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质量评价
扬州市地表水水资源质量变化调查评价
4 1
1 6
O
1 .% 88
O5 .
10 0%
6
1. 67 %
4. 76 2 . 21 %
I水文水资源 1 【 1
2 价项 目 . 评
超标项 目多为总磷 。 00~ 20 源地水质合格次数 , 全年水源地 水质 质缓慢好转 ,
湖泊 富营养化评价 项 目为总磷 、 监测评价次数 。 总氮 、 叶绿 素 f 高锰 酸盐 指数 、 t . 、 透明 度等 5 指标 。 项
一
4评价结果 .
养化评价水期 。
表 1 20 0 9年 水 功 能 区水 质 类 别 评价 结果
区、 个保 留区、 个过渡 区、 个饮 用 2 3 3
水 源 区 、 工业 用 水 区 、0个 农业 用 6个 3 水 区 、 渔 业 用 水 区 、 景 观 娱 乐 1个 3个
水资源 河 流长 度 (m ) k 湖 泊 水 面 面积 (I ) k 级 区 评 价 河 Ⅱ类 Ⅲ类 Ⅳ 类 V类 劣 V 评 价 湖 Ⅲ类 Ⅳ 类 名 称 流 长度 泊 面积
10 0 %
68 4. 6. 9 93 %
1 1 10 0 %
分汛期 、 非汛期 、 全年期 3 个时段 分别对扬州市 6 8个水功 能区进行评
价统 计 。
2评 价 项 目 .
渔 业 用 水 区 过 渡 区
景 观 娱 乐 用水 区 排 污控 制 区
3
3
O
1 4
9 .% 29
水 功 能 区
级 区
保 留 区
2
1O O % 1O 0 %
6 .% 67
缓冲 区
饮 用 水 源 区
水环境质量评价
水环境质量评价水环境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为了保护水资源,评价水环境质量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就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定义、评价指标以及评价方法进行探讨。
一、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定义水环境质量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对水体中的水质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定,以确定水体的污染状况以及是否符合规定的水质标准。
水环境质量评价是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主要包括生化指标、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
1. 生化指标生化指标主要研究水体中的生物群落结构和生态平衡状况,常用的生化指标包括溶解氧、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氮、总磷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富营养化状况以及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
2. 物理指标物理指标主要研究水体的物理性质和流动特性,常用的物理指标包括水温、透明度、悬浮物浓度、水体流速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水体的流动状况、沉积物的悬浮状况以及水体的热量分布等。
3. 化学指标化学指标主要研究水体中的化学物质含量和组成,常用的化学指标包括pH值、溶解盐度、重金属含量、有机污染物含量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水体的酸碱度、盐度、污染物浓度等信息。
三、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1. 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是根据水环境质量的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通过观察和判断水体的水质特征来评价水质。
定性评价主要依靠人工采样和实地观察,结合现场调查和经验判断进行评价,缺点是主观性较强。
2. 定量评价定量评价是通过采集水样,运用各种分析仪器对水样中的指标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标准和评价方法,对水体的水质进行定量评价。
定量评价方法更加客观和准确,但需要较为专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四、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意义水环境质量评价对于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水资源质量评价
第一节 河流泥沙水质评价 第二节 地表水水质评价 第三节 地下水水质评价
水资源质量简称水质,是指天然水体及特定水体中所含物 理成分、生物特征、物理性状和化学性质的总和。 水质是各种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的结果。 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同等重要,在确定供水源及水的用途 时必须同时考虑。 水质具有区域性和动态性。(水是流动的,水资源是可更 新性的和变化的) 水资源质量评价:对河流泥沙 天然水化学特征 水资 河流泥沙、天然水化学特征 河流泥沙 天然水化学特征、水资 源污染状况的评价内容及要求作了说明。(水资源评价 源污染状况 导则SL/T238-1999,A Guide To Water Resources Assessment)
3)按水的环境化学指标分类 化学需氧量:水体中进行氧化过程所消耗的氧量,以毫克 每升表示。 生化需氧量:水体中微生物分解有机化合物过程中所消耗 的溶解氧量。 4)按水的化学组成。(水中各种阴、阳离子的含量组合) 分类方案:舒卡列夫分类、阿廖金分类、苏林分类等。 分类标准见《水资源开发与保护》 分类标准见《水资源开发与保护》P98-100 -
Dm = 1 ∑ Di ∆pi 100 i =1
几何平均粒径:粒径取对数后进行平均去处,最求得 的平均粒径值称为几何平均粒径。
Dmg 1 n = exp ln Di ∆pi ∑ 100 i =1
粒径的形状 圆度:粒径棱和角的尖锐程度,为颗粒的平面投影图 像上各角曲率半径r1的平均值除以最大内切圆半径。
感官性因子 氧平衡因子 营养盐类因子 毒物因子 微生物因子
根据污染物的化学性质,还可将评价因子分为:
无机物 有机物 重金属
2.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分类标准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 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地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 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 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看标准
水资源的调查、评价与管
水资源调查、评价与经管一、水资源调查、评价与经管的基本概念水资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世界气象组织(WMO)把水资源定义为:作为水资源的水应当是可供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具有足够数量和可用质量,并可适合某地对水的需求而能长期供应的水源。
水资源调查:水资源调查是指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的调查。
水资源数量包括水气量、降水量、蒸发量、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量及水资源总量等。
水资源质量指的是水资源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如水污染状况等。
水资源评价:水资源评价是指对于水资源的源头、数量范围及其可依赖程度、水的质量等方面的确定,并在其基础上评估水资源利用和控制的可能性。
水资源经管:水资源经管是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调度等方面的实施,包括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手段,组织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协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治理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各地区、各部门间的用水矛盾;监督并限制各种不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和危害水源的行为;制定水左右的合理分配技术方案,处理好防洪和兴利的调度原则;提出并执行对供水系统及水源工程的优化调度技术方案,对来水量变化及水质情况进行监测与响应措施的经管等。
二、水资源调查、评价与经管的原理与方法GIS与RS技术在水资源调查中的应用水资源科学经管已成为保证人类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世界上许多国家应用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经管水资源所取得了巨大综合效益。
以GIS为核心的水资源经管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优势在于:(1)水资源信息统一集中经管,可减少信息流失和重复工作,便于信息资源共享;(2)促进水资源经管工作的规范化;(3)信息查询快速准确,表现形式图文并茂,可随时为社会提供咨询服务;(4)有效地辅助经管人员制定规划;(5)及时反映水资源--环境的动态变化。
这对于改善和提高水资源经管工作的效率、质量和科学决策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
水资源工程中的水资源评价与管理
水资源工程中的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水资源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所必须的一种资源。
然而,在城市化和工业化日益增长的今天,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愈发严重,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水资源工程中,水资源评价和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的相关问题。
一、水资源评价水资源评价是针对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了解水资源的供需状况,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水资源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文评价水文评价是对水文要素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包括水文量、水文周期、流量、水位等,从而为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水文评价主要通过对水文观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来实现。
2.水质评价水质评价是对水质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估,包括水温、PH值、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总大肠杆菌群等,从而了解水质状况,为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3.水生态评价水生态评价是对水生态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包括水生态结构、水生态功能等,从而了解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是指对水资源进行规划、管理、保护等一系列措施,旨在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满足人类社会对水的需求。
水资源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水资源规划水资源规划是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进行的长期、系统性规划,其目的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规划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水资源监测规划等方面。
2.水资源分配水资源分配是指将有限的水资源合理分配给不同的需求方,确保水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有效利用。
水资源分配的实施需要借助科学的技术手段,如水资源评价、水资源价格等手段。
3.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是指对水源地、水环境等进行合理保护,维护水资源的质量和水功能区的完整性。
水资源保护需要从源头开始,通过加强环境治理和污染防治,提高水资源的质量和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评价的主要内容
水资源评价的主要内容水资源评价是对某一地区的水资源进行综合考察和评估的过程。
它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综合分析了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利用等多个指标,从而达到对水资源状况的全面了解。
水资源评价在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水资源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水资源的量化评价是水资源评价的基础。
通过对水资源的流量、水位、蓄水量等指标的测量和分析,可以准确地了解水资源的数量情况。
同时,还需要考虑水资源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等因素,以便更好地把握水资源的供需情况。
其次,水资源的质量评价是水资源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水资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对水资源的质量进行评价非常重要。
通过对水样的采集和分析,可以评估水中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如 pH 值、溶解氧、悬浮物、氨氮、病原微生物等,从而判断水资源的健康状况。
再次,水资源的分布评价考察了水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分布存在差异,有些地区水资源丰富,而有些地区水资源匮乏。
水资源的分布评价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水资源的分布规律,从而更好地规划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此外,水资源的利用评价是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估。
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和效率直接影响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水资源的利用评价可以评估不同行业对水资源的利用情况,提出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建议,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综上所述,水资源评价是对水资源进行全面评估的过程,包括水资源的量化评价、质量评价、分布评价和利用评价。
水资源评价的结果可以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指导,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只有通过科学的水资源评价,才能更好地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sl395-2007 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
sl395-2007 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地表水资源已经成为人类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但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的发展,地表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保障地表水资源的质量,保护水环境,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国制定了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
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和国际上相关标准制定的技术规范,其目的是为了对地表水资源的污染程度进行科学、准确地评价,为地表水资源的管理、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主要包括了地表水质量的监测方法、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等内容。
首先,它对地表水质量监测方法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了水样采集、样品处理、分析方法等。
其次,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了化学指标、生物学指标和物理学指标等多个方面,其中化学指标包括了水中重金属、有机物、无机盐和氮、磷等元素的含量,生物学指标包括了水中微生物、藻类和底栖动物等,物理学指标包括了水体的透明度、色度和悬浮物等。
最后,评价标准是根据评价指标的监测结果进行定量评价,分为不同级别的水质等级。
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我国地表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规范的监测方法和科学的评价指标,可以准确地反映地表水资源的污染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它也可以帮助地方政府和企业适时地进行水资源保护和治理,从根本上减少地表水资源的污染和损害。
此外,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还可以促进地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障水资源供应。
然而,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在实际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监测方法和评价指标的操作复杂,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而一些地方和企业的监测能力有限,存在监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其次,评价标准需要有关部门进行认可和集中统一管理,但目前各地的水质评价标准存在差异,统一性不够。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提高监测能力和评价标准的统一性,进一步加强地表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水环境质量评价是指对水体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定量评判的过程。
评价水环境质量是为了了解和掌握水环境的现状,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和保护。
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中,水环境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水环境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监测指标的选择、水样采集和样品分析、水体环境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评价结果的解释和分析。
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方法是基于单一指标的评价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单一指标的监测结果来评价水环境质量。
例如,通过对水体中某种污染物浓度的监测来评价水环境质量。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只能反映水体中某种特定污染物的状况,不能全面准确地评价水体的环境质量。
第二种方法是基于综合指标的评价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综合多个指标的监测结果来评价水环境质量。
例如,可以通过综合考虑水体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水体的氧化还原电位、水体的pH值等指标来评价水环境质量。
这种方法可以全面准确地评价水体的环境质量,但监测和分析工作相对复杂,需要大量的数据和专门的实验设备。
第三种方法是基于生态学原理的评价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和生态学指标来评价水环境质量。
例如,可以通过调查和分析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底栖生物等指标来评价水环境质量。
这种方法能够反映水体中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状况,对评价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种方法是基于数学模型的评价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评价水环境质量。
例如,可以通过模拟水体中污染物的扩散和转移过程来评价水体的环境质量。
这种方法能够对水体中污染物的传输和分布进行定量分析,对评价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影响因素。
例如,水体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口密度等因素都会对水环境质量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水环境质量评价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总之,水环境质量评价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和多个指标,才能全面准确地评价水体的环境质量。
城市水资源质量评价
城市水资源质量评价摘要:在大量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分别对地表水、地下水质量进行了详细的评价。
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分别为河道水质、水库水质水功能区水质评价。
河道水质:本次评价的10条河流共有22个监测断面。
其中水化学特征分析选用12个断面,现状水质评价选用断面22个。
水质为Ⅱ类水的河长35.8km,Ⅲ类水的河长42.5km,Ⅳ类水河长151.1km,劣于Ⅴ类水河长9.1km。
水库水质:现状评价水库10座。
它们是白沙水库、纸坊水库、磨河水库、牛头水库、黄土岭水库、月湾水库、回龙池水库、柏桥水库、东炉水库、涧头河水库。
颍河5座水库,其中水库水质Ⅱ类2座,Ⅳ类3座。
石梁河2座水库,其中水库水质Ⅲ类1座,Ⅴ类1座,兰河评价3座水库,水质为Ⅳ类。
水库水质评价:水库水质汛期比非汛期好。
主要污染项目是溶解氧、化学需氧量。
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白沙水库变化趋势总硬度为和五日生化需氧量逐年上升趋势,氨氮和溶解氧变化趋势不明显、高锰酸盐指数呈下降趋势。
禹州橡胶坝总硬度、氯化物和氨氮呈逐年上升趋势,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变化不明显、溶解氧呈下降趋势。
水功能区状况评价:本次共评价水功能区5个,全年达标3个,2个不达标。
即颍河禹州饮用水源区——橡胶坝,颍河禹州排污区——楮河公路桥。
造成水功能区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是有机物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等。
禹州市的重要的供水水源地水质类别较差,供水量合格率低,应当进行治理,保证禹州市人民饮用水水源的水质安全。
地下水水质评价:此次评价范围为禹州市平原区、丘陵区、山区的浅层地下水、中深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
总评价面积1461km2。
监测井22眼,其中浅层井9眼,中深层井6眼,深层井7眼。
按禹州市总地下水面积算,浅层地下水超标率为24.45%,主要超标项目是总硬度、硝酸盐氮、溶解性总固体、亚硝酸盐氮。
中深层地下水超标率为13.31%。
深层地下水超标率为14.55%。
主要超标项目是总硬度、硝酸盐氮。
水资源质量评价
4、 若按存在状态可将水中的物质组分分为三类: (1)悬浮物:是由大于分子尺寸的颗粒组成。 (2)溶解物:靠浮力和黏滞力悬浮于水中溶解物质,是由分子或离子
组成。 (3)胶体物:被水的分子结构所支承胶体物质则介于悬浮物质与溶解
物质之间。
5、水中物质的颗粒大小还不能全面反映水 的综合特性,必须建立相应的水质指标,才 是判断水质量的具体衡量标准。
*增温带—处于常温带以下,地下水的温度随深度的加大而逐渐升高, 成为热水甚至蒸汽,其变化规律取决于地温梯度(℃/100m)。地温梯度的 平均值约为3℃/100m,通常变化在1.5-4℃/100m之间,但个别新火山活 动区可以很高。
因此,地下水的温度变化范围非常大。
>>按照温度,通常把水分为六类。
水的温度分类
例如水中含腐殖质呈黄色含低价铁呈淡蓝色含高价铁或猛呈黄色至棕黄色悬浮物呈浑浊的浅灰色硬水呈浅蓝色含硫化氢有臭蛋味含有机物及原生动物有腐物味霉味土腥味等含高价铁有发涩的锈味含硫酸铁或硫酸铀的水呈苦涩味含铀则有咸味等均可严重影响水资源作为饮用水源的利用
一、概述
1、水资源的质量问题是研究、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中心内容 之一。
物的含量。
②按透明度可将水分为四级。
分级
水透明度野外分级
说
明
透明的 无悬浮物,60cm水深可见3mm的粗线
微浊的 有少量悬浮物,大于30cm水深可见3mm的粗线
浑浊的 有较多的悬浮物,小于30cm水深可见3mm的粗线
极浊的 有大量的悬浮物,水深很小也不能看见3mm的粗线
(5)嗅(气味) ①水的气味取决于它所含有的气体成分与有机物质的气味: *水一般无气味; *硫化氢气体使水具有臭鸡蛋气味,含有氧化亚铁时水具有
07 第四章 水资源评价3——水资源的质量评价
河流泥沙分析、天然水化学特征
污染源调查评价
水质监测
评价结论
按照一定的数学 方法进行评价
确定评价标准
1.3水资源质量评价要求
评价单元划分
(一)地表水资源质 量现状评价要求
评价区内,应根据河道地理特征、污染源分布、
水质监测站网,划分成不同河段(湖、库区)作为
不可能利用水量:指由于缺少足够的工程调蓄能力 时的汛期弃水量。以及因水质不符合要求,导致水量无 法利用的水量。
不可以利用量:指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也包括 湖泊、沼泽内的生态需水量。
采用多年平均流量的百分比计算生态环境需水量, 或采用95%频率的月径流量作为生态需水量。
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
5.1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的任务
溶解氧(DO):是溶解于水体中的分子态氧。水
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
水质评价标准
3.1.1水质评价标准定义
01 水质好坏的评价,可从前面介绍的化学、 物理、生物学指标中筛选部分指标,并 根据水体实际监测结果来定性分析。
02 为适用于各种供水目的,需要对各种水 质成分制定一个统一标准或界限,这种 数量界限就是水质标准。
3.2.1地表水环 境质量标准
该标准基本项目适用于全国江 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 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 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 为五类。
3.2.2 地表水五类水域功能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 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 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 用水。
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水环境的质量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
保护和改善水环境质量,成为重要的任务和挑战。
为此,各国都纷纷制定了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以指导和管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介绍水环境质量评价的一般准则和方法,并举例说明不同水体类型的评价要点。
一、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准则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目标是对水体的健康状态和功能进行评估,以指导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评价标准应符合以下几项基本准则:1.科学性和客观性:评价标准应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和数据基础上,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2.综合性和系统性:水环境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水质、水量、生态环境等。
评价标准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建立一个系统的评价体系,以全面评估水环境质量。
3.可操作性和可行性:评价标准应具有实施的可行性,便于管理者和监测人员进行操作和实施,并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水环境质量评价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技术。
以下是常用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1.定性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是根据水体的外观、气味、味道等感知性指标,对水体进行判断和评价。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适用于一些简单的水体类型。
2.定量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方法是基于一定的标准和指标体系,通过测量水体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参数,对其进行定量化的评价。
这种方法较为科学和准确,适用于各类水体的评价。
3.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方法是通过对样本或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获取水环境质量评价所需的信息。
这种方法可以基于大量的数据,对水环境质量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三、不同水体类型的评价要点根据水体的不同特点和用途,水环境质量评价的要点也会有所不同。
以下举例说明几种常见水体类型的评价要点:1.地表水体评价要点:地表水体是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水源。
因此,地表水的质量评价要关注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九节 水资源质量评价
类等。 评价项 目 ( 参考 ) H值 、水温、总硬度 :p
评价项 目 分析方法和计算表达式: 迭用全江广大区域具备一般实验 室条件 、 ( 有传统经验的分析
方法 )
砷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 甲酸银比色法分析,其计算表达式:
 ̄( g L m /)
中
.
m:相当于三氧化二砷标准溶液的 u g v :水样体积 ( ) s
经济 损 益分 析 。
水资源质量评价是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简称 ,是环境质量评价体系中一种单要素评价 ,是据水的 用途 ,按一定评价参数、质量标准 、评价方法对水域的水质或综合体质量进行科学的定性 、定量评
定,选用参数分为单项参数或多项参数评价 ,按评价水体可分为河流 、湖 ( 、地表水、地下水等 库)
化学需氧量(
)
式中: 8 :氧 ( 2 o )的当量
Vs :水样体积 ( ) ,
氨氮:纳 氏试剂比色法分析 ,其计算表达式:
氨氮( / ) m 愕
m:氨标准溶液工作 曲线查氨氮量 ( ) 昭
T 、 I 4 ‘ - 4-
一
v :水样体积 ( ) s ,
挥发酚:4氨基安替 比林 比色法分析 ,其计算表达式: .
.
式中:
:
素
液
溶解氧 :碘量法测定,其计算表达式 N: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当量浓度
T 、 Iq4 ‘ -. -
^
溶
)
× 00 10
V:加入标准溶液体积 ( ) , 一 v ;水样体积 ( ) s ,
8 :氧 ( 2 0 )的当量 高锰酸盐指数 :高锰酸钾法 ( 酸性溶液中氧化 ) ,其计算表达式: N: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当量浓度
sl395-2007 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
sl395-2007 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第一部分:引言1.1 引言sl395-2007 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是我国地表水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技术标准之一,对于保护地表水资源、维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将深入探讨sl395-2007的相关内容,并对地表水资源进行综合评价,以期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规程。
1.2 了解sl395-2007sl395-2007是我国环境保护部于2007年发布的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是对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监测评价的重要指导文件。
该规程覆盖了地表水环境监测的技术要求、评价标准和方法、监测点设置、监测频度等内容,对于规范地表水环境监测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部分:sl395-2007的内容解析2.1 sl395-2007的技术要求sl395-2007规定了地表水环境监测的技术要求,包括监测设备和仪器的选择、监测点布设、监测频次、监测参数等内容。
这些技术要求对于保障地表水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指导监测人员开展地表水环境监测工作。
2.2 sl395-2007的评价标准和方法规程还规定了地表水环境质量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其中包括了对水质的理化指标、生物学指标、生态学指标等多方面内容的评价要求。
这些评价标准和方法的制定,能够更好地反映地表水环境的实际质量状况,并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3 sl395-2007的监测点设置和监测频度规程明确了地表水环境监测点的设置原则和方法,同时规定了监测频度,以确保监测数据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这些方面的规定对于确保地表水环境监测工作的全面性和连续性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更好地反映地表水环境的动态变化。
第三部分:综合评价地表水资源质量3.1 从地表水环境监测数据出发通过按照sl395-2007的要求进行地表水环境监测,并获取相关数据,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地表水资源的质量情况。
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评价地表水资源质量的重要依据。
水资源的质量监测与评价
水资源的质量监测与评价概述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水资源的质量监测和评价成为保障水资源安全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和方向。
水资源质量监测的意义保护人类健康水资源中存在着各种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污染物、细菌等。
对水资源的质量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水质问题,保护人类健康。
保护生态环境水资源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质的差异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直接的影响。
通过监测水质,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和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
保障农业和工业用水农业和工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巨大,而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业和工业的生产效益。
通过水质监测,可以及时了解水资源的质量,保障农业和工业水的供应。
水资源质量监测的方法与技术采集样品水资源质量监测的第一步是采集水样。
采集样品时,应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并根据不同的监测目的选择合适的采样容器和采样方法。
检测分析采集到水样后,需要进行各种检测分析。
常见的水质检测项目包括pH值、溶解氧、浊度、总氮、总磷、重金属、有机物等。
仪器设备水资源质量监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主要包括光谱仪、色谱仪、质谱仪、电化学分析仪等。
这些仪器设备可以对水样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准确的分析和测量。
数据处理与评价通过对水质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出水质的评价结果。
常见的水质评价指标包括水质类别、污染等级和达标率等。
水资源质量评价方法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是基于对水质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判断水质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
通过定性评价,可以初步了解水质情况并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定量评价定量评价是基于定量指标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
常见的定量评价方法包括水质指数法、污染指数法、贝叶斯网络模型等。
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方法是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综合分析各种水质指标的权重和相互关系,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水资源质量监测与评价的挑战与展望挑战•水质监测技术的更新换代•监测与评价指标的完善和适应性提高•数据管理与处理的难题展望•加强国家和地方对水资源质量监测与评价的支持和投入•推广并应用新型的监测技术和设备•建立完善的数据共享和管理机制结论水资源的质量监测与评价是保障水资源安全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
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
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地表水资源的质量是确保其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性条件。
为了保护地表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国家及地方政府和各级行政部门应该重视和加强地表水资源管理,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地表水质量并加以评价,以防止及控制水污染,有效地保护地表水环境,同时评价地表水资源利用效果,保证地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二、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1.价对象:评价的对象为水库、河流、湖泊、水文站、蓄滞洪区及水源地等地表水资源。
2.价内容:根据地表水资源的性质、利用目的及影响因素,对地表水资源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质量进行全面评价,对资源的状况和质量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3.价方法:采用水质分类和水质评价等综合分析方法,以综合应用较为完善的数据和理论模型,运用地表水资源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实地考察和检测,对地表水资源的质量影响因素及质量变化趋势进行评价,建立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体系。
三、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应用1.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应用于水资源管理,以辅助政府和水利部门进行水资源管理决策,有助于保护、维护地表水质量,减少水质污染。
2.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应用于水资源开发利用,以辅助水利部门科学合理的规划地表水资源,妥善调度和处理地表水质量。
3.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应加以应用于生态环境保护,以辅助政府和水利部门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控制水污染,保护地表水环境。
四、总结地表水资源的质量是确保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性条件,为此,国家及地方政府和各级行政部门应该重视和加强地表水资源管理,以便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地表水质量并加以评价。
而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则可以用于水资源管理、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从而有效地保护地表水环境,保证地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水化学特征
• 选站
凡具有长系列观测资料的地表天然水化学监测 站和基本地下水化学监测井,可作为选用站,缺测 和不足的资料应予以补测。
• 天然水化学类型的分类方法
阿廖金分类法(地表水) 舒卡列夫分类法(地下水)
• 天然水化学特征值计算
硬度及矿化度
• 天然水化学图
总硬度分布图、矿化度分布图和地表水化学类型 图
天然水化学特征
3 水资源污染状况
水资源污染状况评价内容
• • • • • • •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地表水资源质量现状评价 地表水污染负荷总量控制分析 地下水资源质量现状评价 水资源质量变化趋势分析及预测 水资源污染危害及经济损失分析 不同质量的可供水量估算及适用性分析。
污染源调查和评价
污染源调查和评价内容
单位体积浑水中所含泥沙的数量称含沙量,单 位为kg/m3。含沙量最大的河——黄河。
泥沙质沙 Sw 浑水的体积
河流泥沙
• 输沙量sediment runoff
一定时段内通过河道某断面的泥沙数量称为该 时段的输沙量,单位为kg或t。
W S w W u T
式中:W——断面输沙量,kg; Sw——断面含沙量,kg/m3; W——断面面积,㎡; U——断面平均流速,m/s; T——时段长,s。
2 天然水化学特征
天然水化学特征分析内容应包括天然水化学 类型及地区分布,天然水化学成分的年内、年际 变化,河流离子径流量(包括入海、出境、入境离 子径流量),河流离子径流模数及地区分布。 天然水化学特征分析参数一般选用pH值、矿 化度、总硬度、钾、钠、钙、镁、硫酸盐、硝酸 盐、碳酸盐、氯化物等,有条件地区可根据本地 区的水质及水文地质特征增加必要的参数。
The end,thank you!
• 污染物的来源、种类、浓度、数量、排放地点、 排放方式、排放规律; • 化肥、农药使用情况; • 固体废弃物堆放和处置情况; • 污水库及污水灌溉状况。
水资源质量的评价 • 评价标准
根据评价目的、水体用途、水质特性,选用相关 参数和相应的国家、行业或地方水质标准进行评 价。
• 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
河流泥沙
• 输沙率sediment discharge
单位时间(秒)水流输移的泥沙颗粒量(重量或体 积) 。
河流泥沙
• 输沙模数sediment transport modulus
输沙模数指河流某断面以上单位面积上所 输移的泥沙量,一般以t/km2〃a表示。包括流 域土壤与岩层被侵蚀后通过各级支流进入河流 的泥沙及河水对河床、河岸的冲刷和坍塌的泥 沙量。中国黄土高原粗砂区,河流输沙模数高 达10000t/km2〃a以上。 输沙模数高,表示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河 道输沙能力大;反之,表示流域水土流失弱, 河道输沙能力小。
水资源质量的评价
水资源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 选若干有代表性的评价单元和水质参数,用历年( 至少5年)的相同月份的监测资料对水资源质量状 况的年际变化作出趋势分析。
水资源污染危害及经济损失分析
• 调查、分析由于水体污染引起的缺水、水生态系 统恶化、水污染事故,以及水污染对人体健康、 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河流泥沙 天然水化学特征 水资源污染状况
1 河流泥沙
• 河流泥沙是反映河川径流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江河治理有较大的影响。本 次统计分析的河流泥沙主要是悬移质泥沙。 • 河流泥沙分析计算内容应包括河流输沙量、含沙 量及其时程分配和地区分布。 • 选择一些资料条件好、淤积严重的水库、湖泊和 河段,进行泥沙冲、淤变化情况分析。 • 选择中、小集水面积的典型流域,分析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对河流含沙量和输沙量的影响。
在评价区内,应根据河道地理特征、污染源分布、 水质监测站网,划分成不同河段(湖、库区)作为 评价单元。在评价大江、大河水资源质量时,应 划分成中泓水域与岸边水域,分别进行评价。应 描述地表水资源质量的时空变化及地区分布特征。 在人口稠密、工业集中、污染物排放量大的水域, 应进行水体污染负荷总量控制分析。
含沙量的时空变化
• 含沙量在河流横断面上的分布 随断面上水流情况不同而异。 如水流在断面上的分布比较均 匀,含沙量的横向分布较均匀。 如水流情况较复杂,则含沙量 的横向分布往往很不均匀。含 沙量沿河长的分布,一般从上 游向下游递减,也取决于流域 产沙特性、河道特性和支流汇 入等因素的影响程度。黄河中 游流经黄土高原,沿途有高含 沙量的支流汇入,因而含沙量 反而沿程增加,下游河床开阔, 大量泥沙落淤,含沙量才趋向 减小。
水资源质量的评价 • 地下水资源质量评价
评价对象主要是浅层地下水,其次是已开发利用的深层地 下水,评价内容应包括地下水污染途径和地下水资源质量 现状分析。
1 选用的监测井(孔)应具有代表性。 2 应将地表水、地下水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地表 水污染、污水库、污水灌溉和固体废弃物的堆放、 填埋等对地下水资源质量的影响。 3 应描述地下水资源质量的时空变化及地区分布 特征。
含沙量的时空变化
• 含沙量的时间变化 河流含沙量随时间而变化。一年中最大含沙量出现在 汛期,最小含沙量在枯水期。在一次洪水过程中,最大含 沙量称沙峰。沙峰不一定与洪峰同时出现,一年中首场大 洪水的沙峰常比洪峰出现早,以后则可能同时出现,也可 能沙峰滞后于洪峰。 • 含沙量的空间分布 通常在水面处最小,河底处最大。悬移质中粗粒泥沙 含量近河底很大。自河底向上则急剧减小。较细的颗粒, 如粉砂和粘土,沿水深的分布则较均匀。含沙量沿水深基 本呈某种指数曲线分布,指数值与泥沙颗粒的大小和水流 条件有关。由于水内各种副流的影响,最大的含沙量也可 能不在靠近河底,而是在河底以上的某一位置。
河流泥沙
• 测站与资料
选取主要河流控制站和区域代表站,采用长系列 实测泥沙资料,分析计算1956~1979年、1971~ 至今、1980~至今、1956~至今等三个统计系列 的多年平均含沙量和输沙量,以反映各河流泥沙 的时间变化情况。
河流泥沙
• 含沙量sediment charge (sediment concent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