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城市发展策略的思考
提升中小城市竞争力的战略思考
提升中小城市竞争力的战略思考作者:张言来源:《城市管理与科技》2013年第02期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
在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浪潮的推动下,世界各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同时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日趋升级,城市竞争力的强弱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因素。
当前,我国中小城市竞争力比较低下,普遍存在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城市基础设施与配套能力相对较差、城市知名度与影响力尚未真正形成等实际问题。
加强中小城市竞争力研究,对提高我国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加快中国城市化的建设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硬实力提升城市竞争实力,首先表现为城市经济的崛起。
经济实力是一个城市的硬实力。
聚焦中国典型城市的发展历程,它们的崛起往往自经济发展开始。
城市经济的发展之中,产业选择精准和产业布局优劣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产业有多强,城市竞争力和辐射力就有多强。
中小城市实施产业经济发展战略,使产业经济成为立城之本,兴市之基,通过坚持特色化产业发展、集群化发展、品牌化发展,以产业竞争力的增强打牢城市经济的根基,实现城市竞争实力的有效提升。
1.坚持产业特色化发展。
实施产业经济发展战略,不同地区的不同城市,在城市产业的选择上,应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即使处在同一地区或同一发展水平的城市,由于所处的地理区位不同,所具有的资源条件不同,城市产业也不能都是一样的发展模式。
中小城市坚持产业特色化发展,必须充分利用自身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培植属于城市自己的特色产业。
这样的特色产业必须是根留城市的产业;必须是立足于城市自身劳动力、资源和环境优势发挥的产业;必须是使有限土地资源得到高效利用的产业;必须是有较高附加价值、产业链条能够延伸的产业;必须是能够提高市民素质、解决大量就业的产业,等等。
2.坚持产业集群化发展。
实施产业经济发展战略,促进城市产业实现规模效益、集聚效益的重要途径就是发展产业集群。
一般来说,产业集中度高、规模效益明显的产业集群,产业竞争力越强;反之,产业竞争力越弱。
城市化的发展路径和战略
城市化的发展路径和战略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的人口规模和密度不断增加,城市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城市化具有很多优势,如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等。
但城市化也存在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如城市化不均衡、环境恶化等。
本文将从城市化的发展路径和战略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推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一、城市化的发展路径城市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的过程。
城市化发展的路径有以下几个阶段:1.初期阶段这个阶段基本上是农民向城市迁移的阶段,城市形态还比较原始,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水平都不高。
城市经济主要以小商贸和手工业为主,居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也比较落后,通常只有一些必要的设备和服务。
2.快速扩张阶段这个阶段是城市化的快速增长阶段,城市经济迅猛发展,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得到了空前的迅速扩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化速度越快,城市化阶段也就越短,这个阶段通常有5到10年的时间。
快速扩张阶段的城市,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户籍管理混乱等。
3.调整阶段这个阶段的城市,已经完成了城市化的扩张期,开始进入了调整期。
调整期的城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发展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新领域。
这个阶段的城市,有较强的政府规划和管理能力,能够维护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成熟阶段这个阶段的城市,已经成为大城市,城市经济繁荣、人口密集、城市规模庞大。
城市作为国家的行政、文化和购物中心,服务、教育、健康等领域的配套设施齐全,居住和生活环境稳定、舒适、安全。
这个阶段的城市不仅有较高水平的公共服务设施,同时城市管理也相对得到不断改善。
二、城市化的战略城市化的战略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化的战略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优化城市化结构当前,城市化进程不平衡,其中一个问题是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城市散布不均也会影响其发展能力。
试析中小城市的经营之路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城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成为政府可资经营的最大的活化国有资产。
城市价值的显现,城市资产的激活,使城市资本运营成为当今我国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下面就我国中小城市的经营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
一、经营城市概念的界定所谓经营城市,城市是主体,对城市这个主体进行经营活动,经营的对象是城市存量资本,就是用市场经济的观念重新认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运用市场机制运作城市资本,区别对待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性部分和非经营性部分,把能够推向市场的经营性项目推向市场,走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路子。
通过对城市各项资源和资本的科学运营,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扩大增量,以实现城市资源效益和资本效益的最大化。
具体来说,就是应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的自然生成资本如土地和水资源,人力作用资本如广场、路桥、公交等基础设施及其相关的延伸资本进行综合的发掘、积聚、重组和运营,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资源的潜力,在整个城市范围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效益的最大化,使城市资产滚动增值,形成城建资金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
普遍认为,经营城市就是要对城市传统的投资,建设和管理体制进行市场化改革和市场化运作,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建设的新理念和新的模式。
过去,城市化和城市建设都延续计划经济的思路,过多地强调城市的公益性,忽视了它的经济性,思想上往往把发展经济与发展城市对立起来,按照“先生产后建设”的惯性思维,一提到城市建设就想到财政要花钱,但是“吃饭财政”的现状使财政投入心有余而力不足,城市建设无法摆脱困境。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了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资金需求越来越大,单纯靠财政投入搞城市建设,举步维艰。
因此,经营城市理念的提出,为突破资金瓶颈,实现城市建设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根本途径,开辟了城市发展的新局面。
二、我国中小城市经营对策分析1、先行规划,向社会展示预期城市规划既是城市建设和管理、功能的龙头,更是城市经营的龙头。
中国中小城市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探讨
中国中小城市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探讨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中小城市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我们不仅需要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来探讨中小城市的发展方向,同时,我们也要对中小城市这个概念进行重新的界定。
一、现状分析1.总体发展格局。
首先,我们可以从中小城市的数量以及总体发展格局上来进行分析。
截至2021年底,我国共有370个计划单列市、地级市和副省级城市,这些城市的发展水平和经济总量占据了全国的一半以上。
与此同时,我国还有2868个县级行政区,其中不乏有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城市。
然而,在中国的城市群中,大多数城市都是中小城市,它们的发展总体还不够成熟。
目前,我国的中小城市人口数量巨大,而且发展地区差异明显。
以苏州为例,根据公布的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苏州市全市常住人口已超过1050万人,其中,吴江、昆山、常熟3市人口均超过百万,构成了苏州都市圈的一个重要部分。
但是,中国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就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这些城市的人口基数相对较小,公共服务设施也没有像大城市那样成熟,投资于市政设施的资金也受限制。
2.产业发展特点。
其次,我们可以说一下中小城市的产业发展特点。
由于中小城市的人口总量比较有限,大多数企业面临的市场规模也比较依旧,因此中小城市的产业集聚效应不如大型城市。
这意味着,中小城市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
一般来讲,中小城市的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其次是服务业、建筑业以及房地产业。
在目前全球经济形势的冲击下,策略性转型对于产业发展更为关键。
中小城市往往因为缺乏资金、缺乏品牌优势以及缺乏市场份额等原因难以发展起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产业。
针对这个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对各类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给新兴产业注入更多的扶持和政策优惠以及更多的科技支持。
3.城市管理与规划。
最后,我们可以看一下中小城市的城市管理与规划现状。
相对于大城市,中小城市在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还需要加强。
论加快我国中小城市建设
论加快我国中小城市建设前言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中小城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既是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城乡的纽带。
当前,我国中小城市建设正在不断加快,并逐渐走向现代化。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加快我国中小城市建设的步伐,从而推动整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
发展战略发展中小城市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充分发挥中小城市的作用,需要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加强规划管理。
规划以及管理的科学性对于一个城市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应当加强对于中小城市建设的规划管理,以便在城市化进程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避免城市膨胀。
2.推动资源优化配置。
在中小城市发展中,需要谨慎分配资源。
应当优先配置那些对于经济发展和城市改善最为关键的资源。
3.提高技术含量。
为了实现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中小城市应该增加科技投入,不断提高城市的技术含量,并加强人才培养。
基础设施建设中小城市需要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方面:1.城市交通。
中小城市的交通状况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应当加强中小城市的交通建设,如修建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解决交通壅塞和交通安全等问题。
2.市政设施。
中小城市在市政设施方面也需要投入更多的力量。
这包括供水,供电,排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只有这样,中小城市才能优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居住条件。
促进产业发展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产业发展。
中小城市需要积极打造自己的产业体系,加速转型升级,提升整体经济实力。
具体而言,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产业发展:1.吸引外资。
中小城市可以通过政策扶持,吸引外资,从而将当地产业升级。
2.打造特色产业。
中小城市在发展产业时,可针对当地资源、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等方面,发挥其特色。
通过建设大型演艺城,创意文化园区以及新能源产业等来吸引投资,实现经济发展。
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城市化进程中,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是重中之重。
中国中小城市发展策略的思考
中国中小城市发展策略的思考中国中小城市的健康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健康和国家走向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但长期以来由于中小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自身存在制约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其发展速度滞后于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农村工业化、非工业化进度。
本文通过分析制约中国中小城市发展的瓶颈,进而思考提出促进中小城市发展的举措,以求有助于我国中小城市的发展。
一、制约中国中小城市发展的瓶颈依据中国中小城市发展路径的历史和现状分析,笔者认为制约我国中小城市发展的主要瓶颈有四方面。
(一)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我国相当一部分中小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将经济、人口和环境三者有机统一起来。
部分城市的领导同志在做出加快城市发展决策时,将城市发展单一地凝缩为城市规模扩张,在城市化实践中,热衷于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和向城市建设的高标准看齐,对如何打造城市特色产业缺少办法,对城市建设拉动产业的时限性视而不见,城市建设与城市产业发展严重脱节,未能形成产业支撑城市的良性格局。
(二)空间急速扩张与人口集聚不协调。
城市空间扩大和城市人口增加是城市发展的两个关键问题,没有人口的集聚就没有城市,城市人口增加则要求城市空间的扩张,两者是相互协调统一的。
我国很多中小城市在发展中往往偏重资金、土地、建筑等硬件方面的建设,追求空间规模的扩张,却忽视城市人口方面的问题,尤其对农民入城问题关注不足。
没有将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等“三化”统筹发展,由此造成农民进不了城,进了城也成不了市民,一些城市新区出现了人气不足、城虚楼空的现象和严重的“城中村”问题。
(三)发展战略目标与城市资源不协调。
当前我国中小城市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时往往存在城市发展目标定位与城市区位资源优势存在偏差的通病。
例如,有的城市在战略制定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够充分,计划不够科学,目标不够实际,使城市发展偏离正确方向,或者错过良好发展时机,或者造成效率低下,发展缓慢;有的城市在制定战略时,考虑的范围狭窄,城市建设互相模仿,盲目跟风,千城一面,没有城市自己的发展特色等。
对我国中小城市发展理念的思考
对我国中小城市发展理念的思考城镇化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发展进程而逐渐形成。
其发展水平取决于生产和消费需求关系的协调及相互促进。
中国已进入到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
从1978-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以每年1.02%的速度增加,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有8.37亿人口生活在城市,城镇化率达到60.34%。
目前,对中国的城镇化道路仍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和选择。
例如:是以大城市或超大城市的发展为核心,还是以中小城市为主体问题上有不同认识;是以经济发展带动城镇化,还是以城镇建设带动经济问题上也有争论;是以城市吸引农业人口为导向,还是以城乡统筹为导向问题上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管讨论的观点如何,中国目前出现的情况是:一些城市雄心勃勃,摊大饼式扩充,城市病越来越严重;一些城市头脑发热,动用土地、投资,喧嚣了一阵之后成了“鬼城”;一些城市盲目吸纳人口,但没有解决好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出现了难以处置的贫困新区和社会问题;一些城市到处是建设工地,垃圾成灾,烂尾楼长期处理不了。
这些都远远背离了城市建设的初衷。
凡此种种,使我们想到,中国城镇化道路到底如何发展,才能既防止重复过去失败的覆辙,又与时俱进,走出新路。
相比较于大城市、超大城市的发展,中小城市的发展有其相对滞后的一面,我们需要在城镇化理念上辨别清楚,要选择绿色发展、创新发展、文明发展的建设方向。
在中小城市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形成长效积累和稳定的持续效益不折腾,不碎片化应付。
在中小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思考如下几个关系:1、城镇化与土地财政的关系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文件明确了政府性债务借、用、还的系列规范,对建设性开发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有了严格的界定,并把其纳入到公开制度、考核、问责制度之中。
这项新规定改变了以往城市扩张所采取的传统方式。
今后,靠土地财政拉动城镇建设的单一模式主经行不通,城市建设模式须进行大的转变。
关于中小城市规划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小城市规划管理的几点思考摘要:改革开放推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城市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中小城市规划管理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本文就中小城市规划管理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以资参考。
关键词:中小城市;规划管理;措施引言城市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载体,是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和文明程度的体现;城市化战略作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努力提高城市化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在大都市不宜盲目扩张的今天,发展中小城市是推进城市化的必然选择。
如何推进中小城市健康发展,笔者有几点粗浅的思考。
一、规划管理对中小城市发展至关重要城市规划管理是规范城市行为的重要手段。
对城市规划进行管理指的是采用经济的、社会的、行政的、有效地管理学知识对已经得到国家批准认可的规划项目进行调节改进,目的是为了指导城市建设的各个部分有序发展,确保城市规划正确实施。
也就是说按照已经生成的规划步骤来安排建设项目的逐步落实,使规划管理具体落实。
然而在规划管理的时候,规划管理者通常受利益的影响,而对规划管理工作造成很多负面影响。
所以,我们一定要要完善城市规划管理来对城市中的这些不良行为加以规范。
二、中小型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首先,中小型城市在规划时,往往难以将土地进行及时准确的分类,这就造成城市规划数据信息与实际情况有出入。
中小型城市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大都会召开座谈会,向专家学者寻求意见。
但是有些城市经济水平并不发达,城市规划资金不足,又缺乏相应的技术人才,这就难以将一些已经发生改变的土地进行及时分类,这就使得城市土地实际情况与资料数据不符合,专家学者得不到准确的数据,对城市土地的真实利用情况不了解,这就影响了以数据资料为基础的土地规划可行性。
其次,缺乏改革创新。
近年来,中小城市规划管理表面上在不断的发展,实际上是在不停的走老路。
在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现象不断变化的今天,中小城市规划管理的部分措施仍旧没有太大的改革,这就使得中小城市规划管理逐渐落后于城市经济发展的脚步,这也无疑会给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中小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
中小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城市处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呈现出蓬勃生机和美好前景,建成区面积迅速扩大。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中小城市在规划管理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矛盾和问题,建设的现状并不乐观。
本文针对中小城市规划管理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改进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中小城市规划管理问题发展策略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中小城市的规划管理是优化城市布局的行政管理手段,是解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许多中小城市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要以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中小城市的规划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虽然当前在中小城市的规划管理也取到了一些可人的成果,但是还存在有很多问题需要改进。
1、中小城市规划管理的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扩建范围也在不断地增加,城市化的建筑在快速发展。
城市的规划管理越来越重要,城市规划管理是对城市各项资源的优化和配置,使它更加适应当地经济的发展需求。
它是一个城市的发展指引,它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建设目标。
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可以使一个城市以崭新的面貌来迎接四面八方的来客,使城市的生态平衡得到很好的保持和发展,使城市得到更长久更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城市的规划管理对一个城市来说意义重大。
2、中小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城市规划不合理在城市规划时,没有进行详细的规划设计,盲目的进行开发,导致规划不明确,没有自身的规划特点。
城市的绿化不到位,一些城市只重视建筑方面,忽视了绿化的重要性,这样长久下去,工业区的增加,绿地的减少,会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失去平衡,环境的污染会给城市的人们带来直接的身体伤害。
在老城区的改造中,高层建筑出现速度和密度也是相当之快,这样破坏了城市原有的景观,也带来了“温室效应”。
我国中小城市工业发展的现状及策略
浅析我国中小城市工业发展的现状及策略【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辉煌的成就。
截至 2010年时我国中小城市的总数已达两千多个,它们直接影响大部分人的生活。
所有的城市行政区面积达92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96.57% ,其总人口达9.9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5.2%,经济总量达16.61万亿,占全国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
可以说中小城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地位,直接决定着中国整个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着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同时中小城市也是中国实现城乡统筹战略的重要承载者。
【关键词】工业发展;战略一、中小城市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及特点从2010年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情况看,江苏入选的城市最多,达23个,有昆山市、江阴市、张家港市、常州武进区、常熟市、吴江市等,无一不是工业发达的县市。
再看入选城市较多的浙江、广东、山东等省,也都是工业发达的地区。
由此也看出,凡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也比较快,而经济发展快的中小城市,无一不是靠工业起家,靠工业当家,靠工业发家。
因此,在中国现阶段,工业强市战略就成为众多中小城市的必然选择。
这些中小城市的工业经济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从发展阶段看,中小城市的工业发展经历了三个比较明显优越式发展一是抓住改革开放初期发展经济的大好机遇,在“无工不富”的理念下,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利用当时短缺经济商品不足,市场需求量大的特点,一些村办、乡办企业迅速发展,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很短时间实现了由农业县向工业市的历史性跨越。
全国名列前茅的综合实力强的中小城市都曾是乡镇企业起步早、发展快、成效好的地区。
二是抓住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以后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大力招商引资,发展中小企业和合资企业,发展中小企业的集群和工业园区,提高产品和企业的规模档次,工业经济总量迅速提高,由此也带动了相关行业和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由工业市向经济强市的跨越。
三是抓住转变发展方式、实行科学发展的机遇,大力调整工业结构,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注意引入有实力的大企业,发展优势产业,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意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战略,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努力由经济强市向综合强市跨越。
浅析我国中小城市建设发展
浅析我国中小城市建设发展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要解决这些日益凸现的矛盾,必须加快中小城市建设。
大批建设中小城市我国已经具备了可能性,应该在城市规划、提升中小城市功能、统筹兼顾城乡关系方面发挥政府职能,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
关键词:中小城市;建设发展;规划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urbanization obtained a rapid development, but there are a series of problems.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of the protruding, must accelerate medium and small city construction. A large number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already have a possibility, should be in city planning,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the city, overall consideration and play the functions of the governm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acceleration of China’s urbanization.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y;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planning1.我国中小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目前中小城市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很多是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职责没有履行到位,政府职能的却是和规划的不合理给城市的建设和后期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具体来讲,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1规划意识淡薄我国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但是政府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明显表现出对城市规划的认识不足,城市化意识较差。
中国中小城市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探讨
中国中小城市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探讨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
城市化对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中小城市的发展更是被重视。
这篇文章将探讨中国中小城市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一、现状近年来,中国的中小城市经济不断增长,但相较于一线城市,中小城市的发展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其中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经济总量达到了49.6万亿元,较上年增长了6.1%;地级市的经济总量达到了29.9万亿元,同比增长了6.5%;县级市和县域经济总量达到了24.6万亿元,同比增长了7.2%。
可见,中小城市的经济总量相对较低,但增速却是比较快的。
在城市化进程中,中小城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它们既能承担一定的人口压力,又能提供更为优质的生活环境。
然而,与一线城市相比,中小城市在城市发展的吸引力、市场活力、人才吸引力等方面仍有很大差距。
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二三四五线城市的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经济发展缺乏内向红利,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一二线城市,出现人口和产业向一二线城市流失的局面。
二、发展方向为了推动中小城市的发展,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措施,其中包括:1、产业转型:产业结构的转变是中小城市发展的关键。
在城市化进程中,不同城市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需要根据自身条件开展优势产业。
同时,也需要通过发展新兴产业和固定个体企业等来提供内在发展红利,从而吸引人才和产业集群向中小城市转移。
2、提高城市软实力:除了硬实力,城市的软实力也是吸引人才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小城市需要注重发展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等服务业,提高城市的文化底蕴和人口素质。
同时,也需要打造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体育、商业活动等吸引人才和产业发展的品牌。
3、拓宽城市空间:中小城市往往空间有限,因此需要拓宽空间。
在城市规划设计上,应该注重实现城市功能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不断拓展城市的空间布局,打造功能可适应、生态可持续的新型城市。
关于中小城市规划问题的思考
关于中小城市规划问题的思考【摘要】:自从党的十六大对城市发展提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以后,我国的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对于城市规划、建设以及管理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关于如何更好的完成中小城市的规划方案,提高中小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积极性,实现城市规划上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市规划;中小城市;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发展,在城市建设、规划以及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针对城市规划而言,其规划效果不仅影响到城市本身的空间布局及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也直接关系到了城市自身的社会经济发展。
本文将针对中小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更好实现中小城市规划问题,提出科学、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中小城市规划缺位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1、规划理念缺位一是规划无用论。
认为中小城市发展是硬道理,有无规划不要紧。
深圳市由一个小渔村在十几年内发展成为大城市,让规划也规划不来;二是规划有害论。
认为规划是静态的,跟不上飞速发展的形势,往往限制城市发展的大手笔、大动作。
再者规划框定的,这也不能动那也不能动,不利招商引资,容易挫伤开发商的积极性;三是规划替代论。
认为有总规即可,无须详规,随意建设,天然趣成,甚至比规划还好;四是规划虚位论。
认为现在是中小城市高速发展的阶段,先任其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时再进行规划和规范不迟。
2、规划编制缺位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一是重名轻实。
往往满足于某名牌设计单位设计的,而是否符合本地实际则很茫然,致使规划实施后干城一面;二是重高端轻基层。
往往听专家的多,让社会、让公众参与的少,规划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致使总体规划变来变去,总体规划变成总是规划;三是重个体轻系统。
对于城市的本体规划从领导到群众大家都关注,而对于区域性的城市体系规划则缺乏认真的思考,致使各有关城市要素得不到优化组合,不利于宏观经济的发展四是重总规轻详规。
我国中小城市规划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我国中小城市规划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规划中出现了诸多问题。
本文通过工作实践,分析了我国中小城市在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措施,以期为城市规划工作的改革和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问题对策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
近几年,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城镇结构和布局有所改善,辐射力和带动力增强,城市规划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我们在准确把握好城市规划工作的整体发展态势和存在问题,加强对地方城市的规划实施管理,适应新的城市规划工作要求,科学有效地编制城市规划、实施规划管理,推动城市化水平的提升。
一、我国中小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法律依据亟待加强。
当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在法律方面欠缺立法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在总则上仅仅是规定“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此条存在一定的缺陷,特别是在价值定位方面,过分偏重行政管理色彩,致力于维护行政权力的倾向较多,没有充分考虑到地方城市规划部门在实际操作中的困难,在对公民、法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方面比较薄弱。
因此,在中小城市规划中,地方政府更多的是考虑政绩问题,忽视城市规划效益的长远性,在处理规划利益的整体性与投资者的局部性之间的矛盾时,往往出现投资者受到行政处罚,工程更改规划方案的情况,规划执法力度大打折扣。
2.管理体制有待改善。
当前,我国完善的地域空间规划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有关空间规划的职能分别由不同的几个部门承担,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能相互交叉和重叠,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所矛盾,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管理权限和职能交叉不清,在管理上产生矛盾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是在建设系统内部,由于有关法规、条例间的不协调和相互扯皮,也存在多头管理的矛盾。
特别是在县域开发区规划建设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脱离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统一规划管理的现象。
中国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
中国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初探摘要:本文对中小城市的地位和作用作了简要的分析,就中小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反映出的若干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可持续发展发展若干对策。
关键词:城市化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1、中小城市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增长,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而众多的中小城市的快速发展是是实现城市化的关键,中小城市已具备了相当的工业发展基础,目前正处于规模扩张阶段,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可以吸纳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缓解大城市就业压力,带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2、中小城市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分析由上述ahp进行的分析可知,经济、环境和资源都是影响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但存在诸多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环境、经济等几方面的问题。
2.1中小城市的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中国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是在过去的20多年中成绩显著。
如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道路,公共汽车,通信条件,供气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有了明星的改善。
这些指标的增加,缓解了许多城市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对保护和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但这与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需求和城市居民需要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并发现,部分项目建设效果比较差,没有达标。
同时,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基础设施条件差,基础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严重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2.2中小城市的发展中经济效益差在中小城市区域内,工厂企业的规模一般比较小,生产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低,既没有大企业的规模优势和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又没有乡镇企业灵活的经营机制,市场的竞争力较差,从而导致中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能力和效益普遍较低与大城市。
2.3中小城市的发展中教育卫生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致力于增强人民健康和提高人民的教育、科学和文化水平,人口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是目前,文盲半文盲的农村人口仍达3亿多人,其中在农业就业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20.7%,小学文化程度占38.8%,初中占29.14%,高中仅占4.55%。
当前小城镇的发展困境及对策思考
发展 小 城镇 的重 要 意义
小城镇 承上启 下 ,既是工业 化 的重要 载体 ,又是农业 产业化 的服务依托 ,还是城 镇化 的基 础 支撑 。小 城镇 的 比较 优势 是能就 近吸纳 农村人 口,可 以成 为农 民工 回乡 的创业 之地 、乡镇企业 的再 生之地 、县域 经 济 的富 民之地 。我 国是 世界第 一农业大 国 的国情 ,决定 了必须通过 发展小城镇 来解 决农业 的现代化 和农 村 的城 市 化问题 ;同时 它也 是缓 解 我 国 目前 城 乡差 距扩 大 ,改 变 城 乡二元 结 构 的 主要 途 径 。解 决 “ 农 ” 三
小 城镇 的发展 是我 国城镇 化发展 过程 中的重要课 题 之一 , “ 展小城 镇 ,是 指通 过迅速 扩 张农 村 地 区 发 城 镇 ,使农 村城镇 人 口 占县域 人 口的比重 不断上 升 。发展 小城镇 ,实 际上是使 城市 的密集性 、经济性 和社 会性 不断地 向郊 外 、向更远 的农 村地 区扩散 ,使城 市 的各种 职 能也 不断地 向外延 伸 。 … 通 过这 种 扩 散 和 ” 延伸 ,发 挥大 城市对 周 围地 区的带动 作用和辐 射作用 ,使 大城市 周围 的郊 区农村人 口在接 受 了城市 的生活 方式 以后 ,逐渐 形成 小城镇 ,同时 大城市 的人 口逐渐 向小城镇分散 ,从 而逐 步减少 大城市 的人 口压力 。据 有关 资料 显示 ,“ 03年全 国共 有小 城 镇4 2 个 ,其 中建 制镇 2 2 个 ,乡2 9 个 。县城 以外 的小 城 20 260 026 234 镇镇 区总人 口约 19 亿 ,住 户 为534 。全 国累计 有 9 % 的乡 镇完 成 了乡镇 域规 划 ,8% 的 小城 镇 和 .1 8 万 0 1 6 % 的村 庄编 制 了建 设规 划 ,县域城 镇体系规 划编制 工作基 本 完成 。 我 国的城镇 化进 入 了快 速发展 期 , 2 ” 但 城镇 化 的速 度 和规模 的粗放 型扩 张 ,为小城镇如何 健康合理 的发展 提出 了一 系列 问题 。党 的十六 大明确 提出 :“ 促进 城镇化 健康 发 展,坚 持大 中小城市 和小城 镇协调发 展 ” 重 点发 展现 有城 市 、县 城 和有 条件 ,“
电大作业论文我国目前小城镇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对策(5篇范文)
电大作业论文我国目前小城镇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对策(5篇范文)第一篇:电大作业论文我国目前小城镇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我国目前小城镇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建议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这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加快小城镇建设,走符合实际的城镇化道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一个战略性问题。
一、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问题近年来,小城镇发展已成为推进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途径之一, 小城镇的蓬勃兴起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小城镇人口已占全国城镇总人口的40%以上。
迅速发展起来的小城镇,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城市与农村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已经成为农村的经济、文化、教育及社会服务的中心。
在东部地区,一些小城镇的经济规模已经超过了一些中、西部地区县级市甚至地级市的水平。
尽管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予以解决。
一些地方把推进城镇化片面地理解为加强城镇建设,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甚至不惜举债建设大广场、大马路和标志性建筑。
还有一些地方通过修编城镇规划、设置开发区,以及“县改区”、“乡改镇”等,把规划区做大,把开发面积做大,以获取土地开发的短期收益。
很多地方城镇规划面积的扩张速度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有城无市的地方为数不少,没有把推进城镇化的工作重点放到如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实现农村人口城镇化上来。
一些地区把城镇化与工业化相适应的原则绝对化。
简单地将城镇化等同于工业化,片面强调要在本市或本镇建多少工厂和制造业基地。
反映在工作上,就是不惜代价招商引资,盲目上工业项目,但却忽视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带动、互为前提的作用。
还有一些城市脱离本地实际,贪大求洋,追求高标准,试图建成国际性经济中心、国际大都市等;只重视现代服务业,不重视那些能增加就业、吸纳农民进城的一般性服务行业的发展。
中小城市的城市规划问题探讨
中小城市的城市规划问题探讨中小城市的城市规划问题探讨摘要:中小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开展的前提,只有合理适合的规划,才能加快城市开展,更好更快适应新环境下的挑战。
然而,当前我国中小城市规划建设的问题层出不穷,在城市规划建设这股浪潮下,如何规划建设好城市开展,已成为重中之重。
本文就主要对中小城市的城市规划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中小城市;规划;措施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引言中小城市规划效果不仅影响到城市本身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城市自身的社会经济开展。
中小城市必须在现有规模的根底上进行适当的扩建和整改,传统的城市扩建只是片面根据需要进行局部的调整,没有整体的规划设计,造成中小城市的开展不健全,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影响城市的正常运作。
一、中小城市规划的意义和目标1、中小城市规划的意义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空间和实体开展进行的预先考虑。
其对象偏重于城市的物质形态局部,涉及城市中产业的区域布局、建筑物的区域布局道路及运输设施的设置、城市工程的安排等城市规划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它要预见并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开展方向、规模和布局,作好环境预测和评价,协调各方面在开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开展。
2、中小城市的城市规划目标实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标中小城市具有一、二、三产业并存开展的产业结构特征,所以城市规划设计必须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并加以合理利用和引导。
中小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应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表达产业结构特点,使其与大城市的产业结构相区别开,走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结构道路,同时通过城市规划的作用促进城市经济的市场化开展。
保证城市合理化的规模效益中小城市规划必须考虑城市所处于开展阶段的需求,使规划设计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弹性,增强规划的应变能力,保证城市的各项功能顺利运行。
在生产生活方式上,中小城市应以中小企业的开展为主,不能照抄照搬大城市规划设计的做法,而要保持本城市合理化的规模效益。
论加快我国中小城市建设
加速我国中小城市建设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中小城市的建设成为了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比大型城市,中小城市在土地资源、人口规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因此,加快中小城市的建设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如何加速我国中小城市的建设。
1. 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中小城市的规划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城市建设的基础。
首先,应加强城市规划,合理划定城市范围和功能区划,确保城市的发展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并在规划中充分考虑环保、生态和社会公益等因素。
其次,需要加强土地资源管理,采取有效的土地利用政策,遏制土地的过度开发和滥用,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还应加强对农村土地的集约化利用,通过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将农村土地纳入城市规划和建设中。
2. 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首先,应注重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道路、桥梁、公共交通等,以提高城市的交通流动性和便利性。
其次,应加大对水、电、气等公用事业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提升城市的供水、供电和供气能力。
另外,还应加大对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投资,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3.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中小城市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是城市建设的核心。
需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加速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培育。
此外,还应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同时,要积极扶持城市的特色产业和文化产业,打造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城市品牌,增加城市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动力。
4.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中小城市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首先,应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严厉打击污染行为,推动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的实施。
其次,要加强生态建设,保护优质土地和水源,恢复和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中小城市发展策略的思考中国中小城市的健康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健康和国家走向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但长期以来由于中小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自身存在制约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其发展速度滞后于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农村工业化、非工业化进度。
本文通过分析制约中国中小城市发展的瓶颈,进而思考提出促进中小城市发展的举措,以求有助于我国中小城市的发展。
一、制约中国中小城市发展的瓶颈
依据中国中小城市发展路径的历史和现状分析,笔者认为制约我国中小城市发展的主要瓶颈有四方面。
(一)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我国相当一部分中小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将经济、人口和环境三者有机统一起来。
部分城市的领导同志在做出加快城市发展决策时,将城市发展单一地凝缩为城市规模扩张,在城市化实践中,热衷于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和向城市建设的高标准看齐,对如何打造城市特色产业缺少办法,对城市建设拉动产业的时限性视而不见,城市建设与城市产业发展严重脱节,未能形成产业支撑城市的良性格局。
(二)空间急速扩张与人口集聚不协调。
城市空间扩大和城市人口增加是城市发展的两个关键问题,没有人口的集聚就没有城市,城市人口增加则要求城市空间的扩张,两者是相互协调统一的。
我国很多中小城市在发展中往往偏重资金、土地、建筑等硬件方面的建设,追求空间规模的扩张,却忽视城市人口方面的问题,尤其对农民入城问题关注不足。
没有将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等“三化”统筹发展,由此造成农民进不了城,进了城也成不了市民,一些城市新区出现了人气不足、城虚楼空的现象和严重的“城中村”问题。
(三)发展战略目标与城市资源不协调。
当前我国中小城市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时往往存在城市发展目标定位与城市区位资源优势存在偏差的通病。
例如,有的城市在战略制定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够充分,计划不够科学,目标不够实际,使城市发展偏离正确方向,或者错过良好发展时机,或者造成效率低下,发展缓慢;有的城市在制定战略时,考虑的范围狭窄,城市建设互相模仿,盲目跟风,千城一面,没有城市自己的发展特色等。
(四)城市体制管理与经营体系不协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城市管理体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强调了
市场的地位和作用,但城市管理体制不完善的问题在我国部分中小城市尚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例如许多城市市县之间、部门之间责权不清,县市权力过小;政府部门重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比较严重,对城市长远发展缺乏有效调控;城市规划实施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不健全,规划编制水平不高或城市规划缺乏法律依据,难以保证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
二、促进中国中小城市发展的举措
通过以上对我国中小城市发展相对滞后主要原因的分析,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加快发展步伐,重点要抓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发掘资源优势,做强特色产业。
做大做强中小城市,首先离不开产业的发展,而发展城市产业,关键是发掘城市现实和潜在的资源优势,构筑以地区专业化为基础的特色产业链条,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优势。
我国各个中小城市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政治地位、经济基础、人文环境、历史发展各具特色。
城市在分析判断自身优势时,既要分析城市资源的存在状况及其利用程度,也要对资源的市场供求稀缺状况和发展趋向做出正确判断;既要注意自然资源特点,又要看清自己在人才、技术、市场方面的优势,从国际国内和区域的市场分工中选择和确立本城市的主导产业。
(二)抓好规划设计,推进品牌营销。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做好城市规划设计的前提是找准城市定位,从多角度、多方位、多思路分析研究城市的历史、现状、发展优势及其制约条件,确定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远景目标。
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一方面要注重对本地文化内涵与民俗风情的发掘,解决城市发展中的一般化、趋同化问题;另一方面要坚持高标准、大手笔,确保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形成地方特色突出、现代气息浓厚的城市风格。
同时,要积极做好城市营销推广工作,要通过有效的市场细分,瞄准城市营销目标,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智力进行广告公关宣传,并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常抓不懈,使城市品牌形成巨大的商业价值和保持持久的生命周期。
(三)规范政府管理,完善经营机制。
加快中国中小城市开发建设步伐,政府具有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
但是,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并不等于放弃市场调节手段,相反是将市场手段贯穿于政府的城市全程管理,更加积极有效地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为做好城市经营,应积极推进城市公共事业改革。
一是打破行业垄断,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原则;二是按着“政企分开、权责分离、建管分开、责任明
确”的原则;三是改革企业发展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现有企业焕发新魅力。
(四)坚持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
城市发展是为人民服务的,只
有人民满意的城市才是好城市,因此在城市发展中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发展目标上,要坚持一切从市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管理程序上,要诚恳地接受市民的批评监督,广泛地听取民意;在管理内容上,要按照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的原则,在提高城市效率的同时,重视社会保障;在文化建设方面,要本着突出自身特色和与现代精神相融合的原则;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要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