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每日一练16(附答案)

合集下载

2022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练习16(含答案)

2022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练习16(含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0 分)(改编)
上古时代,茶在中国的植物图谱中已经出现,但是最早时,茶属于药品,或者属于菜蔬,一直 到了唐代,随着茶叶的广泛种植和行销到了游牧民族地区,茶才正式成为中国人的日常饮用之物。 这时候,陆羽创立了完整的茶叶科学体系,规范了饮用方法,包括提出了“茶有真香”的核心观念。 根据一些古籍记载,战国时候,四川一带已经有饮用茶的习惯,秦灭蜀后,将之带出来,这里也是 古茶树的发源地之一,符合“南方有嘉木”的说法。
9.根据文意分点概括文中介绍了哪些方面的茶道文化,并各举一例。(3 分) ▲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整体信息把握和分析,能力层级为 D。考生需要从字里行间找到作 者答题的依据,组织语言进行概括整合,难度系数 0.6。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20 分)(原创)
明代的士大夫阶层讲究品茶,与品茗环境和制茶都有很大联系,构成了一种发达的品茗体系, 所以明朝成为中国茶的复兴时代。品茶的情趣方面,一是恢复了唐宋赏茗器的乐趣,对茶饮的程序 和器物的雅洁再三致意,不因为明使用紫砂壶为主的相对简单的品茗体系,就不欣赏器物了、不对 茶器物有追求了。另一方面,着重性灵世界,追求品茶所带来的心灵的修养的提升,期待有和谐之 境界。
——也只有拿烟斗才能体现少年的那种难以言说的孤单吧!
节选自雪小禅《高不可攀的寂寞》
2、文段中的划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摄人心魄
B.怀着
C. 绵延
D.难以言说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选段语言优雅清 丽,散文语言色彩浓厚,考查的要点在于熟悉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难度系数 0.8。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天天强化练16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天天强化练16

天天强化练16(时间:50分钟分值:58分)一、综合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导学号:35900278】①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贺岁档期,全国将有70余部新片粉墨登场....,影视市场硝烟四起,名导新人集结,光“数星星”就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②年轻画家毅然奔赴西藏,深入到藏民之中,打下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创作《西藏组画》时不蔓不枝....,将西藏题材绘画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③苏轼在人生的风雨面前,有着坦荡从容的气度,他以用舍行藏....的态度来化解理想与现实的种种矛盾,保持率真的个性,追求自然的人格。

④明末重臣徐光启一直对朝廷傲慢保守的态度心照不宣....,而一幅传教士亲手绘制的世界地图让他眼界大开,进而下定了借鉴西方文明成果的决心,⑤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专业的在线视频数据调研公司将应运而生....,使建立更科学透明的公共数据体系成为可能。

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身边的人和事都是美好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没有毫无瑕疵的人或事,因此不必求全责备....。

A.①②④B.②③⑤C.③⑤⑥D.④⑤⑥A [①粉墨登场:指化装上台演戏,今多借指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②不蔓不枝:原指莲茎不分枝杈,现形容文章等简洁,不能用来形容绘画作品。

③用舍行藏:被任用就出仕,不被任用就退隐,是儒家对于出仕退隐的态度。

④心照不宣:指彼此心里明白,不必明说。

⑤应运而生: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势而产生。

使用正确。

⑥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使用正确。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导学号:35900279】A.在现实世界里,人们无时无刻生活在一定的空间之内;同样,在小说里,无论作者是否直接交代,任何一个人物的活动,也都离不开相应的空间背景。

B.传说,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文字的创生对古人充满惊怖和景仰之情,后世“敬惜字纸”的意识中凝聚着华人对“文字”的共通感。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必备16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必备16 Word版含答案.doc

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谥.号(shì) 休憩.(xī)杯盘狼藉.(jí) 风驰电掣.(chè)B.整饬.(chì) 堤.坝(dī)含英咀.华(jǔ) 垂涎.三尺(yán)C.鞭挞.(tà) 广袤.(mào)并行不悖.(bèi) 集腋.成裘(yè)D.鳜.鱼(ɡuì) 绯.闻(fěi)称.心如意(chèn) 一蹴.而就(cù)解析:A项,“憩”应读qì;B项,“涎”读xián;D项,“绯”应读fēi。

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精粹/萃取钓鱼竿/高粱杆仗义执言/明火执杖B.观摩/临摹暴发户/爆冷门艰苦备尝/如愿以偿C.气概/愤慨绊脚石/搅拌机明察暗访/暗中查访D.刻画/筹划明信片/无名火唇枪舌剑/明枪暗箭解析:A项,高粱杆—高粱秆,明火执杖—明火执仗。

答案:A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茅盾先生在作品中偶尔也说一些灰心的话,混杂在诙谐的语句中。

别人笑的时候,他却笑不出来,因为他识尽了人生的悲凉。

重读老舍,我被这种沉重所缠绕,总是难以________。

②2012年十八大期间,总书记强调,我们将始终如一地履行对台湾同胞作出的承诺,既不会因局势的一时波动而有任何动摇,也不会因少数人的________干扰而有任何改变。

③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所长助理扎洛说,包括西藏在内的各藏区________不是一个单纯的藏族聚居区,从经济生活形态上来讲,藏民与其他各民族是互补的。

A.释怀蓄意从来B.释怀故意历来C.忘怀蓄意历来D.忘怀故意从来解析释怀:消除心中的某种情绪;忘怀:忘掉,不记得(多用于值得怀念的事)。

蓄意:早就有这个意思,指坏的;故意:有意识地、存心地。

从来:表示从过去以来(多用于否定);历来:表示从过去到现在都是如此。

2019届全国高统招高三模拟练习训练16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全国高统招高三模拟练习训练16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全国高统招高三模拟练习训练16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刘廷让字光义,其先涿州范阳人。

少有膂力,周祖镇邺,以隶帐下。

从世宗征淮南,以功领雷州刺史。

乾德二年春,诏领兵赴潞州,以备并寇。

冬,兴师伐蜀,为西川行营前军兵马副都部署,率禁兵步骑万人、诸州兵万人,由归州进讨。

入其境,连破松木、三会、巫山等寨,获蜀将南光海等五千余人,擒战棹都指挥使袁德宏等千二百人,夺战舰二百余艘。

又获水军三千人,因度南岸,斩三千余级。

初,夔州有锁江为浮梁,上设敌棚三重,夹江列炮具。

及师至距锁江三十里舍舟步进先夺其桥复牵舟而上破州城守将高彦俦自焚。

遂进克万、施、开、忠四州,峡中郡县悉下。

明年正月,次遂州,州将陈愈率吏民来降,尽出府库金帛以给将士。

蜀平,王全斌等皆坐纵部下掠夺子女玉帛及纳贿赂左降,惟廷让秋毫无犯。

及全师雄等作乱,郡县相应,寇盗蜂起。

廷让又与曹彬破之,以功改领镇安军节度,从征太原。

雍熙三年,曹彬败于歧沟关,诸将失律,多坐黜免。

既而契丹扰边,时议遣将,无惬上意者。

时廷让与宋偓、张永德并罢节镇在环列,帝欲令击契丹自效,乃遣分守边郡,以廷让知雄州,又徙瀛州兵马都部署。

是冬,契丹数万骑来侵,廷让与战君子馆。

时天大寒,兵士弓弩皆不能彀,契丹围廷让数重。

廷让先分精兵属李继隆为后殿,缓急为援。

至是,继隆退保乐寿,廷让一军皆没,死者数万人,仅以数骑获免。

初,廷让诣阙待罪,太宗知为李继隆所误,不之责。

四年,复命代张永德知雄州兼兵马部署。

是秋以疾闻,帝遣内医诊视,因上言求归京师,不俟报,乃离屯所。

帝怒,下御史按问,狱具。

廷让既黜,怏怏不食,行至华州卒,年五十九。

帝录其旧勋,赠太师。

(选自《宋史·列传第十八》,有删改)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师至/距锁江三十里/舍舟步进/先夺其桥/复牵舟而上/破州城/守将高彦俦自焚B.及师/至距锁江三十里/舍舟步/进先夺其桥/复牵舟而上破/州城守将高彦俦/自焚C.及师至距/锁江三十/里舍舟步/进先夺/其桥复牵/舟而上破/州城守将高彦俦自焚D.及师至/距锁江三十/里舍/舟步进先夺/其桥复牵舟/而上破州/城守将高彦俦自焚2. 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雍熙”是年号。

高考语文 每日一练系列 第一周周测(含解析)

高考语文 每日一练系列 第一周周测(含解析)

第一周周测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训,是中国历史上的家长用于训诫、教育子弟后代的文字。

它包括家诫、家规、家书、家范、家箴、家诰、遗训等形式。

家训的产生和发展源远流长,从周文王的《诏太子发》算起,成文的家训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历代的名人志士、文豪学者、文武大臣多以家训的形式训诫子弟、垂饬后代。

这些家训有不少一直流传到今天,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很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有些家训收集了不少警世哲语,并将这些警世哲语加以编排、分类,读来朗朗上口,对今人也颇有警策意义。

有些家训,如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除了教子、治家等内容外,还涉及音乐、风俗等内容,简直可以说是一部家教百科全书了。

一般来说,家训的内容包括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立志、气节、为政等几个方面,其中又以修身、处世、治家为最主要。

封建士大夫历来重视对子孙后代的人格教育,反映在家训中,就是勉子立志、劝子为学、教子修身的内容。

教子为学方面的家训,关于学习方法和治学态度方面的论述所占比例极大,尤其在家书中,更是占绝大部分。

其中如“志当存高远”、“有志者当勉学以就业”、“君子忧天下不忧个人”等,,足可让人奋发;“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正不可不守”、“清白之家,当以家声为要”等,又足可让守定气节,义不受辱;反映戒骄戒躁、反躬自省、节欲制怒、淡泊寡欲等思想的训诫之言也举不胜举。

因为是“家训”,所以“治家”在其中占主要地位是可以理解的,由于中国封建时代盛行宗法制度下的大家族,所以“治家”不仅仅是父慈子孝,耕读传家,而且包括了相当部分的有关宗族礼法、墓域祠堂、田产房屋、奴仆侍役等方面的规定。

其中立家以勤俭为本的思想为主,中间还夹杂安贫乐道、耕读传家、教子当早、教子当严、齐家以和、忍让兴家、教子以正等思想,这些思想都是今天应该加以弘扬的。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第1练)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第1练)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第1练)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睡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十分简单,只需躺在床上放松神经和肌肉就可以了,但是对于飘浮于太空中的航天员来说,。

首先,光是人体生物钟最核心的控制因素,飞船绕地球运转一周为90分钟,这意味着,24小时中航天员共经历了16个白天及夜晚。

,不符合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造成了宇航员生理系统的紊乱。

另外,因工作需要,飞船和空间站从不关灯。

因而,为更好地休息,宇航员需科学地调节睡眠时间,睡时需戴黑眼罩,以避免舱内过于频繁的亮暗变化;飞船内也需在休息区降低光照强度,以营造夜间环境。

其次,飞船内的失重状态,会使宇航员产生类似地球上倒立时的不适感,身体也会在空中随意飘浮。

为给宇航员营造地面睡觉的感觉,空间站上设置了专门的卧室。

床铺垂直安放在地板和天花板之间,床上有固定在睡眠区里的可以帮助航天员保持卧姿睡眠的睡袋。

当然,,也可以用带子把自己捆在舱壁上睡觉。

1.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改成两个较短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下面这则文字存在多处错误,请指出其中四处并加以修改。

①曹禺先生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雷雨》《北京人》《龙须沟》等。

②他的作品《雷雨》曾经多次被各大院团用各种艺术形式搬上舞台,引起轰动。

③2019年10月19日,《雷雨》在济南的演出落幕后,仍有不少观众给主办方打来电话,垂询有关演出的信息。

④《雷雨》何以久演不衰?除了该小说本身具有超越时空的深刻内涵外,还在于两代艺术家们的成功演绎。

⑤“《雷雨》几十年的演出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话剧导演艺术史和社会接受史”。

曹禺研究者田本相说。

⑥如今,第二代演员多数年过半百,目前当务之急就是要培养更多的年轻演员,让《雷雨》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能一直传承下去。

二、古诗词鉴赏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每日拔高练 第16练 Word版含解析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每日拔高练 第16练 Word版含解析

2021届高三总复习语文每日拔高练第16练重难点剖析如何概括分析人物形象①从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入手。

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②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

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③根据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往往反映得最充分、最深刻。

④从情节发展入手,透视人物的思想性格。

人物的性格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在矛盾冲突中展现出来的,只有了解了故事的全貌,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

⑤从分析环境入手。

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特定的自然环境中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或自然环境中去理解。

⑥注意作者和作品中其他人物对该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智县委贾大山他姓智,那时人们不叫他智书记,而是叫他智县委。

夜晚,我和我的伙伴们打戏院门口的电灯泡玩儿,看谁能打中。

我正瞄准,忽然有人揪住我脑后的小辫子,伙伴们立即就跑散了。

扭头一看,揪我小辫儿的是个生人,中等个儿,白净脸儿,穿一身灰军装,戴一副眼镜,我挣脱他的手,撒腿就跑,他一把又揪住我的小辫儿,揪得好疼。

我骂他的娘,他也不理睬,终于把我揪到父亲面前去了。

“这是你的小孩?”生硬的外地口音。

“噢,是我的孩子。

”父亲是个买卖人,开着一个杂货铺,一向胆小怕事。

一见那人,赶忙捻亮罩子灯,显得很惊慌:“智县委,请坐……”我也一惊,他就是智县委!智县委没有坐,眼睛忽然盯住桌上的一片字纸。

那是我写的一篇大楷: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哪个写的?”他问。

“他写的。

”父亲指指我说,“瞎画。

”他立刻瞅定我,脸上竟然有了喜色,眼镜也显得明亮了:“几岁了?”“十岁了。

”“十岁了还留小辫儿?”父亲赶忙解释:当地的风俗孩子们留小辫儿,要留到十二岁,成人。

智县委听了哈哈大笑,说:“好哇,那就留着吧!”智县委夸了一番我的毛笔字,就和父亲说起话来。

2020版高考语文全程训练小题天天练16语言表达连贯二逻辑补空含解析

2020版高考语文全程训练小题天天练16语言表达连贯二逻辑补空含解析

天天练16 语言表达连贯二(逻辑补空)基础过关1.[2019·兰州模拟]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史学原本注重图像。

先秦时期的《山海经》记录了很多物产、民俗、宗教、山川、鸟兽等内容,本来也有图像,①________________,最终只剩下文字。

中国史学,②________________,宋代的郑樵在《图谱略》中说:“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

”当然,③________________,凡是在平面或是空间构成图形、实体的物体都可以称之为图像。

答案:(示例):①只是在流传的过程中日渐遗失'②素有“左图右史”的传统③图像不仅指平面的图画解析:材料第一句交代了文段中心内容,①处,前文说“本来也有图像”,后文说“最终只剩下文字”,可推知是史学著作在流传过程中图像遗失,故可填“只是在流传的过程中日渐遗失”之类的语句。

②处,根据后文“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可提炼中国史学注重图像的传统特点,即“素有‘左图右史’的传统”。

③处,“当然”有转折意味,再根据后文对图像的定义,可推知此处图像的范围比较宽泛,即“图像不仅指平面的图画”。

2.[2019·江淮联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①________________,考验的是立法者对企业与员工利益的平衡能力。

工伤认定标准过松,难免为“骗”工伤行为留下空子,加重企业负担;②________________,则可能为职工的权益保障蒙上阴影。

48小时认定时效可视为一道“硬”标准,确实很难钻空子。

但问题在于,它回避了医疗抢救本身的复杂性,比如救治条件不同,死亡时间就会产生较大差异。

因此,③________________,核心问题是判断伤害或死亡的结果是否与工作有关联。

高考语文试卷第十六题

高考语文试卷第十六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文学在我国迅速崛起。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沉迷于网络小说,热衷于创作和阅读。

然而,与此同时,一些网络小说内容低俗、暴力、迷信,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此,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对网络文学的管理,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网络文学是文学的一种新形态,它以互联网为载体,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具有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形式多样等特点。

然而,在繁荣的背后,网络文学也存在一些问题。

②首先,部分网络小说内容低俗、暴力、迷信,严重污染了网络文化环境。

这些作品以色情、暴力、迷信等低级趣味为卖点,迎合部分读者的低级趣味,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③其次,网络小说抄袭现象严重。

一些作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顾原创精神,大肆抄袭他人作品,严重侵犯了原创者的合法权益。

④再次,网络小说质量参差不齐。

部分作品缺乏深度和内涵,仅仅追求情节的曲折和紧张,忽略了文学的价值和意义。

⑤针对上述问题,有关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⑥加强网络文学内容审核。

对网络小说进行严格审查,杜绝低俗、暴力、迷信等不良内容。

⑦鼓励原创,打击抄袭。

对原创作品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奖励,对抄袭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⑧提高网络文学质量。

引导作者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创作出具有深度和内涵的优秀作品。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文】题目:网络文学的利与弊要求:1. 结合材料,阐述你对网络文学的利与弊的认识。

2. 结合自身经历或身边事例,谈谈你对网络文学的看法。

3. 思考网络文学如何更好地发展,为青少年提供健康向上的阅读环境。

4. 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提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1. 网络文学的传播速度和互动性对青少年的影响。

2. 网络文学中的低俗、暴力、迷信内容对青少年的危害。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09.16参考答案 (1)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09.16参考答案 (1)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09.16参考答案(一)答案1、B[A项:混.水摸鱼(hún) 锲.而不舍(qiè) C项:档.案(dàng)潜.移默化(qián) D项:结草衔环(jié)]2、D [ A:编纂 B:贸然 C:因噎废食]3、C [墙内开花墙外香:比喻人才或技术发明等不为本处重视而流誉他处,或成绩不受本部门重视,却为其他部门赏识。

A瓦釜雷鸣:瓦釜敲得跟雷一般的响。

比喻平庸的人或事物受到重用或重视而显赫一时。

B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表示平局。

D不孚众望:孚:信服。

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4、C [A成分残缺,“充分发挥……的引导作用”;B “未成年人和在校中小学生”并列不当;C “防止……态势”搭配不当]5、A[B“保增长、促内需、调结构”顿号改为逗号。

C句子是陈述句,问号改为逗号。

D 双引号改成书名号,“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社会需求不足的学科和专业”逗号改为顿号。

]6、空山新雨后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梧桐更兼细雨点点滴滴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7.C (A溪xī B宿xiù D荷hè)8.A(二)答案1、C (A 冠心病guān 龟.裂jūn B 发酵jiào D 压轴.戏zhòu 余勇可贾gǔ)2、A (B装帧,少安毋躁C“功夫茶”“长年累月” D“指手画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3、B (A忘年之交:年龄辈分不相当的人所结成的深厚友谊。

C大快朵颐:大饱口福,痛快淋漓地享受美食。

D大有可为:事情很值得做,很有发展前途。

主语应为“事情”。

)4、D(A句式杂糅,“具有……功效”或“能降血压、消除疲劳、抑制血管硬化”。

B缺宾语,“暴露出……途径过于单一的缺点” C结构混乱,中途易辙)5、C(A句号挪到双引号外面,B第二个分号改成冒号或句号,D两个问号改为逗号)6、对酒当歌唯有杜康醉不成欢惨将别往往取酒还独倾今宵酒醒何处三杯两盏淡酒7.D【A蓬头垢面,福祉(zhǐ) B拭;祓除缢鬼(fú) C投;溘然长逝(kè)】8.【答案】C这一段文字叙述了月亮的变化(时间)以及眼前所见景色(空间),从“还见不到月亮”之时所见的“远景”到“近景”再到“地上”,视角从上到下;从“暮色苍茫”到月亮升空,时间在向前推移,因此答案为C。

2020春季开学高三语文每日一练精选附答案

2020春季开学高三语文每日一练精选附答案

2020春季开学高三语文每日一练精选附答案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6分)“中国创造”已经渐渐代替“中国制造”而被世界广泛认知,它更需要高层次的脑力创造活动,因此体力劳动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了。

“中国创造”这个概念的提出,意味着我们有了更清晰的发展方向,于是也就具备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而有可能打造出真正属于中国的品牌,这样我国必然会成为世界创造强国。

①不是更需要高层次的脑力创造活动就意味着不需要体力劳动。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面短文拟写一个标题。

(12字以内)(5分)事实上,“一带一路”推动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合作,更是文明互通的基础建设,是连接世界上不同文明的“带”与“路”。

它以文明对话为引领,强调不同文明的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与交流融合,其路径很清晰: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贸易发展紧随,伴着人民交往、文化交流,逐渐实现沿线国家民众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最终达到民心相通,文化相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校家委会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刘教授来作报告,下面是家委会负责人主持词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之处,请分别找出并加以修改。

2022年高三总复习语文每天一练(老教材老高考)第十六练(含答案解析)

2022年高三总复习语文每天一练(老教材老高考)第十六练(含答案解析)

早练十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就是在这一天,____①____,也走向记忆深处的童年……初夏时分在村子里闲逛,逮一种叫“苞米虫”的昆虫,用秸秆插进它肩胛骨的位置,就得到了一只生物电扇,小伙伴们会不胜其烦地用它吹去额头上的汗珠。

跑去菜园看浇水,抽水机嗡嗡作响,清冽的地下水便喷涌而出,不疾不徐地跳过垄沟。

正式的夏天是从吃豆角的那天开始的,豆角炖猪肉,因为用铁锅,汤会发黑,却也大快朵颐。

盛夏,烈日当空,黄瓜不那么好吃了,可是西红柿却正好,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西红柿裂开了,就像花朵。

秋天,它们悄悄地把籽洒落在地上,以为自然界无为而治,大有来年生根发芽的机会。

白菜长成比较大棵的时候,热力减弱,宇宙间满是浓白的秋光,云朵淡淡,霜雪已在孕育……梦醒了,____②____,耳畔仍回响着遥远的抽水机黑胶皮水管中流淌的汩汩歌声,不绝如缕。

有着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满了无穷魅力。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A.比拟、比喻、夸张B.比拟、比喻、通感C.对偶、借代、通感D.对偶、借代、夸张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西红柿正好,裂开了,就像花朵,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可是黄瓜却不那么好吃了。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答: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4分)①②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6分)急性胃肠炎是夏季常见病、多发病。

大部分人患有急性胃肠炎之后是可以自愈的。

除严重者,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而,现实中许多患者在就诊前却多自行服用抗生素等药物,这种做法,既不利于疾病治疗,又存在抗生素滥用而导致的各种耐药风险。

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应该要确定是病毒性、细菌性,还是真菌性的。

2021大二轮高考总复习语文:小题天天练16含答案

2021大二轮高考总复习语文:小题天天练16含答案

2021大二轮高考总复习语文:小题天天练16含答案小题天天练161.下列句子中成语的用法不正确①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

....②2021年起浙江省开始在高中阶段尝试打破原有的“教学班”,实行“必修课选课走班制”的育人模式,当时人们对此种改革举措莫衷一是。

....③ 虽然人才市场上有很多求职者,但雇主要找到真正胜任这份工作的人并不容易④浙江省一名喜欢画马的男子在路上被三轮车追尾。

如此美妙的事故甚至让交警感到困难。

一些旁观者认为这种惩罚不值得犯罪,建议双方自行解决⑤三星note7手机因发生爆炸不得不在全球召回和停售,然而最初的这个“全球”偏偏不包括中国。

这种厚此薄彼的政策引起中国质检总局和消费者的强烈不满。

....⑥ 虽然这是一套知识点极其密集的大型专业书籍,但它太大了,不合适。

我们仍然可以从复杂的知识网络系统中找到每个难题的答案。

a.①②③c.①⑤⑥b。

②④⑤d。

③④⑥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熟语)的能力。

①振聋发聩: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褒义词。

使用正确。

②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

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使用正确。

③不稂不莠:稂,狼尾草;莠,狗尾草。

本指禾苗中无野草。

后比喻人不成才,没出息。

使用错误。

④罚不当罪:当,相当,抵挡。

处罚和罪行不相当。

使用错误。

⑤厚此薄彼: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怠慢另一方。

比喻对两方面的待遇不同。

使用正确。

⑥大而无当:指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此处望文生义。

回答:D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有些人觉得反复润色一件作品不值得,也不划算。

这不仅会使低俗作品走红,造成劣质产品驱逐良品的现象,而且会误导创作。

b.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使我国的木屑颗粒机需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态势,木屑颗粒机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c、据各种可靠消息来源称,铁路总公司最近召开会议,讨论恢复时速350公里的中国高铁运营。

人教高考语文一轮选习练题(16)及答案

人教高考语文一轮选习练题(16)及答案

2019人教高考语文一轮选习练题(16)及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美朝两国明争暗斗,令东北亚局势动荡不安。

朝鲜一意孤行进行核试验,,美国也应反思其霸权行径。

难辞其咎,但孤掌难鸣....,但更②安徽某县向公务人员发出最严“禁烟令”,有人觉得未免小题大作....多的公众拍手叫好,认为这有利于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

,凭③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张大民,虽然无权可恃,无人可依,但他耳软心活....借着自己的“小”智慧,把自己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④小舟老师是中国正反两体手抄长卷第一人,他的反体书法表演,犹如行云,秀丽之韵,蕴藏之力,令人拍案叫绝。

流水、天马行空....⑤美丽乡村建设给农村带来了繁荣的经济、完善的设施、优美的环境、文明的新风,这种欣欣向荣的新生活让老百姓甘之如饴。

....⑥刘海半生不熟地读了几卷经书,就天天肆意毁法谤佛,李教授的一番教导,把他从邪路上拉了回来。

对他来说就如当头一棒....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④⑥[解析]①“孤掌难鸣”比喻力量单薄难以成事。

句中表现双方都有责任的意思,不合语境。

②“小题大作”指拿小题目做大文章。

比喻把小事情当做大事情来处理。

使用正确。

③“耳软心活”指心意不定,没有主见,容易轻信别人的话。

望文生义。

④“天马行空”指天马奔腾神速,像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

比喻诗文气势豪放。

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

使用正确。

⑤“甘之如饴”感到像糖一样甜,表示甘愿承受艰难、痛苦。

望文生义。

⑥“当头一棒”指迎头一棍子。

比喻受到严重警告或突然的打击。

使用正确。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B)A.任何一位人民教师,心中都应时常追问自己“为何而教”,无时无刻都要不忘初心,把当好学生“引路人”作为职业追求。

B.尽管罗尔以及某金融公司的做法欠妥,但我们在表达不满甚至愤怒的同时,也要试着去理解一个重病患者家庭的痛苦和非常选择,共同祝愿罗一笑病情好转,健康成长。

高三语文复习每日练9—16答案

高三语文复习每日练9—16答案

高三语文复习每日练9—16答案专题组合训练91.【解析】选C.A.蒙(mēnɡ),B.掺(chān),D.掣(chè).2.【解析】选A.B.顷-倾,C.杆-秆,D.圜-寰.3.【解析】选C.A.独善其身:做不了官,就搞好自身地修养.现也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不合语境.B.面目一新:样子完全改变,有了崭新地面貌,用于新旧对比之中.不合语境.C.不一而足: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D.好大喜功: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指办事不切实际,喜欢铺张浮夸.这里应为“好高骛远”.4.【解析】选B.A.结构混乱,“提出”“论断”是一个句子,“论断”“抓住”“根本”是一个句子.两后5.D(1.2.3.4.5.B(1.2.用“定”3.4.“采用5.C专题组合训练121.【解析】选D.A.砌(qì),B.氛(fēn),C.庇(bì).2.【解析】选D.A.篡—纂,栗—粟;B.蔼—霭,力—利;D.泄—泻,馨—罄.3.【解析】选B.A.耸人听闻:耸,惊动.故意说夸大或惊奇地话,使人震惊.B.可圈可点:指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C.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D.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地才德完美自然.4.【解析】选D.A.中途易辙.B.成分残缺,应在第一个“添加剂”地后面加上“地专项活动”.C.不合逻辑,递进关系颠倒.5.【答案】D【解析】D项左拉地代表作是,《卢贡—马卡尔家族》《娜拉》《四福音书》等,《巴黎圣母院》地作者是雨果.【思路分析】该考点一般难度不大,注意一个“常”字和“名”字,不要纠缠于细枝末节,可列表比较或归类复习..专题组合训练131.【解析】选B.A.散(sǎn),C.跹(xiān),D.着(zhuó).2.【解析】选A.B.挤—跻,C.掾—椽,D.轮—伦.3.【解析】选C.C.捉襟见肘:是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A.不可思议: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B.触目惊心:看见某种严重情况而内心震惊.D.无庸置疑:事实明显4.工作”.5.C1.2.3.掩饰.4.由于”上“5.B1.2.3.4.5.C.1.【解析】选B.A.zǎn/cuán,móu/miù,dú/dú,bì/bài;B.diàn/zhān,yī/jī,zhěn/chēn,cì/sì.C.jiàn/zhàn,xián/xuàn,ɡòu/ɡòu,zháo/zhuó;D.huì/yuán,chán/shàn,shàn/lǐn,hènɡ /hènɡ.2.【解析】选C.A.幅—辐,B.具—俱,D.首—手.3.【解析】选A.①“消费”指为了生产或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财富;“耗费”多指精神、力量、东西等因使用或受损失而渐渐减少.②“发奋”指振作起来,奋发;“发愤”指决心努力.③“醒悟”多指对事物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省悟”多指对自己地思想或行为地认识,由错误到正确.4.【解析】选B.A.不合逻辑,应为“被称为‘国粹’”.C.句式杂糅,将“依托”改为“以”或删掉“为蓝本”.D.“涉及到”重复赘余,删去“到”.5.B(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其中散曲有套曲和小令两种形式)。

高三语文周测练习大练习:16 语文大练习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语文周测练习大练习:16 语文大练习 Word版含答案.doc

语文大练习---16马与龙的文化缘庞进龙是中国古人对自然界中的诸多动物和天象经过多元融合而创造的一种神物,其实质是先民对自然力的神化和升华。

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

在龙的诸多“模特儿”中,就有马的身影。

从形象上看,马头给龙头以取材参照。

甲骨文中的某些龙字,头部窄长,就比较像马的头。

汉代王充《论衡•龙虚》篇,言“世俗画龙之像,马首蛇尾”。

并由此推断,龙乃“马、蛇之类”。

宋代罗愿《尔雅翼•释龙》称龙“头似驼”——驼头近似于马头。

还有龙形似马形的说法。

如《太平广记》四二五引《录异记•王宗郎》:“有群龙出水上,行入汉江,大者数丈,小者丈余,如五方之色,有如马、驴之形。

”在古人心目中,马是具有龙性的,龙和马是可以相互变化的。

反映在古籍中,如:《周礼•夏官•司马》:“马八尺以上为龙。

”《吴承恩诗文集•送我入门来》:“马有三分龙性。

”柳宗元《龙马图赞》:“明皇时,灵昌郡得异马于河,其状龙鳞、虺尾……后帝西幸,马至咸阳西入渭水化为龙,泳游去,不知所终。

”看来,形象上,马是把高扬的头颅、飘逸的身姿等贡献给了龙;内涵上,马是把刚毅、坚强、友好、善良、奔放、洒脱等品质贡献给了龙。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内蒙古赛沁塔拉村,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被意外发现。

有专家据玉龙“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鼻孔二”的造型,判断其取材于猪。

另有专家则将其推断为“马龙”,或“马型原龙”。

一是该龙头不是近似猪头的三角形,而是近似马头的长方形;二是该龙头上无猪耳那样的大耳朵;三是该龙脖后颈与脊梁上有几乎占到全身三分之一的飞掠而起的饰物,这饰物近似马鬃而不是猪鬃。

但“马龙”说因缺乏考古发现的支持而遭到质疑,因为,原始居民饲养马是比较晚的事情,中国北方新石器遗址中普遍不见家马骨骼出土。

红山文化遗址中经常发现牛、羊、猪等家畜的骨骼和鹿、獐等兽骨,但一直未发现家马或野马的骨骼。

在青海省都兰县诺木洪塔里他里哈遗址,发现的年代最早先民养马的痕迹,推断在公元前两千二百年左右。

高三语文每日晚练十六含详细答案

高三语文每日晚练十六含详细答案

语文晚练十六一、论述类文木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自近代科学兴起以,人类见证了科学改造世界的力量,也充分享受到了科学成果带来的社会福祉。

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了强大的自主性,如果任其无约束地发展,它的潜在成果既有可能造福人类,也有可能摧毁人类。

如何让科学始终朝着善的方向发展,是今天人类亟须解决的问题,科技伦理的兴起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

科技伦理的目标很明确,即通过有效的规范,保证科学研究的所有环节都处于伦理的规训下,使研究的整个链条都指向追求善的目的。

科技伦理发生作用的空间结构包括政策环境、研究主体、研究手段、研究对象与研究结果等,这个研究链条的每个环节内都存在伦理缝隙。

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科学就会从人类福祉变成人类的噩梦。

科学是探索未知的事业,其本性是喜欢自由的研究氛围。

由此,人们自然会认为,不应该为科学研究附加任何约束,所有这些约束都是研究的障碍。

这种说法在社会上很有市场。

其实,这是一种短见。

哲学家托德·莱肯曾指出:“我们对人类的有限性的焦虑,致使我们设计出更高级的不变的实在,这就是上帝、形式、道德法则。

”也就是说,我们要设计出一个远离我们的完美王国,去应对我们所面对的不确定现实。

道理很简单,任何时代的人的认知都具有时代局限性,总有一些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出现。

如果是好的倒也无妨;如果是恶的,其影响就很难消除。

而且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这种可能性不是小了,而是变大了。

为此,预先设置一些高于当下实践要求的伦理规范,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未来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危害。

因此,对研究人员进行科技伦理的熏陶、规训,恰恰是引导他们追求善的有效手段,是给他们竖立向善的路标,而非设置研究的障碍。

近代科学是西方的产物,对于中国人来讲,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舶来品,我们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传统与经验,因而在科技伦理上存在先天的不足。

另外,我国的教育体制中也缺少这方面的系统训练,从而导致我国科技人员对科技伦理的认识严重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寒假每日一练(16)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的楼兰古城,是人类向大自然过度索取留下的深刻教训;润泽一方的都江堰,记录下中国人利用自然的朴素智慧;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代塞罕坝人接力传承,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人类与生态环境互动的诸多事例,一遍遍警示和昭示我们:、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已走到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已是必然选择。

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生态创伤,也为社会制造了大量的财富。

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我们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如今,绿色生活方式已经是中国社会的新时尚,生态环保思想日益成为主流文化。

垃圾分类制度逐步推进,绿色出行为“最后一公里”难题找到了答案,“地球一小时”等环保公益活动……();保护环境的自觉,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黄沙漫天妥善杀鸡取卵如火如荼
B.黄沙漫天妥当以卵击石如日中天
C.过眼云烟妥善杀鸡取卵如日中天
D.过眼云烟妥当以卵击石如火如荼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生态创伤,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B.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C.工业化为社会制造了大量的财富,也留下了满目疮痍。

D.工业化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也留下了满目的生态创伤。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热爱自然的情怀,凝结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B.对自然的热爱,凝聚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C.热爱自然的情怀,凝聚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D.对自然的热爱,凝结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5题。

苏秀道中
(南宋)曾几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令浙江嘉兴)的路上。

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4.下列对这首宋诗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从夜感霖雨突降写起,人们盼望久已的甘霖突然降下,仿佛将诗人的心田也滋润得复苏了。

B.“不愁屋漏床床湿”引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床头屋漏无干处”;“且喜溪流岸岸深”引用杜甫《春日江村五首》“春流岸岸深”。

C.“千里稻花应秀色”用了虚写,想象千里稻花应是一派青绿,生机勃勃,抒发了诗人久旱逢甘霖,秋天将以苏的欣喜之情。

D.尾联用了衬托手法,写无田者尚且欣舞,况有田者乎,将喜渲染到极致,进一步表现诗人与农民同喜悦之心。

5.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两句传神地勾画出了英雄当年驰骋沙场,收拾河山的豪壮场景。

(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描写了一场激战,战斗中只听得“___________,收兵后,呈现在眼中的则是“___________”的悲壮场面。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月光照耀下湖面荡漾的水波和无风时水中美丽的月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寒假每日一练(16)答案
1.A(过眼云烟: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黄沙漫天:风大将地面上的沙土吹起,现在多指是由气候、环境恶劣导致。

妥善:妥当完善。

妥当:稳妥适当。

杀鸡取卵:比喻只图眼前的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

以卵击石:比喻不自量力,自取灭亡。

如火如荼:原形容军容之盛。

后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如日中天:形容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2.D(“疮痍”与“创伤”重复,排除A;句序不当,排除A、B;“制造”和“财富”搭配不当,排除C)
3.C(利用句式的一致性,排除B、D;“凝聚”比“凝结”更合乎语境,排除A、D) 4.B(B 项不是“引用”,而是“化用”)
5.特点:雨大,及时。

分析:通过视觉和触觉的结合,诗人半夜感到“凉冷”,看到“屋漏床床湿”,表现雨大;运用叠词的手法,通过屋漏床湿、溪流岸深表现雨大;运用虚实结合(想象)的手法,通过骄阳转作霖、稻花应秀色表现雨的及时。

译文:一夜之间,炎炎烈日的晴空,忽然降下了渴望已久的甘霖;我在睡梦中惊醒,只觉得浑身舒适,凉气沁人。

我不愁屋子会漏雨,淋湿我的床;只是欣喜溪流中涨满了雨水,不用再为干旱担心。

我想,那千里平野上,喝够了水的稻子一定是葱绿一片;于是觉得,这五更天雨水敲打着梧桐,是那么的动听。

像我这没有田地的人尚且欢欣鼓舞,更何况田间的农夫,祈望着丰年,该是多么的高兴。

6.(1)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