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复习(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二章
1.中医治法-和营法的分类
★和营法:是用调和营血的药物使经络疏通,血脉调和流畅,从而达到疮疡肿消痛止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外科疾病中疮疡多因“营气不从,逆于肉理”而形成,所以和营法在内治法中应用比较广泛。
★外科常用的和营法主要分活血化瘀法和活血逐瘀法。
①活血化瘀
常用药物:桃仁、红花、当归、赤芍、红藤。方剂举例:红四物汤
适应证:经络阻隔、气血凝滞引起的外科疾病,症见肿疡或溃后肿硬疼痛不减,结块色红较淡或不红或青紫者,皆可应用,而以急性化脓性炎症迁延至慢性炎症阶段最为适宜。
常见病症如瘀血流注、慢性炎症性疾病,皮肤病之结节、赘生物、肿块、血瘤、紫癜、肥厚、皮肤发硬、疤痕疙瘩,肛门病之血栓外痔、直肠息肉,急腹症之肠粘连,乳房病之乳腺小叶增生症,男性病之前列腺增生症等。
②活血逐瘀
常用药物:蜇虫、水蛭、虻虫、三棱、莪术。方剂举例:活血化坚汤、大黄zhe虫丸
适应证:瘀血凝聚,闭塞经络引起的外科疾病,症见患肢末端发凉,痠痛麻木,间歇性跛行,甚则疼痛剧烈难忍,患肢末端坏死或患肢肿痛,肌肤温度增高等。
常见病证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血栓性静脉炎等。
2.中医对外科疾病辨证的总纲
①阴阳辨证是八纲辨证的总纲,也是外科疾病辨证的总纲。
②《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③《疡医大全•论阴阳法》:凡诊视痈疽,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
④从局部证候进行阴阳辨证
3.外科疾病的主要发病机理
★病因:外感六淫、外来伤害、感受特殊之毒、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伤虚损
★外科疾病发病的总机理: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
致病因素的作用导致机体产生病态:
①局部变化:局部气血疑滞,经络阻塞
②整体变化:脏腑功能失调——可以是病因,也可以是局部原发病变所造成的损害③邪正盛衰的对比变化是疾病发生发展的
决定因素
▲邪正盛衰:
①“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直接影响着疾病的预后与转归。
②正气旺盛,临床多为阳证、实证,发展顺利,预后良好。
③正气足之全身症状:有高热、烦躁、便结、溲赤、苔黄、舌红、脉实有力等;
③正气足之局部症状:因病而异,如邪实正盛的阳证疮疡,局部高肿根束,焮热灼痛,脓出稠厚,易溃易敛;
④正气不足则表现为阴证、虚证;正虚邪实或正虚邪恋则容易逆变,预后不良。
⑤正气虚之全身症状:面黄神倦,或潮热盗汗,舌红或淡,脉虚无力等;
⑥正气虚之局部症状:多见患处色白、平塌或坚硬结肿,不红不热,不痛或微痛,溃后脓水清稀淋漓,久不收口,迁延难愈,或毒盛内陷脏腑而为败证。
☆邪正盛衰与转归:病程转归:取决于正邪之强弱对比
(1)正胜邪弱
①早期:如能及时调整局部郁闭的气血,使病变较快地消复
②中期:能清解托毒外出,疏通病变局部郁闭的气血
③后期:促进伤口愈合,不致余邪留恋(2)正邪相当:病情发展变化具有双极性(取决于正邪的消长,外部治疗的干预是否得当)
①邪极盛,正虽未虚:邪毒走散入血►走黄
②正已虚,邪虽不盛:邪毒内陷脏腑►内陷
③邪正盛衰的变化受治疗用药的影响较大:
④如阳证疮疡初期,过度内服寒凉攻伐药物,常使正气内伤,气血凝滞而毒聚不散。
⑤重症或久病伤正之后,或热毒伤阴,或脓泄大伤气血,实证阳证可转为虚证阴证,从而导致正邪关系的本质发生变化。
▲气血凝滞:是指气血运行障碍而致其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
①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为动态的变化,因而病理过程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②局部气血凝滞——疼痛、肿胀、结节、肿块、出血、皮肤增厚、紫斑等。☆气血运行对疾病转化过程的影响:
致病因素
局部气血凝滞消散吸收痊愈
郁而化热热胜肉腐成脓
☆气血盛衰对疾病的发生及转化的影响
气血盛气血虚
发病难易
起发易难
破溃易难
收口易难
☆气血阻滞于人体,因部位不同而各具特征:
①阻于肺则咳喘咯血;阻于肝则胁痛;阻于脾胃则呕吐腹胀;阻于膀胱则淋浊、癃闭、血尿;阻于肌肤则刺痛、肿胀、瘀斑、血肿;阻于筋骨则酸胀疼痛;阻于经脉则肢体拘急,活动不利,麻木冷痛。
②气血凝滞,郁而化热,热胜肉腐,则蒸酿液化为脓。
★经络阻塞:
①经络阻塞与气滞血瘀是互为因果的发病机理、
②经络的局部虚弱:是外科疾病发病的必要条件。
③头皮外伤血肿导致油风;长时间站立,经脉瘀阻常并发臁疮;长期卧床,局部受压可致经络受损,终致气滞血瘀并发褥疮等。
④经络是传导毒邪的通路:体表毒邪内攻脏腑,脏腑病变由里达表。
★脏腑失和:
①外科疾病虽然绝大多数发于体表的皮、肉、脉、筋、骨的某一部位,但与脏腑有着一定的联系。
②《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③《外科启玄》亦云:“凡疮疡,皆由五脏不和,六腑雍滞,则令经脉不通而生焉。”
④“有诸内必形诸外”、“有诸外必本诸内”。
⑤因此,外科疾病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有
关。
☆脏腑功能对疾病的发生及预后的影响:
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不足
影响脏腑功能疮疡邪毒走散
内攻脏腑
走黄内陷
4.中医外科内治法及特点
☆内治法的的三个总则:外科疾病的辨证施治原则,一般可以依疮疡为代表,故从其病程的初起、成脓、溃后三个阶段,相应设有消,托,补三大内治原则。
①消法: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方药,使初起的肿疡邪毒不致结聚成脓而得以消散的一种治法,古称内消法,是一切肿疡初期的治法总则。
适用于:未成脓的初期肿疡;非化脓性肿块性疾病;各种皮肤病
▲在消法的具体运用(
★消法————
解表法——辛凉解表法、辛温解表法;通里法——攻下法、润下法;
清热法——清热解毒、请气分热、清血分热、养阴清热、清骨蒸潮热、清心开窍;
温通法——温经通阳、散寒化痰、温经散寒、祛风化湿;
祛痰法——疏风化痰、清热化痰、解郁化痰、养营化痰;
理湿法——清热利湿法、燥湿健脾、祛风除湿法;
行气法——疏肝解郁、行气活血、理气解郁、化痰软坚;
和营法——活血化瘀、活血逐瘀;
★托法————
透托、补托;
★补法————
补益法:益气法、养血法、气血双补法、滋阴法、助阳法;
养胃法:理脾和胃、和胃化浊、清养胃阴)上,则应针对其病种病位、病因病情,灵活变通,辨证论治。
▲在表者解表,里实者通里,热毒者清热,寒凝者温通,痰浊者祛痰,湿阻者理湿,气滞者行气,血瘀者和营等。
▲还应结合患者体质的强弱、肿疡所属的经络部位等加减应用。
▲消法可使未成脓者得以内消,即使不能消散,也可移深居浅,转重为轻。
▲注意:疮形已成(已成脓),不可内消,否则毒散不收,气血受损,或脓毒内蓄,侵蚀好肉,甚至腐烂筋骨,溃后难敛。
5.托法的概念
①托法:是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扩散和内陷的一种治法,古称托里法、内托法,是一切外疡中期的治法总则。“扶正达邪”
②适应证:适用于外疡中期,热毒已腐肉成脓,一时疮口不能破溃,或机体正气虚弱,无力托毒外出的病证。
③临床上根据病人体质强弱和邪毒盛衰状况,分为透托法和补托法二种治疗方法,其中补托法又可分为益气托毒法和温阳托毒法。
第三章无菌术与外科基本技能
1.高压蒸气灭菌法概念、原理、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高压蒸气灭菌法--最普遍,效果可靠
①概念
②原理:当蒸气压力达到102.97~137.2kPa 时,温度可达121~126 ℃,维持30分钟,即能杀死包括具有顽强抵抗力的细菌芽孢在内的一切细菌。
③适用于一切能耐受高温的物品,如金属器械、玻璃、搪瓷、敷料、橡胶类、药物等灭菌。
④注意事项
☆需要灭菌的各种包裹不应过紧、过大,一般控制在50cm×30cm×30cm;排列不要过密,包扎不要过紧。
☆包内和包外各贴一条灭菌指示带。
☆易燃和易爆炸物品如碘仿、苯类等,禁用高压蒸气灭菌法;锐利器械如刀、剪不宜用此法灭菌,以免变钝。
☆瓶装液体灭菌时,只能用纱布包扎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