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品作文:《美学散步》读后感_1000字作文
《美学散步》读后感精选【10篇】
《美学散步》读后感精选【10篇】《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生前惟一一部结集出版的美学著作。
作者没有建构什么美学理论体系,而是用他行云流水般的抒情笔触、爱美的心灵引领读者去体味来自生活中无所不在的艺术美,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学散步》读后感精选【10篇】,欢迎阅读和分享。
《美学散步》读后感篇1山川草木,泥墙黛瓦。
究竟是什么在梦境里时隐时现?是自然的造化还是本心的感受让我看见落照里白帆点点的月夜的海,听闻那海潮如诉衷曲的絮语。
行走在中国的文化檐廊里,天空的白云貌似永久飘逸,覆成桥畔的垂柳给人无限的遐思。
月总是出现在诗人的心腑里,“坐久浑忘身世外,僧窗冻月夜深明”,静穆的月夜不禁让人寒意顿起。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月又被描摹成念乡的使者。
诗人对月的无尽感怀使月的姿态丰富多彩,美渗透在诗人的笔下。
朝阳下无意瞥见一枝带露的花,感觉着它生命的新鲜,生意的无尽,自由而无所挂碍,便产生了无穷的不可言说之美。
美还在同情里,美在同疏林透射的斜阳共舞中,美在同蓝天闪闪的星光合奏中,美在同黄昏初现的冷月齐颤中。
无限的同情对于星天云月,鸟语泉鸣,死生离合,喜笑悲啼。
同情是一种情感的交融与共振,亦是美之所蕴含。
罗素曾说:“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止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而又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他从对人类的同情中获得幸福的动力,但是同情更是可以移至山川草木,亭台瓦楼乃至万事万物,就像是虽然走进原野,发现花能解语,鸟亦知情,亦觉得山水云树,月色星光是我们有知觉,有感情的姊妹同胞。
这样,美就漫步在纯洁的同情之中。
再转阁游行于文学艺术境界之中,恍惚如乘上一叶小舟游荡在山水诗画中观摩亭岸垂柳,飞鸟掠痕。
方士庶在《天墉庵随笔》里说“山水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
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
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
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
美学散步读后感三篇
美学散步读后感三篇美学散步读后感篇一闲闲的碎语,但字字珠玑,品味雕琢的文字,畅游美学的境界,仿佛美玉一般,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体会一份清闲的淡泊,感悟一遭情景交融,宁静的心中,独恋一份美的意韵。
宗白华先生美的态度即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
他在书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这里充满了亲切感与家园感。
宇宙之大,无非虚实相生,美无处不在。
宗先生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丰富的动力学”,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
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
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
新鲜活泼的心境,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
而宗白华先生似乎轻而易举的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动和气韵。
这种境界是“一内在自足的境界,无待于外而自成意义丰富的小宇宙,启示着宇宙人生的更深的一层真实。
”它不是从无边的空间指向无限,而是从无边回到万物,返回自身,回归“小宇宙”。
它属于有限之中,又让人从有限中发现永恒。
可以说,宗先生中的美学思想已然把中国传统的哲学、美学——儒佛道三合而一了。
在阅读中思考,我感到书中的每一篇文章皆是一颗珍奇的宝石,它们折射着理性与感性的光芒。
或论诗画与书法,或论音乐与舞蹈,或论建筑与雕塑,自然与艺术的乃至整个人生宇宙之美的事物。
凡宗先生所论及的,他总在直观的把握后,欣赏它,赞美它,评判它。
他以散文的抒情方式,以诗人灵感闪现时的思维方式,表达自己精辟的美学见解。
如他在评罗丹的雕刻时这样写到:“我这次看到了罗丹的雕刻,就是看到了一种光明……你看那自然何等调和,何等完满,何等神秘不可思议!这大自然的全体不就是一个理性的数学,情绪的音乐,意志的波澜么?一言以蔽之,我感到这宇宙的图画是个大优美精神的表现。
”读了这样的文字,谁会以为他是在评价艺术作品?而又有谁能说这不是在评艺术作品呢?清代王船山在论诗时说:“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是诗家正法眼藏。
美学散步读后感
美学散步读后感美学散步读后感(通用11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学散步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美学散步读后感篇1闲闲的碎语,但字字珠玑,品味雕琢的文字,畅游美学的境界,仿佛美玉一般,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体会一份清闲的淡泊,感悟一遭情景交融,宁静的心中,独恋一份美的意韵。
宗白华先生美的态度即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
他在书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这里充满了亲切感与家园感。
宇宙之大,无非虚实相生,美无处不在。
宗先生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丰富的动力学”,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
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
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
新鲜活泼的心境,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
而宗白华先生似乎轻而易举的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动和气韵。
这种境界是“一内在自足的境界,无待于外而自成意义丰富的小宇宙,启示着宇宙人生的更深的一层真实。
”它不是从无边的空间指向无限,而是从无边回到万物,返回自身,回归“小宇宙”。
它属于有限之中,又让人从有限中发现永恒。
可以说,宗先生中的美学思想已然把中国传统的哲学、美学——儒佛道三合而一了。
在阅读中思考,我感到书中的每一篇文章皆是一颗珍奇的宝石,它们折射着理性与感性的光芒。
或论诗画与书法,或论音乐与舞蹈,或论建筑与雕塑,自然与艺术的乃至整个人生宇宙之美的事物。
凡宗先生所论及的,他总在直观的把握后,欣赏它,赞美它,评判它。
他以散文的抒情方式,以诗人灵感闪现时的思维方式,表达自己精辟的美学见解。
如他在评罗丹的雕刻时这样写到:“我这次看到了罗丹的雕刻,就是看到了一种光明……你看那自然何等调和,何等完满,何等神秘不可思议!这大自然的全体不就是一个理性的数学,情绪的音乐,意志的波澜么?一言以蔽之,我感到这宇宙的图画是个大优美精神的表现。
宗白华的《美学散步》读后感(通用6篇)
宗白华的《美学散步》读后感(通用6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宗白华的《美学散步》读后感(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宗白华的《美学散步》读后感1《美学散步》里给我印象较深的是以下内容:诗、画的美及两者的关系、书法、音乐和建筑、国外的雕塑,以及艺术意境和从艺术中反映出来的哲学理念。
作者的文字流利、内容丰富优美、见解独到。
关于诗和画的分界,作者认为:诗传画外意。
诗留给人更深长的想象空间,他列举了达芬奇用了四年时间画出的蒙娜丽莎的眼睛。
有时候诗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就像一些摄影作品的题目一样,能够拔高艺术作品境界。
另外,诗还能咏时间,而画只能捕捉瞬间。
很多诗像印象派,比如王昌龄的《初日》:初日净金闺,先照床前暖;斜光入罗幕,稍稍亲丝管;云发不能梳,杨花更吹满。
多么美妙的一副香闺画啊。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图画中。
”“太阳的光,洗着她早起的灵魂。
天边的月,犹似她昨夜的残梦。
”自然无往而不美。
何以故?以其处处表现这种不可思议的活力故。
照相片无往而美。
何以故?以其只摄取了自然的表面,而不能表现自然底面的精神故。
要有发现自然中美的眼睛,心中要有诗的意境。
“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
”王安石诗:杨柳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相见江南。
“半江残月欲无影,一岸冷云何处香。
”悠悠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中国各门传统艺术(诗文、绘画、戏剧、音乐、书法、建筑)往往相互影响,甚至相互包含(如诗文、绘画中可以找到园林建筑艺术所给予的美感或园林建筑要求的美,而园林建筑艺术又受诗歌绘画的影响,具有诗情画意)。
作者将中国传统的美感或美的理想(诗歌、绘画、工艺美术等)归纳为两类:芙蓉出水的美和错采镂金的美。
其中,魏晋六朝是一个转变的关键。
陶渊明的诗顾恺之的画王羲之的字都是一种自然可爱的美,汉赋、明清的瓷器、京剧舞台上浓厚的彩色的美是错采镂金的美。
《美学散步》的读后感范文
《美学散步》的读后感范文《美学散步》的读后感范文《美学散步》的读后感范文1真正有点感觉的是读宗先生的《美学散步》。
此书较为具体,如同书名,仿佛是在美学的境地里做一次心灵的散步,诗乐书画,悠哉美哉,还可收获良多。
正如他在前言里说到的:散步的时候可以偶尔在路旁折到一枝鲜花,也可以在路旁拾起别人弃之不顾而自己感兴趣的燕石。
无论鲜花或燕石,不必珍视,也不必丢弃,放在桌上可以做散步后的回念。
说这两本书究竟与我与中秋又何干呢?不,我想真正对美有困惑的人,是看得出来干系的。
宗先生在“美从何处寻”这章中,讲到了寻找美的两种方法:“移我情”和“移世界”。
移我情就是改造我们的情绪和思想,使之能够发现美并创造的表达美,以成为艺术。
“我们的情感要经过一番洗涤,克服小己的私欲和厉害计较才能发现深度的美。
”移世界就是改变世界的现象,使它能够成为美的对象。
比如月亮,就常常被用来美化世界。
虽然宗先生一直强调美是客观存在的,但在我看来,无论移我情还是移世界,都将是人为的主观的对美的探寻。
当代社会机器轰鸣、网络发达,人们早已没了赏月的闲情,更别说这晚无月的中秋。
问题是这样的美境就丢失了吗?如果所有的物质我们都看不到美,一切都只是原子分子,那么“世界是不是就变成了灰白色的骸骨,机械的死的过程了?”都市人常常要么困惑生活无趣,要么只顾忙碌焦虑,无法发见身边的美,为什么呢?“我们在自己的心里找不到美,那么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如果一个人情感波折、思想矛盾,恐怕尝到的是苦闷,而不会是美,所以,“忘掉自我,忘掉自己的情绪的波动、思想起伏,不把自己关在狭小的心的圈子里,不只是在自己的心里而是到广阔天地里去寻找美”,我们才能真正找到美。
这大概是我这样的都市人去找这样的书来读的原因吧!《美学散步》的读后感范文2当你翻开这书时,便会想全心全意一气呵成地看完,不希望中间会有任何间断,因为在看的过程中经常会遇见令人拍案叫绝的美言好句。
完整地研读有助于对这本书里的所有思想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对其中东西方文化碰撞有更为深入的把握。
《美学散步》读后感
《美学散步》读后感《美学散步》读后感引导语:《美学散步》是一本非常值得观看的书籍,而有关《美学散步》读后感要怎么写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篇一:《美学散步》读后感《美学散步》是一本不厚、很小的书籍,可是里面的思想却熠熠发光。
作者是宗白华先生,因为作者是个诗人,所以整本书的主要风格是诗意浓厚,闲适舒缓,令人读起来非常有趣味,不会失于泛泛而谈,但又不至于过于深奥难懂。
当你翻开这书时,便会想全心全意一气呵成地看完,不希望中间会有任何间断,因为在看的过程中经常会遇见令人拍案叫绝的美言好句。
完整地研读有助于对这本书里的所有思想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对其中东西方文化碰撞有更为深入的把握。
当我真的如饥似渴地将这本书狼吞虎咽般读完之后,还是手不释卷。
于是我又想重新仔仔细细地将其中所有的思想品味一番,咀嚼一番。
所以我采用了通读和精读两种方法。
通读只让我对这本书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全书风格上讲,文笔优美,行文如云卷云舒,自然而闲适。
从其内容来说,交融中西,有很深沉的哲学蕴于其中,不会艰涩难通,但是你也不能马上获得其中真意,要如散步般,逢到一处好景致时,便要驻足细赏。
《美学散步》这部书就是这样的,行到思想灵光闪现处,要静下心来思考,比照自身,有何感悟。
这一功夫是后来在细读的过程中才慢慢体会出来的。
今还记得里面有引用李丽对宗白华《美学散步》的评论,她是这样说的:“‘散步’当中有古老周易演绎我们祖先‘天人合一’观念的直观、感知和体验;有禅宗以净的心去体悟观照万物的境界;有老庄、玄学追求的灵气飞扬的思辨智慧;有亚里士多德的明晰合逻辑的理性色彩;有休姆经验主义哲学中对感官体验的重视;有康德把时空作为人类感知方式,把心灵作为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的真知灼见;有黑格尔否定的思考的辩证思维;还有在20世纪中西文化碰撞中为人们普遍运用的比较中见同异,同异中辨特征的方法,以及文化溯源的方法。
”我非常同意李丽精警的评价,而且她表达的是那样的紧凑。
《美学散步》读后感
《美学散步》读后感《美学散步》读后感篇一《美学散步》是一本不厚、很小的书籍,可是里面的思想却熠熠发光。
作者是宗白华先生,因为作者是个诗人,所以整本书的主要风格是诗意浓厚,闲适舒缓,令人读起来非常有趣味,不会失于泛泛而谈,但又不至于过于深奥难懂。
当你翻开这书时,便会想全心全意一气呵成地看完,不希望中间会有任何间断,因为在看的过程中经常会遇见令人拍案叫绝的美言好句。
完整地研读有助于对这本书里的所有思想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对其中东西方文化碰撞有更为深入的把握。
当我真的如饥似渴地将这本书狼吞虎咽般读完之后,还是手不释卷。
于是我又想重新仔仔细细地将其中所有的思想品味一番,咀嚼一番。
所以我采用了通读和精读两种方法。
通读只让我对这本书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全书风格上讲,文笔优美,行文如云卷云舒,自然而闲适。
从其内容来说,交融中西,有很深沉的哲学蕴于其中,不会艰涩难通,但是你也不能马上获得其中真意,要如散步般,逢到一处好景致时,便要驻足细赏。
《美学散步》这部书就是这样的,行到思想灵光闪现处,要静下心来思考,比照自身,有何感悟。
这一功夫是后来在细读的过程中才慢慢体会出来的。
今还记得里面有引用李丽对宗白华《美学散步》的评论,她是这样说的:“‘散步’当中有古老周易演绎我们祖先‘天人合一’观念的直观、感知和体验;有禅宗以净的心去体悟观照万物的境界;有老庄、玄学追求的灵气飞扬的思辨智慧;有亚里士多德的明晰合逻辑的理性色彩;有休姆经验主义哲学中对感官体验的重视;有康德把时空作为人类感知方式,把心灵作为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的真知灼见;有黑格尔否定的思考的辩证思维;还有在20世纪中西文化碰撞中为人们普遍运用的比较中见同异,同异中辨特征的方法,以及文化溯源的方法。
”我非常同意李丽精警的评价,而且她表达的是那样的紧凑。
《美学散步》读后感篇二任何一个爱美的中国人,任何一个热爱中国艺术的人,都应该读这部书——《美学散步》。
在现代中国美学史上,有两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朱光潜与宗白华。
《美学散步》读书心得最新范文5篇
If you want to rise, there are two things, that is, you must be an eagle or a reptile.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美学散步》读书心得最新范文5篇《美学散步》读书心得范文一最近读到一两本关于美学的书籍,我庆幸自己能够想到读它们,因为在此之前对于美学我是个门外汉(现在也不算内行),更不了解到底什么是美。
读易先生的《破门而入——讲美学》,才知道美学不是教你“装房子、买衣服、交女朋友”,而是相当大的一个社会科学,它原本是在各艺术门类学科之上的学科,是个统领。
抽象而枯燥其实才是美学研究的特点,因此西方美学的大家也都是哲学家,比如柏拉图、苏格拉底,还有康德和黑格尔。
既然美学也是哲学,她就必定具备哲学求真理的特点,但什么是才是真正的美,如同哲学里其他问题一样,往往是没有统一答案的。
虽然易先生讲的深入浅出、幽默风趣,读此书我仍然费力,因为它需要一颗极其抽象的哲学的头脑。
真正有点感觉的是读宗先生的《美学散步》。
此书较为具体,如同书名,仿佛是在美学的境地里做一次心灵的散步,诗乐书画,悠哉美哉,还可收获良多。
正如他在前言里说到的:散步的时候可以偶尔在路旁折到一枝鲜花,也可以在路旁拾起别人弃之不顾而自己感兴趣的燕石。
无论鲜花或燕石,不必珍视,也不必丢弃,放在桌上可以做散步后的回念。
说这两本书究竟与我与中秋又何干呢?不,我想真正对美有困惑的人,是看得出来干系的。
宗先生在“美从何处寻”这章中,讲到了寻找美的两种方法:“移我情”和“移世界”。
移我情就是改造我们的情绪和思想,使之能够发现美并创造的表达美,以成为艺术。
“我们的情感要经过一番洗涤,克服小己的私欲和厉害计较才能发现深度的美。
”移世界就是改变世界的现象,使它能够成为美的对象。
比如月亮,就常常被用来美化世界。
虽然宗先生一直强调美是客观存在的,但在我看来,无论移我情还是移世界,都将是人为的主观的对美的探寻。
《美学散步》读后感
《美学散步》读后感《美学散步》读后感(一)《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生前惟一一部结集出版的美学着作。
作者没有建构什么美学理论体系,而是用他行云流水般的抒情笔触、爱美的心灵引领读者去体味来自生活中无所不在的艺术美,待得我散步归来,我发觉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升华与净化。
对于体味中国艺术至境,宗白华原则的是从“错彩镂金”走向“芙蓉出水”,以他特有的方式将中国美学的各方特色熔铸出来并标举到了极致。
宗白华先生认为,美学的内容,不一定在于哲学的分析、辑的考察,也可以在于个人的行动所启示的美的体会和体验。
他的美学研究不重哲学的分析、逻辑的考察,而重趣谈、风度、艺术和审美的体验;不是从逻辑定义和概念辨析出发,而是从美的体会或体验出发;不是纠缠于本质、对象、特征等美学理论的空泛讨论,而是凭借自己深沉的心胸去充分领略、感受大自然、艺术人中的生命美、境界美。
宗白华美的态度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
他在书中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满了亲切感与家园感。
宗先生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
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
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
而他似乎轻而易举地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动和气韵。
任何一个爱美的中国人,任何一个热爱中国艺术的人,都应该读这部书――《美学散步》。
《美学散步》读后感(二)《美学散步》是一本不厚、很小的书籍,可是里面的思想却熠熠发光。
作者是宗白华先生,因为作者是个诗人,所以整本书的主要风格是诗意浓厚,闲适舒缓,令人读起来非常有趣味,不会失于泛泛而谈,但又不至于过于深奥难懂。
当你翻开这书时,便会想全心全意一气呵成地看完,不希望中间会有任何间断,因为在看的过程中经常会遇见令人拍案叫绝的美言好句。
《美学散步》读书心得范文(7篇)
《美学散步》读书心得范文(精选7篇)《美学散步》读书心得范文(精选7篇)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
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美学散步》读书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当我把《美学散步》从图书馆给借回来后,发现它的内容根本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全是专业术语而且文诌诌的学术著作,而是文辞优美、洋溢着艺术灵性和诗情的美学奇葩。
阅读这本书确实是一种享受,宗白华先生用他抒情的笔触、透彻的感悟引领读者体味中西艺术的精髓,待我们“散步”归来,就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心灵和灵魂得到了很好的净化和升华。
宗白华先生用自己的心灵和灵魂感受着世间万物,并用行云流水般流畅美妙的文字将其诉诸笔端。
在宗先生看来,散步是自由的,但并不因此就绝对是非逻辑的,亚里士多德在“散步”中建立了体系性思想,庄子在“散步”中领悟到了宇宙的玄妙,达·芬奇在散步中捕捉到了美的真谛。
在各种美学现象和艺术门类之间,“散步”是梳理美学、艺术学思想、亲近艺术灵动的方法;在中西美学之间,“散步”是凸显中国传统美学个性精神的方式。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上网搜索过一些关于宗白华先生的信息,原来宗白华先生与朱光潜、蔡仪、高尔泰、李泽厚并称为中国当代五大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治学特点是不建体系,而是注重对艺术的直接感悟。
就正如刘小枫对宗白华先生的评价那样:“作为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根本立场是探寻人生的生活成为艺术品似的创造,在宗白华先生那里,艺术问题首先是人生问题,艺术是一种人生观,艺术式的人生才使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思想生成和开展于军事和学术危机的特殊的历史时期,古老的祖国既面临政治、军事的压力,又面临学术的危机。
在排山倒海的“西化”风潮中,他并不随波逐流,坚持以中国传统的美学为根基,以西方思辨的成果为参照,凸显古典美学的梳理和阐发。
他在用他自己的看法引导我们去欣赏中国的诗歌、绘画、音乐。
宗白华的《美学散步》读后感
宗白华的《美学散步》读后感宗白华的《美学散步》读后感篇一闲闲的碎语,但字字珠玑,品味雕琢的文字,畅游美学的境界,仿佛美玉一般,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体会一份清闲的淡泊,感悟一遭情景交融,宁静的心中,独恋一份美的意韵。
宗白华先生美的态度即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
他在书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这里充满了亲切感与家园感。
宇宙之大,无非虚实相生,美无处不在。
宗先生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丰富的动力学”,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
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
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
新鲜活泼的心境,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
而宗白华先生似乎轻而易举的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动和气韵。
这种境界是“一内在自足的境界,无待于外而自成意义丰富的小宇宙,启示着宇宙人生的更深的一层真实。
”它不是从无边的空间指向无限,而是从无边回到万物,返回自身,回归“小宇宙”。
它属于有限之中,又让人从有限中发现永恒。
可以说,宗先生中的美学思想已然把中国传统的哲学、美学——儒佛道三合而一了。
在阅读中思考,我感到书中的每一篇文章皆是一颗珍奇的宝石,它们折射着理性与感性的光芒。
或论诗画与书法,或论音乐与舞蹈,或论建筑与雕塑,自然与艺术的乃至整个人生宇宙之美的事物。
凡宗先生所论及的,他总在直观的把握后,欣赏它,赞美它,评判它。
他以散文的抒情方式,以诗人灵感闪现时的思维方式,表达自己精辟的美学见解。
如他在评罗丹的雕刻时这样写到:“我这次看到了罗丹的雕刻,就是看到了一种光明……你看那自然何等调和,何等完满,何等神秘不可思议!这大自然的全体不就是一个理性的数学,情绪的音乐,意志的波澜么?一言以蔽之,我感到这宇宙的图画是个大优美精神的表现。
”读了这样的文字,谁会以为他是在评价艺术作品?而又有谁能说这不是在评艺术作品呢?宗白华的《美学散步》读后感篇二:《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生前惟一一部结集出版的美学著作。
美学散步感悟心得体会作文(3篇)
第1篇自从踏上美学散步的道路,我仿佛走进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漫步在美的海洋,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体会到了艺术的魅力,更明白了人生的真谛。
在这段旅程中,我收获颇丰,感悟良多。
一、漫步自然之美漫步于大自然之中,我感受到了无尽的美好。
那清晨的阳光,如金色的瀑布,洒在大地上,给万物披上了一层金纱;那绚丽的晚霞,如梦幻般的画卷,让人陶醉其中;那潺潺的溪流,如天籁之音,洗涤着我们的心灵。
漫步于自然之美,我明白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体会到了生命的宝贵。
1. 感受阳光之美阳光,是生命之源,也是美的象征。
在阳光的照耀下,万物生长,生机勃勃。
我漫步在公园的小径上,沐浴在阳光下,感受到了阳光的温暖。
那阳光洒在脸上,如母亲的抚摸,让我陶醉其中。
我明白了阳光之美,在于它带给我们的温暖和希望。
2. 陶醉于晚霞之美每当傍晚时分,天空中的晚霞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我漫步在湖边,欣赏着那美丽的晚霞,仿佛置身于仙境。
晚霞之美,在于它那变幻无穷的色彩,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3. 感悟溪流之美潺潺的溪流,如天籁之音,让人陶醉。
我漫步在溪边,倾听着溪流的歌声,感受着它的美丽。
溪流之美,在于它那清澈的水质,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的善良。
二、漫步艺术之美艺术之美,无处不在。
漫步于艺术的殿堂,我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体会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
1. 欣赏绘画之美绘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我漫步在美术馆,欣赏着那些精美的画作。
那些画作如同一首首优美的诗篇,诉说着艺术家心中的故事。
我明白了绘画之美,在于它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
2. 品味音乐之美音乐,是一种无国界的美。
我漫步在音乐厅,聆听着一曲曲美妙的旋律。
那些音符跳跃在空中,如精灵般翩翩起舞。
我明白了音乐之美,在于它所激发的情感和灵魂。
3. 感悟建筑之美建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我漫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欣赏着那些古老的建筑。
那些建筑如同一座座历史的丰碑,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我明白了建筑之美,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美学散步读后感(精选9篇)
美学散步读后感(精选9篇)美学散步篇1初看题目会想,为什么要将美学和散步联系在一起呢?宗先生说,散步是自由自在的,无拘无束的行动。
它的弱点在于没有计划,没有系统,看重逻辑的人可能会瞧不起,可是我们应该知道,西方建立逻辑学的亚里士多德学派被成为散步学派,可见散步和逻辑并不是水火不容。
其实,灵感来自于放空,如果让自己太过于紧张和压抑,美好的感觉也难以体会到。
我们究竟该阅读什么样的书?畅销的书也读过一段时间,读起来确实很容易,也让人有成就感,可以获得阅读量的荣耀,但是扪心自问,这样有用吗?阅读经典书籍的时候,觉得十分晦涩,一小时可能就阅读两三页,但是可以回味,此时不懂,待以后经历些许之后,恍然大悟,这样的感觉不是更加奇妙?阅读宗先生的美学散步就有这样的感觉。
一页页的字,非常的厚重,带领我们进入美学的世界,感受这个世间的美好。
其实美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需要细心观察,体会,放慢自己的脚步,没有目的,漫不经心,也许会遇到多重惊喜。
中国美学中重要问题初步探索初看文章标题十分学术,但是读起来趣味十足,有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还能学到美学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美,大家都有这样的认知,却很难说出所以然。
因为美本来就是抽象的,有不同的审美观,看同样的东西会有不同的评价,然而其中还是有规律可循。
作者从总体美学特点和学习方法谈起,再到先秦工艺美术,古代哲学文学中表现的思想,古代绘画美学思想,音乐美学思想和园林艺术美学思想。
生活处处都有美好的事物。
如果可以掌握方法,得到的美好感受会更多,从专业的角度去体会,也是一种幸福。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什么是意境,作者列举了五种境界。
为满足生理的物质需要而有功利境界;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因人群共存互爱而有伦理境界;因穷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
人可以达到很多种的境界,在于内心的想法和涵养。
心里想什么,眼中看到的便是什么。
如果忧心忡忡,再美好的景色也是灰白两色,人逢喜事,觉得哪怕一片叶子都非常动人。
《美学散步》读后感范文(通用10篇)
《美学散步》读后感《美学散步》读后感范文(通用10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学散步》读后感范文(通用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学散步》读后感1《美学散步》是一本不厚、很小的书籍,可是里面的思想却熠熠发光。
作者是宗白华先生,因为作者是个诗人,所以整本书的主要风格是诗意浓厚,闲适舒缓,令人读起来非常有趣味,不会失于泛泛而谈,但又不至于过于深奥难懂。
当你翻开这书时,便会想全心全意一气呵成地看完,不希望中间会有任何间断,因为在看的过程中经常会遇见令人拍案叫绝的美言好句。
完整地研读有助于对这本书里的所有思想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对其中东西方文化碰撞有更为深入的把握。
当我真的如饥似渴地将这本书狼吞虎咽般读完之后,还是手不释卷。
于是我又想重新仔仔细细地将其中所有的思想品味一番,咀嚼一番。
所以我采用了通读和精读两种方法。
通读只让我对这本书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全书风格上讲,文笔优美,行文如云卷云舒,自然而闲适。
从其内容来说,交融中西,有很深沉的哲学蕴于其中,不会艰涩难通,但是你也不能马上获得其中真意,要如散步般,逢到一处好景致时,便要驻足细赏。
《美学散步》这部书就是这样的,行到思想灵光闪现处,要静下心来思考,比照自身,有何感悟。
这一功夫是后来在细读的过程中才慢慢体会出来的。
今还记得里面有引用李丽对宗白华《美学散步》的评论,她是这样说的:“‘散步’当中有古老周易演绎我们祖先‘天人合一’观念的直观、感知和体验;有禅宗以净的心去体悟观照万物的境界;有老庄、玄学追求的灵气飞扬的思辨智慧;有亚里士多德的明晰合逻辑的理性色彩;有休姆经验主义哲学中对感官体验的重视;有康德把时空作为人类感知方式,把心灵作为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的真知灼见;有黑格尔否定的思考的辩证思维;还有在20世纪中西文化碰撞中为人们普遍运用的比较中见同异,同异中辨特征的方法,以及文化溯源的方法。
《美学散步》读书心得体会范文(二篇)
《美学散步》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美学散步》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籍,作者以独到的观点和深刻的见解,带领读者走进美学的世界,领悟到美的真正内涵。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美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且学到了许多有价值的知识。
首先,在《美学散步》中,作者谈到了美的概念和定义。
美是一种主观感受,是对事物或人的一种赞赏与喜爱。
然而,美并不仅仅存在于艺术作品中,美还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者通过丰富的例子和细致的描述,让我深刻理解了美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从一朵正在盛开的花到一份精心制作的美食,从一首动人的音乐到一幅引人入胜的画作,美无处不在。
通过感受美的存在,我们可以获得内心的愉悦和满足。
这让我意识到,与其追求眼前的功利和快乐,不如试着从生活的细枝末节中寻找美的存在,享受其中的乐趣。
其次,在《美学散步》中,作者提到了审美观念的培养与提升。
美的鉴赏需要通过积极的学习和体验来培养,而这种培养可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实践。
通过参观博物馆、画廊,欣赏艺术作品,我们能够开拓眼界,拓宽美的视野。
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所要传递的情感和思想,从而进一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通过参与艺术创作,我们能够深入了解艺术的过程和技巧,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
通过这些实践与体验,我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品味,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美。
此外,在《美学散步》中,作者还着重强调了对美的感受与思考的重要性。
美不仅仅是一种感官的享受,更是一种思辨的过程和内涵的体现。
美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思考去理解。
在面对美的作品时,我们需要思考它背后的意义和表达的内容。
我们需要去思索艺术家的用心和意图,去感受他们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深入思考,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美的本质和价值,从而更好地欣赏和品味美。
最后,在《美学散步》中,作者还探讨了美与幸福之间的关系。
美是人生的一种追求,也是人们追求幸福的一条道路。
美能够给人带来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能够激发人们的潜能和创造力。
《美学散步》读后感集合8篇
《美学散步》读后感集合8篇美学历来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
因为美正常依附于历史,文学,艺术等存在,并成为历史和文艺的灵魂。
一直以来,美学家谈美学都是从历史或者文艺入手。
譬如《美的历程》中,李泽厚先生按照历史的发展梳理美学。
从远古到商周,从盛唐到明清。
一个个看似无关的细碎事件被从历史中筛出来串联在一起,组成了几千年来绵延不绝,若隐若现的美学脉络。
这种在千年历史中拿捏,为美学把脉的能力,无疑对审美的敏锐力有着极高的要求。
其实另一位美学大家朱光潜,也按照历史的经络阐述过美学。
在西方美学史中,我们看到的,其实不仅仅是美,更是西方历史文化的结合体。
是雅典学园到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对美的不同理解,不同的鉴赏与思考。
不同的是,朱光潜把人作为一个观赏者,看美的发展,美的升华与变化,把“我”作为一个置身事外的记录者,记录下了浩浩百万字的美学体系,森严而宏伟。
李泽厚则对这种态度持否定态度。
他认为美是随着人的出现而出现的。
人是美的鉴赏者,更是创造者。
美的感觉起源于人的思维,因而人不存在,美也就不存在了。
不能说两位大师孰是孰非,只能说这是唯物主义美学和唯心主义美学的碰撞。
但是在我个人看来,感受龙飞凤舞的远古图腾,抚摸锈迹斑斑的青铜器,吟哦气吞山河的盛唐诗歌,欣赏清雅超然的山水画作比严肃地审视厚重的历史,探究一部部哲学论著带来的美感更深入人心,更能引起一个普通人发自内心的共鸣。
不妨再将眼光放到《美学散步》上来。
同样是负有盛名的美学著作,宗白华先生并没有像前两位那样按照中西历史发展来梳理美的脉络。
正如书名所说,这本书就如同散步一般,漫无目的的散步。
走到哪里,拾起什么,便对它讲解一番。
看上去,似乎这本书根本就不成体系,根本就是随笔,山水,素描,雕刻,书法,哲学,诗歌无所不谈。
但就在这杂乱无章中,宗白华先生却又有条有理地带我们探究了一个个美学的大问题:虚与实,道,留白,舞,生命的意蕴。
在虚与实,阴和阳,充塞与空白,最高理性和最高生命等等对立的碰撞与融合中,一切已达化境,因而产生了美。
《美学散步》的读后感
《美学散步》的读后感《<美学散步>的读后感》在翻开《美学散步》这本书之前,我对美学的认知还停留在表面,觉得它高深莫测,难以捉摸。
然而,当我真正走进这本书,就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充满了诗意与温情的美学天地。
宗白华先生的文字,就像一位亲切的老友,带着我在美学的花园里悠然漫步。
他没有用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和理论把我绕晕,而是用平实而生动的语言,讲述着他对美的独特见解。
每一篇文章,都像是一次心灵的对话,让我在不知不觉中沉浸其中。
书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宗白华先生对于中国艺术中“意境”的阐述。
他说,“意境”是中国艺术的灵魂,是艺术家们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创造出来的一种超越现实的美妙境界。
这让我想起了有一次我去参观一个画展。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走进了一家安静的美术馆。
展厅里挂满了各种各样的画作,有油画、水墨画、水彩画等等。
一开始,我只是走马观花地浏览着,觉得这些画虽然好看,但并没有特别打动我的地方。
直到我在一个角落里,看到了一幅小小的水墨画。
画面上是一座宁静的山村,远处是连绵的青山,山脚下有几间错落有致的茅屋,屋前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溪水潺潺流淌,溪边有几棵垂柳,柳枝随风飘舞。
画面的色调非常淡雅,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但却给人一种无比宁静和悠远的感觉。
我站在这幅画前,久久凝视着,仿佛自己也走进了这个山村。
我能听到溪水的声音,能感受到微风的吹拂,能闻到泥土的气息。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宗白华先生所说的“意境”。
这幅画的作者,并没有只是简单地描绘出山村的景色,而是通过他的笔触,传达出了一种对自然、对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向往。
他让观者在看到这幅画的瞬间,就能够忘却外界的喧嚣和纷扰,沉浸在这个宁静而美好的世界里。
宗白华先生还谈到了中国书法艺术中的美。
他说,书法是一种线条的艺术,书法家们通过线条的粗细、长短、疏密、曲直等变化,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个性。
这让我想起了我曾经看到过的一位老人在公园里写书法。
那是一个清晨,公园里空气清新,鸟儿欢唱。
《美学散步》读后感(八篇)
《美学散步》读后感(八篇)《美学散步》读后感篇1美学历来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
因为美正常依附于历史,文学,艺术等存在,并成为历史和文艺的灵魂。
一直以来,美学家谈美学都是从历史或者文艺入手。
譬如《美的历程》中,李泽厚先生按照历史的发展梳理美学。
从远古到商周,从盛唐到明清。
一个个看似无关的细碎事件被从历史中筛出来串联在一起,组成了几千年来绵延不绝,若隐若现的美学脉络。
这种在千年历史中拿捏,为美学把脉的能力,无疑对审美的敏锐力有着极高的要求。
其实另一位美学大家朱光潜,也按照历史的经络阐述过美学。
在西方美学史中,我们看到的,其实不仅仅是美,更是西方历史文化的结合体。
是雅典学园到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对美的不同理解,不同的鉴赏与思考。
不同的是,朱光潜把人作为一个观赏者,看美的发展,美的升华与变化,把“我”作为一个置身事外的记录者,记录下了浩浩百万字的美学体系,森严而宏伟。
李泽厚则对这种态度持否定态度。
他认为美是随着人的出现而出现的。
人是美的鉴赏者,更是创造者。
美的感觉起源于人的思维,因而人不存在,美也就不存在了。
不能说两位大师孰是孰非,只能说这是唯物主义美学和唯心主义美学的碰撞。
但是在我个人看来,感受龙飞凤舞的远古图腾,抚摸锈迹斑斑的青铜器,吟哦气吞山河的盛唐诗歌,欣赏清雅超然的山水画作比严肃地审视厚重的历史,探究一部部哲学论著带来的美感更深入人心,更能引起一个普通人发自内心的共鸣。
不妨再将眼光放到《美学散步》上来。
同样是负有盛名的美学著作,宗白华先生并没有像前两位那样按照中西历史发展来梳理美的脉络。
正如书名所说,这本书就如同散步一般,漫无目的的散步。
走到哪里,拾起什么,便对它讲解一番。
看上去,似乎这本书根本就不成体系,根本就是随笔,山水,素描,雕刻,书法,哲学,诗歌无所不谈。
但就在这杂乱无章中,宗白华先生却又有条有理地带我们探究了一个个美学的大问题:虚与实,道,留白,舞,生命的意蕴。
在虚与实,阴和阳,充塞与空白,最高理性和最高生命等等对立的碰撞与融合中,一切已达化境,因而产生了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学散步》读后感_1000字
任何一个爱美的中国人任何一个热爱中国艺术的人都应该读这部书——《美学散步》。
在现代中国美学史上有两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朱光潜与宗白华。
两人年岁相仿是同时代人都是学贯中西、造诣极高的但朱光潜著述甚多宗白华却极少写作;朱光潜的文章和思维方式是推理的宗白华却是抒情的;朱光潜偏于文学宗白华偏于艺术;朱光潜更是近代的西方的科学的;宗白华更是古典的中国的艺术的;朱光潜是学者宗白华是诗人。
这部书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
宗白华是五四新文化大潮冲出的新一代学人早年曾留学欧洲足迹踏及艺术之都巴黎。
20年代他出版过诗集他本来是个诗人。
青年时期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构成了他美学篇章的特色。
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最早写于1920年最晚作于1979年实在是宗白华一生关于艺术论述的较为详备的文集。
他没有构建什么美学体系只是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
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精神所在。
宗白华曾在《蒙娜丽莎》原作前默坐领略了一小时他常常兴致勃勃地参观国内的各种艺术品展览会即使高龄仍不辞劳苦。
他更是一位欣赏家。
集子里这些文章相当
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
因此阅读这部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们进行艺术的欣赏书名叫《美学散步》我们且到这个大花园里走走看作者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亭台楼榭、花树池石。
内容梗概艺术欣赏就是对美的发现与感悟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就在你自己心里。
画家诗人创造的美就是他们的心灵创造的意象独辟的灵境那么什么是意境呢?作者给我们分析到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
(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
(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
(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
(4)因究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
(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
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
但界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而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
艺术境界主于美。
所以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折射是无所谓美
的。
所以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
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
所以中国艺术家不满足于纯客观的机械式的模写而总是要在对对象的反映中折射出人格的高尚格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