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的人口》教案设计一
中图版地理七上《众多的人口》word教案
中图版地理七上《众多的人口》word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特点与人口增长;2.使学生明白得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和谐,与经济增长相适应,明白得我国的人口政策。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相关数字资料和图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差不多国策的明白得。
●教学方法比较法、小组讨论等。
●教具预备多媒体展现台。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伙儿都明白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那么,“众多”到底是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第二节众多的人口[讲授新课](板书)一、人口数量请大伙儿看课本第11页第一行,并齐读这一行。
(板书)12.95亿(2000年),占世界1/5,最多(承转)大伙儿还记得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大约是多少吗?(活动)大屏幕展现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的比较图,请大伙儿:1.算一算中国的人口数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人口的多少倍?2.算一算这四个国家的平均人口密度。
(归纳讲述)中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口却超过俄、加、美三国人口总和的两倍,与面积和我国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2倍,是美国人口的4.7倍;与比我国面积大得多的俄罗斯相比,我国人口是俄罗斯的9倍,可见我国是名副事实上的人口大国。
在世界上,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国家就被称为人口大国,而我国的河北、山东、河南等九省的人口就超过5000万,假如全中国人手拉手站成一列,就能围绕地球赤道50圈。
(承转)什么缘故我国的人口数量如此庞大呢?这与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不无关系。
(板书)二、人口的增长速度过快(活动)阅读P11我国人口增长图,分析以下问题。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2《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2《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众多的人口》的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我国人口数量、分布、增长以及人口问题等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状况,认识到人口问题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人口的概念、世界人口分布等基础知识,对本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我国人口的具体数量、增长速度以及人口问题等,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体系,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人口数量、分布、增长的特点,掌握我国人口问题的基本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家人口问题的关注,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人口数量、分布、增长的特点。
2.难点:人口问题的原因、影响以及对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地图等,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人口的分布和增长情况。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的人口问题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人口问题的本质。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图片、地图、案例等的多媒体课件。
2.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人口问题案例,准备供学生讨论的材料。
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人口数量的增长情况,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国人口增长这么快?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众多的人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我国人口的分布情况,让学生观察并回答: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从而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_《众多的人口》优教学案(第1课时)
《众多的人口》优教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会用统计图分析问题,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根据我国人口分布图,找出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描述人口地理分界线两侧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
学习任务及展示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一、世界第一人口大国1.人口数量: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为______亿,是世界上人口_____的国家。
2.我国人口最多的省区是______,第二_____,人口最少的是_______。
二、不均衡的人口分布1.2010年,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为__________人/千米2,约为世界平均人口密度(47人/千米2)的_________倍多。
2.人口分布:以黑龙江省_____—云南省_____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_____,西北部人口_____。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有哪些?2.有人说:“我国人口东多西少,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应采取措施促使东部人口大量向西部迁移。
”谈谈你的看法。
【达标检测】1.下表是我国近三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该数据资料反映了我国()年份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总数11.6亿12.95亿13.7亿【拓展阅读】计划生育国策的主要内容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国家推行计划生育,并根据宪法制定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
国家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
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众多的人口的教案基于问题的教案
众多的人口的教案基于问题的教案关键信息项1、教案主题:众多的人口2、教案类型:基于问题的教案3、教学目标4、教学重难点5、教学方法6、教学过程7、教学资源8、教学评价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增长趋势和分布特点。
学生能够分析我国人口众多带来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图表分析、案例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从地理角度思考人口问题,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人口问题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密切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12 教学重难点121 教学重点我国人口的数量、增长特点和分布规律。
我国人口众多带来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1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人口问题与社会、经济、环境的相互关系。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讲解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和相关概念。
132 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人口问题展开小组讨论,激发思维碰撞。
133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人口问题的影响和解决途径。
14 教学过程1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增长的相关数据和图表,引出我国人口众多这一主题。
142 知识讲解介绍我国人口的数量、增长趋势,结合历史和政策因素进行分析。
讲解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借助地图进行直观展示。
14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我国人口众多带来的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每组推选代表进行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144 案例分析呈现一些具体的人口问题案例,如就业压力、教育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等。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成因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145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人口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14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书面作业,如撰写一篇关于人口问题的小论文。
15 教学资源151 多媒体课件包含图片、图表、数据等资料,辅助教学。
八年级地理上册《众多的人口》教案、教学设计
4.针对本节课所学的地理知识,设计一道与人口问题相关的思考题,要求包含问题、分析和解答,以锻炼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5.拍摄一组反映家乡人口问题的照片,并配以文字说明,展示家乡在人口分布、城市化等方面的现状,以PPT或Word文档形式提交。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各大洲、国家的人口密度,引发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
2.提问:“为什么有些地方人口密集,而有些地方人口稀少?”让学生思考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众多的人口。
针对以上学情分析,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地理学科素养。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人口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掌握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了解我国人口现状及政策,学会分析人口问题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2.运用地图、统计图表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设计实践活动,如调查当地人口分布、人口密度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地理研究方法。
4.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利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口问题及政策。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2《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2《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2众多的人口》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掌握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以及我国的人口政策。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案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和增长情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世界地理有所了解。
但他们在分析问题和逻辑思维方面尚处于发展阶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总结规律,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掌握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
2.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认识到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地图观察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2.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3.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其影响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让学生通过观察世界人口分布图,了解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
2.数据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
3.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我国人口政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图等教学素材。
2.相关案例资料。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1)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人口的分布与地理环境有何关系?2.呈现(10分钟)展示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图,引导学生分析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
同时,给出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我国的人口政策,让学生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
众多的人口的教案(基于问题的教案)
众多的人口的教案(基于问题的教案)教案:众多的人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基于问题,主要围绕我国众多的人口展开。
教材的章节为《社会》第六册第四单元第二课《众多的人口》。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分析人口众多带来的压力,以及探讨合理的人口政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 引导学生分析人口众多带来的压力,如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等。
3. 培养学生理解并尊重国家的人口政策,认识到控制人口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难点:引导学生分析人口众多带来的压力,以及探讨合理的人口政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人口众多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课本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3. 课堂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如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等。
4. 例题讲解:以具体案例为例,分析人口众多带来的压力。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有关人口问题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合理的人口政策。
8. 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板书众多的人口板书内容:1. 我国人口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2. 人口众多带来的压力:资源紧张、环境污染。
3. 合理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谈谈你对我国人口政策的理解。
答案:我国人口政策是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等。
2. 作业题目:请列举两条人口政策的具体措施,并说明其目的。
答案:晚婚、晚育:提倡年轻人晚婚晚育,有利于国家控制人口数量,同时有利于个人身心健康、工作和学习。
少生:通过各种措施鼓励家庭减少生育,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减轻国家和社会的压力。
众多的人口(第1课时)示范教案
《众多的人口》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运用分析有关数据、图表,了解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知道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2.通过活动了解我国面临的人口压力,识记我国人口国策的内容,理解实施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和取得的成就;3.在了解我国人口国情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2.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教学难点】了解我国面临的人口压力。
教学过程【课程引入】生活在这辽阔的土地上,众多的中华儿女,正走在崭新的道路上,谱写时代的新篇章。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行政区划,那你知道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是哪些吗?我们通过视频了解一下。
(板书)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二节众多的人口一、人口最多的国家1.人口特点师: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吗?我国人口总数是多少,占世界总人口多少?生:(可能的答案)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截止2010年11月1日,我国总人口约为13.41亿,世界上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
(板书)人口基数大师:我国人口基数很大,除了人口基数大这一特点以外,我国人口增加还有什么样的特点?活动探究1:读图1-2-1,自主学习,完成以下任务:1.比较2010年和1949年人口统计数据,说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的数量变化。
2.说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最快和最慢的时期。
生:(可能的答案)1.61年间,人口增加了8.01亿,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具有增长数量大,增长速度快的特点。
2.建国初期( 1949—1953年)人口增长速度最快,2000年后,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是增长速度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
(板书)增长速度快师: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速度快,你知道原因吗?通过阅读课本,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生:(可能的答案)因为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上升、平均寿命延长,所以人口迅速增长。
承转:温总理曾经说过:“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
《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
《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包括人口数量、构成、分布,国情与国策的内容。
教材主要说明了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迅速,人口东多西少,并通过图表和对数据资料的呈现表明了人口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并联系经济发展、资源与环境,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和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
总之本节没有明显的难点,但是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基本数据都很多。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以具备初步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他们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渴求发现问题并用以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来获得成就的心理。
三、设计思路本节课我设计成活动探究课,再充分利用地图,补充一些“鲜活”的材料,教会学生把已获得的知识和新知识联系在一起,并巩固在地图上,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
这种活动、辩论、探究的方式利于形成活跃的教学气氛,也便于引入人口观的教育。
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快;能力目标:掌握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学会归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让学生知道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全面正确地看待人地关系。
2. 教学重难点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理解。
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人口问题及对策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适应。
3. 教学方法谈话法、分析归纳法、学生讨论辩论、探究的教学方法。
4. 学法指导发展;人口过少,缺少生产者,资源不能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军备不足,容易受别国的牵制总之,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应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相适应。
出示文字资料“人口和人手”互动2:调查之我见互动3:动手做一做问:①我国人口增长的大体趋势如何? ②为什么1949年以后人口增长迅速?引导学生回忆旧知: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经济文化发展,医疗尾声条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而出生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问:经过统计,1970年自然增长率为2.59%,而1999年却仅为0.88%,这又是为什么呢?出示文字资料“中国计划生育作出的贡献”让学生明白计划生育的政策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出示文字资料“我国目前人口素质调查表”互动4:理想中的家园学生阅读出示调查1和2的数据,小组总结发言并说明理由根据数据绘制出我国人口增长折线,然后分析回答学生阅读感受把事先准备好的图标粘贴在政区图上,然后说明学生充分感受到人口多和人口少各有利弊的辨证主义思想使学生明白人既是物质财富的生产者又是消费者,辨证地看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爱国主义热情让学生动起来,充分准备一张空白的中国政区图,让学生在版图上任意选择自己理想的居住地问:从大家的选择上看人口的分布均匀吗?你为什么要这样选择呢?互动5:自主学习出示“中国人口密度图”提出问题: ① 你能看出我国人口分布有什么规律吗② 人口大多分布在什么地方?大致以什么为界?③ 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互动6:我国人口东多西少,如果你是一位国家领导人,让你着手去抓西部大开发的光荣事业,你的部下有两种分歧,a 促使东部人口大量向西部迁移 b 不适宜大量移民,应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2《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2《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众多的人口》是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生活的地球”的第二个课题。
这一课题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口问题,提高对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世界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可能还比较片面,需要通过本课题的学习,深化对人口问题的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形象的教学手段进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掌握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认识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数据等资料,分析世界人口的分布、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提高学生对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2.难点: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理解人口增长的趋势。
2.数据教学法:通过人口数据,让学生感受人口增长的速度,认识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3.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
4.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地图: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人口增长图等。
2.数据:世界各国人口数据、人口增长与环境数据等。
3.案例:与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相关的案例。
4.教学多媒体:PPT、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增长图,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展示世界人口的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众多的人口-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王民主编)教案
众多的人口-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王民主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口数量和分布的基本概念,并掌握人口分布的规律。
2.掌握人口增长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
3.了解人口增长背后的生态环境、经济、文化等问题,并反思我们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4.学会利用地图等工具分析人口分布和增长的情况。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人口数量和分布的基本概念,并掌握人口分布的规律。
2.掌握人口增长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1.了解人口增长背后的生态环境、经济、文化等问题,并反思我们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2.学会利用地图等工具分析人口分布和增长的情况。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1.通过课堂调查和分组报告,师生一起探究地球上人口数量和分布的要素。
2.通过展示和讨论地图、人口数据表,让学生了解人口数量和分布的基本特征。
2. 课堂讲解1.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人口增长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
2.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人口增长的规律和趋势。
3.分析人口增长所产生的环境、经济、文化等问题,并反思我们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3. 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增长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2.师生分组讨论,探究人口增长背后的生态环境、经济、文化等问题。
3.分享讨论结果,发现我们个人和社会在人口增长背景下的发展问题和挑战。
4. 课堂实践1.让学生利用地图等工具分析人口分布和增长的情况,掌握实际技能。
2.通过课堂互动和竞赛,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调查、报告、讨论、分析等形式,考察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思维能力。
2.通过课堂互动、竞赛等形式,考察学生实际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3.通过期中、期末考试等形式,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仁爱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2《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
仁爱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2《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众多的人口》是仁爱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口政策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知道人口增长过快和过慢带来的问题,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人口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对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口政策的理解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从而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知道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析图,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人口问题,提高学生的人口意识,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我国的人口政策。
2.难点:人口增长过快和过慢带来的问题,如何理解和运用人口政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人口问题。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人口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人口问题。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读图析图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人口数据、图片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讨论题目。
3.准备好教学课件和地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的人口分布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和过慢带来的问题,让学生深入了解人口问题。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1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众多的人口》是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的内容。
教材主要介绍了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影响、中国人口的特点等。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掌握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影响,认识中国人口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区域观念和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人口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以及中国人口特点的理解程度不同,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
三. 教学目标1.掌握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
2.理解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影响。
3.认识中国人口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区域观念和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
2.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影响。
3.中国人口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理解人口增长的影响。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中国人口特点的认识。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
2.世界人口分布图、中国人口分布图。
3.与人口增长相关的案例资料。
4.投影仪、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和中国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人口在地球上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布?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如赤道地区人口稠密、中低纬度临海地带人口稠密等。
同时,呈现相关案例,如非洲的尼日尔、中国的河南省等,分析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中国人口特点的认识。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中国人口的增长原因、分布特点及其影响。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世界人口分布、人口增长原因及影响、中国人口特点的掌握情况。
初中地理《众多的人口》教学教案设计一等奖
4、初中地理《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各种示意图、图表,记住当前世界人口总数,了解当前世界人口有不断加快的趋势,掌握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别;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主要形式;学会计算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掌握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通过读《世界个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图》、《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世界人口分布图》和《世界地形图》等地图培养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初步学会从图表上获得地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4.提高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和人地观。
教学建议“人口密度”和“世界人口的分布”的教材分析关于人口的密度问题,首先,教材给出一道计算题,甲、乙两城市,面积2000平方千米。
甲城市人口500万,乙市人口250万,要学生算出甲、乙两市平均每平方千米各多少人?引出人口密度的概念,即算出两城市的人口密度。
配上甲乙两城市的人口密度比较图,有助于学生深刻、直观的理解人口密度的概念。
通过列表计算中国和加拿大两国的人口密度,使学生对人口密度分布的差异之大有了更深的认识。
为学习世界人口分布图,理解图例上的人口密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世界的人口的分布的情况,主要是通过阅读世界的人口分布图获得。
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东部地区人口最稠密,进一步参考“世界地形图”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人口集中分布在这些地方,这些地区从自然条件上和社会经济发展上有什么特点?从而得出,世界人口的分布是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开发时间长短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不能用迁移人口的办法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
“世界人口的迁移”的教材分析人口的迁移,主要从三方面讲述,一、人口为什么会迁移?(为了生存和发展)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的主要人口迁移方向?(美洲大陆发现之前,古希腊和古罗马征服并移民欧洲和地中海;阿拉伯人移民北非;美洲大陆发现后,主要从欧洲向美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移民;非洲向美洲移民和亚洲向外移民)三、第二次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技术移民、劳动力输出、国际难民移动。
众多的人口-教案
第一章第二节众多的人口吉林省蛟河市漂河九年制学校李玉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的人口总数、人口基本国情和我国人口的增长特点,了解我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和人口基本国策。
(2)知道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过程与方法:利用有关数据和人口分布图、人口增长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增长趋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履行的义务。
(2)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重点: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人口问题及对策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
难点:(1)会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
(2)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与学过程:一.关心地理事件,认识国家,认识中国省级单位:提问:最近国际和国内都发生了哪些大事情?(钓鱼岛问题、云南地震)再问:钓鱼岛事件涉及到哪几个国家?你都知道它们在哪里?云贵交界地震,你能在地图中找到这两个省份吗?二.导语:前两节课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了中国的疆域,在这片辽阔的疆域上,繁衍生息着众多的中华儿女。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节新课:第二节众多的人口三.探究新课:过渡:上学期我们学习世界人口时,曾经点到过中国人口在世界中的地位,谁还记得?(学生回答: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板书)过渡:那么我想请同学用课文中的数据告诉老师,我国现阶段人口数量。
1.现阶段我国人口的数量需要掌握的数据:13.7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5(板书)过渡:在座的我们每个人都是这13.7亿分之一,我们与之相比简直是太渺小了,因为这个数太大了。
点明一个人口基本国情:基数大(板书)●小结:世界平均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
(强调中国人口之多)过渡:中国人口一直都这么多吗?(不是的)那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中国人口的增长状况。
2.人口增长趋势(1)先阅读11页人口增长曲线图,从图中获取2个人口增长高峰期的时间。
众多的人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讲授新课
一、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指导学生读图1.7“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让学生看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读图的基础上,教师提问学生,我国现在人口有多少,占到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多少。
指导学生阅读信息传递“中国的人口增长”提问学生,为什么我国人口增长数量很大?
给学生在大屏幕上展示中国,俄罗斯,美国这三个国家的国土面积、人口,让学生动手算出人口密度。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黑河-腾冲一线东南地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4%;该线西北地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
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积极接受处理信息,让学生体验到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取知识的乐趣,达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目的。
(承转)我国不仅人口多,增长快,而且人口分布在不同地区也不平衡。
二、不均衡的人口分布
给学生给出人口密度公式。
人口密度=人口总数(人)/地区面积(平方千米)
(活动):大屏幕展示投影片:我国人口密度图,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黑河-腾冲一线,观察:
计划生育政策
二、不均衡的人口分布
东南稠密、西北稀疏
4.作业布置
填充图册相关习题
请同学上黑板,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题纲,罗列到黑板上。
通过让学生罗列题纲,然后与老师的板书进行对比小结,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
三、教学反思
众多的人口(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德令哈市第二中学 张盛荣
本节课主要包括人口数量、人口增长曲线、人口问题、人口问题的解决和人口分布的特点这几个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众多的人口》教案设计一教材内容详解●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记住中国的人口数量、人口特点,了解中国关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人口问题,记住我国的人口基本国策。
(2)了解中国的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多西少。
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图表,分析归纳我国人口分布和增长情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了解我国人口国情的基础上,理解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关系及控制人口的必要性,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快乐点击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户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的31.6%,平均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
关于中国的人口的基本国情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基数大中国现有人口12.95亿,约占世界人口比重的21.6%,它比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尼西亚、巴西几个人口大国之和的人口总数还要多。
(2)人口增长迅速1949年我国大陆人口为5.4亿人,1981年突破10亿,1988年突破11亿,1995年突破12亿。
(3)总人口中年轻人较多,意味着未来结婚有生育能力的人越多。
1982年普查0~14岁的女性人口约为1.6亿,她们在20世纪前后进人婚育期,使我国面临着一个新的生育高峰。
同时,有些城市的人口开始进人老龄化。
(4)农村人口比重大。
总的来说,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不高。
2000年全国市镇人口占36%,农村人口占64%。
农村人口多,生育率又高于城市,所以农村的人口问题比城市更加严重。
中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1200万左右。
要满足这么多新增人口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必须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这给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如果不注意控制人口,人口的增长超过了物质资料增长的速度,必然会导致生活水平降低,而且还会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为了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的国策。
2.人口东多西少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统计,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4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39人)的3倍多。
从中国人口密度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口分布不均。
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小。
大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和云南腾冲县一线为分界线。
东西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特别是沿海的省区人口密度更大,西部内陆的几个省区人口密度很小。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分布特点呢?东南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形比较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农业生产条件好,养活的人多;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城市密集,城市人口多。
西北部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干燥,多沙漠,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少;交通不发达,工商业落后,城镇少,城镇人口也少。
热点考点聚集命题方向1.考点:(1)人口的增长及突出特点。
(2)人口分布特点。
(3)人口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
2.动向:(1)人口密度的计算、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等基础知识的考查。
(2)根据人口资料,绘制人口增长图,并据此回答问题。
(3)注重材料分析题的考查:根据有关人口、人均资源占有量等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4)联系实际问题分析材料:如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等。
【例子】读1.2——1图回答:(1)C、D、E三条曲线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增长幅度最小的是,造成其增长幅度小的原因是。
(A——我国耕地B——我国人均耕地C——我国人口D ——我国粮食总产量E——我国人均粮食产量)(2)A、B两条折线下降幅度大的是,造成下降的原因是。
(3)对比我国与世界人均耕地、人均粮食产量,要提高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在人口方面应采取的政策是。
导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与资源关系、人口政策等方面问题。
我国人口增长过快,耕地总面积与人均耕地面积却在不断下降,粮食总量增长较快,人均粮食产量相对缓慢等情况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答案:(1)D E人口增长过快(2)B 人口增长过快,耕地又不断减少(3)实行计划生育【例2】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A.人口分布不均B.城镇人口增长迅速C.人口的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协调D.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导析: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近年来.我国城镇人口增长迅速,已成为世界上城镇人口最多的国家;建国以来,人口迅速增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协调.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部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以上都是我国人口的现状,因此本题的A、B、C答案的观点都是正确的。
但就题目要求来看,这三个答案并非是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尽管观点都正确,却不是本题的正确答案。
这类问题应注意题目要求与答案的关系,不要答非所问。
答案:D【例1】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是()A西北内陆 B.东部沿海C.青藏地区D.西南地区剖析:人口的分布与气候条件、经济发展、地形、交通等因有密切的关系。
只有气候好、经济发达、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的地区才能养活更多的人口。
西北内陆地区距海较远,降水少,自然条件恶劣。
青藏地区海拨高,所温低,空气稀薄。
西南地区主要为高原和山地,地形复杂。
只有东部沿海地区耕地多、气候好,工农业、交通发达,最为适合人类的生存。
答案:B金钥匙:人口分布的疏密深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因此,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往往是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
【例2】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A.京B.鲁C.苏D.澳剖析:本题考查的是人口密度的计算,及我同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和面积。
人口密度=人口数/面积,通过估算可知:四地中人口多、面积少的应是A、D,而澳门人口更密集。
答案:D金钥匙: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河南,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澳门。
【例3】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当作一项基本国策。
剖析: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有环境问题,有社会、经济问题等,其中包括人口过快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从而制约经济的发展速度,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正因为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诸多不良影响,所以我国政府才把“实行计划生育”当作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答案:社会经济实行计划生育【例4】关于我国人口的正确叙述是()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B.我国城市和乡镇人口多,农村人口比重小C.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以上D.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在世界上是最低的剖析: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来看,我国平均每平方千米134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多,山却不是世界最大;我国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城镇人口仅达30%多一点;我国是出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战友世界人口的1/5以上;虽然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但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1200万左右,而世界上有的国家出现了人中的零增长和负增长。
答案:C创新例题点拔【例1】下面4幅人口增长曲线图,与我国实际相符的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增长的状况特点等知识点。
从中国人口增长以来看,在较长的历史时期,由于旧中国经济落后,战争灾荒频繁,疫病多,死亡率高,人口增长缓慢。
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基本上呈直线上升状况。
中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答案:A金钥匙:对我国人口的增长示意图的判定,源于对我国人口特点的掌握,所以对于我国人口数量多、增长快的特点一定要牢记。
【例2】计算下列表中所列省、区人口的密度:(人口数为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省级行政区面积(万平方千米)人口(万人)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江苏10 7500 ①山东15 9000 ②新疆160 1900 ③西藏120 260 ④根据表中数值计算的人口密度,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⑤。
点拨:此题主要考查计算能力和根据地理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
此题通过计算,使学生加深对人口密度的含义及我国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的理解,这样才能准确说明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大,特别是沿海地区人口密度更大,西部人口密度小的分布特点。
答案:①750②600人③11④2人⑤中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东部人口密度大,特别是沿海地区人口密度更大,西部人口密度小金钥匙:以黑龙江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县之间的连接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此线以东、以南自然条件优越,人口密度大,此线以西、以北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密度小。
1.列表比较法表(1)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面积(万km2)1078 987 960 937人口(亿人) 1.45 0.31 12.95 2.73表(2)省级行政区江苏山东新疆西藏面积(万km2)10 15 160 120人口(万人)1700 8500 1500 200人口密度(人/km2)670 560 9.47 1.7表(3)中国世界1949年 1997年农村人口比例90% 70% 59%城市人口比例10% 30% 41%表(4)黑河——腾冲线西北部黑河——腾冲线东南部面积(%) 57 43人口(%) 6 942.折线图判读折线图是地理统计上的常用图,它能够反映某一地理事物和现象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
它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是与地理事物和现象相关的量。
如人口增长图,粮食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折线图,降水量年际变化图等等。
此种图判断比较容易。
绘制折线图:根据提供的资料绘制折线图时首先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单位长度,若单位长度过大,绘制的图就会太大;若单位长度太小,就表示不出变化的规律。
再次,在选择时间间隔时要注意,单位长度内表示的时间跨度必须一样,否则也不能正确表示变化规律。
下面以我国人口增长图为例:从我国人口的增长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的增长大致分为两个过程:(1)1949年以前,人口增长缓慢,原因是旧中国经济落后,战争、灾荒频繁,疫病多,死亡率高。
(2)1949年以后,人口增长基本呈直线上升,原因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平均寿命延长,人口死厂率降低,因此,人口增长快。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因此,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例如:人口增长过快导致了许多社会问题(如就业、住房、交通等X也带来了许多自然问题u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
为此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其基本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学习效果评估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我国2000年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总人口为12.95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5%B.总人口为10.95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C.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D.总人口为13.95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8%2.下列对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密度各地没有多大差别B.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C.人口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带D.人口的分布西北多、东南少3.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A.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B.南方地区人口比北方少C.昆明——哈尔滨一线的以西人口密度在10人以下D.大江、大河的中上游人口密度大4.我国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是()A.琼B.藏C.鲁D.澳5.2000年人口普查中,人口总数居第一位的省级单位是()A.山东省B.四川省C.河南省D.江苏省6.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是()A.新疆B.西藏C.内蒙古D.青海7.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居住地的自然条件有较大的改变B.经济文化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明显改善C.商业贸易活动日益频繁D.社会劳动力需求大幅度增加8.有关我国人口及人口的增长叙述正确的是()A.1995年我国人口达12亿,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B.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2%C.旧中国由于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快D.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人口迅速增长9.我国2000年11月1日零时第五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总数为()A.14亿B.12亿C.12.95亿D.13.95亿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②中国人口基数大,但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所以我国人口增长缓慢③中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④黑河—腾冲线是中国重要的地形分界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1.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A.120人/平方千米B.134人/平方千米C.2人/平方千米D.108人/平方千米12.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现在每年新增人口1200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