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图书馆法规所涉及业务
我国《公共图书馆法》立法可行性探讨

我国《公共图书馆法》立法可行性探讨1政策与立法层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依法治国方略提到了一个更新的高度。
十八大报告关于依法治国的论述和要求,重点集中在两个字上,即全和快。
全体现到公共图书馆事业上,就是用法律的权威来调整和规范与公共图书馆发展相关的各种关系,以此来保障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快体现到公共图书馆事业上,就是尽快通过立法的手段,完善公共图书馆业的管理体系,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权利保护,规范行业的服务标准,使其能与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相适应。
因此,制定《公共图书馆法》是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公共文化事业上的重要体现。
制定公共图书馆法,推动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国家立法层面,我国目前尚无与公共图书馆事业直接相关的法律,但已有部分法律法规涉及到公共图书馆。
据有关调查显示,截至目前,至少有30多部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从不同角度对公共图书馆建设作出了一定程度的规范。
典型的如近年颁布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已经涉及了公共图书馆业务活动的重要方面。
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为公共图书馆的立法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政府政策层面,党和政府为了促进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制定和发布了一系列的方针和政策,包括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宣部和国家发改委《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
国务院各部门为了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出了各类重大政策举措,国家发改委推进了国家大剧院、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国家话剧院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将涉及文化产业的有关内容纳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作为鼓励类项目,并落实相关产业政策;财政部则加大了对中央公共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的投入,同时努力优化财政文化支出结构,中央财政文化支出重点向农村和基层倾斜,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倾斜,支持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
图书馆规章制度目录

图书馆规章制度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持图书馆的良好秩序,维护图书馆资源的正常使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章办证规定
第二条读者办理图书馆借阅证时,需提供有效身份证件、证明文件,并按规定交纳相关费用。
第三条借阅证仅限持证人使用,不得借他人使用。
第三章图书借阅
第四条读者借阅图书时,应按照图书馆规定的借阅期限和数量进行借还。
第五条图书借阅期限为30天,逾期需按规定缴纳罚款。
第四章阅览规定
第六条读者在图书馆内阅读时,应保持安静,不得影响他人阅读。
第七条读者不得擅自调换图书的位置,损毁图书或书架。
第五章电子资源使用
第八条读者在使用电子资源时,应遵守版权法律,不得非法下载、传播受版权保护的内容。
第九条读者不得恶意攻击、破坏图书馆电子设备和网络设施。
第六章违规处罚
第十条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读者,图书馆有权采取警告、停借等处罚措施。
第十一条对于严重违规的读者,图书馆有权取消其借阅资格,并报警处理。
第七章其他规定
第十二条图书馆开展有关阅读推广、文化活动等,读者可参与并遵守相关规定。
第十三条图书馆保持资源整理更新,读者可提出购书建议,图书馆视情况采纳。
第八章附则
第十四条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如有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以法律法规为准。
图书馆规章制度目录到此结束,如有疑问或建议,请向图书馆工作人员反馈。
感谢您的合作。
图书管理使用规章制度

图书管理使用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图书管理工作,保障图书资源的合理利用,建设和谐的图书馆学习环境,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入图书馆进行阅读、借阅图书、参与活动的读者,包括教职工、学生及社会其他人员。
第三条图书馆遵循“公平、公正、文明”的管理原则,鼓励读者爱护图书馆的资源,文明有序地使用图书馆的设施。
第四条图书馆馆员有责任向读者宣传、普及和遵守本规章制度,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劝阻和纠正。
第五条读者应当遵守本规章制度,并配合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维护图书管理秩序。
第二章读者证的申领与使用第六条读者证是读者进入图书馆阅读、借阅图书的有效凭证,读者证应当妥善保管,不得转借或出借他人使用。
第七条读者丢失或损坏读者证应及时向图书馆证办理挂失手续,并重新办理读者证。
第八条读者应凭有效的读者证办理借书手续,借阅图书应当遵守图书馆的相关规定。
第九条读者借书数量、借书期限等规定由图书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向读者进行通知。
第三章图书阅览及借阅规定第十条读者在图书馆内阅读、借阅图书时,应当注意维护图书馆的安静环境,不得大声喧哗,影响他人正常学习。
第十一条读者应当妥善保管借阅的图书,不得随意折页、涂写或损坏图书。
第十二条借阅的图书过期未归还的,图书馆有权采取相应措施,并要求读者立即归还或补交相应的罚款。
第十三条读者应当按照图书馆规定的借阅期限归还图书,逾期不还的,图书馆有权暂停读者借书权利。
第四章图书馆设施及设备使用规定第十四条读者使用图书馆的设施及设备时,应当文明有序,保持整洁,节约能源,不得私自携带外界物品进入图书馆。
第十五条读者不得擅自改变设施及设备的原有结构、功能,如有损坏应当及时向图书馆报告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十六条读者应当遵守图书馆的安全规定,不得在图书馆内吸烟、饮食或使用危险物品。
第五章禁止行为规定第十七条读者在图书馆内禁止使用手机、打电话、大声喧哗、用力翻书或其他影响他人学习的行为。
我国地方图书馆法规比较研究

图 书馆 论 坛
Li a yTrb ne br r iu
De , 2 1 c O1
第 3 卷第 6 1 期
Vo _ No 6 l31 .
我 国 地 方 图 书 馆 法 规 比 较 研 究
韩 金 ,高 波
(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 管理 学院信 息管理 系,广 东 广州 5 0 0 ) 1 0 6
和分 析 ,总结 我 国地 方 图书馆 立 法建 设取 得 的成绩
和不 足 ,为其 他 省市 乃 至全 国 的图书 馆法 规 制 定提 务 、图书馆 的设 置 、文 献资源 建 设与 布局 、人 员 管 供参 考 。
理 7 方面。 个
1 法 规 形 式 的 比较
2 1 设 立图 书馆 的 目的和 图书馆 的定 义 . 明确 图书 馆 的 目的能更好 地衡 量 一个 图书馆 是
图 书馆 论 坛
1e . 2 ] )c O1
第3 】卷 第 6期
L ̄ a yTrb n br r iu e
V( 1 NO 6 ) 3 L .
个 ,分 别 是 收 集 、整 理 、保 存 、开 发 文 献 信 息 资 并 根据 国民经济 和公共 图书馆 事业 的发展 ,逐 年 有 源 ;政 府兴 办 ;面 向全社 会 ;公 益性机 构 。 2 2 图书馆 经费 .
公 共 图书馆 法 一 《 共 图 书 馆 法 》 公 ,但 在 我 国 ,全 过 4 O条 的有 乌鲁 木 齐 和北 京 。总体 上 ,这 些法 规
国性 的公 共 图书 馆法 尚未 颁布 。
对 图 书馆工 作均 有涉 及 ,但有 些条 款 只是 作 了概 括
目前 ,我 国已有浙 江 、江 苏 、山东 、湖 北 、河 性 的规 定 ,存在 着 内容不 够详 尽 、具体 等 问题 。以 南 、广 西 、内蒙 古 、乌鲁 木齐 、北 京 、上 海 、深圳 条 款数 超过 4 O条 的北 京 和 乌 鲁 木 齐 为 例 ,二 者经 和深 圳福 田区 1 2省 ( 自治 区) 、市 、区制 定 了地方 济 和文 化发 展水 平相 差很 多 ,但制 定 的 图书馆 法 规 图书 馆行 政法 规 或法律 ( 以下 简称 “ 法规 ” ,这些 条 款数 目相 近 ,可见 政府 对制 定 图书馆 法 规 的重视 ) 法规 对 图书馆 的定义 、建 设意 义 、设 置 、文 献 资源 程 度影 响着 图 书馆法 制定 的详 尽程 度 ,与 经济 文 化 建设 、读 者服 务 和人 员招 聘与 培训 等 方 面都 做 了相 发 展水 平并 无 多大关 系 。
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与规范

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与规范第一章总则 (4)1.1 制定目的与依据 (4)1.2 适用范围 (4)1.3 服务原则 (4)第二章图书馆设施与环境 (5)2.1 设施配置 (5)2.1.1 基本设施 (5)2.1.2 辅助设施 (5)2.1.3 技术设施 (5)2.2 环境优化 (5)2.2.1 室内环境 (5)2.2.2 室外环境 (6)2.3 安全保障 (6)2.3.1 人身安全 (6)2.3.2 财产安全 (6)第三章图书资源建设 (6)3.1 资源采购 (6)3.1.1 采购原则 (6)3.1.2 采购方式 (7)3.1.3 采购流程 (7)3.2 资源分类与编目 (7)3.2.1 分类原则 (7)3.2.2 分类方法 (7)3.2.3 编目要求 (8)3.3 资源维护与更新 (8)3.3.1 维护措施 (8)3.3.2 更新策略 (8)第四章读者服务 (8)4.1 读者权益保障 (8)4.1.1 读者权益保障原则 (8)4.1.2 读者权益保障内容 (8)4.2 读者咨询与指导 (9)4.2.1 读者咨询服务 (9)4.2.2 读者咨询内容 (9)4.2.3 读者指导服务 (9)4.3 读者活动与培训 (9)4.3.1 读者活动 (9)4.3.2 读者培训 (9)4.3.3 培训方式 (9)第五章借阅服务 (10)5.1 借阅规则 (10)5.1.2 借阅数量 (10)5.1.3 借阅期限 (10)5.1.4 借阅费用 (10)5.1.5 借阅范围 (10)5.2 借阅流程 (10)5.2.1 读者注册 (10)5.2.2 查询图书 (10)5.2.3 借阅图书 (10)5.2.4 还书手续 (10)5.3 借阅管理与监督 (10)5.3.1 借阅数据管理 (10)5.3.2 借阅环境管理 (11)5.3.3 借阅秩序管理 (11)5.3.4 借阅服务监督 (11)第六章信息咨询服务 (11)6.1 咨询服务内容 (11)6.1.1 信息咨询服务主要包括文献检索、知识咨询、专题调研、情报分析、读者指导等服务内容。
图书规范管理制度

图书规范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图书管理工作,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保障读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规程。
二、图书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图书馆内所收藏的所有图书资料。
三、图书馆开馆时间1. 图书馆的开馆时间为每天8:00-22:00,特殊情况须提前申请批准。
2. 晚间开馆时间须提前申请,在安全保障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满足读者的需求。
四、借还书规定1. 借书证是读者借阅图书的凭据,未经借书证的读者不得借阅图书。
2. 读者办理借书证需提供身份证明和一寸照片,遗失或损坏需重新办理。
3. 借书证仅限本人使用,不得转借他人。
4. 借书期限为30天,逾期需缴纳一定的滞纳金。
5. 当读者需要延期归还图书时,应提前通知图书馆并缴纳相应的续借费用。
6. 图书丢失或损坏,读者需按照图书价格的一定比例进行赔偿。
五、阅览规定1. 在图书馆内阅读图书时,应注意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
2. 不得擅自调换图书位置,应按照分类顺序归还。
3. 禁止在图书馆内吸烟、进食,携带宠物。
4. 禁止在图书馆内进行商业活动,如广告推销等。
六、图书馆秩序1. 所有读者应当遵守图书馆的秩序,不得有任何扰乱馆内秩序的行为。
2. 不得恶意破坏图书馆设施和设备,如有损坏需按照市价赔偿。
3. 在图书馆内发生纠纷或争执时,应当配合工作人员进行处理,不得进行人身攻击或动手行为。
4. 如有大规模活动需要使用图书馆场地,需提前预约和申请。
七、对违规行为的处理1. 对于严重违反规定的读者,图书馆有权暂停其借书和阅读权利,甚至终止其借书证。
2. 如有损坏设施或设备行为,图书馆有权向相关部门报警处理。
3. 对于情节严重的违规者,图书馆有权采取法律措施。
八、附则1. 本规定由图书馆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2.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为图书规范管理制度内容,图书馆管理人员及读者须遵守执行,如有违反,依规定进行处理。
制定单位:XXX图书馆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图书馆发展中的被遗忘权保护

图书馆发展中的被遗忘权保护*周旭,安冉0引言被遗忘权主要指在符合规定条件时,信息主体所享有的请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在互联网上删除、限制、断开链接,删除或更正具有误导性、令人尴尬、不相关或不合时宜的个人信息的权利。
随着公民权利观念的不断完善,个人信息利益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
在此背景下,具有高度人身关联性与意志影响性的被遗忘权逐渐成为社会数据与信息处理的约束力量。
在学理上,该权利具有保护与规范同类数据权益实现的系统性、集中性优势,得到了学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回应,研究意义显而易见。
而作为社会数据与信息集中存储、处理与实时分享的重要机构,图书馆的运行规范必然涉及对被遗忘权内容的保障与行为界限的厘清,存在拓展必要性。
然而,无论是从学术研究还是保护实践领域分析,图书馆保护被遗忘权的现有成果均呈现数量稀少、重心分散、内容不全等缺陷,实际上未引起国内多数学者与机构的重视。
即使是尝试作全面性研究的先行者也仅是通过其他领域的研究拓展、依托法学领域的思维习惯直接开展系列探索,缺乏从图书馆的发摘要被遗忘权属于大数据时代维护个人信息权益的全新权利形式,具有加强保护与在图书馆领域推广的必要性。
文章通过规范与实证视角的分析,图书馆在法律规范中存在内容规定片面化、规则可操作性不强、未形成完善的约束体系等不足,在学术研究中存在数量与质量的双重短板,在工作实践中存在数据资源的收集、处理与输出等方面的侵权与保护不到位的隐患。
为此,文章建议在明确该权利保护理念的基础上,制定图书馆保护的所需规则。
关键词图书馆被遗忘权个人数据个人信息删除权引用本文格式周旭,安冉.图书馆发展中的被遗忘权保护[J].图书馆论坛,2023,43(3):89-96.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to Be Forgotten in the Development of Libraries ZHOU Xu&AN RanAbstract The right to be forgotten is a new right which safeguards personal information rights in the era of big data.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right in the library field.With the normative and empirical analyses,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some drawbac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gal norms,such as one-sided content regulations,weak operability of rules,and lack of a complete regulatory system.In terms of academic research,there are som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weaknesses.In practice,libraries face the risks of infringements and insufficient protection in the collection,processing and output of data resources.Therefore,it is required naturally that the rules required in the library context should be formulated,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the concept and purpose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Keywords library;right to be forgotten;personal data;personal information;right to delete*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研究”(项目编号:18B016)研究成果。
从地方性法规看我国图书馆立法内容的发展趋势——以《北京市图书馆条例》为例

19 97年 7 月
20 00年 4月 20 00年 8 月
湖北
北 京 河 南 浙 江
《 湖北省公共图书馆条例》
《 京 市 图书 馆 条 例 》 北 《 南 省 公 共 图书 馆 管 理 办 法 》 河 《 江 省 公 共 图书 馆 管 理 办 法 》 浙
20 01年 7月
维普资讯
四 川 图 书馆 学报
文章 编号 :0 3 16 20 )6— 0 9 4 10 —7 3 (06 0 0 1 —0
20 06年 6 总 第 14期 期 5
从地方性法规 看我 国图书馆立法 内容的发展趋势
以《 北京市图书馆条例》 )其 上海市公 共 图书馆管理办法》 , 外 都 由当地人 大通过 , 具有 一定 的法律 效力。这八部地
方 性 法 规从 图 书馆 的性 质 、 位 、 置 、 理 、 刊 资 料 地 设 管 书
订 的必要 ; 广西和 内蒙古 的法规具有一定 的民族 特色; 湖北省的法规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北京 市图书 《 馆条例》 是在这八部地方法规 中最完善、 最规范的 ,该 “
2 2 保 障 图书 馆 正 常业 务 经 费 .
20 0 6年 6期 总 第 14期 5
馆藏文献信息 资源 的知识产权 。第 三 十五条又 指 出: ” “ 人藏文献信息 资料应 当 ……兼顾 文献 载体和使 用权 的购买。 这是我 国地方 性图书馆法 规 中唯一将 “ ” 知识 产权” 的文字写 入条 例 中的。图书馆事业 的发展不 仅
的收 藏 、 工作 人 员 、 各 、 费 、 者 服 务 、 际 协 作 以 设 经 读 馆 及法 律 责任 等 方 面 经 行 了 说 明 , 合 图 书 馆 发 展 的 总 符
《公共图书馆法》中的读者权利与义务

《公共图书馆法》中的读者权利与义务《公共图书馆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专门规定公共图书馆的法律法规,其出台旨在指导和规范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保障读者的权益。
公共图书馆既是道路文化的源泉,更是群众文化需求的必需品。
公共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提供免费和公正的图书借阅和信息服务,并维护读者的权益和利益。
在《公共图书馆法》中,明确规定了读者的权利和义务。
1. 读者的权利(1) 免费图书借阅权利公共图书馆应当免费向读者提供借阅申请、图书查询、阅览、借阅、续借、咨询等服务,免费向读者提供图书借阅服务。
读者可以免费借阅馆内所有的图书,且应当免费提供邮购、上门送书等服务。
(2) 隐私权利公共图书馆应当严格保密读者的借阅信息和个人隐私信息,不得泄露、传播、实际录音或者屏幕快照。
读者的隐私权利应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尊重。
(3) 知识产权利公共图书馆应当加强对阅览和借阅的图书的知识产权保护,对于不当影响知识产权的图书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删除或者取缔。
(4) 服务质量权利公共图书馆应当提供规范高效的服务,满足读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维护读者从图书馆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权利。
公共图书馆应当免费提供网络研究和信息服务,并加强电子资源的建设。
读者有权使用公共图书馆提供的网络服务,浏览网络资源,查询图书信息,进行在线阅读和读者评论等。
(1) 遵守图书馆规定读者应当遵守公共图书馆规章制度和管理服务规范,爱护图书馆的公物,文明使用公共空间,保持图书馆场所的良好秩序。
(2) 安全保护义务读者应当正确使用图书馆设施设备,维护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防止设施设备损坏和破坏,向图书馆举报物品损坏行为。
读者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归还借阅的图书,妥善保管好借阅的图书并且不得擅自挪作它用,保护图书的完整性并妥善保存借阅清单和阅览登记记录。
(4) 公共秩序和保密义务读者应当维护公共秩序,遵守法律法规,不得在图书馆内从事扰乱图书馆秩序或者其他不良行为。
在使用公共馆员或技术人员的技术服务时,要求保密、秘密等服务的读者应当对公共机的信息进行妥善保管。
图书室规章制度范围

图书室规章制度范围第一章绪论第一条为了规范图书室秩序,保障读者权益,提高图书室服务质量,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图书室是为读者提供图书、资料借阅、研究、学习之场所,读者在图书室应当维护良好的秩序和环境。
第三条图书室是一个公共场所,所有读者都应当遵守规章制度,维护图书室秩序。
第二章开馆时间第四条图书室开馆时间为每天上午8:00至晚上10:00,节假日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第五条图书室工作人员有权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开馆时间,读者应当遵守工作人员的管理。
第三章读者准入第六条持有效读者证的读者方可准入图书室,未持有效读者证的读者不得入内。
第七条读者证仅限持有人本人使用,不得转借他人,若发现有非持有人使用的情况,图书室有权暂停或取消持有人的借书资格。
第八条读者在图书室内须遵守有关秩序,不得干扰其他读者或图书室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第九条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读者,图书室有权暂停或取消其借书资格,并可能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四章图书借阅第十条读者借书须按借书规定进行,逾期还书将产生逾期费用。
第十一条借阅期限为30天,如需续借,需当天还书后再次借阅。
第十二条借书时需仔细核对书名、作者等信息,若发现有破损或丢失的情况,应当及时向图书管理员报告。
第五章图书室秩序第十三条在图书室内,不得大声喧哗、嬉闹,手机静音,并保持图书馆内整洁。
第十四条禁止在图书室内吸烟、饮酒、吃东西,如需饮水,请勿将水杯放在图书上。
第十五条禁止在图书室内乱扔垃圾,必须按照垃圾分类要求进行投放。
第六章紧急处理第十六条如有突发事件发生,应当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迅速有序撤离。
第十七条对于突发事件应当及时向工作人员报告,切勿私自疏散或造成恐慌。
第十八条在图书室内如有紧急医疗情况发生,应当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求助。
第七章结束语第十九条本规章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正式生效,如有修改,视情况另行通知。
第二十条读者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可向图书室工作人员咨询,我们将竭诚为您解答。
我国图书馆法律制度体系现状作用与问题分析

我国图书馆法律制度体系现状作用与问题分析引言图书馆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促进人民的知识素养和文化水平,还能为经济、教育、科研等领域提供支持。
为了保证图书馆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我国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图书馆法律制度体系。
本文将对我国图书馆法律制度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图书馆法律制度体系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行业标准等。
1. 图书馆法律法规我国的图书馆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遗产保护法》等。
图书馆法是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图书馆的性质和任务、组织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问题。
文化遗产保护法则对古籍文献的保护提出了明确的规定,保护了图书馆的文化遗产。
2. 图书馆政策文件图书馆政策文件是国家确定图书馆发展方向和政策的文件,包括国务院关于加强图书馆事业的决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图书馆建设规划等。
这些文件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和支持。
3. 图书馆行业标准图书馆行业标准是为了规范和提高图书馆工作而制定的标准,包括图书馆工作流程、服务标准、经费管理等方面的标准。
这些标准对图书馆的运行提供了规范和参考。
图书馆法律制度体系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 保障图书馆的正常运行图书馆法律法规规定了图书馆的性质和任务、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等,保障了图书馆的正常运行。
它规定了图书馆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为图书馆的组织管理提供了依据。
3. 促进图书馆的发展虽然我国图书馆法律制度体系比较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我国只有一部图书馆法,对图书馆的任务、服务对象等方面的规定比较简单。
对图书馆的经费保障、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规定也相对较少。
应进一步完善图书馆法律法规,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更加明确的规定。
2. 法律执行不力在一些地方,图书馆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不够,导致一些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存在问题。
有的地方图书馆经费不足、人员配备不足,无法开展正常的服务工作。
我国地方性公共图书馆法规比较研究

贵州 天津 天津 上海 深圳
贵州省县级图书馆一作 条例 [ 天津市 区 、 县图书馆丁作条例 天津市市 、 县少年儿童图书馆_ 区、 丁作条例 上海市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 深圳经济特 区公共图书馆条例( 试行 )
7章 2 条 1 6章 3 条 1 6章 2 O条 8章 3 9条 8 3 章 8条
图书馆学刊
2 1 年第 5 02 期
T USH U G U A NX U E K A N 0 . 2 2 N 5, Ol
我 方性 公共 国地 图书馆 法 规 比较 研 究
朱 海 燕
(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安徽 合肥 2 0 0 ) 3 6 1
【 摘 要1 目前我国尚未 出台一部全 国性 的图书馆 法, 改革 开放 以来我 国有数十个省、 共 图 书馆 法规 法规 比较
共 图书馆 法规 。主要对我 国 目前颁发的地方性 公共图书馆 法规进行 比较分析 , 并指 出其普遍存在 的一些问题。
【 键词】 方性 关 地 r 类 号 ] 228 分 G 5.
1 引言
图书馆法是 由国家立法机关 依据一定 的法律程 序制定 或认可 的有关 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活动 的专 门法规l 】 _ 。图书 馆法是 图书馆事业稳定发展 的法律保障 。 我国 目前虽然 尚未 出台一部完整 的关于 图书馆的法律 , 自改革开放 以来我 国 但
已有 数 十个 省 、 、 市 自治 区制 定 了地 方 性 的 图 书馆 法 规 , 些 这 法 规 的 出 台使 得 我 国 图书 馆 事 业 有 了进 一 步 的发 展 , 为 制 也 定 全 国性 的 图 书馆 法 奠定 了 良好 的基 础 。
15 2 6所 , 至 2 1 截 0 0年 , 国公 共 图 书 馆 已达 到 2 6 所 【 3 我 80 3 0 ; I ,
图书的管理制度

图书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图书馆的管理,保障读者的权益,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图书馆是一个为读者提供信息资源、知识服务的公共机构,其宗旨是服务读者,以推动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为目的。
第三条图书馆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做到依法、规范、公正、高效。
第四条图书馆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图书馆资源的读者和工作人员。
第二章读者管理第五条读者在使用图书馆资源时,应当遵守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注意保护图书馆的设施和文献资源。
第六条在图书馆借阅图书资料时,读者应当出示有效的证件,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归还图书,如需续借,应当提前办理手续。
第七条读者不得在图书馆内大声喧哗,不得损坏设施设备,不得借阅图书后拖延归还,否则将按规定进行处理。
第八条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服务应当公平合理,不得有任何歧视行为。
第九条对于违反规定的读者,图书馆有权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直至取消其使用资格。
第十章管理人员管理第十一条图书馆应当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能力。
第十二条管理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图书馆的规章制度,保证工作的公正、高效。
第十三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当保护读者的隐私,不得泄露读者的个人信息。
第十四条管理人员应当对图书馆资源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处理。
第十五条管理人员应当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热情接待读者,解决读者遇到的问题。
第十六条对于违反规定的管理人员,图书馆将根据情节轻重进行处理,甚至追究其责任。
第三章图书管理第十七条图书馆应当建立完善的图书收藏管理制度,明确图书的分类、编目、编目、标引等工作流程。
第十八条图书馆应当定期清点图书资源,保证图书的数量和质量。
第十九条图书馆应当建立图书借阅和归还的制度,便于读者管理自己的借阅情况。
第二十条图书馆应当加强对图书资源的保护工作,防止图书被盗、损坏等情况发生。
第二十一条图书馆应当处理好新书的采购和旧书的淘汰等工作,使图书资源保持更新。
图书馆应知应会业务知识

图书馆应知应会业务知识目录第一部分专业知识 (1)一、基础知识 (1)二、采编知识 (5)三、读者服务知识 (8)四、信息技术知识 (11)第二部分我馆概况 (12)一、总况 (12)二、读者服务与资源利用 (14)第三部分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知识 (21)第四部分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 (24)图书馆员应知应会知识问答第一部分专业知识一、基础知识1.什么是文献?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包括纸质的图书、报刊等出版物和非纸质的录音资料、影像资料、缩微资料、计算机文档等。
文献是人类脑力劳动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根据文献的性质和功能可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2.什么是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一次文献,即原始文献。
凡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都是一次文献。
比较常见的是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
二次文献,也叫检索性文献。
指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如著录其文献特征、摘录其内容要点),并按一定方法编排成系统的便于考查的文献。
主要的二次文献有书目、索引、文摘。
三次文献,可以叫做参考性文献。
是在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依据一次文献做出系统整理并概括论述的文献。
如:动态综述、专题评述、进展报告等单篇文献,以及百科全书、词典、年鉴、手册(指南)、表谱等专书文献。
3.文献有哪几种类型?按文献记录技术手段和载体形式划分可分为:印刷型文献:图书报刊特种文献非印刷型文献:缩微胶片缩微资料缩微胶卷缩微卡片听觉资料视听资料视觉资料音像资料机读文献:电子出版物软件出版物网络出版物4.什么叫古籍?从图书馆古籍工作的实际来看,古籍主要是指1911年以前历朝的刻本、写本、稿本、拓本等。
5.什么是古籍版本?古籍版本有侠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的版本,最初专指用木板雕版印刷的书;广义的版本,则指古籍图书的各种印刷、抄写的本子,包括:稿本、写本、抄本、雕印本、排印本、活字本、影印本、拓印本等等。
6.什么是善本?善本的最初概念是指经过严格校勘,无文字讹误的书本。
浅析我国图书馆政策与法规的变革

书馆界参与 了越来越多的立法活动 , 除《 著作权 法 》 、 《 信 息 网络 传播权 保护条 例 》等 直接涉 及到 图书馆
权利义 务的法律 法规外 ,2 0 0 5 年 《 中华 人 民共和 国
给予支持 ,相关规范性文件的出台也逐步加快。政
策方 面主要有 :1 9 7 8年 8月教 育部 印发的 《 关 于加 强 高 等 学 校 图 书资 料 工 作 的 意见 》,1 9 8 0年 5月 中共 中央 书记处 颁布 的 《 图书 馆工作 汇报 提纲 》, 1 9 8 7 年 3月 中央宣 传部等 多部委联 合发布 的 《 关 于 改进 和 加 强 图书 馆工 作 的报 告 》,1 9 9 2年 l 2月 文 化部下发 的《 关于 图书馆工作深化改革 的几点意见 》 ( 征求 意见稿 ),1 9 9 4 年 文化部 颁布 的 《 关于在 县
事业 的发展和 进步发 挥 了积极而 重大 的推动作 用 。
图书馆 事业 的规范性 文件 ,是图书馆 事业发 展 的基
.
文件 ,在涉及 图 书馆发展 上均为 政策性文 件和 行政
性规章 等 :如 1 9 5 5 年 全国总工会颁 布的 《 中华全国
总 工会关 于工会 图书馆 工作 的规定 》、文化 部颁布
的《 关 于加 强和改进 图书馆工作 的指 示 》、1 9 5 6年 教育部颁布 的 《 高 等学校 图书馆工作条 例 》( 草案 ) ,
截止到 1 9 5 7 年 ,我 国各类图书馆达 到近 7 0 0 所 。这
一
时期 出现 了新 中国立法 的第一 次高 潮 ,关于文 化
教育基础性 法律表现 为 1 9 5 4年 《 宪法 》 等根本性
家图书馆 事业发 展 的 目标 ,保 障图书 馆事业 走法治 化 道路而 制定 的有关 图书馆事 业各类 主体和 行为 的 各种法 律规范 的总称 。图书馆 政策与 法规都 是关 系
馆际互借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图书馆之间的协作与资源共享,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读者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图书馆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图书馆之间的馆际互借活动。
第三条馆际互借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平等互利、自愿协作原则;(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原则;(三)规范管理、高效便捷原则;(四)读者利益优先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国家图书馆作为全国馆际互借的中心,负责组织、协调全国馆际互借工作。
第五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作为本地区的馆际互借中心,负责组织、协调本地区馆际互借工作。
第六条各级图书馆应设立馆际互借工作机构,负责馆际互借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七条馆际互借工作机构的主要职责:(一)制定馆际互借工作规章制度;(二)组织协调馆际互借活动;(三)提供馆际互借咨询与服务;(四)开展馆际互借宣传与培训;(五)建立馆际互借数据平台;(六)定期评估馆际互借工作效果。
第三章互借对象与范围第八条馆际互借对象:(一)各级各类图书馆;(二)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等具有文献收藏的单位;(三)读者个人。
第九条馆际互借范围:(一)图书、期刊、报纸、视听资料、电子出版物等文献资源;(二)数据库、数字图书馆等电子信息资源;(三)馆际互借工作机构认为有互借价值的其他资源。
第四章互借程序第十条读者申请馆际互借:(一)读者持本人有效证件,向本馆馆际互借工作机构提出申请;(二)馆际互借工作机构对读者申请进行审核,符合条件者,为其办理馆际互借手续;(三)馆际互借工作机构向读者提供馆际互借文献信息,读者可根据需求选择借阅。
第十一条图书馆之间进行馆际互借:(一)馆际互借工作机构根据读者需求,向对方图书馆提出互借申请;(二)对方图书馆收到申请后,对申请文献进行审核,符合条件者,为其办理互借手续;(三)对方图书馆将互借文献寄送至本馆,本馆馆际互借工作机构接收并办理入库手续;(四)读者借阅互借文献,按本馆借阅规定执行。
图书管理制度职责

图书管理制度职责一、图书管理制度的基本职责1. 图书馆对所馆藏图书进行全面的管理,包括图书的采购、编目、分类、存放、维护、更新和报废等工作。
2. 图书馆要依据读者需求和图书馆自身的发展需要,制定图书的征订、采购计划,并根据计划向有关出版社或供应商提出订购书单。
3. 图书馆负责对馆藏图书进行编目、分类、标引和加工等工作,确保读者能够方便、快捷地查询和借阅所需图书。
4. 图书馆要对进馆图书进行检查、装订和标签处理,确保图书的完好无损和标识清晰。
5. 图书馆要建立和完善图书推荐、订购、置换、淘汰、馆藏统计、出版物保护等常规工作制度。
6. 图书馆要制订有关图书借阅、续借、催还、逾期罚款等管理办法,维护图书资料的完整性和正常流通。
7. 图书馆要对图书馆藏进行定期清点、盘点和统计工作,及时发现图书的遗失、破损和报废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
8. 图书馆要建立图书防火、防盗、保管和保密制度,确保图书资源的安全性和涉密性。
9. 图书馆要建立图书流通统计、图书标准化、图书互补和文献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10. 图书馆要加强对图书馆员的培训和考核,保证图书馆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提高图书管理水平。
二、图书管理制度的执行机制1. 图书馆要建立完善的图书管理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明确各项职责、权限和时间节点,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2. 图书馆要对图书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的考核评估机制,激励图书馆员积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3. 图书馆要及时总结图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订改进措施,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
4. 图书馆要建立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图书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5. 图书馆要加强对读者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引导读者爱护图书,遵守图书管理规定,共同维护图书资源。
三、图书管理制度的持续改进1. 图书馆要制定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不断完善图书管理工作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用法律法规保障读者权利——以我国地方图书馆立法为对象的分析

2 0 1 4年第 2期
权利 , 并 将 其作 为独 立 内容 突显 出来 。例 如 , 《 北 京
市图书馆条例》 以“ 读者在图书馆享有下列权利” 为
标 目列 出 5项 读 者权 利 , 其 他 6个 地 方 的立 法 有 的 归纳为 5项 , 有 的 归 纳为 6项 。这 样 的条 文 结 构 安 排, 使得 读 者对 自己 应享 有 的权 利 一 目了然 。而 其 他 地方 的立 法 大 都 在 “ 读 者服务” 方 面 的 规 定 中分 散地提 及 相 应 的读 者 权 利 。例 如 , 《 上 海 市 公 共 图 书馆管 理办 法》 规定 , “ 除 国家 规 定 对某 些 书 刊资 料 停 止公 开借 阅外 , 公共 图书 馆不得 另立 标准 , 限 定书
l 序号
表1 我 国地方 图书馆立法一览表 法规和规章名称 颁布部 门 颁布 时 间 2 0 1 0
服务体系, 满足人民群众获取信息与知识的需求 , 保
障人 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传承、 传播人类优秀文 化, 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 根据宪 法, 制 定本 法 。 ” … 从 这 一段 文 字 表述 中我们 可 以看
出, 保 障公 民利 用 图书 馆 的权 利— —读 者 权 利 —— 是 图书 馆 立 法 的 根 本 宗 旨。 也 就 是 说 , “ 如 何 保 障 读者 权利 ” 应该 成 为 图书馆 立 法 的根 本 宗 旨与 核 心 内容 。我 国尚未 制定 出 国家 级 的图 书馆 专 门法 , 但 已颁 布有 1 1 部 地方 图书馆立 法 , 包括 4部 地方 法规 和 7部地 方 行 政 规 章 。为 了及 时 反 映 最 新 立 法 情 况, 笔者 把正 在 征 求 意 见 中 的《 江 苏 省 公 共 图 书馆
图书馆规章制度分析

图书馆规章制度分析一、借阅规定1. 借阅资格:一般上图书馆的借阅者必须是具有图书馆借阅证的有效持有人,持有有效证件者方可借书。
2. 借阅数量:每个读者在同一时间内最多可以借阅几本书。
一般来说,学生可以同时借阅3-5本书,老师可以同时借阅5-10本书。
3. 借阅期限:一般情况下,普通读者的借阅期限是一个月,教师的借阅期限可能会延长至一个学期。
4. 续借:借阅期满后,读者可以续借图书。
但是续借次数和续借期限是有限制的,续借次数一般是一次,续借期限是一周。
5. 逾期罚款:如若借书逾期,读者需要交纳相应的逾期罚款。
罚款的数额通常是每本书每天一角,罚款上限为借书总价值的一半。
6. 紧急借书:如有特殊情况需要紧急借书,读者可以向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申请。
紧急借书一般是指对学习有急迫需要的情况。
二、阅览规定1. 阅览时间:图书馆的阅览室通常会设有开放时间,读者在规定的开放时间内方可入内阅读。
2. 阅览座位:读者在阅览室内需要遵守座位上的座次顺序,不得私自调换座位。
3. 安静阅读:阅览室内需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
4. 贵重图书阅览:某些珍贵图书只允许在指定区域内阅览,不得外借。
5. 整洁管理:阅览室内不准吸烟,进食,喝酒,乱扔纸屑等。
三、行为规范1. 文明行为:读者在图书馆内需要保持文明行为,不得有扰乱图书馆秩序的行为。
2. 不得损坏图书:读者不得随意涂鸦,撕毁图书,如发现有人破坏图书,需追究责任。
3. 不得私自调换图书位置:读者借书后需按规定时间归还,如有需求可提出续借申请。
4. 不得私自携带图书外借:读者不得私自携带图书外借给他人,若要外借需按规定途径办理。
5. 保护图书馆环境:读者要保护图书馆环境,不得损坏设施,保持图书馆整洁。
四、其他规定1. 图书馆开放时间:图书馆开放时间一般是工作日早上8:00-晚上8:00,周末节假日有所调整。
2. 图书馆闭馆:一般图书馆每月会有闭馆日,用于整理馆藏图书。
3. 教职员工服务:图书馆常年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服务读者,提供咨询,引导读者借阅图书和使用馆内设施。
图书馆规章制度大全

前言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信息资源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图书馆工作是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文献载体的多样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从工作内容、服务形式、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等都发生了实质性变化。
为使图书馆能够更好地适应建设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的需要,更加科学、合理、规范地行使管理职能,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优良服务,我们结合当前图书馆工作实际,于2012年6月对原《图书馆规章制度汇编》(以下简称《汇编》)再次进行了全面修订。
修订后的《汇编》,更加突出“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的办馆宗旨,强化了服务职能,规范了管理流程,明确了工作内容,量化了业务指标,引入了竞争机制,完善了奖惩办法,从而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新的《汇编》在原《汇编》的基础上,针对所涉及的规章制度和业务工作规范存在的问题,在广泛听取馆员及读者意见的基础上,专门成立了修订工作组,负责具体修订工作,经过各部室反复酝酿、讨论和修改,我们对《汇编》进行了全面修订,并于2012年6月27日经馆职代会审议通过。
《汇编》是我馆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此,我们向为此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所有同仁致谢!新的汇编虽经多次审校,仍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武汉工程大学图书馆二0一二年六月目录第一部分工作职责 (1)一、图书馆职责范围 (1)二、工作职责 (3)(一)馆长工作职责 (3)(二)党总支书记工作职责 (4)(三)副馆长工作职责 (5)(四)部主任工作职责 (6)(五)分工会工作职责 (7)(六)馆办公室工作职责 (8)(七)采编部工作职责 (9)(八)借阅部工作职责 (10)(九)学科服务部工作职责 (10)(十)技术服务部工作职责 (11)(十一)文献检索教研室工作职责 (12)第二部分工作规范 (13)一、采编工作规范 (13)(一)外采工作规范 (13)(二)内采工作规范 (15)(三)分类标引工作规范 (18)(四)编目加工工作规范 (21)(五)期刊工作规范 (24)(六)典藏工作规范 (27)(七)光盘管理工作规范 (31)(八)图书运输调拨工作规范 (32)二、借阅工作规范 (34)(一)外借工作规范 (34)(二)阅览工作规范 (35)(三)书库管理工作规范 (36)(四)宣传导读工作规范 (38)(五)期刊管理与服务工作规范 (39)(六)报刊装订工作规范 (40)三、学科服务部工作规范 (41)(一)信息服务工作规范 (41)(二)数据库建设工作规范 (51)(三)《工程信息交流》编辑发行工作规范 (56)(四)数据库宣传、评价、培训与订购工作规范 (57)四、技术服务工作规范 (59)(一)图书馆系统管理与维护工作规范 (59)(二)电子资源管理与维护工作规范 (60)(三)网络管理与维护工作规范 (61)(四)电子阅览室管理及服务工作规范 (61)(五)Web站点建设、管理及维护工作规范 (62)(六)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规范 (64)(七)光盘管理与使用工作规范 (66)(八)数据备份工作规范 (68)第三部分工作制度 (70)一、业务工作制度 (70)(一)文献采集政策 (70)(二)馆藏新书分配原则 (72)(三)中西文图书划分标准 (74)(四)复本和同种书的处理方法 (76)(五)我馆图书分类特殊处理规定 (76)(六)中文图书著者号取号法 (78)(七)外文图书著者号取法 (80)(八)中外文图书索书号附加区分符号及使用方法 85(九)图书馆网络管理办法 (86)(十)病毒监测安全防范制度 (89)(十一)总控机房巡视制度 (90)(十二)图书馆网络信息发布管理办法 (91)(十三)图书馆合同文书管理工作规定 (92)(十四)图书馆业务检查工作制度 (93)(十五)图书馆综合统计数据管理制度 (93)(十六)图书馆接受捐赠图书管理办法 (98)二、读者工作制度 (100)(一)图书馆开放时间有关规定 (100)(二)读者入馆须知 (101)(三)读者入库管理规定 (102)(四)读者借书规则 (102)(五)读者阅览规则 (104)(六)电子阅览室服务管理规定 (105)(七)馆际借阅规定 (108)(八)读者违章行为的处理规定 (108)(九)书刊遗失、损坏赔偿办法 (109)(十)读者预约借书规定 (110)(十一)借书证办理、开通及使用管理规定 (110)(十二)存包柜使用须知 (112)(十三)自习室使用管理办法 (112)三、行政管理制度 (113)(一)工作人员守则 (113)(二)考勤管理办法 (116)(三)治安综合治理、消防、保卫工作制度 (119)(四)职工业务培训及学术活动的有关规定 (120)(五)行政办公会议制度 (123)(六)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126)(七)图书馆内部收费管理制度 (134)(八)禁烟规定 (134)第四部分考核体系 (135)一、图书馆各部门工作考核指标 (135)二、图书馆部主任工作考核细则 (146)第五部分奖惩办法 (162)第一章总则 (162)第二章奖励 (163)第三章处罚 (167)第四章附则 (169)附件一: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 (169)附件二: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计量指南 (179)第一部分工作职责一、图书馆职责范围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规
内容
第36条 图书馆应加强各馆之间以及与其他类型 《普通高等学校 图书馆之间的协作,开展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 图书馆规程》 联合参考咨询等共享服务。 第29条 公共图书馆之间以及公共图书馆与其他 《四川省公共图 各种类型图书馆之间应当通过馆际互借、通借 书馆条例》 通还、联合参考咨询、文献传递等形式实现共 享资源的联合服务。 第49条 公共图书馆应当通过组建图书馆联盟或 者其他方式,加强与学校图书馆、科学与专业 《广州市公共图 图书馆及其他类型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通过 书馆条例》 馆际互借、文献传递、联合参考咨询、开放数 字资源库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与联合服务。
2.3 自建数字资源
法规
《广西 壮族 自 治区 公共图 书馆 管 理办 法》
内容
第 14条 公共图书馆要统一组织、协调、分工、合 作,加速馆藏各类联合目录数据库及广西地方特色 文献数据库建设,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强化文献 信息资源的开发……
第 19条 中心馆应当建立全市统一的通用数字信息 资源库,对数字信息资源与传统载体资源进行整合, 为全市公共图书馆用户提供数字化、网络化服务; 区域总馆可以建设具有本区域特色内容的数字信息 资源库。区域总馆建设的数字信息资源库应当在中 心馆网站建立链接。
我国一些图书馆学学者的呼声
在明确公共图书馆要注意保护知识产权的同 时,公共图书馆法要在知识产权方面赋予公 共图书馆更多合理使用的权利(肖希明等, 2011)。 版权限制制度应是图书馆法研究、关注的范 畴,甚至是图书馆法内容的构成(于成杰、 张军亮,2012)。
为什么关注 这个问题?
思考
我国图书馆法规中 涉及业务的著作权 例外需求
2 我国图书馆法规中涉及业务的著作权例外需求
2.1 文献复制 2.2 文献传递 2.3 自建数字资源
2.4 信息资源保存
2.5 远程信息服务
2.1 文献复制
在各地方图书馆法规中,虽然术语有差别, 大多提到了图书馆提供文献复制服务
《上海市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 为读者提供“复印书刊资料” 《浙江省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 服务
《河南省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 “复制文献资料”服务 《山东省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 “复印文献信息资源”服务 《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 “文献复制”服务
(1)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 已经发表的作品; (6)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 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 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有研究者提出: “读者个人的合理使用行为并不能必然推导 出图书馆为其复制的行为亦为合理使用,著 作权的合理使用条款不可能在主体转换的情 形下依然适用”(刘晓春,2003)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第 7条 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 馆等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本馆 馆舍内服务对象提供本馆收藏的合法出版的数字作 品和依法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以数字化形式 复制的作品,不向其支付报酬,但不得直接或者间 接获得经济利益。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需要以数字化 形式复制的作品,应当是已经损毁或者濒临损毁、 丢失或者失窃,或者其存储格式已经过时,并且在 市场上无法购买或者只能以明显高于标定的价格购 买的作品。
我国图书馆法规所涉及业务 对著作权合理使用的诉求
武汉大学 吴 钢 2018-06-05
为什么关注 这个问题?
思考
我国图书馆法规中 涉及业务的著作权 例外需求
为什么关注 这个问题?
思考
我国图书馆法规中 涉及业务的著作权 例外需求
1 为什么关注这个问题?
著作权法和图书馆法之间是什么关系?
我国著作权法规为图书馆提供的例外
《著作权法》第22条第1款第8项 第 22 条 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 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 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 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8)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 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 馆收藏的作品;
我国著作权法规为图书馆提供的例外
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
公共图书馆 类型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评估指标
1.1.3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 1. 基本分项包括:( 1)与本馆建立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关系的 省级(副省 图书馆达到20个,5分;50个,10分;(2)开展跨系统的馆际互 级)图书馆 借、文献传递,5分。 评估标准 2.加分项共10分:年馆际互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 地 市 级 图 书 1.基本分项包括:与本馆建立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关系的图书馆 达到20个,5分;50个,10分。 馆 评估标准 2.加分项共10分:年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占年外借册次总量 15%, 加5分;占25%,加10分。 1.1.8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 县级图书馆 1.基本分项:建立有馆际互借关系,5分。 评估标准 2. 加分项共 5分:与本馆建立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关系的图书馆 达到20个,加2分;达到50个,加5分。
2.2 文献传递
文献传递是以文献复制为基础,为其他图书 馆的用户提供文献服务 其本质是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
在12份地方行图书馆法规中,除《河南省公共图书馆 管理办法》外,其他法规的条款中都提到了图书馆资 源共享,如《北京市图书馆条例》第34条规定:“逐 步实现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级、各类图书馆文献信 息资源共享。”《湖北省公共图书馆条例》第17条提 出“实现全省图书馆资源共享”。
《广州 市公 共 图书 馆条例》
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
公共图书馆 类型
评估指标
省级(副省 级)图书馆 评估标准
地市级图书 馆评估标准
县级图书馆 评估标准
2.3.2 自建数字资源总量(TB):50TB-15分;40TB-12分;30TB-9 分; 20TB-6 分; 10TB-5 分;加分项共 5 分:有自建数字资源出版, 加3分;达到80TB以上且数字资源质量较高,加5分。 2.4.3 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基本分项包括:(1)建设内容,考查 其选题规划情况,4分;(2)建设规模,考查其可用数据库数量及 其容量,6分。 2.3.2 自建数字资源总量( TB):15TB-10分;10TB-8分;8TB-6分; 5TB-4分;2TB-2分;加分项共5分:有自建数字资源出版,加3分; 达到20TB以上且数字资源质量较高,加5分。 2.4.3 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基本分项包括:(1)建设内容,考查 其选题规划情况,2分;( 2)建设规模,考查其可用数据库数量及 其容量,3分。 2.3.1自建数字资源总量(TB):10TB-10分;8TB-8分;6TB-6分; 4TB-4分;2TB-2分 2.4.3 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加分项包括:(1)建设内容,考查其 选题规划情况,2分;(2)建设规模,考查其可用数据库数量及其 容量,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