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小腿后区踝后区

合集下载

【局部解刨学课件】.腘窝、小腿后区和足底

【局部解刨学课件】.腘窝、小腿后区和足底
下肢
腘窝、小腿后区和足底
主要内容
腘窝的境界及内容 膝关节动脉网 屈肌支持带和踝管及通过的结构 胫神经和胫后动脉
小隐静脉及皮神经
腘窝的境界及内容
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胫神经
膝关节动脉网
由腘动脉的膝上内、外侧动脉,膝下 内、外侧动脉和膝中动脉,股动脉的膝降 动脉,旋股外侧动脉的降支,以及胫前返 动脉等互相吻合而成。
深筋膜
骨筋膜鞘
屈肌支持带
小腿肌后群(一)
小腿肌后群(二)
小腿肌后群Leabharlann 三)足底深筋膜足底的肌和肌腱(第1层)
足底的肌和肌腱(第2层)
足底的肌和肌腱(第3、4层)

局部解剖学-小腿后区、踝后区

局部解剖学-小腿后区、踝后区

腓肠内侧 皮神经
腘静脉
腘动脉
沿外上界:腓总神经
腘血管周围:腘深淋巴结
股骨下端骨折时,易损伤腘动脉。
2020/2/24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腓总神经 腓肠外侧 皮神经 腓神经 交通支
2
二、小腿后区
胫神经
1.皮肤 2.浅筋膜
腓肠内侧 皮神经
(1)小隐静脉
(2)腓肠内侧皮神经
(3)腓肠外侧皮神经
(4)腓神经交通支
(5)腓肠神经
2020/2/24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腓总神经 腓肠外侧 皮神经 腓神经 交通支
腓肠神经
3
3.深筋膜 4.肌层 (1)小腿后群肌
浅层:腓肠肌 跖肌 比目鱼肌
深层:腘肌 趾长屈肌(内侧) 胫骨后肌(中间) 踇长屈肌(外侧) 腱交叉
2020/2/24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4
(2)血管神经束
腘窝、小腿后区、踝后区
一、腘窝 1、位置:膝关节后方呈菱形的间隙 2、境界:
上外:股二头肌腱 上内:半腱肌和半膜肌肌腱 下内:腓肠肌内侧头 下外:腓肠肌外侧头 顶:腘筋膜 底:股骨腘面
膝关节囊后壁、腘斜韧带 腘肌及其筋膜
2020/2/24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1
3、腘窝的内容物:
胫神经
由浅入深依次为: 胫神经
胫神经 (神) (4)踇长屈肌腱(么)
临床联系—踝管综合症
2020/2/24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6
学习要点
1、腘窝的境界及内容物 2、小腿后区的皮神经 3、小腿后群肌及腱交叉 4、小腿后区的血管神经束
(胫后A、V,胫神经) 5、踝管的定义及内容物
2020/2/24

下肢后区

下肢后区

二、股后区
1、肌肉: 股二头肌 半腱肌 半膜肌
2. 血管神经
压痛点 臀大肌下缘与股二 头肌长头外侧缘的夹角处。
坐骨神经:于股二头肌长头与 大收肌之间下降至腘窝上角分为 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坐骨神经分支至股后群肌 (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 长头)、大收肌,股二头肌短 头由腓总神经支配。
股深动脉的穿动脉
浅层结构
下肢后区
一、臀部
1、境界 2、浅层结构 3、深层结构
深筋膜 肌层
分三层: 浅层: 臀大肌、阔筋膜张肌 中层: 臀中肌、梨状肌 深层: 臀小肌
梨状肌上、下孔
为盆腔血管神经至臀部和 下肢的通路。
梨状肌上孔-臀上N、A、V(外 内)
梨状肌下孔- 坐骨N、股后皮N、 臀下N、A、V、 阴部内A、V、阴部N
坐骨小孔-阴部内A、V、阴部N
坐骨神经与梨状肌的关系:
髋关节动脉网
以“臀部十字吻合” 为重要,位于臀大肌深面。
组成: ①两侧为旋股内、外侧动脉的
分支 ②上部为臀上、下动脉的分支 ③下部为第一穿动脉
临床意义:
手术结扎一侧的 髂内动脉,通过此动 脉吻合建立侧支循环, 血液仍可到达髂内动 脉的分布区。
3.股三角界线如何确定?其内有哪些结构? 4.简述坐骨神经的行程、分支和分布,及
坐骨神经与梨状肌的关系。
經结构。 4.大隐静脉的起止、行程、交通、属支及其
临床意义。 5.肌腔隙、血管腔隙的位置、境界及内容。 6.股三角的位置、境界、构成及内容物的位
置关系。股管的构成、内容及临床意义。 7.坐骨神经的行程、分支及分布,坐骨神经
与梨状肌的关系。
思考题
1.梨状肌上、下孔各有哪些结构穿过,排 列关系如何?

人体足部的基本结构及名称

人体足部的基本结构及名称

人体足部的基本结构及名称每侧足部有26块骨,分为跗骨、跖骨和趾骨3组.足部的关节多达数十个。

(一)足部的骨骼1。

跗骨位于足的后半部,包括跟骨、距骨、舟骨、第一楔骨、第二楔骨、第三楔骨及骰骨,共7块。

(1)跟骨位于足部的后方下部,是足骨中最大的一块骨,后端向下突出称为跟骨结节。

(2)距骨位于跟骨上方,高出其他的跗骨.(3)楔骨有3块。

第一换骨位于内侧,第二楔骨位于中间,第三楔骨位于外侧,分别位于舟骨与第-—第五跖骨之间。

(4)骰骨位于跟骨之前,足外侧缘,其后方突起为骰骨。

(5)舟骨位于距骨与3块楔骨之间,内侧有一向下方的圆形突起,称舟骨粗隆或结节。

2。

跖骨位于足的中部,共5块。

由内向外,分别称为第一跖骨、第二跖骨、第三跖骨、第四跖骨、第五跖骨.每块跖骨又分为底(近足跟的一端)、体及头(近足趾的一端)三部分。

第一跖骨底下方有一跖骨粗隆,第五跖骨底外侧有一乳状突起称为第五跖骨粗隆(位于足外侧中部).3。

趾骨共14块.包括:(1)拇趾2块(近节趾骨、远节趾骨)。

(2)第二至第五趾各3节(分别称为近节趾骨、中节趾骨、远节趾骨)。

每块趾骨仍可分为底、体、头3部分.(二)足部可触及的骨性标志1.足内侧可触及内踝、舟骨粗隆(约内踝前方2.5 cm处)、第一跖骨底部粗隆和第一跖骨小头(图1——2)。

2。

足外侧可触及外踝、第五跖骨底部粗隆和第五跖骨小头(图1——3)。

3。

足底部可触及足跟下方的跟骨结节、第一至第五跖骨小头及第一至第五跖骨基底膨大部等。

4。

足背部可触及第二至第四跖骨基底部.5.足弓由跗骨和跖骨被韧带、肌肉、筋膜牵拉形成一个凸向背面的弓,称为足弓.主要的弓是内侧的纵弓,由跟骨、距骨、舟骨、第一楔骨和第一跖骨构成。

人站立时,足部仅以跟骨结节及第一、第五跖骨头三处着地,共同承受全身的重量.(三)足部的关节小腿的胫腓骨下端与距骨构成足部最大的关节-—踝关节,也是足部最后面的关节。

跗骨之间、跗骨与跖骨之间都形成关节.跖骨与趾骨之间形成跖趾关节,趾骨与趾骨之间又形成趾间关节.第二至第五趾,可称为近节趾间关节与远节趾间关节。

人体解剖定义

人体解剖定义

1、头部:以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尖端、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为界与颈部区分。

2、头部又以眶上缘、颧弓上缘、外耳门上缘至乳突的连线为界,分为后上方的颅部和前下方的面部。

3、额顶枕区:前为眶上缘,后为枕外隆凸和上项线,两侧借上颞线与颞区分界。

4、颞区:位于颅顶的两侧,介于上颞线与颧弓上缘之间。

5、颈部:上界以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尖、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与头部分界;下界以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上缘和肩峰至第7颈椎棘突的连线与胸部及上肢分界。

6、颈部分为固有颈部及项部,两侧斜方肌前缘之前和脊柱前方部分称为固有颈部,两侧斜方肌前缘之后和脊柱后方的区域称为项部。

7、固有颈部分为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和颈外侧区。

颈前区的内侧界为颈前正中线,上界为下颌骨下缘,外侧界为胸锁乳突肌前缘。

双侧颈前区以舌骨为界分为舌骨上区合舌骨下区。

舌骨上区含颏下三角和左右下颌下三角。

舌骨下区含左右颈动脉三角和肌三角。

颈外侧区位于胸锁乳突肌后斜方肌前缘和锁骨上缘之间。

胸锁乳突肌区即为该区域所覆盖的的区域。

8、颈外侧区:由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和锁骨中1/3上缘围成的三角区。

该区被肩胛舌骨肌下腹分为上方较大的枕三角和下方较小的锁骨上三角。

9、胸部界限:胸部上界以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上缘、肩峰和第七颈椎棘突的连线与颈部分界,下界以剑突、肋弓,第11肋前端、第12肋下缘和第12胸椎棘突的连线与腹部分界。

上部两侧以三角肌前后缘与上肢分界。

10、腹部:上界为剑突或剑胸结合处和两侧肋弓下缘、经第11、12肋游离缘直至第二胸椎棘突的连线;下界为耻骨联合上缘、两侧耻骨嵴、耻骨结节、腹股沟襞、髂前上棘、髂嵴和髂后上棘至第5腰椎棘突的连线。

11、腹部九分法:上线水平经过两侧肋弓最低点(相当于第10肋)的连线,下水平线经过髂前上棘或髂结节的连线;两条垂直线分别经过左、右半月线(腹直肌外侧缘)或腹股沟中点。

九个区是:上方的腹上区和左右季肋区,中部的脐区和左右腰区,下方的腹下区和左右腹股沟区。

有效缓解脚痛的按摩方法

有效缓解脚痛的按摩方法

有效缓解脚痛的按摩方法有效缓解脚痛的按摩方法喜欢徒步旅行的朋友们都知道,长时间的长途跋涉会让我们的小腿变得疲劳,肌肉变得僵硬,除了可以通过泡热水澡之外,还可以做一下简单的按摩,也可达到血流畅通的作用。

一、小腿部按摩1.腓肠肌区:预备姿势:坐位,两脚踏在床上,双膝自然屈曲。

左前掌放在小圆枕上。

手法:右手单置于左膝上,左手手指伸展平贴于左小腿跟腱部,作自下而上从腓肠肌至膝胭部推摩。

重复2~3组,每组15~20次。

2.腓骨肌群区:预备姿势:坐位,左脚着地侧坐在床缘,右腿屈膝,右脚踏在床上。

左手掌放在右膝部,右手掌横按在踝部上端。

手法:右手四指从右小腿踝关节的.前外侧至膝关节作螺旋形揉捏,后再进行推摩,重复2~3次。

3.比目鱼肌区:预备姿势:坐位同上,右手中指和拇指环捏比目鱼肌。

手法:用右手中指和拇指按捏比目鱼肌作横向振抖,动作连贯、均匀,有节律感,连续30~40秒,共2-3次。

二、脚踝部按摩1.踝部后区:预备姿势:坐位,右腿屈膝着地,左脚踝外侧放在右膝上。

两手一上一下抓住踝关节。

手法:十指同时推摩踝关节后区周围的肌肉和肌健,然后右手在脚根部作螺旋状推摩,左手在跟腱两侧推摩,重复2-3分钟。

2.脚背区:预备姿势:坐位,两腿屈膝坐在床上。

左手掌置于左膝上。

手法:右手掌平贴于左脚趾关节上方,从脚趾向脚背部推摩,略加压力,重复15~20次。

3.脚背侧区:预备姿势:坐位同上,两手掌紧握左脚两侧(拇指置于脚背,四指环握脚掌)。

手法:两手拇指与脚掌上的八个手指同时捏压脚背上的肌肉。

共2~3组,每组10~15次,间歇30~40秒。

4.踝部前区:预备姿势:坐位同上,两手掌并列按握左外踝关节。

手法:两手在踝关节前区作环形推摩,同时踝关节作绕环动作。

连续做1~1.5分钟,共两次。

5.脚踝部按摩放松练习(1)手握空拳,轻拍或扣击脚部各肌群,然后脚踝作空踢动作,使脚踝部处于相对松弛状态。

(2)两手手指并拢,用掌侧呈竖位轻缓拍击脚背和脚踝区,用力均匀,以放松脚踝部肌肉。

局部解剖学试题库及答案

局部解剖学试题库及答案
10.腹股沟管的后壁为( )
A.腹股沟韧带 B.腹外斜肌腱膜
C.腹横筋膜和联合腱 D.弓状下缘
四、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0分)流程较长
1.男性左精索静脉曲张常见于左侧的原因( )
A.流程较长 B.直角汇入左肾静脉
4..肝门的说法何者有错( )
A.肝的脏面三条构呈H形,横沟称第一肝门
B.肝的膈面腔静脉沟的上部,肝左、中、右静脉出肝处称第二肝门
C.在腔静脉沟下部,右半肝脏面的副肝右静脉肌尾状叶的一些小静脉出肝处称第三肝门
D.肝如同肺、肾、脾脏一样只有一个门
5. 腓深N支配( )
A.小腿前外侧群肌 B.小腿三头肌
6. 分布于颅顶部的血管神经有 、 、 、
、 。
7. 甲状腺的前面层次由浅入深依次为 、 、
、 、 。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一、 名词解释(每个名词2分,共计10分)
1. 神经点
2. 会阴浅隙
3. 动脉导管三角
4. 股环:
5. 腹股沟韧带
二、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 掌深弓由桡动脉 和 掌深支吻合构成,位于 和 之间,有 伴行。该支经 与 间的一段易受损伤,可形成“爪形手”。
2. 额、顶、枕区软组织的层次结构由浅入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_________、 __________五层。
3. 形成腮腺床的血管神经包括 、 、 、
、 、 。
9、椎管内容何物。
10、脊髓表面被膜有哪些,并形成了哪些腔隙,有何意义。
11、简述脊髓的动脉血供及静脉回流。

局解整理

局解整理
(2)骨神经femoral nerve:主干短粗,随即发出众多肌支,皮支和关节支。肌支分布至股四头肌,缝匠肌和耻骨肌;关节支至髋和膝关节;皮支有股神经前皮支和内侧皮支,分布至股前内侧区的皮肤。其中最长的皮神经为隐神经saphenous nerve,在股三角内伴股动脉外侧,下行入收肌管,在收肌管下端穿大收肌腱板,行于缝匠肌和股薄肌之间,在膝关节内侧穿深筋膜,伴大隐静脉,分支分布于髌骨下方,小腿内侧和足内侧缘皮肤
位于前臂尺侧,在肘窝下方由背面转向前面。贵要静脉的内侧有可能出现副贵要静脉上行注入贵要静脉。
回流交通:肘正中静脉median cubital vein自头静脉分出,斜向内上方注入贵要静脉
前臂正中静脉median antebrachial vein常分两支,分别注入贵要静脉和头静脉
胫神经tibial nerve位于腘窝最浅面,于腘窝上角由坐骨神经分出,沿腘窝中线下行,到腘肌下缘穿比目鱼肌腱弓,进入小腿后区。在腘窝发出肌支和腓肠内侧皮神经,伴小隐静脉下行至小腿后,加入腓肠神经。
腓总神经common peroneal nerve为坐骨神经另一终末支,自腘窝上角,沿股二头肌腱内侧缘行向外下,越腓肠肌外侧头表面,绕腓骨颈,在此分为腓浅和腓深神经,在腘窝发出腓神经交通支和腓肠外侧皮神经。
内容及排列:前向后一次为胫骨后肌腱、趾长屈肌腱、胫后动静脉和胫神经、足母长屈肌腱
四、小腿内侧区
1.隐神经
隐神经:是股静脉最长的皮支,伴随股动脉入收肌管下行,穿出此管后至膝关节内侧下行,于缝匠肌下段后方浅出至皮下后,伴随大隐静脉沿小腿内侧面下行至足内侧缘,沿途分布为髌下、小腿内侧面及足内侧缘皮肤。
(3.)收集范围:大隐静脉手机足、小腿和大腿内侧部,大腿前面,腹外侧壁下部,会阴以及臀部浅静脉的静脉血。

十二经脉循行要穴及各部常见病症总结

十二经脉循行要穴及各部常见病症总结

艾蓬轩把十二经脉循行所过之处及各部常见病症,以文字的形式表述如下,供大家参考。

按照《内经》对经络的记载,虽然经脉的全程像一条入海的河流,一棵繁茂的树木,但最为重要、备受重视的是河流未入海的部分,是树根树干的部分,也就是肘膝关节以下的部分。

长期的临床实践同样证明,此部分腧穴的治疗作用,在整条经脉上,往往是最为突出的。

下面我们就逐一了解十二经脉的大体循行、主治等知识。

1手太阴肺经——上肢内侧前缘主要循行部位:拇指端,鱼际穴处(赤白肉际,即手掌与手背的交界线),太渊穴处(寸口脉动处,即中医诊脉处),尺泽穴处(肘内侧大筋桡侧,即靠近大拇指侧)。

主要诊治病症:肺脏疾病一一咳嗽,喘,咽喉疼痛等。

最常见疾病反应区:①尺泽穴下方肌肉丰厚处;②鱼际穴附近肌肉丰厚处。

当肺脏发生疾病时,此两区很容易出现异常反应。

尺泽穴区与鱼际穴区最常见到压痛;急性起病者,在尺泽穴下方常出现明显压痛;长期慢性的肺脏疾病,常可在尺泽穴下方沿肺经出现硬结或条索,伴有压痛;肺脏阳气不足,寒邪较盛者,常可在鱼际附近见到较明显的青筋。

最常用治疗部位:①列缺:止咳奇效。

②尺泽穴区敏感点:调治肺脏要穴。

2手厥阴心包经——上肢内侧中线主要循行部位:中指端,手心中线,腕横纹内侧中点,腕上两筋见,肘内侧大筋尺侧(靠近小拇指侧)。

主治病症:①心脏疾病——心痛,胸痹;②胃腑疾病——胃痛,呕吐。

最常用治疗部位:内关一一治疗心脏疾病要穴;按揉内关穴出现酸胀感对晕车有奇效。

3手少阴心经——上肢内侧后缘主要循行部位:小指端,神门穴处(手腕横纹掌面尺侧),少海穴处(屈肘,肘横纹内侧端处)。

主要诊治病症:本经临床应用较少,无太多经验介绍。

4手阳明大肠经——上肢外侧前缘主要循行部位:食指端,虎口合谷处,阳溪穴处(拇指后两筋间凹陷处),曲池穴处(屈肘,肘横纹外侧端)。

主要诊治病症:①头面官窍各种病症(以口鼻为主);②疹病。

最常见疾病反应区:①曲池穴下方肌肉丰厚处;②虎口肌肉丰厚处。

针推穴位应用解剖课件第十一节 腘窝、小腿后区和

针推穴位应用解剖课件第十一节 腘窝、小腿后区和

3.进针层次
(1)皮肤:由腓肠内侧皮神经分布,到该 穴皮肤的神经纤维来自第四腰神经。
(2)皮下组织:内有腓肠内侧皮神经的分 支和小隐静脉。
(3)腓肠肌:由胫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 经纤维来自第一、二骶神经。
(4)比目鱼肌:位于腓肠肌深面,并与之 合成小腿三头肌,其神经支配同腓肠肌。
(5)胫神经:正当穴位深处,若刺中有触 电感,可放射至足底。
上述血管均属中等大血管,所以该穴不宜 盲目深刺,以免刺破血管造成出血。
(二)承山
1.体表定位 腓肠肌腹下正中,约当委中与昆仑之间。
2.操作方法
正坐或伏卧,于腓肠肌腹下正中,伸足时 呈人字纹处取之。
针法:直刺1~2.5寸。 感应:局部酸胀感,有时扩散至腘窝;深
刺时,有麻电感,向足底放射。 灸量:灸3~5壮;温灸5~15分钟。
(4)第二趾足底总神经和第二趾底动、静 脉在针的内侧,相距很近,可以刺中,第 二趾足底总神经是足底内侧神经的分支。
(5)第二蚓状肌:由足底外侧神经支配。
(6)若针继续深刺可达位于第二、三跖骨 间的第一骨间足底肌和第二背皮下。
(七)三阴交
1.体表定位 在小腿内侧面的下部,内踝尖上3寸,当胫
(2)皮下组织:它是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的合称.由胫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 维来自第一、第二骶神经。
(4)胫神经:它是坐骨神经两终支之一。 在胫神经的前方有胫后动、静脉。胫后动 脉是腘动脉分支,胫后静脉是腘静脉的属 支。
(四)太溪
1.体表定位 在足内踝后方,当内踝与跟腱连线之中点
(6)若采用向前外刺透涌泉,尚可刺到拇 收肌及趾底总神经、动、静脉等。
(六)涌泉
1.体表定位 在足底部,对第二、第三跖骨之间,当足

下肢主要内容

下肢主要内容

下肢第一节、概述一、境界与分区(一)境界:前方:腹股沟与腹部为界,外侧和后方以髂嵴后份和髂后上棘至尾骨尖的连线,内侧以股沟与会阴分界。

(二)分区:臀、股、膝、小腿、踝和足部二、基本结构(一)浅层结构:1、皮肤:各部皮肤有差异,臀区、足底厚而坚韧;股前外侧区较厚,股内侧区、窝、足背皮肤薄而柔软,易移动。

2、浅筋膜:内有浅血管、皮神经、浅淋巴管及淋巴结1)大隐静脉 2)小隐静脉 3)腹股沟浅淋巴结:分上、下两群。

4)皮神经(二)深层结构:下肢的深筋膜较发达,坚韧,各部互相延续,包绕肌肉及血管神经,分隔肌群,形成肌间隔、骨筋膜鞘。

第二节股部一、股前区(一)浅层结构:含脂肪较多,在近腹股沟处分为脂肪层和膜样层,分别与腹前壁Camper筋膜和Scarpa 筋膜相延续,膜样层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约一横指处,附着于阔筋膜。

(二)深层结构1、阔筋膜 1)范围 2)形成结构:髂胫束、隐静脉裂孔(卵圆窝)、肌间隔2、骨筋膜鞘3、肌腔隙与血管腔隙:为腹股沟韧带与髋骨之间的间隙。

1)肌腔隙:境界:前界:腹股沟韧带;后界:髂骨;内侧界:髂耻弓。

内容:髂腰肌、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2)血管腔隙:境界:前:腹股沟韧;后:耻骨梳韧带;内侧:腔隙韧带(陷窝韧带);外侧:髂耻弓内容:股鞘、股动、静脉,股管、生殖股神经股支、淋巴管、腹股沟深淋巴结。

股鞘:腹横筋膜与髂筋膜形成,长约3—4CM,内容从外至内依次为股动脉、股静脉、股管股管:位于股鞘内侧份,为一潜在性间隙,长约1—1.5CM,上口称股环,前界为腹股沟韧;后界为耻骨梳韧带;内侧界为腔隙韧带外侧界为纤维隔。

上口附有股环隔,又称内筛板,下端为盲端。

其内容为脂肪组织、腹股沟深淋巴结4、股三角:股前区上1/3段,长10—15cm1)境界:上界:腹股沟韧带;外侧界:缝匠肌内侧缘;内侧界:长收肌内侧缘;顶为阔筋膜;底为髂腰肌、耻骨肌及筋膜 2)内容:股鞘、股管、股神经、股动、静脉、淋巴管、腹股沟深淋巴结及脂肪组织 3)主要结构排列关系:由外至内为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5、收肌管(Hunter管)位于股前内侧中1/3段,长约15CM,呈三棱形间隙境界:前壁为缝匠肌及大收肌腱板;外侧壁为股内侧肌;后壁为长收肌及大收肌;上通股三角尖,向下由收肌腱裂口通腘窝。

局部解剖学 下肢

局部解剖学 下肢
68
腓总神经绕过腓骨颈的前面,分成三个分支:胫 前返神经、腓浅神经、腓深神经。
(二)腓深神经 发自腓总神经,伴胫前动脉、
足背动脉走行,肌支支配小 腿前群肌和足背肌。
(三)腓浅神经 穿腓骨长肌起始部,在腓骨长、短 肌和趾长伸肌间下行,分出肌支支 配腓骨长、短肌。
69
第六节 踝 与 足 部
一、踝前区与足背
1.臀上皮神经 2.臀下皮神经 3.臀中皮神经
臀上皮N 臀中皮N
臀下皮N 穿皮N
40
二、深层结构
(一) 深筋膜:发达,不易清理。 (二)髋肌:
前群—髂腰肌、阔筋膜张肌
后群
(1)浅层:臀大肌 (2)中层:臀中肌 梨状肌
闭孔内肌上、下孖肌股方肌
(3)深层: 臀小肌,闭孔
外肌
41
大腿后肌
(三)股后肌群 外侧:股二头肌 内侧:半腱、半膜肌
28
2)股管
境界
上口:股环 下端 前壁 后壁 内侧壁 外侧壁
内容物:腹股沟深淋巴结 脂肪
29
股疝的形成: 腹内压升高时,腹盆腔脏器经股环至股管形成
30
股疝的特点 ●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股疝容易嵌顿
31
(四)股三角femoral triangle (1)境界
上界 外侧界 内下界 前壁:阔筋膜 后壁(底) 尖:通向收肌管上口
收肌腱裂孔
23
(三)肌腔隙与血管腔隙
腹股沟韧带-----髂耻弓--------------耻骨梳韧带------------陷窝韧带---------
(腔隙韧带)
内面观
24
肌腔隙与血管腔隙
外侧:肌腔隙 内侧:血管腔隙
腹股沟韧带 髂耻弓
外面观
25

01 下肢总结

01 下肢总结

下肢解剖学上将下肢分为臀部、股部、膝部、小腿、踝部、足部六部分。

根据局部解剖的需要,可进一步将下肢分为若干个区域,如:将股部分为股前区和股后区;将膝部分为膝前区和膝后区;将小腿分为小腿前区和小腿后区;将踝部分为踝前区和踝后区;足以其内、外侧缘为界分为足背和足底。

第一节下肢的浅层结构(一)解剖下肢后面的浅筋膜1.分离小隐静脉于外踝后方和小腿后面中线处的浅筋膜内,寻找并游离出小隐静脉,向上追踪至穿腘筋膜注入深面的腘静脉处,向下追踪至足背续足背静脉弓的外侧分处。

注意勿伤及与小隐静脉伴行的腓肠内侧皮神经和腓肠神经。

2.分离皮神经(1)臀部的皮神经①髂腹下神经外侧皮支:在髂前上棘与髂结节之间从髂嵴向下剖查。

②臀上皮神经:来自第1、2、3腰神经后支。

在髂结节与髂后上棘之间从髂嵴向下剖查。

③臀中皮神经:来自第1、2、3骶神经后支。

在髂后上棘与尾骨尖连线的中1/3段向外侧剖查。

④臀下皮神经:.来自股后皮神经,绕臀大肌下缘反折向上。

从臀大肌下缘中点附近向上剖查。

(2)股后皮神经股后皮神经发出臀下皮神经后,主干沿股后区中线贴阔筋膜深面走行,终末支在腘窝处浅出,股后皮神经沿途分支穿过深筋膜分布于股后面皮肤。

(3)腓肠内、外侧皮神经和腓肠神经①腓肠内侧皮神经:发自胫神经,于深筋膜深面、腓肠肌内、外侧头之间下行,在小腿中部穿出深筋膜,与腓肠外侧皮神经的交通支合并成腓肠神经。

②腓肠外侧皮神经:由腓总神经发出,于腘窝外侧角穿出深筋膜,下行于小腿后面的腓侧,布于小腿后面腓侧的皮肤。

另外还发出一交通支与腓肠内侧皮神经合并成腓肠神经。

③腓肠神经:与小隐静脉伴行,经外踝后方到达足背外侧缘,分布于小腿后面下部和足背外侧缘的皮肤。

(二)解剖下肢前面的浅筋膜1.分离大隐静脉和足背静脉弓(1)剖查足背静脉弓在足背找出足背静脉弓,确认其内侧端向上续为大隐静脉,外侧端向上续为小隐静脉。

(2)剖查大隐静脉及其主要属支①游离大隐静脉主干由足背静脉弓的内侧分清理出大隐静脉,向上依次沿内踝前方、小腿内侧、膝部内侧面偏后方、大腿内侧及前面追踪分离出大隐静脉主干,在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下方,大隐静脉穿过阔筋膜上的一个卵圆形孔,注于深面的股静脉,此孔称隐静脉裂孔或卵圆窝。

腘窝及小腿后区

腘窝及小腿后区

局部解剖——腘窝及小腿后区皮肤切口切口:1.在腘窝下缘2.踝关节后方内外踝水平3.小腿后区正中4.由切口2中点作一垂直切口直达足跟。

注意:踝部的横切口不宜过深(一)浅层结构小隐静脉及伴行的腓肠神经位置——外踝后下方观察——穿支、吻合支、腓肠神经的形成(二)腘筋膜特点——厚而坚韧临床上,患腘窝囊肿或腘动脉瘤时,因腘筋膜的限制而胀痛明显。

在小隐静脉末端附近,有时可见1~2个腘淋巴结。

1、观察并修洁腘窝境界上外--上内---下内、外---顶---底---股骨腘面、膝关节囊后部、腘斜韧带、腘肌及其筋膜。

2、腘窝内容物的解剖腓总神经---股二头肌内侧缘、腓骨颈胫神经腘静脉和腘动脉(腘深淋巴结)腘动脉在腘窝发出五条关节支?小腿后群肌浅层腓肠肌比目鱼肌深层趾长屈肌胫骨后肌踇长屈肌3、小腿后区肌解剖腘肌“腱交叉”:4、小腿后区血管和神经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腘肌下缘腓动脉胫后动脉(伴胫神经)腘肌下缘胫神经5、解剖踝管及其内容屈肌支持带纤维隔和骨纤维管从前向后依次为:胫骨后肌腱趾长屈肌腱胫后动脉及其伴行静脉、胫神经母长屈肌腱6、腓骨肌上、下支持带膝关节的韧带及动脉网膝上外侧动脉膝上内侧动脉膝中动脉膝下外侧动脉膝下内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第3穿动脉膝降动脉胫前返动脉膝横韧带踝关节韧带距腓后韧带。

12-下肢-臀-股-腘窝

12-下肢-臀-股-腘窝
属支:
在其末端,主要有旋髂浅静脉、 腹壁浅静脉 、阴部外静脉、股 内侧浅静脉和股外侧浅静脉
• 临床意义
大隐静脉上段属支的类型
大 隐 静 脉 曲 张
5、腹股沟浅淋巴结
位于腹股沟部皮下,收纳腹前壁下部,外生 殖器和下肢的浅淋巴管,注入腹股沟深淋巴结。
腹股沟浅淋巴结 superficial inguinal node 位置、分群、收集区、流注 ;上群、下群
hiatus
隐股点
– 股内侧、外侧、后肌间隔
1、深筋膜(阔筋膜) (1)髂胫束 起——髂嵴前部 止——胫骨外侧髁
腓骨头 膝关节囊下部
髂胫束上部分2层 包裹阔筋膜张肌,后 缘与连续。
阔筋膜张肌
起止:髂前上棘→胫骨外侧髁 作用:屈髋并紧张阔筋膜。
(2)隐静脉裂孔(卵圆窝)
阔筋膜在耻骨结节外下方3-4cm处,孔外侧缘明显称为镰 状缘,孔表面覆盖一层多孔的疏松结缔组织称为筛筋膜。穿 孔结构有:大隐静脉、股动脉浅支、腹股沟浅淋巴结发出的 输出管。
3、浅动脉
(1)腹壁浅A (2)旋髂浅A (3)阴部外A
4、大隐静脉
足背静脉弓→内踝前 →膝部内后方→耻骨结 节外下3-4cm →穿筛筋 膜和股鞘前壁→股静脉
9-10对静脉瓣膜 (穿筛筋膜之前
注股静脉之处)
大隐பைடு நூலகம்脉
起止与行程:
起于足背静脉弓的内侧,经内 踝前方约1厘米处→小腿内侧 →膝关节内侧→股骨内侧髁后 方→大腿内侧→大腿前面→隐 静脉裂孔→穿过筛筋膜,注入 股静脉。
皮神经:三组 臀上皮神经: L1-L3后支的外侧支 臀下皮神经:股后皮神经 臀内侧皮神经:S1-S3后支
3、深筋膜 (臀筋膜)
• 上部与髂嵴骨膜附着,分层包绕臀大肌,并发 出许多纤维小隔进入肌束间分隔肌束,故与臀 大肌不易分离,当臀区深部脓肿时,不易向浅 部溃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腓肠神经
2019/12/23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腓总神经 腓肠外侧 皮神经 腓神经 交通支
腓肠神经
3
3.深筋膜 4.肌层 (1)小腿后群肌
浅层:腓肠肌 跖肌 比目鱼肌
深层:腘肌 趾长屈肌(内侧) 胫骨后肌(中间) 踇长屈肌(外侧) 腱交叉
2019/12/23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4
(2)血管神经束
腓肠内侧 皮神经
腘静脉
腘动脉
沿外上界:腓总神经
腘血管周围:腘深淋巴结
股骨下端骨折时,易损伤腘动脉。
2019/12/23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腓总神经 腓肠外侧 皮神经 腓神经 交通支
2
二、小腿后区
胫神经
1.皮肤 2.浅筋膜
腓肠内侧 皮神经
(1)小隐静脉)腓神经交通支
胫神经(神) (4)踇长屈肌腱 (么)
临床联系—踝管综合症
2019/12/23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6
学习要点
1、腘窝的境界及内容物 2、小腿后区的皮神经 3、小腿后群肌及腱交叉 4、小腿后区的血管神经束
(胫后A、V,胫神经) 5、踝管的定义及内容物
2019/12/23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7
腘窝、小腿后区、踝后区
一、腘窝 1、位置:膝关节后方呈菱形的间隙 2、境界:
上外:股二头肌腱 上内:半腱肌和半膜肌肌腱 下内:腓肠肌内侧头 下外:腓肠肌外侧头 顶:腘筋膜 底:股骨腘面
膝关节囊后壁、腘斜韧带 腘肌及其筋膜
2019/12/23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1
3、腘窝的内容物:
胫神经
由浅入深依次为: 胫神经
内容物:胫后动脉

胫后静脉
底 内
胫神经


行程:行于小腿深、浅 外
侧动脉腓动脉 (
两层肌肉之间,经内踝后方
侧 动
神 经
(踝管)入足底。






2019/12/23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5
5.踝管:
定义:由屈肌支持带与内踝、跟骨 内侧面之间构成。 内容物—由前向后: (1)胫骨后肌腱 (景) (2)趾长屈肌腱 (致) (3)胫后动静脉 (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