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 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附导学案)

合集下载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 : 表内乘法(一):1 乘法的初步认识)导学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 : 表内乘法(一):1 乘法的初步认识)导学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 乘法的初步认识导学案1. 学习目标•了解乘法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掌握1乘法的规律和计算方法。

•能够运用乘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预习导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乘法运算。

今天我们将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探讨乘法的规律和计算方法。

3.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乘法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难点:乘法计算的运用能力。

4. 学习内容1.乘法的概念:如果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2元,那么3个苹果的总价格是多少?实际上就是2的乘以3,即2 × 3 = 6。

乘法就是重复加法的简便表示。

2.乘法的性质:•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乘法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3.乘法的计算方法:•1乘法的规律:任何数乘以1都等于这个数本身。

•乘法口诀表:通过口诀表可以快速记住乘法计算结果。

5. 学习方法与建议•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多做练习,加深理解。

•注意理解乘法的基本规律,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6. 学习任务1.完成课前预习,掌握乘法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通过习题练习,巩固乘法计算方法和性质。

3.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乘法知识进行计算。

7. 反思与总结学习乘法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一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乘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下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表内乘法的更多知识。

在学习中要注重理解,多加练习,不断提升乘法计算的能力。

8.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乘法,了解了乘法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计算方法。

希望大家能够在课后继续加强练习,巩固所学内容,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为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的导学案,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乘法的基础知识,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表内乘法(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表内乘法(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法符号“×”和“乘”的概念。

2.熟练掌握乘法口诀。

3.能够灵活运用乘法表进行口算计算。

4.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5.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乘法的概念及意义。

2.乘法口诀的掌握。

3.乘法表的应用。

难点1.能够正确使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能够结合乘法表进行口算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具体生活中的场景引入乘法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乘法符号及概念•通过具体的数学例子,引导学生认识乘法符号“×”和“乘”的含义。

•让学生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乘法运用。

3. 学习乘法口诀•教授乘法口诀表,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加深记忆。

•练习口算计算,巩固乘法口诀。

4. 学习乘法表•引导学生认识乘法表的规律性,理解乘法的倍数关系。

•让学生通过乘法表进行口算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5. 实际问题解决•提供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乘法概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回顾,让学生加深印象。

五、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练习题目,巩固学生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可以绘制乘法口诀表和乘法表,以及相关数学公式,让学生可以随时查阅。

以上是本次课程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带领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并能够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的优秀教案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的优秀教案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的优秀教案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的优秀教案教学内容:P45——P46教学目标: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知道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体会乘法算式的简便性,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情境活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

教具准备:20~30根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主题图1、在游乐园里你看到了什么?游乐园里有多少人?你是怎么数?可以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两个两个的数2+2+2+2+2+2=12四个四个的数4+4+4+4+4=20三个三个的数3+3+3+3=122、看图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出有关数学问题,其他学生汇报算式和结果。

可能:椅子:三个三个的数3+3+3=9气球:一个一个的数1+1+1+1+1=5……二、拼摆图形1、摆图形游戏你会用小棒摆什么图形?拿出准备好的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

摆几棵相同的小树,几把相同的小伞,几间相同的房子,几座相同的亭子……想摆什么就摆什么。

2、交流汇报(1)摆好后,算一算自己用了多少根小棒。

(2)小组内活动: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并把计算的算式写在纸上。

(3)把每个加数都相同的等式写在黑板上。

3、突出矛盾(1)观察黑板上的各等式,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每个等式中的加数都相同)说出每个算式的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

(2)以板书3+3+3+3+3+3为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如果有更的3相加,如10个3,100个3,甚至更多,谁愿意来写这个算式呢?(3)算几个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外,还可以用另个的方法——乘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 : 表内乘法(一):1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 : 表内乘法(一):1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教材内容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乘法的概念,掌握乘法的运算方法;学会用竖式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认识乘法的概念,学会进行基本的乘法运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尤其是乘法表内的乘法。

二、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物品分组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比如3个小狗,每只小狗有4条腿,一共有多少条腿?2. 讲解•介绍乘法的定义和符号表示,学生通过操纵具体物品,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

•讲解乘法表内的乘法,比如2 × 3 = 6,让学生掌握基本乘法口诀。

3. 实践•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用竖式乘法的方法解决问题。

•带领学生一起做一些小组活动,加深对乘法的理解。

4.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如购物计算、时间计算等。

•学生自主探究一些乘法问题,拓展乘法的应用领域。

三、教学效果评估1.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检验学生对乘法概念的掌握程度。

•观察学生的表现,重点关注乘法表内的乘法运算能力。

2.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习题作业,要求学生用竖式乘法解决问题,并理解乘法的实际应用价值。

•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展示习得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反思本堂课主要围绕乘法的初步认识展开,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重乘法表内的乘法,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竖式乘法解决问题。

未来,可以结合更多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在小学的数学状态下熟悉基本的数学计算方法。

2.能够掌握表内乘法,并能够熟练运用表内乘法计算。

3.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1、乘法基本概念:乘法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是加法的一种拓展,表示把一种数分多少份,每份有多少个,总共是多少个的运算符。

乘法的基本符号是“×”,读作“乘”。

如2×3=6,表示将2 分成3 份,每份有 2 个,总共是 6 个。

2、表内乘法:表内乘法是指乘数与被乘数都在表中的乘法。

在小学数学中,我们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时,通常会建立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表格,如乘法口诀表等。

3、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以表内乘法口诀为例:当乘数为 1 时,所得积为被乘数本身。

当乘数为 0 时,所得积为 0。

其余的情况,先找到乘数所在的行,再找到被乘数所在的列,然后在交点处找到对应的积即可。

教学重点:1.乘法的基本概念和符号。

2.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

3.在实际授课中,引导学生自己排列计算表和应用表内乘法口诀进行相应的运算。

教学难点:1.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必须要对每位学生成绩情况进行重点引导和补救。

2.鼓励学生在互相交流探讨、通常讨论中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技能。

教学准备:1.教师应参照九九乘法表,准备好适合自己教学的竖式计算表。

2.黑板、粉笔、各种颜色的荧光笔。

3.教师要提前掌握好所整体教学的书本和相关百科知识。

教学过程:第一步:教师引入知识(10分钟)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讲解或者简单对比乘、加、减、除等简单口诀。

让学生对各种计算的规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步:理解基本概念(20分钟)(1)教师利用黑板,书写乘法的基本符号和计算方法。

(2)教师利用口诀,带领学生了解并掌握2~9滴乘法口诀表。

第三步:运用表内乘法(40分钟)让学生自己将所学的乘法口诀表列在草稿纸上,重新排列对应的乘数和被乘数,根据表中的计算规律进行带答案的计算,以巩固乘法口诀和掌握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共11篇,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共11篇,含教学反思)

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内容】:课本P47、48页,例1、2.【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

3、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乘数和积在乘法算式中的位置。

会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

【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教学准备】:教师要准备气球、梨和熊猫图,学生准备小棒、练习本、红花、小圆形、梨和熊猫的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星期天到了,小明和他的伙伴正在一起玩游戏呢,让我们来看看吧。

这是什么地方呀?你最爱玩什么项目?[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认识乘法建立概念1、出示插图数一数:小飞机上共有几人2、分小组讨论一下:怎样数?怎样算?3、请分组汇报说说你们是怎样算的?板书:(1)1+1+1+1+1+1+1+1+1+1+1+1+1+1+1+1+1+1+1+1=15有1+1+……+1+1=15 几个1相加?15个1相加(2)每个吊厢坐3人,一共有5个3相加,3+3+3+3+3=15还有别的算法吗?4、师小结:像上面算法来算,你觉得怎样?对呀, 太麻烦了.为了更简便地表示像这种有很多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板书:“乘法”5、同学来观察一下黑板上面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大家说得对,根据这些特点,我们把很多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简化,如在相同加数和这加数的个数间写上一个符号“×”,叫乘号。

板书1)1+1+……+1+1=15×1或 1×152)3+3+3+3+3=5×3或3×5用乘号“×”表示运算的式子叫做乘法算式,读做15乘1, 1乘15, 5乘3,3乘5。

即:几个几相加写作:几×几读作:几乘几小组活动,集体评价乘法算式和乘号的写、读。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表内乘法(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表内乘法(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乘法,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和意义,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乘法的作用,为后续学习乘法的运算规则和技巧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对于乘法这一新的运算概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乘法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乘法的概念,知道乘法的作用和意义。

2.培养学生通过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乘法的基本规律,为后续学习乘法运算规则和技巧奠定基础。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的概念和意义的理解。

2.乘法运算规则的掌握。

3.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乘法。

2.运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乘法的乐趣。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

2.设计有趣的游戏和活动。

3.分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单。

4.多媒体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如水果、动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某一物品的数量,并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想要知道这些物品一共有多少个,应该如何计算呢?”学生在思考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引入乘法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了解乘法的意义。

如:3个2相加,可以写成2×3,读作三乘二。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和加法的关系,如2×3等于3个2相加。

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乘法题目,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

如:1×2、2×3、3×4等。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主要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以及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乘法的起点,对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能力,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乘法与加减法有很大的区别,需要学生重新建立乘法的概念。

同时,二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乘法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认识乘法算式。

2.使学生能够掌握表内乘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

3.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的意义和乘法算式的认识。

2.表内乘法的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通过操作、观察、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乘法卡片3.实物模型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如“小明的妈妈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分给2个小朋友,一共分给了几个小朋友?”引导学生思考,引出乘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乘法的意义,讲解乘法算式的构成,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

如“2×3”表示2个3相加,等于6。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乘法卡片游戏,每人随机抽取一张卡片,然后迅速找到合作伙伴,完成卡片上的乘法运算。

通过游戏,让学生加深对乘法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表内乘法的题目,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分组讨论,交流解题心得。

教师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教室里有5排桌子,每排有3张桌子,一共有几张桌子?”让学生运用乘法解决。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学设计: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学设计: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学设计: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乘法,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口诀,并能运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教材通过丰富的情景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乘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数、计算能力,但对乘法概念和意义较为陌生。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操作活动来理解乘法,感受乘法与加法、减法的关系。

此外,学生之间在学习能力、兴趣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创设不同的学习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乘法的意义,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

2.学生能够运用乘法口诀计算简单的乘法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的意义和乘法算式的理解。

2.乘法口诀的掌握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

3.乘法口诀卡片。

4.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实物等展示多个相同事物的组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如“3个苹果加上3个苹果一共是多少个苹果?”让学生感受到乘法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如“小华摘了3个桃子,亮亮摘了2个桃子,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引导学生用加法或乘法计算。

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并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用卡片进行乘法计算游戏,或者用实物进行组合,让学生在操作中熟练掌握乘法口诀。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简单的乘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讲解。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表内乘法(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表内乘法(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1《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节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理解乘法的意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基础,对于学生后续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但是,对于乘法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操作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理解乘法的意义。

2.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的意义和概念的理解。

2.乘法运算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乘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案。

2.实物模型和图片。

3.练习题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例,如“小明的妈妈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有2个种子,一共有几个种子?”让学生思考和回答,引出乘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乘法的意义。

如展示3个苹果,每个苹果有2个种子,让学生看到一共有6个种子,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乘法运算,如2×3、3×4等,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来掌握乘法运算的方法。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乘法知识,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一些拓展的问题,如“如果有5个苹果,每个苹果有3个种子,一共有几个种子?”让学生通过乘法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6.小结(3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的乘法知识。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概念,了解乘法算式的构成,以及会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对数学中的乘法有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在开始这一单元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他们对运算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乘法与加减法有很大的不同,它涉及到的是多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因此,学生在学习乘法时,需要有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

此外,学生可能对乘法的实际意义还不够理解,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例子来帮助他们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并且能够理解乘法算式的构成。

同时,通过学习乘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以及会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乘法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运算,学生需要理解乘法的实际意义,才能正确进行乘法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会采用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的例子和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乘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讲解乘法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乘法算式的构成,以及乘法与加减法的区别。

3.实例演示: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乘法的实际意义,学会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4.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乘法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乘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乘法的概念、乘法算式的构成、乘法与加减法的区别等关键信息,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展示给学生。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导学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导学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导学案
一、课前自主学习
1.了解乘法的概念及作用。

2.熟练背诵乘法口诀表。

3.完成乘法口诀表的默写。

二、课堂导入
1.回顾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2.提问:乘法和加法减法有什么不同之处?乘法有哪些应用场景?
三、学习目标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能够: - 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

- 认识乘法
的应用场景。

- 能够熟练掌握乘法口诀表。

四、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乘法的概念及运算法则。

2. 乘法口诀表的学习和应用。

难点: 1. 掌握乘法口诀表。

2. 理解乘法运算中的概念。

五、导学过程
1.导入:通过举例引导学生认识乘法的概念,引出乘法的作用及重要性。

2.学习:介绍乘法的基本运算法则,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口算练习。

3.练习:组织学生一起完成乘法口诀表的学习和默写,加深对乘法规则
的理解。

4.拓展:提供更多乘法计算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通过学习乘法口诀表提高了计
算速度和准确性。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乘法的应用及拓展内容。

七、课后作业
1.完成《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相关练习册上的习题。

2.复习乘法口诀表,能够熟练背诵并默写。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乘法的基本知识,为以后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4单元 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附导学案)

《第4单元 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附导学案)

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46、47页的内容及第49页练习九第1~4题。

【教学目标】1.创设活动情境,通过动手摆小棒,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体会乘法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2.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感受生活中有许多相同数求和的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3.通过小组活动,提供学生参与讨论和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2.通过直观认识,从相同数相加引出乘法,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小棒,图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出示主题图(课本第46页)。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场游玩,高兴吗?学生活动:(1)观察画面: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有小飞机、小火车、过山车、转椅)(2)你能根据看到的这些情境图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学生汇报、交流。

问题1:小飞机上有多少人?问题2:小火车里有多少人?问题3:过山车上有多少人?……师:同学们真棒,发现了这么多问题。

谁能解答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呢?(学生解答,教师有选择地板书算式)3+3+3+3+3=156+6+6+6=242+2+2+2+2+2+2=14组织讨论:黑板上的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小结:每个加法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2.导入课题:像这样加数相同的加法,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运算方式来计算,那就是乘法。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出示课题)二、进行新课知识点乘法的意义1.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1)引导学生分析第一个加法算式,认识乘号、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3+3+3+3+3=15提问:这个算式中加数都是几?表示什么?(加数都是3,表示5个3连加的和是15)小结:求5个3连加的和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作5×3=15,算式中的“×”叫做乘号(先写“/”,再写“\”)。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教学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第四单元表内乘法单元备课方案单元导学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包括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乘加和乘减算式、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问题。

教材在安排上,通过具体的现实情境突出乘法意义的教学。

在乘法口诀的学习中,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规律,重视对乘法口诀的与意义的教学。

在问题的设计上循序渐进,通过呈现不同的表示方式,借助已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备内容表内乘法乘法的初步认识→认识乘法;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2~6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2、3、4的乘法口诀;乘加、乘减算式的含义及计算方法;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备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乘法的意义。

2.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3.熟记2~6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熟练口算有关的乘法算式。

4.能运用加法、减法、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是怎么得来的。

2.经历运用画图、语言叙述等方式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理解乘法意义的同时,感受用乘法表示相同数相加的简洁性。

2.在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中感受探索的乐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3.感受我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备重难点重点1.理解乘法的意义。

2.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

难点1.理解、记忆、运用2~6的乘法口诀。

2.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合适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4.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4.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4.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4.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认识到加数相同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

2、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力和认真倾听的学习习惯。

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直观建立,在这种情况下应注意与前面的加减法知识互相联系,通过几个相同数连加,引出乘法运算,使学生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由于二年级学生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因此可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练一练等多种活动学习知识,体会乘法的意义,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3重点难点在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认识乘法各部分名称。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乘法的初步认识引入谈话引入:同学们,平常喜欢去游乐场玩吗?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带大家到数学王国的游乐园玩一玩,想去吗?探索新知、学习例一过渡:这是咱们数学王国的游乐园,多热闹啊!快看看都有哪些项目,你最喜欢什么项目?课件出示主题图小飞机1、观察—提问—列式师: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每架飞机上都有几个小朋友,有几架飞机?师:谁能根据他找到的这两个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培养学生观察找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

师:你会列出算式吗?2、板书3+3+3+3+3+3+=15师:要写几个?为什么要写5个3?读算式、找特点。

师:为什么加数都是3?师小结:因为每架飞机里坐的都是3人,有5架飞机,所以我们就写成了5个3相加.3、回忆解决的方法先再然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初步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过渡:就用这样的方法,我们来研究其它两个项目。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教材内容概述本节课是小学二年级第四单元的第一部分,主要内容是学习表内乘法的初步认识。

学生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初步了解乘法的概念以及乘法的运算规律,为进一步学习乘法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能够准确描述乘法的运算过程。

2.能够通过具体的实例学习,掌握乘法表内的计算方法。

3.能够熟练运用表内乘法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乘法的基本概念,包括乘法的运算过程和乘法的性质。

2.难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抽象概念,将实际问题与乘法相对应,能够准确进行乘法运算。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则有趣的故事或问题引入乘法的概念,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2.探究:带领学生一起探讨乘法的特点和运算规律,引导学生发现乘法的规律性。

3.示范: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计算示范,让学生理解乘法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

4.操练:组织学生进行习题练习,巩固乘法的基本概念,提高计算能力。

5.运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教学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评价学生对乘法概念的理解程度和乘法运算的准确性,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乘法概念,通过实例进行计算,为学习表内乘法打下基础。

通过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学生对乘法概念理解不够深入的问题,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以强化。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说课稿,希望能够引起您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好数学。

感谢聆听!。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表内乘法(一) 第1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 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表内乘法(一) 第1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  苏教版

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1 【教学内容】教材第47页的内容和练习九1~4题。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意义,能结合实际问题写出乘法算式,认识乘号“×”,并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具体情境产生对一种新运算的需要,经历乘法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同学们都喜欢爸爸妈妈带你们到游乐场参加各种游乐活动吧!出示第46页情景图,这是公园游乐场的一角,请你仔细观察都有哪些游乐项目?再看看这些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在做什么?各种游乐活动各有多少人玩?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学生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有选择地板书算式:3+3+3+3+3 6+6+6+62+2+2+2+2+2+2师:同学们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学生小组交流。

小结:每个加法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师:几个相同的数连加,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运算方式来计算,大家想知道吗?二、探索新知1.课件展示第47页例1。

师:你知道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吗?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乘法2.引导学生分析第一个加法算式,认识乘号,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3+3+3+3=12师:这个算式中加数都是几?表示什么?学生:加数都是3,表示4个3连加的和是12。

小结:求4个3连加的和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作4×3=12,算式中的“×”叫做乘号先写“/”,再写“\”。

乘号与加号“+”、减号“-”一样,都是一种运算符号。

4×3=12读作4乘3等于12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读。

也可以写作3×4=12,这个算式读作:3乘4等于12。

板书:4×3=12 4乘3等于123×4=12 3乘4等于12学生把每种读法读两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46、47页的内容及第49页练习九第1~4题。

【教学目标】1.创设活动情境,通过动手摆小棒,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体会乘法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2.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感受生活中有许多相同数求和的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3.通过小组活动,提供学生参与讨论和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2.通过直观认识,从相同数相加引出乘法,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小棒,图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出示主题图(课本第46页)。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场游玩,高兴吗?学生活动:(1)观察画面: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有小飞机、小火车、过山车、转椅)(2)你能根据看到的这些情境图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学生汇报、交流。

问题1:小飞机上有多少人?问题2:小火车里有多少人?问题3:过山车上有多少人?……师:同学们真棒,发现了这么多问题。

谁能解答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呢?(学生解答,教师有选择地板书算式)3+3+3+3+3=156+6+6+6=242+2+2+2+2+2+2=14组织讨论:黑板上的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小结:每个加法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2.导入课题:像这样加数相同的加法,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运算方式来计算,那就是乘法。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出示课题)二、进行新课知识点乘法的意义1.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1)引导学生分析第一个加法算式,认识乘号、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3+3+3+3+3=15提问:这个算式中加数都是几?表示什么?(加数都是3,表示5个3连加的和是15)小结:求5个3连加的和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作5×3=15,算式中的“×”叫做乘号(先写“/”,再写“\”)。

乘号与加号“+”、减号“-”一样,都是一种运算符号。

5×3=15读作5乘3等于15(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读)。

也可以写作3×5=15,这个算式怎样读?(3乘5等于15)板书:5×3=155乘3等于153×5=153乘5等于15(2)让学生尝试把黑板上的另外两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说一说每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6+6+6+6=244个6相加,4×6=24或6×4=242+2+2+2+2+2+2=147个2相加,7×2=14或2×7=142.拓展延伸师: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桌面上的24根小棒分成几个几相加的形式,再根据你所分的列出乘法算式。

方法1:分成3堆,每堆8根,3个8相加,列式3×8=24,8×3=24。

方法2:分成4堆,每堆6根,4个6相加,列式4×6=24,6×4=24。

方法3:分成2堆,每堆12根,2个12相加,列式2×12=24,12×2=24。

……(教师板书)(让学生观察、讨论:乘法算式中的数与加法算式有什么联系?)(学生说)师:根据你们发现的规律,说一说如果求10个4相加,同学们怎样来列式呢?还可以怎样列式?那同学们更愿意用哪一种方法来解答呢?为什么?小结: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三、课堂作业1.教材第48页“做一做”第1题。

请学生先摆一摆,再来填。

2.看算式说意义,再写出乘法算式或加法算式。

3.连一连。

4.你能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4+4+4+4=□×□3+3+3+3+3=□×□5~6.课本练习九的1~2题。

答案:1.2+2+2+2=84+4+4=123+3+3+3+3=152.(1)4个6相加6×4或4×6 (2)6个4相加或4个6相加4+4+4+4+4+4或6+6+6+6 (3)6个4相加或4个6相加4+4+4+4+4+4或6+6+6+6 (4)3×8或8×33.4.4×43×55.4个5 5+5+5+5=20,5×4=20或4×5=203个6 6+6+6=18 6×3=18或3×6=186.(1)2+2+2=62×3=6或3×2=6(2)4+4+4+4+4=204×5=20或5×4=20四、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小结:求几个相同数的和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五、课后作业1.课本练习九的3~4题。

2.完成课时的练习。

【板书设计】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3+3+3+3+3=15 3×5或5×3 5个3相加6+6+6+6=24 6×4或4×6 4个6相加2+2+2+2+2+2+2=14 2×7或7×2 7个2相加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教学反思】如何引导学生探究乘法的意义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我认识到乘法意义的知识基础就是加法意义。

因此,我们要想办法帮助学生沟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把乘法意义构建在加法意义的基础上。

在探究乘法意义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了乘法的意义,更感受到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延伸与发展。

这比知识本身还要重要。

《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导学案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提炼出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如下:(1)有5架小飞机,每架小飞机里坐3人,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2)有4节小火车车厢,每节车厢里有6人,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3)过山车上有7排座位,每排坐2人,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3.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找出这些加法算式的特点,明确用“几个几”表示。

4.教师明确:3+3+3+3+3=15可以列成乘法算式3×5=15或5×3=15。

5.教师以3×5=15为例,引导学生认识乘号、乘数与积,使其认识乘法算式并能够正确读写。

1.自主观察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

2.明确题意,思考解题思路,并列出加法算式解决问题。

(1)3+3+3+3+3=15(2)6+6+6+6=24(3)2+2+2+2+2+2+2=143.观察算式,交流算式的特点:都是相同加数连加,并分别用“几个几”的形式说出每个加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4.理解几个相同加数相加改写成乘法的方法和意义,并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列出后两道题目的乘法算式。

6×4=24或4×6=242×7=14或7×2=145.根据教师的讲解,同桌交流后明确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3)。

(3)4×5读作(4乘5)。

4.根据题意列出乘法算式。

(1)班级共有5个小组,每组6人,班级一共有多少名同学?6×5(2)做操时,每排8人,共有5排,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做操?8×5(3)我们家有3口人,4个这样的家庭一共有多少口人?3×45.把下面的简洁算式改写成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

三、巩固练习。

1.引导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小棒,连续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并列出乘法算式。

2.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1.动手操作,独立完成摆小棒、列出乘法算式,小组内交流。

2.学生小组探究,合作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做”内容。

3.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九”第1、2题。

完成。

3.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动手操作,同桌合作共同完成第2题。

四、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五、教学板书乘法的初步认识六、教学反思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法,表示几个相同数的连加。

本节教学内容与相同加数连加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是在认清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

因此,本课的重难点是要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中我体现了以下两点:1.在教学时必须突破难点。

而难点就是在几个几相加上。

在课的开始主题图的出示中,我只是感性地让学生体会,并没有明确地说出“几个几”,这为学生在后面说乘法的含义时设下了阻碍。

应该在这个环节中很明确地解读“几个几”,那么学生在操作小棒时和说出乘法含义时困难就会小得多。

2.在比较加法和乘法算式中,只是在理论上去得出乘法的简便,学生并没有实际体验。

教师点评和总结:《第2课时练习课》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48页例2及练习九第5~14题。

【教学目标】1.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2.通过实物图,使学生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

3.通过比较,使学生初步感知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4.感受生活中有许多同数求和的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1.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帮助学生理解相同加数和乘法的关系。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读一读。

7×44×23×32×62.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3+3=()×()8+8+8+8=()×()4+4+4+4+4=()×()2+2+2+2+2+2=()×()3.看图列算式。

加法算式:乘法算式:()×()=()或()×()=()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的意义。

(出示课题)二、进行新课知识点认识乘法1.学习例2。

(1)创设情境。

师:大森林里,小动物们要举行动物运动会,开幕式马上就要开始了,大象伯伯发给小羊、小鹿、小狗各一束彩色气球。

小猪很好奇,它在数大象伯伯发了多少个气球,你能帮助小猪算一算吗?电脑显示:(2)讨论: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气球,怎样列式计算。

加法算式:5+5+5=15乘法算式:5×3或3×5(3)引导学生求“5×3=?”或“3×5=?”。

(4)提问:①“3×5”或“5×3”中的相同加数是几?(5)②有几个相同加数?(3)③“3×5”或“5×3”表示几个几相加?(3个5相加)④“3×5”或“5×3”的积是多少?⑤因此知道“3×5”等于几?“5×3”等于几?(5)小结:3×5=155×3=15(6)认识乘数和积。

提问:3、5、15这3个数在算式3×5=15或5×3=15中分别叫什么名字呢?学生自学课本后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