 机械波C. 光波D. 热波4.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光合作用的原料?A. 氧气和水B. 二氧化碳和水C. 氮气和二氧化碳D. 氢气和氮气5.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光的传播速度?A. 3×10^8 米/秒B. 3×10^5 米/秒C. 3×10^2 米/秒D. 3×10^1 米/秒6.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植物的生长周期?A. 发芽、生长、开花、结果B. 发芽、生长、开花、死亡C. 发芽、生长、结果、死亡D. 发芽、生长、结果、开花7.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地球的公转方向?A. 自东向西B. 自西向东C. 自南向北D. 自北向南8.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地球的形状?A. 平面B. 球体C. 椭圆体D. 圆柱体9.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声音的传播速度?A. 340 米/秒B. 340 千米/秒C. 340 米/小时D. 340 千米/小时10.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光合作用的产物?A. 氧气和水B. 二氧化碳和水C. 氮气和二氧化碳D. 氢气和氮气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_。
2. 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_________。
3. 声音传播的方式是_________。
4.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_________。
5. 光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
6. 植物的生长周期是_________。
7.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
8. 地球的形状是_________。
9. 声音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
10.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____。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小学科学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小学科学试卷含答案第一单元一、填空:1、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消灭快速生长。
2、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之外,另一个特点就是性发育的开头。
3、人的一生要经过胎儿期、婴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龄期。
二、连线:牙牙学语婴幼儿期十月怀胎胎儿期颐养天年老年期抚育后代成年期勤奋学习学龄期生长快速青春期努力工作青年期三、简答题:我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应留意哪些?答:我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应留意:个人卫生、养分与饮食卫生、学习习惯、体育熬炼、充分睡眠、不沉迷电脑、科学用脑等。
其次单元一、填空题:1、动物、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一样的特征,叫做遗传现象,存在着不同特征,叫做变异现象。
2、孟德尔被人们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3、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的利用野生鲫鱼的后代与亲代存在的变异培育而成的。
4、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根本的两种特征。
二、推断题1、父母双方都是高个子,由于遗传因素子女肯定是高个子。
〔×〕2、生物的每一个特征都是能遗传的。
〔×〕3、太空椒是由于它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所以才长得果大色艳,籽少肉厚的。
〔√〕三、简答题美国一位牧民,他在自己的羊群里觉察了一只腿短背长的羊。
这只羊长得像猎犬,连最低的羊栏也跨不过去。
后来,他用这只羊培育成了一种腿短背长的良种羊—安康羊。
他利用间或觉察的现象,培育出了人们所需的品种,这其中包含了什么道理?答:羊群中有腿短背长的羊是由于变异的原因,这位牧民又利用遗传规律,让这种变异遗传下去。
第三单元一、填空1、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1822 年被觉察的。
2、环视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死亡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
3、假设把不同年月的地层比作一本书,那么化石就是书页中的特别文字。
达尔文提诞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并与1859 年出版了震惊世界的巨著《物种起源》。
4、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剧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而不适应者则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六年级下册科学卷子答案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卷子答案人教版1、空塑料瓶在( )情况下最不容易倒。
[单选题] *A.瓶口向下B.瓶底装一些沙(正确答案)C.瓶口向上2、用一根木条当作独木舟,独木舟不能稳定地负载物体。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观察到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发光发热、颜色变化、生成沉淀和产生气体等现象,我们说物质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工程设计里面“制订方案”这一环节并不重要,有没有这一环节都无所谓,因为后面制作改进过程中肯定会对最初的方案进行修改的。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根据这一成语,可以写出的食物链是:蝉→螳螂→黄雀。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太空椒是因为它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所以才长得果大色艳,籽少肉厚。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就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8、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 )。
[单选题] *A.初七B.十五C.初一(正确答案)9、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时滴碘酒,这是为了让细胞染色,便于观察。
( ) [单选题]对(正确答案)错10、(太原市)阳光下,地球上同一地区一天中物体影长的变化规律是()。
[单选题] *A.长→短B.短→长→短C.长→短→长(正确答案)11、古人“钻木取火”的过程中,能量转化关系是()。
[单选题] *A.机械能转化为动能B.动能转化为化学能C.动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正确答案)12、扫地机器人里的电动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过程是()。
[单选题] *A.电能——磁能B.电能——动能(正确答案)C.电能——动能——磁能13、下列选项中,能构成一个农场生态系统的是()。
[单选题] *A.月季花、蜘蛛、瓢虫、蚜虫B.阳光、空气、水、土壤、石头C.微生物、月季花等植物、蚜虫等动物以及阳光、空气等非生物(正确答案)14、31、地球上的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5、港珠澳桥采用桥、岛、隧为一体的主要原因是( )。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_______。
2、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产生的,以_________的形式传播。
3、常见的机械大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等基本组件组合而成的。
4、生物的________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5、生物的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的生物圈中所有生物,即________、________、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
它包含三个层次:________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6、________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7、煤、石油、天然气是_____________的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
8、借助________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洋葱表皮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
二、选择题。
(共20分)1、下列能源中,()是可再生能源。
A.风B.煤C.天燃气2、根据植物果实或种子具有的特点推测,利用动物来传播种子的是()。
A.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B.轻,带翅或绒毛C.圆形,散落时能滚动D.有小刺或多肉好吃3、我们呼出的气体成分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A.完全相同B.完全不同C.部分相同4、摆摆动的快慢与()有关。
A.摆幅B.摆锤C.摆线长短5、做泥塑或面塑时,物质发生的是()。
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无法确定6、下列方法能使食盐溶液产生晶体的是()。
A.在食盐溶液中加入水分B.继续加入食盐溶解C.将食盐溶液放在阳光下蒸发 D.在食盐中加入碱面7、蜡烛在燃烧过程中会发生()。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8、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玻璃杯中,木条会()。
A.没有什么变化B.会熄灭C.燃烧的更旺9、下列关于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2024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物理变化?A. 铁生锈B. 水蒸发C. 木头燃烧D. 食物腐烂2. 下列哪种物质是导体?A. 玻璃B. 塑料C. 铜线D. 纸张3. 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石油C. 风能D. 核能4.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化学反应?A. 水结冰B. 酸碱中和C. 水沸腾D. 盐溶解5. 下列哪种物质是绝缘体?A. 铝B. 铜线C. 橡胶D. 铁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质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2. 所有物质都可以导电。
()3. 可再生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4.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发生性质上的变化,新的物质。
()5. 导体是指容易导电的物质。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质的三种状态是____、____和____。
2. 导体是指____导电的物质,绝缘体是指____导电的物质。
3. 可再生能源包括____、____和____等。
4.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发生____上的变化,____物质。
5.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发生____上的变化,没有____物质。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其特点。
2. 简述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3. 简述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
4. 简述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
5. 简述如何安全使用电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块铁块在加热过程中,从固态变为液态,请问这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2. 在家庭电路中,如何判断电线是否老化?3. 请列举三种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实例。
4. 请简述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5. 请简述如何安全使用实验室中的化学药品。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对环境的影响。
2. 分析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物质的三种状态。
人教版PEP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PEP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地球的天然卫星?A. 太阳B. 月亮C. 地球D. 星星答案:B2. 太阳是什么颜色的?A. 红色B. 黄色C. 蓝色D. 白色答案:B3. 下列哪个是地球的独特特征?A. 有大气层B. 有水C. 有岩石D. 有生物答案:D4. 以下哪个是地球的最高山峰?A. 珠穆朗玛峰B. 喜马拉雅山C. 火山口D. 黄山答案:A5. 下列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洲?A. 亚洲B. 非洲C. 欧洲D. 北美洲答案:A二、填空题1. 地球是一个 _______。
答案:行星2. 地球上有大约 _______ 的水。
答案:七成3. 月亮是地球的 _______。
答案:卫星4. 地球的最高山峰是 _______。
答案:珠穆朗玛峰5. 非洲是地球上的一个 _______。
答案:洲三、简答题1. 请简述地球的特点。
答案: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有大气层、水和生物。
它是一个独特的行星。
2. 请简要介绍一下月亮。
答案: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是地球上唯一的天然卫星。
它绕着地球运动,有时我们可以在夜晚看到它。
3. 珠穆朗玛峰是地球的哪个山脉上的最高峰?答案: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上的最高峰。
4. 请列举地球上的一些洲。
答案: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等是地球上的一些洲。
5. 地球上的水有多少?答案:地球上大约有七成的水。
以上是人教版PEP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希望能帮助到你!。
2024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部分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部分答案判断题:1. 地球的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正确)2. 铁在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生锈。
(正确)3. 鸟类的羽毛和人类的头发一样,都是由角质物质构成的。
(错误,人类头发由蛋白质构成)4. 植物的光合作用只需要阳光和水,不需要二氧化碳。
(错误)5. 遗传是生物的特性,子女会完全继承父母的所有特征。
(错误,子女可能会继承父母的部分特征)选择题:6. 下列哪种动物是哺乳动物?(A. 鲸鱼;B. 青蛙;C. 鸽子;D. 鳄鱼)7. 铁生锈的过程是属于什么变化?(A. 物理变化;B. 化学变化;C. 自然变化;D. 人为变化)8. 下列哪种能源是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石油;C. 太阳能;D. 天然气)9. 长江、黄河最终流入哪个海洋?(A. 渤海;B. 黄海;C. 东海;D. 南海)10. 下列哪种行为可以保护土壤?(A. 过度开垦;B. 植树造林;C. 随意丢弃垃圾;D. 大量使用化肥)填空题:11. 长江是我国的第______长河流,被誉为“黄金水道”。
(一)12. 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关系通常是______与被吃的关系。
(吃)13. 鸟类的______是它们飞行的重要器官。
(翅膀)14.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接近______的椭圆形。
(圆形)15. 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方式来保护水资源。
(节约用水、防止污染、合理利用)参考答案:判断题:1. 正确;2. 正确;3. 错误;4. 错误;5. 错误选择题:6. A;7. B;8. C;9. C;10. B填空题:11. 一;12. 吃;13. 翅膀;14. 圆形;15. 节约用水、防止污染、合理利用。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检试试卷(后附答案)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检试试卷一、选择题1.月球表面比较明亮的地方是(),比较阴暗的地方是()。
A.高原平原B.平原高原C.环形山平原D.高原环形山2.有中国“天眼”称号的望远镜是()。
A.普通望远镜B.射电望远镜C.天文望远镜D.空间站3.最早登上月球的宇航员的国籍是()。
A.美国人B.英国人C.苏联人D.中国人4.银河系包括2000亿颗星体,其中恒星大约()颗。
A.1亿B.10亿C.100亿D.1000亿5.下列选项中,马的进化过程正确的是()。
A.始祖马、上新马、渐新马、现代马B.始祖马、渐新马、中新马、现代马C.始祖马、渐新马、上新马、现代马D.始祖马、中新马、上新马、现代马6.太阳比地球大。
它的直径是地球直经的109倍,而它的体积约是地球体积的倍。
A.150万B.130万C.110万D.98万7.光年是天体的()单位,1光年等于光在一年内走的路程。
A.时间B.质量C.体积D.距离8.火箭升空靠的是()。
A.地球的引力B.空气的浮力C.燃烧物的反冲力D.火箭的弹力9.我国空间站进行首次太空授课的主讲宇航员是()。
A.杨利伟B.王亚平C.刘洋D.陈冬10.银河系的总质量相当于()个太阳的质量。
A.1.4亿B.14亿C.140亿D.1.5万亿二、判断题1.两次月圆之间大约相隔半个月。
( )2.夜来香在夜晚开花,所以植物生长不需要太阳。
( )3.彗星是属于“太阳系小天体”。
( )4.喙大而强壮的地雀更适宜吃外壳坚硬的种子。
( )5.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 )三、填空题1.同一天晚上的不同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 )运动,月相( )(会、不会)发生变化。
2.太阳的能量主要有两种形式:______和______。
3.光的传播速度为每秒30万千米,太阳光照到地球上来大约需要500秒,则太阳离地球大约______亿千米。
4.太阳照射温度的变化可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与太阳有关系的物质变化主要有三种:岩石风化、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下册期中教科版六年级科学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用积累的科学知识填空。
(每空1分,共28分)
1、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它的镜片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边缘
薄,它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2、像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等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
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物质叫做晶体。
3、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借助显微镜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
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它们是洋葱的表皮细胞。
4、米饭中有一种叫做淀粉的物质,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变成了有甜味的麦芽糖。
米饭中的这种物质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
5、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常见诸如发光发
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
6、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自然大,看到的范围就小;
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小,看到的范围大。
7、由于煤、石油等的化石燃料消耗量急剧增加,产生了大量二氧化
碳,
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土壤
沙漠化、大陆和两极冰川融化,给全球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8、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
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错的说明理由,每小题1分,共20分)
1、放大镜具有放大、汇聚光线的作用,没有成像的作用。
…………………(×)理由: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汇聚的作用,但只有当观测的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才会看到正立放大的像。
2、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四肢三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4对足。
(×)
理由: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3、蚜虫喜欢吃草蛉,所以蚜虫是草蛉的天敌。
…………………………………(×)
理由:草蛉和它的幼虫都是蚜虫的天敌。
4、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一点好处。
……………………………………(×)
理由:微生物对人类不都是有害的。
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
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污水的处理也要靠微生物,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就将成为垃圾的世界。
5、透明的物体不一定是晶体。
……………………………………………………(√)
理由:玻璃就是透明的,但是它是非晶体.。
6、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而且变化的速度都是一样的。
……………(×)
7、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
理由:
8、163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
理由:163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9、凸透镜的凸度越小,它的焦距就越小。
…………………………………………(×)
理由:凸透镜的凸度越小,它的焦距就越大。
10、硫酸铜与铁钉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物质是铁锈。
……………………………(×)
理由: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三、选择题(选择最佳答案序号填入括号,每题1.5分,
共15分)
1、(B)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电子显微镜的应用
B、细胞学说的建立
C、放大镜的发现
D、微生物的发现
2、下列现象,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A、滴水成冰
B、米饭变馊
C、蜡烛燃烧
D、铜钱变绿
3、科学家(D)设计并制造出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A、牛顿
B、格罗斯泰斯特
C、袁隆平
D、培根
4、科学家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他们的(B)。
A、防敌的角
B、鼻子
C、嘴巴
D、胡须
5、人们根据昆虫的(C ),发明了蝇眼照相机。
A 、单眼
B 、头部
C 、复眼
D 、腹部
6、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B )。
A 、相同
B 、相反
C 、无关
D 、无法确定
7、下列物质中不是晶体的一组是(C )。
A 、食盐、砂糖
B 、玻璃、珍珠
C 、雪花、冰雹
D 、宝石、铁丝
8、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下列食物中含有淀粉最多的是(D )。
A 、苹果
B 、猪肉
C 、萝卜
D 、马铃薯
9、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C )。
A 、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B 、有些物质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 C 、烟花爆炸后消失于天际,说明物质会消失 D 、物质变化实际上是物质在转换
10、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楚(A )大小的微小物体。
A 、15
B 、150
C 、15 毫米
D 、150
毫米
四、实验操作题。
(共13分)
物质
颜色 光泽 软硬 手感 导电性 延展性 磁铁 铁片
灰白色 有 较韧 光滑 能 有 能吸引 铁锈 棕红色 无 较脆 粗糙 不易 无
不能吸
引 通过观察比较,我发现铁片和铁锈 不是 (填“是”或“不是”所
以铁生锈是一种 化学 变化。
2、填图题(每空1分,共5分)
五、联系生活实际,用学过的科学知识简答。
(目镜)
(调节旋钮)
(物镜)
(反光镜)
(载物台)
(共24分)
1、说说制作供显微镜观察用的生物标本的步骤。
(3分)
答:制作生物标本的步骤包括:1采集标本。
2培养。
3
制片。
2、说说学校建筑用的水泥是如何生产出来的?(5分)
答:建筑用的水泥,它的生产过程包含了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先将石灰
石、黏土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再经高温煅烧、研细,最后变成了水泥。
3、生产实践中,一般采用什么方法防止、减缓铁制品生锈的速度?(5分)
答:1制成合金;2铁制品表面涂防护层;(3)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4、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做个简易的显微镜,说清楚制
作过程,还可以用示意图表示。
(5分)
答:1、找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来观察物体,知道看得
清楚为止。
2、上下移动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用纸筒
和胶带把两个透镜固定下来,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做好了。
5、物质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不同?举例说明(至少分别举三种)。
(6分)
答:主要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削铅笔,水沸腾,玻璃打碎。
化学变化:鞭炮爆炸,蜡烛燃烧,铁生锈。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而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水结冰,水蒸发,樟脑丸变小。
化学变化: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铁遇水生锈,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