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逊出游教案

合集下载

《威尔逊出游》的教案

《威尔逊出游》的教案

《威尔逊出游》的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威尔逊出游》是一部以探险、成长为主题的儿童文学作品。

通过讲述主人公威尔逊的冒险经历,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勇敢、善良、独立的品质。

1.2 教学目标(1)了解威尔逊的人物形象,体会其勇敢、善良、独立的品质。

(2)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探索未知的精神。

(4)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1.3 教学内容(1)威尔逊的人物形象分析。

(2)故事情节概括。

(3)文学手法鉴赏。

(4)主题探讨。

第二章:威尔逊的人物形象分析2.1 威尔逊的性格特点(1)勇敢:面对困境,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2)善良: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3)独立:自主思考,解决问题。

2.2 威尔逊的成长过程(1)从胆小怕事到勇敢面对挑战。

(2)从自私自利到关爱他人。

(3)从依赖他人到独立解决问题。

2.3 威尔逊的人物意义(1)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敢于探险。

(2)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3)独立思考,培养自主能力。

第三章:故事情节概括3.1 威尔逊的首次出游(1)目的:寻找传说中的神秘宝藏。

(2)过程:历经艰辛,结识新朋友。

(3)结果:虽然没有找到宝藏,但收获了友谊。

3.2 威尔逊的第二次出游(1)目的:拯救被困山洞的伙伴。

(2)过程:克服重重困难,成功救出伙伴。

(3)结果:伙伴们更加珍惜彼此,共同成长。

3.3 威尔逊的第三次出游(1)目的:探寻未知领域。

(2)过程:遭遇恶劣天气,陷入危机。

(3)结果: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克服困难。

第四章:文学手法鉴赏4.1 拟人手法(1)例子:将动物赋予人的情感和特点。

(2)作用:使故事更具趣味性,丰富人物形象。

4.2 夸张手法(1)例子:描述威尔逊的勇敢和独立。

(2)作用:突出人物特点,强调主题。

4.3 对比手法(1)例子:威尔逊与其他角色的性格对比。

(2)作用:凸显威尔逊的成长与变化。

最新审定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威尔逊出游》优质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

最新审定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威尔逊出游》优质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

《威尔逊出游》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威、尔、参、营、介、绍”等10个字,并会正确规范书写。

2.能够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意思,如“信心十足”、“难堪”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简述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做事要有计划、要细心,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事情。

教学重点能够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意思,如“信心十足”、“难堪”等。

教学难点能简述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做事要有计划、要细心,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事情。

教学方法讲授法与合作交流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课1.揭示课题,理解课题。

孩子们,你们有外出旅游或野营的经历吗?请大家谈谈自己外出的经历吧!学生自由畅、谈。

2.板书课题《威尔逊出游》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一个外国小朋友出游的故事,齐读课题,想知道什么:威尔逊是怎样一个孩子?在野营时遇到了什么困难?结果怎么样呢?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3.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一)初读课文,疏通字词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标出段落的序号。

2.出示生字新词检测。

重点注意:“威”和“营”的写法及笔顺。

3.课件检测掌握生字新词的情况。

威尔逊参加学校介绍电筒并且难堪参与单子出差佛罗里达4.同学们,你们真聪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记本课的生字词。

(二)再读课文,体会思想1.再次默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教给学生归纳写事文章的好方法:谁到什么地方干什么?学生汇报:课文讲了威尔逊到山里野营,妈妈发现他少带了衣服和手电筒,但没有提醒他,威尔逊回来后与妈妈总结了教训,明白了今后该怎么做。

2.指名读第1—3段。

边听边想:在威尔逊出游时,校方、妈妈、威尔逊分别做了哪些事?从他们的所做中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听后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批在旁边。

(1)校方:介绍营地,提出建议。

《威尔逊出游》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威尔逊出游》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威尔逊出游》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培养学生对科普知识的兴趣,了解蚂蚁的习性。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词汇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

(2)学会通过细节描述,描绘场景和人物形象。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选自《威尔逊出游》故事。

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 教学难点:蚂蚁习性的科普知识,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的态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出示蚂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蚂蚁的生活习性。

(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蚂蚁有什么了解?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理解情节,注意蚂蚁的习性描述。

(2)完成课后练习题,检测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性格特点,讨论威尔逊的形象。

(2)小组汇报: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强调关爱自然、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四、作业布置1. 课后作业:让学生续写故事,发挥创意,描述威尔逊的冒险。

2. 实践作业:观察身边的蚂蚁,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培养关爱自然的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 实践作业:了解学生对蚂蚁的观察情况,评价学生关爱自然的实际行动。

六、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等信息。

2. 图片素材:收集与蚂蚁相关的图片,用于教学导入和课堂讨论。

3. 视频素材:寻找关于蚂蚁生活习性的短视频,用于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威尔逊出游教案

威尔逊出游教案

威尔逊出游教案关键信息项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程名称:威尔逊出游教学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时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估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如“威尔逊、帐篷、麻烦”等。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威尔逊出游的经历和故事内容。

1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文中词句的含义。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从威尔逊的出游经历中,体会到独立自主、勇于实践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积极思考、主动解决的意识和能力。

12 教学方法121 讲授法讲解生字词的读音、写法和含义,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

对课文的重点段落和关键语句进行详细解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情感。

122 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威尔逊出游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做法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类似经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123 朗读法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注意语气、语调、停顿等,提高朗读水平。

学生分组朗读、个别朗读,通过朗读体会课文的情感和韵味。

13 教学时长131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5 分钟)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20 分钟)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0 分钟)课堂小结,布置作业(5 分钟)132 第二课时复习回顾(5 分钟)精读课文,理解感悟(25 分钟)拓展延伸,联系生活(10 分钟)课堂总结,作业布置(5 分钟)14 教学过程141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出游的小故事或展示一些出游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威尔逊出游》。

《威尔逊出游》教学设计

《威尔逊出游》教学设计
视频资源
通过播放与《威尔逊出游》相关的短片、纪录片或动画电影片段 ,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音频资源
利用配乐、音效等音频资料,营造故事氛围,增强学生的听觉体验 。
图片资源
展示与故事相关的插图、照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想象故事场景。
开发适合学生水平的拓展阅读材料
简化版故事书
针对低年级学生,提供简化版的故事书,降低阅读难度,同时保持 故事的核心内容。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威尔逊出游故事梗概
01
02
03
故事背景
介绍威尔逊的生活环境和 出游的原因。
出游过程
详细讲述威尔逊的出游经 历,包括他所见所闻和所 感。
故事结局
阐述威尔逊出游的收获和 意义。
重点词汇和句型讲解
重点词汇
列出故事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给出中文解释和例句。
句型讲解
选取故事中的典型句型,进行语法分析和用法说明,并提供相应的练习。
作者介绍
该作品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某某 某创作,其作品风格独特,深受 孩子们喜爱。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威 尔逊出游》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及 主题思想,同时培养阅读、理解和分 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 活、珍惜家庭的情感态度,以及积极 向上、乐观开朗的价值观。
提问导入
向学生提出与旅行相关的问题,如“你们喜欢旅行吗?”,“你们都去过哪些地 方旅行?”,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为课文学习做铺垫。
图片展示
展示一些旅行目的地的图片,如美丽的海滩、壮观的山脉等,激发学生对旅行的 兴趣和好奇心。

威尔逊出游教案

威尔逊出游教案

威尔逊出游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具体内容包括: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重组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过程,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重组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重组的原理。

2. 教学重点: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过程,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生物学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解威尔逊出游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知识讲解:(1)讲解基因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基因是生物体内控制性状的基本单位。

(2)讲解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过程,通过图解和实例让学生掌握基因的传递规律。

(3)讲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基因表现型的差异。

(4)讲解基因重组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基因重组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基因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基因的概念2. 基因的传递过程3.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4. 基因重组的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过程。

(2)举例说明基因的显性与隐性。

(3)解释基因重组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答案:(1)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过程:父母通过生殖细胞将基因传递给子代,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出基因控制的性状。

(2)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显性基因表现为红色,隐性基因表现为绿色。

《威尔逊出游》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威尔逊出游》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威尔逊出游》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威尔逊出游》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掌握故事中的基本词汇和短语。

1.2 技能目标:能够理解并朗读故事文本。

能够运用故事中的词汇和短语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故事概述:介绍《威尔逊出游》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引导学生对故事主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2.2 词汇和短语:列出故事中出现的基本词汇和短语。

引导学生进行词汇的认读和记忆。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阅读故事文本,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

回答与故事相关的问题,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3.2 口语交流: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运用故事中的词汇和短语进行口语交流。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故事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对故事主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4.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故事文本,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

回答与故事相关的问题,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4.3 口语交流: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运用故事中的词汇和短语进行口语交流。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估5.1 评估方法: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来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学生的口语交流表现来评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5.2 反馈和奖励:对学生的回答和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给予学生鼓励和奖励,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学材料:提供《威尔逊出游》的故事文本,包括文字和插图。

提供词汇和短语的卡片或幻灯片。

6.2 教学设施:教室内的桌椅排列成小组形式,方便学生进行小组活动。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故事文本和词汇卡片。

第七章:教学安排7.1 教学时间:本教案设计适用于一节40分钟的教学课堂。

7.2 教学流程:故事导入(5分钟)阅读理解(15分钟)口语交流(10分钟)评估与反馈(5分钟)第八章:教学拓展8.1 延伸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故事情节的角色扮演,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小学语文19-教案设计.威尔逊出游

小学语文19-教案设计.威尔逊出游

小学语文19-教案设计.威尔逊出游教学背景本教学内容是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篇课文——《威尔逊出游》的教学。

《威尔逊出游》是一篇优美的旅游故事,内容生动,情节曲折,语言通俗易懂,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适合小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文泛读能力的培养。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威尔逊出游》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文本中的词汇和句子,理解文章的主旨,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威尔逊出游》的词汇和句子;•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阅读文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文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教师出示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并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威尔逊出游》的背景;2.教师用图片展示威尔逊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

学习环节1.教师读课文,让学生跟读,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文章中的词汇和句子;2.教师分别讲解文章的每个段落,讲解语言的运用,让学生理解内容;3.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haunt、mysterious等;4.分组讨论,让学生归纳威尔逊在旅游中的所见所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5.对课文进行小结,让学生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

拓展环节1.小组合作,让学生编写一篇关于自己旅游经历的作文,并在课上进行展示和互评。

结束环节1.复习本节课学习内容,并总结学习成果。

教学评估1.阅读理解能力测试;2.口语表达测试;3.作文评分。

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上分组讨论的笔记;2.完成旅游经历作文;3.阅读自己喜欢的一篇文章,并写下阅读感受。

《威尔逊出游》教案

《威尔逊出游》教案

《威尔逊出游》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威尔逊出游》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通过分析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冲突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威尔逊是一只喜欢冒险的小狗,有一天,他决定独自出游,经历了一系列的冒险和挑战,最终回到了家。

2. 人物形象:威尔逊(勇敢、好奇、聪明)、遇到的陌生人(善良、乐于助人)、其他动物(友善、有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掌握、人物形象的把握、故事主题的理解。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故事主题。

2.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威尔逊与其他动物和陌生人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威尔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讲解故事情节:详细讲解威尔逊出游的经历,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冲突的方法。

3. 分析人物形象:分析威尔逊和其他角色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点。

4. 讨论故事主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主题,即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表达和团队合作。

3. 阅读理解测试:设计一份阅读理解测试,以评估学生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故事主题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故事文本:《威尔逊出游》的原文或改编文本。

2. 图片或插图:用于辅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阅读理解测试题:用于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视频或动画:可选,用于更加生动地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威尔逊出游》的教案

《威尔逊出游》的教案

《威尔逊出游》的教案第一章:威尔逊的角色介绍1.1 威尔逊是谁?介绍威尔逊的角色背景和特点引导学生对威尔逊产生兴趣1.2 威尔逊的生活环境描述威尔逊所处的家庭环境和工作场景让学生了解威尔逊的日常生活1.3 威尔逊的个性特点分析威尔逊的性格特点,如乐观、勇敢等引导学生学习威尔逊的积极品质第二章:威尔逊的出游计划2.1 制定出游计划介绍威尔逊制定出游计划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制定合理的计划2.2 准备出游装备描述威尔逊为出游所做的准备让学生了解出游所需的基本装备2.3 出游的目的地介绍威尔逊选择出游目的地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喜欢的出游目的地第三章:威尔逊的冒险之旅3.1 威尔逊的冒险经历描述威尔逊在出游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引导学生学习威尔逊的勇敢和坚持精神3.2 威尔逊的解决问题能力分析威尔逊如何解决出游过程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3.3 威尔逊的成长与变化展示威尔逊在冒险过程中的成长和变化引导学生思考个人成长的重要性第四章:威尔逊的归来与反思4.1 威尔逊的归来描述威尔逊完成冒险后的归来情景引导学生理解归来的意义4.2 威尔逊的反思4.3 威尔逊的未来计划介绍威尔逊对未来计划的思考和规划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未来计划强调威尔逊的品质和教训5.2 拓展活动设计相关的拓展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参与,提高学习效果第六章:威尔逊与自然环境的互动探讨威尔逊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引导学生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关爱6.2 威尔逊的环保行动描述威尔逊在出游过程中采取的环保措施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实际行动6.3 自然环境对威尔逊的影响分析自然环境对威尔逊身心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第七章:友谊与互助的重要性7.1 威尔逊与同伴的友谊描述威尔逊与同伴之间的互动和友谊7.2 威尔逊的互助精神分析威尔逊在困难时如何得到他人的帮助以及他如何帮助他人引导学生学习互助精神,培养团队协作能力7.3 友谊与互助在生活中的意义探讨友谊和互助在个人成长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珍惜身边的友谊和互助第八章:文化差异的认识与尊重8.1 威尔逊遭遇的文化差异描述威尔逊在出游过程中遇到的文化差异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分析威尔逊如何适应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引导学生学习跨文化沟通和适应的能力8.3 文化差异的认识与尊重的意义探讨认识和尊重文化差异在当今多元社会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多元文化的交流和互动第九章:教案实践与反思9.1 教案实践设计相关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将威尔逊的品质和教训运用到自己的行为中9.2 学生反馈与反思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和收获9.3 教案改进与完善根据学生反馈,对教案进行改进和完善确保教案更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回顾整个教案的结构和内容,强调重点和目标10.2 展望未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于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鼓励学生勇敢面对挑战,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10.3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通过作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应用所学知识和品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威尔逊的角色介绍解析:威尔逊的个性特点对于理解他在故事中的行为和决策至关重要。

小学语文19-教案设计.威尔逊出游

小学语文19-教案设计.威尔逊出游

小学语文19-教案设计.威尔逊出游教学内容:《威尔逊出游》教学目标:1. 通过本文学习,了解美国总统威尔逊的生平事迹,能够描述他在出游中的所见所闻;2.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文章中的生词、词组及长难句,理解文章的脉络和主旨;3.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性认识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对文章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归纳,并表达自己的观点;4.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化修养,培养其热爱读书、爱国爱民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美国总统威尔逊的生平事迹,能够描述他在出游中的所见所闻。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的生词、词组及长难句,理解文章的脉络和主旨。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学生讨论、小组合作、个人阅读、课堂展示。

教学过程:Step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你们知道这是谁吗?他有何特别之处?”回答:这是美国总统威尔逊。

他是美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他在政治、法律、文学、教育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在美国的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Step2. 预习课文(20分钟)1.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威尔逊出游的情景和所见所闻,掌握文章中的重要人物、词语、词组;(个人阅读)2.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印象和感受,对文章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归纳;(小组讨论)3. 学生解释文中出现的一些重要词汇和词组,例如官方照片、生平事迹、萨克拉门托河、看望病患等。

(课堂讲解)Step3. 合作学习(20分钟)1. 小组讨论,小组内部分工合作,相互讨论引导走读,完成针对文章的问题解答,梳理文章脉络和主题;2. 小组代表进行总结与展示。

(问题1:文章中的主题是什么?问题2:文章中描述威尔逊的出游地点和时间?问题3:文章中威尔逊对民生、对弱势群体的表达和关注?问题4:感受:威尔逊的生平与我们有什么启示?)Step4. 教师点评(10分钟)1. 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点评合作过程中学生表现情况;2. 老师总结本课主要内容,强调总体感受,以及个别同学的反馈意见。

《威尔逊出游》教学设计教教学设计.doc

《威尔逊出游》教学设计教教学设计.doc

《威尔逊出游》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3、学习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体会雷锋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体会雷锋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习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体会雷锋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

2、师生搜集有关雷锋的资料。

如:雷锋画像、雷锋的故事、雷锋的阿记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及组成的词语,并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读明白课文的大意。

教学难点:写好课文中的一些生字,如:捅宿添等。

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一、导入l你知道每年的3月5日是什么日子吗?(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2雷锋是怎样的一个人呢?(生介绍,师补充)3板书课题,读题,质疑生介绍自己了解的雷锋事迹读题,质疑进入学习状态,读课题,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

长句子要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指名读,要求声音响亮,读音正确。

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对了掌声送给他,有错误举手纠正。

(2)出示词语小韩雷锋火炉吭声捅炉子半宿煤块添饭暖烘烘要求不但要读准确,还要读好,把词语的意思读出来。

指名读②评价③再指名读齐读(3)交流读书收获:通过初读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读课文,指明分段读读课文4、课文主要内容。

自读课文,读准带音节的字,反复朗读课文中的长句。

`自学生字:同桌学习,先读准字音,在文中勾画出生字词语,借助字典理解字意,并找出形近字肢和技扯和址理解词语结合生活实际暖烘烘等词语的意思。

(学习用换词语、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的方法进行。

)借助词典理解词语。

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

1、查字词典2、联系上下文。

交流读书收获。

集体评议交流练习,比赛讲雷峰为战友做很小的好事情的故事三、出示生字,指导书写范写,明确注意点重点指导捅宿添等的写法。

《威尔逊出游》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威尔逊出游》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威尔逊出游》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威尔逊出游》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2)培养学生理解文本、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

(2)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培养学生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

(3)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团队精神。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勇气。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威尔逊出游》故事文本。

2.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主要角色的特点分析。

3. 教学难点:文本中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句子结构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野生动物,激发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威尔逊出游》的故事背景。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故事文本,理解故事情节。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文本,回答问题。

(3)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角色分析:(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角色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等。

四、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阅读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阅读练习:评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以及对生僻词汇、句子结构的应用能力。

3. 读后感: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对故事主题的思考和体会。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其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情境模拟:模拟故事中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其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频率、问题回答等情况,评估其参与度。

《威尔逊出游》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威尔逊出游》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威尔逊出游》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了解和理解《威尔逊出游》的故事情节和角色。

1.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1.3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威尔逊出游》故事文本。

2.2 教学辅助材料:与故事相关的图片、视频等。

2.3 教学目标:通过阅读故事,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话题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3.2 阅读故事:让学生阅读《威尔逊出游》故事文本,引导他们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

3.3 讨论和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引导他们进行口头表达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故事情节和角色的理解程度。

4.2 评估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思维能力,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分享,了解他们的语言运用和思考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与故事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

5.2 故事文本和相关参考资料。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互动阅读:教师与学生一起阅读故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共同探讨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

6.2 分角色朗读:学生分角色朗读故事,增强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体验。

6.3 情景模拟: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中的场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创造力。

第七章:教学活动7.1 故事讲述:学生选择一个角色,以故事讲述的形式,向其他同学介绍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

7.2 故事续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故事情节进行续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7.3 角色分析:学生分析故事中的角色性格和动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第八章:教学评价8.1 学生阅读理解评价: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故事情节和角色的理解程度。

8.2 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评价:通过学生的讨论、讲述和角色扮演,评估他们的口头表达和思维能力。

威尔逊出游的教学教案范文

威尔逊出游的教学教案范文

威尔逊出游的教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能够复述故事内容。

2. 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通过故事学习,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动物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故事主题:关爱动物,尊重自然。

2. 故事主要人物:威尔逊、小鸟、兔子、松鼠等。

3. 故事情节:威尔逊在出游过程中,与小鸟、兔子、松鼠等动物的互动,以及他对待这些动物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动物的品质。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故事中的情节进行分析和评价。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故事,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对故事中的具体情节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以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出游的意义和目的。

2. 阅读故事:学生自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情感。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 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对故事中的具体情节进行分析和评价。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故事主题,强调关爱动物、尊重自然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环节的积极性,评估他们的参与程度。

2. 故事复述:检测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掌握程度,评估他们的记忆和复述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检查他们对故事主题的理解和思考。

七、教学资源:1. 故事文本:提供清晰的的故事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2. 图片资料:准备与故事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故事情境。

3.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故事背景,阅读故事,理解情节。

2. 第二课时:讨论交流,案例分析,总结提升。

小学语文19-教案设计.威尔逊出游

小学语文19-教案设计.威尔逊出游

小学语文19-教案设计.威尔逊出游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 了解威尔逊出游的故事内容; - 掌握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 学会使用适当的语音语调朗读故事。

2. 教学准备•课本《小学语文19》•PPT幻灯片•黑板、粉笔和橡皮•学生练习册3.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对旅游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例如:“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去过哪些有趣的地方?”展示故事(10分钟)教师使用PPT展示故事《威尔逊出游》,并朗读故事内容。

同时,教师可以使用图片、音频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回答问题(15分钟)教师提出几个与故事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例如:“威尔逊和他的家人去了哪个地方?为什么他们去那里?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学习词汇(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一起学习故事中的重要词汇,例如“旅游”、“车祸”、“海滩”等。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或拼音等方式辅助学生记忆词汇。

学习句型(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故事中的重要句型,例如“我们一家人决定去旅游。

”、“在海滩上,威尔逊玩得很开心。

”等。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句型的运用。

朗读练习(15分钟)教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朗读练习,每个小组轮流朗读故事中的段落。

教师在朗读过程中给予学生正确的语音和语调指导。

拓展活动(15分钟)教师安排一个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讨论他们想去的旅游地点,并展示自己的意见。

学生可以用口头表达,也可以用写作的方式呈现。

4. 课堂总结教师通过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朗读故事中的进步。

同时,鼓励学生继续保持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并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阅读。

5.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学习练习册中完成相关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同时,要求学生找一则有关旅游的新闻报道或故事,并进行朗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威尔逊出游
教学目标:
1.根据文旁的批注,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做事情
要有计划,要细心,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事情的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根据批注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做事情要有计划,要细心,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事情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妈妈为什么发现威尔逊没有带齐东西没有提醒他?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审题质疑
1、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第19课威尔逊出游(师板题)
2、生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些什么?
(预设:谁是威尔逊?到哪儿出游?他是个怎样的孩子?他怎么出游?为什么出游?出游的结果怎
样?、、、、、、)
二、初读感知自主解疑
1、出示自探提示(一)
请你用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用“——”画出文中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自学生字。

(2)用“”批注文中你不理解的词,可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它们的意思。

(3)初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解决了哪些问题?
2、生潜心批读,自我探究。

3、师生合探。

(1)出示生字卡,指名生领读,生跟读。

(2)指名生提醒大家注意难写易错的字。

如:威、筒、、、、、、
(3)不理解的词,提出来共同解决。

(4)你解决了哪些问题?(针对质疑问题进行解决)你初读课文后,心中又产生哪些疑问?(师针对所
提问题进行归纳梳理)
三、“提示”引路自读探究
1、出示自探提示(二)
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做上批注。

(1)妈妈发现威尔逊没有带手电筒和足够的衣服时,为什么不提醒他呢?
(2)威尔逊回来后,妈妈为什么明知故问?
2、生带着问题读书,自主解疑。

四、多元导悟解疑合探
A、师生合探第1个问题,感悟妈妈不提醒的原因。

1、快速浏览课文,这个问题与哪个自然段有联系?(第三自然段)谁来读读这一自然段?(指名生读)
2、出示:“但是妈妈并没有说什么。

”请你推测一下,妈妈此时心里在想什么?(生发挥想象)
3、生同桌讨论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4、师小结:妈妈要给孩子尝试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亲身经历自己去悟道理,正是这样的想法才不提醒他。

B、师生合探第2个问题,感悟妈妈的良苦用心。

1、分角色朗读4——12自然段中人物对话。

2、生自由读课文4——12自然段,结合旁批思考问题,
自主解决。

(1)妈妈明知故问了哪些问题?(2)威尔逊忘带
手电筒和衣服带少的原因各是什么?(3)威尔逊从
这两件事中各有什么收获?
3、生自主学习。

4、小组内交流。

5、师检查学习情况。

6、师总结:妈妈明知故问地问了这些问题,目的是引
导他认识自己错在哪儿,明白今后该怎么做,真是用心良苦啊!
五、质疑再探拓展运用
1、课文学到这儿,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吗?你还有哪些不
理解的地方?(预设:假如妈妈及时提醒了他会怎么样?、、、、、、)
2、你以前遇到这些类似的情况没有?家长通常是怎么
做的?你赞成这种做法吗?为什么?
六、总结课文
是啊,生活是千变万化的,不论学校的老师还是你们的父母都不可能在经历每一件事之前,将所有的本领和技巧都传授给你,生活的路终究要自己走。

通过本节课,你有些什么收获呢?(可从威尔逊明白的道理,母亲对子女教育的方式,威尔逊的人物形象等方面说。


七、作业
双休日到了,全家准备出去游玩,请你结合实际,制定一个秋游计划。

附板书:
19 威尔逊出游
起因:参加野营活动做事要有计划
经过:出游前自己做准备要根据实际情况
结果:出游后知道该怎么做处理事情
<威尔逊出游>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我于十月二十四日讲授这节课后,我觉得有以下方面值得总结的。

这次讲课,我在设计教案时候,想到了孙老师告诉我们的“少讲多练”的方法,于是把对学生的作业辅导内容加了上去。

事实证明孙老师是对的,我的这种做法是正确的。

但还落实得不够好,今后还将继续在这方面钻研方法。

同时我对于学生的表现比较满意。

他们大胆积极举手发言,普通话相对标准,朗读水平进一步提高。

但是由于我的瞻前顾后,使得这次献课有以下一些瑕疵。

1. 上课前,我认真钻研了教材,设计了详细的教学方案。

我对于我的这个方案比较满意,但是在实际操作时候有所疏漏。

如在指导朗读方面,因为害怕时间不够而临时舍去了“分角色读,师生配合读”等朗读指导。

但事实证明我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违背了我要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的教学目的。

其实我在平时教学时候非常注意朗诵训练的,这能够从学生的齐读和指名读中体现出学生的朗读水平,偏偏在这次上课中埋没了我的特长,更违背了教学目标。

而我的教学时间之所以不够,是因为我在分析课文时候还是讲多了,从而耽误了朗读时间。

2. 教案中的拓展实践训练有问题。

“某一个周末,你要和家人外出旅游,请列一个单子,看看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在这个设计中我没能告诉他们具体的地方或者是方向,使得学生在落实“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事情”这个教学目的时候不能完成,这是我的疏忽大意。

谢谢听课的老师给我指出来。

3. 平时上课时候因为害怕耽误时间,或者影响纪律,所以分小组讨论的次数不算多,而这次组内献课时候就明显显露出学生对于小组讨论的形式比较陌生,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讨论什么,怎样讨论。

课后还有老师给我指出,三年级的学生要开始学会拿着书读而不是指着字读,这是我从来没有注意到更没有想到的地方,今后在上课中我会注意这些细节的训练。

总之,这次讲课中,我有得有失。

通过这次总结后,我会保持我的教学特长,改进我的教学方式,提高我的教学水平,使我能够真正当个优秀的语文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