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中学生探究性学习研究-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探究初中科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四个维度-教育文档资料

探究初中科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四个维度-教育文档资料

探究初中科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四个xx教学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教学标准和目标,系统调查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并指出学生和教师存在的优缺点以及改进的参考措施。

一般来说,科学教学评价包括两个过程的评价:科学教学的评价和科学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即学习过程的评价)。

科学教学评价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构成环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

评价是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中综合的一个组成部分,需要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随着科学课程改革的深入,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科学教学评价不仅是监控、评定、改进和管理课堂教学的工具,更具有反馈调节、展示激励、反思总结、记录成长、积极导向的功能。

如何有效地建立科学性、导向性、人本性、综合性的科学教学评价体系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因此,笔者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科学素养的四要素以及科学教学评价的原则探究建立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体系,反思教学行为,反馈学生学习情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科学课堂教学评价四个xx合理性分析国家新课程标准对全部学科提出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一门综合课程。

相比于其他学科,科学课程强调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联系,试图超越各个学科界限,将各个学科知识领域整合。

科学课程内容强调“整合”和“探究”。

科学课程一方面不是简单综合各科知识,而是将各学科知识融会整合成科学学习内容,从基本科学观念上理解科学概念。

另一方面要联系实际生活,认识科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将科学知识应用在生产生活中,激发创造能力,形成社会参与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综上所述,科学课程内容不仅需要将三维教学目标进行结合与渗透,此外还要反映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因此科学各领域的具体内容均按此科学素养的四要素: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作为目标统一设置。

如何在科学课中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

如何在科学课中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

如何在科学课中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589 更新时间:2007-12-2913:22:45[摘要]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有助于科学教学在新理念倡导下更好地体现其科学性。

一是教师角色要转变;二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充分展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三是开展有效探究的策略。

[关键词] 科学课;探究性学习;角色转变;问题意识;有效策略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

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得思维方式,而且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

引导学生通过一定的过程与方法对客观事物和现象进行探究、质疑和研究。

要让他们经历一个个探究活动,从中获取科学知识,增长探究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科学教学中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性学习,而不是形式化的。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思与研究的问题。

一、教师角色要转变在新课程新理念的倡导下,这是个老话常谈的话题,但又不得不谈。

从接受式学习到探究性学习,师生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教师,应努力使自己从权威型的传统教学中走出来,使自己从以前课堂领导者的角色转变为探究性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探究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亲密伙伴。

同时,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性学习的重点是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他们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努力深入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适时掌握情况并作及时调控。

如我教《磁铁》一课时,学生很喜欢玩磁铁,所以让他们去研究条形磁铁哪部分磁性强时,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很容易玩过了头,不能及时地记录与小结,那么在交流汇报时就很难达成探究目的。

其实只要教师能给学生多些“友情提示或帮助”,及时调控,那探究学习的效果就会有很大的提高,这是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角色转变的成功表现。

科学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科学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导” 。但是教师不能做“ 唯书至上” 之师, 要善于结合实际 情况, 对教材内容进行修正、 开发和创造。教师用教材教 学生, 而不是教学生学教材, 即依托教材, 积极开发课程 资源, 对教材进行大胆的整合、 取舍。教材是重要的课程
资源 , 教师的教学经验 , 学生 的生活经验 , 师生问的交流
八、 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学生为主体是指尊重学生的个性,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和创造性, 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掌握着主动权; 教师 为主导是指在学生探究的道路上, 教师不再是“ 权威” , 而 是组织者、 引领者和合作者。 在实际教学中, 一些教师过度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 强求 自主开放 , 对学生不提任何要 求和建议, 不做任何指导, 放任自 流, 结果学生在探究过程 中偏离主题 , 遭受失败。 在探究过程中, 教师不指导或过晚
教学过程 、 教学方法等做 的一系列展望性的设计 ; 生成则
是课堂实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生成可能符合预设, 也 可能偏离预设 。针对后一种情况, 教师应以教学 目 标为核
心, 灵活变革预设, 动态把握课堂, 使其满足学情 的需要。 强调课堂的生成性 , 并非不要预设 , 而是对课堂预设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 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 , 分析学 情, 研究教法 , 预想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 找出应对 策略。 这样 , 对于课堂中出现的意料之外的事情 , 才能从容 应对。总之, 为了保证顺利开展课堂教学 , 既要精心预设 , 又要密切关注课堂中的动态生成 。
程中 把握不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 体的 关系、 小组合作的恰 当时机和实效性 、 交流和评价的有效引导等问题 , 致使一
些科学活动流于形式 , 不能真正发挥“ 探究” 的实效 。在科 学课中教师应如何有效地 引领学生科学探究?本文从 以

小学科学课中有效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和操作研究

小学科学课中有效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和操作研究

科学探究 的前提 。我在 教学《 了解 空气 》 一课 时 , 当教学“ 空气 有重量 ” 这个 环节 时 , 我提供 给学生 的材 料是二 个气球 , 要求学生 像教材 上要求 的那样 把二 个气 球吹到 一样大 , 成一个 气球称 , 做 然后用锋 利 的东 西扎破其 中的 个气球 , 称就会失去平 衡。当学 生这样做 的时候 , 这样 气球 马上爆 了, 称

易于接受 知识 , 易于展开联 想 、 分析 、 综合 、 推理判 断等一 系列逻辑 思维活 动, 易于进行创 造性学 习。在教学《 比较水 的多少》 一课 时 , 学生在设计 “ 比 较水 的多少 ” 的探究实验 中 , 一部分学生感 到有一定 的难 度 , 有 我感觉到还
有一 小部分学 生在准备着 “ 吃现成饭”此 时 , 。 我依然微笑 着面对全班 同学 , 向一 方倾 斜 , 没有看 到气球里 的空气一 点点漏 出 , 点点失衡 的过 用鼓 励的 目光注视 着每一个 学生 , 学生 称一 并用语言 激励他们 说 :相 信 自己 , “ 你一

、Hale Waihona Puke 材料准备—— 有效探究 的前提
三、 创设情境—— 鼓励探究 的载体
俗话说 “ 巧妇难 为无 米之炊 ” 。对于科 学课来说 , 米” “ 便是 实验材 料 , 教 师的微笑 是稳定 学生情绪 给学生创 设轻 松愉快 学习氛 围的重要 因 没有材料 , 学探究也就无 从开始 ; 科 没有材料 , 学课就成 了纸上 谈兵 。因 素。在一堂科 学课 中, 科 教师 把微笑交给 了学生 , 学生则在 教师的 微笑 中, 在 此, 要提高科 学课课 堂教学 效率 , 就必 须 充分准 备好 实验 材料 , 是有效 亲切 的 目光 中 , 这 在轻松 和谐 的气氛 中, 到鼓 励。 当学生 处于兴奋状态 时, 得

初三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精选4篇_工作总结

初三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精选4篇_工作总结

初三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精选4篇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活动,橙子精选了一些关于研究性学习的优秀范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初三研究性学习报告一、调查背景很多初来乍到的寄宿生对我校的食堂总是不太满意,无论是高校或是中小学校,学生对食堂的笑料或评判层出不穷,近年来食堂问题也接连不断,十分有必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二、引子20xx年,国内各地上半年学校接二连三发生了多起食物中毒事件,海南省连续发生了12起中毒事件,其中学校食物中毒占7起,学校中毒人数占了中毒总人数的七成;暑假开学前后,江苏省共有10所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达300余人有消息说,今年卫生部收到的重大食物中毒报告在发生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方面呈明显上升趋势,特别是学校食物中毒时有发生。

几乎每一次学校食物中毒的调查结果,都会出现“食堂卫生存在多种隐患”类似的字眼。

校食堂引进社会化管理后,饭菜的品种确实丰富了,这是现实。

对食堂饭菜质量的不满,导致了不少学校的学生外出“觅食”,这使得许多学校周围的小饭店和小饭摊繁荣昌盛,生意异常红火。

然而,这些饭店和露天小饭摊,大部分的卫生状况极其糟糕,也许是另一次食物1 / 7中毒的起源地。

三、收集资料1、通过寄宿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本校食堂的评价;2、通过县里的学生了解各县食堂作为对比;3、上网搜索相关资料。

四、研究过程(略)五、建议1、卫生管理待加强;2、清理校内小卖部,校外饮食小档应严管;【星火作文网】3、投入资金改造硬件,加强卫生检查。

4、每周制定科学、合理的膳食食谱,既要适合学生的口味,又要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取和吸收。

5、增加花色品种,提高学生的食欲。

6、不断推出新款菜肴。

7、面向全体、照顾个别。

六、总结让全社会都关心校园食堂吧!我们只从小方面上进行调查研究,不到之处或错误的地方请大家指出!谢谢!初三研究性学习报告2 / 7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计算机网络已遍及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课题阶段总结

课题阶段总结

“135能本课堂”科学课中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研究阶段总结昌乐育才双语学校赵允美2014年6月一、课题的指导思想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积极构建“135生命能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在学校能本化管理体系构建框架下,“135生命能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更加注重了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小学科学教育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要求教育者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最高己任和最终目标。

通过“135能本课堂”科学课中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研究来达到完成此目标小学科学课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没有实验就没有科学课。

科学课的特点,就是经常需要学生做实验,可以说几乎每节课都有实验可做。

但在实验中存在很大的问题。

一部分学生在老师发下实验材料后,就迫不及待动起手来,根本没心思听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发言,也没有明白为什么实验,怎样实验,不关心做的实验结果是否正确,只图动手快乐。

一部分学生把实验材料当作玩具,偷偷做与实验内容无关的实验,有的学生干脆频繁地离开自己的小组,给别的小组去“助阵”。

而另一部分学生不动手,只是在座位上一动不动,看着人家做,也懒得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有的看也不看。

学生们在科学实验课上大多表现为这是一节不受纪律约束,大家可以集体放松玩的一节课,整节课根本谈不上小组合作对科学知识进行探究的活动。

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地要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而这些学生对待实验的态度都是与“探究”二字相违背的,这种问题是亟待我们解决的。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1.教师目标(1)通过课题研究,不断的深入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理会教学理念,对科学的探究性教学有新的认识,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与不断改善。

(2)面对新课程改革中的困惑,善于发现,勤于学习,勇于创新。

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有解决新困惑的勇气和本领。

科学课教学如何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

科学课教学如何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
堂 领 导 者 的角 色 转 变 为 探 究 性 学 习 的设 计 1 枚 、2 5 0枚……结果放得最多的有 3 5枚. 什 么相 同和不同 ,猜测的依据是什 么. 然
者 、组 织者 、引导 者 和探究 学 习 的合作 在 这 一 探 究 活 动 中 ,学 生 的积 极 性 高 且 参 后 教 师 提 供 必 要 的实 验 材 料 ,让学 生 自主 者 、参 与者 、亲密伙伴 .同时 ,小学科学 与程度高 ,感到水 的表 面张力之大 ,从而 设计实验来 验证 自己的猜想.再如 ,三年 课 的探究性学 习的重点是培养小学生 的科 感受 到科学学 习的乐趣 ,探究欲望被大大 级下册 “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一课 学素养 ,使他们 的实验操作 和观察能力得 的激 发 起 来 了 . 教学 ,教师首先将两个乒乓球 ( 中一个 其 到 不 断 提 高 ,这 就 要 求 教 师 努 力 深 入 到 学 三 、培 养 问题 意 识 球 里面装有 沙子)分别放入水 中 ,让学生 生的探究活动 中去 ,适时掌握情况并作及
去探索 、去发 现 ,以实 现真正意义上 的探 察 ,用 自己的双手来操作 ,用 自己的语言 猜 测 ,就作 不出伟大的发现.这两者是相
究 性 学 习 ,而 不 是 形 式 化 的 .因 此 ,我 们 来表达 ,敢 问 、敢说 、敢做 .比如 ,“ 神 辅相成 的.只要让 学生都去关注生活 ,观
学 生 营造 一 种 良好 的学 习环 境 ,引 导学 生 用 自己 的 头脑 来 思 考 ,用 自己 的 眼睛 来 观
( )学会观 察 ,认 真 思考 ,善 于发 一 伟 大的科学家牛顿说过 :没有 大胆的
在 科 学 教 学 中 有效 地 开 展探 究 性 学 习 ,为 奇心 ,鼓励他们提 出问题 . 要让 学生学会 现 ,敢 于猜 想

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Inquiry Teaching),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可见,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都得到了加强。
(四)、面向全体学生,主动发展的原则
“发展的主体是发生主动行为的学生”,“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了什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要表现为主动构建新知识,积极参与交流与讨论,并不断对自身的学习进行反思,改进学习策略。在教学设计中,确定教学要求时,要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应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并始终坚定“每个学生都能成功”的信念,充分发挥每一个同学的最大潜能,从而满足各种水平学生发展需要,使教学过程更能满足其个性发展的需要。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诱导。如:“你认为他说得对吗?为什么?”“对他的回答你满意吗?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等等,把学生的思维推向高潮。讨论中,教师要做到:
(1)要密切关注讨论的进程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引导;
(2)要发现多种结论,特别注意和自己备课时不一致的结论,变教案为学案;
(3)要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及时发现优点,特别是善于捕捉后进生的“火花,激发表现欲,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
4、留想象的作业。亚里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

探究型学习与研究性学习

探究型学习与研究性学习

探究型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关于探究型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实施,存在问题等,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在这儿提供了一些观点,以供参考。

1、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在各国教育中都颇受重视。

鉴于东西方的巨大差异,我们不能只看到“探究性学习”在西方取得的成果,应当结合西方的文化背景以及各方面的条件因素来看待西方“探究性学习”取得成功的必然性。

同时,在借鉴西方优秀教学理论和方法的过程中,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努力创造条件,理性地实施探究性学习。

2、基于网络应用的教师角色以及研究性学习辅导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角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更应是学习共同体中的参与者与帮促者。

在研究性学习的不同阶段,教师的角色表现和辅导策略也相应不同,网络应用进一步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实现。

另外,以“问题情境中的主动学习者”为基本逻辑起点,建构了学习各阶段的教师辅导策略;以及辅导中应注意的几个基本原则:更注重对话,辅导介入讲求适度,以及教师联合的必要性。

3、基于网络应用研究性学习实施中一些问题的思考本文从实践出发对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实施进行了反思,认为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实践需要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细化学习过程设计、根据各地各校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认为就学校而言资源的问题可能关键在于如何选用的问题,而不首先是资源建设的问题。

本文还介绍了课程应用软件系统的一些特点和选用原则。

认为基于网络应用研究性学习实施中的根本问题是制度和师资的问题。

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探究性学习付强探究性学习在各国教育中都颇受重视。

鉴于东西方的巨大差异,我们不能只看到“探究性学习”在西方取得的成果,应当结合西方的文化背景以及各方面的条件因素来看待西方“探究性学习”取得成功的必然性。

同时,在借鉴西方优秀教学理论和方法的过程中,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努力创造条件,理性地实施探究性学习。

一、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探究性学习是与接受式学习相对的,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

浅谈初中科学实验中的探究性学习

浅谈初中科学实验中的探究性学习
Z a gW a g u h n n h i
Ab t a t T e ma k t g l s o f h d u s e o a i n l c o l sr c : h r ei s n o eme i m— i d v c t a h o s p o e d fo p a tc b l y, se e y n n ws ma k t g i n e t z o s mu t r c e r m r ci a i t a v r o ek o , r ei s i n
பைடு நூலகம்
1 储运探 究意 识— — 坚定不 移
“ 探究性学习”的 目标在于 :①获得亲身参 与探索研究 的 体验 ;②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培养 收集 、分析 和利用信息 的能力 ;④学会分享和合作 ;⑤培养科 学的态度 和 道德 ;⑥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 感。特别 强调 “ 获得探究 的体验” 从 初中科学这 门学科 自身的特点来看 , 想它 能顺应 。 要 学生和社会的需要 ,务必将 科学探究作 为课程 改革 的突破 口,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促使 学生 主动学 习,使获得知 识和技能的过程 ,也成为理解 知识 、进行科学探究 、联 系社会 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11 在 生 活 中 质 疑 . 在初中科学教学 中把严密 的书本知识与学生 的生活结合起
精盐和碱面 ( H O ) 。这活动在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 的兴 Na C 等 趣 、爱好 的基础上 ,适应每一个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特殊需要 , 为学生 自主性 的充分发挥开辟 了广阔的空间。充分体现 了探究 学习 的开放性 ;因为只有开放才能将学生的需要 、动机和兴趣 置于核心地位 ,才能 由每一个学生 自主地选择学 习的 目标 、内 容及方式 ,进而实现教学 目标的个体指向 ,真 正由学生从其生 活 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使学生感 到 自然科学就在 自己 身边 ,自然科学与生产 、生活 、社会 密切相关 ,在一定程度上 增强 了他们关心 自然 、关心社会 的情感 ,也产生 了发 自内心的 探究 自然科学 的内在需要 。

科学课合作探究课堂教学基本教学模式

科学课合作探究课堂教学基本教学模式

科学课合作探究课堂教学基本教学模式(讨论稿)一、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

因此,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的关键环节之一。

1、依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经验创设情境。

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历中提炼出鲜活的问题,使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情境。

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去研究新知识,是探究学习的重要策略之一。

二、鼓励学生猜想与假设猜想和假设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科学探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猜想和假设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思维的冲突与再加工后形成的一种假设结论。

这个过程是学生的思维活动从具体经验向抽象思维的一个跨越,这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

因此,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要给学生再创情境,提供机会,使学生经历这一过程。

2、要细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不要过早地肯定或否定学生的猜想,以保护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

3、这个环节强调学生的个体思维,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智能去思考、去发现,而不提倡一开始就合作。

这个环节是科学探究活动的组成部分,但不是所有的探究活动都必须经历这样的过程。

三、引导学生制定探究计划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时,应首先考虑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等。

(主要是针对四五年级学生)四、引领学生合作探究(观察、实验、操作)观察、实验、操作等活动是实验探究计划的过程。

这一环节让学生亲身经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给他们时间与空间,充分合作探究新知。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教师要亲自介入并认真观察学生的探究活动,随时掌握他们在活动中所取得的进展、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对活动的状况及时作出判断,并决定应当采取的策略;同时把确有价值的和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产生的问题作为新的教学资源,及时调整教学进程,以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

五、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汇报在学生独立思考、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结果与假设相比较、初步作出自己解释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研讨、检验、评价初步得出的结论,使个人的探究活动、探究方法成为集体的财富,使学生把对一般事物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探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联系区别

探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联系区别

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联系区别两者定义如下:1、探究性学习:亦称发现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inquiry learning)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

要研究探究性学习,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探究。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

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

”[1]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探究有几种用法:1. 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根据研究中发现的证据提出解释的多样化的方式。

” [2] 2. 基于探究的教学/以探究为本的教学。

“对产生于学生的经验的真实问题的探究是科学教学的核心策略”。

探究可以用于以下内容的教学:(1)物理,生活,地球空间科学的学科内容;(2)科学事业的性质(例如关于科学探究的性质);以及(3)进行科学探究所要求的能力。

但是,以探究为本的教学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掌握科学内容、科学方法和科研能力。

虽然探究很重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教师都应该追求一种单一的方法来教科学。

”3. 以探究为本的学习。

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探究也指学习过程。

它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学生去做的事,而不是为他们做好的事”(something that students do, not something that is done to them)[3]。

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做甚至做什么,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的结论。

从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探究一词的用法可以看出,探究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目的。

探究性教学方式在初中科学课程中的应用

探究性教学方式在初中科学课程中的应用
逻辑思维 能力 , 这些对巩 固实验 过程和概念规
学生 主动发 现 问题 , 让学生 体会 发现 的快 乐。 律 的理 解都具 有 重要 的意 义和价 值 。教师 参
发现 问题后 , 不要 急于 用实验 去 检验 , 更不 能 加 讨 论时 要 以 肯定 、鼓 励 为 主 , 利用 课 件 配
探索 的主观 能动性 就越 强 。探究性 教学 就是 在科 学 课 中给学生 提供 大量 的动 手操 作进行

己的观 点 , 挥各 自的 创新精 神 , 师应掌握 发 教
定 的 教 学技 巧 。
学课程 中推 行探究 性教 学不 仅符合 学科 和学 例如研 究压强问题 时 , 出问题 的过程 可以如 提
在 科学教 学中要指 导学生 做好实验 设计 , 激励 学生进行 探究性 下 : 置问题情境—— 取相 同压力产生 不 同效 启发学生 进行探 究实验 , 设 果的事 实 , 分析 归纳— —不 同接 触面积 情况下 的学 习。在 教 学过 程 中 , 当鼓 励 学生 敢 想 应 产生效果 是不一样 的 , 提问—— 如何描述 这种 现象? 用什么语 言来描 述) 。 ( 等 敢做 , 允许学 生对 同一 问题 发表 不 同的看法 , 允许学生 犯合理性 的错 误 , 给他 们一个想 象的 思维 空 间 , 他们 提 高 自己的 创新 意识 。只 让 有这样 才能 有效 地发 展和 提高 他们 的创新 能 力, 才能 培养 他们 的探 究性 学 习能 力 。
重要 。 教学 中要注意 引导学生 观察 。 因为观察
可以 展开 更为广 泛 的交流 。在 交流 的活动 中
是科学探 究的基础 , 发现 问题获 得证据 或数 达 到 “ 是 切磋 ” 的 目的 , 实现 思维 的碰 撞 。交 据的源泉 。问题的来 源可以是 生活实 例、实验 流过 程中 还可 以发 展学生 的语 言表 达能 力和 演示 、 故事 陈述 、 思维定势 等。 师应多 启发 教

探究初中科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四个维度-教育文档资料

探究初中科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四个维度-教育文档资料

探究初中科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四个xx教学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教学标准和目标,系统调查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并指出学生和教师存在的优缺点以及改进的参考措施。

大凡来说,科学教学评价包括两个过程的评价:科学教学的评价和科学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即学习过程的评价)。

科学教学评价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构成环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用手段。

评价是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中综合的一个组成部分,需要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随着科学课程改革的深入,科学课堂教学的有用性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科学教学评价不仅是监控、评定、改进和管理课堂教学的工具,更具有反馈调节、展示激励、反思总结、记录成长、积极导向的功能。

如何有用地建立科学性、导向性、人本性、综合性的科学教学评价体系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个严重环节。

因此,笔者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科学素养的四要素以及科学教学评价的原则探究建立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体系,反思教学行为,反馈学生学习情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科学课堂教学评价四个xx合理性分析国家新课程标准对全部学科提出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一门综合课程。

相比于其他学科,科学课程强调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联系,试图超越各个学科界限,将各个学科知识领域整合。

科学课程内容强调“整合”和“探究”。

科学课程一方面不是简单综合各科知识,而是将各学科知识融会整合成科学学习内容,从基本科学观念上理解科学概念。

另一方面要联系实际生活,认识科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将科学知识应用在生产生活中,激发创造能力,形成社会参与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综上所述,科学课程内容不仅需要将三维教学目标进行结合与渗透,此外还要反映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因此科学各领域的详尽内容均按此科学素养的四要素: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作为目标统一设置。

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

六、怎样选择和确定专题
(三)指导学生将发现和提出的问题 转化为可研究性专题
六、怎样选择和确定专题
(四)选择研究性学习专题应注意的原则 1. 2. 3. 4. 5. 兴趣性原则 过程性原则 应用性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 可行性原则
七、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
第一步 第二步
探究性学习目标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材料与媒体 学生情况分析 教学组织形式
另有人提出
7)从教学效果上看:不看教师表演 )从教学效果上看: 而看学生从知识、 而看学生从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 的提高,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的提高,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四、探究性学习的要素和模式
1.要素 要素 疑惑、自主意识、 疑惑、自主意识、方法论和反思 2.模式 模式 问题、假设、推断、检验、结论、 问题、假设、推断、检验、结论、交流和 评价
施瓦布
1961年 “作为探究的理科教学” 年 作为探究的理科教学” 1964年 探究性学习 年 首先 分析了作为探究的科学所具有的 本质特征 其次 认为教学过程也应是探究过程
诱发探究
策略划分为四个阶段: 策略划分为四个阶段: 1)使学生接触问题情景 ) 2) 帮助学生认识材料中包含的概念 ) 或方法上的问题 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做出假设 ) 4) 诱发学生设计实验 、 收集和组织 ) 诱发学生设计实验、 材料、 材料、形成结论
d 使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 使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 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 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 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 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 e 学生以类似或模拟科学研究的方式所进行的 学习。 学习。 f 学习者不是从他人口头表达中得到一个概念 或原则, 或原则,而是处于从教师组织的程度不等的学 习经历中得出概念或得出原则。 习经历中得出概念或得出原则。 g 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或社会 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选择并确定研究 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的获取知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小学生科学课堂中的探究性学习

小学生科学课堂中的探究性学习

小学生科学课堂中的探究性学习科学课程作为小学生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科学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

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尝试使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来教授科学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参与度,他们通过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和观察、收集和分析数据、和其他同学合作讨论等一系列活动来积极主动地探索科学现象,从而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这种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发现,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技能和逻辑思维,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

他们的任务是提供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探索答案,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教师可以提供资源和工具,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和分享,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科学概念和原理。

探究性学习不仅使学生成为知识的获取者,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上,学生不仅要知道答案,还要思考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答案,如何验证和解释结果。

这种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使他们能够提出合理的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和验证结论。

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不仅能够掌握科学知识,还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探究性学习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传统的科学课堂往往呈现出枯燥乏味的知识传授,缺乏趣味性和实践性。

而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深入了解科学知识,参与到有趣的实验和观察中去,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尽管探究性学习在小学阶段的科学课堂中具有许多优点,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科学概念理解可能存在局限性,需要教师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浅谈“培养科学素养”与“探究性学习”

浅谈“培养科学素养”与“探究性学习”

浅谈“培养科学素养”与“探究性学习”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提高中华民族全体国民的科学素质这一基本目的出发,把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问题摆上了重要的位置上来。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这一规定,不仅明确指出了小学科学学科的课程性质,而且规定了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那么,如何实现“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教育这一课程目标呢?从“科学课程标准”中我们找到的答案是:“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进入新课程以来,我们的广大科学教师围绕着“培养科学素养”与“探究性学习活动”的问题,曾开展了广泛的学习与实践研究活动,也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优秀教学案例。

但是,当我们用新的《科学课程标准》来分析更多普通教师的课堂教学时我们会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于“探究性学习”的实质还有待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尤其是对于“如何在探究性学习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等问题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所以,笔者认为:从实现新的科学教育目标出发,在我们广大科学教育工作者中进一步深入开展对科学课“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和讨论,有利于科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下面,仅就自己的学习与实践研究经历,谈几点认识和看法。

一应注意发现并研究教师在“探究性学习”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模糊认识,进而把科学课教学的研究引向深入。

随着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等教学思想的传播,以及“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等学科课程理念的实践研究,小学科学课教学中要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呼声越来越高。

这时,我们的有些教师只满足于读了几篇文章,或看了几节好的示范课及研讨课,还有的也只是经历了短暂几天的新课程岗前培训,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对新的科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一番系统的学习与研究,就匆匆开始了对新课程的实践探索。

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摘 要: 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为学 生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 去探索知识的宝库, 体验成功的快乐。 要善于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 掌 握了 一定的 科学方法。 创设情境能 抓住学生 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在教 学中 鼓励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用 所学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自 然现象。学生是 学习的主体, 教者‘
在 学 学 培 学 科 探 科 教 中 养 生 学 究
胡华勇(浙江 省青田 县舒桥乡 心学 323913) 中 校
研究鱼鳞, 有的研究鱼怎样游泳。 我为他们提供 所需的器材, 每组一个水盆几条螂鱼、 放大镜、 显微镜 、 木片、 绳子 、 剪刀、 镊子等等。 每组同学 共同实验、 互相合作、 齐心协力都总结出了有一 定水准的结论, 接着由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的实验收获,其他同学有 不同意见, 可反驳, 同学之间进行激烈的争论, 最后我只作了一个简短的小节。整堂课都是学 生们的观察活动和热烈讨论,所得到的知识比 考 、边观察边研讨 、边观察边记录等等 ,从而 关键词: 科学探究 教师讲多得多, 掌握得更好。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 五、突破课堂,促进科学探究的课外延伸 学方法。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生活中的 正文: 小学科学教学不仅要求引导学 2、习 得科学研究的方法 万物 ,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自然现 生从周围常见的事物与现象中去发现科学的基 在探究实践活动中,我们要教给学生 “ 发 象。比如倡导学生观察四季的景物 ,提出问 本概念,获得科学知识,同时要求学会亲身经 现问题— 做出假设— 实验验证— 得出结 题,设法去求得答案。学生的问题可真多: 为 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 是学生学习的主要 论”的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我们还要教给学 什么有的树四季常青,而有的树秋天会落叶? 途径。学生的探究潜能无法估量,如何真正开 生记录与整理 、思维和逻辑等科学研究的方 为什么农民在傍晚种各种蔬菜瓜果? 金鱼在水 发学生潜能, 让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人, 我进 法, 使学生逐步养成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 行了如下探索。 中为什么不会闷死等等,问题可真不少。针对 分析问题的习惯,养成他们全面而不片面、联 一、感受成功体验 ,激发探究欲望 系而不孤立、发展而不静止地看问题的习惯 , 这些问题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探究,有 要培养学生的这一欲望 ,教师必须在教 的查阅课外书,有的实地调查,有的请教长 从而使学生学会良好的科学方法。 辈, 还有的做实验,同学们想尽各种方法, 在 学过程中不断地为学生创造机会,激发学生的 三、 创设情境, 加强学生科学探究指导 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发挥好 “ , 导’的作用。 情境化的学习科学知识, 会避免科学探究 大家的努力下,一个个难题都有了满意的答 案。这些探究性学习活动 ,激发的是求知欲 , 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 ,自己去探索知识的宝 的枯燥, 会使科学探究活动成为一个有血有肉 库, 体验成功的快乐。 的肌体。情境创设也要把握度,不能离开创设 发展的是思维, 提高的是探究能力。 总之,科学教学要以科学探究活动为中 1、 提出 探究问 的 题难度要适中。既不能 情境的真正目的,情境创设是为了课堂效果和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好的情境能抓着学生的 心。科学探究注重创设学习情境,为学生在教 过于难,也不能过于简单。教师必须先是要了 解学生智力水平,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状况、 心,去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师指导与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 提供充分的 条件和机会, 使他们得以在探索实践中,感 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 ,才能给出适合学生 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有师生平 程度的问题。怎样来让他们进行自行探究,教 等、民主、 和谐的教学情境, 形成民主平等的 受、领悟和理解的学习科学,能有效保持学生 对 自然的好奇心 ,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与求知 师要有充分的准备。 师生关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发表不 得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能力, 让学生成为 2、 给出的实 验要求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 同意见, 尊重学生的看法, 保护学生的积极 欲,习 平。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材料进行自己探究。教 性, 保证学生具有安全感。如在教学 《 黄河》 学习中的主人。 师要有意识地给予设制一些障碍,让学生体验 一课时,由于前面学的是 《 长江》 ,于是就让 困难的情境 ,同时不失时机地给予点拔。这样 学生谈谈你对黄河了解了什么, 还想知道些什 参考文献 : 才能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 也让学生感觉到 么? 由学生提问, 让别人来回答 (包括老师) 。 [1] 宋 主编: (41、 科学 汉阁 学 课教学 指勃 东北师范大出 版社出 版,2003 年。 自己经过努力 得了回报, 体验成功的喜悦, 也 一堂课上就由学生来做老师, 教师对与每位学 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生都加以鼓励 。一堂课下来学生的积极性很 [2] 朱慕菊主编: 徒 进新课程— 与课 程实 施者对if ))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北京 二、掌握科学方法 ,奠定科学探究的基 高,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也很好。 础 师范大学出 版社出 版,2003 年 。 四、加强实践, 培养科学探究的学习能力 [3] 郎盛新主编: 研 学 (3- 6 年级) 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应 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因此 ,在科学教学过程 该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把课堂学习 课程标准教师读抽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 的时间交给学生。 根据学生好动 、 喜欢探究的特 版,2001年。 中,我们要善于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了一 定的科学方法。 点,有的活动可鼓励学生自行完成例如在教学 [4] 柳小平主编: 俪 水教郁 双月刊, 1. 培养实验、观察的能力 《 一课时, 鱼》 我放手让学生分组自选研究议题, 20(”年第 1 期, 张四美: “ 课中 生 科学 对学 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2004 年。 科学课 中有大量的观察实验 ,我们要让 自定研究方法 , 独立研究。 有的研究鱼鳃 , 有的

论科学课教学的探究学习法

论科学课教学的探究学习法

论科学课教学的探究学习法作者:罗琴来源:《科技资讯》2014年第12期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学校教育理念已逐渐发生了变化,从单纯追求语数外的高分数,到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科学教育课程因其结合了动手实践、科学思维培养、知识技能训练等多个方面,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培养学生的自主科学探究能力为目标的探究式学习,现在已经成为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

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和运用知识,从而形成正确的科学思维,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论科学教育探究式学习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c)-0158-02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生活在这样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感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各种便利。

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都需要以科学技术作为发展的后盾,因此,大力普及科学教育尤其是小学科学教育,也成为了各国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

美国在19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对儿童的科学教育,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小学科学教育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英国皇家学会在1985年成立了“公众理解科学委员会”,该委员会从1986年开始,每年都会组织科学家到电台、电视台工作,同时还对科学技术报道人员进行专业性培训。

在法国,孩子们的课堂都受到了一流的科学家、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的密切关注[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学校教育理念逐渐发生了变化,从单纯追求语数外的高分数,到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科学教育课因其结合了动手实践、科学思维培养、知识技能训练等多个方面,成为了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传统的科学教育中,教师更多采用课堂授课的方式,强调学生知识的接受和获取,然而在知识信息爆炸的今天,由于知识信息更新的速度实在太快,单纯强调知识的获取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掌握获取知识信息的方法才是最关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课中学生探究性学习研究
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
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

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为了让学生真正地深入到科学的探究过程中去,引导他们主动去探究,去发现科学,去得出科学的结论。

那么老师就要大胆地、放手地让学生利用现成的事物去探究,不可一谓地照本宣科,咀嚼书本上已有的科学知识或结论。

为了达到真正地让学生去探究,去发现科学规律,获取科学知识,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为同行们抛砖引玉。

1我们身边事物的探究
如:人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心情开朗,啼哭的小孩甚至在听了音乐后不哭了。

有了这些启示,我就布置学生利用mp3自己选定
一个自己空闲的时间段固定为自家的植物(花、蔬菜等均可)或家
禽、家畜播放轻音乐,看看音乐对它们有什么影响,并要求他们做好记载、分析结论。

活动布置半个月后,我便收到了学生反馈上来的好多种不同的信息,综合信息,并让学生得出结论。

从而提高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还有的学生在受到启发后对我说:“老师,鸡蛋对我们儿童的生长有好处,我家养的鸡少,要是一天生两个蛋就好啊! 于是,我把黑夜变成了白天,在鸡窝里安装了一只40W的白帜灯,你莫说,还真灵呢,我家的鸡真的就白天下一只蛋,夜里也下了一只蛋。

”是的。

我就因势利导为前面的学生自主探究作了一小结: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科学是没有被发现的,正等待着我们这些未来的科学家去探索、去发现、去为人类造福。

学生此时的兴趣倍增,议论纷纷。

总之,就近我们身边需要等待同学们去探究的事物还有很多、很多,需要老师实时地去点拨和正确的诱导。

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并能获得好的学习效果。

2远离我们身边事物的探究
对远离身边事物的探究,这类的探究活动学生是无法亲身经历的,如,认识火山的成因。

谁能保证我在教学生认识火山成因时,就一定有火山喷发呢?又有谁能保证我能及时带领学生去直
接观察到火山喷发的现象呢?总之。

象这类远离身边事物的探究
我们是不可能也没有条件通过直接认识获取真实材料的,那么就必须采用亲历以外的方式进行。

于是,我就布置学生利用书刊、电视、互联网去搜集火山喷发时外部的发生过程去推测地球内部的情况:
1地面震动,喷出浓烟,巨大的爆裂声一一说明了地球内
部有巨大的压力:
2、喷“火”,火红的喷出物,火红的岩浆流出一一说明了
地球内部温度很高,物质在高温下熔化,巨大的压力使岩浆喷出或溢出:
3、喷出的岩浆冷却成为岩石一一由此可以推断地球外壳由
冷却了的岩浆包裹着,由此让学生得出探究学习后的结论:地球内部的温度很高,压力很大,外壳又是由岩浆冷却后形成的坚硬的岩石,一旦某一部分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形成了薄弱环节,内部物质冲出外壳形成火山喷发。

3种植方面的探究
如教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植物的一生》中以凤仙花为例,让
学生去种植凤仙花,了解凤仙花从播种到结出新种子的繁殖过
程。

首先我就激趣提问:种子种在地里,会发生哪些变化?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会生根发芽,会长高,会开花结果。

因势利导,我就把学具盒中的凤仙花种子交给学生,让他们
把这些种子带回去,种到土里并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做好记录:
1、过多少天生根、发芽?根和芽怎样生长?是什么样的?
2、能长多高?怎样逐步长高?
3、过多少天开花、结果?能结多少果?花是什么样?果是什么
样:
4、从播种到结出种子要多长时间?一粒种子能繁殖多少新的
种子?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学生就必须要亲自去种植、去观察、测量、记录,才能得出科学事实,科学的数据,这种回答就是用科学事实、科学数据说话,才是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

总之,运用好科学探究性学习能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并
能让他们从中领悟到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究的乐趣并获取科学的奥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