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指导:创新作文——发散思维训练
发散思维创新与作文
![发散思维创新与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49411d8a581b6bd97e19ea2a.png)
专题讲座:发散思维创新与作文一、故事导入:一位王员外,特别喜欢牡丹,庭内庭外都种满了牡丹。
王员外采了几朵牡丹花,送给一位老翁,老翁很开心地插在了花瓶里。
隔天,邻居激动地对老翁说:“你的牡丹花,每朵都缺几片花瓣,这不是富贵不全吗?”老翁觉得不妥,就把牡丹花全部还给了王员外,并如实的告诉王员外关于富贵不全的事情。
王员外忍不住笑道:“牡丹花缺了几片花瓣,这不是富贵无边吗?”老翁听了颇有同感,又选了跟多的牡丹花,开心地走了。
问:为什么对同一现象会有不同的看法?站的角度不同,王员外对人事所持的是积极乐观的态度,而邻居对人事所持的是消极的态度,对事物的认识自然就有所差异。
同学们在写作文时,往往会有这样的困扰:拿到题目后,不知从何处下笔,这时候,挖空心思想自己写过或别人写过的题材,结果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人云亦云,拾人牙慧。
其实,在写作文时,拓展和发散我们的思维非常地重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如何在写作文的时候发散我们的思维。
二、学习目标(一)培养创新能力中的发散思维能力。
(二)提高写作能力。
三、了解发散性思维1、定义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的思维方式。
它又叫多向思维、多维思维或辐射性思维。
如:爱迪生试制灯泡丝时,实施了1600多个不同类型的方案,一直到最后找到炭化丝片才告成功。
多向思维要求从尽可能多的方面来考虑同一问题,即发挥思维的活力,使思维不要局限于一种模式、一个方面。
例:要过河,可以想到什么办法?❖乘船,木筏,过桥,游泳,飞机,地下隧道。
❖水结冰时,在北方,严冬时节,可在冰上开车。
侧向思维是要求把自己的研究领域与别的领域交叉起来,并从别的领域取得思想上的启发,用来解决本领域内问题的思维方式。
❖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不但具有广博的学识,而且爱好音乐。
他认为对自己思维帮助最大的既不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化学家,也不是数学家、生物学家,而是音乐家。
作文我战胜了写作发散思维
![作文我战胜了写作发散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9e56b1b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f.png)
作文我战胜了写作发散思维作文:我战胜了写作发散思维在我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有幸接触了众多学生,见证了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作为一名教师,写作是我一直关注和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
然而,我也深知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常遇到的难题和困惑。
近年来,我通过采用一种新颖而有益的方法,帮助学生战胜了写作困难,促进了他们的写作能力的发展。
我称之为“写作发散思维”。
什么是发散思维?简单来说,它是指超越传统思维模式,从各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并产生创造性的想法和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
在写作中,发散思维的应用可以使学生的作品更加充实、丰满,并赋予其独特的个性和创造力。
首先,我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练习。
让学生以一个关键词或主题为中心,通过连线的方式将相关的词语、观点和细节展开。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扩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激发出更多的写作灵感。
例如,当学生要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时,我会帮助他们列出各种与家乡相关的词汇,如乡村美景、乡亲友善、传统文化、美食等等。
学生可以根据这些关键词展开思维,进行构思和写作。
其次,我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对于一个主题,学生常常只从一个角度出发进行论述,导致作品单一、平庸。
因此,我会提供不同的视角和角度给学生,让他们思考问题时能有更多的选择和思维方式。
例如,当学生要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作文时,我会引导他们从经济、社会、个人责任等不同角度去思考环境问题,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阐述。
此外,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是发散思维的重要环节。
我通过让学生多读书、多看新闻、多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和思维角度。
一个有见识的人在写作时会有更多的创意和观点,因此,培养学生广泛的知识储备是非常重要的。
充实字数和加强表达也是写作发散思维的核心。
学生常常遇到字数不足、写作内容浅显的问题,我会指导他们利用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一个事物或思考一个问题,使作品内容更加充实和有深度。
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让他们的作品更加生动和富有表现力。
作文中的发散思维
![作文中的发散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ca3f4a2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4.png)
作文中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方式,是指在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不拘泥于一点或一条线索,而是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从而求得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或衍生出多种不同的结果的思维方式。
就写作而言,发散思维是指在作文的构思过程中,通过思维的发散,从众多的角度中,确定一种话题的切入点,再形成全文构思的过程。
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尝试运用以下方法,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鼓励学生凸现个性,大胆创新,写出创新佳作。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准备的作文中的发散思维,仅供参考!一、开放想象训练。
训练学生多写想象类文章,从写作内容的构思入手,让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从而打开发散桎梏。
写想象类文章,学生必须开动脑筋,大胆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置身于过去未来的时空,幻想大胆的情节,构建新奇的主题,从而“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学生在想象中,训练了思维,开发了创造力,从而使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
诸如“致三千年后地球人的一封信”“舌战朱熹”“相遇孔子”“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走进唐代的风雨”之类的话题,都可以很好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谈写作内容的构思时说:“在定了题目后,我取了一张纸条摆在面前,抱着那些题目四面八方地想,不拘大小,不拘次序,想得三五个字,就用三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条上,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记下去,直到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记下来为止。
”这就是自由想象,也即作文构思中的发散思维。
通过自由想像,学生打开了发散思维的桎梏,点燃了智慧的火花,但不能把林林总总的联想和想像都写进作文。
想像训练的目的是写出佳作。
因此,对写作内容的训练,在“广”的基础上还必须做到“精”,即精心确定发散点。
一篇文章,主题是灵魂,选材是关键,只有详写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文章才能获得成功。
所以,发散点就应该确定在这些地方。
只有围绕写作要求驰骋想像,然后精心选择发散的关键所在,才有可能写出精品作文。
发散性思维作文训练
![发散性思维作文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f53b7979dd3383c4ba4cd234.png)
人们习惯把 “写信”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重思维定式
游戏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用8根长度相同的火柴组成1个正方形 和4个三角形(火柴不能弯曲和折断)。 提示:如果只局限在一个平面是很困难的
游戏3:
是什么?(至少想出30种)
脑袋、地球、宇宙、圆、英文字母O、氧元素 符号、鸡蛋、扣子、面包、铁环、孙悟空的金 箍咒、杯子、麻子、圆满、结束……
苏联宇航员说:“我们在太空用铅笔写字!”
对这个故事,你的感受如何?
让我们一起来做游戏
游戏1:
请在10个十字上加最多三笔构成新的字. 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
请在“日”字、“口”字、“大”字、 “土”字的上、下、左、右,上下一起各加 笔划写出尽可能多的字来(每种至少3个)。
写、信、他、我、会
将上面所给的5个字组成一句话我信他会写人们习惯把写信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重思维定式用8根长度相同的火柴组成1个正方形和4个三角形火柴不能弯曲和折断
先讲一个小故事
大家都知道,物体在太空中会出现失重的情况,圆 珠笔也不例外。由于没有了重力,用圆珠笔在太空中写 字是非常困难的。由于圆珠笔处于失重状态,笔中的液 体渗透不出来,因此也就写不成字。美国科学家为此而 伤透了脑筋。凭着无比执着的精神,他们化了10年的 时间,终于研究出可以在太空写字的圆珠笔。他们非常 高兴,并无比自豪的在与苏联宇航员交流经验的时候宣 告这一成果,并问苏联宇航员是怎么克服这个难题的。
作文训练课序列之
写作主题:生日
人出生的日子,叫生日,大家再熟悉不过了。这 是狭义的生日。推而广之,新中国诞生的日子,是我 们国家的生日;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日子,是我们党的 生日。甚至有人把自己从死亡威胁中获得新生,从罪 恶的泥潭中脱胎换骨的日子也作为自己的生日……生 日,不仅留给我们美好的记忆,还不断给我们带来新 的惊喜,它是我们无法忘却的“胎记”。
如何运用发散思维写作文
![如何运用发散思维写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a7e5190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be.png)
如何运用发散思维写作文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领域,更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
那么关于发散思维的作文训练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你整理关于发散思维的作文训练,希望能帮到你。
一、发散型思维和发散型思维作文发散型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指从同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以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
其质量的高低,常从流畅性(数量)、变通性(角度)、独特性(作用)三个方面去加以衡量。
该思维运用到作文中,即是发散型思维作文。
请先阅读下列各组诗词,然后分析各是从那些方面来写的1、言愁:形态:A、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
(白居易)B、天边雨丝细如愁。
(秦观)声音:A、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B、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颜色:A、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李白)味道:A、少年不识愁滋味,……而今识尽愁滋味,…… (辛弃疾)B、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李煜)数量: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B、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重量: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长度:A、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李颀)B、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2、送别惆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乐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感激: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开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伤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柳永)3、咏物无奈: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乐观: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豁达: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朱自清)振奋: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叶剑英)二、发散思维的写作训练面对“水”,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地思考,或者通过转换角度,运用发散性思维展开联想,你会想到什么?可从以下角度构思立意:1、从水的形态展开联想,水有晶莹的水滴,也有汩汩的清泉,也有潺潺的小溪,还有辽阔的海洋。
浅谈新派作文之发散性思维[五篇范文]
![浅谈新派作文之发散性思维[五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c122a9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4.png)
浅谈新派作文之发散性思维[五篇范文]第一篇:浅谈新派作文之发散性思维浅谈新派作文之发散性思维摘要:近年来,新派作文被引进各国中小学作文教学,成为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新派作文重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形象的图画,醒目的文字,既使学生好奇,又使学生对这一术语有了初步的形象感知。
关键词:发散思维思维导图正文:发散思维非常适用于作文教学,尤其是在启迪习作思路的时候。
教师可以创设话题情境,在一段时间内让学生的大脑毫无拘束地就某一个主题进行密集的想象和思考。
例如《我是小学生》教学片段,儿童围绕着“我是一名小学生”这个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快速构思,各种奇特的意念不断涌现,且没有一个孩子是重复的。
教师在一旁不做任何解释和提示,而是面带微笑地看着学生。
这种脑力活动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能够激发学生持续不断的创造意念,鼓励儿童大胆地将个人的意见和想法清楚明确地表述出来。
这种智力激励方法,尤其是在写作思路指导的时候,往往起着事半功倍的奇效。
发散思维实施起来看似很简单,只要提供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大胆想象,但如果不注意适当引导,很容易使得发散思维流于形式或效果打折。
那么创意作文课上,我认为想象没有错。
我们要告诉学生,在新派作文的课堂上,任何人的发言,都是无错的,哪怕觉得很荒谬,也不要轻易评论对错。
而且人在安全宽松的心理氛围中,更容易产生奇思妙想。
教师要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告诉他们不要笑话狂妄的想象,很多时候,最狂妄的想象,往往是最有创意的,最受欢迎的。
出格的想象,是为了引出更妙的想象。
发散思维是鼓励参与者任意想象、自由畅谈,提出的想法越多越好,我们可以重数量不重质量,教师要引导孩子们先独立进行思考,开始时,在纸片上用尽可能多的词语记下一闪念的灵感,哪怕用一些简单的符号都可以。
不需担心书写潦草,不要担心语法错误。
当许多灵感陆续被激发出来,从而培养其求异思维能力。
借助思维导图,让孩子们随时记录自己的灵感。
初三年级写作中的创新思维训练
![初三年级写作中的创新思维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d5378a7a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c.png)
初三年级写作中的创新思维训练在初三的课堂上,写作如同一片广袤的海洋,波澜壮阔,充满了未知与可能。
学生们如同小船,载着各自的梦想与思考,驶向那片深邃的蓝色。
在这个阶段,创新思维的训练尤为重要,它不仅让学生在写作中大胆表达,更能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拥有更加灵活的思维方式。
当学生们坐在课桌前,手握笔杆,面对空白的纸张,常常感到无从下手。
此时,创新思维的引导如同一位温柔的导师,悄然走近,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通过多样化的写作主题,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让他们以“如果我是一个植物”来写作,既可以锻炼观察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这样的练习不仅拓宽了写作的视野,也让学生们意识到,写作不仅仅是语言的堆砌,更是情感的流露与思维的碰撞。
在写作训练中,鼓励学生进行自由联想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
当一个主题被提出,学生们可以围绕该主题进行各种关联的思考,比如从历史、科学、艺术等多个角度进行探索。
这样的训练使他们能够打破传统写作的框架,以更具创意的方式呈现自己的观点。
比如,在讨论“时间”这一主题时,学生们可以选择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时间的流逝、时间的珍贵、甚至是时间的逆转。
通过多角度的思考,他们的文章将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应注重创造性写作的环境营造。
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课堂上,可以组织一些小组讨论或写作比赛,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的创意与构思。
在这种互动中,学生们不仅能获得灵感,还能从他人的作品中学习,开拓自己的写作思路。
这样的合作学习模式,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多元化的环境中成长,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反馈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不论是积极的赞赏还是建设性的批评,都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不足和优点。
通过具体的指导,学生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写作风格与技术的独特性,进而不断调整与完善。
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他们学会从自己的作品中发现问题,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也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怎样用发散性思维指导初中生作文训练
![怎样用发散性思维指导初中生作文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e52a4555783e0912a2162a30.png)
怎样用发散性思维指导初中生作文训练发散性思想是由一点动身,借助已有信息,让联想、想象向各个方向发散,它以其共同性、变通性及流利性使学生在作文构思时取得触类旁通、由此及彼的效果。
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想的锻炼不但要传授发散办法还应该培育对发散办法停止检索与提取的才能。
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想锻炼的目的在于让思想能依据需求按一定的次第向各种方向运动,在发散过程中产生灵感,使写作过程中的思想活动可驾驭与可调控。
发散性思想既可经过剖析、比拟不同事物的类似点发散,也能够经过剖析同一事物的不同点发散;思想能够在比照中展开,也能够在类比中停止……总之,发散的方式不拘一格。
我在桂平市石龙民族中学多年的教学理论中,有一些领会,如今谈一谈。
从模拟动手,指导学生逐一控制发散思想的办法。
锻炼学生经过剖析比拟不同事物的类似点发散思想,我引导学生从学习赵丽宏的散文《峡谷》动手。
《峡谷》的构思是在寻觅不同事物的类似点中停止的。
作者捕捉住了自然界的“峡谷”与“社会生活——文化大反动——我们国度噩梦般的大峡谷”的共同特性:难以逾越。
劝诫人们必需酷爱生命,酷爱生活,才干像江河冲出峡谷一样打败生活中的种种“峡谷”。
模拟《峡谷》的构思,请求学生在动笔写《大地与安泰》一文前从安泰离不开大地动身,寻觅具有“离不开”这一类似点的不同事物。
比方鱼儿离不开水,万物离不开太阳;孩子离不开母亲,党离不开人民……由自然现象到社会现象,由“形似”到“神似”从而对《大地与安泰》这一特定的情境展开思绪,引发出对党与人民之间鱼水之情的谈论。
又如郭风的散文《桥》。
指导学生模拟作者在“桥”与“塔”的比照中展开联想,让学生在正反比照中引出谈论。
东山魁夷的《一片树叶》,思绪从京都跳到家中的小院,由如今拉回过去;写的内容从樱花到关于景色画的主张,到与前二者看似无关的“一片树叶”整个思想活动紧扣“保重生命”这一主题扩展,既不受空间限制,也不按时间次第,而是在自然风光的瞬息即逝却循环往复与人类从自然的永久中得到的慰安和感化的联想中发散游动,剖析这些作品的构造,学习作者发散思想的办法,可使学生思绪生动,浮想联翩。
关于发散思维的作文三篇
![关于发散思维的作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70eb1f30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b4.png)
关于发散思维的作文三篇发散思维的作文篇一我能百官问他:能否胜任甘罗说:我能!于是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12岁的名相。
亲友问他:能否背过巴金说:我能!于是他成为幼年就背过《古文观止》的天才。
读者问他:能否完成歌德说:我能!于是一部巨著《浮士德》经六十载岁月淘洗终于问世。
这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都以圆满完成而告终,源于他们敢于挑战的勇气和不竭的斗志。
一句我能体现了一个强者的信心和勇气。
人生犹如登山,我们都是登山的人,如果在遭到寒流或风沙时,都能向前迈出一步,以我能的姿态面对高山,那么再高的山也会被勇敢者踩在脚下。
这正叫做海阔天是岸,山高人为峰。
悠悠不尽的长江滚滚东流,滔滔的大江见证了苏武被匈奴俘虏,困于沙漠,难以继日时所言我能活下去,于是有了大漠孤烟不辱使命,秦关明月不断其志,千里冰湖控鼠为生,红缨节杖心如铁石的佳话。
19年后,苏武终于踏上汉朝的土地,他含着热泪说:我用行动实践了我能的誓言。
而在1944年的夏天,在遥远的西方,在那场著名的诺曼底战役中,有一个人始终架着摄像机从枪林弹雨中穿过。
主编问他能否完成这项艰巨任务时,罗伯特卡帕说:我能!于是,他在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时仍不忘用相机捕捉那一个个珍贵的镜头,他用血肉之躯去换取莱卡相机里的一张张底片。
只因他立下我能的挚言,只因他对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热爱,他完成了常人几乎不能想象的使命。
很难说那些战争的相片会给和平带来多大的影响,但其中反映的残酷现实和人性渴望无疑给那个时代的苦难者带来无限的精神慰藉。
我能是一种信念,是一种豪气冲天的壮志。
拥有这个信念,班扬在被投入监狱后,依然写出著名的《天路历程》;弥尔顿在被挖掉眼睛之后,依然写出《失乐园》;狄更斯自幼屡遭磨难,依然凭借顽强意志完成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这些人以我能的信心和意志给生命奏响了一曲华彩乐章。
泰戈尔曾说过:只有历经地狱般的磨难,才能创造出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当人生面对暴风雨,我们为什么不大声喊出我能呢也许,只有有信心喊出我能的人,才能创造出奇迹,在璀璨的星河中留下自己的位置。
创新作文发散思维
![创新作文发散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02d345096edb6f1aff001ff9.png)
一、怎样写人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
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
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
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
写人的继续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
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
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
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
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
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
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
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
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三)学会刻画人物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 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
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
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发散思维与作文创新
![发散思维与作文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890d3c73f46527d3240ce0ed.png)
发散 思维 的表 现形 式
多向思维 侧向思维 水”,沿着不同的方向、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地思考, 或者通过转换角度,逆向求解的方 式展开联想,你会想到什么?
自 来 水
酒 水
糖 水
茶 水
药 水
解 渴
灌 溉
载 舟
覆 舟
水
孕 育 生 命
发散思维应用范例二
以“雪”为题,运用发散思维,写 为题,运用发散思维, 出三个以上的主题。 出三个以上的主题。
优秀作文欣赏
落
日
我是那么喜欢在夕阳下独坐。 我是那么喜欢在夕阳下独坐。 每日吃罢晚饭,我便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教学楼外的楼 每日吃罢晚饭, 我便独自一人, 梯上,用一种莫名的心情欣赏夕阳。 梯上,用一种莫名的心情欣赏夕阳。 金黄色的汁液缓缓而泻,沐浴着我的周身,便感到了无比 金黄色的汁液缓缓而泻, 沐浴着我的周身, 的惬意,仿佛孩童时躺在母亲怀中撒娇, 的惬意 , 仿佛孩童时躺在母亲怀中撒娇,有着无比的甜蜜与幸 福。 夕阳无限好” 黄昏的晚照一直为人们所迷恋。 “ 夕阳无限好 ” , 黄昏的晚照一直为人们所迷恋 。 那一 轮夕阳,如一个金黄色的梦,在文人笔下, 轮夕阳 , 如一个金黄色的梦,在文人笔下, 能绘出千姿百态的 景象。那绚丽的光彩,令你神思飞扬。 夕阳西下, 景象。 那绚丽的光彩,令你神思飞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 天涯” 是流浪者在凄凉的心境和殷殷思乡之情下的叹息; 天涯 ” , 是流浪者在凄凉的心境和殷殷思乡之情下的叹息 ;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漫天”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漫天”,是诗人壮志不已豪迈心情的折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 射;而 “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则使多愁善感的女词人发出了 人在何处”的慨叹。面对同一事物,各人心境不同, “人在何处”的慨叹。面对同一事物,各人心境不同, 所发感 慨自然也不同, 情随境生”恐怕就是这个道理吧。 慨自然也不同,“情随境生”恐怕就是这个道理吧。
初中作文指导:创新作文——发散思维训练ppt优秀课件
![初中作文指导:创新作文——发散思维训练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76e1f27a76e58fafab003ca.png)
“魔球”理论
我国曾召开过一次创造学学术讨论会。会上日本的创造学家村 上信雄走上主席台,拿出一把回形针针,同时提出一个问题:“这 些回形针有多少用途?”当时在场的一位中国学者说有30多种。村 上信雄自己证明有300多种。大家为他热烈鼓掌。这时台下有人递 上来一个条子,条子上写道:我明天将发表一个观点,证明这个曲 别针可以有亿万种用途。第二天上午,日本专家已连续讲了三天的 讲台让位于许国泰。他首先把回形针的总体信息分解成重量、体积、 长度、截面、弹性、直线、银白色等十个要素,再把这些要素用根 标线连起来,形成一根信息标,然后,再把与回形针有关的人类实 践活动进行要素分解,连成信息标,最后形成信息反应场。他从容 的将信息反应场的坐标不停的组织交合,提出了回形针的一种又一 种人们意想不到的用途。如:曲别针由于相同的重量可以做各种砝 码;作为一个金属物,曲别针可以和各种酸类及其他的化学物质产 生不知道多少种反应;曲别针可以变成1、2、3、4、5、6、7、8、 9和加减乘除,可以变成英文、拉丁文、俄文字母,于是,天下所 有语言能够表达的东西,曲别针都可以表达。他提出的这个方案后 来被称为魔球理论。
3、发散思文具有广阔性。即思路广,领域宽,方 法多,
奇思妙想 想过河却没有船 , 怎么办?
或者从陆地过:隧道 、河上筑坝 、 走到河的源头绕过去 或者从水面过:水陆两栖汽车 、 筏子 、游泳 或者从空中过:飞机 、热汽球
创新作文训练
学生害怕作文的原因: 1、没啥写; 2、不会写; 3、篇篇四平八稳,个个异口同声。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14、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初中语文写作中的创新思维训练
![初中语文写作中的创新思维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a4cd5048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e.png)
初中语文写作中的创新思维训练一、引言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创新思维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更是一种适应时代发展的能力。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培养创新思维的途径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观察是创新的源泉,只有深入观察生活,才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事、物,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例如,在写景作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公园等地方实地观察,让他们亲身体验景物的特点,从而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创新意识质疑是创新的起点,只有敢于质疑,才能培养创新意识。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例如,在议论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让他们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3.开展丰富的写作活动,激发创新热情写作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最好方式之一。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如小组讨论、课堂辩论、作文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
4.重视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培养创新思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通过阅读可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拓宽视野,培养创新思维。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例如,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时事评论等给学生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思考、感悟,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创新思维训练方法1.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法训练,让他们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讨论,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发散思维与作文的立意创新
![发散思维与作文的立意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ca0fef533b3567ec102d8a51.png)
发散思维与作文的立意创新[摘要]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
把发散思维运用到作文写作立意中去,可以标新立异,突破僵化的固定思维模式,思路才能别开洞天、柳暗花明,才能写出内容丰富、角度新颖、思想深刻的好文章来。
[关键词]发散思维作文立意创新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表现为思维视野开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
它能克服人们头脑中某种自己设置的僵化的思维框架,打破既有的条条框框的束缚,按照某一新的方向来思索问题,表现出思维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和多面性。
作文审题立意也是如此,不同的着力点,有可能获取到不同的价值取向。
用发散思维审题立意,就是将对象放在一个广阔的背景中,充分发挥想象力,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力求考虑到对象中的各要素和对象发展的各种可能性结果,多角度地联想和思考。
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的实质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现新事物、研究新方法、探索新思路、揭示新规律、解决新问题。
发现思维除具有一般思维的属性外,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发散性。
即对问题不急于归一,而是提出各方面的设想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经过筛选找到比较合理的结论。
如针对寓言《滥竽充数》,我们就可以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来立意:(1)滥竽能够充数,由此联想到官僚主义是产生南郭先生之流的土壤。
(2)从南郭先生冒充内行,最终露出马脚,可以联想到不论学习或办事,不能不懂装懂,弄虚作假,而应该扎扎实实、虚心求教,掌握真本领方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3)从南郭先生最终主动而退,可以联想到人贵有自知之明等。
又如写《O的断想》,人们最易把“0”比作成西瓜、车轮、跑道、太阳……我们还可以利用发散思维从“0”的外形特点联系与其相似的形象,进而联想到其象征意义,达到感性和理性的统一。
可立意(1)它是一片空白,可画最新最美的图画;(2)它是一块处女地,需要我们去开垦、耕种;(3)它是一面镜子,让你认识自己等。
巧用发散性思维让作文多姿多彩论文
![巧用发散性思维让作文多姿多彩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e74afc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43.png)
巧用发散性思维让作文多姿多彩论文
巧用发散性思维让作文多姿多彩
提到写作文,有很多学生就开始翻作文书,先借鉴别人的文章再说,再根据他人的文章进行仿写,自己动脑筋进行创作的很少。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在课堂上尝试让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进行创作。
“思维是无形的文章,文章是有形的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性思维。
什么是发散性思维呢?发散性思维是以某一事物为触发点,多角度、多方向地引出问题,展开思路,提炼创意的一种思维方式。
它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作文教学应重视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锻炼的目的在于让思想能依据需求按一定的次第向各种方向运动,在发散过程中产生灵感,使写作过程中的思想活动可驾驭与调控。
发散性思想既可经过剖析、比拟不同事物的类似点发散,也能够经过剖析同一事物的不同点发散,思想能够在比照中展开,也能够在类比中停止……总之,发散的方式不拘一格。
一、激发兴趣,敢于质疑,鼓励思维求新
兴趣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活动产生快感和兴致的激发剂和推动器。
强烈的兴趣是靠学生在求异质疑中产生的。
只有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方能在研究和探索中达到一种乐而忘返、如痴如醉的地步。
同时,兴趣还可以培养人的主动性和顽强性,能强烈地吸引人去创造和探索。
如提到狼,学生想到的都是凶残、狡猾、狠毒……很令人害怕,但学完《狼》专题后,学生又认识到了狼充满智慧、护犊情深的一面。
抓住这一契机,我又让学生通过网络、报纸、书。
运用发散思维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浅谈
![运用发散思维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6c6afabb27284b73f342500c.png)
运用发散思维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浅谈摘要:训练学生在写作中学会运用发散思维,是创新作文的第一重要环节。
在初中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发散思维的广泛性、新颖性、独创性三个角度进行探索,对学生实施训练,从而提高作文能力。
关键词:发散思维创新广泛性新颖性独创性写文章,实质上是一个创作过程,既是对生活认识并表现的过程,从学生认识生活的角度说,也是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生活自身尽管是无限广阔的,然而学生自身生活却有很大的局限性。
多年来,我们的老师总在要求学生真实地书写生活,结果产生了一批又一批“千人一面”、“千腔一调”的习作,于是我们的老师每每摇头叹息,其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老师还没有从根本上明白写作应运用的思维方式,不明白如何把生活本身和学生自身生活这对矛盾在写作上统一起来。
下面我来谈一谈在写作中如何运用发散思维与艺术阐释的问题,为创新作文抛砖引玉。
训练学生在写作中学会运用发散思维,是创新作文的第一重要环节。
发散思维是指思考过程指向未知的新探,无固定方向和范围,是追求探索结果的新颖性和独创性的一种思维方式。
这里包括三个特性,即探索结果的广泛性、新颖性、独创性。
因此我们不妨从这三个方面对学生实施训练:一、广泛性客观事物的表象意义虽然明显,但其蕴涵的意义却是不明显而且无固定模式的。
老师可在教学课上列举出若干生活中的小事物,让学生发散想象,揭示其蕴涵的意义。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事物只要经过反复推敲、斟酌、艰苦曲折的思维过程,都会发现有无数个模式、无数个意义存在。
比如:我们在运动场上看到运动员跨栏,可以让学生通过“跨栏”过程和“生活”联系起来,发掘“跨栏”的深层意义,不同生活经历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感受,结论应该是五花八门的:(1)跨栏就像生活中战胜一个个困难,不能望而怯步。
(2)跨栏就像对生活中的困难要连续作战,需要勇气又需要耐力。
(3)跨栏就像对生活的态度,要脚踏实地,不可好高鹜远。
(4)跨栏就像生活中的某一点成功来源于勤学苦练。
发散思维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发散思维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d63914d4431b90d6c85c7d3.png)
发散思维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是创新的前提。
在初中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思维的新异化许多同学写作文局限于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写出的文章多是陈词滥调,千篇一律。
如何才能克服这一毛病呢?学会“打破第一第二构思,寻找第三构思”,尽量多想一步,就有可能挖到黄金。
同样是“吃”,你想到“吃葡萄”,而别人就想到从葡萄里吃出不同的味道来,他就比你的思维要走得远一点,也更新一点。
他如果想到在太空船里吃葡萄,题材就更新鲜了。
有位考生就别开生面,以《吃在中国?在吃中国!》为题,写几年前,广东人吃果子狸,吃出了“非典”,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中国发达地区一年食品浪费的总价值将近希望工程刚创办时几年捐款的总和,人们吃掉的是“国家的资源以及民族的美德”;吃青蛙、吃中华鲟,吃掉了生态平衡,吃掉了和谐的自然环境。
并以“想到这些,我茫然了:我们吃在中国?我们在吃中国!”结尾。
这样一篇文章你看了是不是也觉得耳目一新?思维的形象化加形象化,更加生动直观、具体可感。
例如以“生命的养分”为题的作文,这个作文题目乍一看是非常抽象的,但可以把思维进行发散,化抽象为形象,变得更加具体可感。
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这些问题:什么构成了“生命的养分”?我们急需补充哪些养分?如何汲取“生命的养分”?生命一旦失去某种养分,会变成怎样?针对第一个问题,学生可以从七方面思考: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润泽了生命;传统文化不断地供给生命以养分;宽容——给生命的净土添加养分;酸甜苦辣都是生命养分;美是一种生命的养分;健康心理是生命的养分;家乡是生命最肥沃的养分等。
针对第二个问题,学生可以从三方面思考:摄取“睿智”的生命养分;让感动成为一种生命养分;生命需要吸纳科学文化的养分等。
针对第三个问题,学生可以从七方面思考:从书籍中汲取生命的养分;从情感教育中获得生命的养分;从大自然中摄取生命的养分;让记忆滋养生命;聆听教诲,汲取营养;爱好,给你生命的养分;课堂——汲取生命养分的地方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化大为小,选好角度, 3 、以小为大,写出新意。
作业
阅读下面材料,运用发散思维,自选角度, 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字数500以 上。一位中国留学生刚到澳洲时,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
然而招聘主管问他:“你有车吗?这份工作没有车是不行 的。”为了这份工作,从未摸过方向盘的她不假思索的回 答:“有,会。” “四天后你开着车来上班。”主管说。 这位中国留学生做到了。他借钱买了一辆二手车,第一天 跟人学开车,第二天摸索练习,第三天歪歪斜斜的开着车 上路了,第四天竞开着车去公司报道了。今天他已 是” 澳洲电讯“的业务主管。
训练一
春风 秋风 西北风 东风 龙卷风
风气、风俗
自然界的风
雷厉风行
作风、
文风
风度
风言风语
学风
训练二
❖从“O”的外表和本质特征去联想社会生活,类比人
生中的种种问题,将它们描述出来,题名《“O”的断
想》。
项圈
枪口
耳环
冷月 酒杯
○
老井 一圈围观热闹的人群
红日
零
眼泪Βιβλιοθήκη ❖“O”是起点,也是终点。有志者从不气馁,失败了从 “O”开始;无志者一事无成,几经折腾还是以“0”告终; 在人们口头上,“O”微不足道,但是在数学家的眼里, “O”价值千金。
3、发散思文具有广阔性。即思路广,领域宽,方 法多,
奇思妙想 ❖想过河却没有船 , 怎么办?
❖或者从陆地过:隧道 、河上筑坝 、 走到河的源头绕过去 ❖或者从水面过:水陆两栖汽车 、 筏子 、游泳 ❖或者从空中过:飞机 、热汽球
创新作文训练
学生害怕作文的原因: 1、没啥写; 2、不会写; 3、篇篇四平八稳,个个异口同声。
训练三
❖ 珍珠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 案,请分别用一句话说出三种人的看法。
在妇女的眼中,珍珠是串在一起戴在身体某 个部位的饰物;
在化学家的眼中,珍珠是一种带有胶质的、 磷酸盐和磷酸钙相结合的物质;
在生物学家的眼中,珍珠是一种贝壳类物所 产生的、带有病态性的分泌物;
在多情诗人的眼中,珍珠是大海的眼泪。
提示:可以从“人”、“物”“、事”、“理”等方面发 散思维
感情久了,就不是爱了而是依赖;失去那阵,那不是痛而是不舍。 不要刻意去曲解别人的善意,你应当往好的地方想。 有梦就去追,没死就别停。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有些事情,不谈是个结,谈开了是个疤。 航海者虽比观望者要冒更大的风险,但却有希望到达彼岸。 不要刻意去曲解别人的善意,你应当往好的地方想。 不要总觉得被轻视,先问问自己有没有分量。 在茫茫沙漠,唯有前时进的脚步才是希望的象征。 人工智能和天然愚蠢无法相提并论。 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训练四
❖ 以《雪》为题,运用发散思 维写出三个以上的主题。
雪 ❖主题之一:赞美雪的洁白无暇、一尘不染, 赞美雪温暖大地、滋润万物的奉献精神。 ❖主题之二:鞭挞雪的虚伪懦弱──以洁白 的外衣掩饰世间。 ❖主题之三:鞭挞雪的冷酷无情,所到之处 雪压冰封、千山枯寂、万木萧条。
小结
1、看到题目,让自己的思维尽量 发散开,为选材、立意奠定基础。
创新作文
---发散思维训练
陕汽二校中学语文组:畅建理
发散思维
其实,“魔球”理论的基础就是发散思维。刚才我 们通过这个著名的故事让大家了解了发散思维,那么,它 有哪些特点呢?
1、发散思维是一种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 过程,具有大胆独创,又不受现有知识和传统观念束缚 的特征。
2、发散思维具有灵活性。即能触类旁通,随机应变, 不受消极心理定势的阻碍,这样才能有新见解。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 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 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魔球”理论
我国曾召开过一次创造学学术讨论会。会上日本的创造学家村 上信雄走上主席台,拿出一把回形针针,同时提出一个问题:“这 些回形针有多少用途?”当时在场的一位中国学者说有30多种。村 上信雄自己证明有300多种。大家为他热烈鼓掌。这时台下有人递 上来一个条子,条子上写道:我明天将发表一个观点,证明这个曲 别针可以有亿万种用途。第二天上午,日本专家已连续讲了三天的 讲台让位于许国泰。他首先把回形针的总体信息分解成重量、体积、 长度、截面、弹性、直线、银白色等十个要素,再把这些要素用根 标线连起来,形成一根信息标,然后,再把与回形针有关的人类实 践活动进行要素分解,连成信息标,最后形成信息反应场。他从容 的将信息反应场的坐标不停的组织交合,提出了回形针的一种又一 种人们意想不到的用途。如:曲别针由于相同的重量可以做各种砝 码;作为一个金属物,曲别针可以和各种酸类及其他的化学物质产 生不知道多少种反应;曲别针可以变成1、2、3、4、5、6、7、8、 9和加减乘除,可以变成英文、拉丁文、俄文字母,于是,天下所 有语言能够表达的东西,曲别针都可以表达。他提出的这个方案后 来被称为魔球理论。
克服方法: 运用发散思维进行创新写作。
怎样运用发散思维进行创新写作?
当我们看到题目,可能在一瞬间就有一些思维的 火花,可这些不足以支撑一篇文章。还有,往往我 们的第一印象与其他同学的第一印象相同或相近, 而且,大多数同学的第一印象多少与以往的阅读和 写作习惯有关,那么,我们就不能依靠它了-----因 为如果大家都写同样或相近的内容,作为的创新就 无从谈起。我们要做的是,拿到题目以后,尽量使 我们的思维发散开,形成一个巨大的话语网,我们 从中选择一点或某一方面选择材料,构思立意。那 么,就有可能写出新颖的作文来。如:以“风”为 话题作文,我们就可以这样思维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