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九)
中国政治制度史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一章至第三章作业讲评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结论都带有()性质。
BA、科学B、假说C、阶级D、客观2前国家时期的最后一种政治组织是()CA、部落B、部落联盟C、酋邦D、氏族二、多项选择题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主要研究内容是()ABCA、国家体制;B、对国家行为发生持续或重大影响的国家体制之外的制度现象,比如政党制度、工会制度、商会制度以及其他社团组织等;C、前国家时期的制度形态。
D、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2、国家的形式特征有哪些()ABCDA、出现了一个中央政治权力中心以及保证这一权力中心存在的行政、司法、军事组织、税收制度;B、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阶级分化;C、形成了有一定针对性的固定领土区域的观念,D、形成了支持最高权力中心存在和运行的国家意识形态。
3、人类从蒙昧时代走向文明社会两个初级的政治组织是( )BDA、酋邦B、群队C、部落联盟D、部落三、判断题1、在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上,摩尔根的分析模型是唯一正确的科学的分析模型()A、正确B、错误第二章一、单选题1、华夏集团的活动区域()AA、陕西和甘肃B、河南山东C、云南广东D、四川一带2、东夷集团的活动区域()BA、陕西和甘肃B、河南山东C、云南广东D、四川一带3、华夏集团的代表人物()BA、蚩尤、九黎B、黄帝、炎帝C、太昊、少昊D、尧、舜4、东夷集团的代表人物()CA、蚩尤、九黎B、黄帝、炎帝C、太昊、少昊D、尧、舜二、多项选择题1、徐旭生将传说时期中国境内的存在的部落集团划分为哪三大集团()ABCA.华夏集团B.东夷集团C.苗蛮集团D.炎黄集团2、黄帝以来最高政治权力的基本特点是()ABDA、最高政治权力为联合体内少数具有血统优势的氏族所把持B、最高权力呈现出个人化的专制倾向C、以巫术化的合法性观念为主要支撑D、最高权力的“政教一体化”3、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一般是指()。
ABC A.燧人B.伏羲C.神农D.女娲5、战争在中国国家起源上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表现在()ABA、战争开辟了中国文明独特的起源之路。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卷参考答案
试卷编码:7332《中国政治制度史》试卷参考答案三、辨析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答:错。
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道路是由家长制公社内部的血缘关系和与之相辅相成的公社土地关系直接演变而来的。
2.答:错。
北洋政府政权性质是以北洋军阀为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专政,其政权管理形式颇多,总统制、责任内阁制、君主立宪制、地方自制等。
其实质都是封建军阀的军事独裁。
3.答:错。
南京政府没有按照孙中山的“弹惩合一”的思想将监察和惩戒统一起来,而是“监惩分离”,在监察机构之外另立惩戒机构,其专职和兼职的惩戒机关相当多。
4.答;正确。
这句话的意思是位于车左的甲士不在职守,你是违反军令,位于车右的甲士不在职守,你是违反军令,位于车中间驾的甲士,使车偏了,你是违反军令,努力执行。
5.答:错误。
隋唐以后形成刑部,御史台、大理事作为三大司法机关,遇有大案,由三个部门长官共同审理,称为“三司推事”,地方大案则由刑部员外部、大理评事、监察御史共同会审称为“三司使”。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答:第一,君主专政,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贯穿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也是北洋政府,国民党南京政府制度的一个特点。
第二,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论证权合理性的依据,悬切剥削阶级政权的共同手段。
第三,政治制度与化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也影响到半殖民半封建的民国政治制度。
第四,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伴随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并一直延续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民国政治制度。
第五,在高度君主集权制度下,行政权力包揽一切,并且实行人治。
2.答:第一,集中反映了皇权专制的本质。
第二,渗透了天命观念,无所不至地加强皇权专制的神秘化,故意宣扬皇帝挟大命以制臣民,伏天命以立威,惜天命以成人事,将皇帝的统治意图和一应措置都伪称上大的意志。
第三,全面贯穿着,以君臣父子,等级上下的礼法思想为支配,以三纲五常等伦理学说为理论依据的内容。
政治制度历史试题及答案
政治制度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是哪一个?A. 汉谟拉比法典B. 罗马法典C. 十二铜表法D. 拿破仑法典2. 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A. 皇帝B. 宰相C. 诸侯D. 朝廷3.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年份是?A. 1789年B. 1793年C. 1799年D. 1804年4.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A. 光荣革命B. 法国大革命C. 美国独立战争D. 拿破仑战争5. 以下哪个不是现代民主制度的特点?A. 人民主权B. 法治C. 君主专制D. 多党制6.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是?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 十月革命C. 第一次世界大战D. 第二次世界大战7. 现代国家普遍采用的政体是?A. 君主制B. 共和制C. 封建制D. 专制政体8.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联邦制国家?A. 美国B. 德国C. 印度D. 法国9. 社会主义制度首次建立是在哪个国家?A. 苏联B. 中国C. 古巴D. 越南10. 以下哪个不是联合国的主要机构?A. 联合国大会B. 安全理事会C. 国际法院D. 世界卫生组织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古代罗马法的基本原则是“不告不理”,即______。
12. 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核心是______。
13. 英国的《大宪章》颁布于______年。
14. 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人权宣言》强调了______。
15. 现代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是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17. 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特点。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8. 论述法国大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19. 论述现代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及其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10分)20.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政治制度发展的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5 A A A A C6-10 A B D A D二、填空题11. 无罪推定原则12. 封建等级制度13. 121514. 人人生而平等15. 共和制三、简答题16. 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即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相互独立、相互制衡,确立了联邦制国家结构,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题目
单选:1、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形成于(D)A、夏商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2、秀才是指通过(A)的称谓A、童试B、乡试C、会试D、殿试3、下列不属于夏代地方诸侯称谓的是(C)A、君B、伯C、大王D、某某氏4、行政机构中“路”始于哪个朝代(B)A、唐B、宋C、元D、明5、明代六科被称为(A)A、风宪之司B、御史台C、都察院D、资政院6、下列不属于国家机关之间的公文形式的是(B)A、上行文书B、中行文书C、下行文书D、平行文书7、下列哪个朝代开后世幕僚的先河(A)A、战国B、秦汉C、魏晋南北朝D、隋唐8、一般认为(A)设置进士标志着科举制的形成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高宗名词解释改土归流:就是废除土司制度,该行与内地府州县相同的行政管理制度,官员改为朝廷任免选拔流官充任而废除世袭。
简答题:古代谏诤的方式(按由轻及重的顺序写)讽谏顺谏规谏致谏陷谏(五种方式,由轻及重。
)材料分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王安石说:“今人才乏少,且学术不一,异论纷然,不能一道德故也,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科法败坏人者致不如古”。
——《宋史•选举制》材料 2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伤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可课试之方,监司无检察之人,守将非选择之吏,转徒之亟,既难于考绩;而游谈之众,因得以乱真。
交私养望者,多得显官;独立营职者,或见排沮。
故上下偷惰取容而已,虽有能者在职,亦无以异于庸人。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材料 3 ……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已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四国乱,神州荡复,宗社丘墟。
……——顾炎武《日知录》材料 4 “经义之文”,流俗谓之“八股”。
……股者,对偶之名也。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九)
一、选择题1、车已用于军事目的是在(夏朝)时期。
2、商朝时(商王)是军队最高统帅,常直接统兵打战。
3、我国古代军事制度,大致可以(安史之乱)为前后分界点,前期是以征兵制为主。
世兵制和募兵制为辅的时期,后期则是募兵制和征兵制相互参用的时期。
4、(战国)时期,贵族世兵制被最后取消,各国开始实行普遍的征兵制。
5、秦朝一统天下,军事制度整齐划一,(太尉)作为三公之一,掌管全国军政。
6、魏晋南北朝的兵制主要是世兵制和(府兵制)7、(唐代)府兵制最为完备。
8、到唐后期,禁军发展到十军,其中以(宦官)控制的左右神策军地位最重要。
9、宋代的军队主要分禁军、厢军、乡兵、蕃兵四种,其中由朝廷直接统领的(禁军)构成宋朝的军事主力。
10、清朝八旗兵采取(世袭)兵制,年16以上的八旗子弟需当兵。
11、唐开元时期,节度使势力急剧膨胀成为拥兵一地,兼有行政、财政等权的地方实力人物,其发展结果最终酿至("安史之乱" )二、判断题1、商朝军队除常备军,也有临时征集的征兵形式,征集的主要奴隶。
(错)2、西周军事制度中,军队编制以军为最高级别,总体编制为:军--师--旅--卒--两--伍。
(对)3、西周还有完整的军事礼仪规定,周礼中即有军礼一项。
(对)4、军制的改革是从改革田制和赋役制度着手,以保证兵员和军赋的来源。
(对)5、秦朝军队中守边的称"更卒",守京师的称"正卒",在地方衙门听差服役的称"戍卒"。
(错)6、西汉军队分南军和北军二大类。
(错)7、府兵制在初期为兵农合一,但逐步有向兵农分离的趋势。
(错)8、元朝时的新附军(又称南军)主要由北方汉人,在中原的契丹人等组成,以步兵为主。
(错)9、明代卫所军兵和配置上采取"外重内轻"原则,京师地区配以重兵。
(错)10、清八旗与绿营分别驻守京城与各地,但绿营无论装备、银饷和社会地位均不如八旗兵。
《中国政治制度史》 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试卷代码:7665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共30分)
1.政治制度:指统治阶级(统治集团)通过对政权的控制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
2.中央集权制:指的是国家权力机构的联系与运作方式。
即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隶属关系上,地方绝对听命于中央,中央执掌立法、司法、人事、军政、财政等方面的大权,地方受制于中央并接受中央的监督。
3.通判:通判是一很特殊的官职,既非副知州,也不是知州的下属,有权和知州共同处理一州事务,各州公文只有经过知州和通判共同签署后才有效。
通判还有权监察知州以下各官,西北又称之为“监州”。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皇(王)权、族权和神权关系的比较。
答题要点:皇(王)权、族权和神权三位一体,联系密切。
族权和神权依附皇权,为皇权服务;皇权高于族权和教权,居绝对支配地位。
2.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答题要点:中国封建社会,它既有传统社会的一般性特征,也有历史、文化、经济、政治条件差异下的国情不同而具备的独自特征,主要表现在:
(1)自然经济主导的农耕社会;(2)血缘同构的宗法(家庭)制社会;(3)儒学主导的文化专制社会;(4)礼教为本的伦理型社会;(5)君主专制的社会;(6)汉文化为主导的内敛型社会。
3.简述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意义
答题要点:
(1)以史资治,为我国现实政治和政治体制改革服务。
(2)为自身成才和志向的完成奠定基础。
(3)为在中国政治制度只领域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奠定基础。
国开大《中国政治制度史》形考答案
形考任务一1.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与古希腊和古罗马不同,直接实行( )。
君主专制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政体属于()。
贵族君主制向专制君主专制的过渡3.我国文武分职,即文官有相,武官有将制度确立的时期是在()。
战国4.为中国近代工商业奠定了一定基础的是历经30余年的()。
洋务运动5.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不惜牺牲国家的利益与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辛丑条约6.中国彻底废除科举制是()。
清末的1905年7.晚清时期中国的国体是()。
半殖民地半封建制8.标志着现代政治制度的确立是( )。
中华民国的建立9.夏启通过暴力夺取政权,启之后经过“太康失国”、“少康中兴”,确立了()。
世袭君主制10.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最高统治者的专称一直是( )。
王11.我国开始推行“封建”是下列那个朝代()。
西周12.中国历史上王位传子制度的“家天下”开始于()。
夏朝13.秦以后各朝代政治结构的共同点是( ) 。
皇权专制14.结束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是由于()。
1911年的辛亥革命15.清末仿行立宪政体,首先试图的改革的是()。
政治制度16.抗日战争时期集党、政、军最高权力于一体的是()。
国防最高委员会17.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民生18.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的议会的政府是()。
南京临时政府19.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李鸿章20.三公九卿制形成于战国,确立于()时期。
秦汉21.晚清政治变革给人们留下哪些启示?答:第一,官方的政治制度变革是在世界形式的推动下进行的,原本就是带有被动的性质.第二.自上而下的政治体制改革需要中央政府集中权力,以便于有效统筹规划,合理地分配社会资源,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干预,需要有强大的财政支持.第三,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在传统政治体制弊端日益显露的情况下,需要政治体制改革,而改革必然需要新的社会力盆支持.在伶统的政治体制下进行近代化政治体制改革,新与旧的矛盾不可避免,能否处理好新与旧的矛盾是改革的关键。
《中国政治制度史
福师《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16 道试题,共32 分。
)1下面对明代时期,国家组织变化表述错误的是(B)A. 明代废除了宰相制度B. 皇帝朱元璋放弃了绝对君主制C. 明朝的内阁制度的设立D. 明朝宦官专权强盛2. 下面不属于商朝政务官系统的是(D)A. 相B. 三公C. 卿士D. 卜官3. 三司推事,首见于(A )时期。
A. 高宗B. 徽宗C. 玄宗D. 太宗4. 下面不属于汉代破产农民出路的是(A)A. 自杀B. 卖身为奴C. 为人佣工D. 隐附于豪强地主5. (A )帝密建皇储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长期通行的嫡长继承制度,对封建规章和传统礼俗观念也是一项重大变革。
A. 雍正B. 乾隆C. 康熙D. 顺治6. (A )年5月1日,成立了内蒙古自治政府,在我国首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 1947B. 1948C. 1949D. 19507. 儒家政治理论的核心是(C )。
A. 人治B. 法治C. 礼治D. 德治8. (B )以后还另设立军机处,实行双轨辅政制。
A. 康熙B. 雍正C. 乾隆D. 顺治9. 在20世纪后20年里,下面书籍和作者排列错误的是(D)A. 张帆《元代宰相制度研究》B. 钱实甫《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C. 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D. 谢庆奎《中国宰相》10. 从(A )开始,相继出现了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并且长期并存,但三省的具体职掌分工还缺乏明确的规定。
A. 曹魏B. 西蜀C. 东吴D. 西晋11. 下面不属于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思想的是(D)A. 民族B. 民生C. 民权D. 民建12. 三公九卿制形成于(D )。
A. 夏B. 商C. 西周D. 战国13. ( B)朝建立行省,简称为省,是我国省制的开端,A. 宋B. 元C. 明D. 清14. (C )时才专设“守道”和“巡道”,始有固定的辖区和编制,长官称“道员”。
A. 康熙B. 雍正C. 乾隆D. 顺治15. 1928年8月,中国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决定在国民党政府下设立五院,下面不属于五院的是(D)A. 立法B. 司法C. 考试D. 教育16. 公元前(A )年,秦兼并了六国,实现了全国的大统一。
中国政治制度史样卷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政治制度史》试卷(样卷)教学中心:专业层次:学号:姓名:座号: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五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开卷;2.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信息填写清楚;3.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4.考试结束,试卷、草稿纸随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判断正误(请根据你的判断,在正确的题后括号内划“ √ ”,错误的划“ ×”,每题1分,共15题)1.政治是经济最集中的表现。
( √ )2. 政治制度是一国各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它通过法律来反映和确认并受到法律的强制力保护。
( √ )3. 君主专制制度必然导致社会控制的严密化和文化专制主义。
( √ )4. "先秦时期",这是奴隶制生产方式和奴隶制上层建筑占主导地位的时期。
( × )?????? ????????????????5. 中国奴隶社会的起点以夏朝的建立为标志。
( × )6. “三公制”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初步形成。
?(√)? ?? ? ????????7. 宰相制度在中国推行了一千多年,最后在明朝初期被废除。
(√)8. 汉朝建立后,采取是以三公九卿为主体的中央行政系统,即官职上采取政务与事务合一制。
(√)9. “安史之乱”后,唐代地方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正式形成道、州(府)、县三级制。
(√)10. 察举制发端于汉文帝时期,而正式形成于汉武帝时期,并成为两汉的基本选官制度。
(√)11. “特奏名”又称为“恩科”,是宋代所推行的一种非常特殊的科举制度,即对那些屡考不中、多次落第的考生所采取的恩赐科举及第的方法。
(√)12. 在中国倡行千余年的科举取士制度,最终在清朝同治年间废止。
( √ )13. 隋朝的“六条问事”监察法规,与汉代的六条问事不同。
( × )14. 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始出现了独立的行政法规。
( √ )15. 北宋初年,军队和军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构成了宋代军制上的所谓“祖宗家法”。
《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
《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一、单选题1.秦以后各朝代政治结构的共同点是( D )的统治。
A.民主制 B.世袭制 C.共和制 D.皇权专制2.中国古代社会直接实行( B )的统治。
A.共和制度 B.君主专制 C.城邦制度 D.联邦制度3.启是从暴力夺取政权的,将传统的首领选举制改为( C )。
A.君主立宪制 B.共和制 C.世袭君主制 D.民主共和制4.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 C )一直是最高统治者的专称。
A.皇帝 B.君主 C.王 D.总统5.明朝张居正主持的赋税制度的改革是( C )。
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一条鞭法 D.摊丁入亩6.古代官吏致仕的年龄是( A )岁。
A.70 B.65 C.60 D.557.明清时代中国的政体是( D )。
A、贵族君主制B、君主丞相制C、君主宰辅制D、绝对君主制8.在先秦时代占主导的官吏选任制是( A )。
A、世官世禄制B、乡举里选制C、简选制D、军功、事功选拔制9.三国魏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属于( A )。
A.制度荐举 B.私人荐举 C.官府荐举 D.自荐10.晚清时期的国体是( C )。
A.领主封建制B. 地主封建制C.半殖民地半封建制D.封建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性质11.秦汉时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 C )。
A、太仆B、廷尉C、典客D、奉常12.隋炀帝改革国家组织,增设谒者台和( A ),与御史台合称三台。
A、司隶台B、都水台C、殿内省D、少府监13.在中国历史上六部职权最大的时期是( D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14.清代掌管礼仪、学校、科举等事务的是( C )。
A、吏部B、户部C、礼部D、国子监15.两汉国家结构与秦代最大不同是( C )A、郡县制B、属国制C、郡国并存制D、监查制26.明代首创的国家组织是( B )A、都察院B、通政司C、大理寺D、六部17.我国出现“私学”教育是在( B )时期。
中国政治制度史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1、中国古代前国家时期和一些少数民族政治组织的最普遍的形式是(酋邦)。
酋邦) 酋邦2、早期国家起源的模式有(氏族模式) 和(酋邦模式)两种。
氏族模式) 酋邦模式) 氏族模式酋邦模式3、最高权力的称谓,夏代称(后),商代称(王)。
后王4、中国早期政治的最主要的特征是(巫术)和(政权)的结合。
巫术) 政权) 巫术5、夏代在王之下有少量的高级贵族组成的执行机构,有(三正)和三正) 三正(左右六人)。
左右六人) 左右六人6、商代王位继承的两个原则是(“以母为贵)和(长子原则”)。
“以母为贵) 长子原则”7、西周中央政府文职系统因职事不同可以分为(政务性)和(宗教性) 政务性) 政务性(宗教性) 两类。
8、西周时期诸侯国对周王承担的义务基本上是(政治性)和(军事性) 政治性) 军事性军事性) 政治性的,而在(经济方面)的义务是象征性的。
经济方面) 经济方面9、(郡县制)开始出现在战国时期,由于它的出现,意味着(选官郡县制) 郡县制( 。
制)将逐渐代替“世卿世禄制”10、职官制度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形成较为完备的(职务设计),在职务设计) 职务设计制度层面则发展出(上计制度)。
(上计制度)11、在唐朝,皇帝的名号制度更加完备,除了名号之外,生前要加(尊号尊号),死后要加( 谥号) 。
谥号) 尊号12、宦官在唐以后称(太监),宦官制度是(后宫制度)的派生物。
太监) 后宫制度) 太监后宫制度13、明代宦官的组织系统是(二十四衙门),而( 掌印太监)和秉笔二十四衙门) 掌印太监) 二十四衙门太监是整个宦官集团的首脑。
14、西周时期存在两个职官系统,一是负责处理国家事务的(外朝外朝官系统) 宫廷系统) 官系统),二是负责王室事务的( 宫廷系统)。
15、作为正式机构,宰相制度出现于(春秋),当时被人们称为“(执春秋) 春秋( 。
政)”或“相”16、西汉自武帝时起,开始出现“内朝官”与“外朝官”之分;前者最重要的是(尚书),而后者则以( 宰相)为首。
《中国政治制度史》习题
答:
第一,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婚姻裙带关系贯穿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
第二,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论证政权合理性的依据,以政权和神权作为制定制度的标推,是一切剥削阶级政权的共同手段。
第三,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伦理道德和传统思想依然是难以回避的问题。
(2)基于血缘关系的守法社会。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建立在宗法(家族)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宗法(家族)制社会,家族关系根深蒂固,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崇宗敬祖、尊老敬孝、由孝入忠,以孝道治天下的社会意识和政治意识,家长意识和君主意识相结合的权威意识浓厚。社会关系的取向主要依据血缘关系及由血缘关系外延的地缘关系,由亲情关系到地缘关系到政治关系,社会网络关系往往通过这种多重的人情关系来构建,重群体、轻个体。强调个体在群体中的义务和责任,忽略个人在社会中的权利。
(3)儒学主导的文化专制社会。中国传统社会是一 个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指导思想(官学),兼采法、道、阴阳与儒家之学的文化专制主义社会。
(4)礼教为本的伦理社会。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强调群体性、礼法合一(或礼法并用)的伦理型社会。它与宗法制度、专制制度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尊卑分明、等级有序的身份取向制;道德的法律化,即通过礼制来规范社会行为,形成重礼制、重人治、轻法治的社会格局;群体本位主义,强调群体的认同;重名分,重面子的社会习俗与社会心态;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但这种道德的养成是为了群体的和谐与有序,即“修己以安人”;重义轻利与重道轻器的价值取向。儒学(经学)独尊并成为官学。这是伦理至上的一种外化;以人为本和人道主义倾向(孔子的仁学、孟子的仁政、墨子的兼爱、佛家的慈悲之心);追求“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中国政治制度史(答案)
填空A1.皇帝制度创建于公元前221年,它是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中枢。
2.(察举制)是汉朝先拔人才的主要制度。
3.(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人才选体制的主要方式。
(科举制)是隋唐以后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
B1.北宋前期,中书门下主民政,枢密院主军政,三司财政,彼此不相统属。
2.标志着我国近代教育的的开始的是同文馆等学校的设立;标志着我国近代海军的诞生的是近代化海军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近代陆军诞生的是新军的组建。
C1.春秋时期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一个重大进步是(郡县制)的出现。
G1.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央政权机关,包括(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
2.共产党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1946年5月内蒙古自治政府正式成立。
H1.汉代仍实行普遍征兵制,规定23岁以上56岁以下皆需服兵役2年。
同时,也实行募兵。
2.汉以后逐渐形成了廷尉、尚书台、御史台三足鼎立的中央司法机构布局。
3.宦官在唐以后称太监,宦官制度是后宫制度的派生物。
J1.郡县制开始出现在战国时期,由于它的出现,意味着选官制将逐渐代替“世卿世禄制”。
2.将行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的是元朝,省以下有路、府、州、县。
3.监察机构取得独立地位是从隋朝开始,其机构为御史台。
K1.抗日民主政权在人员组成上,遵循“(三三制)”的原则。
M1.明代宦官的组织系统是二十四衙门,其中司礼监是其首席衙门,其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是整个宦官集团的首脑。
2.明朝设置的监察专项事务的巡抚、总督后逐渐转变成为地方军政长官。
3.明朝皇帝以下最高的司法行政机关有刑部,它和大理寺、都察院合称“三法司”。
4.明朝评论官员任期内的工作态度叫考满,针对需要处理的官员的审查叫考察。
5.明朝是中国宦官政治最严重的时期,在明代政治中权势最大的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
6.明朝皇帝以下最高的司法行政机关有(大理寺),它和(刑部)、都察院合称“三法司”。
7.明朝废除御史台,建立(都察院),行政中央监察机构职责。
高中历史政治制度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历史政治制度经典练习题(含答案)1. 题目简述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
答案中国古代封建制度是一种社会政治制度,以皇帝为中心,以封建集团为基础,实行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土地所有制。
其核心是皇权至上,皇帝享有无上至高无法约束的权力,地方官员主要负责督察与管理。
2. 题目列举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等级。
答案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等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皇帝、贵族、文武官员、军队、士绅、农民和奴隶等。
其中,皇帝和贵族地位最高,士绅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而农民和奴隶则处于社会等级的底层。
3. 题目古代中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是什么?答案古代中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农业经济。
在封建制度下,土地被封建贵族和官僚阶级垄断,农民被迫耕种土地并向封建地主交纳租税。
农业经济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为封建制度提供了经济支撑。
4. 题目请简述封建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案封建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封建制度限制了人民的个人自由和社会流动性,使社会等级固化,导致社会发展缓慢。
同时,封建制度加强了皇帝的统治权力,使中国的政治中心一直集中在皇权手中。
封建制度的存在也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和不稳定,为后来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5. 题目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什么?答案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
在科举制度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进入官僚体系。
主要包括两个考试阶段:乡试和殿试。
考生在乡试中通过后,可以参加殿试,最终根据排名确定是否被录取为官员。
科举制度帮助维护了封建制度的稳定,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如贵族子弟的特权等。
参考资料注意:本文档中的题目和答案仅供参考,具体内容请根据教材等权威资料确认。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1(附答案)一、选择题1、我国西周时期的王位继承制是()A,禅让制;B,兄终弟及制;C,嫡长子继承制;D,密储制2、下列各项中,不是我国古代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制度的一项是()A,三省六部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3、唐朝宰相们集中议事的地方是()A,政事堂;B,御史台;C,都察院;D,翰林院4、下列各项中,不是古代宰相官名的一项是()A,秦汉时的丞相;B,唐朝的节度使;B,西汉时的大司马大将军;D,明朝的内阁首辅5、下列各项中,不是古代军事制度的一项是()A,察举制;B,府兵制;C,卫所制;D,八旗制6、元朝掌管全国佛教和西藏军政事务的官僚机构是()A,集贤院;B,通政司;C,宣政院;D,枢密院7.下列各项中,与古代监察制度不相关的一项是()A,御史台;B,都察院;C,御史中丞;D,司寇8、下列各项中,主管全国科举考试的官衙是()A,礼部;B,吏部;C,户部;D,国子监9、唐宋时期,掌管刑事审判的机构是()A,刑部;B,廷尉;C,审刑院;D,大理寺10、下列各项中,不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项是()A世卿世禄,B,磨勘法;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11、三代时,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制度是()A,分封制;B,世卿世禄制;C,宗法制;D,礼制12、下列各项中,不是秦朝“三公”之一的一项是()A,丞相;B,太尉;C,廷尉;D,御史大夫13、下列各项中,不是古今中国政体的一项是()A,贵族君主制;B,专制君主制;C,君主立宪制;D,人民民主共和制14、宋代宰相实行“二府”制,这“二府”是()A,中书门下审刑院;B,中书门下枢密院;C,中书门下审官院;D,御史台谏院15、古代执掌文官系列的选拔、任免、考核等事务的官衙是()A,礼部;B,吏部;C,都察院;D,军机处16、下列官名中,属于明代宦官类的一项是()A,司礼太监;B,护军中尉;C,国子监;D,内务府总管17、清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事务的地方最高级别的封疆大吏是()A,巡抚;B,总督;C,布政使;D,按察使18、下列各项中,不是宋代路一级的地方官衙是()A,转运使司;B,安抚使司;C,提点刑狱司;D,都指挥使司19、唐代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两科是()A,进士明经;B,进士明法;C,明经明法;D,明经秀才20、下列各项中,不是我国古代法律精神与执法原则的一项是()A,刑不上大夫;B,礼入于法;C,民刑分立;D,八恶十议二、填空题1、儒家言必称“三代”,三代是指、和。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法经》是一部以()为主体,旨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和等级制度的法典。
2、秦在郡设()作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3、()时期,尚书台脱离少府,成为独立的中央机构。
4、魏晋时期,中央军队分成()和()。
5、唐代开始,逐渐确立了在皇帝生前即上()的制度。
6、隋唐时期,确立了以()为核心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7、()是分科举拔人才的制度。
8、元代把大都周围一带称为(),直属中央中书省管辖。
9、明清时代的监察机构是()。
10、清代辅政机关实行()与()双轨制。
11、清末,以两江总督兼任(),驻(),北洋大臣由()兼任,驻()。
12、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以培养与外国往来交涉的买办人才。
13、康有为要求改政体为()政体,以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14、清末设立的“民意机关”,在中央是(),地方是()。
15、1911年,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通过了《》。
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是(),简称《》。
17、1912年,在宋教仁推动下,同盟会与几个党派联合,改组为()。
18、北洋政府时期,跨省的军事机构是()和()。
19、1926年,中政会一度改名为()。
20、1928年10月通过的《》,奠定了国民政府五院制的基础。
21、国民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是()。
22、国民党统治时期,所谓县自治的议决机关是()及()。
23、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央政权机关,包括()、()、()。
24、工农民主政权在检察工作方面采取()制。
25、抗日民主政权的权力机关,是各级()。
26、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1948年在()解放区设立了全国性的金融机关()。
27、()年()月()日,是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纪念日。
28、建国初期,()是全国最高军事统率机关。
29、54年宪法规定,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
30、54年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体系由三级两层改为()。
二、名词解释1、内服和外服2、宋代磨勘制度3、清代官缺制度5、安福国会6、公务员惩戒委员会7、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8、人民检察院组织活动原则三、问答题1、唐宋时期监察制度的特点。
中国政治制度史选择题
《中国政治制度史》选择题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西周时期,掌管国家司法事务的政务官员是( D )
A、司徒
B、司马
C、司空
D、司寇
2、中国历史上最早实行年号纪元的皇帝是( C )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唐太宗
3、尚书台脱离少府,成为完全独立中央机构,最早源于( C )
A、西汉
B、东汉
C、曹魏
D、隋代
4、所谓“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的制度指的是( B )
A、夷离堇制
B、北南面官制
C、怯薛制
D、猛安谋克制
5、( B )已经有了状元、榜眼、探花的名目,是作为高居榜首前三名的荣誉称号。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6、在唐朝三省六部制中,掌管“草拟政令文书”的是( A )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内侍省
7、北宋时期掌管全国财政的部门是( C )
A、中书令
B、尚书令
C、三司
D、少卿
8、元代管理西藏事务的中央机构是( B )
A、理藩院
B、宣政院
C、宣徽院
D、乌斯藏都指挥使司
9、汉武帝以后,在今新疆和中亚一些地区设( D )为西域最高行政长官。
A、西域史
B、西域都尉
C、西域特使
D、西域都护
10、清代两江总督的管辖范围不包括( D )
A、江苏
B、江西
C、安徽
D、浙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九)
一、选择题1、车已用于军事目的是在时期。
2、商朝时是军队最高统帅,常直接统兵打战。
3、我国古代军事制度,大致可以为前后分界点,前期是以征兵制为主。
世兵制和募兵制为辅的时期,后期则是募兵制和征兵制相互参用的时期。
4、时期,贵族世兵制被最后取消,各国开始实行普遍的征兵制。
5、秦朝一统天下,军事制度整齐划一,作为三公之一,掌管全国军政。
6、魏晋南北朝的兵制主要是世兵制和
7、府兵制最为完备。
8、到唐后期,禁军发展到十军,其中以控制的左右神策军地位最重要。
9、宋代的军队主要分禁军、厢军、乡兵、蕃兵四种,其中朝廷直接统领的构成宋朝的军事主力。
10、清朝八旗兵采取兵制,年16以上的八旗子弟需当兵。
11、唐开元时期,节度使
势力急剧膨胀成为拥兵一地,兼有行政、财政等权的地方实力人物,其发展结果最终酿至二、判断题1、商朝军队除常备军,也有临时征集的征兵形式,征集的主要奴隶。
(错) 2、西周军事制度中,军队编制以军为最高级别,总体编制为:军--师--旅--卒--两--伍。
(对) 3、西周还有完整的军事礼仪规定,周礼中即有军礼一项。
(对) 4、军制的改革是从改革田制和赋役制度着手,以保证兵员和军赋的来源。
(对) 5、秦朝军队中守边的称\更卒\,守京师的称\正卒\,在地方衙门听差服役的称\戍卒\。
(错) 6、西汉军队分南军和北军二大类。
(错) 7、府兵制在初期为兵农合一,但逐步有向兵农分离的趋势。
(错) 8、元朝时的新附军主要北方汉人,在中原的契丹人等组成,以步兵为主。
(错) 9、明代卫所军兵和配置上采取\外重内轻\原则,京师地区配以重兵。
(错) 10、清八旗与绿营分别驻守京城与各地,但绿营无论装备、银饷和社会地位均不
如八旗兵。
(对) 11、唐安史之乱后至两宋时期以募兵制为主,辽、金、元以征兵制为主。
(对) 三、名词解释1、\都试\:西汉地方军队称郡国军,凡入选郡国兵均需经一定训练并考核合格,这种考核称\都试\。
2、\世袭领兵制\:在三国孙吴政权中,还有一种将领,即不但士兵世代相传,领兵的将领位置也可以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这是一种保护江南世家大族利益的特殊制度。
3、部落兵制:北魏初期实行,拓跋氏部落有三十六姓,八大部,部大人统领,凡部落成员壮年者均为士兵。
4、怯薛军:\怯薛\,蒙语,意为番直宿卫)为成吉思汗时期即已创建,蒙古平民子弟组成的亲军组织,兵力约万人左右。
5、卫所制度:是明太祖时创立的一种新的军事制度。
军队编制分卫所两级制,大体以5600人为一卫。
6、\军户\:明代卫所士兵皆自立军籍,称\军户\。
军籍世袭,世代为兵,卫所士兵装备所在地方负责治办,军队给养主要是通过军屯
获得。
7、八旗制度:是一种以\以旗统人,以旗统兵\的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形式。
8、禁旅八旗:是守卫京师的中央禁卫军,其又分两类,一类称\郎卫\为负责宫廷保卫的亲军营。
另一类称\兵卫\,为守卫京师的系统。
9、绿营兵:是清朝入关后招募汉人和收编降清的汉族地主武装组成的一支军队。
因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基本建制单位,故称\绿营兵\。
10、五军都督府:在军队指挥系统方面,明太祖朱元璋于1380年废大都督府,在中央设立左、中、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分领京师卫所和各省都指挥使司。
11、宗周六师:周天子直接掌握控制的驻扎在京师镐京的军队。
12、\成周八师\:周天子直接掌握控制的驻扎在洛邑的军队。
13、\殷八师\:周天子直接掌握控制的驻扎于卫国的军队。
四、简答题1、什么是世兵制?简述魏晋南朝世兵制的特点。
答:世兵制是在魏晋南朝普遍推行的制度。
它有
两个特点:一是士兵单独立籍,实行兵民分治。
二是军户代代相传,世代为兵。
2、简析汉代的南军和北军系统。
答:西汉军队分中央与地方军二大类。
中央军队负责保卫京师。
分南军和北军两大系统。
南军九卿之一的卫尉统领,负责守卫皇宫。
北军中尉统领,负责守卫京师。
3、列举唐代\府兵制\的特点。
答:第一、指挥系统完善,组织严密。
第二、进一步推行兵农合一和寓兵于农,与均田制紧密结合。
第三、府兵兵源充足,有明确的征选原则规定。
第四,府兵配备上实行重内轻外的部署原则,以确保京师防卫。
第五、兵将分离,集军权于中央。
4、解析明代\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的关系。
答: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的关系是:五军都督府负责军队管理,兵部负责军官选授及奉旨调兵。
每逢战事,皇帝授意兵部委派将官担任总兵官,统领卫所军队出征,战后,总兵官归还印信,士兵回归卫所,这种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相牵制及兵将分离的政
策保证了军权集中于皇帝。
5、概述隋代\府兵制\的特点。
答:第一、实行兵农合一,把府兵进一步与均田制结合起来。
第二、在指挥系统和组织编制上的改革。
隋府兵的基本编制仍为府,但废除了以前的大柱国大将军,确立了以卫统府之制,中央设十二卫,各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
五、论述题1、论春秋、战国时期军队和军事制度的重大变化。
答案要点:兵员的急剧扩充军制的改革-以征兵制取代世兵制。
各国扩充军队的前提,是要改革旧的贵族世兵制为以农民为主体的普遍的征兵制、军制的改革是从改革田制和赋役制度着手,以保证兵员和军赋的来源。
作战方式和军种的变化-步兵和骑兵成为主要兵种,作战方式以野战和保卫战为主。
军队编制和军队指挥系统的改革-军政合一、兵民合一。
军权的集中。
春秋战国时期,军权分散逐步趋于集中,春秋时代,军队已有专职的武官系统了。
秦朝一统天下,军事制度整齐划一。
2、
论府兵制破坏的社会后果。
答案要点:一是中央禁军系统的地位日趋重要。
唐代中央军队分两部分,一是南衙十二卫系统统领的各京师轮番宿卫的府兵,另外则是北衙掌握的禁军系统。
唐前期的中央禁军主要有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六军,其中以左右羽林军地位最为重要,到唐后期,禁军发展到十军,其中以宦官控制的左右神策军地位最重要,各军皆置大将军。
二是募兵制的发展和藩镇势力的扩张。
随着府兵制的逐步瓦解,募兵制代之而起。
随着府兵制的破坏,开元时期,节度使势力急剧膨胀成为拥兵一地,兼有行政、财政等权的地方实力人物,其发展结果最终酿至\安史之乱\。
到了唐后期,藩镇势力已形成尾大不掉,\无地不藩,无藩不乱\的局面。
其发展结果是五代十国又一割据分裂局面的出现。
3、论北宋时期军事制度的改革。
答案要点:通过\杯酒释兵权\等手段,解除了原禁军统领和节度使的兵权,使节度
使成为有名无实的\官\一类虚职。
改革禁军高级指挥系统,废去原禁军最高统帅\殿产都点检\这一职衔。
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
这种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割保证了军权集中于皇帝。
在禁军兵力配备上,实行强干弱枝,内外相制的方法,即把禁军中京师的驻军与各地的驻军大约各占一半。
为防止将领掌握军权而实行兵将分离政策。
通过\更戍法\,对禁军采取定期轮换的办法。
也直接造成宋朝军队的战斗力不强。
\守内虚外\的战略部署。
宋统治者认为:兵变和民变是心腹之患,辽、西夏、金的侵扰不过是肘腋之患。
此造成宋将主要兵力集中于京师和内地,对辽、西夏、金则采取协退让的守势。
养兵政策。
凡遇大灾荒之年,即派人到灾区大量募饥民为兵。
宋为防止武将权重,还普遍推行重文抑武决策,武将的社会地位较低。
4、论西魏、北周时期\府兵制\的特点。
答案要点:第一、这种兵制即仿照鲜卑部落兵制,也吸取了中原兵制的一些内容。
兵
源最初仅限于贵族,后扩展至六等以上的一般民户。
在形式上,府兵制采用八部大人统兵的制度,设八个柱国大将军。
第二,有统一的军事指挥系统和较为严格的军事编制单位。
指挥系统和基本编制为驻国--大将军--开府--团--仪同府。
第三,府兵制在初期为兵农分离,但逐步有向兵农合一,寓兵于农发展的趋势。
府兵制实际实行的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征兵与世兵相结合的制度。
西魏、北周的府兵制兵源有保障,府兵不纳租庸调税、负担较轻,加以经常训练,故战斗力明显高于南朝的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