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主体与背景》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4课主体与背景》教案人教版
在上完《主体与背景》这一课后,我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反思。首先,我发现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学生们对主体与背景的概念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结合教材中的案例进行分析,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讲解如何运用手法突显主体这一部分,有些学生对色彩、形状、线条等手法掌握不够熟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通过个别辅导和小组合作,帮助他们突破这个难点。
本节课内容与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材第4课《主体与背景》相关,旨在让学生掌握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学会运用美术元素突显主体,提升画面效果。
二、核心素养目标
四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主体与背景》教案人教版,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观察感知:培养学生对画面主体与背景的观察和感知能力,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层次感和空间感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及其关系,理解在美术作品中如何处理主体与背景。
(2)学会运用色彩、形状、线条等手法突显主体,使画面具有层次感和空间感。
(3)培养观察、分析、创作和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示教材中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什么是主体,什么是背景,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此外,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但部分小组在展示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学生的口头表达训练,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尝试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过于依赖我,缺乏独立思考。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逐步减少干预,鼓励他们自主探索。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4课《主题与背景》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2套
人教版美术课教案授课内容: 四年级下册第4课《主题与背景》授课班级:指导教师:授课教师:学校:第4课《主体与背景》教学设计课题:主体与背景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美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难点: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具:多媒体图片学具: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图片。
师: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新朋友,他叫“李翔”。
请你们观察一下,他在干什么?大家看!(出示李翔在运动会中的背景图)师:刚才李翔在跑道上赛跑,现在它在干什么?同学们这回再想一下刘翔在干什么?生:回答 ( 出示幻灯片李翔座过山车、与爸妈照合影、老虎来了等四幅图片)师:同学们看了这几幅有趣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生:主体人物都是李翔,而背景不同。
师:在一幅画面中主体与背景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 师:(板书主体与背景)二、发展阶段:1、(课件展示)通过一幅画来理解主体与背景的概念。
主体:事物的主要部分。
背景:图画,摄影里衬托主体事物的景物。
2、师: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本节课的知识窗,找同学来读一读。
(出示课件)师:在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中,背景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咱们先来看一幅图片。
(播放没有背景的图片)光有主体的画面给你什么感觉?生:学生观察并讨论。
师:(继续播放加上背景的图片)添加上背景,现在感觉画面变得怎么样了呢?生:交流。
(师总结:添加了背景,画面的内容就丰富了,构图也饱满了,这就是背景的一个最基本的作用——丰富画面。
“一幅完整的作品,必须要有人或物作为主体,再用背景来衬托。
这是一幅作品最基本的要求。
”这也是我们以后创作作品时所必须注意的要求。
)3、师:下面同学们再来欣赏一组图片(播放课件同一主体不同背景)请大家仔细观察,通过它现在的表情、动作想象一下他在干什么?看一下这组图片是怎样变化的?师:谁来说一说?(生:背景不同,人物相同。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主体与背景教案
主体与背景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课题为“主体与背景”。
本教材版本注重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特别是在主体与背景的搭配和表现方面。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创作主体与背景的协调搭配,培养他们的色彩感知和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主体与背景搭配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学会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出主体与背景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并发挥自己的创意思维进行创作。
2.过程和方法:通过实践操作与小组合作,学生能够掌握主体与背景搭配的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激发对美术学习的热爱和创作兴趣;通过对主体与背景的学习,增强对和谐、对比等美的原则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主体与背景搭配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并创作出有创意的主体与背景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思维,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主体与背景作品;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内涵,激发对美术学习的热爱和创作兴趣。
四、教学准备1.教师需要准备:主体与背景的相关图片和视频、主体与背景的示范作品、各种颜色和大小的画笔、调色板、水彩颜料等。
2.学生需要准备:素描纸、水彩纸、铅笔、橡皮擦等绘画工具以及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工具(如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主体与背景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主体与背景的色彩搭配和层次表现,让学生感受到主体与背景搭配的美丽和神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点讲解(15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主体与背景搭配的基本原则和技巧:首先确定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一般主体为突出重点,需要采用鲜艳、饱和度高的色彩,背景则为陪衬,采用淡雅或深色调的色彩;其次注意色彩的对比与协调,使画面具有层次感和空间感。
教师同时演示作画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作画方法和技巧。
3.学生实践操作(2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步骤和技巧,开始实践操作。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课件《主体与背景》
(添加一个 漂亮的、 有创意的、 合理的背景。)
本课要点回顾:
• 主体的特点:大、突出、相对居中 • 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背景的基本作用 —— 丰富画面 —— 改变内容 —— 烘托气氛
四年级下册第四课
主体与背景
你能找出这四幅图有哪些共同点吗? • 一幅作品中着重表现的对象就是画面的主体
• 主体变小 位置偏移 ——
• 不醒目
主体的特点:大 突出 相对居中
• 一幅作品中着重表现的对象就是画面的主体。
• 主体变小、位置偏移——不醒目
你觉得哪幅画更能体现拔河比赛的激烈场面呢?
画家在同一位置上,面对同一物象进行描绘,画面运用了不同的背景进行衬 托,主体在不同的环境中呈现出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和早中晚的不同时间变化。
• 莫奈 《睡莲》
画家在同一位置上,面对同一物象进行描绘,画面运用了不同的背景进行衬托, 主体在不同的环境中呈现出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和早中晚的不同时间变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作业要求: 将老师带来的主体卡通造型补充成为一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主体与背景》教学设计
《主体与背景》二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美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了解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主体在不同背景的衬托下,整个作品的气氛与内容都会发生变化,反之,背景不变,而主体发生变化,作品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
让学生大胆想象,训练学生的扩散思维,在绘画过程中能够正确处理好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学情分析: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对生活感受能力较强,随着他们洞察力的逐步加强,很多学生愿意通过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一直是绘画中存在的一个问题,要想处理好不是件容易的事,要在平时多观察多比较的过程中进行提高。
本课试图通过故事和游戏的方法,让学生感受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体会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难点在于让学生利用绘画的形式,去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故事和游戏的方法,让学生感受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掌握主体与背景之间主次关系的处理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看、讲、比、想的知识探究过程中,逐步认识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并应用于绘画作品中,使画面生动,主题突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勇于表达内心的感受。
教学重点:了解艺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具:故事卡片、游戏卡片、主体素材卡片、课件学具:课本、水彩笔评价任务设计:1、通过故事创编和游戏活动检测目标一的达成。
2、通过探究活动检测目标一、二的达成。
3、通过作业、评价检测目标二、三的达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师:问同学们个问题,一部电视剧中的主要演员我们把他叫做什么?生:主角师:恩,那么其他的演员呢?生:配角师:聪明,其实一幅作品里也有主角和配角,看(课件展示)师:这幅作品中的主角是什么?生:喜羊羊师:配角呢?生:后面的山和草地师:大家同意他们的说法吗?生:同意师:恩,其实呀,美术作品中的主角和配角它还有一个更专业的名字,你知道吗?生:……师:主角也就是作品中主要表现的对象,我们把它叫做主体。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主体与背景》说课稿 (2)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主体与背景》说课稿 (2)一. 教材分析《第4课主体与背景》是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主体与背景的组合,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掌握主体与背景的搭配技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颜色、形状、线条等有了基本的认识。
但他们对于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可能还没有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实践,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让学生掌握主体与背景的搭配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运用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使作品更具美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的教学方法以引导发现法为主,辅以讲解、示范、练习等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实践,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简要讲解主体与背景的关系,让学生初步了解主体与背景的概念。
3.示范:通过示范,展示主体与背景的搭配技巧,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4.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尝试运用主体与背景的关系进行创作。
5.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主体与背景的概念2.主体与背景的关系3.主体与背景的搭配技巧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 第4课 主体与背景 课件ppt(共18张PPT)
教学阐释:
• 教材解读及学情分析:
造型.表现领域,意在让学生在不同背景下欣赏人或物 时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并 且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四年级的 学生, 对生活感受能力较强,随着他们洞察力的逐步 加强,很多学生愿意通过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 、所感、所想,本课教学内容就是教给他们如何处理画 面中各部分的关系。
相同背景下的,主题不一样意境也会发 生变化。
动手游戏--试一试
将人物照片放入老师准 备好的不同图片中去感受变 化发现问题。
通过比较和实践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突出主题 •构图合理 •色彩和谐巧妙对比 •空间合理
作品赏析
• 由学习小组共同完成绘制作业。 • 学习小组长安排两名同学绘制画面主体 其余铜须绘制背景。(主体不收限制可以是 人物可以是物,背景大家可以尽情展开想象 根据刚才的讨论和自己的感受自由设计。) • 绘制完成后剪下主体放到背景中比较每 组选出最佳设计3幅展示
四年级下册美术第四课
主体与背景
猜一猜他们是哪一部动画片里的人物?
同学们通过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吗每幅作品的主次 是什么?
图上的人是谁? 他在做什么? 为什么会奔跑?
(同学们可以根据他的 表亲动作猜一猜。)
•同学们说一说他们的主次关系? •谈一谈对画面的不同感受?幻灯片 5
在作品中,主题一样背景不一样, 会给人不一样的意境,同样背景一 样,主题不一样意境也会发生 变化。幻灯片 7
• 评价多元化,课后拓展提升学生能力。
目标定位及基本理念
在教学辻程中,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 ,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 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通辻对各种美术 媒材、技巧和制作的探索及体验,发展 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主体与背景》说课稿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主体与背景》说课稿主体与背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美术四年级教材第四课,通过学习,让同学们了解,绘画过程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感受相同主体、不同背景或不同主体、相同背景的画面给人的不同感受。
通过自己动手绘画粘贴,在主体与背景的转换中,感受主体和背景所分别具有的魅力。
二、学生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生活感受能力较强,对美术课兴趣浓厚,随着他们洞察力的逐步加强,很多学生愿意通过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体会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尝试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方法与过程:在看、猜、比、谈的知识探究过程中,逐步认识主体与背景的关系,能在绘画中应用,突出表现思想主旨,使画面生动,主题突出。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主动参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活动,表达内心的感受。
四、教学重难点:1/ 51 、让学生理解艺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
2、深入理解居画面次要地位的背景在作品中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课件)首先大屏幕上显示教师本人照片,问学生图片中是谁?学生一眼就能看出是自己的老师。
接着提问图片中的主体是什么,而背景又是什么,使学生了解一幅作品是由主体和背景两大部分组成。
(板书)在这一环节中,采用老师的生活照片作为导入,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贴近实际生活,使学生印象深刻。
(二):讲授新课 1 . 认识主体与背景的关系:要想认清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只看画面总觉得领会得不够深刻,所以,,我利用多媒体把结果变成了过程,并在过程中使用了能激发兴趣的问答法,(播放课件-----刘翔出现)一般思维下,学生看见奔跑的刘翔会猜到他在参加比赛,我让学生猜测他为什么跑,我不急于公布结果,继续看画面,一只大老虎出现在远处,同学们哭笑不得,原来是被老虎吓得跑这么快。
4.主体与背景(教案)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图书资源:推荐学生阅读《美术学科教学法》、《西方绘画史》等书籍,深入了解主体与背景在绘画史上的应用和发展。
(2)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主体与背景的优质视频教程,如“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在绘画中的应用”等,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艺术作品:欣赏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关于主体与背景的作品,如梵高、毕加索等,分析他们的创作风格和技巧,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灵感。
2.例题二:请分析以下画作中主体与背景的处理方式,并说明如何改进以使主体更加突出。
答案:画作中主体与背景的处理方式不够明确,主体不够突出。可以通过调整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来突出主体,同时用简洁的背景来衬托主体。例如,可以增加主体色彩的对比度,使用粗线条来突出主体轮廓,用简洁的背景颜色来衬托主体。
3.例题三:请分析以下画作中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并说明如何处理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以使画面更加有层次感。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内容: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主体与背景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主体与背景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4)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画廊等艺术场馆,直观地感受主体与背景在实际中的应用和魅力。
2.拓展建议:
(1)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搜集关于主体与背景的资料,如文章、图片等,进行自主学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主体与背景关系明确的画作,并进行交流分享,互相学习和进步。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 主题与背景》人教版
欣赏学生的作品:教师适当讲解作画的步骤:
1.先画主体物,再添加背景
2.主体物在画面的位置
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图表现主体形象,借助背景来烘托主体。
画面的主体可以说是画面的主角,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自己有时是主角,有时是配角,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我们相互配合、支持、才能和谐,才会形成最美的画面。
2.教师错误示范,引导学生在纠错的基础上巩固主体背景之间关系的掌握。
五、作业联系
教师提供若干组主体,学生利用添加背景的方式让它变成一幅画。强调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六、展示评价
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评价学生的作业。
七、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环境污染图片,学生欣赏讨论,教师小结。
人是社会大环境下的主体,我们只有爱护地球、保护环境,才能更好的和自然和谐相处,主体与背景和谐,才会有美好的画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课题
第4课主体与背景
课时安排:共2课时
授课时间:第4周
教学目标
1.美术作品中哪个是主体,哪个是背景?
2.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3.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范图、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出示风景图片(可以是自然景观也可以是人文景观)或者自己喜欢的图片。
你看到什么了?学生描述:自己看到的。
再次出示这几幅图,老师播放的那么快,你为什么能迅速记住画面的形象呢?
学生:因为那些形象是画面的主体物,让人第一眼即能记住的形象,它是画面最突出的。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主体与背景》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
《主体与背景》教学实录课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范图、纸、水彩笔、油画棒、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赵老师给你们带来几幅儿童画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画面中主要画的谁,他在干什么(小男孩背着书包去学校)还画了什么呢?(草地、太阳)师:谁来说说这幅图,主要画了什么呢?(一匹马在草地上飞跑)次要画的什么(小鸟、云彩、大树)。
同学们,每一幅画都有他的主次之分。
像刚才看到的小男孩和马都是细致刻画的,我们称为主体,而陪衬他们的树啊,太阳啊,草地我们叫他背景。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主体与背景》这一课(出示课题)二、发展阶段:1、师:老师今天请来了一位名人,大家看!刘翔是什么人?运动员。
奥运会110米栏的冠军。
师:他为什么这么飞快的奔跑? 好像很着急。
谁来为我们的主体设计一个背景?猜想一下!好,老师也设计了几种不同的背景,你们想看吗?(大屏幕展示)师:(1)大雨要来了,快跑回家吧!(2)老虎要吃人了!快跑呀!(3)雪崩了!快跑呀!(4)刘翔在110米栏的跑道上,跨过了最后一栏,正准备冲刺呢。
师:老师的想象力怎么样?所以这节课同学们也要大胆想象,大胆创新,好不好?同学们,这四幅图的主体都是刘翔,但因为什么,他产生了不同的效果?(背景不同)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同一主体在不同的背景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反映出不同的意境。
师:我们来验证一下。
主体是一只小猫在空白的背景中,我们知不知道它这是在哪儿,要去做什么?师:是啊,看,我给他加上了不同的背景。
现在是同一主体在不同的背景中,意境一样吗?验证了刚刚我们的结论,同一主体在不同背景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谁能看着图画来说一句话或者讲个小故事啊?先讲第一幅图。
美术《主体与背景》教学设计及反思
美术《主体与背景》教学设计及反思美术《主体与背景》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材分析:本课是学校人教版《美术》四班级下册教材第四课,是一节设计表现与观赏评述的综合课程。
通过学习使同学熟悉人物画作品中的主体与背景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并通过绘画、手工等表现方法,应用主体与背景的学问。
四班级正处在美术学习中段和高段的转折期,其语言丰富,学问积累正在有序上升,美术学习的兴趣正浓,通过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究及体验的需求旺盛。
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观看、观赏等活动,引导同学熟悉人物画主体与背景的呼应关系和背景对主体的补充说明作用。
2.指导同学利用画、剪结合的形式,恰当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1.通过对比、观看、观赏等活动,引导同学熟悉人物画主体与背景的呼应关系和背景对主体的补充说明作用。
教学难点:1、指导同学利用画、剪结合的形式,恰当选择背景,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设计:活动一:观赏评述《蒙娜丽莎的微笑》,熟悉主体与背景,导出课题1、讲蒙娜丽莎被盗的故事,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法国有一张闻名的人物画,画里的人物被法国人民称为"女神'。
1911年这张画丢了以后,法国政府成立了数以万计的侦缉小组,动用了数以万计的警力,绽开了地毯式的搜寻。
然而,在随后的一年多里,案件始终没有任何的进展,警方面对着社会舆论泰山般的压力。
1913年1月26日,在法国与安道尔交界处的迪莫特镇,警方最终将一个巨大的盗窃团伙一网打尽,女神也最终"完璧归赵',2、出示课件,《蒙娜丽莎的微笑》,观赏、争论。
(1)争论:看到了什么?蒙娜丽莎在哪里?她的心情怎么样?(2)讲解:《蒙娜丽莎的微笑》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闻名画家达芬奇的肖像画作品。
那微笑时而温文尔雅,时而安详严厉,时而略带哀伤,时而又有几分讽嘲与揶揄,神奇莫测的微笑显露出人物神奇莫测的心敏捷动。
安静的风景衬托出人物悠远安静的内心世界。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4课主体与背景》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4课主体与背景》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主体与背景在美术作品中的概念和作用。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构图原则,创作出主体突出、背景协调的美术作品。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评价美术作品中主体与背景的处理方式。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表达美的情感态度。
教学内容主体与背景的概念介绍主体与背景的定义和关系。
通过示例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主体与背景的对比和协调。
构图原则讲解构图原则,如平衡、对比、统一等,并展示如何应用于主体与背景的处理。
引导学生运用构图原则进行创作。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独立或合作完成一幅以主体与背景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反馈和建议。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生掌握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和构图原则。
学生能够运用构图原则创作出主体突出、背景协调的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学生对构图原则的理解和运用。
学生在创作中处理好主体与背景的关系,达到作品的整体和谐。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示例作品、绘图工具。
学具:画纸、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提问学生关于主体与背景的感受和认识。
新课内容讲解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和构图原则。
展示示例作品,分析其中的主体与背景处理方式。
实践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主体与背景的创作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反馈和建议。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板书设计板书《第4课主体与背景》主要内容:主体与背景的概念、构图原则、创作实践。
作业设计学生独立完成一幅以主体与背景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学生在作品旁边写一段文字,描述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够理解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和构图原则,并能够将其应用于自己的创作中。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4课主题与背景》人教版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4课主题与背景》人教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主题与背景的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创作出具有主题性的美术作品。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主题与背景的概念及其在美术作品中的作用。
2. 学会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美术元素,创作出具有主题性的美术作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主题与背景的概念及其在美术作品中的作用。
2. 色彩、线条、形状等美术元素的运用。
3. 创作具有主题性的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主题与背景的概念及其在美术作品中的作用,学会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美术元素创作具有主题性的美术作品。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美术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主题与背景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思考主题与背景的关系。
2. 新课讲解:讲解主题与背景的概念及其在美术作品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美术元素创作具有主题性的美术作品。
3.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具有主题性的美术作品。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板书设计1. 《第4课主题与背景》2. 内容:主题与背景的概念、在美术作品中的作用、色彩、线条、形状等美术元素的运用、创作具有主题性的美术作品。
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具有主题性的美术作品,要求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作品内容丰富,创意独特。
2. 写一篇关于本节课学习心得的文章,要求语言流畅,表达清晰。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展示、评价等环节,让学生理解了主题与背景的概念及其在美术作品中的作用,学会了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创作具有主题性的美术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美术作品。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主体与背景人教新课标
第4课《主体与背景》教学设计【课标内容】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教科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4课《主体与背景》。
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体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感知觉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的形成,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美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了解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主体在不同背景的衬托下,整个作品的气氛与内容都会发生变化,反之,背景不变,而主体发生变化,作品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
让学生大胆想象,训练学生的扩散思维,在绘画过程中能够正确处理好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在富于想象的同时更具有较强的好奇欲和求知欲,具备一定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基本能力。
学生对美术工具和材料有一些的掌握的能力,对一些多媒体知识具有较为抱有兴趣的识别,可以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表现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说具备了一定的造型能力。
结合本课教材科与学生进行探讨和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这里将以各种图片展示作为契机,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语言和描述等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观察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绘画中,能较好的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学策略】本节是美术创作中,专业性质突出的一节,掌握好本节的知识,能够为学生将来的独立创作奠定基础,可以运用自如的表现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