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概论简答题

流通概论简答题
流通概论简答题

一、连锁店的产生与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1,有较高的工业生产水平,

2,国民收入及消费达到一定水平,民众的商品购买力较高

3,有较好的运输,通讯条件及物流设施

4,有一个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体制

二、在确定具体店铺位置时一般要进行哪些分析?

1,交通条件分析

2,客流分析

3,竞争店铺分析

4,地形特点及位置布局分析

5,城市规划分析

6,效益分析

三、指出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

1,传统物流强调物流是有运输,储存,装卸,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要素构成的系统, 现代物流更强调物流系统与生产,销售等整个经营系统的协调与最优化

2,传统物流物流活动领域更强调销售物流与生产物流,

现代物流则进一步强化了”大物流”的理念

3,传统物流概念强调: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现代物流强调效率,成本与效益的均衡

4,传统物流:内部事务,现代物流:外部事务

5,传统物流是企业等组织体的后勤,现代物流是企业等组织的先锋

四、说明店铺位置选择的区域。

1,商业活动频度高的区域

2,人口密度大的区域

3,客流量大的区域

4,交通便利的区域

5,接近集客地

6,同类商店集聚地

1,快速车道旁

2,周围居民少却缺乏增长性的区域

3,店铺密度过大的区域

4,高层建筑物内

五、商品陈列有哪些技术要求?

1,陈列高度及位置

2,商品陈列附有标题说明

3,商品陈列附有背景色彩

4,商品陈列需要使用各种技巧

六、商品交易所对上市商品有哪些规定?

1,耐久性商品

2,替代性商品

3,大量需求与大量供给的商品

4,供求波动或价格波动较大,却没有管制或不具垄断性质的商品

七.商品条码有哪几种?如何应用?

1,条码标签

2,商品包装条码

3,吊牌条码

4,条码卡

5,条码本

2,应用:商品销售,自动补充商品,商品采购

八.简述超级市场的经营特征和主要优势。

经营特征:

1,商品构成以食品,服装,日用杂货等常用必需品为主

2,实行自我服务和一次性结算的售货方式

3,薄利多销

4,商品新鲜,洁净,明码标价,包装上注明商品的质量和重量

5,实行商品经营管理制度,按部门陈列商品

6,设有停车场

经营优势

1,进货成本较低

2,由于低价销售,对消费者有较大的吸引力

3,采用自我服务形式,可以节省人工费用,无送货制度,可节约送货费用

4,商品开架陈列,方便消费者的选购

九.简述商品流通政策的属性。

1,商品流通政策是一种公共政策,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

2,商品流通政策具有时空上的差异性

3,商品流通政策具有动态可变性

4,商品流通政策具有系统性

十.物流的基本要素都有哪些?何为流通加工?

1人,财,物三要素

2,流通加工:在流通阶段中进行的不以变商品的物理化学性能为目的的简单加工,组装,再包装,按订单做的调整等作业活动

十一.简述零售企业顾客服务的内容。

1,货真价实的商品

2,舒适优雅的购物环境

3,亲切得体的人员接待

4,便捷的结算方式

5,与购物相关的配套设施和服务

6,完善的售后服务

十二.自营配送、代理配送和共同配送三种模式的区别?

十三.说明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特征及主要目标

1,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标准化

2,实现客户满意为第一目标,以整体最优为目的,重视效率更重视效果

最新国开电大本科《公司概论》历年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

最新国开电大本科《公司概论》历年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 (2007年1月至2015年7月试题) 说明:试卷号:1040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工商管理;本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41.简述产权与所有权的区别。 参考答案: 产权与所有权二者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主要区别有: (1)反映财产关系的角度不同 所有权是指对财产归属关系的权利规定,确定的是财产的最终归属关系,强调财产关系的物质属性。产权是以所有权为核心的若干权能的集合,指的是以财产所有权为核心的一组权利的有机结合体,强调财产关系的社会属性。 (2)外延不同 所有权表明的是一种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对财产归属做出的权力规定,集中体现在财产的归属权上。而产权不仅仅表现为财产归属关系,同时还表明了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的关系,产权比所有权有着更广泛的外延。 (3)内涵不同 所有权以财产关系为核心设置权利,反映由人拥有物而产生的各种现象的本质属性。产权内含各项权利的设置,除了必须考虑财产关系外,还要更多地考虑人际关系。实际上产权是一种以财产所有权为基础形成的社会性行为权利,外延比所有权宽的多,内涵也比所有权丰富的多。 (4)运动属性不同 所有权在运动的过程中始终是独占性和垄断性的,是一种具有排他性的独占权。而在产权所分解的四种权能中,只有收益权具有排他性,占有权、使用权和处分权均不具有排他性,而是可以流动、交易。 42.简述总经理职权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总经理作为公司法人代表的代理人及公司行政工作首脑,必须对董事会负责,遵守公司章程,维护公司利益,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和以各种手段谋取私利,不得侵占公司财产和泄漏公司秘密。其主要职权有: (1)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 (2)组织实施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3)拟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方案和基本管理制度; (4)制定公司的具体规章; (5)提请聘任或者廨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 (6)决定聘任或者解聘除应由董事会决定聘任或者解聘以外的夤责管理人员; (7)董事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43.简述母公司对子公司控制的主要手段。 参考答案: (1)股权控制。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股权控制是指母公司借助予对子公司的资本投资,取得所有者或出资人的资格,再凭借这种资格以及所有权所赋予的控制权,对子公司进行战略、人事和财务控制。 (2)战略控制。母公司对子公司所实施的战略控制包括经营控制和战略协调。经营控制是为了整合相互依赖的经营网络,由集团总部对分散的子公司所实施的控制,主要涉及物流管 1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社会学 2.社区 3.社会控制 4.社会分层 5.社会现代化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群体的一般功能。 2. 简述文化的一般特征。 3. 简述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 4.社会变迁的形式。 三、论述题(一题,共30分) 联系实际说明我国现阶段个人社会流动的变化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综合研究社会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2. 社区人是人们在一定的地域内形成一个个区域性的生活共同体,整个社会就是由这些大大小小的地区性生活共同体结合而成的。这种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社会学上称之为“社区”。, 3. 社会控制指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社会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 4. 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分层”原为地质学家分析地质结构时使用的名词,是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学家发现社会存在着不平等,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因而借用地质学上的概念来分析社会结构,形成了“社会分层”这一社会学范畴。 5. 社会现代化是有计划地社会整体变迁,它以人口经济发展为核心,涉及政治法律、社会结构、心理、文化等人类活动和思想—切领域的全方位转换过程。 二.简答题 1. 简述群体的一般功能。 群体是个人与社会的中介,把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其一般功能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方面,群体是个人活动的基本单位:因此它能全面满足人的各种社会需要,并且对人的社会化发生作用。(2分)另一方面,群体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单位。因此它在实现社会组织目标,完成社会各项任务,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不同类型、结构的群体,其具体功能各有侧重,不尽相同,因此在分析群体功能时,我们心须区分群体的不同类型、结构,并注意认识其外显功能和潜在功能,准确把握不同群体的社会作用: 2. 简述文化的一般特征。 (1)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共同生活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凡人类有意无意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文化。 (2)文化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来的。 (3)文化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个别人的特殊习惯和行为模式不被社会承认的不能成为这个社会的文化。

传播学期末考试复习and简答题集合名词解释等

传播学攻略 一般来说,传播研究的重点是符号学传播媒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书上其余的就不用看了, 符号学:两个人物索绪尔巴尔特 1、媒介主要是麦克卢汉的一些理论,如: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地球村 2、人内传播:象征性社会互动(米德主我客我、库利“镜中我”) 3、人际 4、群体: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只知道大众社会理论是什么就行了) 5、组织传播集群行为 6、大众公众群体区别 7、大众传播,主要是效果,如效果研究的几个阶段、主要理论和人物 名词解释: 第三章: 1.符号:任何事物主要它独立存在,并和另一事物有联系,而且可以被“解释”,那么它的功能就是符号。符号分为信号和象征符。 2.意义: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3.语境:又叫传播情境,指的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务、条件或因素的总称。 4.象征行为:指的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5.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米德“主我客我”,库利“镜中我”) 6.文化: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形式来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 第七章: 1.大众传播: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2.电子乌托邦思想:认为网络可以解决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的倾向。 3.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第八章: 1.媒介技术:也称传播技术,指的是人类为驾驭信息传播、不断提高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效率所采用的工具、手段、知识和操作技艺的总称。 2.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 3.冷媒介: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4.传播者: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发起人,是借助某种手段或工具、通过发出信息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 5.大众传媒、大众传播者: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介机构是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复制和传播的专业组织,其生产规模巨大,受传者广泛。 6.技术:技术即达到实践目标为目的的知识体系,其中包括操作手段和工具。 7.把关人:传媒组织的一道关口,是一个取舍的标尺,使到达受众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

商品流通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

《商品流通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40531005 课程英文名称:Theories and Pratices of Merchandise Circulation 课程总学时:40 讲课:40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市场营销电子商务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2.10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教学达到掌握商品流通基本理论,并结合当前流通经济现象,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夯实学生理论功底,培养学生较强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商品流通的基本理论,尤其是现代商业业态发展变化的规律,商品流通战略等,注意学习内容的系统性、连贯性、知识的时代性,信息的丰富性。在技能方面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说明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要求采用理论教学与讨论式、启发式及案例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以利于目标培养的实现。在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进行讲解,同时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讲课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在完成先修课程之后进行,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有管理学、西方经济学等课程。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先取得本课程先修课程的学分,以达到课程的基本要求。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习题内容应体现商品流通理论的掌握和认识,并结合实际问题来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试 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商品流通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80%。平时成绩由上课出勤、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回答问题、阶段小测验综合评定。 (七)参考书目 《商品流通经济学》,夏慰纯等编,辽宁大学大学出版社,2005 《商品流通论》,吴小丁等编,科学出版社,2009 《商品学基础》,窦志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商品流通概论》,贺命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二、中文摘要

公司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第一章模拟试题 一、判断题 1.企业制度是以产权制度为基础和核心的企业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 ()2.最初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组织形式事合伙制企业。()3.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三种企业制度之间的关系是替代关系。()4.公司就是企业,企业就是公司。() 5.在合伙制企业中,产权主体唯一的。() 6.在股份合作制企业中,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有机结合,劳动合作是基础,资本合作采取了股份制的形式。() 7.政企分开是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基础。 8.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控制关系是以股权的占有为基础的。()9.分公司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10.凡在我国批准登记设立的公司均为我国公司。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公司和外商独资公司。() 二、单项选择题 1.公司起源于:() A.中世纪的欧洲 B.封建社会 C.16世纪末 D.18世纪初a 2.现代公司产生于:() A.17-18世纪

B.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 C.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到垄断的过渡时期 D.产业革命爆发时c 3.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为主要形式的。A.个人业主制企业 B.合伙制企业 C.工厂制度 D.股份和有限责任公司d 4.以下哪一点是股份的缺点?() A.承担无限责任 B.组建程序简单 C.信用程度低 D.筹集资本较难c 5.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的企业形式是()。A.个人业主制企业 B.合伙企业 C.有限责任公司 D.股份a 6.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A.产权清晰是公司产权制度所要解决的问题 B.责权明确是公司组织制度所要解决的问题 C.管理科学是公司管理制度所要解决的问题 D.政企分开是以上三种公司制度所要解决的问题d

社会学概论试题附答案

社会学概论1 填空题 1、西方社会学创立于19世纪—30-40 —年代。 2、孔德把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划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大部分。 3、人类社会以_______ 为主体。 4、文化的特征表现为地域性、—共同性_、历史性和继承性。 5、社会学的研究特点表现为整体性、—综合性—和实证性。 6、韦伯认为社会分层的标准有财富、权力与声望。 7、社会学的主要功能有—描述功能—、解释功能、预测功能、实践功能和教育功能。 &人类 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有—自然环境_、人口和文化。 9、社会学重在探索导致越轨行为的________因素。 10、依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可以把群体分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11、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亲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的群体形式。 12、社会组织生存的先决条件是由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组成。 13、以农业为活动聚集起来的人们的生活共同体称为—农村—社区。 14、犯罪行为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与应受惩罚性。 二、名词解释 1、再社会化个体全面放弃已习得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标准,确立新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标准。 2、社会学:是一门把社会做为整体,研究社会的构成及其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 3、社会变迁指一个社会的结构性或形态性变化。 4、组织目标 三、辨析题 1、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都是研究人类社会的科学,它们没有区别。第12 页 ①它们是有区别的。 ②从研究对像来说,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人类历史的全部过程社会学着眼于特定时空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过程,研究的是具体规律和特殊规律。 ③从研究方法来说,历史唯物主义采用概括,演绎,推理方法,社会学采用经验研究和分析综合方法。 ④从作用上看,历史唯物主义为人们提供一种科学认识社会历史的方法,社会学是帮助人们直接认识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为促进社会发展,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科学帮助。 2、越轨就是犯罪。 越规并不都是犯罪。它们都是对公认社会规范的违反和背离,但程度与性质有所不同。越规既包括对社会规范和轻度违反,又包括对社会规范的严重违反;犯罪则是严重违反。越规违反的是较低层次的,犯罪违反的是较高层次的。越规通常不受社会强力机构的惩治,犯罪理应受到社会强力机构的惩治。越规往往是犯罪的基础和准备。 四、论述题 1、荀子说,人之生也,不能无群。从社会学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生存需要,自身组织和维 护和他人生命的生产都不可能靠一个人完成。 生产需要个人生存的衣食住行等资料就需要生产,生产活动,一开始就是共同性的群体活动。安全需要一个人不能抵御自然环境的危害,人身安全,心理安全,都需要群体。精神上的需要离开群体个人就没有表达交流的对像,精神生活无从发生,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 2、联系实际论述同龄群体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同龄群体自由组合,自由选择,提高独立意识,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同龄群体背景相同,教育相同,易沟通,有益于成员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同龄群体有自己的行为准则,价值标准,成员以此要求自己,指导自己的行为同龄群体极少强制性,可以自由沟通交流,从中得到安慰和支持。

传播学考试名词解释简答题

三、名词解释 传播:传播是人类(运用符号并借助媒介)来交流信息的行为与过程。 信息:一切表述或反映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自我传播:自我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人内传播,是指个人在人体内部对接受自外部的信息进行处理的活动。 人际传播:所谓人际传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人际传播是指自我传播以外的其他人类传播类型。狭义的人际传播则指的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的面对面的或凭借简单媒介如电话、书信等非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交流活动。 大众传播: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刻板成见:指的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 传播学的经验学派:指的是主张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经验性方法研究传播现象的学派。在传播学中,经验学派指的是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 传播模式:传播模式是直观而简化地再现人类传播活动的理论描述方式。 5W模式:1948年由美国学者拉斯韦尔在他的论文《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who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 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 受众:指的是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或受传者 传播权:是构成社会的每个成员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在传统上称为表现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利。在现代也包括通过大众传媒渠道进行传播的权利。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一种把受众成员看做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的受众理论。 选择性注意:选择性注意是指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与接触信息。接触既包括对某类信息的接触,更包括对另一类信息的不接触。 传播效果:所谓传播效果,简而言之,是指传播出去的信息受到了关注、留下了记忆、改变了态度、导致了个人的或社会的某种行为的变化。 意见领袖: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 拟态环境:所谓“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公众接近、分析、评价各种媒介信息,达到沟通交流目的的能力”。 议程设置功能: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传播制度:就是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 “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现代自由主义理论中两个重要原则,从弥尔顿的思想发展而来。这两个原则的基本假设是:第一,人是希望了解真理并愿意服从真理的;第二,为了接近真理,唯一的方法就是保证各种不同意见能够在“公开的市场上进行自由竞争;第三,人们的意见不可能都是相同的,应该以承认他人的权利为前提,保障每个人自由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第四,在各种不同意见的讨论和碰撞中,最终能够产生出一般人所能承认的最合理的意见。 地球村:是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1967年在他的《理解媒介:人的延伸》概念,电子媒介影响下的世界,人们的交往方式以及人的社会和文化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 符号:是某人用来从某一方面或关系上代表某物的某种东西。

社会学概论考试必备试题和答案

...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学”这个词首先是在(C)第四卷中提出来的。C.《实证哲学教程》 2、“社会学”一词在中国流行,开始于( B )翻译出版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太的《社 会学》一书( 1902 年)。 B 章太炎 3、首先提出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C) C 孔德 4、进一步论证和补充实证主义方法论,并引进了生物进化的观点的是(C) C 斯宾塞 5、严复将斯宾塞的( C)译作〈〈群学肄言〉〉。C 社会学研究 6、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社会学中心由欧洲转移到( D ),得到迅速和持续的发展。 D 美 国 7、社会学的形成时期为(B) B。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8、中国社会学者独立进行的社会调查始于1923 年( B)指导学生对民众生活费用的调查。 B陈达 9、 1913 年,美籍教授首先在中国教会学校(C)创办了社会学系。 C 上海浸洗学院 10.“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A) A 享乐主义 11、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B ) B 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1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 D ) D 继续 社会化 13、在研究个人社会化的各个角度中,下列哪个角度研究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 D )D 气候的角度 14、弱智儿童教育,也称(B) B 再社会化 15、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C)C.角色中断 16 广义社会群体的观点是由( C )最早提出来到。C、滕尼斯 17、构成群体的最低限度的人数是( B )B、两人以上 18、( B)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家庭形态。B、血缘家庭 19( C)指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其中的群体C、内群体 20、家庭的本质关系是(A)A、婚姻关系 21 社会分层最初的历史动因是:( B)。 B 、社会分工。。 22 提出三位一体的分层理论的学者是:( B)。 B、韦伯。 23 社会流动的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是美国社会学家:( A ) A、索罗金。 24 社会引起社会流动的根本原因是:(C)。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5 现代社会的不平等主要是指:( D) D、事实不平等。 26 在阶级社会中,最根本的社会分层是:( B) B 阶级分层。 27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社会分层的特点是:(A ) A 、等级制。 28。社会流动的实质是:( A ) A 个人社会关系的改变。 29 最先使用“社区”一词的是德国社会学家( B) B 滕尼斯 30 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是( D) D 城乡协调发展 31 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B ) B 逆城市化 32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道路所采取的基本方针是(C) C 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 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 33 风俗、习惯、道德等在一般情况下只能称为__B__,而不能称为社会制度。B、社

《教育传播学》试题1及其答案

《教育传播学》试题1及其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传播学诞生的时间是( )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2.把符号转换为信号叫( ) A.信道编码 B.信道译码 C.信源编码 D.信源译码 3.通常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是( ) A.教育传播 B.组织传播 C.人的传播 D.内在传播 4.闭环结构具有的特点是( ) A.缺少反馈环节 B.学生之间相互交叉作业 C.教育传播效果一般较好 D.也就是老师讲学生听 5.下面关于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是物质直接作用后留下的痕迹 B.往往有多种形态 C.都能被人直接感知 D.在地球以外就没有了 6.下列属于传播要素的是( ) A.反馈 B.编码 C.译码 D.教师 7.教育传播理论研究进入重过程阶段是在( ) A.20世纪30年代后 B.20世纪40年代后 C.20世纪50年代后 D.20世纪60年代后 8.语言的最大长处是( ) A.模糊性 B.多义性 C.有限性 D.抽象性 9.下列属于交叉学科的是( ) A.经济学 B.生物化学 C.物理学 D.历史学 10.目前电话通道是( ) A.单向通道 B.双向通道 C.单一通道 D.无线通道 11.人际传播属于( ) A.面对面传播 B.间接传播 C.人对人的传播 D.大众传播 12.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是( ) A.广义传播 B.内在传播 C.人际传播 D.人的传播

13.大众传播是( ) A.间接传播 B.目的集中的传播 C.双向传播 D.受众特定的传播 14.教育传播进入电子传播阶段是在( ) A.19世纪初 B.20世纪初 C.19世纪末 D.18世纪末 15.重优化阶段教育传播理论研究的理论基础是( ) A.系统论 B.传播学 C.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D.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6.我国《教育传播学》的教学大纲制定于( ) A.1985年 B.1987年 C.1990 年 D.1992年 17.从整体上看教育传播系统的功能是( ) A.教育者的传授 B.受教育者的学习 C.发展教育事业 D.促进社会进步 18.“子弹论”是( ) A.学术上的理论 B.报纸上提出的理论 C.一种有限效果理论 D.强效果论 19.下列答案中被麦克鲁汉认为是“冷媒体”的是( ) A.报纸 B.广播 C.电视 D.课本 20.光学投影片不能传递的符号是( ) A.人工语言 B.自然语言 C.图像符号 D.音响符号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5分) 1.下列答案中属于传播基本条件的是( ) A.传播者 B.环境 C.信息 D.通道 E.受传者 2.传播一般可分为( ) A.大众传播 B.自然的传播 C.动物的传播 D.人的传播 E.机器的传播 3.拉斯威尔的“5W”模式是( ) A.单向传播模式 B.线性传播模式 C.最早的传播模式 D.双向传播模式 E.文字形式的传播模式 4.教育传播过程的基本模式是( ) A.闭环模式 B.开环模式 C.课堂多媒体教学传播模式

【6-1】商品流通概论复习题库

商品流通概论复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1.货币的本质是( )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流通手段 D.价值的表现形式 2.市场竞争产生的经济条件是( ) A.自然经济 B.计划经济 C.商品经济 D.工业经济 3.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 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D.商品价值围绕价格波动 4.商品生产者实现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必须通过( ) A.商品的生产 B.商品的销售 C.商品的价格 D.商品的购买 5. 在下列各种企业组织形式中,历史上形成最早、存续时间最长,至今仍在数量上占有主要地位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是() A.合伙制企业 B.合作制企业 C.个人业主制企业 D.公司制企业 6. 在商品流通企业集团中,控股子公司构成其组织结构的() A.松散层B.半紧密层C.核心层D.紧密层 7.核心能力的载体是() A.企业整体 B.技术水平 C.商品的品牌 D.企业资金实力 8.具备公司的特征,并把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的公司是 ( ) A.有限责任公司 B.股份有限公司 C.合伙企业 D.合作制企业 9.豪威尔和豪兰多尔认为,在零售业态的发展过程中,商品系列会经过从注重深度,再到注重宽度的循环往复过程,该理论被称为( ) A.辩证过程理论 B.综合化与专业循环理论 C.自然选择理论 D.车轮理论 10.影响流通方式选择的最重要因素是( ) A.目标市场需求及其特点 B.宏观市场环境 C.市场竞争状况 D.市场秩序 11..考虑到商品的自身条件,以下商品宜采用独家分销形式的是( )

2018年电大《公司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简答题及答案

<1830>< 公司概论> 考试形式】闭卷上机考【考试时间】限时60 分钟 【考试题型】 1、单选题(每题2 分,共40分) 2、判断题(每题2 分,共20分) 3、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4、案例题(每题20 分,共20分) 【考试题库】 简答题(共19 题)】 1. 公司设立的两种方式及各自的适应性。P29 答:(1)发起设立:发起人认购全部资本额而设立公司的方式,具有程序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在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均可以采取该方式。 (2)募集设立:发起人只认购公司一部分资本(我国《公司法》规定不低于公司总股份的35%),其余部分向社会公开募集而设立公司的方式。募集设立较为复杂。只有股份公司才可以采取该方式。 2. 公司债券与股票有哪些不同点。P180 答:(1)权利不同:股票反映所有权,债券体现债权; (2)本质不同:股票筹集的资金列入公司资本,债券筹集的资金列入公司负债;(3)期限不同:股票是一种无期投资,只能通过二级市场转让,而债券是一种有期投资,有确定的偿还期; (4)收益不同:股票的收益不固定,债券的收益固定; (5)风险不同:对于购买者来说,股票的风险大于债券的风险。 3. 产权的含义及与所有权的区别。P49-52 答:产权的含义:是建立在某种所有制基础上的财产所有权以及财产的所有者运用其财产的权利。这一含义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1)产权的基础和核心是所有权;(2)产权是以财产为基础的若干权能的集合;(3)产权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与所有权的区别: (1)反映财产关系角度不同:所有权强调财产关系的物质属性,产权强调社会属性。(2)外延不同:所有权表明的是排他性的财产归属关系,产权不仅表现为财产归属关系,还表明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关系。 (3)内涵不同:所有权以财产关系为核心设置权利,产权更多考虑人际关系,内含各

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

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

1第一次形成性考核: 请根据以自己的社会化历程为例,说明不同社会化类型的具体内容,并阐释不同社会化机构对社会化的影响。 字数要求:不少于2000字。 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他的智力、心理、行为才能得到正常发展;如果离开了人所特有的社会生活条件,处于某种动物生活环境中,那只能发展到动物那样的水平,永远达不到人的智力水平,产生不了人的情感。一个人从一无所知的婴儿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才,需要一个较长时期,在此期间,他要学习社会最基本的知识、技能,掌握社会的各种必要的规范,以此指导自己的行动,而社会也会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千方百计地对个人施加影响,使其符合社会的需要。 家庭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在人类历史上,家庭教育曾经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尤其在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得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生产单位。因此,家庭教育往往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家庭是儿童生活成长的基地,是个人进行社会化的最初场所,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行为方式,是儿童社会化的直接模式,正像人们所说的,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

校除了向学生传播各种知识与技能,在不同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还会充分利用学校来为自己培养接班人,引导和鼓励学生尊重既有的社会和政治秩序,力求向学生传授长期以来形成的情感和价值规范。其次,学校的重要性还在于它有着独特的、完整的结构,它是社会的雏型。实际上,每个学校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微型社会,有其独特的地位、角色、文化、价值标准、传统甚至仪式或礼节,儿童在这里扮演着学生、同学、朋友等各种社会角色,并在课堂里和其他公共场合与老师、同学、校长等进行着各种形式的互动。所有这些,都对学生了解社会、发展自我和人格,规范合乎角色的社会行为模式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伴团体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人的社会化具有重要影响的诸因素中,同龄群体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同龄群体影响日趋重要,甚至有可能超过父母和教师的影响。同伴团体一般是指由年龄相近、社会地位相当的一群人自愿组成的交往团体,年级相同的一群儿童自愿组成的交往团体,是自发形成的,没有任何来自外界的权威和为社会所赞同的目标,是儿童自由组成的,同伴之间相互平等地选择朋友,没有强制性的组织关系,来去自由,可以按自己的兴趣活动,可以不顾成人的规定,有团体自己的一套“价值标准”。它的成员可以探讨家庭和学校所禁忌的问题,发展家庭和学校所不允许的关系。

《教育传播学》试题1及其答案

《教育传播学》试题1及其答案

《教育传播学》试题1及其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传播学诞生的时间是( )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2.把符号转换为信号叫( ) A.信道编码 B.信道译码 C.信源编码 D.信源译码 3.通常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是( ) A.教育传播 B.组织传播 C.人的传播 D.内在传播 4.闭环结构具有的特点是( ) A.缺少反馈环节 B.学生之间相互交叉作业 C.教育传播效果一般较好 D.也就是老师讲学生听 5.下面关于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是物质直接作用后留下的痕迹 B.往往有多种形态 C.都能被人直接感知 D.在地球以外就没有了 6.下列属于传播要素的是( ) A.反馈 B.编码 C.译码 D.教师 7.教育传播理论研究进入重过程阶段是在( ) A.20世纪30年代后 B.20世纪40年代后 C.20世纪50年代后 D.20世纪60年代后 8.语言的最大长处是( ) A.模糊性 B.多义性 C.有限性 D.抽象性 9.下列属于交叉学科的是( ) A.经济学 B.生物化学 C.物理学 D.历史学 10.目前电话通道是( ) A.单向通道 B.双向通道 C.单一通道 D.无线通道 11.人际传播属于( ) A.面对面传播 B.间接传播 C.人对人的传播 D.大众传播 12.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是( ) 第 2 页共 8 页

A.广义传播 B.内在传播 C.人际传播 D.人的传播 13.大众传播是( ) A.间接传播 B.目的集中的传播 C.双向传播 D.受众特定的传播 14.教育传播进入电子传播阶段是在( ) A.19世纪初 B.20世纪初 C.19世纪末 D.18世纪末 15.重优化阶段教育传播理论研究的理论基础是( ) A.系统论 B.传播学 C.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D.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6.我国《教育传播学》的教学大纲制定于( ) A.1985年 B.1987年 C.1990 年 D.1992年 17.从整体上看教育传播系统的功能是( ) A.教育者的传授 B.受教育者的学习 C.发展教育事业 D.促进社会进步 18.“子弹论”是( ) A.学术上的理论 B.报纸上提出的理论 C.一种有限效果理论 D.强效果论 19.下列答案中被麦克鲁汉认为是“冷媒体”的是( ) A.报纸 B.广播 C.电视 D.课本 20.光学投影片不能传递的符号是( ) A.人工语言 B.自然语言 C.图像符号 D.音响符号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5分) 1.下列答案中属于传播基本条件的是( ) A.传播者 B.环境 C.信息 D.通道 E.受传者 2.传播一般可分为( ) A.大众传播 B.自然的传播 C.动物的传播 D.人的传播 E.机器的传播 3.拉斯威尔的“5W”模式是( ) A.单向传播模式 B.线性传播模式 C.最早的传播模式 第 3 页共 8 页

商品流通概论--重点

商品流通概论(重点) 第一章绪论 一、商品的概念 商品是指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穹是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要素的统一体。 所谓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或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 所谓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 二、商品交换的三种形式 1、物物交换(W—W); 2、简单商品流通(W—G—W); 3、发达商品流通(G—W—G’) 三、商品流通的概念 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 四、商品流通过程的制约因素 1、自然性制约因素; 2、经济性制约因素; 3、制度性制约因素。 五、流通过程对消费的作用 1、流通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中介; 2、流通对消费的引导作用; 3、流通对消费的制约作用。 六、商品流通的基本规律 1、价值规律——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 2、供求规律; 3、竞争规律; 4、自愿让渡规律; 5、货币流通规律。 七、供求规律 商品供给可以表述为,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商品供给的变动受到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 1、商品自身的价格; 2、生产技术的变化; 3、生产要素的价格; 4、其他商品的价格; 5、政府的产业政策; 6、企业的预期。 商品需求可以表述为,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仙,在每价格水平上愿意而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商品需求的变动受以下几种主要因素的影响: 1、商品自身的价格; 2、相关商品的价格; 3、消费者的收入; 4、消费者的偏好; 5、政府的消费政策; 6、消费者的预期; 7、人口数量的变动 供求规律的作用 供求规律是商品疏通过程中主要的经济规律。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支配着商品价格的变化; 2、支配着商品的流量和构成; 3、支配着商品流通的方向和时间; 4、支配着生产和消费。 八、竞争规律 基本内容:竞争规律是指商品经济中不同经济主体之间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经济利益而进行竞争的客观必然性。 竞争规律作用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强制性; 2、排他性; 3、自发性; 4、不确定性; 5、激励性; 6、风险性。 九、货币流通规律 基本内容: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价的不断运动,被称为货币流通。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引起的货币的独立运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需要多少货币是由货币流通规律决定的。

《公司概论》复习资料简答题答案

《公司概论》复习资料——简答题 1、在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须经过哪几项程序?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程序: (1)发起人的发起(2)制定公司章程(3)认购公司股份 (4)召开创立大会(5)建立组织机构(6)申请设立登记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程序: (1)订立股东协议(2)制定公司章程(3)必要的行政审批 (4)股东缴纳出资(5)确立组织机构(6)申请设立登记 2.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1)产权清晰。产权清晰是指产权要在法律上清晰和经济上清晰。 (2)权责明确。是指合理区分和确定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各自得权利和责任。(3)政企分开。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宏观和行业管理职能与企业经营职能分开,即实现所谓的“三分开”。 (4)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了一套完整、科学的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 3.公司资本与公司资产、股东权益有什么区别? (1)公司资本与公司资金公司资金是指可供公司支配的,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公司资产的价值额。公司资本是公司资金的一部分。 (2)公司资本与股东权益股东权益是指鼓动对公司净资产的权利。公司资本是股东权益的一部分。 (3)公司资本与公司资产、净资产公司资产是公司的全部财产。公司资产大于公司资本。 4.在我国,根据投资主体的不同,有哪四种股权形式? (1)国家股,是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投入公司形成的股份。 (2)法人股,是指企业法人或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依法可支配的资产向公司投资形成的股份。 (3)个人股,是指城乡居民以个人合法财产向公司投资形成的股份。 (4)外资股,是指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的法人和自然人,以外币投资形成的股份。 5.公司设立的两种方式及各自的适应性。 (1)发起设立方式。是指由发起人认足全部资本额而设立公司的设立方式。在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均可以采取这种方式设立。 (2)募集设立方式。是指发起人只认购公司的一部分资本,其余部分向社会公开募集而设立公司的设立方式。股份公司和股份两合公司可以采取这种方式。 6.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程序。 (1)发起人发起;(2)制定公司章程;(3)认购公司股份; (4)召开创立大会;(5)建立组织机构;(6)申请设立登记 7.母公司对子公司控制的主要手段。 (1)股权控制。母公司借助对子公司的资本投资,对子公司进行战略、人事和财务控制。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基本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名词解释,论述题等,考试题型任选四种。 复习依据:《社会学概论》学习指导书,各题答案均以指导书给出的为准 一、单选题请参见学习指导书各章内容 1.本世纪40-5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C ) A.“生物有机体”说B.社会进化论 C.社会均衡论D.“文化类型”说 2.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观点(A ) A.社会进化论B.历史循环论C.社会均衡论D.历史三阶段说 3.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教师,这种流动称作(D ) A.个人流动B.代内流动C.向上流动D.水平流动4.社会保险是( B ) A.社会救助B.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C.社会福利D.人身、人寿保险 5.(C )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引起世界的高度重视。 A.人口问题B.失业问题C.环境问题D.贫穷问题 6.对贫穷问题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A) A.经济学定义B.政治学定义C.社会文化的定义D.环境学定义 7.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部分之间的不整合、不一致,这是哪种越轨行为理论(B ) A.社会失范论B.标签论C.亚文化群体论D.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8.手段-目的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是( B ) A.逃避行为B.形式主义C.创新D.反叛9.“不同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B ) A.冲突B.竞争C.合作D.顺应10.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B ) A.复式角色B.角色丛C.实际角色D.自致角色 11.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A ) A.交换关系B.索取关系C.对立关系D.奉献关系 12.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的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C ) A.过度城市化B.逆城市化C.郊区化D.城乡融合 13.整合作用是指(C ) A.一个社会的整体作用B.将各部分合在一起C.各部分协调成一个整体D.一个社会的稳定 14.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C ) A.制度化优先B.制度化冲突C.制度化逃避

传播学知识点

传播学知识点 张庆旺 提示:以下仅供参考,包含老师大部分要求知识点和试题可考点,实行全面包含。 名词解释(六选三) 传播:课本为主,即重新整合的那份。 大众传播:课本为主,即重新整合的那份。 自我互动理论: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是指当个人处于复杂环境中时,会对自己做出思考与定位,把社会的我和内在的我进行调整和互动,在这一互动的过程中,人们可以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交流与传播,并对自己作出行动。 使用与满足理论:这一理论是指站在受众的心理角度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动机和内在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媒介对人们产生的心理上和行为上的效用。这一理论认为受众对媒介产品的需求是有目的的,旨在满足某些个人的需求。 培养理论:又称为培养分析,它是指大众传播媒介提供的象征性现实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这一过程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大众传播在这一过程中影响了人们的现实观。 知沟理论:它是指在现在信息社会中,由于社会地位高者比社会地位低者可以更快更好的获得和利用信息,而大众传播提供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就会越大,从而证明了大众传播对知识获得多少与效果的影响。 以上为必考点,其他名词需记:传播学,符号,信息,拟态环境(必涉及),受众,人际传播 选择或填空各章节要点 :1.人类五次传播发展阶段2.两大学派3.五位奠基人及其贡献,如“守门人”提出以及含义,其他知识的需记1.传播的发展历程,如1909年,库利首先提出传播的定义,1911年,皮尔在《思想的法则》中专门设立了传播一章。2.传播学的早期流派:美国学派和欧洲流派,以及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如库利“镜中我”理论,米德“主体我”“客体我”理论,3.哈特媒介三分理论p32. :1.符号的分类2.非语言符号分类3.非语言符号作用4.符号的功能 :1.传播类型分类2.自我传播的类型3.大众传播的功能 :1.传播过程模式分类2.线性直线传播的代表与噪音理论的提出与发展3.5W模式环节与研究领域:如控制研究的对象--传播者,噪音因素影响的环节 :1.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如脱离部落文明是文字和印刷时期,电视是一种冷媒介2.拟态环境提出 :(会区分就行)1.受众的类型或角色p154,155 2.受众的权利3.受众的八大研究理论4.反馈的分类与特点 :1.五大效果(学会区分)2.佩恩基金会作用:研究电影对青少年的影响3.四大理论,如议程设置理论影响我们的阶段---认知阶段,知沟理论提出者---蒂奇诺等细节。 简答题(4个,有些题答出基本内涵即可) 传播的内涵与特征 2.印刷传播时代的意义p12 3.人类传播的特征与基本规律p14(历年必考题,今年未提及) 4.五位奠基人主要贡献(最主要拉斯韦尔的) 5.两大学派的区别或差异p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