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数学总复习计划及安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六(3)班数学总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进一步发展能力的综合阶段。而毕业总复习作为一种引导小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它应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所以,在具体实施前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50名学生,从上学期学习成绩及学习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口算、掌握不牢固,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对数学不感兴趣,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口算与计算不过关,公式记得不牢,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计算题、应用题和操作题仍是本学期学习与加强练习的重点。
三、复习目标
从小学毕业总复习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来看,它的目标概括为以下几点:
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
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
3.查漏补缺。结合我校六年级学生学情实际,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所以,毕业复习的再学习过程要弥补知识上掌握的缺陷。
四、复习要求
第一阶段:分块复习:
(一)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
⑴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⑵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和简单的分数。
⑶进一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认识百分数;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
⑷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⑸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并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⑹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⑺知道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⑻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⑼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⑽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数的运算。
⑴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⑵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⑶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⑷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⑸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⑹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
除的互逆关系。
⑺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3.式与方程
⑴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
⑵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⑶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aχ±b=c,aχ±bχ=c)。
⑷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4.正比例反比例
⑴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⑵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
⑶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⑷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
(二)空间与图形
1.图形的认识。
⑴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⑵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
2.图形与测量。
⑴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⑵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⑶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⑷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⑸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米2、千米2、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
正方形的面积。
⑺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60°,90°角。
⑻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
⑼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⑽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米、分米、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米、1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
⑾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三)统计与概率
1.统计。
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认识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2.可能性。
⑴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⑵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⑷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⑸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第二阶段:综合练习,查漏补缺:
通过分块复习后,教师再将小学阶段的知识进行全面的综合性复习,及时查漏补缺。
第三阶段:模拟测试:
进一步提高能力同时因教材上面的材料是比较基础和简单,在复习期间应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适当地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学生负担,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解决了教师批阅量大的问题,可谓一举多得。也只有通过这样详细、系统的复习后,学生才能达到巩固知识,掌握基本概念,熟练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