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单-双子叶植物20130327
如何区分单子叶植物及双子叶植物
如何区分单子叶植物及双子叶植物中学生物学教材曾多次讲到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如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提到胚芽鞘,第四章第一节中“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如何区分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呢?教材中并没有涉及相关知识。
我们通常把维管束植物(vascular plants)区分成蕨类植物(如:铁线蕨)、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其中裸子植物(如:松、柏)及被子植物又可归纳为开花植物,被子植物又可细分为单子叶(如:稻、玉米)及双子叶植物(如:菊花、玫瑰),是开花植物的最大宗。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进化最高级、种类最多、适应性最强的类群。
全世界有20―25万种,超过植物界总种数的一半。
我国被子植物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有约3万种。
被子植物通常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两个主要类群。
根据粗略的估计,已描述的双子叶植物大约有16.5万种,单子叶植物5.5万种。
一、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基本区别从定义出发,所谓双子叶植物就是种子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单子叶植物就是种子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
除此之外,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还有哪些基本区别呢?1.子叶数目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如玉米、小麦、水稻、洋葱等;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如菜豆、花生、蚕豆、大豆、南瓜等。
2.叶片的脉序单子叶植物的叶脉主要为网状脉序,即叶脉呈网状排列,如苹果树、杨树、榆树、洋槐、棉花、向日葵等;而单子叶植物的叶脉多为平行脉序和弧状脉序,如小麦、水稻、竹子、鸢尾等。
3.根系的类型双子叶植物大多主根比较发达,所以双子叶植物多为直根系,茎中的维管束排列成环状,不少是木本植物,茎秆能不断加粗,如棉花、月见草、榆树等;而单子叶植物的主根不太发达和明显,有发达的须根,所以单子叶植物多为须根系,主要是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很少,茎秆通常不能逐年加粗,如小麦、葱、水稻等。
4.花的形态结构双子叶植物的花基(花瓣)一般为4或5个,花萼和花冠形状不大相似,如苹果花、油菜花等,花粉粒基本上具3个孔或沟;单子叶植物的花基一般为3个(也有的是2个和4个,很少一部分花基也为4或5个),花萼和花冠比较相似,如百合花、萱草花等,花粉粒基本上具1个孔或沟。
单子叶-双子叶
首先,单子叶植物种子有胚乳,双子叶植物中内无胚乳。
单子叶植物多为草本植物,木质部不甚发达。
双子叶植物大多为木本植物,木质部很发达。
另外,单子叶植物比双子叶植物高级。
单子叶植物比双子叶植物高级主要表现在它的有机物合成上。
单子叶植叶的维管束里和叶表面都有叶绿体,而双子叶植物只有叶表有。
双子叶植物是由叶表的大叶绿体吸收入二氧化碳,并就在那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而单子叶植物叶表的叶绿体能产生一种四碳化合物,与非常低浓度的CO2结合,从而吸收CO2,再运送到维管束中的叶绿体中合成有机物。
由于那单子叶植物的那种四碳植物与CO2的结合能力超强,它可以利用自己身呼吸作用产生的存于叶细胞间的低浓度CO2再合成有机物。
这样在很炎热的时候,为了保持住水分,植物的叶孔要关闭,这样就不能从外面空气中吸收CO2用于光合作用。
这样若是双子叶植物根本不能生存,而单子叶植物却能自给自足,到少可以保持消耗不大于合成。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进化最高级、种类最多、适应性最强的类群。
全世界约有20—25万种,超过植物界总种数的一半。
我国被子植物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约近3万种。
被子植物通常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两个主要类群。
根据粗略的估计,已描述的双子叶植物大约有165000种,单子叶植物55000种。
在中学植物学教材中曾多次讲到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
所谓双子叶植物就是种子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单子叶植物就是种子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
除此之外,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还有哪些基本区别呢?在自然界,我们可以根据叶片的脉序、根系的类型和花的形态特征来区别这两类植物。
一般来说象苹果树、杨树、榆树、洋槐、棉花、向日葵等双子叶植物,它们的叶片具有网状脉序;而小麦、水稻、竹子、鸢尾等单子叶植物的叶片为平行脉序或弧形脉序,这种特征用肉眼即可观察,若把叶片对着阳光来看,可以观察得更清楚。
在根的形态上,双子叶植物一般主根发达,故多为直根系,如棉花、月见草、榆树等;而单子叶植物一般主根不发达,由多数不定根形成须根系,如小麦、葱、水稻等。
双子叶 单子叶
被子植物分纲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木兰纲)单子叶植物(百合纲)
1.主根发达,多为直根系主根不发达,多为须根系
2.维管束环状排列维管束星散排列
3.网状叶脉平行或弧形叶脉
4.花部5数或4基数,少3数花部常3基数,少4数
5.两片子叶一片子叶
6.花粉粒具3个萌发孔花粉粒具一个萌发孔
双子叶与单子叶植物形态差异与耐药性
植物
形态
形态
叶片生长点
单子叶竖立,狭小,表面角质层和
质层较厚,表面积较小,叶
片和茎秆直立,药液易于滚
落。
顶芽被重重叶鞘所包围、保
护,触杀性除草剂不易伤害
分生组织。
双子叶平伸,面积大,叶表面角质
层较薄,药液易于在叶面上
沉积。
幼芽裸露,没有叶片保护,
触杀性药剂能直接伤害分生
组织。
双子叶植物结构
双子叶植物结构
双子叶植物,即有两片叶子的植物。
它是植物界最常见的一类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双子叶植物,指的是叶子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对生的植物。
在双子叶植物中,双子叶植物属于被子植物,是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
在双子叶植物中,有一些植物是根据叶子的形状来分类的:掌状复叶或三出复叶;具4片以上小叶;小叶多为菱形或矩圆形,少数为长圆形;叶片基部与叶柄相连成宽的叶柄;叶柄基部与茎相连成宽的叶鞘;花雌雄异株或同株;果实为浆果。
从形态上来看,双子叶植物的叶子一般都很大,并且可以分为两类:单叶和复叶。
单叶是指只有一片叶子的,在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大部分都是单叶。
不过,在生活中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类不同,它们在发育过程中一般都会出现叶子退化成两片或更多片的现象。
在双子叶植物中,还有一些种类的叶子由两片或更多片组成。
—— 1 —1 —。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注:注意观察断面有无油点散布;少数双子叶植物横断面具有异常构造。
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根与根茎的区别
根 放射状结构; 形成层明显; 中心常无髓; 常有栓皮 无放射状结构; 内皮层明显; 中心有髓; 无木栓层 根茎 放射状结构; 形成层明显; 中心有髓部; 常有木栓层 无放射状结构; 内皮层明显; 无髓部; 无木栓层
云锦花纹 —— —— 星点
软紫草
木间木栓 根茎 类药 材
黄芩
髓维管束
大黄
根及根茎类药材形状分布
双子叶植物 黄芪、苦参、板蓝根、甘草、党参、牛 膝、川牛膝、大黄、虎杖、北沙参、南 沙参、白芍、赤芍、木香、川木香、天 花粉、葛根、防己、巴戟天、秦艽、丹 参、当归、独活、防风、柴胡、商陆、 人参、西洋参、桔梗 川乌、草乌、附子、白芷、三七、黄芩 单子叶植物 蕨类植物
根及根茎类药材概述
根及根茎类药材性状鉴别共性特征
药材 根类 根茎类
根 定义 或以根为主带有部分根茎的 药材
地下茎 或带有少许根的地下茎药材,
包括根状茎、块茎、球茎、鳞茎等变态 地下茎
性 状 特 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形状 圆锥形、圆柱形、纺锤形
圆柱形、纺锤形、扁球形、不规则块状
表面 无节、节间和叶,无芽
有节和节间,可见叶和芽
圆柱形
姜黄、高良姜、 玉竹、山药
圆锥形
莪术、三棱 郁金、麦冬、天 冬 川贝母、浙贝母 、半夏、泽泻 黄精、天麻、白 及、干姜 狗脊、绵 马贯众
纺锤形
球形 不规则 形状
何首乌、地黄、玄参、太子参
延胡索 重楼、知母、石菖蒲、熟地黄、紫菀、 细辛、川芎、白术、苍术、黄连、紫草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中最常见的应属小麦、水稻、玉米、美人蕉、白玉兰等。
双子叶植物中最常见的则应是大豆、花生、苹果、菊花、棉花、向日葵等。
它们的根本区别是在种子的胚中发育二片子叶还是发育一片子叶,二片的称为双子叶植物,一片的称为单子叶植物。
这两类植物比较容易区分,因为它们之间在形态上有一些明显的不同。
双子叶植物的根系,基本上是直系,主根发达;不少是木本植物,茎干能不断加粗;叶脉为网状脉;花中萼片、花瓣的数目都是5片或4片,如果花瓣是结合的,则有5个或4个裂片。
单子叶植物的根系基本上是须根系,主根不发达;主要是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很少,茎干通常不能逐年增粗;叶脉为平行脉,花中的萼片、花瓣的数目通常是3片,或者是3片的倍数。
利用上述几方面的差异,可以比较容易地区分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在整个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的种类占总数的4/5,双子叶植物除了几乎所有的乔木以外,还有许多果类、瓜类、纤维类、油类植物,以及许多蔬菜;而单子叶植物中则有大量的粮食植物,如水稻、玉米、大麦、小麦、高粱等。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分类及识别要点(活动za)
被子植物的分类被子植物可以划分为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这两个纲的基本区别如表。
表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基本区别但是,这些区别点是相对的、综合的。
实际上有交错现象:一些双子叶植物科中有枚子叶的现象,如毛茛科、睡莲科、罂粟科、伞形科、报春花科等。
双子叶植物中有许多须根系的植物,特别是在毛茛科、车前科、菊科等科中为多。
毛茛科、睡莲科、石竹科等双子叶植物科中有星散维管束,而有些单子叶植物的幼期也有环状维管束,并有初生形成层。
单子叶植物的天南星科、百合科等也有网状脉。
双子叶植物的樟科、木兰科、毛茛科等有基数的花,单子叶植物的眼子菜科、百合科等有基数的花。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单子叶植物的须根系、缺乏形成层、平行脉等性状,都是次生的,它的单萌发孔花粉却保留了比大多数双子叶植物还要原始的特点。
在原始的双子叶植物中,也具有单萌发孔的花粉粒,这也给单子叶植物起源于双子叶植物提供了依据。
双子叶植物纲()又称木兰纲()。
根据克郎奎斯特系统共有个亚纲,目,科,余种。
木兰科()*∞∞、树皮、叶、花有香气,具油细胞。
单叶互生,全缘。
托叶大早落,节上留有托叶环痕。
、※∞∞花先叶开放。
花被花瓣状。
雄蕊花丝短、花药长,雄蕊多数螺旋状排列于伸长花托的下半部。
雌蕊多数螺旋状排列于伸长花托的上半部。
、聚合蓇葖果,每个心皮含-胚珠。
或为带翅的坚果。
、种子具小胚,胚乳丰富,成熟时常挂在细丝上,该丝来自珠柄的螺纹导管。
一般认为本科是木本植物最原始的类群。
其原始性表现在木本,单叶,全缘,羽状脉,虫媒花,花常单生,花各部螺旋状排列,花药长,花丝短,单沟花粉,胚小,胚乳丰富等。
重要特征:木本。
单叶互生,有托叶。
花单生,花被基数,两性,整齐花。
雌雄蕊多数螺旋状排列于伸长的棒状花托上,子房上位。
聚合蓇葖果。
毛茛科()∞∞∞∞、草、藤、灌。
单叶或有分裂、复叶,茎生或基生。
无托叶。
、花托突起,、基数花。
花两性→单性,辐射对称→两侧对称。
异被→单被。
常见花卉-双子叶植物
皱叶豆瓣绿Peperomia caperata西瓜皮椒草Peperomia sandersii var.argyreia 金粟兰Chloranthus spicatus冷水花Pilea cadierei镜面掌Pilea peperomioides皱叶冷水花Pilea spruceana细辛Asarum sieboldii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火炭母Polygonum chinensis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红蓼Polygonum orientale红叶甜菜Beta vulgaris var.cicla地肤Kochia scoparia红绿草Alternanthera bettzickiana三色苋Amaranthus tricolor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千日红Gomphrena globosa红叶苋Iresine herbstii 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生石花Lithops pseudotruncatella 宝绿Glottiphyllum linguiforme 松叶菊Lampranthus tenuifolius 大花马齿苋Portulaca grandiflora 矮雪轮Silene pendula扁竹蓼Homalocladium platycladium 剪秋罗Lychnis senno霞草Gypsophila elegans石竹Dianthus chinensis须苞石竹Dianthus barbatus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 常夏石竹Dianthus plumarius石碱花Saponaria officinalis 宿根霞草Gypsophila paniculata 荷花Nelumbo nucifera萍蓬草Nuphar pumilum王莲Victoria amazornica芡实Euryale ferox睡莲Nymphaea tetragona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飞燕草Consolida ajacis芍药Paeonia lactiflora耧斗菜Aquilegia vulgaris铁线莲Clematis florida花毛茛Ranunculus asiaticus唐松草Thalictrum aquilegifolium 银莲花Anemone cathayensis打破碗碗花Anemone hupehensis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金线吊乌龟Stephania cepharantha 花菱草Eschscholtzia californica 大花绿绒蒿Meconopsis grandis东方罂粟Papaver orientale虞美人Papaver rhoeas醉蝶花Cleome spinosa香雪球Lobularia maritima屈曲花Iberis amara 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ea f.tricolor 诸葛菜Orychophramus violaceus桂竹香Cheiranthus cheiri紫罗兰Matthiola incana景天树Crassula arborescens宝石花Graptopetalum paraguayense荷包牡丹Dicentra spectabilis 莲花掌Aeonium arboreum伽蓝菜Kalanchoe laciniata落地生根Kalanchoe pinnata玉米石Sedum album var.teretifolia 费菜Sedum kamtschaticum松鼠尾Sedum morganianum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石莲花Echeveria glauca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落新妇Astilbe chinensis含羞草Mimosa pudica望江南Cassia occidentalls白花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红花三叶草Trifolium pratense 红花酢浆草Oxalis rubra 老鹳草Geranium wilfordii 天竺葵Pelargonium hortorum 金莲花Tropaeolum majus 猩猩草Euphorbia heterophylla 银边翠Euphorbia marginata 虎刺Euphorbia milii 一品红Euphorbia pulcherrima 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香碗豆Lathyrus odoratus 宿根亚麻Linum perenne 多叶羽扇豆Lupinus polyphyllus 何氏凤仙Impatiens holstii 苏氏凤仙Impatiens sultanii新几内亚凤仙Impatiens linearifdia (I.hawkeri )锦葵Malva sylvestris 蜀葵Althaea rosea芙蓉葵Hibiscus moscheutos 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紫花地丁Viola chinensis 香堇Viola odorata大花三色堇Viola tricolor var.hortensis 银星秋海棠Begonia argentea-guttata 槭叶秋海棠Begonia digyna 丽格秋海棠Begonia aelatior 铁十字秋海棠Begonia masoniana蟆叶秋海棠Begonia rex球根秋海棠Begonia tuberhybrida 仙人掌Opuntia dillenii仙人指Zygocactus bridgesii 山影拳Cereus sp.f.monst 仙人球Echinopsis bubiflora 蟹爪兰Zygocactus truncactus昙花Epiphyllum oxypetalum四季秋海棠Begonia semperflorens 翁柱Cephalocereus scnilis令箭荷花Nopalxochia ackermannii 量天尺Hylocereus undatus金琥Echinocactus grusonii星球Astrophytum asterias萼距花Cuphea hookeriana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菱Trapa bicornis倒挂金钟Fuchsia hybrida送春花Godetia amoena月见草Oenothera biennis仙客来Cyclamen persicum报春花Primula malacoides四季报春Primula obconica多花报春Primula polyantha藏报春Primula sinensis欧洲报春Primula vulgaris点地梅Androsace umbellata宽叶补血草Limonium latifolium深波叶补血草Limonium sinuatum 洋桔梗Eustoma grandiflorum藻百年草Exacum affine龙胆Gentiana scabra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长春蔓Vinca major球兰Hoya carnosa吊金钱Ceropegia woodii钉头果Gomphocarpus fruticosus 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牵牛Pharbitis nil圆叶牵牛Pharbitis purpurea羽叶茑萝Quamoclit pennata福禄考Phlox drummondii锥花福禄考Phlox paniculata勿忘草Myosotis sylvatica美女樱Verbena hybrida细叶美女樱Verbena tenera活血丹Glechoma longituba 随意草Physostegia virginiana 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 一串蓝Salvia farinacea二色茉莉Brunfelsia latifolia 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 大花曼陀罗Datura arborea 红花烟草Nicotiana sanderae 冬珊瑚Solanum pseudocapsicum 乳茄Solanum mammosum酸浆Physalis alkekengi var.franchetii 观赏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矮牵牛Petunia hybrida彩叶草Coleus bluemei 蛾蝶花Schizanthus pinnatus 马缨丹Lantana camara 蒲包花Calceolaria herbeohybrida 金鱼草Antirrhinum majus柳穿鱼Linaria maroccana毛蕊花Verbascum thapsus 毛地黄Digitalis purpurea 猴面花Minulus luteus 钓钟柳Penstemon campanulatus 夏堇Torenia fournieri毛萼口红花Aeschynanthus radicans 大红金鱼花Columnea gloriosa 非洲紫罗兰Saintpauolia ionantha 大岩桐Sinningia speciosa 扭果花Streptocarpus rexii 金脉单药花Aphelandra squarrosa 鹃泪草Hypoestes phyllostachya 珊瑚花Jacobinia carnea 网纹草Fittonia verschaffeltii英丹花Ixora chinensis 五星花Pentas lanceolata 虾衣花Callispidia guttata玉叶金花Mussaenda pubescens 紫盆花Scabiosa atropurpurea小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 var.microcarpa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观赏南瓜Cucurbita pepo var.ovifera 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风铃草Campanula medium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山梗菜Lobelia erinus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蛇鞭菊Liatris spicata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雏菊Bellis perennis翠菊Callistephus chinensis荷兰菊Aster novi-belgii紫菀Aster tataricus百日草Zinnia elegans蛇目菊Coreopsis tinctoria黑心菊Rudbeckia hybrida金光菊Rudbeckia laciniata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大金鸡菊Coreopsis lanceolata金鸡菊Coreopsis basalis大丽花Dahlia pinnata大波斯菊Cosmos bipinnatus硫华菊Cosmos sulphureus孔雀草Tagetes patula宿根天人菊Gaillardia aristata天人菊Gaillardia pulchella春黄菊Anthemis tinctoria凤尾蓍Achillea filipendulina万寿菊Tagetes erecta千叶蓍Achillea millefolium蓍草Achillea sibirica花环菊Chrysanthemum carinatum滨菊Chrysanthemum×superbum菊花Dendranthema×grandiflora菊花脑Dendranthema nankingense鹿蹄橐吾Ligularia hodgsonii瓜叶菊Cineraria hybridus(Senecio cruentus)雪叶莲Cineraria cineraria绿铃Cineraria rowleyanus 仙人笔Senecio articulatus紫鹅绒Gynura aurantiaca麦秆菊Hylichrysum bracteatum 金盏菊Calendula officinalis 矢车菊Centaurea cyanus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银叶菊Centaurea cineraria。
双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是植物界进化最高级、种类最多、适应性最强的类群。
全世界约有20—25万种,超过植物界总种数的一半。
我国被子植物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约近3万种。
被子植物通常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两个主要类群。
根据粗略的估计,已描述的双子叶植物大约有165000种,所谓双子叶植物就是种子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
在自然界,我们可以根据叶片的脉序、根系的类型和花的形态特征来区别这两类植物。
一般来说像苹果树、杨树、榆树、洋槐、棉花、向日葵等双子叶植物,它们的叶片具有网状脉序;而小麦、水稻、竹子、鸢尾等单子叶植物的叶片为平行脉序或弧形脉序,这种特征用肉眼即可观察,若把叶片对着阳光来看,可以观察得更清楚。
在根的形态上,双子叶植物一般主根发达,故多为直根系,如棉花、月见草、榆树等;而单子叶植物一般主根不发达,由多数不定根形成须根系,如小麦、葱、水稻等。
双子叶植物的花基数通常为5或4,花萼和花冠的形态也多不相同,如苹果花、油菜花等;而单子叶植物的花基数通常为3,且花萼和花冠非常相似,不易区分,如百合花、萱草花等。
被子植物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两大类,子叶数目、花瓣数目、营养器官等方面存在着差别,其最重要的区别是子叶数目。
双子叶单子叶植物
除了子叶数量之外,双子叶和单子叶之间还存在着其他很大的不同,尽管这些主要是指单子叶植物分支和真双子叶植物分支之间的不同。许多早期分歧出来的双子叶植物会有些“单子叶”的特征,例如散乱的维管束、三基数的花朵和非三沟的花粉。此外,某些单子叶植物亦会有着“双子叶”的特征,如网状的叶脉。 种子:单子叶植物的胚胎有一个子叶,而双子叶植物的则有两个。 花朵:单子叶植物的花瓣为三的倍数,而双子叶植物的则为四或五的倍数。 茎:单子叶植物茎部维管束是散乱的,而双子叶植物的则是环状的。 次生长:单子叶植物的茎很少会显示出次生长,而双子叶植物的则很常有次生长。 花粉:单子叶植物的花粉有一个沟或气孔,而双子叶植物的则有三个。 根:单子叶植物的根是偶发成长的,而双子叶植物的则是长自胚根中。
在自然界,我们可以根据叶片的脉序、根系的类型和花的形态特征来区别这两类植物。一般来说象苹果树、杨树、榆树、洋槐、棉花、向日葵等双子叶植物,它们的叶片具有网状脉序;而小麦、水稻、竹子、鸢尾等单子叶植物的叶片为平行脉序或弧形脉序,这种特征用肉眼即可观察,若把叶片对着阳光来看,可以观察得更清楚。在根的形态上,双子叶植物一般主根发达,故多为直根系,如棉花、月见草、榆树等;而单子叶植物一般主根不发达,由多数不定根形成须根系,如小麦、葱、水稻等。双子叶植物的花基数通常为5或4,花萼和花冠数通常为3,且花萼和花冠非常相似,不易区分,如百合花、萱草花等。双子叶植物纲有以下一些目: 木兰目 樟目 胡椒目 睡莲目 罂粟目 昆栏树目 金缕梅目 荨麻目 胡桃目 石竹目 蓼目 五桠果目 山茶目 锦葵目 杨柳目 蔷薇目 豆目 桃金娘目 红树目 檀香目 无患子目 牻牛儿苗目 伞形目 杜鹃花目 龙胆目 茄目 唇形目 玄参目 桔梗目 川续断目 菊目等等。
一般认为单子叶植物是由已绝灭的原始双子叶植物中如毛茛类或睡莲类的祖先演化而来。H.休伯尔认为单子叶植物和毛茛类双子叶植物是同出于一个自然单位的极端两翼,而番荔枝科、马兜铃科、睡莲科及胡椒科为两翼间的纽带。即休伯尔认为单子叶植物起源是与毛茛类的祖先相关的。而A.克朗奎斯特则认为可作为单子叶植物起源的双子叶植物,应是草本、形成层活动力弱、有正常花被(即花被不特化)、单孔的花粉、离生心皮及薄片胎座的类群。在现存的双子叶植物目中,睡莲目具备此类特殊性,虽它非单子叶植物的直接祖先,但在前单子叶植物的双子叶植物中,有近似睡莲目的化石,见于晚白垩世阿尔比期(Albian epoch)。 1964年H.梅尔希奥将单子叶植物纲分为沼生目(Helobiae)等14目,A.Л.塔赫塔江和A·克朗奎斯特改本纲为百合纲(Liliopsida)。1981年,克朗奎斯特,还将本纲分为泽泻亚纲(Alismatidae)等5个亚纲,共有泽泻目Alismatales等19个目(见被子植物门)。1980年,H.T.达尔格伦,改称本纲为亚纲,分为泽泻超目(Alismatiflo-rae)等7个超目,共有水鳖目(Hydrocharitaies)等26个目,各分类内容大都相似。 单子叶植物多为草本,根为须根系,茎中的维管束散生,叶由叶鞘、叶舌、叶耳、叶片组成,具平行脉,子叶1,三基数花,花粉粒具单萌发孔。 例:水稻,小麦,绿豆等。
单子叶双子叶植物举例
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是两种主要的植物分类群。
下面是它们各自的举例:
单子叶植物:
玉米: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其种子具有一个子叶。
小麦:小麦也是单子叶植物,其种子同样具有一个子叶。
芦荟:芦荟是一种常见的单子叶植物,其叶子长而窄,仅有一个子叶。
双子叶植物:
玫瑰:玫瑰是一种双子叶植物,其叶子通常有两片子叶。
草莓:草莓也属于双子叶植物,其叶子呈扇形,由两个子叶组成。
橡树:橡树是典型的双子叶植物,其叶片由两个子叶构成,形状为椭圆形或卵形。
这些都是常见的植物示例,其中玉米、小麦、玫瑰和草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植物,而芦荟和橡树则是常见的野生植物。
这些例子展示了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在形态和结构上的差异。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题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题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题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是植物学上关于种子植物的两个重要分类群,它们在形态、结构和生态习性上存在显著差异,也代表了植物进化的两个不同方向。
本文将对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特征、多样性和重要性进行全面评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植物群的意义和价值。
一、双子叶植物的特征和多样性双子叶植物,也称为二叶植物,是指种子植物中胚乳中有两片子叶的一类植物。
它们的叶子通常为扁平或有复杂的形状,叶脉呈网状分布,花序多为圆锥花序或伞形花序。
双子叶植物的茎可以分枝,根系一般为纤维状根。
这一类植物包括了许多我们熟知的植物,如玫瑰、橡树、苹果树等。
最著名的特征是其叶子通常具有平行脉,即叶脉在叶片中呈现平行排列的情况。
这种特征使得双子叶植物的叶片能够更有效地接收光线,并进行光合作用。
与此双子叶植物的茎和根系也具有更复杂的结构,使得它们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
双子叶植物的多样性非常丰富,它们分布广泛,生活在各种不同的生态系统中。
从温带到热带,从高山到平原,从湿地到沙漠,双子叶植物几乎无所不在。
这是因为双子叶植物有着较高的生态适应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二、单子叶植物的特征和多样性单子叶植物是指种子植物中胚乳中只有一片子叶的一类植物。
它们的叶子通常为长形或线状,叶脉呈并行分布,花序多为穗状花序或伞状花序。
单子叶植物的茎可以具有节,根系一般为须根或纤细根。
这一类植物包括大米、小麦、玉米等我们生活中重要的粮食植物,也包括很多美丽的观赏植物,如百合花、兰花等。
与双子叶植物不同的是,单子叶植物的叶脉通常呈现并行排列,即叶脉在叶片中基本上呈现平行分布的情况。
这种特征使得单子叶植物的叶片能够更有效地运输养分和水分,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抵抗切割和病害的侵袭。
单子叶植物的多样性同样非常丰富,它们也分布广泛,生活在各种不同的生态系统中。
尤其在农业领域,单子叶植物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拓展资源-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被子植物是植物界进化最高级、种类最多、适应性最强的类群,全世界约有20~25万种,超过植物界总种数的一半。
我国被子植物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约3万种。
被子植物通常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两个主要类群。
在整个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的种类占总数的4/5,双子叶植物除了几乎所有的乔木以外,还有许多果类、瓜类、纤维类、油类植物,以及许多蔬菜;而单子叶植物中则有大量的粮食植物,如水稻、玉米、大麦、小麦、高粱等。
根据粗略的估计,已描述的双子叶植物大约有165000种,单子叶植物55000种。
向日葵(双子叶植物)它们的根本区别是在种子的胚中发育两片子叶还是发育一片子叶,两片的称为双子叶植物,一片的称为单子叶植物。
在自然界,我们可以根据叶片的脉序、根系的类型和花的形态特征来区别这两类植物。
一般来说,榆树、棉花、向日葵等双子叶植物,它们的叶片具有网状脉序;而小麦、竹子、鸢尾等单子叶植物的叶片为平行脉序或弧形脉序。
在根的形态上,双子叶植物一般主根发达,故多为直根系,如棉花、榆树等;而单子叶植物一般主根不发达,由多数不定根形成须根系,如小麦、葱、水稻等。
双子叶植物的花基数通常为5或4,花萼和花冠的形态也多不相同,如苹果花、油菜花等;而单子叶植物的花基数通常为3,且花萼和花冠非常相似,不易区分,如百合花、萱草花等。
以上区别只能说是大多数的情况,实际上有交错现象。
例如,双子叶植物纲中的毛茛科、车前科、菊科等有须根系植物;胡椒科、睡莲科、毛茛科、石竹科等有维管束星散排列的植物;樟科、木兰科、小檗科、毛茛科有3基数的花;睡莲科、毛茛科、小续科、罂粟科、伞形科等有一片子叶的现象。
又如单子叶植物纲中的天南星科、百合科、薯蓣科等有网状脉;眼子菜科、百合科、百部科等有4基数的花。
如双子叶植物中可以作中药用的柴胡,它的叶片就具有平行脉序;而单子叶植物中的山药的叶片却具有网状脉序。
常见的单子叶植物
常见的单子叶植物
常见的单子叶植物有水稻、玉米、小麦、高粱等作物,还有兰花、竹子、水仙、百合、郁金香等花卉,香蕉、菠萝等果树。
单子叶植物是指植物的种子只有一片叶子,多为草本植物,约有5.93万种,包括泽泻科、槟榔科、天南星科、姜科、百合科等。
现代遗传分类证明单子叶植物实际上是由古代双子叶植物进化而来,是双子叶植物的特化分支之一。
单子叶植物起源于双子叶植物毛茛科。
因此,在约翰·哈钦松系统的排列中,先有双子叶植物,后有单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被子植物的一个纲。
叶常为平行脉,叶基本为三枚,种子以一枚子叶为特征。
多数为草本,少数为木本,维管束散生。
筛管的质体中含有楔形蛋白质。
除了百合科的一些植物外,维管束通常没有形成层。
单子叶植物的叶一般是单叶和全叶,罕见掌状或羽状裂叶甚至掌状或羽状复叶;叶与叶柄未分化,或已明显分化,一部分有叶柄的叶常托住茎形成叶鞘;有些单子叶植物也有托叶,但不一定等于双子叶植物。
通常,在一片完整的叶中,第一侧脉的顶端在叶缘或叶尖融合成一个封闭的脉系统。
棕榈科、姜科、芭蕉科植物的叶有次生细脉,与第一侧脉平行,形成特殊的平行脉。
植物学双子叶单子叶区别啥啥的
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根、茎的初生与次生结构2011-02-17 18:46:24| 分类:植物学 | 标签: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初生结构次生结构 |举报|字号订阅一、比较双子叶植物根和茎初生构造(1)共同之处: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细胞类型在根和茎中也基本一致,根、茎中初生韧皮部发育顺序均为外始式。
(2)不同之处:a.表皮上有无根毛、气孔;b.内皮层、凯氏带、中柱鞘的有无;c.木质部与韧皮部的排列方式;d,初生木质部的发育顺序;e.髓、髓射线存在与否。
二、比较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1)三者共同点为: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成熟区表皮具根毛,皮层有外皮层和内皮层,维管柱有中柱鞘;初生维管组织的发育顺序、排列方式相同。
(2)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不同之处在于;a.维管组织的成分有差别,裸子植物初生木质部无导管,而仅具管胞,初生韧皮部无筛管和伴胞而具筛胞。
b.松杉目的根在初生维管束中已有树脂道的发育。
(3)单子叶植物与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在根的初生结构上的差别是:内皮层不是停留在凯氏带阶段,而是继续发展成为五面增厚(木质化和栓质化),仅少数位于木质部脊处的内皮层细胞,仍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
此为通道细胞。
三、比较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1)三者均具表皮,维管组织,薄壁组织。
(2)裸子植物茎初生结构的特点:a.与双子叶植物茎一样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b.与被子植物的差别:初生木质部台管胞而无导管,初生韧皮部含,筛胞而无筛管、伴胞;初生结构阶段很短暂,无终生停留在初生结构阶段的草质茎。
(3)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在茎初生结构上的区别为:a.茎无皮层与维管柱之分,而具基本组织和散布其间的维管束:木质部与韧皮部外具维管束鞘。
b.绝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无束中形成层。
四、比较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1)二者共同之处: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的形成层长期存在,产生次生结构。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分类及识别要点
被子植物的分类被子植物可以划分为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这两个纲的基本区别如表10-2。
表10-2 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基本区别但是,这些区别点是相对的、综合的。
实际上有交错现象:一些双子叶植物科中有1枚子叶的现象,如毛茛科、睡莲科、罂粟科、伞形科、报春花科等;双子叶植物中有许多须根系的植物,特别是在毛茛科、车前科、菊科等科中为多;毛茛科、睡莲科、石竹科等双子叶植物科中有星散维管束,而有些单子叶植物的幼期也有环状维管束,并有初生形成层;单子叶植物的天南星科、百合科等也有网状脉;双子叶植物的樟科、木兰科、毛茛科等有3基数的花,单子叶植物的眼子菜科、百合科等有4基数的花。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单子叶植物的须根系、缺乏形成层、平行脉等性状,都是次生的,它的单萌发孔花粉却保留了比大多数双子叶植物还要原始的特点。
在原始的双子叶植物中,也具有单萌发孔的花粉粒,这也给单子叶植物起源于双子叶植物提供了依据。
10.3.1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又称木兰纲(Magnoliopsida)。
根据克郎奎斯特系统共有 6 个亚纲,64 目,318 科,165 000余种。
* P6-15 A∞G∞1、树皮、叶、花有香气,具油细胞;单叶互生,全缘;托叶大早落,节上留有托叶环痕。
2、※P3 A∞G∞花先叶开放。
花被花瓣状;雄蕊花丝短、花药长,雄蕊多数螺旋状排列于伸长花托的下半部;雌蕊多数螺旋状排列于伸长花托的上半部。
3、聚合蓇葖果,每个心皮含1-2胚珠;或为带翅的坚果。
4、种子具小胚,胚乳丰富,成熟时常挂在细丝上,该丝来自珠柄的螺纹导管。
一般认为本科是木本植物最原始的类群。
其原始性表现在木本,单叶,全缘,羽状脉,虫媒花,花常单生,花各部螺旋状排列,花药长,花丝短,单沟花粉,胚小,胚乳丰富等。
重要特征:木本。
单叶互生,有托叶。
花单生,花被3基数,两性,整齐花。
雌雄蕊多数螺旋状排列于伸长的棒状花托上,子房上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蕨类植物门:该子目录下包含植物“科”的范围(纯文本文件)0000 蕨类植物:卷柏,木贼,凤尾蕨,中国蕨,鳞始蕨,铁线蕨,裸子蕨,肾蕨(骨碎补),铁角蕨,水龙骨,里白,鳞毛蕨,松叶蕨,岩蕨,桫椤。
二、裸子植物门:0101祼子植物:苏铁,银杏,南洋杉,松,杉,柏,三尖杉(粗榧),红豆杉,罗汉松(竹柏)。
三、种子植物门:3.1双子叶植物纲:0202 杨柳,胡桃, 桦木, 壳斗, 榆。
0303 桑, 荨麻, 山龙眼。
0404 马兜铃科, 蓼。
0505 藜,苋,紫茉莉,商陆,番杏,马齿苋,落葵,石竹,睡莲,金鱼藻。
0606 毛茛。
0707 小檗,防己,木兰,蜡梅,番荔枝。
0808 罂粟,白花菜,十字花,猪笼草,瓶子草。
0909 景天。
1010 虎耳草,海桐花,杜仲,悬铃木。
1111 蔷薇。
1212 豆。
1313 酢浆草,牻牛儿苗,蒺藜,芸香,苦木,楝,龙树。
1414 大戟。
1515 黄杨,漆树,冬青,卫矛,省沽油,槭树,七叶树。
1616 无患子,凤仙花,鼠李,葡萄,杜英,椴树。
1717 锦葵,梧桐,猕猴桃,山茶,藤黄(山竹子),柽柳,堇菜,大风子,秋海棠。
1818 仙人掌,瑞香,胡颓子,千屈菜,石榴,桃金娘,野牡丹,菱,柳叶菜。
1919 五加,伞形,山茱萸。
2020 杜鹃花,紫金牛,报春花,柿树。
2121 木犀,马钱,龙胆。
2222 夹竹桃,萝藦,旋花科,花荵,紫草,马鞕草。
2323 唇形,茄。
2424 玄参,紫葳,列当,苦苣苔,爵床,车前。
2525 茜草,忍冬,败酱,川续断。
2626 葫芦,桔梗。
2727 菊。
3.2单子叶植物纲:2828 香蒲,眼子菜,泽泻,花蔺,禾本。
2929 莎草,棕榈,天南星,浮萍,凤梨。
3030 鸭跖草,雨久花,百合。
3131 石蒜,薯蓣,鸢尾,芭蕉,姜,美人蕉,竹芋。
3232 兰。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有很多错误之处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香蒲科(Typhaceae)XP01A香蒲(Typha angustifolia),水烛,蒲草。
雌雄花序间隔,雄花序位于上部。
北京圆明园。
XP01B香蒲。
露兜树科(Pandanaceae)XP01J红刺露兜树(Pandanus utilis)。
眼子莲科(Potamogetonaceae)XP02浮叶眼子莲(Potamogeton natans)。
其中大叶者为莲,心形叶者为荇菜。
泽泻科(Alismataceae)XP03A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狭叶慈姑。
XP03B野慈姑。
花蔺科(Butomaceae)XP04花蔺(Butomus umbellatus)。
禾本科(Gramineae)XP05黄槽竹(Phyllostachys aurcosulcata)。
XP05J毛竹(Phyllostachy pubescens)。
XP06箬竹(Indocalamus tessellatus)。
XP07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芦,苇子。
XP08小麦(Triticum aestivum)。
XP09虎尾草(Chloris virgata)。
XP10A长芒稗(Echinochloa crusgallii var. caudata),长毛野稗。
XP10B长芒稗。
XP11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
XP12金狗尾草(Setaria glauca),金色狗尾草。
XP13狗尾草(Setaria viridis)。
XP14A荩草(Arthraxon hispidus)。
XP14B荩草。
XP15荻(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苫房草。
北京昌平德胜口。
XP16高粱(Sorghum vulgare)。
XP17薏苡(Coix lacryma-jobi),药玉米,川谷。
XP18A玉米(Zea mays),玉蜀黍,苞米。
XP18B玉米。
莎草科(Cyperaceae)SC01藨草(Scirpus triqueter)。
SC02水葱(Scirpus tabernaemontani)。
SC03荆三棱(Scirpus yagara)。
SC04水莎草(Juncellus serotinus)。
SC05旱伞草(Cyperus alternifolius)。
棕榈科(Palmaceae)SC06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
SC07散尾葵(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
SC08酒瓶椰子(Hyophorbe lagenicaulis)。
SC09三角椰子(Neodypsis decaryi)。
SC10假槟榔(Archontophoenix alexandrae)。
SC11加州葵(Washingtonia filifera)。
SC12霸王葵(Bismarckia nobilis)。
SC13巴西桃棕(Bactris gasipaeas)。
SC14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
SC15软叶刺葵(Phoenix roebelinii)。
SC16鱼尾葵(Caryota ochlandra)。
天南星科(Araceae)SC17菖蒲(Acorus calamus)。
SC18A龟背竹(Monstera deliciosa)。
SC18B龟背竹。
SC19竹根(Pothos scandens)。
SC20春芋(Philodendron selloum),春羽,裂叶喜林芋。
SC21A马蹄莲(Zantedeschia aethiopica)。
SC21B马蹄莲。
SC22A大薸(Pistia stratiotes)。
SC22B大薸。
SC23A一把伞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山苞米。
SC23B一把伞南星。
SC23C一把伞南星。
SC23D一把伞南星。
SC23J东北南星(Arisaema amurense)。
SC24半夏(Pinellia ternata),三叶半夏。
SC25A掌叶半夏(Pinellia pedatisecta),虎掌,狗爪半夏。
SC25B掌叶半夏。
SC26象耳芋(Colocasia gigantea)。
SC27A花烛(Anthurium andraeanum),火鹤花,红掌,安祖花。
SC27B花烛。
佛焰苞。
SC27C花烛。
佛焰苞。
SC28水晶花烛(Anthurium crystallinum)。
SC29观音芋(Alocasia sanderiana),美叶芋,美叶观音莲。
SC30花叶芋(Caladium bicolor),彩叶芋。
浮萍科(Lemnaceae)SC31浮萍(Lemna minor),青萍。
凤梨科(Bromeliaceae)SC31A凤梨(Ananas comosus),菠萝、露兜子。
SC32火轮凤梨(Guzmania lingulata var. magnifica),火冠凤梨。
SC33萼凤梨(Aechmea chantinsii),光萼荷,斑马凤梨。
SC34松果凤梨(Acanthostachys strobilacea)。
SC35水塔花(Billbergia pyramidalis)。
鸭跖草科(Commelinaceae)YZ01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nis)。
YZ02斑叶鸭跖草(Zibrina pendula),吊竹梅。
YZ03紫鸭跖草(Setcreasea pallida),紫叶草,紫竹梅。
YZ04花叶水竹草(Tradescantia fluminensis)。
原产于美洲。
YZ05紫露草(Tradescantia reflexa)。
YZ05J紫背万年青(Rhoeo discolor)。
雨久花科(Pontederiaceae)YZ06雨久花(Monochoria korsakovwii)。
YZ07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水葫芦,水浮莲。
百合科(Liliaceae)YZ07J龙须菜(Asparagus schoberioides),雉隐天冬。
YZ08铃兰(Convallaria majalis)。
YZ09玉簪(Hosta plantaginea)。
YZ10紫萼(Hosta ventricosa),紫玉簪。
YZ11短叶虎尾兰(Sansevieria trifasciata)。
YZ12A凤尾兰(Yucca gloriosa)。
YZ12B凤尾兰。
YZ13A黄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金针菜。
YZ13B黄花菜。
YZ14A萱草(Hemerocallis fulva)。
YZ14B萱草。
YZ14C萱草。
YZ14D萱草。
YZ14E萱草。
YZ15重瓣萱草(Hemerocallis fulva var. kwanso)。
YZ16山麦冬(Liriope spicata)。
YZ17A肖菝葜(Heterosmilax japonica),白土苓。
浙江淳安千岛湖。
YZ17B肖菝葜。
上海植物园YZ18小果菝葜(Smilax davidiana)。
浙江杭州。
YZ19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YZ20A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
YZ20B玉竹。
YZ20C玉竹。
YZ21舞鹤草(Maianthemum bifolium)。
北京延庆。
YZ22茖葱(Allium victorialis)。
北京门头沟小龙门。
YZ22JA韭菜(Allium tuberosum)。
YZ22JB韭菜。
YZ23黄花葱(Allium condensatum)。
北京门头沟小龙门。
YZ23J藜芦(Veratrum nigrum)。
YZ24A郁金香(Tulipa gesneriana)。
YZ24B郁金香。
YZ24C郁金香。
YZ24D郁金香。
YZ24E郁金香。
YZ25A百合(Lilium brownii),白百合。
YZ25B百合。
YZ25C百合。
YZ26A山丹(Lilium pumilum)。
YZ26B山丹。
YZ26C山丹。
YZ27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YZ28有斑百合(Lilium concolo)。
YZ29麝香百合(Lilium longiflorum)。
YZ30A川百合(Lilium davidii)。
YZ30B川百合。
YZ31火炬花(Kniphofia uvaria),火把莲。
YZ32风信子(Hyacinthus orientalis),洋水仙,五色水仙。
YZ33A博威花(Bowiea volubilis),大苍角殿。
YZ33B博威花。
茎右手性。
YZ34绵枣儿(Scilla scilloides)。
YZ35芦荟(Aloe vera)。
YZ36蜈蚣草(Aloe arborescens),大芦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