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概论论文

合集下载

生命科学概论课程论文.

生命科学概论课程论文.

慎重看待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食品摘要:近几年来,转基因食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并且逐渐引起大众的关注, 同时, 由于对这种新技术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伴随着转基因食品所产生的争论也越来越多, 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从普通大众到各路学者再到某些政府机构都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其中。

随着参与面的越来越广, 争论焦点也从转基因技术本身是否安全的技术层面, 逐步发展到产业控制权问题, 最终提高到了国家粮食安全与战略的高度。

关键词 :转基因作物转基因生物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转基因大豆遗传资源基因多样性基因资源遗传多样性正文:2011年初,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在报告中提出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对立法涉及的粮食转基因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争取 2011年将粮食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因此, 2011年极可能成为转基因立法元年, 如此这般, 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各种讨论势必会从民间自发性研讨提升到政府工作层面,并且必将向深度发展,对各个方面、层级的问题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讨论。

也许我们不能指望在短时间内就把关于转基因技术的所有问题都探讨清楚, 但是通过立法来推动相关工作, 促进产业布局指引, 最终形成国家战略或许是可期的。

争议下的转基因作物和食品涉及以下几方面(一是否安全? 转基因技术大面积应用是最近十余年的事情,目前掌握相关技术最多, 应用面最为广泛的是美国, 但是在全世界范围来看, 由于该技术属于新技术, 并且应用时间相对而言并不算长, 对其风险评估很难说十分充分, 因此从审慎和保守的角度出发, 在全世界范围内关于应用转基因技术所生产出来的食品是否安全,依旧是一个争议性极大的话题。

2010年 4月,美国国家科学院通过网络媒体发布了名为《转基因作物对美国农业可持续性的影响》的报告。

该报告通过美国推广转基因作物 16年来的实践事实和统计数据明确说明, 长期种植转基因作物给当地环境和农业带来的积极因素较多, 并且尚未发现有特别明显的负面作用, 主要原因在于通过种植转基因作物, 减少了对于常规农药的使用, 降低了常规农药在环境中残留、沉积所形成的毒素。

【完整版毕业论文】生命科学概论结课论文---生物入侵危害及防治

【完整版毕业论文】生命科学概论结课论文---生物入侵危害及防治

生物入侵危害及防治生物入侵危害及防治【摘要】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这些生物被叫做外来物种。

外来物种是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

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被入侵生态系统具有足够的可利用资源,缺乏自然控制机制,人类进入的频率高等特点。

外来物种的“外来”是以生态系统来定义的。

【关键词】草本植物土著种外来种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一、什么是生物入侵生物入侵是指由原来的自然分布区域,因人类有意或无意的活动,被引入并扩展到一个新的(通常也是遥远的)区域的外来种,在新的区域里,其后代可以繁殖、扩散和维持,并且造成了一定生态灾难的过程,其常常有侵略、入寇之意。

一些翻山越岭、远涉重洋的“生物移民”(也许是一种细菌、一种植物或者一种动物)来到异国他乡,由于失去了天敌的制衡获得了广阔的生存空间,生长迅速,占据了湖泊、陆地,而“土著生物”则纷纷凋零甚至灭绝。

这就是生物入侵。

二、中国外来入侵物种简介生物入侵可分为:动物入侵、植物入侵和微生物、病毒入侵三种主要类型。

李振宇等曾详细分析了127种对我国经济、环境、生物多样性、人类健康等造成严重影响的入侵种,其中动物共37种,隶属4门7冈,占29%;植物90种,包括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两种生活型33科90种,占71%。

国家环保总局的杨朝飞先生向我们提供了部分数字: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外来杂草共有107种,外来动物40余种,从脊椎动物(哺乳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鱼类)到无脊椎动物(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等),以及细菌、微生物、病毒中都能找到例证。

国内最早开展入侵生物研究的中科院动物研究所谢焱博士告诉我们:“目前我国的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没有一个没有外来种,除了极少数位于青藏高原的保护区外,几乎或多或少都能找到外来杂草。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优秀3篇)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优秀3篇)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优秀3篇)【摘要】在人类的历史上,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计算机水平的每一次提升都会带给社会巨大的推动。

虽然我们一直在努力,希望计算机的性能越来越强,但是现在的计算机的一些技术已经达到了极限,不可能再提高了。

所以,寻找另一个提高的方向已十分必要。

现在,生物计算机理论的提出和诞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的希望。

如果有朝一日生物计算机能够普及,那这将会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关键词】生物计算机DNA神经元芯片【正文】一、计算机的发展自冯·诺依曼设计的EDVAC计算机始,直到今天我们用芯片制作的多媒体计算机为止,电脑一代又一代,都没能够跳出“诺依曼机”的体系结构。

冯·诺依曼为现代计算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但是,随着生物计算机、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计算机的发展,“诺依曼机”一统天下的格局已经被打破。

【2】二、生物计算机的诞生1994年,一位加州科学家首次使用试管中的DNA来解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从而产生了利用DNA来储存和处理信息的创意。

这一创意也为计算机带来了新的课题与发展方向。

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发现,仿生学同样可以应用到计算机领域中。

通过对生物组织体的研究,发现组织体是由无数的细胞组成,细胞由水、盐、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物组成。

而有些有机物中的蛋白质分子像开关一样,具有开与关的功能。

因此,人类可以利用遗传工程技术,仿制出这种蛋白质分子,用来作为元件制成计算机,科学家把这种计算机叫做生物计算机。

【3】计算机工业在近几十年内飞速发展,然而目前,晶体管的密度已经达到当前所用技术的理论极限。

所以,人们在不断地寻找新的计算机结构。

另外,人们在研究人工智能的同时,借鉴生物界的各种处理问题的方式,提出了一些生物计算机的模型,部分模型已经解决了一些经典计算机难以解决的问题。

【4】三、生物计算机的优良特性生物计算机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类:生物分子或超分子芯片;自动机模型;仿生算法;生物化学反应算法。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

摘要:经过半个学期的对学修课程《生命科学导论》的学习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掌握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解开人们一直关注、观察、研究的奇妙生命现象。

生命科学是一门博大精深而又复杂烦琐的学科, 从对生命科学的学科分类就可以见得, 但它学习过程却非常有趣。

在选修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分别对基因工程、克隆、免疫、神经系统、蛋白质、核酸、生态环境、进化论等生命科学研究的领域进行初步的学习。

其中我对克隆技术,试管婴儿技术以及艾滋病方面的相关学习映像最深。

关键词:克隆技术、试管婴儿技术、艾滋病、伦理、道德、危害正文:一、克隆技术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简单讲就是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方式。

但克隆与无性繁殖是不同的。

无性繁殖是指不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只由一个生物体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常见的有孢子生殖、出芽生殖和分裂生殖。

由植物的根、茎、叶等经过压条、扦插或嫁接等方式产生新个体也叫无性繁殖。

绵羊、猴子和牛等动物没有人工操作是不能进行无性繁殖的。

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植物的繁殖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

其次,克隆技术有其相应的发展过程和多方面的发展方向。

克隆技术的设想是由德国胚胎学家于1938年首次提出的,1952年,科学家首先用青蛙开展克隆实验,之后不断有人利用各种动物进行克隆技术研究。

由于该项技术几乎没有取得进展,研究工作在80年代初期一度进入低谷。

后来,有人用哺乳动物胚胎细胞进行克隆取得成功。

1996年7月5日,英国科学家伊恩·维尔穆特博士用成年羊体细胞克隆出一只活产羊,给克隆技术研究带来了重大突破,它突破了以往只能用胚胎细胞进行动物克隆的技术难关,首次实现了用体细胞进行动物克隆的目标,实现了更高意义上的动物复制。

研究克隆技术的目标是找到更好的办法改变家畜的基因构成,培育出成群的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可能需要的更好的食品或任何化学物质的动物。

1997年2月,绵羊“多利”诞生的消息披露,立即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这头由英国生物学家通过克隆技术培育的克隆绵羊,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动物身上的一个体细胞,产生出与这个动物完全相同的生命体,打破了千古不变的自然规律。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精选9篇)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精选9篇)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精选9篇)生命科学的论文篇一一、迷你实验,—简易探究,训练科学技能迷你实验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在中译本中均置于旁栏,每个迷你实验仅由实验过程和分析两部分组成,展现了实验的核心内容,可在实验室或者家庭中完成,简单易行,侧重于从训练学生的科学技能角度强化补充概念,贴近学生的生活。

相对导航实验而言,迷你实验的实验过程和分析更加具备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很明显,迷你实验也是作为一种科学方法的线索来体现的。

迷你实验大多以模拟动手操作的实验为主。

迷你实验在全套5本教材中共有52个,是几类实验设置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大致可分为模型建构型、技能探究型、知识运用型。

例如,在《生命科学人体》这一册中共有迷你实验14个,涵盖了上述3种不同的类型。

在模型建构型迷你实验中,有图表绘制类(如绘制激素水平图,将一段时间内的激素水平数据转变为曲线图);有模拟类(如模拟小肠内的吸收过程、模拟疤的形成、模拟肾的功能)。

在“确定繁殖速度”这一迷你实验中,利用硬币来模拟细菌的分裂,并且要求将数据绘制成图表。

这个实验基本上可以说是人教版教材高中生物“探究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这一探究实验的模拟版本,但操作更简单,结论更直观。

在技能探究型迷你实验中,通过观察、比较、感受、体验等得出有关结论,从而训练并提高学生相关的探究技能,特别是训练学生与整个探究过程相关的其中一技能,如“比较食物的脂肪含量”这一迷你实验,将3份不同的食物依次放在牛皮纸包装袋上,放置30min后移走食物,观察牛皮纸上的油腻印迹和湿的印迹来比较不同食物中脂肪的含量。

二、实验室,—完整实验,强调科学方法运用相比于导航实验设计和迷你实验而言,“实验室”在教材目录中已经呈现,这充分显示了“实验室”在美国生物教材中的重要性,同样,“实验室”在实验整个的设计流程上显得正规而完整,一般有“现实世界的问题”、“实验过程”、“结论和运用”等。

根据不同的目的,有的实验还有“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分析数据”等实验过程。

生命科学概论结课论文

生命科学概论结课论文

基因工程与伦理道德(内蒙古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班-陈晓辉)【摘要】当今科技如此发达的社会,基因工程在社会大舞台的地位在扩张,它的影响也越加明显。

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这是一个新兴独立的技术领域,必将成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高科技领域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基因工程作为生命科学的基本内容,对社会、对人类的积极作用是无庸置疑的,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它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本文讨论的是伦理道德问题。

本文侧重于从社会视角来探讨基因工程在生命、人的权利、生态等方面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

我写本文的主观意识在于探讨出好的道路促进基因工程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以期与人类社会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如有欠缺,望大家指正赐教,大家共同讨论交流。

【关键词】基因工程转基因动植物伦理问题【正文】大多数科学家的共识:21 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而在生命科学的庞大体系中,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生物技术将有可能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前途,影响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决定一个国家的霸主地位;并且可以解决人类头疼的疾病、环境、粮食等问题。

随着人类基因组序列、果蝇基因组序列、拟南芥植物基因组序列等草图的绘制完成,到基因治疗、基因诊断、转基因玉米、转基因牛的实现,让人类到了基因工程的无限潜力。

是它,改变了生物理论中不能实现的现象:远缘物种不能杂交---具有生殖隔离;神奇地创造着前所未有的新的生物品种,不仅能按照我们的意愿和想象去有效地创造前所未有的动植物,而且还有可能改造人类的“质量”。

因此,基因工程是生命科学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开辟了生命科学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新时期。

基因工程也称基因重组技术,即将不同来源的生物基因在生物体外或体内进行重新组合,就是在基因(DNA)水平上,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手段来操纵、改变、重建细胞的基因组,从而使生物体的遗传性状按要求发生定向的变异,并能将这种结果传递给后代。

从定义上看,转基因技术与基因工程技术在技术手段上无本质区别,基因工程是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 邱殿武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 邱殿武

中国民航大学生命科学概论选修课论文题目: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姓名:邱殿武学号:111******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信学院摘要:二十世纪是物理科学的世纪,而二十一世纪则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生命科学,尤其是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与人类健康,农业发展以及生存环境密切相关,而且还将对其它学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生命科学的基础性研究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源泉、科学和技术创新的关键。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 Human Genome Project)即全部核苷酸测序的即将完成,人类基因组研究的重心逐渐进入后基因组时代(Postgenome Era)向基因的功能及基因的多样性倾斜。

通过对个体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或不同生理状态下大量基因表达的平行分析,研究相应基因在生物体内的功能,阐明不同层次多基因协同作用的机理,进而在人类重大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诊断治疗、药物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发挥巨大的作用。

它将大大推动人类结构基因组及功能基因组的各项基因组研究计划。

基因工程技术是一项正在蓬勃发展的技术,它将给人类社会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基因工程的概念、原理、以及技术程序。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基因工程与我们的生活的连系将越来越紧密,并且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基因工程原理技术程序应用进展前景前言:大自然中,有鸥鸟鸣集和鱼翔浅底;有林木葱茏和绿草茵茵;有虎豹的威猛雄烈和猿猴的捷敏灵性;而最具奥妙的则是智慧、勇敢、富于创造、形体美丽的“人”。

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人类可以改造自然,使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生物工程是运用现代生物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按照人类的需要改造和设计生物的结构和功能,以便更经济、更有效、更大规模地生产人类所需要的物质和产品的技术,它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和发酵工程。

其中基因工程是在遗传物质的分子水平上改造和设计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技术,它将给人类社会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生物工程,又称生物工艺学或生物技术。

是一种应用生物学和工程学的原理,对生物材料、生物所特有的功能,定向地组建成具有特定性状的生物新品种的综合性的科学技术。

生物工程学是 70年代初, 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他们互相联系,相辅相成。

而此刻我要介绍的就是其四大工程之一的酶工程。

简而言之,酶工程就是将酶或者微生物细胞,动植物细胞,细胞器等在一定的生物反应装置中,利用酶所具有的生物催化功能 , 借助工程手段将相应的原料转化成有用物质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一门科学技术。

它包括酶制剂的制备 , 酶的固定化 , 酶的修饰与改造及酶反应器等方面内容。

酶工程的应用,主要集中于食品工业,轻工业以及医药工业中。

酶制剂酶是由活细胞生成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也称生物催化剂。

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极高的催化效率,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将酶提取加工后的产品,即称为酶制剂。

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是各种酶制剂的主要来源。

酶制剂是一种普通蛋白质分子,它们在生物反应过程中扮演着高效催化剂的角色,也就是说它们将帮助一个化学反应过程快速有效的发生。

酶制剂不仅可以快速、有效地工作,它们也是可以降解的。

它们可以高效地提高生物化学过程的反应速度,而有些生物化学过程之前是非常缓慢的发生或虽是同样的条件却根本就不发生。

酶制剂是所有新陈代谢过程必不可少的要素,但却不是它们生存的原料。

它们区别于其它的蛋白质是因为它们具有催化活性。

在几千年前,酶制剂就安全地在被使用。

工业酶制剂最早的一个使用的例子是在生产威士忌酒时使用。

多年来,酶制剂也被用在美容和口腔护理产品,纺织品,食品(如:酸奶酪以及芝士、啤酒和白酒等的发酵过程中。

酶制剂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它们都是可降解的。

酶制剂通常可以用来替代那些化学的过程,以使整个加工或生产过程更加安全,环境更加环保。

1. 在淀粉加工过程中替代酸。

2. 在织物脱浆过程中替代酸、碱和氧化剂。

生命科学概论结课论文

生命科学概论结课论文

基因克隆技术综述摘要:综述了基因克隆技术的发展历史、常用技术及最新进展,简述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展望了未来基因克隆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基因克隆;基因克隆技术;目的基因提取;展望基因克隆技术是一种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复制特定基因的技术,它不仅对了解人类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进而探讨疾病的防治方法、手段、改善生命质量有重要价值,而且还可以用来兴旺生命科学工业(如制药业等),改良农作物、畜禽品种等,因此对现有基因克隆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和优化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现对现有的各种技术体系,正向遗传学途径及反向遗传学途径进行综述,以把握基因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1.相关概念克隆是指从一个共同的祖先通过无性繁殖下来的一群遗传上相同的DNA分子、细胞或个体所组成的特殊群体。

基因克隆技术又称DNA重组技术,是指在体外,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将目的基因与运载载体重组在一起,然后引入受体细胞,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得到扩增并借助受体细胞获得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蛋白质,从而达到对目的基因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的技术方法[1]。

一般来说,基因克隆和基因工程二者含义相近,并无大的区别,前者强调目的基因的克隆过程,而后者着重于克隆工作的全局和整体。

2.基因克隆技术研究历史回顾基因克隆技术包括了一系列技术,它大约建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伯格等人于1972年把一种猿猴病毒的DNA与λ噬菌体DNA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再用DNA连接酶把这两种DNA分子连接起来,制造了一种新的重组DNA分子,从此产生了基因克隆技术。

1973年,科恩等人把一段外源DNA片段与质粒DNA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重组质粒,并将该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第一次完整地建立起了基因克隆体系[2]。

3.克隆基因的常用技术一般来讲,基因的克隆途径可分为两种:正向遗传学途径和反向遗传学途径。

前者是根据目标基因所表现的功能为基础,通过鉴定其产物或某种表型突变而进行的,主要包括功能性克隆技术和表型克隆技术;后者则着眼于基因本身,通过特定的序列或在基因组中的位置进行,包括定位克隆(图位克隆)技术、同源序列法克隆、转座子标签法克隆、基因芯片技术、表达序列标签技术(EST)和电子克隆技术等。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生命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Biological Science)是本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一股科学哲学思潮,虽然它的兴起主要是以本世纪50年代以后生命科学的蓬勃发展为基础,但从事生命科学哲学研究的哲学家们并不局限于把他们的哲学看作是一门部门哲学,而是更进一步,把他们的哲学看作是科学哲学的新范式:一种与传统的根植于物理科学之上的科学哲学相对的新的科学哲学。

因此,当代人们提到生命科学哲学就有两层含义。

狭义地讲,生命科学哲学是关于生物学的哲学,主要研究生命的本质、生物学的理论结构、概念框架、一般方法等问题。

换句话说,生命科学哲学就是关于生命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哲学学科。

在此意义上,“生命科学哲学”即是“生物学哲学”,它是科学哲学的一个子学科。

广义地讲,生命科学哲学是科学哲学的新思潮。

传统的科学哲学究其根本,都是以物理科学(包括物理学和化学等学科)为根据的,所以新哲学家们把这种哲学称之为物理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Physical Science)。

新哲学则主要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而又兼顾物理科学。

所以为了突出新哲学与传统哲学的不同,一些哲学家把这种新哲学称之为生命科学哲学。

1.生命科学哲学兴起的背景自然科学是哲学的基础,任何一种哲学的产生都与当时的科学背景密切相关。

近代科学是从1543年开始的,虽然这一年出版的两本伟大著作中的一本,维萨里的《人体的构造》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可是其后的一百多年,生物学并没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而运动学和力学却首先得以快速发展。

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使经典力学这座宏伟大厦最终落成。

此后,物理科学的其它学科也都先后发展起来并逐步成熟。

与此相对,生物学在牛顿时代尚处于孕育时期,用恩格斯的话说就是“还处于搜集材料的阶段”,牛顿的物理革命在当时并没有引起生物学的革命性变革。

生物学思想的重大革新是在19世纪和20世纪才开始产生的。

生命科学概论课程论文

生命科学概论课程论文

生命科学概论课程论文————你是怎样看待克隆人的?专业:年级:学号:姓名:分数:听了马利兵老师的课之后,我对克隆人有了一些看法!1、克隆人是人不是物人们愿意乐观的看待克隆人研究,很大的因素是因为有些人会把克隆人研究的基因提取对象,以及把制造产生的个体当成物的客体或是说无人权的实验体。

当每一个从事克隆人研究的人对克隆人主体性质的认识轻松略过不加理会时,这种项目的研究就会显得如同在动物身上研究鼠疫疫苗一样积极。

克隆人是不是人呢?我想克隆人当然是人。

因为,克隆人研究只是突破了人类有性繁殖的传统,使用了无性繁殖的手段,这种研究本身是攻克无形繁殖这一手段,其目的就是创造出与人一样有智能的生命,即使其胚胎生成方式不同,但克隆人生理机能完全与人无本质差异。

因此无论从一般视角还是法律视角,克隆人就是人。

我们知道,即使是一个没有知觉的植物人或神志不清的精神病人,他们都是自然人主体。

人的主体资格权利能力不因是否具有完整的行为能力而受到限制或剥夺,人的自然权利、社会权利、法律权利都是平等的。

基于这一点,所以说克隆人都应具有象自然人同样的公民权利。

即他们应当有生命权,健康权,财产权,有性不受侵犯权,工作权,受教育权,甚至应有选举权和结婚权等等。

也许会有极端者要说,克隆人不是人只是一个物种,就是幻想片中的机器人,就象美国片中的终结者一样。

这种回答是极为残忍的,这会使人想起日本的七三一部队,他们不是把人称做是实验品吗。

把人当作实验品,杀人不叫杀人而是叫做实验,这是魔鬼逻辑。

如果这样,克隆人的命运与动物在人类手中的命运还会有什么区别?克隆人将因此没有生命权、健康权。

克隆人会不经法律允许被擅夺生命。

克隆人将成为一种基因产品被任意交易。

试想,如果这样,人类社会岂不要倒退到比奴隶社会还要残忍的境界,全人类都会陷入残杀和掠夺,电影中的可怕世界也必然会成为现实。

因为,没有人会区别出克隆人与自然人的不同。

只要有一个你是克隆人的借口,其随之遭受的命运就可以和被宰杀的牲畜一样可怕。

现代生命科学概论论文

现代生命科学概论论文

现代生命科学概论论文——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姓名:学号:电话:单位摘要: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环境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废水、废气、废渣,包括城市垃圾等。

环境污染物影响人体健康的特点,一是影响范围大,因为所有的污染物都会随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而流动,并且对所有的接触者都有影响;二是作用时间长,因为许多有毒物质在环境中及人体内的降解较慢。

关键字:环境污染人体健康急性危害慢性危害远期危害环境是指以我们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

人与环境,就像鱼和水一样密不可分。

环境创造了人类,人类依存于环境,受其影响,不断与之相适应;人类又通过自身的生产活动不断改造环境,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生活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意义重大,适宜的生活环境,可以促进人类的健康长寿。

反之,如果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处理不当,使环境受到破坏,不仅损害人类健康,甚而还会导致人类健康近期和远期的危害,威胁子孙后代。

也就是说严重的环境污染,能造成生态系统的危机,导致人类的灾难。

流行病学研究证明,人类的疾病70%~90%与环境有关。

人类想健康长寿,就必须建立和保持同外在环境的和谐关系。

人都处在一定的环境中,并受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人体健康与化学元素的关系人体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元素。

在这些元素中,除碳、氢、氧、氮能形成各种体内的有机物质以外,其他元素都各以一定的化学形态和结构形成各种生物配合体、功能蛋白质、酶等存在于人体组织中,或作为组成人体结构的材料。

或作为血氧运输的载体、或作为酶的激活剂、或作为体液中电解质平衡的调节剂,或作为人体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的通讯员,这些元素协同作用,共同完成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

但是,由于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对现代社会环境中,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方面的巨大变化的元素的生态适应机制,环境中有些元素对于人体是必需的,有些是非必需的,不是可有可无的。

而人体中任何一种化学元素超过一定的标准都会成为对人体的有害元素。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当前,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提升,各个学科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对于生命科学,还处于起步阶段,人类对于生命的研究还有许多未知领域,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有必要生命科学和生物科学结合起来,这两门学科有许多是共同的,结合起来可以提升研究的效果,有助于实现研究上的突破。

1、生命科学史的作用人类的存在就是生命的存在,对于生命的研究需要有科学的态度,从生命科学的历史可以看出,先前的科学家对于生命科学的研究会将生物科学中的基础知识作为载体,以研究学科历史的发展进程为线索,这个过程实现了科学、思想和历史的有效融合,在一体化的研究过程中突出科学的演变和发展,突出生命学理论的思想基础,发展历程和经过的漫长道路,研究过程中渗透着科学思想和哲学思想;生命科学的发展进程中基本概念也发生了转变,生命科学的内容更加丰富。

在生命科学的研究过程中,可以看到研究方法、工作方法。

而方法中凝聚力思想。

在生命科学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人类对生命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

从历史中可以看出生命科学的起源,可以看出这门学科的价值,可以分析出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研究历史离不开历史的推动者,科学史中可以看出生命科学家的贡献,而后人更是可以借鉴研究的成功经验以及失败后的经验教训。

历史研究表明,科学研究含有哲学思想和方法论。

生命科学的进程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科学的性质就是知识,科学推动国家发展和进步。

当前高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生命科学的发展,生命科学史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生命科学也是其它学科发展的基础。

生命科学的发展会为其它学科的发展提供推动力。

生命科学的发展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加快社会发展的步伐。

我们的生命如何才能合理,如何才会更为人性化的发展,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必须要进行相应的生命科学研究。

从科学的本质可以看到,生命科学的根本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价值的肯定。

科学研究要具备科学方法和知识的积累,对生命现象研究可助于了解生命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对生命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

生命科学概论结课论文

生命科学概论结课论文

生命科学概论结课论文论文题目: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学生姓名: 李玉峰学号: 1065140115指导教师: 贾晋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年级: 2010级摘要:随着经济与科学的发展,生命科学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不乏它的身影。

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人类经济的快速前进。

在物质多元化的今天,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不能缺乏生物科学的指引。

生物对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生物作为整个生命过程的重要的参与者和决策者,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物质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更离不开生物的参与。

生命科学概论就是从这一环节出发,从生物学的角度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生物的息息相伴。

生命科学概论通过细胞的癌变、微生物学基础、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血液与淋巴、遗传病、生物能源、生物伦理学、疫苗等章节并将其中的理论知识贯穿于教学视频中,让我们对生物这一门学科的理解更为深刻。

生命科学概论中对生物的研究出促进了生物学以及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将生物学更进一步的为我们人类做出贡献。

关键词:生物科学人类社会经济多样性科学科学技术正文:生命科学概论生命科学概论通过细胞的癌变、微生物学基础、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血液与淋巴、遗传病、生物能源、生物伦理学、疫苗等章节以及视频教学讲诉了生物学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不可磨灭的作用。

一、细胞的癌变细胞的癌变是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大多数细胞能够正常完成细胞分化。

但是,有的细胞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不能正常完成细胞分化,因而变成了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细胞的畸形分化,与癌细胞的产生有直接关系。

在我们人类社会,癌症的存在是普遍的,癌症的存在和发生与我们生活的环境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

生活在环境较好的地区的人患癌症的几率就相对较小,反之亦然。

当然,癌细胞的转化也与我们的心理活动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可以说,癌细胞是与生俱来的得。

只是它只会在适当的时机用基因所表达出来而已。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

内蒙古科技大学本科生结课论文题目:生命科学概论—基因工程技术学生姓名:XXXXXXX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学号:XXXXXXX专业:通信班级: XXXXXXX基因工程技术【摘要】从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基因工程技术,经过30多年来的进步与发展,已成为生物技术的核心内容。

许多科学家预言,生物学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学科,基因工程及相关领域的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之一。

基因工程研究和应用范围涉及农业、工业、医药、能源、环保等许多领域。

【关键词】基因工程;应用;问题;前景一、什么是基因工程要弄清楚上述问题,必须首先搞清楚什么是基因工程。

生物学家于20世纪50年代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从微观层面更进一步认识了人类及其他生物遗传的物质载体,这是人类在生物研究方面的一次重大突破。

60年代以后,科学家开始破译生物遗传基因的遗传密码,简单地说,就是将控制生物遗传特征的每一种基因的核苷酸排列顺序弄清楚。

在搞清楚某些单个基因的核苷酸排列顺序基础上,进而进行有计划、大规模地对人类、水稻等重要生物体的全部基因图谱进行测序和诠释。

美国从1991年起,准备用15年时间完成人体基因组测序计划。

二、基因工程的应用2.1在农业方面农业领域是目前转基因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农作物生物技术的目的是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增强作物抗逆性、抗病虫害的能力。

基因工程在这些领域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由于植物病毒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植物抗病基因工程也也已全面展开。

自从发现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外壳蛋白基因导入烟草中,在转基因植株上明显延迟发病时间或减轻病害的症状,通过导入植物病毒外壳蛋白来提高植物抗病毒的能力,已用多种植物病毒进行了试验。

在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增强植物对细菌和真菌病的抗性方面,也已取得很大进展。

植物对逆境的抗性一直是植物生物学家关心的问题。

由于植物生理学家、遗传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协同作战,耐涝、耐盐碱、耐旱和耐冷的转基因作物新品种(系)也已获得成功。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

生命科学概论——基因治疗的前景(结课论文)姓名:学号:电话:学院:日期:2011-12-20摘要如今,癌症,遗传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一直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前些年,人们面对这些疾病束手无策,但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人们对基因的不断探索研究,基因治疗走进了医学治疗,它是随着DNA重组技术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的,它被认为是医学和药学领域的一次革命,是当今生物医学发展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同时也必将对传统制药业产生深远影响和冲击。

癌症治疗是基因治疗的主要应用领域。

在过去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中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也遇到了很多困难。

未来基因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安全和高效的基因导入系统,它们能将外源遗传物质靶向性地导入特异的细胞,本文主要论述基因治疗的过程,研究和它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基因治疗过程前景靶细胞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

也就是将外源基因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将其插入病人的适当的受体细胞中,使外源基因制造的产物能治疗某种疾病。

狭义的概念是指用具有正常功能的基因置换或增补患者体内有缺陷的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从广义说,基因治疗还可包括从DNA水平采取的治疗某些疾病的措施和新技术。

基因治疗与常规治疗方法不同:一般意义上疾病的治疗针对的是因基因异常而导致的各种症状,而基因治疗针对的是疾病的根源——异常的基因本身。

基因治疗有二种形式:一是体细胞基因治疗,正在广泛使用;二是生殖细胞基因治疗,因能引起遗传改变而受到限制。

基因治疗的靶细胞主要分为两大类: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目前开展的基因治疗只限于体细胞。

生殖细胞的基因治疗是将正常基因直接引入生殖细胞,以纠正缺陷基因。

这样,不仅可使遗传疾病在当代得到治疗,而且还能将新基因传给患者后代,使遗传病得到根治。

但生殖细胞的基因治疗涉及问题较多,技术也较复杂,因此,目前更多地是采用体细胞基因治疗。

体细胞是在体内能保持相当长的寿命或者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这样才能使被转入的基因能有效地、长期地发挥“治疗”作用。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摘要]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摘要]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基因芯片的发展与前景一基因芯片技术研究进展1.基因芯片的制备。

在制备基因芯片时要考虑阵列的密度、再生性、操作的简便性、成本的高低等几方面的因素。

光引导合成法与喷墨打印法、合成点样法相比,最大的优点是:它可以合成密度极高的阵列;但它的最大缺点是耗时、操作复杂,而且为保证在不同位点加上不同的单体,从而在不同的位点合成不同的探针,需要不断更换不同的蔽光膜,对一个含25个碱基的探针的微阵列,一般需更换100个蔽光膜,需1天多的时间才能完成。

合成点样法虽然芯片上探针的密度相对较低,每个样品都要预合成、纯化,在芯片制备前还需妥善保存合成的探针,但是它的最大优点是操作简便。

光纤生物传导芯片最大的优点则是检测快速(<10分钟)、灵敏度高(10 nmol/L)。

2.样品的获得与标记。

由于目前的检测体系还不能检测出未扩增的标记样品,所以待测样品DNA在杂交前一般都要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在扩增的过程中,对靶DNA进行标记。

目前DNA样品的扩增一般是通过液相反应来完成,但由于低浓度核酸很难检测到,在溶液中通过PCR反应获得线性扩增也很困难;另外,不同靶DNA对引物的竞争,意味着某一序列的扩增优于其他序列。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些公司正在研究新的方法。

如固相PCR系统,该系统是将2种引物排列在丙烯酰胺膜上,与DNA 样品、PCR试剂混合,如样品含有靶序列,则开始扩增反应;通过这种固相PCR体系,可避免对引物的竞争,同时也降低了遗留污染。

样品的标记主要是荧光标记。

荧光标记基本分为2种,一种是使用荧光标记的引物,一种是使用荧光标记的三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

根据扩增产物分离的方法不同,标记的方法也不同:进行单引物标记的,其扩增产物通常由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对一个引物用生物素标记,另一个引物用荧光素标记的,一般用亲合素偶联的磁珠捕捉其扩增产物,通过变性处理使荧光标记的产物解链。

此外,也有用生物素残基标记引物,将生物素标记的扩增产物与芯片杂交,洗涤后加入亲合素连接的荧光物,通过生物素与亲合素的结合及靶序列与探针的结合产生荧光信号,然后利用荧光检测系统对荧光信号进行检测。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水与生命健康》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水与生命健康》

中国民航大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生命科学概论论文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是生命健康必要的元素。

但是,由于大学生生活不规律的现状,很少人能意识到水对生命健康的重要性,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忽略了饮水健康。

本文主要结合生命科学概论所学的知识,对大学生合理饮水,健康饮水,提出一些建议,旨在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健康,大学生一、水的概述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颗蓝色的水球,表面履盖着78%的水,大约在35亿年前细胞在水中形成,大约30亿年前在水中孕育了生命开端,后来有了物种的起源,再后来有了我们今天的人类。

人体70%是水,血液83%是水,心脏80%是水,脑液75%是水,肝脏68%是水,水在人体中起到体温的调节,营养和氧气的输送,食物的消化吸收,废物的排泄,血液的循环,细胞的代谢,关节的润滑等等都是靠水的帮助来完成。

所以人可以三天不吃饭,不能三天不喝水,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

二、水对人体的重要性人体的水每5-13天更新一次,如果占人体比重的70%的水份是洁净的,那么人体内的细胞也就有了健康清新的环境。

身体出现局部缺水,首先会抑制身体的某些功能,并最终使之彻底丧失。

水是能量的主要来源,它是身体的“流动资金”。

水在身体所有细胞内部产生电力和磁力,它提供了生存所需的能量。

水可以大幅度提高骨髓免疫系统的效率,所以水也可以提高防癌的效率。

而且水是所有食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溶剂,可有助于食物分解成细小的颗粒,促使它们消化、吸收和新陈代谢,提高身体吸收食物核心物质的效率。

水可以运输身体内所有物质,在血液、红细胞和肺部收集氧气的过程中,水可以提高效率,当水到达一个细胞时,它可以为细胞输送氧气,并把细胞产生的废气交由肺处理,水可以清除身体各部分产生的有毒废物,并把它们交由肝和肾处理。

水是关节空隙的主要润滑剂,它有助于防止关节炎和背部疼痛,可以使椎间盘成为“防震气垫”。

水是最好的倾泻剂,可以防止便秘的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题目:“草草”引发的思考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姓名:***
学号:*********
班级:给排水(本)201603
指导老师:***
【摘要】大自然中,奔腾于草原上的骏马,穿梭于林间的飞禽走兽,翱翔于长空的展翅雄鹰,以及深藏于海底的奇珍异宝……生命的形式如此丰富,她们中的任何一个都值得我们去探索与发现。

这些生物具有多样性,然而它所提供的价值在其有效实现之前会有一个在空间上的一个积累过程,也就是说她提供的可利用价值是间接的,需要一个转化过程。

正如森林,她提供的果实这一部分的使用价值人们可以马上享受到,然而她提供的另一部分价值,例如森林系统所涵养的水流就需要在空间上的一个流动积累,才能汇集成河流为我们所用。

之前上课时,邹老师放了一个关于大熊猫“草草”的视频,给了我不少关于生物多样性思考,同时也让我联想到了另外一种动物就是华南虎
关键词:华南虎生态系统人类活动生物多样性
华南虎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生活在中国中南部,也叫做中国虎,是中国十大濒危野生动物之一。

野生华南虎主要生活在山地,多单独生活,不成群,喜食新鲜肉,捕食对象包括业主、野牛和鹿类。

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人类文明对华南虎生存环境的破坏,华南虎的数量剧减,目前在野外几乎灭绝,仅在各地动物园繁殖基地人工饲养着100多只华南虎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且其起源以及分布区的变迁过程在研究虎的
起源和演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科学价值。

华南虎是中国独有的虎亚种,因此也叫做中国虎。

但是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之一,华南虎的命运却着实让人担心。

从新中国建立到现在,华南虎种群的数量锐减,到现在已经基本确定境内华南虎灭绝。

保护华南虎,保护濒临灭绝的野生动植物,是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野生华南虎惨淡的生存现状要从建国开始研究。

建国初期,野生华南虎的数量还有4000多头。

经过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华南虎标本持续进行的大规模捕杀,华南虎种群遭受重创,一蹶不振。

当时,政府宣布华南虎为“四害”
之一,除虎如同剿匪,大打人民战争,还组织专门的打虎队,由解放军和民兵协同作战,赶尽杀绝。

而在1962年9月国务院颁布指示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列出19种动物为严禁捕猎动物,并在一些地区受到保护,华南虎再度被排斥在外,这对华南虎的种群数量又是一次打击。

之后国务院颁布一些条例规定,将华南虎的保护级别逐步提升。

到1979年,农业部才把华南虎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不过这个措施为时已晚,因为据估计,1981年,的种群数量已经只有150-200了。

1996年,联合国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发布的《植物国际公约》将华南虎列为第一号濒危物种,列为世界十大濒危物种之首。

据传人类最后一次在野外看见华南虎,也是2007年10月13日在重庆和陕西交界的大巴山原始森林。

后经专家组研究认定这种说法可信度很低,并断定华南虎已经灭绝。

由此可见,华南虎的受威胁程度是非常严重的,早年受政府下令捕杀,等到种群数量很低政府出台条例保护华南虎时,
华南虎面临的捕杀危机虽然减弱,但是生存环境由于人类的活动而急剧减少,一只成年公存所需的100公顷的森林在华南虎种群分布范围内已经很少见。

重重困难和危机下,华南虎群遭到灭顶之灾。

而维持华南虎个体数量的圈养华南虎种群形势也不容乐观。

由于数量极其有限,动物园和繁殖基地的华南虎的近亲繁殖
系数极高,生下的幼崽常有多病痴呆等症状,种群面临严重衰退。

生活在这种环境的华南虎体质和免疫力低下,正常的繁殖都需要人类助,很难承担维持种群数量的重任。

而人类以提高华南虎体质和免疫力的“野化华南虎”
的工作进展迟缓,很难达到将圈养华南虎训练成野生华南虎的目的,
对拯救华南虎这个物种的帮助十分有限。

华南虎种群从壮大到衰弱,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捕杀和后期的保护不力。

建国初期,政
府为了保证山区百姓的生活安全,大量捕杀华南虎。

而华南虎作为虎类,在经济、医药和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价值:皮毛是优质的服装生产材料,在市场上的售价非常高,不停地打虎创造经济效益;在医药方面,虎骨、虎胆等是名贵的药材,而老虎作为百兽之王,有着威武和权力的象征,使得有钱人争相追捧,进一步加剧了对华南虎的捕杀;文化方面,虎是中华名族的图腾之一,自古就是威武、权利和高贵的象征,文化界对其也是很重视,由老虎制成的工艺品受到很多人的追捧,这也成为华南虎种群生存的另一种压力。

最重要的,是动物园和马戏团等靠猛兽表演谋利的场所对虎类的需求会导致虎类的生存艰难。

生活在这种环境的老虎多会因为避免伤害游客而被拔掉犬牙磨平爪子,此外还要被人类教以表演的技能,这样就几乎完全磨灭了老虎的野性,而老虎在虎龄大了以后,商业价值降低,受到的待遇也会相应地降低。

而民间的动物保护组织尚不成熟,官方的动物保护组织力量也是有限,虎类的生存面临巨大的挑战。

华南虎的生存状况给我们巨大的挑战。

我们要建立华南虎的自然保护区的前提是要确定该区域有野生华南虎,而现在要在野外找到野生华南虎的难度可想而知。

即使找到了野生的华南虎,建立自然保护区依然会面临来自各个方面的阻力。

保护区的建立需要平衡当地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以及居民的意愿,各方面的压力让野生华南虎的保护困难重重。

一方面我们要在野外做功夫,保护野生的华南虎,另一方面,对生活在基地和动物园的华南虎的野化工作也要重视,通过日常的投食等手段训练华南虎的捕食能力,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真实还原华南虎的真实野外生存环境,让华南虎适应野外的环境,渐渐脱离对人类的依赖。

而面对华南虎数量极低,在繁殖问题上很大程度依赖近亲繁殖的问题上,要依靠高端的生物科技,尽量减少近亲繁殖对华南虎个体的影响,最大程度上保障华南虎的数量,从而挽救华南虎这个种群。

华南虎作为中国独有的虎亚种,它威武霸气的形象在国际上可以作为中国的象征,作为炎黄子孙有责任和义务拯救和保护这一物种,让华南虎和其它濒临灭绝的动植物能够生存下去,保护地球的生物多样性。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显得尤为艰难,只要有利益的地方就免不了杀戮。

当看着一个个鲜活当物种从地球上永远消失,我们是否也曾感到愧疚。

没有生物多样性,人类本身就会感到非常孤独,因为没有花鸟鱼虫与我们相伴,也没有飞禽走兽与我们为伍。

如果没有多姿多彩的生命形式,仅仅只剩下人类自己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将会变得索然无味,更何况没有其它生命,人类根本无法生存。

即使能生存下来,你也不可能喜欢这个灰暗的、无生气的、光秃秃的、无聊的世界。

没有生物多样性,你不会感受到树林带给你的绿意、海洋带给你的蓝色,也不会有你呼吸的空气、吃的食物、喝的水。

没有生物多样性,人类本身就会感到非常孤独,因为没有花鸟鱼虫与我们相伴,也没有飞禽走兽与我们为伍。

如果没
有多姿多彩的生命形式,仅仅只剩下人类自己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将会变得索然无味,更何况没有其它生命,人类根本无法生存。

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地球生命的基础,包括人类生存的基础。

除了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外,还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如艺术价值、美学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旅游价值等。

许多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物种的价值现在还不清楚,如果这些物种遭到破坏,后代人就不再有机会利用,因此必须注意保护,才能使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你的子孙后代拿着相机,却没有拍摄的东西,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得不到的东西却永远是最好的,在那个时候,再多的金钱也换不回他们的复生。

希望历史不会一次次重复,不会再有更多的物种在利益的枪口下走向生命的终结。

不仅需要碧海蓝天,也许呀更多的动物作为我们的朋友。

我们的镜头下仍然能够录下他们鲜活的消融便是对他们生命的一种敬畏!!!
参考文献:《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华南虎野外调查及栖息地评价》黄祥云;胡德夫;唐小平;王志臣;刘伟石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环境与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测中心《宜黄自然保护区华南虎野生种群调查及栖息地评价》黄祥云;胡德夫;刘伟石;Jeff Muntifering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环境与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测中心《华南虎的生存现状及保护生物学研究》……………………黄祥云北京林业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