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4.4.4输血和血型 教学设计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人体的血量,何种情况需要输血;2.了解血型的发现,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并能认同同型输血原则。
(二)能力目标1.通过安排学生“小组进行血型匹配表演活动”和“小组扮演献血活动”来提高学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素质能力等;2.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的ABO血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献爱心”游戏,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2.通过丰富的献血场景图片,激发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教学重点1.ABO血型的类型;2.同型输血原则。
教学难点安全输血(血型匹配的关系)。
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采用课件以增大教学的直观性;2.利用自制教具——“输血关系模型”进行教学,帮助学生记忆“供血者血型必须与受血者血型相匹配”的各种关系。
3.课前将全班学生分成10个小组,或准备“小组进行血型匹配表演活动”或“小组扮演献血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具——“输血关系模型”、学生表演活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血液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早在17世纪,就有人对大出血的病人进行输血抢救,有的病人输入血液以后,能够起死回生,但多数病人输入血液以后,却加快了死亡的速度。
这是为什么呢?要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我们就得要学习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播放医生抢救病人的视频。
(过渡语)通过观看视频以后,我们会在想,人体里究竟有多少血液呢?失去多少血液后,就必须输血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一个内容“一、血量与输血”。
探究新知一、血量与输血1.正常成年人血量:约4800毫升(占体重的7%-8%)2.一次失血1200—1500毫升,出现的症状:危及生命。
处置:及时输血。
3.一次失血800—1000毫升,出现的症状:头晕、心跳、眼发黑、出冷汗。
处置:考虑输血4.一次失血小于400毫升,出现的症状:一般不会有明显症状。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必备教案:第四单元 第四章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教材分析】通过本章第一节的学习||,学生知道了血液的重要性||。
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学生也都应该知道血量对生命与健康的重要性||,知道当人体出现大量失血就需要输血||。
那么||,失血量达到多少就需要输血呢?这就有必要了解血量与输血的关系||,因此本节首先介绍血量与输血||。
输血与血型密切相关||,要安全输血首先必须了解献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所以教材接着介绍的是血型||。
如何才能安全输血||,教材从ABO血型的角度作了简要的介绍||。
教材在“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另外||,教材在旁栏通过“小资料”介绍了心血管病以及心血管病危害的严重也说明了心血管医生这个职业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说出人体的血量与输血的关系||。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3.认同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 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2)认同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2.教学难点认同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课前准备】1.教师(1)制作多媒体课件||。
(2)准备模拟A、B、AB、O型四种血型的血和模拟标准A型、B型血清||。
(3)制作模拟A、B、AB、O型血献血者牌||,制作模拟A、B、AB、O型血受血者牌||。
2.学生1、上网查找“血型的发现”有关资料||。
2.准备“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调查报告||。
【教学方法】探究性教学||。
【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输血与血型【课后反思】通过前三节的学习||,学生已对“血液循环系统”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在此基血量与输血:成年人体内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血型血型的发现者;1900 年,奥地利科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安全输血:1.以输同型血为原则2.成分输血 ABO 血型:A 型、B 型,AB 型和O 型础上||,让学生学习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输血与血型”的内容||,可以帮助他们认同无偿献血制度||。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设计:4.4.4输血与血型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血型的分类及输血的原则,掌握血型检测的基本方法。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准确判断血型,并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2.重点: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科学的情感态度。
3.讲解血型检测方法,包括显微镜观察、血清学试验等,为学生后续实验操作做好理论准备。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a.血型是如何遗传的?
b.输血时为什么要遵循同型输血原则?
c.如果血库中没有同型血,该怎么办?
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四)课堂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设计:4.4.4输血与血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输血的基本概念,掌握输血的原则和过程,了解血液的组成及其功能。
2.掌握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的基本知识,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能够判断输血时的血型选择。
3.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识别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提高观察与分辨能力。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案例和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血型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实物展示、多媒体课件等,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血型知识。
3.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血型检测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4.针对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教师应善于运用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b.如果血库中没有同型血,有哪些替代方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血型与输血》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血型与输血》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人体的血量,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解释血型鉴定原理及过程,说明输血原则;3、举例说出无偿献血的有关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对血型鉴定的实验设计及实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实验动手能力;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及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形成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出示图片。
师:图片上的这女士产下男婴后大出血。
众所周知:人体里流淌不息的血是生命的源泉。
一旦失血过多,就会有生命之忧,就需要通过输血来抢救。
师:前两天,我缝衣服时不小心手指被戳了一下,出了一点血。
请问我需要输血吗?请大家想一想,在什么情况才需要输血?请大家阅读材料,迅速找到答案。
2、师:失血过多的病人急需输血,但输血大有学问。
在一百多年前,欧洲战场上曾出现一件怪事:医生为了抢救失血过多的伤员,尝试为伤员输血。
有些伤员输血后转危为安,而更多的伤员却因此而加速死亡。
这件事使人们疑惑不解,也成了当时一个科学谜团。
后来,一位科学家揭开了血液和输血的奥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血型和输血》一课,来了解血型和输血的奥秘。
(引出课题)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合作实验1、幻灯片知识链接,兰德斯坦纳在1901年划分出ABO血型。
师:兰德斯坦纳是怎样发现不同的血型的呢?他是如何定义出人的四种血型的呢?兰德斯坦纳是怎样发现的?2、教师简单介绍血液的基本组成,强调血型主要和红细胞和血清有关。
介绍兰德斯坦纳发现红细胞凝集现象。
红细胞凝集反应对人有什么危害?(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助自制教具引导学生回答系统定型的依据)师:红细胞表面的凝集原有2种,图中用不同的形状表示出来了。
两种凝集原是怎么划分出4种血型的呢?(凝集原A=A,凝集原B=B,凝集原AB=AB,无凝集原=O)师:血浆含有的2种物质,分别叫做什么?(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强调:抗A 的意思是让含有A的红细胞凝集起来而不能发挥作用。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必备教案: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个健康成年人的血 量有多少? 展示人体血量、 失血 量与人健康的关系 课件。 我国从哪一年起, 实 行无偿献血制度?
血量与血型、无偿 学生认真观察思考 献血。
(3 分钟) 学生回答: 2019 年。 3、“献血常识” 问 1:献血有损健康吗?
浆中提取的某种成
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分,这就是我们所说
的能力,培养学生 4、“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的“血液制品”。
的合作能力及语言 表达能力。
问 1.血液制品主要包括
答 白蛋白、 免疫
哪些?
球蛋白、 凝血
因子类别三
大类。
白蛋白: 大手
术、创伤、器
官移植、 大面
第6 页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举例说明血液制品
积烧伤等。
与人类生活有哪些关 系?
免疫球蛋白: 病毒性传染
病。 凝血因子类
别:整形外 科、血友病
等。
抢答赛 ( 6 分钟)
学生按原第一、二、三、四组抢答,并分组 记录得分情况,每题 5 分,答对一道题得 5 教师将抢答题作成
通过抢答激发学生 分,答错一道题扣 5 分,哪一组得分最多取 课件,逐一点击出
用。
别是什么?
血液的成分有如此
引入 分钟)
思考回答:
人因某种原因大量
输血(输同型血)。
失血该怎么办?
方案一: 若同学们回
答的是输同型血, 就
方案一:防止输血时发生凝集反应。
直接进入: 为什么要
输同型血?
方案二: 17 世纪时,
医生就曾尝试将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第四节 输血和血型 教学设计
《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村分析:《输血与血型》是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最后一节内容。
教材通过前三节让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安排这一节《输血与血型》,并设置了“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调查类活动。
可以看出本节内容是书本与生活、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的桥梁,是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很好的途径和契机。
2.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好奇、好动,对生活中接触到的关于“血型、输血”一知半解但又极感兴趣。
但是书本上的内容又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因此在课前应布置学生收集与本节课教学有关的知识、内容,课堂上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充分的展示与交流。
重点:模拟实验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难点:模拟实验抗原和抗体及输血关系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列举ABO血型的类型。
(2)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同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2.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的ABO血型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2)激发学生关注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确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七年级生物下册4.4.4输血与血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4.4.4输血与血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第一篇:七年级生物下册 4.4.4 输血与血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第四节输血与血型【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相关素材,能够列举ABO血型的类型。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相关素材,能够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血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输血的原则;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
【教学难点】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输血的原则。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PPT课件、相关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学内容】(一)情景导入师:前不久从报纸上看到这样的一份报道,某地发生一起车祸,多人受伤,其中两人由于失血过多,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
思考,为什么失血过多人会死亡,血液对人有什么作用?生:血液对人体很重要,担负着人体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各种物质的运输。
如果失血过多,各种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不能正常进行。
师:对于那些失血过多的伤者,可以采取的针对性的紧急救治措施应该怎样,可以减少人员死亡?生:输血师:在这一过程中,是有血就可以输,还是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生:要注意血型师:本节我们就这方面内容作进一步了解。
(二)血型与输血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学习讨论和交流。
师:结合讨论题,请同学们谈谈你们的认识和看法。
生:人类的血型有四种类型:A型、B型、AB型、O型,血型是遗传决定的,也是可以遗传的。
(血型的发现)生:人类的血型是由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在1900年发现的。
但是兰德斯坦纳最初的发现只提到三种类型,没有AB型,后来人们又发现了第四种血型。
直到1928年,全世界的血型名称才被统一。
生:兰德斯坦纳最初发现血型只有三种,后人在此基础上,又提出新的认识。
我们认为前人提出的观点并不一定就是十分完美的,可能存在着不完善,甚至是错误的,后人应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师:很好,我们在学习和继承前人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中,既要尊重科学,但又不能迷信科学,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要敢于怀疑,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输血与血型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索血型的奥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关注生活的意识。在教学评价方面,我将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以期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思考输血时为什么要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不同血型之间输血会发生什么反应?
2.让学生探讨如何正确处理紧急输血情况?如何避免凝集反应的发生?
3.思考输血并非越多越好,那么如何根据病人的实际需要进行输血?
(三)小组合作
1.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共同探讨血型的奥秘,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2.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检测血型,分享检测结果,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小组讨论如何正确处理紧急输血情况,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让学生反思本节课所学知识,总结输血的原则、血型的检测方法和输血反应的处理方法。
2.让学生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2.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检测血型,分享检测结果,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小组讨论如何将血型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如家庭成员的血型匹配等。
(四)总结归纳
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包括输血的原则、血型的检测方法和输血反应的处理方法。
2.强调输血并非越多越好,要根据病人的实际需要进行。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输血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人教版生物七下4.4.4《输血与血型》教案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教学分析:《输血与血型》就是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四节内容.本节文字量不多,知识量也较少,但就是却与人类生活有十分密切得关系.这些内容学生也很感兴趣,渴望获得相关知识得欲望也很强烈。
基于此,正好鼓励、支持、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分组学习。
通过学生丰富得感性体验与深刻得感悟,来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得目标。
本节课得教学设计符合新得教学理念,打破了传统得教学方式,注重学生能力与情感教育.教学目标:1、说出人体得血量与输血得关系。
2、说出ABO血型得类型以及安全输血得原则。
3、认同我国得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得意识.教学重点1、ABO血型得类型以及安全输血得原则。
2、认同我国得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得意识.教学难点认同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得意识.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收集资料讨论法教师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课本(2) 制作多媒体课件(3)设计导学案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
(2)收集各种媒体中有关血型、输血、无偿献血等得资料。
(3)做好分组工作:确定组长。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展示地震相关图片,导入新课:师:血液对于人体来说很重要,只有维持血量得相对稳定才能保证人体得正常生理活动。
人们在地震中受伤并大量出血,这时,她们最需要什么样得救治? 教师进一步问:输血前要做什么?大量失血得病人为什么要输血?血液有哪些类型?输血应遵循什么原则?这就就是第四节《输血与血型》要解答得问题。
生回答:应输血。
生答:验血型.学生阅读课本独立完成,在疑难得地方做上适当得记号,再小组交流答案学生回答(1)7﹪—8﹪(2)卡尔•兰德斯坦纳A O(3)同型血(4)O(5))18-55(6)200-300展示时,各组长要认真组织,合理分工,。
语言要师:输血一定要输全血吗?4.临床上常常根据病人病情得需要,有针对地选用不同得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对于严重贫血、大面积烧伤或严重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您认为应该分别给她们输入什么血液成分?为什么?成分输血得意义就是什么?5.我国得无偿献血制度.将来等您长大成人了,您愿意参加无偿献血么?请您写一份无偿献血宣传标语口号。
4.4.4输血与血型教案 生物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4.4.4《输血与血型》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四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输血与血型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血型的概念、分类及其重要性,掌握输血的原理及输血时的注意事项,培养关爱生命、尊重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对生物学知识充满好奇,对生命现象有一定的思考。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生物体结构和功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学习输血与血型奠定了基础。
但学生对血型与输血关系的理解尚不深入,需要通过直观、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加深理解。
【生物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理解生命系统中血型与输血的关系,认识到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科学思维: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血型与输血过程中的问题,形成基于证据和逻辑的解释。
科学探究:通过参与输血与血型相关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社会责任:认识安全输血的重要性,理解献血的意义,树立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血型的分类及其特点。
输血的原理及安全输血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血型与输血关系的理解。
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安全输血。
【教学准备】准备不同血型的血液样本或图片。
准备血型鉴定实验器材和试剂。
准备输血过程的示意图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激发兴趣:通过播放一个关于紧急输血的短视频,展示一个因血型不匹配导致的输血失败案例,以及一个成功输血的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血型在输血中的重要性。
提出问题:询问学生:“你们知道为什么血型不匹配会导致输血失败吗?”引导学生思考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过渡:告诉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他们将了解血型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安全地进行输血。
二、新课讲授(25分钟)1. 血型的概念与分类(5分钟)定义血型:向学生解释血型是指血液中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类型,不同血型的红细胞表面有不同的抗原。
介绍ABO血型系统:使用PPT展示A型、B型、AB型和O型血液的红细胞表面抗原特点,并解释每种血型的命名来源。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教案
《输血和血型》【教材依据】通过本章第一节的学习,学生知道了血液的重要性。
根据以往生活经验,学生也都知道血量对生命和健康的重要性,知道当人体大量失血时就需要输血。
失血量达到多少就需要输血呢?本节首先介绍人体血量与输血的关系。
输血与血型密切相关,要安全输血,首先必须了解献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接着简要从ABO血型角度介绍了如何才能安全输血,并通过“小资料”指出人类血型系统复杂及其对输血的影响,避免学生对血型认识的绝对化。
还介绍了成分输血及其优点。
最后教学内容落脚于倡导无偿献血,进行情感教育,为学生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奠定科学的知识基础。
“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栏目介绍了心血管病及其危害的严重性,既渗透职业生涯教育,也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有志于将来成为造福患者及其家庭的心血管医生。
二、教学准备教案、《输血与血型》的ppt课件、血型的视频、模拟安全输血实验材料等;查阅各种血型与输血的资料,血型模型。
三、教学过程(一)情景代入,设疑激趣师:近期热播的电视剧中有这样的一个场景,陆大夫的妈妈在给她送饭的路上遇到了车祸,腔静脉受损导致大量出血,那么如果你是医生,除了止血和处理伤口,最该做什么去挽救陆妈妈的生命呢?生:给她输血。
师:很好,大量失血后必须要进行输血,那么人体的血量到底有多少?失血超过多少才必须要输血呢?(二)血量请学生看书,找到人体的血量是多少,以及失血量不同,人会有哪些反应?生:成年人的血液量占体重的7%~8%。
少量失血:短时间内得到补偿而恢复正常失血超过800~1000ml:头晕,心跳加快,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失血超过1200~1500ml:出现生命危险,需要输血师:同学看的很仔细,总结的也很到位。
在剧中陆妈妈失血超过2000ml,需要立刻进行输血。
提问:是否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为陆妈妈输血呢?生:不是。
需要先验血型,才能进行输血。
(三)安全输血原则1.血型的发现过程输血早在十九世纪初期,英国妇产科医生布伦德尔,第一次成功地用输血的方式救活了一名大出血的产妇。
七年级生物下册4.4.4《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血型与人的性格特点有一定的关联,但这种关联并不是绝对的。不同血型的人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例如,A型血的人较为紧张、焦虑,B型血的人较为轻松、随和。
9. 血型与疾病
血型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关联。例如,ABO血型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有关。
10. 血型与输血反应
四、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生物实验室、显微镜、实验材料(如血液样本)、电脑、投影仪、白板等。
2. 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生物学科教学平台等。
3. 信息化资源:血型知识相关视频、图片、PPT课件、在线测试系统等。
4. 教学手段:小组讨论、实验操作、课堂讲解、互动提问、案例分析等。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这些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开展讨论,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 ABO血型系统:讲解ABO血型系统的特点、分布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3. 输血原则:阐述输血时血型选择的重要性,以及输血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教学过程中,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掌握血型的分类、 ABO血型系统和输血的原则。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板书设计
1. 血型分类图解:以图解形式展示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的分类,突出四种血型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2. 输血原则流程图:用流程图展示输血的原则和步骤,包括血型鉴定、血型选择等关键环节。
3. 血型与遗传关系图:以图解形式展示血型的遗传规律,包括父母基因与子代血型的关系。
4. 血型与疾病关联表格:以表格形式列举不同血型与某些疾病发生的关联,简洁明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
4.血型鉴定实验: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如输血案例、亲子关系鉴定等)引出血型这一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介绍ABO血型和Rh血型系统,阐述输血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设想:
1.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如动画、模型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突破重点。
2.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血型遗传规律和输血原则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设计亲子关系鉴定、输血反应等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加深对血型遗传规律和输血原则的理解。
1.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实验操作能力、小组合作表现等,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验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3.情感态度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表现,了解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五、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后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品质和价值观。
1.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2.注重团队合作,与家人、同学分享学习心得,共同提高。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复习巩固,不断提高自己的生物素养。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将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1.提问:询问学生对血液、血型、输血等方面已有的了解,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而引出血型这一主题。
2.案例分享:讲述一个真实的输血案例,如一位伤者因输血不及时而危及生命,让学生认识到血型与输血的重要性。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输血与血型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 引起学生对输血与血型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输血与血型的重要性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输血与血型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其重要性。
简短介绍输血与血型的基本概念和意义,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输血与血型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解决办法:
1. 对于血型分类和输血原则,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输血的正确方法,强化记忆。
2. 对于血液组成和功能的理解,可以采用模型演示、动画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各血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3.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深入探究血型输血的原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四章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输血与血型”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 血型的概念及分类: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2. 输血的原则:同型相输,即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
4. 题型四:血型输血原则的应用题
题目:一个患者的血型是O型,他需要进行手术。请根据输血原则,选择合适的血型进行输血。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第四节输血和血型的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血型的分类、遗传规律以及各种血型的特点,通过生动的动画和图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血型知识。
2.讲解输血的原则和方法,强调同型输血的重要性,解释为什么输血时要注意血型选择,以及输血不当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第四节输血和血型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掌握血型的分类及特点,了解输血的原则和方法。
2.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识别不同血细胞,提高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如为什么输血时要注意血型选择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2.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尊重他人生命的情感态度,认识到输血在救治伤病员中的重要性。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无偿献血的意义,培养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价值观。
三、教学评价
1.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血型知识、输血原则的理解程度。
2.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观察血涂片实验中的表现。
3.课后作业:布置与Biblioteka 型、输血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课后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探究欲望。在生物学科方面,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但在血型及输血知识方面,大部分学生可能还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建立相关知识体系。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节输血与血型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四单元第四节《输血与血型》教案1 设计思路1.1 教材内容浅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第四节。
在学习了血液循环系统的有关知识后,进一步让学生学习与输血、血型有关的知识,对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循环系统的功能是十分重要的,使学生树立健康地生活意识,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对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构建生物学知识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活动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1.2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前面三节课的学习中,通过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已经获得了血液的组成成分、功能方面的知识,自己建构了血液、血管和心脏具有各自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知识体系。
本校学生基本都来自于城市,大多都已知道自己的血型,在生活中能够接触到无偿献血的人,能够观察到献血站和流动献血车的存在,对输血和血型有一定生活经验。
1.3 教学设计思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
教师应该为学习者创设了一个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情境;激发学习者的动机、主动精神和保持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
本节课的流程图为:———→———→ ←———本节课首先将生物知识融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之中,以一段“滴血验亲”的电影片段,引发学生对此民间做法是否具有科学性的思考,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展开一道揭秘之旅,自然导入新课。
然后以谈话形式展开,让学生自述血型基本常识。
创设情景(学生发生意外,大量失血),通过兴趣小组表演,引出“能否给伤员随意输血?”以及“血型鉴定”模拟实验,通过探究实验把握教学重点---输血原则。
针对血量方面要求识记的内容,以知识竞赛形式展开,增强学习积极性。
对于无偿献血,同学都有自己的看法,以辩论形式展开,让学生在激烈的交锋中得出无偿献血、利人利己的观点,以此突破教学难点。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时,我将通过一个发生在医院急诊室的故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故事讲述了一个因交通事故急需输血的患者,但由于血型不符,医生们面临着棘手的问题。通过这个故事,我将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输血前要进行血型鉴定?”“血型不符会发生什么?”让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这样的导入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课堂练习(500字)
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习题:
1.选择题:测试学生对血型分类、输血原则等知识的掌握。
2.填空题:检测学生对血型鉴定方法、注意事项的理解。
3.应用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份血型调查问卷,或分析生活中的血型相关案例。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基础知识,对生物体结构和功能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血液的相关知识充满好奇心,但可能对血型、输血等概念的理解尚浅。此外,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科学实验已有一定了解,具备基本的观察、操作和合作能力。因此,本节课应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帮助他们构建血型与输血的知识体系。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强调血型与输血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此外,我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调查家庭成员或周围人的血型,并撰写调查报告。这样既能巩固课堂所学,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 第四章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输血与血型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血型发现的过程,说出ABO血型的类型;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所学的ABO血型知识,尝试“模拟”血型鉴定,增强动手能力;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汇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输血与血型的了解,激发学生认同无偿献血制度;通过模拟实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献血实例以及丰富的图片,激发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重点难点重点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的原则;认同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难点认同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意识。
教学准备模拟血型鉴定,配制模拟血液及血清,分别装入滴瓶中并作标记备用,载玻片、吸管。
另准备少量医用采血器、标准血清、消毒棉棒备用。
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探究、观看动画、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合作学习。
实验探究法:设计了模拟“血型鉴定”的探究实验,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自我解决问题,教师进行点拨,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知识结构。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景导展示四川雅安地震相关图片,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人们在地震中受伤并大观看图片。
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投入入量出血,这时,他们最需要什么样的救治?新课学习。
血量与输血让学生阅读教材P69:血量与输血。
提出问题:1.成年人的血量相当于本人体重的多少?2.对于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多少就会有生命危险?3.一次失血超过800毫升会有什么症状?4.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多少不会影响健康?阅读教材。
认真作答,交流讨论。
1.血量:体重的7%~8%。
2.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危险。
3.一次性失血超过800毫升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
4.每次失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
血型课件展示:血型发现史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续表)
探究点一安全输血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安全输血要注意什么?什么是成分输血?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1.同型输血
当一个人大量失血而危及生命时,最有效的抢救方法是输血。
但如果处置不当,很可能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灾难。
因此,安全输血非常重要。
安全输血的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但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缓慢地输入少量的O型血;AB型血的人,除可输入O型血外,也可缓慢地输入少量的A型或B型血(如下表)。
但在大量输血时,仍需遵循同型输血原则。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了同型血的人可以相互输血外,O型血可输给其他血型的受血者,AB型血的人可接受其他血型的血。
如果异型血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
因此,异型血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能用,并且量要少、速度要慢。
2.成分输血
临床上某些病人只是因为血液中缺乏某些成分而需要输血时,有时不需要输入全血,只需进行成分输血,即根据病人的需要,以“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选择性地输入某一成分,从而大大提高了病人输血的效果,降低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避免了大量的血液浪费。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无偿献血
[情景展示]
[问题探究]无偿献血会影响身体健康吗?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从2019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
血。
实践证明,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不超过体内血量的10%(约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与血细胞在短期内会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因此,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作为一个健康的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奉献爱心。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