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调查__第四章 确定调查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确定调查任务
社会调查是人们认识社会现象的一种自觉活动,它必须根据人们的认识规律,科学地安排社会调查的工作程序。为了保证社会调查的顺利进行,必须认真做好调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合理确定调查任务,是社会调查准备阶段的第一项工作。
第一节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按照人们的认识规律,社会调查的全部过程是个实践——认识——实践的辩证运动过程。这个过程在社会调查工作的具体程序上,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调查阶段、研究阶段和总结阶段。
一、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调查任务,设计调查方案,组建调查队伍。确定调查任务,包括选择调查课题,进行初步探索和提出研究假设等项工作。设计调查方案,包括调查指标的设计和调查总体方案的设计,并对设计的调查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组建调查队伍,包括调查人员的选择,训练和组织等项工作。
准备阶段是社会调查的决策阶段和打基础的阶段。合理确定调查任务是搞好社会调查的首要前提,科学设计调查方案是保证社会调查取得成功的关键步骤,认真组建调查队伍是顺利完成调查任务的基本保证。准备阶段对社会调查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整个社会调查工作的真正起点。社会调查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必须舍得花大力气做好这一阶段的各项工作。实践证明,许多大规模的或比较复杂的社会调查(如人口普查,工业普查等),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进行准备,而实施现场调查的时间却少得多。我们过去的许多社会调查之所以失败,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认真做好调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调查阶段
调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采取各种调查方法,按照调查设计的要求做好搜集资料的工作。对于社会调查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来说,在这个阶段要特别注意做好外部协调工作和内部指导工作。
调查阶段是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直接接触的唯一阶段,是调查者受种种外部因素制约而无法完全控制或掌握自己工作进程的阶段。因此,要顺利完成调查任务,调查者就必须自始至终做好有关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紧紧依靠被调查单位或地区的有关组织,努力争取他们的积极支持和帮助,要尽可能在不影响或少影响他们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合理安排调查工作的任务和进程。二是要密切联系被调查的全部对象,努力争取他们的充分理解和合作。要尽可能与被调查者交朋友,决不做损害他们利益或感情的事,决不介入他们内部的任何矛盾,并在可能的条件下给予他们某些必要的帮助。实践证明,做好外部协调工作,是保证调查阶段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调查阶段是调查者分散搜集调查材料的阶段。要组织众多的调查人员按照统一的要求顺利完成搜集材料的任务,就必须加强调查队伍内部的指导工作。社会调查的类型和方法不同,调查阶段的工作指导也不相同。但是,一般地说,在调查阶段的初期,应指导调查人员尽快打开调查工作的局面,注重调查人员的“实战”训练和搜集材料工作的质量,为整个调查工作开一个好头。在调查阶段的中期,应注意总结和交流调查工作的经验,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要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后进的单位和环节,促进调查工作的平衡发展,加快整个调查工作的进度。在调查阶段的后期,要狠抓搜集材料的扫尾工作,同时要对调查资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和初步整理工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就地补充调查。
在整个社会调查工作中,调查阶段是唯一的现场实施阶段,是获取第一手材料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调查人员的接触面最广,工作量最大,情况最复杂,变化最迅速,实际问题最多,指挥调度也最困难。因此,社会调查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应亲临第一线,集中精力做好外部协调工作和内部指导工作,力求以最少的人力,最短的时间,最好的质量完成搜集材料的任务。这个阶段的工作做好了,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也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三、研究阶段
研究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鉴别整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开展理论研究。
鉴别资料就是对调查的文字资料和数字资料进行全面审核,区分真假和精粗,消除资料中的假、错、缺、冗现象,以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整理资料则是对鉴别后的资料进行初步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的总体情况。
进行统计分析,就是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的数量关系,揭示事物的发展规模、水平、结构和比例,说明事物的发展方向和速度等问题,为进一步开展理论研究提供准确而系统的数据资料。在需要和可能的条件下,应尽可能使用电子计算机来处理各种数据,以提高统计分析的精度和效率。
开展理论研究,就是运用逻辑方法和与调查课题有关的各专门学科的科学理论,对鉴别整理后的事实材料和统计分析后的数据,进行思维加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说明事物的前因后果,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自己的理论说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实际工作的具体建议。
研究阶段是社会调查的深化,提高阶段,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跑腿的事已大大减少,但动脑,动手的事却大大增加。特别是对于社会调查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统计人员和研究人员来说,工作任务就更为繁重和紧张。社会调查能否出成果,以及成果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个阶段的工作。
四、总结阶段
总结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撰写调查报告,总结调查工作和评估调查结果。
调查报告是调查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是社会调查工作最重要的总结。一般来说,社会调查都要撰写调查报告,并尽可能使调查报告在理论研究或实际工作中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
总结调查工作,包括整个社会调查工作的总结和每个参与者的个人总结。通过总结,既要积累成功的经验,又要吸取失败的教训,特别是要注意寻找改进社会调查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为今后更好地进行社会调查打下基础。
评估调查成果,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学术成果看,要对社会调查所提供的事实和数据资料、理论观点和说明,以及所使用的调查研究方法,作出客观的评价,二是从社会成果看,要对社会调查结论的采用率、转引率和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作出实事求是的估计。对调查成果的评估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它实质上是在实践中应用调查结论和检验调查结论的过程。
总结阶段是社会调查的最后阶段,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对于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的社会调查工作中,上述四个阶段是互相连接互相交错的,它们共同构成社会调查的完整过程。这个过程可简要地图示见图4.1。
第二节选择调查课题
准备阶段的第一项工作,就是确定调查任务。选择调查课题,则是确定调查任务的首要工作。要正确选择调查课题,就必须善于提出问题。长期以来,人们比较重视培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忽视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然而,正确提出问题是正确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因此,有必要专门探讨一下如何选择调查课题的问题。
一、调查课题及其类型
调查课题,就是社会调查所要说明或解决的社会问题。按照不同的标准,调查课题可以作许多不同的分类。
按照调查目的来区分,调查课题可分为理论性课题和应用性课题。所谓理论性课题,是指以揭示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目的而进行调查研究的课题。例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我国社会阶级和阶层结构的现状,现代社会的家庭职能及其变化发展趋势等,都可作为理论性的调查课题。所谓应用性课题,是指以提出解决某种社会问题的具体方案或对策为主要目的而进行调查研究的课题。例如,为解决计划生育问题而进行的生育率调查,为解决人民群众居住问题而进行的住房调查,为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而进行的全国投入产出调查等,都属于应用性的调查课题。应当指出,上述两类课题的区分只是相对的。理论性课题的调查结论可用于指导实践,应用性课题的调查资料也可用于理论研究,它们的区分只是就其主要目的而言的,它们之间并没有绝对分明的界限。此外,有些调查课题往往具有双重目的。例如,小城镇调查,社会分层调查等,就兼有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这两方面的目的或功能。
按照调查的深度来区分,调查课题可分为描述性课题,因果性课题和预测性课题。所谓描述性课题,是指对社会现象的真实情况进行具体描写或叙述的课题,它主要回答“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例如,人口普查,工业普查,职工生活状况调查等,都是描述性的调查课题。所谓因果性课题,是指揭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社会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课题,它主要回答“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例如,青少年犯罪调查,不仅要说明犯罪的具体情况,而且要进一步研究其犯罪与家庭状况、学校教育、社会环境之间的因果联系,并从中寻找出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所谓预测性课题,是指在说明社会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