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课堂综合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课堂综合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课堂综合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第三单元课堂综合练习题(2017春)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班别:姓名:评分:等级:

一、填一填。(47分)

1、10个一百是(),1000里面有()个十,4600里面有()个百。

2、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起第二位是()位,第五位是()位,千

位是第()位。

3、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它们的和是()。

4、由9个千、9个百、9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再添1个一是()。

5、7887是()位数,最高位是()位,千位上的7表示()个(),

个位上的7表示()个()。

6、7452里面有()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

7、在6035,3952,4503和4469中,()大于4000小于5000,且最接近4500。

8、用5、2、0、8这四个数字组成的四位数中,最大的四位数是(),最

小的四位数是()。

9、找规律填空。

(1)6785,6885,(),(),7185,()。

(2)8888,7777,6666,(),()。

(3)468,(),(),471,()。

(4)1002,(),(),(),(),997。

107个数是()。

11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43 >436 6 8 <622 05<807

49>449 250>2 5 7529<7 28 12、在○里填上“>”、“<”或“=”。

998○1000 5199○5099 892○982 1200○1020

二、看图写一写,读一读,画一画。(每空1分,共10分)

写作:()写作:()写作: 2017

读作:()读作:()读作:()

写作:()

读作:四千零二有( )个小正方体

有( )个小正方体

三、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8分)

1、五千零二十写作5002 ()

2、2358和4503两个数中,数字“5”表示的意义相同。()

3、读数和写数都从个位起。()

4、5086=5000+80+6 ()

5、9989后面的数是9999。()

6、读数时,数的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7、一个四位数的最高位是万位。()

8、三位数一定比四位数小。()

四、按要求填一填。(24分)

1、填一填。(10分)

(1)在700和1000之间的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900小的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最接近700,()最接近1500。

2、猜一猜,估一估。(8分)

(1)大丰收,动物们去收白菜。小鹿可能收了多少棵白菜?(在正确答案下面画“√”)

224棵 412棵 185棵

3、哪台电视最便宜?在横线上标出价格并比一比。(6分)

634102915329458677051492我们收了1034棵。

我们收了280棵。

我们收的比牛少得

多,比猪多一些。

五、连一连。(5分)

六、解决问题(6分)。

看一看,按照要求标出小熊家和小兔家的大致位置。小熊家在小狗家东面400米,小兔家在大树西面150米。

小狗家

七、附加题。(10分)

一个四位数,百位上的数正好是千位上的数的3倍,而十位上的数又比百位

上的数多2,个位上的数是0,这个四位数可能是多少?

八千零一十四

8804 这个数中的6和5之间有两个0

六千零五

这个数是最小五位数

10000

8014

六千零五十八千八百零四

这个数由6个千和5个十组成

七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苏科版(Word版)

七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苏科版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基础练习 1、(1)AB,CD (2)∠3(或∠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略 3、∠3=55°;AB∥CD 4、平角的意义;角平分线的意义;1/2;65;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综合运用 5、平行,理由略 6、DG∥BF.理由如下: 由DG,BF分别是∠ADE和∠ABC的角平分线, 得∠ADG=∠ADE,∠ABF=1/2∠ABC, 则∠ADG=∠ABF. 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得DG∥BF

1.3平行线的判定(2)作业本2答案 基础练习 1、(1)2;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1;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D 3、DE,BC;DC,BF;DE,BC 4、(1)90°;180°;AD;BC (2)AB与CD不一定平行. 若加上条件∠ACD=90°,或∠1+∠D=90°等都可说明AB与CD平行 综合运用

5、略 6、AB∥CD.由已知可得∠ABD+∠BDC=180° 1.4平行线的性质(1)作业本1答案 基础练习 1、B 2、70°,70°,110° 3、∠3=∠4.理由如下: 由∠1=∠2, 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得DE∥BC, 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则∠3=∠4. 4、β=44°,理由:由AB∥CD,得α=β 综合运用 5、75° 6、(1)∠B=∠D.理由略 (2)由2x+15=65-3x,解得x=10,所以∠1=35° 1.4平行线的性质(2)作业本2答案 基础练习 1、(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1)×

数学第二课堂活动方案汇编

数学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1)培养分析、想象等能力,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活动内容与形式 内容:趣味数学竞赛 形式:本次活动将全班分为三个小组,模仿电视上的娱乐节目,选出主持人,并以抢答趣味数学问题的形式开展。活动共分三个环节——必做题,抢答题和挑战题(各个环节有详细规则说明)。最后,以得分高低决出胜方,并颁发奖品。 三、活动流程 1 引入 主持人:也许,在很多同学们看来,数学就是那一成不变的公式、定理。让人觉得呆板。如果同学们都这样认为,那么,我可以很遗憾的告诉大家,你们都想错了。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走进数学的另外一个国度,让大家领略一下数学的奥妙之处。(接着主持人公布活动主题) 2 竞赛 (一)必做题环节,以PPT展示的形式向参赛者展示竞赛题目及其答题规则(同时主持人复述题目和规则并在各队答完后公布答案): 答题规则:

(1)每道题分A,B,C三小题,先由三个组代表选题,再进行答题。 (2)每道题的答题时间限制为不超过3分钟,3分钟后答不出将直接公布答案。 (3)答对一道题目将加20分,答错不扣分。 第1题 A题 1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再第三次对折,然后从中间剪断,共剪成多少段? B题 五条直线相交,最多能有多少个交点呢? C题 有个聚会,每个人头上都戴一顶帽子,帽子有黑白两种,自己看不见自己的,然后熄灯,觉得自己头上肯定是黑帽子的鼓掌,第一次熄灯,没动静,第二次也没有,第三次有了,问几顶黑帽子? 答案 A题 9段 B题 最多可有1O个交点。 C题 3顶

(完整版)江苏二年级下册数学课时作业试卷习题(错题集)

课时作业本错题集 1、唯一花店运来29枝康乃馨和20枝红玫瑰,花店阿姨想把4枝康乃馨和3枝红玫瑰扎成一束,一共可以扎成多少束? 2、张阿姨买了一条售价为32元的丝巾,她的钱包里只有一些面值为5元的人民币。张阿姨至少要付给营业员多少张5元的人民币?还应该找回多少元? 3、1月份有31天,那么1月份有几个星期,余几天? 3、小露过生日,来了4个好朋友,小露准备了一盒巧克力和好朋友们一起分享。平均每人分到几块,还剩几块? 4、罗爷爷采摘了一筐苹果,有50个,打算装在8个果篮中。如果每个果篮装6个,能装得下吗?罗爷爷至少要准备几个果篮? 5、有37名同学乘船游玩七星湖。大船限乘8人,小船限乘5人。 (1)如果都坐大船,那么至少需要几条大船? (2)如果都坐小船,那么至少需要几条小船? (3)如果大船和小船搭配乘坐,那么你认为怎样乘船比较合理? 6、小红和小玲下午大约5时在电影院相遇,小红看了看手表,分针与12相差3小格。小红遇到小玲时是几时几分? 7、三个小朋友参加口算比赛,每人完成20道题,欢欢用了1分15秒,笑笑用了66秒,乐乐用了59秒。谁算得最快?比最慢的快多少? 8、刮东风时,风从东面吹向西面,你知道刮东风时,烟囱里冒出的烟往哪面飘吗?刮南风时,小树向哪面弯呢? 9、欢欢家在学校的南面45米,笑笑家在学校的北面35米,乐乐家在学校的南面70米。欢欢家和笑笑家相距多少米?和乐乐家相距多少米? 10、早晨,太阳刚刚升起,小李站在广场上背对着太阳做运动,这时他的前面是()面,后面是()面,左面是()面,右面是()面。 11、下午放学时,小虎步行回家,这时太阳在他的右面,小虎面对的是()面,他的左面是()面,他的后面是()面。 12、小明家、电影院和王亮家在同一条街上,小明家在电影院东面100米处,王亮家在电影院西面200米处,小明家与王亮家相距()米。 13、小明去商场时是从家出发先往西南走,再往西走。从商场回家时,他应该先往()走,再往()走。 14、按规律接着写 (1)820,822,824,(),() (2)234,244,254,(),() (3)715,710,705,(),() (4)343,454,565,(),() (5)2800,2850,2900,2950,(),() (6)1234,2345,3456,4567,(),() (7)1560,1570,1580,() (8)228,(),446,555,664 15、一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字是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之和,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多3。想一想,这样的数有哪些?

2020部编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堂作业设计第1-4单元

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 第5课时乘加、乘减 一、我会算 4×3+4= 2×3-1= 4×2+3= 5×2+3= 2×3+1= 3×2-2= 4×3-2= 5×1-2= 二、把口诀补充完整 一三()二()得六()五一十 三五()四()十六()五十五 二二()五()二十五()四得八 三、改写算式。 3+3+3+3+ 4+4+4-3 2+2+2+2+2-1 5+5+5+5+4 四、用14个瓜子分别摆成3组,4组,5组,并分别列出两个算式(乘加、乘减算式)。 五、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5×5-5=4×3-4= 3×2+3×3=2×4-2×2= 参考答案:

一、16 5 11 13 7 4 10 3 二、得三三二十五四三得四五二 三、3×4+2=14 4×3-3=9 2×5-1=9 5×4+4=24 四、3组:3×4+2=14 3×5-1=14 4组:4×3+2=14 4×4-2=14 5组:5×2+4=14 5×3-1=14 五、5×4 4×2 3×5 2×2 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6课时连加、连减 一、算一算。 28+35+17= 32+26+29= 23+41+32= 81-27-36= 65-39-23= 83-26-42= 二、我会填“>”“<”或“=”。 18+9++8+12 80-20--30-8

60-10-+20+4 90-40-+20+6 三、水果店进80箱苹果,第一天卖出22箱,第二天卖出25箱,还剩多少箱? 参考答案: 一、80 87 96 18 3 15 二、==<< 三、80-22-25=33(箱) 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 第6课时 6的乘法口诀 一、把口诀填完整 二六()五六( ) ( )六三十六 四六( ) ( )得六 ( )十八 三六( ) 六六( ) 二( )十二 二、填一填: (1)6×4=()×2=3×() (2)()×4=2×6=()×() (3)6×9=()×()+6 =()×()-() =()×()+()×()

2020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要点

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数据整理与收集 1.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 2.会数“正”,知道一个“正”字代表数量5。 3.根据统计表,会解决问题。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在绘制表格或者图形的时候,要注意每个小格代表的数量是多少。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2.平均分里有两种情况: (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总数÷份数=每份数 (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商=被除数。 4.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乘数相同的除外)。 5、解决问题 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剪纸游戏) 成轴对称图形的字母: A B C D E H I K M O T U V W X Y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平移只能上下移动或左右移动。 3、旋转: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例如:旋转木马、转动的风扇、转动的车轮等。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本单元与第二单元考察内容大同小异。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一、混合计算 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二、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八年级下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人教版2020

八年级下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人教版2020 参考答案第1章平行线【1.1】1.∠4,∠4,∠2,∠5 2.2,1,3,BC 3.C4.∠2与∠3相等,∠3与∠5互补.理由略5.同位角 是∠BFD 和∠DEC,同旁内角是∠AFD 和∠AED6.各4对.同位角有∠B 与∠GAD,∠B 与∠DCF,∠D 与∠HAB,∠D 与∠ECB;内错角有∠B 与 ∠BCE,∠B 与∠HAB,∠D 与∠GAD,∠D 与∠DCF;同旁内角有∠B 与 ∠DAB,∠B 与∠DCB,∠D 与∠DAB,∠D与∠DCB 【1.2(1)】1.(1)AB,CD (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略 3.AB∥CD,理由略 4.已知,∠B,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 行5.a与b平行.理由略6.DG∥BF.理由如下:由DG,BF 分别是∠ADE 和∠ABC 的角平分线,得∠ADG=12∠ADE,∠ABF= 12 ∠ABC,则 ∠ADG=∠ABF,所以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DG∥BF 【1.2(2)】1.(1)2,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1,3,内 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D3.(1)a∥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b,因为∠1,∠2的对顶角 是同旁内角且互补,所以两直线平行4.平行.理由如下:由 ∠BCD=120°,∠CDE=30°,可得∠DEC=90°.所以∠DEC+∠ABC=180°,AB∥DE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1)180°;AD;BC(2)AB 与CD 不一定平行.若加上条件∠ACD=90°,或∠1+∠D=90°等都可说明 AB∥CD6.AB∥CD.由已知可得∠ABD+∠BDC=180°7.略 【1.3(1)】1.D 2.∠1=70°,∠2=70°,∠3=110°3.∠3=∠4.理由如下:由∠1=∠2,得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垂直的意义;已知;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305.β=44°.∵AB∥CD,∴α=β6.(1)∠B=∠D (2)由2x+15=65-3x解得x=10,所以∠1=35° 【1.3(2)】1.(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 错角相等2.(1)×(2)× 3.(1)DAB (2)BCD4.∵∠1=∠2=100°,∴m∥n(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3=120°(两直线平行,

小学数学第二课堂活动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上课时间周星期 课题:因数与倍数练习课 主备人:教者 教学目标 1.通过基础训练、综合训练和拓展训练这三个层次的习题训练,让学生充 分认识、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知道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2.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能以有序的 数学思考来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3.在练习中拓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重难点:熟练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掌握因数与倍数的一些特征,能以有序的数学思考来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法:引导观察法,指导练习法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那么谁能告诉老师关于因数和倍数你知道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回忆,并指名说一说。 师:这节课我们就有关因数和倍数的知识,进行练习巩固和。(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的练习)

二、基础训练 1. 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提升巩固 (1). a、b、c都是非0的整数,如果存在ab=c,那么()是()的因数,()是()的倍数。 (2).24×6=4,那么()是()的因数,()是()的倍数。 2.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1).知识考书本第7页,第4题:15的因数有哪些?15是哪些数的倍数? (2).答辩游戏(师问生答)。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本身)有没有最大的倍数(没有)。 (3).我们都是小能手(根据因数和倍数的特征解决问题)。 ①书本第8页第6题。1的因数有()个,7的因数有()个,10的因数有()个。个案修改:②12的因数有(),18的因数有(),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有(),其中最大的是()。③6的倍数有()9的倍数有(),()。 三、综合训练 1.书本第8页:第7题猜数游戏。 2.火眼金睛(判断对错)①因为36÷4=9,所以36是倍数,4是因数。②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③36的全部因数一共有9个。 3.对号入座(最多写3个):①只有一个因数的数有()②只有两个因数的数有()③有两个以上因数的数有()

二年级数学上册课堂作业

第五课时可爱的小青蛙 乘数9534527乘数3973392积 3□8=24 2□2=1 5□5=10 7□9=63 5□5=25 8□4=12 4□4=1 7□0=7 三、写一写。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18= 24= 27=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四、每个9元,学校决定要买5个地球仪,需要多少元 □○□=□(元) 答:

第六课时小熊请客 一、算一算。 5×4= 2×4= 4×9= 3×4= 4×5= 4×2= 9×4= 4×3= 口诀:_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二、数一数。 1只青蛙()条腿,()只眼睛,()张嘴; 2只青蛙()条腿,()只眼睛,()张嘴; 3只青蛙()条腿,()只眼睛,()张嘴; 4只青蛙()条腿,()只眼睛,()张嘴。

三、丁丁和爸爸、妈妈去公园玩,门票每人4元,丁丁只要半票,算一算他们全家买门票要多少元 第七课时回家路上 一、看谁跑得快。二、填一填。 5×6= 4×5= 24 18 2×9= 5×8= 6×4= 8×2= □×□=□□×□=□5×7= 4×4= □×□=□□×□=□4×8= 2×4= □×□=□□×□=□3×7= 4×9= □×□=□□×□=□ 三、比一比。 4×8○3×7 5×9○5×8 8×5○9×3 4×6○6×4

5×6○3×8 3+7○4×6 2×8○4×4 2×4○1×9四、电影院离明明家8千米,那么明明去看电影往返一次要走多远的路 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看一看(一) 一、填一填。 ()面 ()面 ()面()面 ()面 二、涂一涂。 把正面涂上红色,上面涂上绿色,侧面涂上黄色。

2020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0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目录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总复习等。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

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5、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6、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1千克 =1000克。 7、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四、情感态度 1、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

完整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分数:姓名: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分)一、我会填。(28 和)。)1、下面的图形通过平移重合的有(和,通过旋转互相重合的有 ( )个直角。)个直角。2、正方形有( 3个正方形共有( 3、认真观察下图中的各个角。 7、28里面有()。64除以8等于()。 4 )倍。 30)。是5的( 45、4个是( 。6、在○里填上“+”、“-”、“×”或“÷”= 18 3=42○67 ○6= 20○515 7、帮小猴子分桃子。 有()个桃子,平均分给()只猴,)个。每只猴得到( 。 8、看图写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

9、 10、.一台电冰箱的价钱是2100元,电脑的价格比冰箱贵得多,一台电视机比一台 电冰箱便宜得多,你能猜出每种电器的价格吗? 分)(12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 ) 2、下列运动是平移的是 ( 。) 3、得数是6的算式有(5 30÷(3)6 )54÷(1)18÷3 (2 )(读作:4、12÷4 12 4除以③②12除以4 除①124 )时整,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钟面上(5 时③6 时时①3 ②5 )是平移。6、下列现象( ③车轮转动②推拉门打开①电风扇旋转 分)12(。,错的画“╳”)里画“√”三、来当老师,对的在(. )(、飞机螺旋桨的转动是一种平移现象。1

)( 2、钝角比直角和锐角都大。 )(=10。 3、5个5边加是多少,算式是5+5 )( 3份,每份是6。 34、18÷6=表示把18平均分成)( 5、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6、42÷736÷4>35÷7 分)(16四、我会算。、直接写得数。1 = 7÷7+ 546=×54÷9= 58= ÷6= 8= 36 =-8 7×3= 32÷64 )2、算一算。 42=81÷9+ 93×+23= =9÷6× 4 =×÷6488 分)五、请你画一画。(9 1. 在下面画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3、在方格里画出向右平移8格后的图形。 五、解决问题。(24分) 1、看图列式。

数学第二课堂活动总结

数学第二课堂活动总结 导读:范文数学第二课堂活动总结 【范文一:数学第二课堂活动总结】 小学数学第二课堂是教学活动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数学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实际上,学生由于家庭影响不同,学前教育不同,性格特征不同,个人天赋不同,对数学学习的需要程度和能力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为解决统一要求与实际差异之间的矛盾,打破统一的课堂教学要求,选择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习兴趣,提高学习兴趣就是要唤起和保持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好奇心,充分利用外部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选择新奇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选择活动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 根据“切身性策略”,学生如果遇到自己过去经验中熟悉的东西,与自己未来目标相联系的事物或使自己充当主要角色的事情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第二课堂可以应用这一策略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选择活动内容应紧密联系课堂教学内容 第二课堂活动如果局限于课本内容,学生会感到乏味;如果脱离课本内容太远,学生会高度焦虑,正常的动机激励水平应在上述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因此,选择内容应体现综合应用学科知识的水平。 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方法,组织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 开展第二课堂,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行动起来,如“数学知识调查活动”,“故事会”,“数学园地设计”等,人人带着任务参加,从筹备策划到具体实施,从查找资料到总结成果,从头至尾参与,能得到全面锻炼。开展活动,可以使客观事物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感觉形象,并依赖感知觉进行思维,形成抽象概念,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物,同时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自我表现和发展的机会。 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只停留在表面的猎奇,是不能持久的,只有转向内部动力才能长久保持。 【范文二:数学第二课堂活动总结】 现就本学期数学第二课堂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和反思。

八下数学课时作业本

八下数学课时作业本 一、精心选一选(请将下列各题唯一正确的选项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运算中,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 B. C. D.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x轴的对称点在(). A. 第四象限 B. 第三象限 C.第二象限 D. 第一象限 3、化简:a+b-2(a-b)的结果是() A.3b-a B.-a-b C.a+3b D.-a+b 4、如图,△ABC中边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D、 E,AE=3cm,△ADC?的周长为9cm,则△ABC的周长是() A.10cm B.12cm C.15cm D.17cm 5、下列多项式中,不能进行因式分解的是() A. –a2+b2 B. –a2-b2 C. a3-3a2+2a D. a2-2ab+b2-1 6、如图所示的扇形图是对某班学生知道父母生日情况的调查,A?表示只知道父亲生日,B表示只知道母亲生日,C表示知道父母两人的生日,D表示都不知道.?若该班有40名学生,则知道母亲生日的人数有() A.25% B.10 C.22 D.12 7、下列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选取错误的是() A.y=2x2中,x取全体实数B.y= 中,x取x≠-1的实数 C.y= 中,x取x≥2的实数D.y= 中,x取x≥-3的实数 8、观察下列中国传统工艺品的花纹,其中轴对称图形是() 9、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则这个三角形的底角的大小是() A.65°或50°B.80°或40°C.65°或80°D.50°或80° 10、如图(1)是饮水机的图片,饮水桶中的水由图(2)的位置下降到图(3)的位置 的过程中,如果水减少的体积是y,水位下降的高度是x,那么能够表示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得分阅卷人 二、耐心填一填(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若a2=b3 ,则的值为; 12、写出命题“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逆命题:_。 13.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C、BD相交于点O, 若S△OAB:S△OBC= 1:4,则S△OAD:S△OCB= 14.若,则_ ; 15、在方格纸上有一三角形ABC,它的顶点位置如图所示, 则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二年级数学第二课堂工作计划

二年级数学第二课堂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提高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学校工作目标,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定期评定学生成绩、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外,采取课内外培优措施,制定培优计划,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力争取得好成绩。 二、工作目标: 1、认真落实“培优转差”工作计划,做好参加对象的辅导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培优和转差同步进行。 2、积极组织相关学生参与活动,力争家长的大力配合。 3、通过“培优转差”活动,使班级的多数学生能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后进生情况分析: 情况大体如下: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而且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很不扎实,数学的口算能力、计算能力差,理解应用题的能力比较差。加上有着不良的学习习惯:课堂上不认真听讲,没有动脑筋的习惯,作业也不能自己独立完成。所以学习成绩一直很差。本着教育要面向全体,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习提高的机会,我应该有责任、义务和耐心去面对他们,转化他们。 四、工作措施: 1、教师了解和正确对待学生中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其实并不是以消灭差异为目的,而是推动有差异的发展。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通过分层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施,使快者快学,慢者慢学,先慢后快,全面提升。 2、教师坚持做到每节课“层级化”训练分明,练习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既有“双基”知识,也有拓展训练,保证后进生学有所获,优等生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3、平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努力做到多鼓励,多宽容。耐心细致地帮助,上课时多留意,督促他们及时完成相关作业以及练习。 4、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小学二年级第二课堂活动计划

第二课堂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展示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丰富校园生活,第二课堂活动作为课堂的补充延伸,对学生智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学期以“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为宗旨,以“育人、审美”为目的,按照“面向全体——提高水平——富有创造”的工作思路,以各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内容,进一步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学生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化艺术修养,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健康个性,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二、计划内容: (一)活动内容与形式: 1、班级第二课堂活动面向全体学生,由班主任老师根据本班学生特点和实际选择合适的内容组织开展。 2、学校第二课堂活动队伍主要包括:合唱、舞蹈、书法、绘画、艺术手工制作、计算机、篮球、田径等。 (二)活动时间与地点: 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在校园或教室统一安排。 (三)活动目的与要求: 1、各班级第二课堂活动要在已有的基础上常抓常新,要求班班有活动,级部有主题。各班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设符合学生身心特点、更具时代气息的活动小组,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特长,力争使每个学生在兴趣活动方面有自己的一技之长。 2、为确保校级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本学期活动必须做到“五定”、“四性”、“五有”。“五定”为定时间、地点、人员、辅导教师、活动内容;“四性”是指活动内容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效性;“五有”是指各活动队要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有反思、有成果。 (四)开展各种第二课堂活动竞赛,使学生体验成功。

国庆节或艺术节期间举行书法、绘画、声乐、舞蹈、器乐、手工制作等各种才艺竞赛活动,评选“艺术之星”,期末进行表彰。 三、活动遵循的原则 1、实践性和创造性想结合的原则 第二课堂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脑筋,多思考,多想象,多动口,勤动手,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独立思考,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立性和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 学生参加自已喜欢的强项,教师要认真安排活动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指导好学生,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3、趣味性和实效性相结合 第二课堂活动就是让学生感兴趣,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学生爱学、自觉学、乐于学的好习惯和增强教师自身素质相结合。 4、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相结合活动课上,力求学生要有积极参与的意识的竞争意识,这就要求教师把二课活动内容安排的合理化,新颖化、创新化,让学生学起来感到善思、有趣、乐学、有益。 5、全员参与和责任到人的原则 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参加一项活动,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承担一项活动。活动负责老师必须精心组织,认真落实训练计划,保证效果。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课堂作业设计全套(包含各个单元)

第1课时连加、连减 一、填一填。 3 7 7 3 + 1 4 - 2 8 + 3 6 - 1 9 二、用竖式计算。 25+24+49 64-26-18 三、一本故事书90页,明明第一天看了23页,第二天看了45页,还剩多少页 没有看? 答案:一、51 87 45 26 二、98 20 竖式略 三、90-23-45=22(页) 第2课时加减混合运算 一、计算下面各题,能口算的就口算。 50-37+48= 26+45-13= 64-30-19= 56-20+34= 45+15-26= 32-12+29= 四、 五、育才小学二年级有两个班,二年级一班46人,二年级二班45人。两个班女 生共有38人,男生共有多少人? 答案:一、61 58 15 70 34 49 二、63 55 71 63 57 49 91 83 三、46+45-38=53(人) 第3课时练习一 一、口算下面各题。 52-8= 40+26= 35+4-20= 8+47= 89-30= 48-40+24=

六、用竖式计算。 76-19-23 23-15+64 27+36+35 七、幼儿园有红气球35个,黄气球48个。 (1)幼儿园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2)送给小朋友54个,还剩多少个气球? 答案:一、44 66 19 55 59 32 二、34 72 98 竖式略 三、(1)35+48=83(个)(2)83-54=29(个) 第3课时使两个数量同样多的实际问题二、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填空。 第一行摆17根小棒,第二行摆9根。 (1)第一行拿走()根,就和第二行同样多。 (2)第二行添上()根,就和第一行同样多。 (3)从第一行拿()根摆到第二行,两行的小棒就同样多。 八、看图填空。 (1)再飞来()只燕子,就和蜗牛的数量同样多。 (2)爬走()只蜗牛,就和燕子的数量同样多。 三、 (1)东东还要摘多少个草莓就和阳阳同样多?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

3运算定律(一) 1.照样子写算式。 134+55=55+134 (67+36)+64=67+(36+64) 67+36 =36+64 (23+56)+44=23+(56+44) 甲数十乙数=乙数+甲数 (甲数十乙数)十丙数=甲数十(乙数十丙数)a+b=b+a (a+b)+c=a+(b+c)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运用加法交换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9+400=400+(19 ) 201+86=(86)+(201) (27)+72=72+27 (93)+(88)=88+93 (123)+321=(321)+123 (56)+74=(74)+56 3.运用加法结合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3+56)+44=23+(56+44) (546+93)+107=546+(93+107) (109+222)+78=109+(222+78) (672+89)+911=672+(89+911) 4.张玲这些天在看一本书。她这3天一共看了多少页?36+47+53=36+(47+53)=136(页) 答:她这3天一共看了136页。

(二) 1.下面哪些数相加等于100?连一连。 12 97 55 18 76 11 73 45 88 89 82 3 27 24 2.下面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78+87=87+78 (加法交换律) (2)134+67+133=134+(67+133)(加法结合律) (3)19+81+294+6=(19+81)+(294+6)(加法结合律)3.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87+39=126 417+653=1070 27+888=915 4.一家水果赵市第一季度三种水果的销售情况统计如下表。 (1)将上表填写完整。 (2)2月份三种水果一共卖出多少千克? 104+112+86=302(千克) 答:2月份三种水果一共卖出302千克。 (3)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1月份三种水果一共卖出多少千克? 156+88+95=339(千克) 答:1月份三种水果一共卖出339千克。

五年级数学上册课堂作业

0.25×16.2×4 0.25×0.73×4 3.2×0.25×12.5 12.5×0.96×0.8 2.31×1.6×0.5×1.25 0.25×8.5×4 7.09×10.8-0.8×7.09 3.72×3.5+6.28×3.5 27.5×3.7-7.5×3.7 3.83× 4.56+3.83× 5.44 3.9×2.7+3.9×7.3 7.6×0.8+0.2×7.6

3.14×0.68+3.14×0.32 3.24×0.9+0.1×3.24 1.28×8.6+0.72×8.6 2.3×16+2.3×22+2.3×2 9.16×15-5×9.16 101×0.87-91×0.87 28.6×101-28. 6 1.87×9.9+0.187 58.5×81-58.5 (1.25-0.125)×8

(2.5-0.25)×0.4 0.8×100.1 0.79×199 0.85×199 3.65×10.1 4.6×102 0.65×101 0.86×15.7-0.86×14.7 5.8×4.8+4.8×4.2 6.12×1.25-2.12×1.25

7.09×10.8-0.8×7.09 7.24×5.2+2.76×5.2 36.7×3.7-3.7×6.7 3.65× 4.7-36.5×0.37 8.8×0.25-0.48×2.5 48×0.56+44×0.48 10.7×16.1-151×1.07 3.4×10.9+34-0.34×19 12.7×9.9+1.27 18.76×9.9+1.876

56.5×9.9+5.65 5.4×11-5.4 0.85×9.9 0.32×403 4.8×10.1 4.96×25 8.9×1.01 7.2×0.2+0.08×72 2.79× 3.43+0.607×27.9+0.5×2.79 14.23×123-14.23×22-14.23

2020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2020年人 级数学下 册教案(全 册) 二年 级下册数 学教材分 析 一、本学 期教学的指导 思想 1、重视 以学生的已有 经验知识的生 活经验为基础; 提供学生熟悉 的具体情景;以 帮助学生理解 数学知识. 2、增加 联系实际的内 容;为学生了 解现实生活中 的数学;感受 数学与日常生 活的密切联系?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总复习等.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5、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 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6、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 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 千克的物体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1 千克=1000 克. 7、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四、情感态度 1、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4、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家的信心. 5、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训练学生养成 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6、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学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流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教学措施 1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看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 是课本上有的内容;都不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不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 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

八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答案人教版 参考答案第1章平行线【1.1】1.∠4,∠4,∠2,∠52.2,1,3,BC3.C4.∠2与∠3相等,∠3与∠5互补.理由略5.同位角是∠BFD 和∠DEC,同旁内角是∠AFD 和∠AED6.各4对.同位角有∠B 与∠GAD,∠B 与∠DCF,∠D 与∠HAB,∠D 与∠ECB;内错角有∠B 与∠BCE,∠B 与∠HAB,∠D 与∠GAD,∠D 与∠DCF;同旁内角有∠B 与∠DAB,∠B 与∠DCB,∠D 与∠DAB,∠D与∠DCB 【1.2(1)】1.(1)AB,CD(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略3.AB∥CD,理由略4.已知,∠B,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5.a 与b平行.理由略6.DG∥BF.理由如下:由DG,BF 分别是∠ADE 和∠ABC 的角平分线,得∠ADG=12∠ADE,∠ABF= 12 ∠ABC,则∠ADG=∠ABF,所以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DG∥BF 【1.2(2)】1.(1)2,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1,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D3.(1)a∥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b ∥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b,因为∠1,∠2的对顶角是同旁内角且互补,所以两直线平行4.平行.理由如下:由∠BCD=120°,∠CDE=30°,可得∠DEC=90°.所以∠DEC+∠ABC=180°,AB∥DE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1)180°;AD;BC(2)AB 与CD 不一定平行.若加上条件∠ACD=90°,或∠1+∠D=90°等都可说明AB∥CD6.AB

二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教学计划

二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教学计划 通过兴趣小组的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让更多的学生能有机会再进行学习,并且通过上学期的组织我们很快认识到办兴趣小组的必要性,下面就是我本学期为兴趣小组指定的计划: 一、培养学生的对数学的极大兴趣。 有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都有这么一个感受:就是以前做数学或许只是应付老师的作业,有时甚至是为了向爸爸妈妈“交差”。但通过学习他们意识到他们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变成主动的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够自觉完成了而且还能头头是道地向同学介绍他所学习到的知识。在他们的指引下更多的学生参加了兴趣小组。 二、培养学生的知识面。 在兴趣小组中我将输入更多数学的知识并且更多的是讲述一些数学的相关知识,让更多同学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丰富语文的功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三、增加了实践的机会。 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所以给很多同学以动手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并不是仅仅用在“无聊”的计算上,而更大的就是“从实践中来,服务于实践”,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当然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

从素质的角度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我更应该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 五、活动时间安排: 周次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第1次 每周星期三、星期四下午第三节课 按规律填数 第2次 数数图形 第3次 间隔趣谈 第4次 年龄问题 第5次 植树问题 第6次 数字游戏 第7次 第8次

第9次 第10次 第11次 第12次 简单推理同样多问题简便计算排队问题时钟问题合理安排

最新二年级数学上册课堂作业

1 / 31 二年级数学上册课堂作业 3□8=24 2□2=1 5□5=10 7□9=63 5□5=25 8□4=12 4□4=1 7□0=7 三、写一写.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18= 24= 27=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四、每个9元,学校决定要买5个地球仪,需要多少元?

□○□=□(元) 答: 第六课时小熊请客 一、算一算. 5×4= 2×4= 4×9= 3×4= 4×5= 4×2= 9×4= 4×3= 口诀:_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 二、数一数. 1只青蛙()条腿,()只眼睛,()张嘴; 2只青蛙()条腿,()只眼睛,()张嘴; 3只青蛙()条腿,()只眼睛,()张嘴; 4只青蛙()条腿,()只眼睛,()张嘴. 2 / 31

三、丁丁和爸爸、妈妈去公园玩,门票每人4元,丁丁只要半票,算一算他们全家买门票要多少元? 第七课时回家路上 一、看谁跑得快. 二、填一填. 5×6= 4×5= 24 18 2×9= 5×8= 6×4= 8×2= □×□=□□×□=□5×7= 4×4= □×□=□□×□=□4×8= 2×4= □×□=□□×□=□3×7= 4×9= □×□=□□×□=□ 三、比一比. 3 / 31

4 / 31 4×8○3×7 5×9○5×8 8×5○9×3 4×6○6×4 5×6○3×8 3+7○4×6 2×8○4×4 2×4○1×9 四、电影院离明明家8千米,那么明明去看电影往返一次要走多远的路? 第三单元 第一课时 看一看(一) 一、填一填. ( )面 ( )面 ( )面 ( )面 ( )面 ( )面 二、涂一涂. 把正面涂上红色,上面涂上绿色,侧面涂上黄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