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文学常识总结(必修顺序编排)
高中语文必修1-5、选修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1-5、选修文学常识【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
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着。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
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
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
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
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必修1-必修5文学常识

必修1-必修5文学常识必修1-必修5文学常识必修一1.诗歌:古代文学体裁之一,起源于古代劳动。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战国时期在南方出现的楚辞体代表作《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
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界,诗歌分为新体诗和旧体诗。
“五四”以前的诗歌统称为旧体诗,其中旧体诗又以唐代为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唐代以前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近体诗从唐代才开始兴起。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在格律方面——即能否押韵、讲究平仄、对仗。
近体诗又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
律诗都是八句的,有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绝句都是四句的,有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
五四以后兴起的新体诗也有格律诗和自由诗之分,其中用旧格律填写新内容的称为格律诗,像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其它的称为自由诗,像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和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等。
2.词是诗歌的一种。
词的全名为声腔,曲调,但不见曲子词。
到了唐五代开始出现发间曲子,也就是有了乐谱后而按谱写词,名为曲子词,后简称为词。
现存最早的民间曲子词是在敦煌莫高窟藏经室中发现的敦煌曲子词。
现存最早的文人词是李白的《忆秦娥》和《菩萨蛮》。
因而李白被尊为“百代词曲之祖”。
词发展于五代,到了宋代发展到顶峰。
根据风格特点,词有豪放和婉约之分;按照字数,词有小令、中调和长调之分。
3.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代著名诗人。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的明朗、沉挚。
4.徐志摩(1896-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
诗人、学者。
社的主要发起人和主要成员之一。
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名篇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在病中》等。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古代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汇总(必修一至必修五)必修一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3、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的谦称。
5、执事,办事的官吏,有时表示对对方的敬称。
6、竖子,对人的蔑称。
7、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8、中庶子:掌管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9、郎中,宫廷的侍卫。
10、关中,指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11、山东,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12、伯仲叔季是兄弟辈长幼的排行次序,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最小。
13、古人把一年分为四季,每个季度三个月,每一个季度的三个月分别称为:孟仲季。
比如,春季的第一个月称为孟春,第二个月称为仲春,第三个月称为季春,以此类推。
14、鲰生:浅陋无知的小人。
15、参乘:亦作:“骖乘”,古时候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必修二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有15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2、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3、《采薇》“曰归曰归,岁亦阳止”中,阳,指的是阴历十月。
4、《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汉刘向辑。
《离骚》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
5、《离骚》“回朕车以复路兮”中,朕,第一人称代词,自秦始皇起专用为皇帝的自称。
6、《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
7、《孔雀东南飞》“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中,结发,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文化常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文化常识汇编《烛之武退秦师》1.《左转》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5.大夫: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1.《国语》是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3.竖子:对人的蔑称。
4.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5.中庶子:管理国君车马之类的官。
6.郎中:宫廷的侍卫。
民间又称医生。
7.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
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黄河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优美的汉字》1.汉字的形体经历了由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演变过程。
分为古代汉字阶段(商代-秦代,甲骨文-小篆)和隶书楷书阶段(汉代-现代,隶书-楷书)。
2.关于汉字的形成,前人有所谓“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现代学者认为:六书前四种是构字法,后两种是用字发。
《奇妙的对联》1.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由骈文和律诗演变而来。
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2.对联为竖行书写,中间不加标点。
张贴时,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
《诗经》两首1.《诗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
原本只称《诗》、《诗三百》,汉代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它共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化常识整理

古代文学文化常识(必修1-5)必修1《沁园春·长沙》1.万户侯:食邑万户的侯爵,这里借指大军阀、大官僚。
万户,指侯爵封地内的户口,他们要向受封者交租税,服劳役。
2.⑴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词,产生于隋唐,全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又名“长短句” ,最初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乐歌唱的,后来,词逐渐与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他称为“诗余”还有人称之为“乐府诗”。
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如“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等。
不同的词牌,它的段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不同的规定。
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词题,如《沁园春·长沙》。
⑵词的分类:字数:小令:58字以内;中调:58~90个字;长调:91个字以上。
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以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五年间的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烛之武,郑国大夫。
《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
取材于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
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代学都有重要影响。
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代地理、历法时令、古代代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
《左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代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新课标人教语文必修一至五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化常识大全第一册: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以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五年间的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
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男爵等还真不是西方独有的,我们周朝就开始了。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就是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总体就是分封的土地多,人口多,相应名号也就高了。
3.子:古代对男子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国君、诸侯别称:比如春秋后期燕国通过兼并,土地也多了,但是一般称呼还是燕侯。
但是春秋后期周天子没什么地位,后期礼器乐崩,就是各诸侯礼仪、用的器物、奏的音乐都比较混乱,好多都用天子的,所以称呼也就混乱了。
到春秋后期,称呼大国国主公也行,也可以按照最初周天子分封的爵位称呼。
还有比如吴王夫差、楚庄王等,就是因为这些当时认为是蛮夷部落,周天子没有分封,自称为王的。
战国后期,大部分诸侯都自立为王,这个王不同于春秋时期的王。
有些时候称侯的,就是说他是诸侯的意思。
比如晋国是公,称侯的就是说他是诸侯。
楚国没被封,叫王也不合适,经常就其他国家拜访就称呼楚侯。
5.执事:办事的官员,文中可用作对对方的敬称。
6.《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
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纵横家的实战演习手册。
必修一到必修五文学常识

必修一----必修五文学常识汇总组稿王晓必修一1、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思想,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胜的正确道路。
毛泽东在抗战全面爆发后,领导人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写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著作。
毛泽东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战略决战的重大胜利。
1949年9 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1949 年10 月1 日,在北京天安门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建立的不可磨灭的巨大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
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2、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
中国现代象征主义诗人,又称“雨巷诗人”。
《雨巷》是象征主义代表作。
戴望舒为笔名,其笔名出自屈原《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3、徐志摩(1897年—1931年),现代诗人、散文家。
新月派代表诗人。
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
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
4、艾青(1910年—1996年),原名蒋海澄,浙江省金华人。
中国现代诗人。
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其作品被译成几十种文字。
5、《左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孔子的《春秋》所作的注解,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左传》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
《春秋左氏传》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6、《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又称《国策》。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高中语文必修1-5文化常识汇总

人教版课本必修1~5文化常识必修1文化常识《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
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
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
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
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
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人教版)全5册文化常识梳理汇总

(1—5)文化常识梳理
• 【必修一】
• 1.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爵位分为公、侯、伯、 子、男。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 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就是晋文公、秦穆公、 齐桓公等。总体就是分封的土地多,人口多,相应名号也就高了。 • 2.子:古代对男子尊称。 • 3.寡人:寡德之人,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 4.执事:办事的官员,可用作对对方的敬称。 • 5.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 【必修四】 • 11.皇天后土:皇天,古代指天,天帝。后土,古代指地,土神。天地或天 地神灵的总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亦作“后土 皇天”。 • 12.三辅: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 (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管辖的地区(辖境相当今陕西中部地 区)。 汉代在京城继续沿袭秦制的京畿制度。 • 陵邑制度:始于汉高祖,从长陵开始在陵墓旁修建陵城,入住迁入的富户; 其目的是扩大都城人口规模,打击六国旧贵族的势力,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是西汉丧葬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西汉统治者的一项强干弱支的重要措 施,对西汉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较大的影响。 • 13.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夏、商、周,大学的称谓各有不同, 五帝时期的大学名为成均, 在夏为东序,在商为右学,周代的大学名为上 庠,在洛邑王城西郊。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天人三策”,“愿陛下兴太 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
• 【必修三】
• 1.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 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 2.监生,国子监生员的简称,指明清两代在国子监(我国封建时 代的中央最高学府)读书的人。清代乾隆以后,国子监只存空名, 地主豪绅可以凭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监生资格。 • 3.理学,又称“道学”,是宋代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人 阐释儒家学说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认为“理”是宇宙的本体, 把“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天理”,提出“存天理, 灭人欲”的主张。 • 4.白帝城:古城名,在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山上。东汉初年公孙述 所筑,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名城为“白帝城”。 • 5.青冢,指王昭君的墓。传说冢上草色常青,故名“青冢”。
高中语文必修1-5文学常识汇总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学常识梳理必修1文学常识1.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乐府),是我国传统的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
词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词牌,古人填词用的(曲调名称),与作品内容无太大关系。
2.《沁园春长沙》,作者(毛泽东),中国现当代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本文选自《毛泽东诗词集》。
3.《雨巷》作者戴望舒,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的领袖,因成名作《雨巷》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4. 《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中国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派”代表人物,曾提出现代诗歌创作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主张。
5.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现代著名诗人。
作者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中,表现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
诗集有(《大堰河》《北方》《归来的歌》)等。
(自传性抒情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
6.《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因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7.《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
燕策三》)。
《战国策》既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是一部历史散文集。
又称《国策》,由西汉末年(刘向)编订。
8.《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作者是(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它也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它不仅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古代史书,而且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作。
鲁迅曾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至必修5文学常识汇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文学常识汇编《诗经》(《氓》选自《诗经·卫风》,《采薇》选自《小雅》)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也就是前1100年到前600年,约五百多年间的305篇作品。
六义为“风雅颂”(内容)“赋比兴”(表现手法),“风”是民间歌谣,“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开创了我国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圣人”,中国最早教育家,提倡‘礼’‘仁’,核心思想是“仁”。
《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的弟子编撰而成,语录体散文,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春秋》儒家经典之一,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的编年史,历史散文。
《国语》是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荆轲刺秦王》)国别体史书,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汇编,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孟轲(《寡人之于国也》)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人称亚圣,提出性善论,主张仁政王道。
《孟子》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记录了孟子的政治观点。
说理畅达,气势充沛,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庄周(《逍遥游》)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道家代表人物,和老子合成‘老庄’,主张‘无为’。
文章想象力强,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善用寓言故事。
《庄子》共33篇,分为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只有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
荀况(《劝学》)战国时期儒家代表,提倡性恶《荀子》大部分为荀况所作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开创了浪漫主义。
中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不朽作品。
他创立了“楚辞”,“楚辞”又称“楚词”,是屈原创造的一种新诗体。
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必修1—必修5文学常识

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必修1—必修5文学常识必修1文学常识1、《雨巷》戴望舒:“现代派”诗人的领袖。
有“雨巷诗人”的美称。
2、《再别康桥》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派”代表人物。
3、《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现代著名诗人,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
4、《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
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5、《战国策》:西汉学者刘向所编辑、校订的一部国别体的史书。
6、《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约三千年间的历史。
全书130篇。
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7、《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21年发表《阿Q正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名著。
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8、《小狗包弟》巴金:国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灭亡》等,中篇小说《寒夜》等,散文集《随想录》等。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现代著名散文家。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参与“百日维新”。
中国近代“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匠,著述丰厚,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10、《包身工》夏衍:现代著名剧作家。
主要作品:《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话剧剧本。
必修2文学常识1、《荷塘月色》朱自清: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背影》《踪迹》《欧游杂记》2、《故都的秋》郁达夫: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高中语文必备文学常识总结(必修一~必修五!超全!)

高中语文必备文学常识总结(必修一~必修五!超全!)必修一:文学常识1、戴望舒,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派诗人。
《雨巷》是其成名之作,并由此获“雨巷诗人”的称号。
2、《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是新月派主要诗人。
3、《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依孔子修定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5、《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的,共33篇,属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6、《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
《史记》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尽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与司司马光并称为“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
司马迁另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其坚毅之品质为历代传颂。
7、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1918 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孔乙己》等)、《彷徨》(包括《祝福》《伤逝》等)、《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和散文诗集《野草》;《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二心集》等多部杂文集。
《记念刘和珍君》选自《华盖集续编》。
8、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整理:必修1到必修5

• 6、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 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 的的主将,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是他在 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主要作品有:小说 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而 已集》《二心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 十六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 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 其一生人格精神的写照。 • 7、曹雪芹(约1724~约1764),清代小说家。 满族正白旗包衣,名霑(zhān),字梦阮,号雪 芹、芹圃、芹溪。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前 八十回。续作是由高鹗完成。 《红楼梦》中国古 代四大章回体长篇小说之一,内容丰富、情节曲 折、思想认识深刻、艺术手法精湛,是中国古典 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必修2 文学常识整理
• 1、史铁生,生于1951年,北京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 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合欢树》、 《务虚笔记》。 • 2、欧亨利(1862~1910〕,美国作家,善于描写美国社 会尤其是纽约百姓的生活。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 结局总使人“感到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又因描 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 默百科全书”。作品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 等。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 • (1)莫泊桑: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等,长篇小说 《一生》、《俊友》(又译做《漂亮的朋友》等。 • (2)契诃夫:十九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 家和短篇小说艺术大师。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变色龙》、 《苦恼》、《万卡》、《第六病室》、《套中人》等。
必修3文学常识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常识必修一1. 戴望舒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代表作《雨巷》.2.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市人。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著有《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集》等。
代表作《再别康桥》。
3. 艾青我国现代诗人,浙江金华人。
原名蒋海澄,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4.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步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
作者是左丘明,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5. 《战国策》西汉末刘向编定的国别体史书。
6. 《史记》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原称《太史公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列“二十四史”之首,《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7.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芝川镇)人。
著有《史记》。
8.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
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9. 巴金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
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散文集《随想录》。
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
代表作《家》《灭亡》《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10. 夏衍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
现代剧作家。
代表作有报告文学《包身工》,改编了电影文学剧本《春蚕》、《祝福》、《林家铺子》、《我的一家》等。
必修二1. 朱自清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代表作《春》《荷塘月色》《背影》等。
2. 郁达夫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原名郁文,字达夫。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沉沦》》和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
3. 陆蠡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抗日烈士。
郁达夫原名陆考原,字圣泉,笔名陆敏、六角。
代表作《囚绿记》《海星》《竹刀》。
4. 《诗经》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年间所产生的诗歌共三百零五首。
汉代以前称为“诗”或“诗三百”。
《诗经》开创了的反映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
《诗经》的内容:风(160民间歌谣)雅(105宫廷正乐)颂(40祭祀乐歌)。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
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六艺:《诗》《书》《易》《礼》《乐》《春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5.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
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6. 《离骚》中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是一部反映浪漫主义的杰出作品。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故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这些作品打破了以四言为主的格调,运用了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7. 《孔雀东南飞》我国最长的叙事诗,最早见于《玉台新咏》。
它是汉乐府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所谓乐府最先是指的音乐机关。
但魏晋六朝却将乐府所唱的诗,汉人原叫“歌诗”的也叫“乐府”,于是就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它继承并发扬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
汉乐府民歌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
8.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亡失主名的无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
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
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
9. 曹操字孟德,汉魏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
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四言诗上,题材全部是汉乐府诗歌,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为特色。
10.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因此称他为“田园诗人”,对后世特别是唐代诗有重大影响。
11. 王羲之字逸少,号澹斋,官至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12.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
豪放派代表人物。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他还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13.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谥号文,所以又称王文公。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
必修三1. 曹雪芹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
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后来父亲因事受株连,被革职抄家。
家庭的衰败使曹雪芹饱尝了人生的辛酸,他在人生的最后几十年里,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死后遗留下《红楼梦》前八十回的稿子。
《红楼梦》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思想认识深刻、艺术手法精湛,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2.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1918年,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而已集》等3. 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
其代表作有:《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太阳照常升起》、《乞力马扎罗的雪——海明威短篇小说精选集》。
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的陨落。
4,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祖籍陇西,生于中亚碎叶,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
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有《李太白集》。
代表诗作有:七言古诗:《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诗:《古风》59首,《长干行》,《子夜吴歌》,《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
5. 杜甫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又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称杜工部。
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
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传世。
代表诗作有: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望岳》、《登高》、《垂老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6.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他与元缜合称为“元白”。
7.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人。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
其核心思想是“仁义”,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
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晚年与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纂《孟子》一书。
8. 荀子名况,字卿,时人尊称“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
他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9. 贾谊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
18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20余岁被文帝召为博士。
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
但是在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
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直至33岁忧伤而死。
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
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都很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著。
10. 韩愈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11. 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他经历了法国近代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拿破仑帝国,波旁王朝,七月王朝)。
小时候成绩不好,在一次只有35名学生参加的会考中,竟名列第32,因此父母和教师都没有对巴尔扎克抱什么希望,更不要说发现他什么天才。
巴尔扎克大学毕业后便进了律师事务所,如他父母所希望的,这是“铁饭碗”。
但年轻的巴尔扎克不顾家庭反对,辞去职位专心写作。
在一处贫民窟的阁楼上,巴尔扎克开始他的作家生涯。
第一部作品悲剧《克伦威尔》未获成功,尔后与人合作从事滑稽小说和神怪小说的创作也未引起注意,遂做出版商,经营印刷厂和铸字厂,均以赔本告终,负债累累。
这巨额债务像恶梦一样缠绕着巴尔扎克,直至1850年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但他并未消沉,在他书房中布置了一座拿破仑的小像,并写下了激励自己一生的座右铭:“我要用笔完成他用剑所未能完成的事业。
”巴尔扎克在生活中跌跌撞撞地前行,但也就在这碰撞中认识了生活,而且比别人认识得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