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成语训练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成语及惯用语训练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成语及惯用语训练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858339f524ccbff0218438.png)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成语及惯用语训练试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成语及惯用语1.下列各句加下划线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本不懂什么艺术,却偏要花大钱买艺术品,只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
B. 对于名著翻拍是否应尊重原著的问题,大家意见纷纷,莫衷一是。
C. 他不听劝阻,一意孤行,最后落得众叛亲离,一败涂地的下场了。
D. 把李白说成是杜甫,这不是李代桃僵吗?【答案】 D【解析】【分析】A.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B.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
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C.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D.李代桃僵:李树代替桃树而死。
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望文生义,使用错误。
故选D。
故答案为:D【点评】成语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的题型。
解答此题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做好此题离不开平时的积累。
2.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B. “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经不知不觉地荡然无存了。
C.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望洋兴叹。
D. 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冠冕堂皇,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
【答案】 A【解析】【分析】A:使用正确。
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
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B:使用有误。
荡然无存: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用于此处不恰当;C:使用有误。
望洋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用在此处不和语境;D:使用有误。
冠冕堂皇: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部编中考 语文 成语及惯用语专项训练及答案
![部编中考 语文 成语及惯用语专项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0132b8a5e9856a561260d8.png)
部编中考语文成语及惯用语专项训练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成语及惯用语1.下列划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卫生是饭店的生命底线,出现明显的卫生问题,食客的饮食体验会一落千丈。
B. 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相觑,都软倒了。
C. 当前,不少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网络流行语,针对这一现象,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D. 由于天气非常炎热,汉子担子里的酒就成了炙手可热的抢手货。
【答案】 D【解析】【分析】A.一落千丈:原指琴声陡然降落。
后用来形容声誉、地位或经济状况急剧下降。
运用恰当;B.面面相觑: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运用恰当;C.莫衷一是: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运用恰当;D.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运用不恰当;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
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
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
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因地制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B. 夏日的宿迁嶂山森林公园,树木葱茏,流水潺潺,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C. 泗洪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堤上高高低低的树木鳞次栉比,观鸟台就坐落在绿树浓荫中。
D. 中学时代是一个人确立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答案】 C【解析】【分析】A.因地制宜:因:依据;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
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符合语境;B.心旷神怡:旷:开阔;怡:愉快。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符合语境;C.鳞次栉比:栉:梳篦的总称。
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
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语文成语训练题1-50题(含答案)
![语文成语训练题1-50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bc55ab376baf1ffd4fad01.png)
中考成语强化训练(一)班级:姓名:分数(每小题3分,满分150分):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秋季校运会即将举行,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决心为班级争光。
B.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杂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C. 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D.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刚学做菜的王艳老是忘记放盐和其他调料,吃起来让我们觉得味同嚼蜡。
.....B.晚自习课上,老师又教了我们一种思路,重蹈覆辙....地将这道题做了一遍。
C.我们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袖手旁观....是不能得到知识的。
D.李琪经常为孤寡老人做好事,他的事迹真是罄竹难书....。
3.词语积累——下列成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镇定自若胸有成竹胜券在握B.义愤填膺怒不可遏怒发冲冠C.向隅而泣惨绝人寰痛心疾首D.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白驹过隙4、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2010年4月25日至5月10日麻城市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麻城杜鹃旅游文化节”的活动,使“杜鹃花城”的名声响彻云霄。
B、马的颚骨虽然很长,它却没有如驴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
相反地,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各得其所。
C、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要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D、玉树地震灾情发生后,街头的流动采血车前,等待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队,这场面让人感动得头晕目眩。
5.下列各组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根深蒂固....;事实上,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
新中考语文成语及惯用语训练试题含答案
![新中考语文成语及惯用语训练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1533e631b765ce050814a1.png)
新中考语文成语及惯用语训练试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成语及惯用语1.下列语段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阳春三月,和煦的春风和沁人的花香相得益彰,广州处处春意盎然,美不胜收。
无论在增城的白水寨、南沙的百万葵园,还是市内的流花湖公园、云台花园,到处都是碧草连天、花团锦簇,一派生机勃勃。
在这美好的时节,与同学一起畅游花海,尽情享受天伦之乐,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A. 相得益彰B. 美不胜收C. 花团锦簇D. 天伦之乐【答案】 D【解析】【分析】A项,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符合语境,正确。
B项,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符合语境,正确。
C项,花团锦簇:像花朵、锦绣汇聚在一起。
形容五彩缤纷、灿烂绚丽的景象。
符合语境,正确。
D项,天伦之乐:指老一辈和小一辈有血缘亲属关系之间的家庭乐趣。
使用对象错误,不符合语境。
故选D。
故答案为: D。
【点评】解答本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
要做好该类题,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
在出题时尤其是词义正确,而感情色彩不合乎题意的更应该注意。
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
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
2.下列句子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走进桃花源,看到朵朵含苞待放的桃花,情绪低落的她不禁眉开眼笑了。
B. 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迷失方向。
C. 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历历在目。
D. 这座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的老城,将成为中国西部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答案】 C【解析】【分析】C:“浮光掠影”比喻对事物观察不细致,印象不深。
不符合语境。
故选C。
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
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
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成语选择题(精选)及答案
![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成语选择题(精选)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0feb5f4431b90d6c85c761.png)
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成语选择题(精选)及答案中考语文成语训练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每空2 分,共60 分)1、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主人的设计别具匠心,使这幢楼既富有民族传统特色,又有现代气息。
B. 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描写得生动逼真,惟妙惟肖。
C. 虽然引用的都是相同的材料,但两篇文章的观点却迥然不同。
D. 晚会上,他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2.下列句中画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他是计算机专家,又精通英语,我们这些初学计算机的人要不耻下问,虚心向他求教。
B.小说不仅故事曲折生动,而且字里行间充满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
C.环保工程实施以来,江河日下,清澈见底,水生动物、植物也多了起来。
D.要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滴水穿石,取得应有的成就。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劣势奶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奶制品销售市场非整顿不可。
B、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如果我们放弃在本国高校学习的机会,而选择去遥远的外国大学求学,岂不是舍本求末吗?C、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决定组成一个名为“绿色先锋”的课外活动小组。
D、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国内建党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忘乎所以的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B、今年三月,党中央作出了在全国农村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的决定,广大人民群众无不欢欣鼓舞。
C、湖南卫视举办了“快乐女声”歌手大赛,选手们的表现成为许多观众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D、人类所生存的地球,不过是浩瀚宇宙中的沧海一粟。
5、下列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当今社会,挑战和机遇并存,我们只有不怕竞争,不怨天尤人,敢于迎难而上,才能把握好人生的航船。
B、那纤细的柳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C、在演讲比赛中,小明出口成章,挥洒自如,博得同学们一阵又一阵的掌声。
中考语文成语选择题答案
![中考语文成语选择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e6eb5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5.png)
中考语文成语训练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每空 2 分,共 60 分)1、以下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主人的设计别出心裁,使这幢楼既富裕民族传统特点,又有现代气味。
B.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描绘得生动传神,栩栩如生。
C.固然引用的都是同样的资料,但两篇文章的看法却截然不一样。
D.晚会上,他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绘声绘色。
2、以下句中画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3、 A.他是计算机专家,又精晓英语,我们这些初学计算机的人要不耻下问,虚心向他讨教。
B.小说不单故事波折生动,并且字里行间充满激烈的感情,读来楚楚感人。
C.环保工程实行以来,每况日下,清亮见底,水生动物、植物也多了起来。
D.要登攀科学技术顶峰,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滴水穿石,获得应有的成就。
3、以下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劣势奶造成的危害耸人听闻,奶制品销售市场非整改不行。
B、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假如我们放弃在本国高校学习的时机,而选择去遥远的外国大学修业,岂不是舍本求末吗C、 4 月 22 日是“世界地球日”,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决定构成一个名为“绿色前锋”的课外活动小组。
D、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90 周年,国内建党题材图书的第一版和销售纷至沓来。
4、以下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富裕创建性的人老是得意忘形的吸取知识,使自己学问渊博。
B、今年三月,党中央作出了在全国乡村免去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的决定,广大人民民众无不欢乐激励。
C、湖南卫视举办了“快乐女声”歌手大赛,选手们的表现成为很多观众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D、人类所生计的地球,可是是浩大宇宙中的沧海一粟。
5、以下词语运用不妥的一项为哪一项()A、此刻社会,挑战和机会并存,我们只有不怕竞争,不自怨自艾,敢于迎难而上,才能掌握好人生的航船。
B、那纤细的柳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便碰不见晨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C、在演讲竞赛中,小明下笔成章,运用自如,赢得同学们一阵又一阵的掌声。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成语及惯用语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成语及惯用语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410c9227d3240c8547ef29.png)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成语及习用语1.以下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A.对祖国文学胡编乱造,是对先人的轻渎。
B.我的令尊大人已经七十多岁了,他每日坚持跑步,身体很健康。
C.幸福是一种回味绵长的情致,是一种琳琅满目的境界,它距离每个人其实不遥远。
D.在他煞费苦心地研究下,制陶技术终于有了重要打破。
【答案】B【分析】【剖析】 A.轻渎:冲犯,不恭顺。
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B.令尊:称对方父亲的敬词。
不可以用来说自己的父亲。
使用错误。
C.琳琅满目:美好的东西好多,一时看可是来。
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D.煞费苦心:形容用悉心思。
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 B【评论】本题考察词语(成语)的运用和辨析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注意三点: 1、要认识构成词语意义及其用法; 2 、要注意词语的搭配习惯; 3、要依据详细的语境进行判断。
将有关词语带入句子理解,加强鉴其他正确性,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联合详细的语境进行剖析,做好本题离不开平常的累积。
2.下边文段中画线词语使用不妥的一项为哪一项()甘肃平凉的崆峒山,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深的人文景观于一身。
山峰雄峙,危崖矗立,似巧夺天工;林海浩大,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风采。
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度轩昂,底蕴丰厚。
A. 奇险灵秀B. 水天一色C. 凝重典雅D. 气度轩昂【答案】D【分析】【剖析】 A 项,“奇险灵秀”指山势陡峭,风景艳丽,运用正确。
B 项,“水天一色”形容水天一线的辽阔情景,运用正确。
C 项,“凝重典雅”形容庄重;隆重。
运用正确。
D 项,“气度轩昂”形容人精力充足,风采非凡。
这里形容建筑物,用错对象。
故答案为: D【评论】本题要联合累积的成语来剖析。
在平常的学习中,我们关于碰到的成语要做好累积,能够从词意、感情色彩和习习用法等方面进行概括。
初中语文2024届中考成语专项练习(共30道选择题,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2024届中考成语专项练习(共30道选择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b4f77d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29.png)
中考语文成语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下列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峨眉山的猴子,或相依相偎,或交头接耳,或追逐嬉戏,情态各异。
B.国庆期间,慕名到洪崖洞打卡的游客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C.吕伟在跳水比赛中身体像笔直的箭插进碧波之中,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D.那眼花缭乱的特写镜头,更是将场景的线条和色调表现得极其清晰真切。
2.下列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始皇兵马俑展览开始后,参观的人便纷至沓来。
B.闻一多先生的演讲强词夺理,令反动派汗颜。
C.党中央严整党风党纪,地方官员对上级政策阳奉阴违的不良风气,大有好转。
D.乍一听,他的解释似乎可以自圆其说,但仔细推敲,还是有很多漏洞。
3.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湖人队的球迷们听到夺冠这一消息后,全都触目伤怀,喜极而泣。
B.李老师对这篇课文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们茅塞顿开。
C.虽然悬崖陡峭,我们仍摩肩接踵,奋力攀登。
D.有的人明明看到草坪里有“禁止踩踏”的标语,还是义无反顾地走进去了。
4.科技之美,改变世界。
探访小组搜集了资料,其中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袁隆平数十年如一日投身于杂交水稻的研究中,为中国人“一碗饭”的问题殚精竭虑。
B.聆听2019年中国科技的铿锵足音,依然让人振聋发聩。
C.为致敬白衣天使,1000架无人机在珠海横琴上空形成彩色矩阵,令人张目结舌。
D.科技工作者任劳任怨、刻苦攻关,全心全意地为国家科学技术做贡献。
5.下列句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面对国外记者的恶意提问,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从容不迫,回答有理有据,可谓是天衣无缝。
B.六月的天气经常风云变幻,一会儿晴空丽日,一会儿风雨交加,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
C.“这些网络游戏就是花了妆的魔鬼,是在教唆犯罪。
”一位参加过网络游戏测评的教育界人士义愤填膺地说。
D.他才华横溢,知识渊博,但心高气傲,目空一切,结果没有人愿意同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6.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A.愿你保持一颗初心,不为灯红酒绿诱惑,不以觥筹交错为欢,不被人情世故左右。
中考语文成语及惯用语训练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成语及惯用语训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bdb9493186bceb18e8bb12.png)
中考语文成语及惯用语训练试题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成语及惯用语1.下列各句加下划线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本不懂什么艺术,却偏要花大钱买艺术品,只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
B. 对于名著翻拍是否应尊重原著的问题,大家意见纷纷,莫衷一是。
C. 他不听劝阻,一意孤行,最后落得众叛亲离,一败涂地的下场了。
D. 把李白说成是杜甫,这不是李代桃僵吗?【答案】 D【解析】【分析】A.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B.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
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C.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D.李代桃僵:李树代替桃树而死。
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望文生义,使用错误。
故选D。
故答案为:D【点评】成语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的题型。
解答此题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做好此题离不开平时的积累。
2.下列句子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走进桃花源,看到朵朵含苞待放的桃花,情绪低落的她不禁眉开眼笑了。
B. 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迷失方向。
C. 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历历在目。
D. 这座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的老城,将成为中国西部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答案】 C【解析】【分析】C:“浮光掠影”比喻对事物观察不细致,印象不深。
不符合语境。
故选C。
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
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
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汉字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辉煌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这一宝藏,我们责无旁贷。
初三语文中考复习专题《成语、歇后语》练习试题及参考答案
![初三语文中考复习专题《成语、歇后语》练习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db0546168884868662d607.png)
初三语文中考复习专题《成语、歇后语》练习试题及参考答案常见歇后语1、兔子的尾巴一长不了。
2、八仙过海一各显神通。
3、猪鼻孔插葱——装象(相)。
4、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5、打开天窗——说亮话。
6、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因小失大。
7、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8、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9、老鼠进书箱——咬文嚼字。
10、龙王爷跳海——回老家。
11 蛇吃黄鳝一一比长短。
12、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13、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14、鸡蛋里挑骨头——没茬找茬。
15、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
16、常胜将军——百战百胜。
17、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18、井水不犯河水——互不相干。
19、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20、浪子回头—金不换。
21、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22、老牛拉车——慢慢吞吞。
23、聋子的耳朵——摆设。
24、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
25、拿着鸡毛当令箭——小题大做。
26、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27、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28、人到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29、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30、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31、偷鸡不成——蚀把米。
32、瞎子点灯——白费蜡。
33、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34、榆木脑袋——不开窍。
35、小偷进牧区——顺手牵羊。
36、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37、芝麻开花——节节高。
38、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39、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40、叶公好龙——口是心非。
41、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42、飞机上拴暖瓶——水平高43、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44、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45、庙台上长草——慌(荒)了神46、吃了二十五只老鼠——百爪挠心47、兔子的尾巴——长不了48、和尚打伞——无法无天49、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45 50、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51、茶壶里下饺子——倒不出52、杀鸡用牛刀——大材小用53、高射炮打蚊子——小题大作54、黄婆卖瓜——自卖自夸55、天上的星星——数不清56、竹篮打水——一场空57、水中捞月——一场空58、猫哭老鼠——假伤心59、老虎挂念珠——假慈悲60、狗拿耗子——多管闲事6l、过河拆桥——不念旧情62、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63、猪鼻子插葱——装象64、逆水行舟——不进则退65、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66、浪子回头——金不换67、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68、狗吃青草——装佯(羊)69、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70、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源71、吃了秤砣——铁了心72、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73、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74、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75、手电筒的光——照人不照76、大拇指掏耳朵——难啦77、骑驴看唱本——走着瞧78、一只筷子吃藕——专挑眼79、大路上的电线杆——靠边站80、窗户口吹喇叭——名声在外81、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82、一碗清水——看到底83、三尺长的笛子——神吹84、老太太吃黄连——苦口婆心85、花纸糊灯笼——外面好看里面空86、韩信点兵——多多益善87、鹅卵石叠墙脚——根基不稳88、荆柯献地图——暗藏杀机89、鸟入笼中——有翅难飞90、老艄公撑船——见风使舵91、巷子里面扛木头——直来直去92、雷声大雨点小——虚张声势93、瞎子点灯——白费蜡94、哑巴吃汤圆——心里有数95、草上的露水——不长久96、头顶上的眼睛——目空一切97、扭着脖子想问题——尽是歪道98、眉毛上吊猪胆——苦在眼前99、头发冒烟——恼火100、三年不刷牙——一张臭嘴基础练习参考答案1、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
中考成语专题训练一(含答案)
![中考成语专题训练一(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f7db3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07.png)
中考成语专题训练一(含答案)成语专题训练一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XXX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
B.桂林山水真是神奇秀丽,青青的山,绿绿的水,令人陶醉,令人流连忘返。
XXX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D.高考复阶段,有些同学天天开夜车,搞得白天上课精神不好,这样就象缘木求鱼一样,效果是不会好的。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听到战友不幸遇难的消息,他如丧考妣,悲痛万分。
B.这个人很要面子,凡事只要跟他商量商量,他闻过则喜,不然,他会跟你翻脸。
C.他是学雷锋的老模范了,十几年来,光在路边信手拈来的螺丝钉就有三大筐。
D.文学创作辅导材料汗牛充栋,而真正依靠这些辅导材料步入文学途径的却可谓是寥若晨星啊。
3、下列各句中括号里的成语使用得当的一项是( )A.《差人和嘉赞诗》结尾别出心裁,既在道理之中,又在料想之外。
B.矮桩水稻成熟期整齐不齐,不宜用机器同一收割。
C.千佛山地面上的奇巧岩石是处处可见,而各种各样的奇伟山峰也比比皆是。
D.他填报志愿时,又想报XXX,又想报XXX,总是见异思迁。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适合的一句是( )A.规模相当大的百货商场人来人往,挤得不成开交。
B.(鬼斧神工)的大天然刺激了她的感官,也抚慰了她的心灵。
C.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贯彻始终,半年以内偷了三辆车。
D.他的作文想象厚实,表达流畅,老师十分赞赏,称他的文章如天马行空,很有特性。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适合的一句是( )A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B.书中主人公的命运和你息息相关,当“恶运”来临,你想扔下书逃走,可办不到,就像你不能摆脱自己的命运。
C.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伟大的事业,要靠全国人民长时期地艰苦奋斗,不可能一挥而就。
D.为贫困地区的所捐的衣物,已把仓库堆满了,XXX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部编初中中考 语文 成语及惯用语训练试题含答案
![部编初中中考 语文 成语及惯用语训练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96e661910ef12d2af9e7b1.png)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成语及惯用语训练试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成语及惯用语1.下列各句加下划线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本不懂什么艺术,却偏要花大钱买艺术品,只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
B. 对于名著翻拍是否应尊重原著的问题,大家意见纷纷,莫衷一是。
C. 他不听劝阻,一意孤行,最后落得众叛亲离,一败涂地的下场了。
D. 把李白说成是杜甫,这不是李代桃僵吗?【答案】 D【解析】【分析】A.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B.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
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C.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D.李代桃僵:李树代替桃树而死。
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望文生义,使用错误。
故选D。
故答案为:D【点评】成语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的题型。
解答此题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做好此题离不开平时的积累。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一键游桂林”,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手机,实现一键畅游桂林。
B. 开发区沿河两岸景色宜人,周围高楼鳞次栉比,你不会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
C. 同学们最喜欢上周五的阅读课,你看他们精神集中,扑在书上,呕心沥血地吮吸着知识的营养。
D. 对于名著翻拍是否应尊重原著的问题,大家意见纷纷,莫衷一是。
【答案】 C【解析】【分析】ABD.正确;C.有误,呕心沥血:比喻用尽心思。
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用来形容读书不恰当,用错了对象;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
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
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
部编初中中考 语文成语及惯用语题含答案
![部编初中中考 语文成语及惯用语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e8ab7d524de518964b7dd7.png)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成语及惯用语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成语及惯用语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真是汗牛充栋。
B. 互联网技术拉低了传播的门槛,传统媒体在传播上的专业壁垒荡然无存。
C. 现在一些媒体为了制造一些所谓“独家新闻”,故意断章取义,使事情失去原本的样貌,散播“负能量”。
D. 匠人们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一门技艺,心无旁骛,精益求精,无愧匠心。
【答案】 A【解析】【分析】A项,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
用在这里形容刻苦学习的楷模不恰当。
B项,荡然无存:空荡荡的什么东西也不存在了。
使用正确。
C项,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而只根据自己的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恩。
使用正确。
D项,心无旁登:心中没有另外的杂念,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辨析能力。
解答这类题时要注意:(1)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2)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3)要注意成语使用的范围、前后成分的搭配、语意重复、对象范围(尤其是发生变化的词语);(4)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2.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 有些标题党为了吸引眼球,不惜断章取义,故弄玄虚,以致误导舆论。
B. 高大的烟囱如森林般耸立大地,铲去农田毁掉森林后建起的工厂星罗棋布。
C. 不言而喻,在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一直是智慧的代名词。
D. 在老师的教诲以及他自己强聒不舍的努力下,他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
【答案】 D【解析】【分析】ABC.使用正确;D.使用有误,强聒不舍:聒:声音吵闹;舍:舍弃。
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句中指的是他坚持不懈的努力,所以该成语和句意不符。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和使用。
解答时需要认真读题,回顾所学完成作答。
中考语文成语专项训练题一(含解析)
![中考语文成语专项训练题一(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8358f8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91.png)
1.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星期天,到鞍山动物园看熊猫的人总是络绎不绝。
B.疫情一起,绿色的迷彩再次撑起生命的希望,人民解放军无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流砥柱。
C.班主任老师用心记住每一位同学的生日,在同学生日那天送上祝福的话语,真可谓别具匠心。
D.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们各得其所,各展所长。
【答案】C【解析】【分析】A.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使用正确;B.中流砥柱:意思是指就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使用正确;C.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用来形容老师在同学生日那天送上祝福的话语不合适;D.各得其所:意思是表示各如其所愿,后表示各个都得到适当的安排。
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C【点评】成语的正确使用,除了准确理解成语的原始意义和引申义之外,还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具体分析灵活使用。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中学生应多读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从中断章取义,反复斟酌,就一定能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B.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深厚的历史古建筑与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结合堪称完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C.他在老师眼里是好学生,在父母眼里是好孩子,他觉得自己就是备受宠爱的一代天骄,事事顺心如意。
D.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环境已经间不容发。
【答案】B【解析】【分析】A.断章取义:不顾文章或讲话的原意,孤立地取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含贬义,不合语境,使用错误;B.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使用正确;C.一代天骄:称雄一世的人物。
不能用于学生,对象使用错误;D.间不容发:相隔得非常近,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
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也形容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使用错误,根据情势十分危急的语境,应用“刻不容缓”。
中考成语复习题及答案
![中考成语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51324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3.png)
中考成语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别具匠心:形容文章或艺术品构思独特,与众不同。
B. 别有用心:指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C. 别开生面:形容事物有新的面貌或形式。
D. 别无选择:指没有其他的选择余地。
答案:A2. “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的意思是:A. 画龙时点上眼睛,使龙栩栩如生。
B. 比喻说话或写文章时,在关键处加上一两句话,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C. 形容画龙的技艺高超。
D. 比喻做事要抓住关键。
答案:B3. “不胫而走”这个成语用来形容:A. 消息或谣言传播得非常快。
B. 人或物行走得非常快。
C. 形容腿脚不方便。
D. 形容物品非常珍贵。
答案:A二、填空题1. 成语“________”用来形容事情发展得非常快,就像风吹过一样迅速。
答案:风驰电掣2. 成语“________”形容人非常高兴,非常得意。
答案:喜笑颜开3. 成语“________”用来比喻事情的真相或本质被揭露出来。
答案:水落石出三、改错题1.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神矍铄,________。
A. 老当益壮B. 老马识途C. 老成持重错误选项:B正确选项:A2. 他虽然年轻,但处理问题却非常________。
A. 老成持重B. 老气横秋C. 老谋深算错误选项:B正确选项:A四、解释题1. 解释成语“对牛弹琴”的意思。
答案: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或对不欣赏艺术的人讲艺术,徒劳无功。
2. 解释成语“画蛇添足”的意思。
答案:比喻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把原本好的事情弄糟了。
五、连线题将下列成语与其对应的解释连接起来。
1. 杯弓蛇影A. 形容人非常小心谨慎,甚至到了过分的地步。
2. 小心翼翼B. 形容因误会而产生的恐惧或疑虑。
3. 画龙点睛C. 形容文章或艺术品的点睛之笔,使作品更加生动。
答案:1-B 2-A 3-C六、造句题1. 请用“望梅止渴”造句。
答案:虽然他只是口头上描述了那片梅林,但大家仿佛已经感受到了梅子的酸甜,这就是所谓的“望梅止渴”。
人教版初中语文成语专题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成语专题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d6bec4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21.png)
初中语文成语专题训练提示:成语的正确使用是中考的热点题型,解答这类题,应在理解成语的基础上,结合句子的结构,感情色彩及搭配关系等判断成语使用正确与否, 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明确成语误用的原因有:望文生义,褒贬颠倒,范围不当,逻辑脱节,句式不合,敬谦错位,词性误用。
1、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A 、目前家电市场硝烟弥漫,空调降价大战一触即发....。
B 、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善于虚张声势....把大家的自信心树立起来。
C 、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出心裁....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
D 、听到有儿童落水了,正在江边消夏的人们纷纷忘乎所以....地跳入水中去营救。
2、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 、入夜,亮化扩建后的朝阳路华灯齐放,流光溢彩....。
B 、《哈利·波特》以其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引人入胜。
C 、在南宁市几条繁华的商业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流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D 、我们对别人的成功经验固然需要学习,但不可生搬硬套....。
3、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C ) A 、中国足球队首次征战世界杯,各种新闻媒体连篇累牍....,竞相报道,佳作纷呈。
B 、西部大开发将改变"孔雀东南飞"的状况,使西部地区的潜在优势有了出人头地....的一天。
C 、那教练是个减肥专家,他的理论让小李茅塞顿开....。
D 、有的学生无视学校金科玉律....,迷恋网上游戏聊天,实在令人担忧。
4、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A 、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
B 、北京电视台的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栩栩如生....,显示出编导很有水平。
【精品】中考语文成语及惯用语及答案
![【精品】中考语文成语及惯用语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1e0a27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d.png)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成语及惯用语1.下列句子中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无论怎么蠢笨的人,有时都能给别人提出忠告。
B.这就是我的家乡,一个美丽、富饶的名城。
C.狂风骤起,深蓝色的海面卷起阵阵巨浪,滔滔不绝地涌向岸边。
D.月下的松树林里不时传来悴鸟的哀啼,令人不寒而栗。
【答案】C【解析】【分析】A蠢笨:笨拙;不灵便。
这里使用正确。
B富饶:富足有余。
多指财物等。
这里使用正确。
C滔滔不绝: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
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这里属于望文生义。
D不寒而栗:不冷而发抖。
形容非常恐惧。
这里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能力,这样的题,与其说是考查词语运用的,其实最根本的是考查词语的辨析能力,辨析近义词在感情色彩、语体色彩、适用范围、词语搭配等方面的差别,因此答题时首先要从这几个方面辨析词语意思和用法,然后再根据语境做出选择。
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做信客,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
(余秋雨《信客》)B.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刘成章《安塞腰鼓》)C.天津卫九河下梢,圆滑世故,生意场上,心灵嘴巧。
(冯骥才《俗世奇人》)D.每一朵花,都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宗璞《紫藤萝瀑布》)【答案】C【解析】【分析】圆滑世故,圆滑:形容为人处世善于敷衍、讨好,各方面都应付得很周到。
世故:通达人情,富有待人接物的处世经验。
形容人能够很好地处理社会关系,顺风使舵。
也有狡猾的意思。
是个贬义词。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3.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走进桃花源,看到朵朵含苞待放的桃花,情绪低落的她不禁眉开眼笑了。
人教版中考 语文成语及惯用语题及答案
![人教版中考 语文成语及惯用语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6f50510508763230121272.png)
人教版中考语文成语及惯用语题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成语及惯用语1.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为了能够哗众取宠,获得班级提名,他一直默默地为班级做事。
B. 四合院是传承百年的中国建筑智慧,更是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最好的诠释,雕梁画栋间是中国人的情感寄托。
C. 上午第一节课,李老师精神焕发,他蹑手蹑脚地走到讲台前。
D. 他做事雷厉风行、拖泥带水,效率很高,深受员工喜爱。
【答案】 B【解析】【分析】A.“哗众取宠”以浮夸的言行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这是一个贬义词,不能用于此语境。
B.雕梁画栋: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
这里使用正确。
C.“蹑手蹑脚”形容走路脚步放得很轻,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不符合老师此时的精神状态。
D.“拖泥带水”比喻办事拖沓、不爽快或语言不简明扼要,与前文“雷厉风行”相矛盾。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2.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 有些标题党为了吸引眼球,不惜断章取义,故弄玄虚,以致误导舆论。
B. 高大的烟囱如森林般耸立大地,铲去农田毁掉森林后建起的工厂星罗棋布。
C. 不言而喻,在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一直是智慧的代名词。
D. 在老师的教诲以及他自己强聒不舍的努力下,他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
【答案】 D【解析】【分析】ABC.使用正确;D.使用有误,强聒不舍:聒:声音吵闹;舍:舍弃。
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句中指的是他坚持不懈的努力,所以该成语和句意不符。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和使用。
解答时需要认真读题,回顾所学完成作答。
做好本题需要学习中多积累,在学习中体会词语的意思。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曾经反复诵读冰心先生的《谈生命》一文,细细地品味过这段文字特有的生命节律和韵致,时而____________,时而疏可走马,时而____________,时而低回婉转,时而峭拔如壁立万仞,时而和缓如____________,读起来既起伏有致,又一气呵成。
初中中考语文 成语及惯用语训练试题及答案
![初中中考语文 成语及惯用语训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73f24c240c844769eaeeb3.png)
初中中考语文成语及惯用语训练试题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成语及惯用语1.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富士康在中国到处压榨劳动力,在美国月工资高达3万,在中国只有4至5千。
B.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墨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C. 他徒步登顶黄山,此处已是山穷水尽,他放眼望去一片尽善尽美之景。
D. 上海是一个国际文化荟萃的地方,传统文化和国际潮流在这里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答案】 B【解析】【分析】A.压榨:比喻剥削或搜刮。
这里使用正确。
B.墨守:固执拘泥,不会变通。
这是一个贬义词,不能用于此语境,这里应使用“坚持”。
C.山穷水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
这里使用正确。
D.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这里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能力,这样的题,与其说是考查词语运用的,其实最根本的是考查词语的辨析能力,辨析近义词与在感情色彩、语体色彩、适用范围、词语搭配等方面的差别,因此答题时首先要从这几个方面辨析词语意思和用法,然后再根据语境做出选择。
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做信客,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
(余秋雨《信客》)B.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刘成章《安塞腰鼓》)C. 天津卫九河下梢,圆滑世故,生意场上,心灵嘴巧。
(冯骥才《俗世奇人》)D. 每一朵花,都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宗璞《紫藤萝瀑布》)【答案】 C【解析】【分析】圆滑世故,圆滑:形容为人处世善于敷衍、讨好,各方面都应付得很周到。
世故:通达人情,富有待人接物的处世经验。
形容人能够很好地处理社会关系,顺风使舵。
也有狡猾的意思。
是个贬义词。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成语训练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每空2 分,共60 分)1、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主人的设计别具匠心,使这幢楼既富有民族传统特色,又有现代气息。
B. 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描写得生动逼真,惟妙惟肖。
C. 虽然引用的都是相同的材料,但两篇文章的观点却迥然不同。
D. 晚会上,他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2、下列句中画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他是计算机专家,又精通英语,我们这些初学计算机的人要不耻下问,虚心向他求教。
B.小说不仅故事曲折生动,而且字里行间充满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
C.环保工程实施以来,江河日下,清澈见底,水生动物、植物也多了起来。
D.要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滴水穿石,取得应有的成就。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劣势奶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奶制品销售市场非整顿不可。
B、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如果我们放弃在本国高校学习的机会,而选择去遥远的外国大学求学,岂不是舍本求末吗?C、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决定组成一个名为“绿色先锋”的课外活动小组。
D、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国内建党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忘乎所以的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B、今年三月,党中央作出了在全国农村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的决定,广大人民群众无不欢欣鼓舞。
C、湖南卫视举办了“快乐女声”歌手大赛,选手们的表现成为许多观众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D、人类所生存的地球,不过是浩瀚宇宙中的沧海一粟。
5、下列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当今社会,挑战和机遇并存,我们只有不怕竞争,不怨天尤人,敢于迎难而上,才能把握好人生的航船。
B、那纤细的柳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C、在演讲比赛中,小明出口成章,挥洒自如,博得同学们一阵又一阵的掌声。
D、虚拟的网络世界,使不少人上当受骗,甚至走火入魔,走上犯罪道路。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是()(2分)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B、王小明同学心直口快,对有缺点的同学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来。
C、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简直是画蛇添足。
D、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塞翁失马,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呢?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遭遇着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中央领导多次亲临灾区视察,指示地方政府做好抗旱工作,确保灾区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C.气吞山河的三峡大坝在长江上作威作福,为长江流域的防灾及工农业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D.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深情缅怀革命前辈,虽然他们早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恩情我们一直铭记于心,耿耿于怀。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3 分)A .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食粮的供养。
B .庆祝“六一”的晚会上,俩小朋友模仿的小品让我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C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拉帮结派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D .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9、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为了取得优异的成绩,他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B.在教练眼中,他是一个遵守纪律的队员;在老师眼中,他是一个不耻下问的学生。
C.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D.五一节假日,外出度假的游客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今年“十一”黄金周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乡村旅游热,东台永丰生态园围绕“2011中国乡村游”的主题年活动举办了乡村旅游产品展览会,各具特色的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B.夏季用电高峰将临,各家电企业争相把节能作为卖点,连电磁炉这样的小家电,也竞相打出节能牌。
对此,行内专家提醒,电磁炉市场鱼龙混杂,须细辨真伪。
C.由于体能消耗过大,国青队在下半场时打法渐渐有些走样;先失一球的日本队也顾虑自己的球门再度失守,投鼠忌器,疲于应付,无意争胜。
D.名为lfish的电子宠物鱼随着音乐节奏摆动尾部、鳍部,做各种肢体动作,表达各种情感。
它一亮相就受到都市一族的喜爱,只是身价扑朔迷离,居高不下。
11、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随着晚会帏幕的拉开,那美轮美奂的歌舞,品味精良的相声小品,使晚会高潮迭起。
B、先生身材魁梧,道貌岸然,刚一见面,我便对他油然而生敬意。
C、这个企划案,是通过大家几天几夜,不眠不休,费尽心思制作出来的。
D、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似镜,真是巧夺天工。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拙。
B.今年早春,西南地区的旱情非常严峻,据称是60年未遇。
难怪有父母官急中生智,怒批气象预报不该说天气晴好,应叫天气晴坏!C.女儿今天要出嫁了,妈妈亲手为女儿乔装打扮。
D.爬上天堂寨才知道它有多高,只见周围的群山鳞次栉比,都在它的脚下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中考复习的阶段,有些同学天天开夜车,搞得白天上课精神不好,这样就像缘木求鱼一样,效果是不会好的。
B、为贫困地区所捐的衣物,已把仓库堆满了,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C、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回觉得开卷有益。
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这种玩火自焚的行为如不停止,将自毁自己的生存空间。
1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B.他们对这位文坛泰斗的形象五体投地,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
C.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
D.长安城的鲁西西跳舞很好,许多同学都很嫉妒她,老是在她跳的舞蹈中吹毛求疵。
15、下面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的学生过于强调自我,讲索取多,讲奉献少,不讲责任,教育他们志存高远,懂得感恩,自觉奉献,成为全社会的当务之急。
B.近日,一些网友疯传美国校车PK悍马完胜的新闻图片,甚至有不少人说“北美校车比装甲车还坚固”、“撞毁悍马轻而易举”,其实,这多少有点夸大其辞。
C.他讲课很少带讲稿,即使带了也决不打开,两个学时一百分钟,滔滔不绝如江河直泻,夸夸其谈如行云流水。
D.因开始,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蹿跳。
16、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2分)A、为了熟悉老师讲的这种解题方法,我又重蹈覆辙地将这道题做了一遍。
B、今年以来,钢材等原材料价格涨势凶猛,对本来利润率就不高的电子信息企业造成较大影响,首当其冲的是家电行业。
C、胡锦涛主席说“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这句话已在老师们的心中根深蒂固了。
D、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要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17、下面句子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老人步履艰难地翻过一个山头,狂风吹得他有些摇晃,使他越发显得老气横秋。
B.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C.西部大开发既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挥而就。
只有长期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D.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18、下面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辩论会上,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教授真有一种如坐春风之感。
B、好一幅“梅花闹春”图,这妙手回春之作,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C、这篇杂文对社会时弊的针砭真是入木三分。
D、在那蹉跎岁月,我们的革命先辈爬雪山,过草地,吃了多少苦啊!19、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2分)()A.为了铁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B.五月的西湖公园,姹紫嫣红,一片绚丽的景象。
C.登高远眺,青山如屏,绿水如带,令人心旷神怡。
D.节日的蓉城张灯结彩,大街上车辆川流不息。
新课标第一网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我们作为奥运会主办国的公民,应当文明观赛事,理智看输赢,不要看到主队输球就大惊失色。
B.有些地方为增产粮食而盲目毁林开荒,结果事倍功半,不仅粮食没增产,还破坏了生态环境。
C.尽管外界对中华文化标志城的非议不断,但在当地,各项工作仍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D.武侠小说《天龙八部》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无数读者。
21、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句(3分)A. 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
B. 二战中日军恶贯满盈,家喻户晓。
C. 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
D.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2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 这些贪官,大言不惭地收受了很多不义之财,遭到法律的严惩,是罪有应得。
B. 黄山的层峦叠障、奇松怪石,令人惊叹,真是巧夺天工。
C. 他下岗后,逆来顺受,自谋职业,开了一个小吃店。
D.篮球场上人声鼎沸,四方框框让情绪激动的群众完全包围,盛况空前,犹如古罗马竞技场。
2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2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许静的朗诵字正腔圆,令李老师喜从天降,他立即同意让许静参加诗歌朗诵会。
B、这部著作是他长期工作经验的总结,是他经过反复修改后处心积虑写出来的。
C、2001年教育部放宽高校招生报考条件,各高校对大龄考生和应届生等量齐观。
D、愚公之所以能感动上天,搬走太行、王屋二山,靠的就是持之以恒的精神。
2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你不要再故弄玄虚了,快把实情告诉我吧。
B.张老师眼睛一瞪,教室里立刻万籁俱寂,谁也不说话,等着听他的批评。
C.这个女生受了一点委屈就饮泣吞声,真叫人受不了。
D.爸爸为了这个家,整天在外辛苦工作,花天酒地,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