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一)(附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模考试题练习(共4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模考试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江西省2024届新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①之,其仆曰:“君何为轼?”曰:“此非段干木之闾欤?段干木盖贤者也,吾安敢不轼?段干木光乎德,寡人光乎地②;段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
”其仆曰:“然则君何不相之?”于是文侯请相之,段干木不肯受。
则文侯乃致禄百万,而时往问之。
于是国人皆喜,相与诵之曰:“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
”居无几何,秦兴兵欲攻魏,司马唐谏秦君曰:“段干木贤者也,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秦君以为然,乃案兵,不攻之。
魏文侯可谓善用兵矣。
尝闻君子之用兵,莫见其形,而攻已成,其此之谓也。
野人之用兵也,鼓声则似雷,号呼则动地,尘气充天,流矢如雨,扶伤舆死,履肠涉血,无罪之民,其死者量③于泽矣,而国之存亡、主之死生,犹未可知也,其离仁义亦远矣!魏文侯见段干木,立倦而不敢息。
及见翟璜,踞于堂而与之言。
翟璜不悦。
文侯曰:“段干木,官之则不肯,禄之则不受。
今汝欲官则相至,欲禄则上卿至。
既受吾赏,又责吾礼,无乃难乎?”(节选自《吕氏春秋》)材料二:段干木者,晋人也。
少贫且贱,守道不仕。
魏文侯欲见,造其门,其逾墙而避。
文侯以客礼待之,出过其同而轼。
其仆问曰:“干木布衣也,君何轼?”文侯曰:“段干木,贤者也。
不移势利,怀君子之道,隐处穷巷,声驰千里。
吾敢不轼乎?干木先乎德,寡人先乎势;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
势不若德贵,财不若义高。
”又请为相,不肯。
夫文侯名过齐桓公者盖能尊段干木敬卜子夏友田子方故也。
(节选自皇甫谧《高士传》)【注】①轼:凭轼,古人乘车时表示敬意的动作。
②地:指地位、权势。
③量:满。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圈出正确答案的序号。
夫文侯A名B过C齐桓公者D盖能尊E段干木F敬G卜子夏H友I田子方J故也。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分类汇编(附答案)(1)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分类汇编(附答案)(1)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
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
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
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也。
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
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
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
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武侯曰:“善。
”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
魏置相,相田文。
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
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
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
诸侯患楚之强。
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
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
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
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1)写出下列加下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拔五城________ ②坐射起而夷宗死者________(2)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战不旋踵()A.停止 B.立即 C.掉转 D.返回②属之子矣()A.连接 B.托付 C.归属 D.部署(3)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加下划线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文侯以吴起善用兵A.魏文侯以为将B.以拒秦、韩C.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D.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4)下列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B.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C.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D.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5)翻译以下句子。
2021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练1
“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张玮,字席之,武进人。
少孤贫,取糠秕自给,不轻受人一饭,为同里薛敷教所知。
讲学东林书院,师孙慎行。
其学以慎独研几为宗。
万历四十年举应天乡试..第一。
越七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
调兵部职方,历郎中,出为广东提学佥事。
粤俗奢丽,督学至,宫室供张舆马饩牵之奉甲他省,象犀文石,名花珠贝,磊砢璀璨,玮悉屏去弗视也。
大吏建魏忠贤祠,乞上梁文于玮,玮即日引去。
玮廉,归而布袍草履,授徒于家。
庄烈帝即位,起江西参议,历福建、山东副使。
大学士吴宗达谓玮难进而易退言之吏部召为尚宝卿进太仆少卿坐事调南京大理丞引疾去久之起应天府丞是岁,四方大旱,玮以军食可虞,奏请:“禁江西、湖广遏籴,而令应天、常、镇、淮、扬五郡折输漕粮银,赴彼易米,则小民免催科之苦,太仓无颗粒之亏;他十库所收铜锡颜料布匹,非州县土产者,悉解折色..,且尽改民解为官解,以救民汤火。
”所司多议行。
迁南京光禄卿,召入为右佥都御史,迁左副都御史。
时刘宗周、金光辰并总宪纪,玮乃上《风励台班疏》曰:“惩往正以监来。
今极贪则原任御史王志举,极廉则原任南京试御史成勇。
勇与臣曾不相知,家居闻勇被逮,士民泣送者万辈,百里不休。
后入南都,始知勇在台不滥听一辞,不轻赎一锾,不受属吏一蔬一果。
桀绅悍吏为民害者,不少假借。
委曲开导民以孝弟。
臣离南中,辄扳辕愿借成御史,惠我南人。
虽前奉严谴,宜召为诸御史劝。
”疏上,一时称快。
诏下志举法司逮治,成勇叙用。
玮旋以病谢归,未几卒。
福王时,赠左都御史,谥.清惠。
(节选自《明史·张玮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学士吴宗达谓玮难进而易退/言之吏部/召为尚宝卿/进太仆少卿/坐事调南京/大理丞引疾去/久之/起应天府丞/B.大学士吴宗达谓/玮难进而易退/言之吏部/召为尚宝卿/进太仆少卿/坐事调南京大理丞/引疾去/久之/起应天府丞/C.大学士吴宗达谓/玮难进而易退/言之吏部/召为尚宝卿/进太仆少卿/坐事调南京/大理丞引疾去/久之/起应天府丞/D.大学士吴宗达谓玮难进而易退/言之吏部/召为尚宝卿/进太仆少卿/坐事调南京大理丞/引疾去/久之/起应天府丞/解析:选D第一步要先找出四个选项中不同的断句处,即“大学士吴宗达谓玮难进而易退”与“坐事调南京大理丞引疾去”两处。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大公鼎,渤海人,先世籍辽阳率宾县。
公鼎幼庄愿,长而好学。
成雍十年,登进士第,调沈州观察判官。
时辽东雨水伤稼,北枢密院大发濒河丁壮以完堤防。
有司承令峻急,公鼎独曰:“边障甫宁,大兴役事,非利国便农之道。
”乃疏奏其事。
朝廷从之,罢役,水亦不为灾。
濒河千里,人莫不悦。
改良乡令,省徭役,务农桑,建孔子庙学,部民服化。
累迁兴国军节度副使。
时有隶鹰坊者,以罗毕为名,扰害田里。
岁久,民不堪。
公鼎言于上,即命禁戢。
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徙长春州钱帛都提点。
车驾如春水,贵主例为假贷,公鼎曰:“岂可辍官用,徇人情?”拒之。
颇闻怨詈语,曰:“此吾职,不敢废也。
”俄拜大理卿,多所平反。
天祚即位,历长宁军节度使、南京副留守,改东京户部使。
时盗杀留守萧保先,始利其财。
因而倡乱。
民亦互生猜忌,家自为斗。
公鼎单骑行郡,陈以祸福,众皆投兵而拜曰:“是不欺我,敢弗听命。
”安辑如故。
拜中京留守,赐贞亮功臣,乘传赴官。
时盗贼充斥,有遇公鼎于路者,即叩马乞自新。
公鼎给以符约,俾还业,闻者接踵而至。
不旬日,境内清肃。
天祚闻之,加赐保节功臣。
时人心反侧,公鼎虑生变,请布恩惠以安之,为之肆赦。
公鼎累表乞归,不许。
会奴贼张撒八率无赖啸聚,公鼎欲击而势有不能,叹曰:“吾欲谢事久矣。
为世故所牵,不幸至此,岂命也夫!”因忧愤成疾。
保大元年卒,年七十九。
(节选自《辽史·大公鼎传》)(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B.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C.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D.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及第者。
一轮复习统编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一轮复习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少有才名。
南阳何颗见彧而异之,曰:“王佐才也。
”中平六年,举孝廉。
董卓之乱,弃官归乡里。
比至冀州,袁绍待彧以上宾之礼。
彧每怀匡佐之义。
度绍终不能定大业,乃去绍从操。
操与语大悦,曰:“吾子房也。
”兴平元年,操东击陶谦,使彧守甄城。
会张邈、陈宫以兖州反操,而潜迎吕布。
邈使人谲彧曰:“吕将军来助曹使君击陶谦,宜亟供军实。
”彧知邈有变,即勒兵设备,故邈计不行。
陶谦死,操欲遂取徐州,还定吕布。
彧谏曰:“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
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热麦约食菱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
”操于是大收熟麦,复与布战,兖州遂平。
建安元年,献帝自河东还洛阳,操议欲奉迎车驾,徙都于许。
众多以未可卒制。
彧乃劝操曰:“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
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
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秉至公以服天下,扶弘义以致英俊。
”操从之。
操保官渡,虽胜而军粮方尽,书与彧议,彧报曰:“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
”操乃坚壁持之。
遂以奇兵破绍。
十七年,董昭等欲共进操爵国公,九锡备物,密以访彧。
彧曰:“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振汉朝,虽勋庸崇著,犹秉忠贞之节。
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事遂寝。
操心不能平。
会南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帝从之。
至濡须,彧病留寿春,操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
帝哀惜之,祖日为之废乐。
谥曰敬侯。
明年,操遂称魏公云。
(节选自《后汉书·荀彧传》)(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B. 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C. 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D. 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上宾之礼,是古代社会生活中对待尊贵宾客的礼节。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1)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1)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沈思孝传①沈思孝,字纯父,号继山,嘉兴人也,丁卯举进士,受番禺。
番禺去京师万里,宦游其地者,类多得金为能,而公独以廉洁闻。
②时尚书殷①镇两粤,下令多不便民。
几檄番禺,公力沮不奉行,遂龃龉。
岭表贼炽,殷移牒浙江募甲士三千人,而大帅张元勋亦使人募如制府。
及兵至广,殷以张募非己出,斥不收部。
于是兵皆露刃鼓噪辕门,公召乱兵曰:“诸士卒万里应募,跋履良苦,今洶洶无乃犯上。
我亦浙产,当入制府,力为诸士卒谋之。
”乱卒咸涕泣谢。
入见殷,公曰:“三千鸷勇,加以有死之心,祸乱不容一发,制府不暇自计,独不为朝廷计乎?”殷曰:“若何以为计?”公曰:“只烦两纸告谕耳。
一谕大帅不授节制,辄行自募,兵俱革还。
一谕以制府方大征寇,召募骁猛,欲应募者赴试收录。
如此则威令不损,而反侧潜消矣。
”殷从公,兵乱始定。
③适居正闻父丧不奔,公上疏极论居正其咎。
疏既入,诏下缇骑系公,杖之内庭。
越五日,发遣广东神电卫②。
时粤抚知公至,命董石囚致公,董微以抚意示之公,遂不入见家人,仗一剑单骑赴之。
至恩平,县令毛凤彩郊劳公,且询来故。
公曰:“抚军年已望八,班在六卿,欲杀罪人取媚权相,故来赴死,以就其功名。
”毛见公往意不善,驰书以闻,粤抚使毛止公。
御史孙继先上章乞还公等,始得还京。
④明年,公历救言官。
调南大仆正卿,又因救海忠介瑞,益忤当事大臣,遂告病去。
壬辰入关,即有宁夏之乱,躬擐甲胄远出穷塞,而不能扶同欺蔽,为督臣所挤,调抚河南。
公又告病去。
⑤公之历仕,务期实心如此然旋起旋仆不能一日安其身于朝廷之上愈见公独立不惧。
(节选自《右都御史沈公传》)【注释】①殷:人名,殷正茂②神电卫:明代广东海防要塞(1)写出下列加下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公力沮不奉行________ ②公上疏极论居正其咎________(2)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斥不收部()A.排挤 B.罢免 C.责备 D.拒绝②而反侧潜消矣()A.辗转 B.反复 C.反叛 D.惶恐(3)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浙江专版检测:“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练+Word版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练仿真综合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20分)东嘉开河记叶适温州并南海以东,地常燠少寒,上壤而下湿。
昔之置郡者,环外内城皆为河,分画坊巷,横贯旁午,升高望之,如画奕局。
永嘉非水之汇而河之聚者,不特以便运输,达舟楫也,而之盛,市里充满,至于桥水堤岸而以节地性,防人灾,安居利用之大意也。
其后承国家生养..为屋,其故河亦狭矣,而河政又以不修。
长吏岁发闾伍之民以浚之,或慢.不能应,反取河滨之积实之.渊中。
故大川浅不胜舟,而小者纳污藏秽,流泉不来,感为疠疫,民之病此,积四五十年矣。
淳熙四年,户部尚书韩公之来守也,其九月,即用州之钱米有籍无名者合四十余万,益以私钱五十万,命幕僚兴州之社里长募闲民,为工一万三千有奇。
举环城之河以丈率者二万三百有奇,取泥出甓,两岸成丘。
村农闻之,争喜负去,一日几尽。
毕事则天雨两旬于是洒濯流荡而水之集者深漫清沘船通利流演虽远坊曲巷皆有轻舟至其下。
民既得以舒郁滞,导和乐,而公之治遂以.清平而成。
盖先王之政,以养人为大。
生聚所资,衣食之有无,此上之责也。
封疆道路,城郭沟池,其修补浚治之功,此民之力所能自为也;如使官亦为之,则.费而难给矣。
后世道失,乃.以废官益民者为政之大,然吏惧其费而不复为之。
或不知而一委之民也,而其劝之或不以其道,使之或不尽其术,则徒扰扰而已矣。
夫上之于下,岂必与之较哉?民以为不能者,官自为之可也。
民有四五十年之病.而上无一日之救,则非仁者之用心也。
公之为是役也,可以知其仁矣。
故州之人相与刻石记之,以载公之仁,亦欲使后来者知所考.云。
(选自《古代散文鉴赏辞典》)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后承国家生养..之盛生养:人口繁衍B.或慢.不能应慢:怠慢C.民有四五十年之病.而上无一日之救病:困苦D.亦欲使后来者知所考.云考:考察解析:选D 考:考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反取河滨之积实之.渊中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 而公之治遂以.清平而成不赂者以.赂者丧 C.⎩⎪⎨⎪⎧ 如使官亦为之,则.费而难给矣欲速则.不达 D.⎩⎪⎨⎪⎧乃.以废官益民者为政之大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解析:选B A 项,到/代词,这;B 项,因为;C 项,于是,就/然而,反倒;D 项,那么/竟然。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程师孟字公辟,吴人。
进士甲科。
累知南康军、楚州,提点夔路刑狱。
泸戎数犯渝州,边使者治所在万州,相去远,有警率浃日乃至,师孟奏徙于渝夔部无常平粟建请置仓适凶岁振民不足即矫发他储不俟报吏惧白不可师孟曰:“必俟报,饿者尽死矣。
”竟发之。
徙河东路。
晋地多土山,旁接川谷,春夏大雨,水浊如黄河,俗谓之“天河”,可溉灌。
师孟出钱开渠筑堰,淤良田万八千顷,集其事为《水利图经》,颁之州县。
知洪州,积石为江堤,浚章沟,揭北闸以节水升降,后无水患。
判三司都磨勘司。
接伴契丹使,萧惟辅曰:“白沟之地当两属,今南朝植柳数里,而以北人渔界河为罪,岂理也哉?”师孟曰:“两朝当守誓约,涿郡有案牍可覆视,君舍文书,滕口说,遽欲生事耶?”惟辅愧谢。
出为江西转运使。
盗发袁州,州吏为耳目,久不获。
师孟械吏数辈送狱,盗即成擒。
加直昭文馆、知福州。
筑子城,建学舍,治行最东南。
徙广州。
州城为寇所毁,他日有警,民骇窜,方伯相踵至,皆言土疏恶不可筑。
师孟在广六年,作西城。
及交阯陷邕管,闻广守备固,不敢东。
时师孟已召还,朝廷念前功,以为给事中、集贤殿修撰、判都水监。
贺契丹生辰,至涿州,契丹命席,迎者正南向,涿州官西向,宋使介东向。
师孟曰:“是卑我也。
”不就列。
自日昃争至暮,从者失色,师孟辞气益厉,叱傧者易之,于是更与迎者东西向。
明日,涿人饯于郊,疾驰过不顾;涿人移雄州,以为言,坐罢归班。
复起知越州、青州,遂致仕,以光禄大夫卒,年七十八。
(节选自《宋史·程师孟传》)(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师孟奏/徙于渝/夔部无常平粟/建请置仓/适凶岁/振民/不足/即矫发他储/不俟报/吏惧/白不可/B.师孟奏徙于渝/夔部无常平粟/建请置仓/适凶岁/振民不足/即矫发他储/不俟报/吏惧/白不可/C.师孟奏/徙于渝/夔部无常平粟/建请置仓/适凶岁/振民/不足/即矫发他储/不俟报吏/惧白不可/D.师孟奏徙于渝/夔部无常平粟/建请置仓/适凶岁/振民不足/即矫发他储/不俟报吏/惧白不可/(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朝廷考试者的称谓。
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试题练习题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
D.丈夫意气相期/勿以小嫌介意/吾终不信谗言以害忠良/公宜体之/必欲去者/以此金相资/表一时共事之情也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丁丑,干支历六十甲子中的一个,此处不是纪年,而是和后文的“辛巳”一样都用来纪日。
A.王君廓屡次设计击退王世充部下将领,得到高祖的充分肯定,认为自古以来还没有率领区区十三人打败一万人的以少胜多的先例。
B.当诸将怀疑尉迟敬德有叛离之心将其囚禁起来后,李世民力排众议,认为他并无反叛之心,下令将其释放,并请人内室,赐其黄金。
C.当李世民带五百骑兵行视战区地形之时,王世充仓猝率军而至包围了他,尉迟敬德掩护李世民突围时单骑避槊,如入无人之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彭龟年孝顺母亲,耽于读书。他七岁时失去父亲,对其母十分孝顺。长大后曾读《易》到废寝忘食,且敢于怀疑朱熹、张栻的观点。
B.彭龟年忠于君主,敢于直谏。他曾进谏,作为皇帝读书不必贪多,重要的是虚心纳谏,向善改过。后又上奏弹劾权盛一时的韩侂胄。
B.行台,指尚书台(省)临时在外设置的分支机构。行台左仆射,官职名,在唐初位同宰相。
C.槊,古代冷兵器,用上好的金属锻造而成,属攻击性武器。主要种类有马槊、步槊、杂槊。
D.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其体例跟《左传》相同。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是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通过者,分三甲,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战国策目录序曾巩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
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
叙曰: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
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
”其说既美矣。
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
”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岁,其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
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以谓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所不可为哉?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
二帝三王之治,其变固殊,其法固异,而其为国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
二子之道,如是而已。
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之不易者也。
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能勿苟而已矣。
可谓不惑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
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
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
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
故古之圣贤,未有以此而易彼也。
或曰:“邪说之害正矣,宜放而绝之。
此书之不泯其可乎?”对曰:“君子之禁邪说也,固将明其说于天下,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然后以禁,则齐;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为,然后以戒,则明;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莫善于是。
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著而非之。
至于此书之作,则上继春秋,下至楚之起,二百四十五年之间,载其行事,固不可得而废也。
”此书有高诱注者二十一篇,或曰三十二篇,《崇文总目》存者八篇,今存者十篇云。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附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华谭,字令思,广陵人也。
父谞,吴黄门郎。
谭期岁而孤,母年十八,便守节鞠养,勤劳备至。
及长,好学不倦,爽慧有口辩,为邻里所重。
刺史周浚引为从事史,爱其才器,待以宾友之礼。
太康中,刺史嵇绍举谭秀才。
谭至洛阳,武帝亲策之。
时九州秀孝策无逮谭者。
谭素以才学为东土所推。
同郡刘颂时为廷尉,见之叹息曰:“不悟乡里乃有如此才也!”寻除郎中,迁太子舍人。
以母忧去职。
服阙,为鄄城令,过濮水,作(庄子赞》以示功曹。
而延掾张延为作答教,其文甚美。
谭异而荐之,遂见升擢。
及谭为庐江内史,延已为淮陵太宁。
又举寒族周访为孝廉,访果立功名,时以谭为知人。
永宁初,出为郏令。
于时兵乱之后,境内饥馑,谭倾心抚恤,甚有政绩。
迁绥远将军。
时石冰之党陆珪等屯据诸县,谭遣司马褚敦讨平之。
又遣别军击冰都督盂徐,荻其骁率。
以功封都亭候,食邑千户,赐绢千匹。
陈敏之乱,吴士多为其所遇。
顾荣先受敏官,而潜谋图之。
谭不悟荣旨,露檄运近,极言其非,由此为荣所怨。
又在郡政严,而与上司多忤。
扬州刺史刘陶素与谭不善,因法收谭,下寿阳狱。
周馥与谭素相亲善,理而出之。
建武初,授秘书监,固让不拜。
自负宿名,但怏怏不得志。
时晋陵朱凤、吴郡吴震并学行清修,老而未调,谭皆荐为著作佐郎。
或问谭曰:“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闻者称善。
卒于家。
赠光禄大夫,谥曰胡。
(节选自《晋书·华谭传》(1)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B. 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C. 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D. 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秀孝:秀才与孝廉的并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试卷及答案(1篇)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试卷及答案(1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拟试卷及答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论述20世纪最初三十年中国小说转型中传统文学的创造性转化所起的作用,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研究对象不只很少提供可资直接引用的论据,反而冒出许多反面的证词。
也就是说,新小说家不大论及他们接受西洋小说的影响,而强调其与传统中国小说的联系;反之,“__”作家则大都否认他们的创作与传统小说有直接的联系,而突出域外小说的影响。
关键不在于对吴趼人、林纾或者鲁迅、叶圣陶的说法加以辩证,而是必须说明,为何那么多真诚而且精明的作家,会同时产生这么一种显而易见的“错觉”。
除了策略的考虑,作家们之所以不大谈论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主要原因在于,这种“转化”,是在作家不自觉的状态下完成的。
对于“__”作家来说,幼年时代熟读经史、背诵诗词,以及明里暗里翻看《三国》《水浒》,只是一种必要的人文修养,或无功利的娱乐,并没想到从中学习什么写作技巧。
而青年时代如痴如醉地啃读域外小说,却颇具学习借鉴之心。
这就难怪他们创作小说时,理直气壮地以域外小说为榜样。
偶尔也会师法“传统”,但有意无意间将其西洋化进而合理化。
一方是无意中接受,一方却是有意去模仿。
尽管后世的研究者可能对那无意中接受的观念如何歪曲模仿的对象、限制模仿的效果更感兴趣,“__”作家则大多只意识到后者而忽略了前者。
还不只是前者“得来全不费工夫”,故视而不见,后者“踏破铁鞋无觅处”,故弥足珍贵;更因为传统文学更多地作为一种修养、一种趣味、一种眼光,化在作家的整个文学活动中,而不是落实在某一具体表现手法的运用上。
无疑,具体而可视的“手法”,比起抽象而隐晦的“趣味”,更容易为作家和读者所感知。
新小说家的情况恰好相反。
梁启超、吴趼人、刘鹗等人的实际创作,已经突破了旧的格局,可仍喜欢使用传统的批评术语。
大家似乎都有“以中化西”的愿望,只不过不像林纾表达得那么直白而已。
在借鉴域外小说技巧的同时,尽量在传统文学中寻找对应物;一旦证明古已有之,用起来自然更得心应手。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检测 文言文阅读1 Word版含答案.doc
201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检测文言文阅读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乞人张氏传清·刘大樾楚之南,天地之气,不钟于人而钟于石;流沙之西,天地之气,不钟于人而钟于鸿雁;近世以来,天地之气,不钟于士大夫,而钟于穷饿行乞之人。
合肥张美之,家在域北八十里之元潭。
有女年十五,而同邑马彦章来赘。
张氏年二十八,而父母皆已死,生二女亦死。
其舅马青芝妻早死,有三子、二女。
三子彦章为长,彦章年四十余又死。
彦章死而青芝之二子皆幼,赖张氏以养;其二女赖张氏以嫁。
其后,合肥岁连不登。
张氏奉其舅青芝及二叔南走池州乞食,而二叔又皆死。
张氏复奉其舅自池州之桐城,依左氏之庑下,乞食、挑野菜以养。
当是时,桐之民有欲娶张氏者,而张氏以其舅老穷无归,相依至死,不忍去,青芝死,而张氏年早已六十余,犹间至余家行乞也。
古者妇事舅姑①,鸡初鸣而盥漱,其礼旷千载不行矣。
然吾以为民秉之彝②,不尽绝于人心。
缙绅大夫之家必有隆礼守义善事其舅姑,与孝子之事父母无异者,而往往求之不可得。
夫缙绅者,衣食奉养之物备具也;然勃谿诟谇③,禁之而不止.穷饿至于行乞,苟可以依人而得食,不能禁其改适也;然至死不去,而养其舅以终身,岂非其天性之笃挚有过人哉?惜乎,其为女子且穷而行乞也!设使斯人为丈夫而登于朝堂,则其于君父人伦之间,出其至性,必有建树非常者。
夫天地之气不能无所钟也。
明之亡也,金陵之乞人闻之而赴水以死。
丈夫不能,而女子能之;富贵者不能,而乞人能之,亦可慨也夫!(选自《明清八大家文选》,有删改)【注】①舅姑:公婆。
②彝:法度,规则。
③勃谿诟谇:争吵、辱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钟于人而钟于石钟:聚集B.合肥岁连不登登:丰收C.犹间至余家行乞也间:断晰续续D.不能禁其改适也适:适当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依左氏之庑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桐之民有欲娶张氏者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不尽绝于人心乃设九宾礼于庭D.则其于君父人伦之间则或咎其欲出者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以一组排比句,由天地灵秀之气,引出人间浩然之气,从而点出文章主旨.。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1)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1)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太平州①新学记王安石①太平新学在子城②东南,治平三年,司农少卿建安李侯定仲求所作。
侯之为州也,宽以有制,静以有谋,故不大罚戮而州既治。
于是大姓相劝出钱,造侯之庭,愿兴学以称侯意。
侯为相地迁之,为屋百间,为防环之,以待水患。
而为田二十顷,以食学者。
自门徂堂,闳壮丽密,而所以祭养之器具。
盖往来之人,皆莫知其经始,而特见其成。
既成矣,而侯罢去,州人善侯无穷也,乃来求文以识其时功。
②嗟乎!学之不可以已也久矣。
世之为吏者,或不足以知此,而李侯知以为先,又能不费财伤民,而使其自劝以成之,岂不贤哉!然世之为士者,知学矣,而或不知所以学,故余于其求文,而因以告____________。
③盖继道莫如善,守善莫如仁。
仁之施,自父子始。
积善而充之,以至于圣而不可知之谓神。
推仁而上之,以至于圣人之于天道,此学者之所当以为事也。
昔之造书者实告之矣。
有闻于上,无闻于下,有见于初,无见于终,此道之所以散,百家之所以盛,学者之所以讼也。
学乎学,将以一天下之学者至于无讼而止。
游于斯,餔③于斯,而余说之不知,则是美食逸居而已者也。
李侯之为是也,岂为士之美食逸居而已者哉?治平四年九月四日,临川王某记。
注:①太平州:宋代设置,州治设今安徽当涂姑孰城。
②子城:姑孰城的内城,在姑孰城北面。
③餔:吃饭。
(1)可填入第②段横线处的虚词是()A.也B.者C.焉D.耳(2)第②段从“为吏者”写到“为士者”,分析其用意。
(3)下列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就这是圣人之道流传、百家之说形成、读书人彼此称颂的原因。
B.就这是用来流传圣人之道、兴盛百家之说、让读书人争辩的方法。
C.就这是圣人之道离散、百家之说兴盛、读书人争辩不止的原因。
D.就这是散播圣人之道、形成百家之说、使读书人互相颂扬的方法。
(4)对第③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立州学目的在于统一士人思想,最终目标是没有思想争辩分歧。
2022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仿真卷(一) Word版含答案
仿真卷(一)高考仿真模拟冲刺卷(A)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生民”政治的当代意义姜志勇“民”是国家构成的基本元素,也是政治制度建立的基础,一般来说,不同的政治制度都是建立在不同的“民”之理论上的。
柏拉图在《抱负国》中设计的哲学王统治的国家是建立在把“民”分为一般人、兵士和卫国者三个阶级且只有卫国者才能有政治权力的理论预设之上的。
雅典城邦制度中“民”分为公民、自由人和奴隶,只有公民才是城邦的仆人,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更为值得思考的是,“民”之理论的变化也是政治制度变迁的重要缘由和动力,现代民主政治制度产生的重要缘由之一就是天赋人权、人是具有天赋权利的人等现代“民”之理论的形成,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变迁的重要特点也体现出“民”之理论的不断衍变,产生了包括国民、公民、新民、人民等表述“民”之不同内涵的词语,中国近现代的思想家们都把“民”之理论的重新诠释和解读放在建构新的政治制度的突出位置。
儒家“生民”政治对于“民”的理解是“民”生于“天”,“君”立于“民”,“君”为民“用”,“君”“民”公平,但它又不同于自由主义对“民”的理解。
自由主义理解的“民”是政治上公平、具有不行侵害的天赋权利的“民”(公民)。
“生民”对“民”的理解除了考虑政治上的公平之外,还关注经济问题。
在西方契约论中,政治上公平的人不论穷富都全都欣然签订财产权不行侵害的契约,而在“生民”政治中,国家诞生时就具有保障弱势群体生存的重要职责。
在这个意义上,“生民”相较“公民”来说其涵义更丰富,在“生民”的理论基础上会更简洁建立福利制度。
“生民”政治的涵义包含“生民之道”,儒家的“生民之道”在关注弱势群体生活上类似西方的福利政策,都要求通过政府干预来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
但西方新自由主义的福利政策面临保守主义的激烈批判,弗里德曼认为“福利方案会削减自由,一个社会把公平放在自由之上,其结果是既得不到公平也得不到自由”。
高考仿真测试卷一语文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 答案:D。
根据原文第二段“但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却因为各种原因,无法享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
”可知,选项D“许多人无法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与原文意思相符。
2. 答案:C。
根据原文第三段“阅读是一种思考,一种发现,一种成长。
”可知,选项C“阅读是一种思考、发现和成长”与原文意思相符。
3. 答案:B。
根据原文第四段“而网络阅读则更注重速度和时效性,往往缺乏深度和思考。
”可知,选项B“网络阅读注重速度和时效性”与原文意思相符。
4. 答案:A。
根据原文第五段“因此,我们应该鼓励人们多读书,多思考,提高阅读素养。
”可知,选项A“我们应该鼓励人们多读书,多思考”与原文意思相符。
5. 答案:C。
根据原文最后一段“阅读不仅是一种知识积累,更是一种精神享受。
”可知,选项C“阅读是一种知识积累和精神享受”与原文意思相符。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6. 答案: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②“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 答案: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 答案:①“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②“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9. 答案:①“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②“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0. 答案: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②“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 答案:A。
根据原文“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可知,选项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与原文意思相符。
12. 答案:C。
根据原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可知,选项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与原文意思相符。
13. 答案:B。
根据原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可知,选项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与原文意思相符。
14. 答案:D。
高考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仿真综合练含解析 试题
“文言文阅读(yuèdú)〞仿真综合练仿真(fǎnɡ zhēn)综合练(一)一、阅读下面(xià mian)的文言文,完成1~4题。
(20分)鲍竹溪(zhú xī)先生传袁枚乾隆乙未,余过真州,同年沈椒园廉使以所撰?同老会序?示余。
同老者,六老人同庚,为会以聊昆季之欢也。
会主为鲍竹溪先生,余心钦迟之,未由修士相见礼。
今岁乙卯矣,余小住邗江,先生之子志道以先生?行状?乞传。
余不禁谡然敛袂而起,曰:“有是哉!二十年前思见之人,不可得见;今因交其子得见其事状,是不见先生,犹见先生也。
奋吾笔以永其人,旧史官①其奚辞?〞先生讳宜瑗,号景玉,一字竹溪,新安棠樾村人。
世为望族,幼习?四字书?,听人讲解,憬然夙悟。
侍母疾,穷昼夜不出。
塾师疑其惮.于勤,诇知其故,乃异目视之。
亡何,生母不禄,太公与继妣在堂,家贫甚。
先生出贾于外,岁终必冲风雪归,具甘旨为堂上欢。
晚年,子志道善经纪,家业渐裕,先生益得行其志。
凡有裨.于乡HY戚里者,赴之假设嗜欲之切于身。
先是,宋元鼎革间,族祖宗岩、寿孙路遇贼劫,父子争死,贼义而两释之。
又有名邦灿者,亦以孝称。
村故有二坊:曰慈孝,曰孝子。
岁久倾夷,先生葺治如初。
里中大母堨②,畜水溉田,亦渐淤圮,先生并无升种在焉,而亦为之疏滞、宣流,岁以大稔.。
常曰:“为善最乐,安得仿古人置书院以育人才,置义田以赡宗族乎?〞先生卒时年六十五。
恭人郑氏未笄来归.,值先生未得志时,拔钗谷,勤针黹以养尊章③,安行仁义。
送子读书,必以一师,曰:“吾欲其教之专也。
〞先生子二,女一,以子志道贵,与恭人同受诰赠如其官。
论者谓志道才流经通,为上游所器重,故能恢宏其声光,而不知皆先生之积善贻谋有以基之也。
闻志道业已饶益,而先生俭约如初,犹时时以训词相勖毖。
可谓大行不加之君子矣。
(有删节) [注] ①旧史官:作者的谦称。
②堨(è):拦水的土堰。
③尊章:对公婆的敬称。
1.对以下加点词的解释(jiěshì),不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3分)( )A.塾师(shú shī)疑其惮.于勤惮:敬畏(jìngwèi)B.凡有裨.于乡HY戚里者裨:好处(hǎo chu)C.岁以大稔.稔:成熟D.恭人郑氏未笄来归.归:出嫁解析:选A 惮:害怕,畏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杨士奇,泰和人。
建文..初,集诸儒修《太祖实录》,士奇已用荐征授教授当行,王叔英复以史才荐。
遂召入翰林,充编纂官。
永乐五年,广东布政使徐奇载岭南土物馈廷臣,或得其目籍以进。
帝阅无士奇名,召问。
对曰:“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今受否未可知且物微当无他意”帝遽命毁籍。
六年,帝北巡,命与蹇义、黄淮留辅太子..。
太子喜文辞,王汝玉以诗法进。
士奇曰:“殿下当留意六经..,暇则观两汉诏令。
诗小技,不足为也。
”太子称善。
初,帝起兵时,汉王数力战有功。
帝许以事成立为太子。
既而不得立,怨望。
帝又怜赵王年少,宠异之。
由是两王合而间太子,帝颇心动。
九年还南京,召士奇问监国状。
士奇以孝敬对,且曰:“殿下天资高,存心爱人,决不负陛下托。
”帝悦。
十二年,帝北征。
士奇仍辅太子居守。
汉王谮太子益急。
帝还,以迎驾缓,尽征东宫官黄淮等下狱。
士奇后至,宥之。
行在诸臣交章劾士奇不当独宥,遂下锦衣卫狱,寻释之。
仁宗即位,擢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
初,帝监国时,憾御史舒仲成,至是欲罪之。
士奇曰:“陛下即位,诏向忤旨者皆得宥。
若治仲成,则诏书不信,惧者众矣。
”或有言大理卿虞谦言事不密。
帝怒,降一官。
士奇为白其罔,得复秩。
又大理少卿弋谦以言事得罪。
士奇曰:“谦应诏陈言。
若加之罪,则群臣自此结舌矣。
”帝立进谦副都御史,而下敕引过。
英宗即位。
士奇既耄,子稷傲很,尝侵暴杀人。
复有人发稷横虐数十事,遂下之理。
士奇以老疾在告。
天子恐伤士奇意,降诏慰勉。
士奇感泣,忧不能起。
卒,年八十。
赠太师,谥文贞。
(选自《明史·杨士奇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今受否未可知/且物微/当无他意/B.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今受否未可/知且物微/当无他意/C.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今受否未可知/且物微/当无他意/D.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今受否未可知/且物微/当无他意/解析:选A“臣适病弗预”意为臣恰逢得病没有参加(赠行),句意完整,且与“以故独不及”构成因果关系,“以故”前应断开,排除C、D两项。
“今受否未可知”意为现在各位大臣接受与否还不知道,句意完整,而且后文“且”意为“况且”,与前句形成递进关系,“且”前应断开,排除B项。
选A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建文是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一位皇帝所用年号可多达十几个。
B.太子指古代帝王的已确定继承帝位或王位的儿子,封建时代的太子地位仅次于皇帝。
C.六经指经过孔子整理并传授的六部古籍,具体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
D.礼部为六部之一,负责掌管典礼事务与科举、赋税等事,长官称礼部尚书。
解析:选D赋税由户部主管而非礼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杨士奇史才出众,而不看重诗才。
他凭借史学才华被举荐进入官场,参与辅佐太子时,曾经劝诫太子不要学习诗法小技。
B.杨士奇力辅太子,卷入宫廷斗争。
汉王和赵王联手挑拨皇帝和太子的关系,杨士奇坚决维护太子,因此下狱并被关押很久。
C.杨士奇为人正直,维护朝臣。
他劝谏皇帝遵行即位时颁布的诏书,宽恕曾经忤逆的臣子;又为虞谦辩白,还帮弋谦争取免罪。
D.杨士奇忠君报国,然而治家不严。
他深受数朝皇帝的信任,肩负重任;儿子杨稷傲慢凶暴,最终因为暴虐、杀人而被逮捕。
解析:选B“汉王与赵王……因此下狱并被关押很久”错误,由原文“士奇后至……寻释之”可知,杨士奇被下狱关押的原因是太子迎驾迟缓,自己遭人弹劾;且其不久就被释放了,并没有被关押很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初,帝监国时,憾御史舒仲成,至是欲罪之。
译文:(2)士奇以老疾在告。
天子恐伤士奇意,降诏慰勉。
译文:参考答案:(1)当初,皇帝代理监管国事的时候,怨恨御史舒仲成,到这时想治他的罪。
(2)杨士奇因为年老有病正在休假。
天子恐怕伤了杨士奇的心,颁下诏书宽慰勉励他。
参考译文:杨士奇,江西泰和人。
建文初年,朝廷集合各地儒生修撰《太祖实录》,杨士奇已经因为举荐被征召授予教授,正要出发,王叔英又以有史学才华推荐他。
于是被召入翰林院,充任编纂官。
永乐五年,广东布政使徐奇装载着岭南的土特产赠送给朝廷官员,有人得到他的馈赠名单呈给皇帝。
皇帝看后发现其中没有杨士奇的名字,于是召见杨士奇询问。
杨士奇回答道:“徐奇奔赴广东时,群臣作诗文赠行,我恰逢得病未参与,所以唯独没有我的名字。
现在各位大臣接受与否还不知道,况且赠礼轻微,应当没有其他意思。
”皇帝于是命令毁掉了那份名单。
六年,皇上北巡,命杨士奇与蹇义、黄淮留下辅佐太子。
太子喜欢文学辞章,王汝玉以作诗之法进呈。
杨士奇说:“殿下应当留心读六经,闲暇时间则看看两汉的诏令。
诗是小技,不值得去做。
”太子称好。
当初,皇上起兵时,汉王多次力战有功。
皇上允诺事成之后将他立为太子。
但后来汉王没有得到册立,便怨恨、不满。
皇上又怜惜赵王年少,对他特别宠爱。
于是这两位亲王联合离间太子(和皇上的关系),皇上颇为心动。
永乐九年,皇上回南京,召见杨士奇询问太子监国的情况。
杨士奇回答说他很孝敬,并且说:“殿下天资很高,他一心爱人,决不辜负陛下的重托。
”皇上高兴。
十二年,皇上北征。
杨士奇仍辅佐太子留守京师。
这时汉王更急迫地诬陷太子。
皇上回京时,以(太子)迎驾迟缓的罪名,将黄淮等东宫属官全部投进监狱。
杨士奇后到,得到皇上宽宥。
随皇上出征的大臣一起上书弹劾杨士奇,说不该唯独宽宥他,于是将杨士奇关进锦衣卫监狱,不久获释。
仁宗即位后,被提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
当初,皇帝代理监管国事的时候,怨恨御史舒仲成,到这时想治他的罪。
杨士奇说:“陛下即位后,曾下诏宽宥原先所有忤逆圣旨的人。
现在如果将仲成治罪,则诏书就会失去信用,害怕的人就多了。
”有人议论说大理寺卿虞谦谈论事情时不注意保密。
皇上发怒,将他降官一级。
杨士奇为他辩白其中的冤屈,虞谦得以复职。
又大理寺少卿弋谦因上书言事而获罪。
杨士奇说:“弋谦响应诏书陈述自己的观点。
如果加罪给他,则群臣从此以后将不敢说话了。
”皇上马上升弋谦为副都御史,并下敕令承认错误。
英宗即位。
杨士奇已经年老,他的儿子杨稷为人傲横,曾经施暴杀人。
又有人告发杨稷横行暴虐的数十件事情,杨稷于是被关进监狱审理。
杨士奇因为年老有病正在休假。
天子恐怕伤了杨士奇的心,颁下诏书宽慰勉励他。
杨士奇感恩哭泣,忧虑得不能起床。
去世,享年八十岁。
被追赠为太师,谥号文贞。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19分)杨继宗,字承芳,阳城人。
天顺初进士..主事。
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
..,授刑部以一仆自随,署斋萧然。
性刚廉孤峭,人莫敢犯。
而时时集父老问疾苦,为祛除之。
大兴社学。
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遇学官以宾礼。
师儒竞劝,文教大兴。
御史孔儒清军,里老多挞死。
继宗榜曰:“御史杖人至死者,诣府报名。
”儒怒。
继宗入见曰:“为治有体。
公但剔奸弊,劝惩官吏。
若比户稽核,则有司事,非宪体也。
”儒不能难,而心甚衔之。
濒行,突入府署,发箧视之,敝衣数袭而已,儒惭而去。
中官..过者,继宗遗以菱芡、历书。
中官索钱,继宗即发牒取库金,曰:“金具在,与我印券。
”中官咋舌不敢受。
入觐,汪直欲见之,不可。
宪宗问直:“朝觐官孰廉?”直对曰:“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
”九载秩满,超迁浙江按察使。
数与中官张庆忤。
庆兄敏在司礼,每于帝前毁继宗。
帝曰:“得非不私一钱之杨继宗乎?”敏惶恐,遗书庆曰:“善遇之,上已知其人矣。
”闻母丧,立出,止驿亭下,尽籍廨中器物付有司。
惟携一仆、书数卷而还。
继宗力持风节,而居心慈厚。
为浙江按察时,仓官十余人坐缺粮系狱,至鬻子女以偿。
继宗欲宽之而无由。
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愿捐俸代偿由是十人者获释。
尝监乡试..得二卷,具朝服再拜曰:“二子当大魁天下,吾为朝廷得人贺耳。
”及拆卷,王华、李旻也,后果相继为状元。
人服其鉴。
(节选自《明史·杨继宗传》,有删改)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愿捐俸代偿/B.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愿捐俸代偿/C.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愿捐俸代偿/D.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愿捐俸代偿/解析:选B这段话主要是叙述事情,要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月俸”“之”“原数”“他司”“仓吏”“继宗”等,然后依据语法关系进行排除,“量”是动词,“之”是其宾语,故“之”后应断开,排除C项;“悟”意思是“明白,悟出”,宾语应是“仓吏缺粮之由”,“由”意思是“缘由,原因”,“仓吏缺粮”是“由”的定语,故二者之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具实以闻”,“以”相当于“而”,此处表修饰关系,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科举时代经过殿试考取的人叫进士,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进士及第的前三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
B.刑部是封建时代官制六部之一,掌管国家的法律、刑狱等事务,长官为刑部尚书。
其他五部为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工部。
C.中官,即宦官,通称太监,是古代被阉割后再在宫廷内侍奉皇帝及其家族成员的男性官员,宦官本为内廷官,不能干预朝政,但历史上也有宦官专权的事实。
D.乡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州府举行的选拔人才的考试,因在秋天的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乡试考中的叫举人。
解析:选D D项,“乡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州府举行的选拔人才的考试”有误,乡试应是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杨继宗尊师重教,成效突出。
任嘉兴知府时,他大力兴办地方学校,要求年满八岁的孩子都要入学,对学官以礼相待,形成了教师文人学者竞相劝勉、文化教育繁荣兴盛的局面。
B.杨继宗为民说话,得罪权贵。
御史孔儒清查军队,却把多位里老杖死,杨继宗张贴告示调查此事,惹怒孔儒,杨继宗又当面指责孔儒越职行事,让孔儒非常恼恨。
C.杨继宗为官清廉,抵制腐败。
任嘉兴知府时,他的官署和住所很简朴,不爱金钱,宦官路过他那里,向他要钱,他只送了普通物品,要金子则要求对方出示印券,巧妙地拒绝了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