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以太网在变电站自动化测控保护装置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嵌入式技术在电力设备监测中的应用优势

嵌入式技术在电力设备监测中的应用优势

嵌入式技术在电力设备监测中的应用优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嵌入式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电力设备监测领域。

嵌入式技术通过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融合在一起,实现了电力设备监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远程化。

本文将从嵌入式技术在电力设备监测中的应用优势三个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首先,嵌入式技术在电力设备监测中具有高效性和精确性的优势。

传统的电力设备监测需要人工巡查和手动录入数据,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容易出现数据误差。

而嵌入式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自动监测和数据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传输到监测终端,大大提高了监测效率和数据准确性。

嵌入式技术通过多种传感器和数据采集模块对电力设备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状态,比如温度过高、电流过大等,从而可以及时采取措施维修或替换设备,保证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其次,嵌入式技术在电力设备监测中具有远程监控和控制的优势。

传统的电力设备监测需要人员亲临现场进行巡视和操作,不仅耗时耗力,而且风险较高。

而嵌入式技术通过网络连接,可以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监测人员可以通过远程终端获得电力设备的实时数据,并进行监测和分析。

当发现设备存在异常情况时,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系统对设备进行远程操作,比如关闭设备、降低负载等,从而保证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这种远程监控和控制的方式不仅大大提高了监测的效率,还降低了人员的工作风险。

最后,嵌入式技术在电力设备监测中具有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优势。

传统的电力设备监测主要依靠人工巡视和经验判断,无法有效地预测和预防设备的故障。

而嵌入式技术可以通过自动化的监测系统和智能化的算法,实现对设备的自动检测、分析和预测。

嵌入式技术可以根据预设的算法和规则,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分析,并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情况。

这种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监测方式不仅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还可以减少设备的故障率,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和更换设备的成本。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基于硬件协议栈的嵌入式以太网基础的实现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基于硬件协议栈的嵌入式以太网基础的实现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基于硬件协议栈的嵌入式以太网基础的实现摘要:嵌入式以太网技术作为一种信息交流模式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SAS)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首先介绍了嵌入式以太网在SAS中关于的电流应用情况。

然后分析SAS中基于以太网的协议层以及TCP与UDP之间的差异,UDP/IP由于其实时性而被选择作为变电站层与隔离层之间设备的交流协议。

然后提出一种基于硬件协议栈的嵌入式以太网的新的实现。

这种设计方案很容易实现,设计成本显著降低,开发周期短。

关键词:嵌入式以太网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硬件协议栈UDP W3100Α传统地说,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根据其功能的不同分为三个截然不同的逻辑层:变电站层、隔离层和网络层。

变电站层与隔离层通过通信总线连接,通常实施供应商特定的通信协议。

此外,引进基于微处理器的电子产品作为交换和保护设备使更换隔离层和网络层之间的各级总线成为可能。

1998年,世界通用的标准IEC61850被定义,同时达成协议以以太网作为变电站层总线的通信基础。

如今以太网越来越广泛应用于解决个人电脑与工业网络之间骨干应用程序高速交换信息的问题,此协议正是依据这样的事实而达成的。

如今,智能电子设备(IED)已经广泛应用于SAS的隔离层,嵌入式以太网技术也被引进智能电子设备中。

嵌入式以太网技术在SAS中的应用有两种模式:(1)每一个隔离层都有一个嵌入式以太网接口;(2)多个IED通过RS485/CAN总线连接,它们分别通过通讯管理单元连接到一个嵌入式以太网接口接入以太网。

由于大多设备都位于低电压SAS中的隔离层,通常安装在较低层中,所以很难引进实时操作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以太网通信协议。

本文提出了新的基于硬件协议栈的嵌入式以太网实现方式。

它需要的硬件资源较少且容易实现,能显著降低开发成本和缩短开发周期。

1 协议层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SAS中的协议层如表1所示,IEC60870-5-103和IEC60870-5-104协议在应用层使用。

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

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

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嵌入式以太网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模式,接着对嵌入式以太网传输模式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嵌入式技术; 以太网; 现场总线引言: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发展很快 ,现在新建的变电站绝大多数都采用了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很多老站也在改造。

与常规变电站系统相比 ,通信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关键问题。

最初是用 RS 485总线将保护设备连在一起 ,主从方式通信 ,这种方式较简单 ,但技术上缺陷很多。

后来各种现场总线技术被引入国内 ,由于其简单易用、组网方便、抗干扰能力强 ,很快被用来构成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站内通信网。

但随着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从以前的 35 kV, 110 kV等中、低压变电站系统向220 kV, 330 kV, 500 kV超高压大型变电站发展 ,现场总线的一些局限性也逐渐表现出来 ,不能满足超高压大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要求。

1嵌入式以太网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模式嵌入式以太网作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内部通信网络 ,有 2种应用模式: ①每个智能电子装置( IED)配置 1个嵌入式以太网接口 ,每个 IED作为一个以太网节点直接连到以太网上;②几个 IED通过 RS 485, MODBUS或现场总线等方式连在一起 ,然后用嵌入式以太网接口作为一个以太网节点连到以太网上。

从国外的应用情况来看 ,这 2种应用模式分别以 GE公司的 GESA系统和 GE — Harris公司的PowerComm系统为代表。

在选择嵌入式以太网应用模式时 ,本文主要考虑了如下因素: ①超高压变电站系统的二次系统一般都是基于间隔 ( bay)设计的;②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内部通信网的可靠性要求很高 ,要求可方便地构成双网结构;③成本问题;④产品向下兼容性问题。

以间隔为单元 ,将站内通信网设计为 2层 ,间隔以上用 10 Mbit /s嵌入式以太网构成站内通信的主干网络,该网络负责后台机、远动机等PC机和各间隔进行通信。

变电站自动化IED设备嵌入式通信模块的开发

变电站自动化IED设备嵌入式通信模块的开发

变电站自动化IED设备嵌入式通信模块的开发摘要: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IED(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是采集底层和监控设备信息,并将信息与站控层计算机交互的嵌入式装置。

随着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变电站对网络通信的要求越来越高,集成了嵌入式以太网的IED成为未来IED一种发展趋势。

与传统变电站网络通信系统相比,采用嵌入式以太网技术的变电站网络通信系统的网络带宽大大增加了,网络连接更加智能化,更容易与PC 机和广域网相连,实现变电站的远距离操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笔者针对以太网和现场总线相结合的以太网应用模式,提出了一种IED嵌入式通信模块的开发方法。

本文不仅给出了硬件结构图,还给出了部分程序。

关键词:变电站自动化IED ARM Linux Web服务器20世纪末兴起的IED在变电站自动化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IED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主要多用于底层来实现数据采集、监视控制与仪表计量、通信控制等功能,而上层应用由于对数据处理与存储能力、人机交互(HMI)、网络通信等方面要求甚高,一般都是由PC系统或局域网(LAN)的形式实现。

随着变电站IED、数字光电流互感器、数字光电压互感器、变压器及GIS等一次设备在线状态监测和变电站运行操作仿真等技术日趋成熟,以及计算机网络新技术在实时系统中的开发应用,使得变电站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走向集成化。

在基于IEC51850体系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过程层与间隔层、间隔层与变电站层之间的通信方式将全部采用标准以太网方式,采用TCP/IP协议。

本文接下来将对IED接入以太网的体系结构,IED的硬件、软件结构作详细的说明。

1 IED嵌入式以太网的体系结构变电站通信的局域网通常采用以太网,因为以太网是一种采用总线型拓扑结构的局部通信网,它的特点是:信道带宽高,误码率很低,具有高度的扩充灵活性和互联性,建设成本低,见效快。

IED接入变电站以太网的方式有很多种,有基于通信服务器的接入模式、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的接入模式等等。

嵌入式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案例探索

嵌入式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案例探索

嵌入式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案例探索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嵌入式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智能电网作为现代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开始逐渐引入嵌入式技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实际的应用案例,来探索嵌入式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首先,智能电表是嵌入式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典型应用之一。

传统的电表只能记录电能的使用情况,而智能电表则能够通过嵌入式技术实现更多的功能。

智能电表内部包含了嵌入式芯片,通过与电网连接,能够实时地监测电能的使用情况,并将数据上传到远端服务器。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等设备查看电能使用情况,从而实现合理用电,降低能源浪费。

同时,智能电表还可以通过与智能家居系统连接,实现自动化控制,比如在低电价时段自动开启洗衣机、电热水器等大功率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其次,嵌入式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智能电网的电力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中。

传统的电力监测系统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而且信息获取和处理的速度较慢。

而引入嵌入式技术后,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大大提高了监测系统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嵌入式传感器和智能节点的布置,可以实时监测电流、电压、功率等电能参数,并通过网络将数据传输到监测中心。

当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嵌入式技术能够迅速对故障进行识别和定位,提前预警,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此外,智能充电桩也是嵌入式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随着电动车的普及,充电桩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智能充电桩通过嵌入式技术,能够实现对电动车充电过程的全面监测和控制。

嵌入式传感器可以实时感知电动车的电量、温度等状态,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时段,智能充电桩可以自动调节充电功率和充电时间,有效地避免用电高峰期对电网的冲击。

此外,智能充电桩还可以与用户的手机等设备连接,实现远程充电、支付、预约等功能,提升用户的充电体验。

最后,嵌入式技术在智能电网中还可以应用于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管理。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的研究与应用1. 前言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保护手段之一,其作用是在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对系统出现故障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故障扩大并保护设备不受损坏。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变化,对继电保护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继电保护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嵌入式系统的出现为继电保护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为继电保护的快速、准确、可靠实现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和手段。

2. 嵌入式系统概述嵌入式系统是指以应用为中心,嵌入到产品或系统中的计算机系统。

它通常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性能高、可靠性强等特点,常用于嵌入到一些控制设备和网络设备中。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需根据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软硬件平台和开发工具,通过软硬件协同设计和优化,保证系统的功能实现、性能要求、成本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指标。

3. 嵌入式继电保护装置的设计嵌入式继电保护装置(以下简称继保装置)是基于嵌入式系统平台的电力系统保护装置,其主要目的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保护功能,同时满足各种要求和考虑。

继保装置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3.1 硬件设计继保装置的硬件设计需考虑各种应用场景和不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1 CPU和存储器嵌入式系统需要稳定、高效的CPU和存储器进行支持,以保证足够的性能和运行稳定性。

常用的CPU有ARM、MIPS等,常用的存储器有闪存、SDRAM等。

3.1.2 输入输出接口继保装置需要与电力系统的各种设备进行联通,需要有丰富的输入输出接口进行支持。

常用的输入接口有模拟量和数字量接口,常用的输出接口包括继电器输出、通讯接口等。

3.1.3 电源和防雷保护继保装置需安全可靠的电源和防雷保护,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避免损坏和误操作。

3.1.4 外壳设计继保装置的外壳设计需满足防尘、防水、防爆等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2 软件设计继保装置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程序设计和算法设计两部分。

3.2.1 程序设计继保装置的程序设计主要分为系统驱动程序、应用程序和用户界面三个层次。

嵌入式以太网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嵌入式以太网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信 息科 学 『l /
韩洪伟 昌军 胜 季 双 风

嵌入式以太网在变电站 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 阳钢铁 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动 力厂 , 安 河南 安阳 4 5 0 ) 5 04
摘 要: 阐述 了嵌入式 以太网技术在 变电站 自动化 系统 中的应用。网络通信层采用嵌入 式以太网作为 变电站网络层 的主 干网, 满足 了该系统对 网络通信的高带宽、 高稳定性、 高可靠性的要 求。 关 键 词 : 入 式 以 太 网 ;C / 嵌 T PI 议 ; 电站 自动 化站综合自动化 I 协议 , P 并且该协议具有 良 好的开放性 , 所以应用 () 1 每个智能电子设备 I D 都配置—嵌入式 Es 系统的 发展方向, 这就对通信的可靠 陛提出了更 于变电站内通信系统的嵌 ^ 式以太网高层网络协 以太网接 口, 将该设备作为一以太网节|直接连 高的要求 , 选择一个可靠 、 高效的网络结构 , 是解 议也大多选择T P P C / 协议。 I 到以太网上。 决问题关键。 以太网经过若干 年的发展, 技术 E 日 网络通信规约建立在 T P P C / 协议栈之上 , I 分 ()几个 不具 备 以太 网接 口的 I D通 过 2 E 臻成熟。 随着嵌 人 式以太网微处理器的发展, 嵌人 为三层体系结构。 R 22 8 或现场总线等方式连在—起, S 3/ 5 4 然后通过 式 以太网已十分便利地应用于变电站综合 自 动化 通信服务层建立在 T P P C / 之上, I 完成通信链 具有嵌 入 式以太网接 口的规约转换器 ( 通信控 系统。 路的建立和维护 , 通信服务层给上一层提供可靠 制器 ) , 将其作为一以太网节点连到 以太网上 ( 如 1 高压监控的网络体系结构 的端到端的通信服务。 国电南 自的 P 60 S0 0系统 ) 。 如图 1网络体 系大致分为三层结构 : , 站控监 服务原语层把规约层的原语调用转化为网络 对比这两种应用模式 , 从技术实现而言 , 二者 控层、 通信网络层和间隔设备层。 报文结构, 并通过通信服务层把数据发送出去。 在 都必须设计嵌 入 式以太网接 口, 本质上没有多大 站控监控层( 变电站层 ) 主要完成全站数据采 异种机的网络体系结构下 , 完成数据报文主机字 差别。 但从变电站 自 动化系统的电压等级、 具体配 集与处理、 断路器控制等监控功能。 整个 自 动化系 节顺序和 置以及成本考虑, 它们的适用范围 是有所不同的。 统可完成变电站“ 四遥 ” 等功能, 实现变 电站无人 数据对象服务层调用相应的服务原语完成客 从可靠性考虑 , 作为站 内 数据流的枢纽, 变电 值班或少 ^ 值守。 采用双柳 余热备用方式 , 主控 户和服务器数据库之间的同步刷新、 设备管理、 站内通信系统最好是双以太网冗余配置。 目 这样 , 即 通信单元负责管理全站范围的智能通信单元 , 收 录服务等面向应用的功能。 使—个网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整个变电站 自 动化 集各智能单元的数据送往调度主站 , 并把主站下 3 嵌入式网络管理 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然而 , 目前嵌 入 式以 太网每 发的控制命令分发到相应的采集单元;双机数据 电力系统 中, 变电站点多面广 , 变电站无人值 个节点的成本还较高 , 对中低压变电站 自 动化系 库通过网络同步刷新 ; 其备份方式既可以为主备 班 已 成趋势 , 要求变电站 自 动化系统应该有极高 统而言 , 若采用应用模式() 1, 则设计成冗余 的双 方式 , 也可并列运行。 的可靠f 生和可维护性 。 以太 网结构就不太适合; 若采用应用模式( ) 2, 则 通信网络层( 通信层 ) 是桥梁 , 联系变电站 内 新型高压监控系统支持基于 WE 方式的设 可以方便地设计皎兄余的双以太网结构。 B 部各部分之间、 变电站与调试控制中心之间使其 备管理。 实现对变电 站设备的在线管理 , 对采集数 对具体的应用而言, 尤其是在现阶段, 变电站 相互交换数据。主要完成各种设备通信功能及各 据的实时监测。 当运行设备出现异常时, 可根据用 中其它 I D ( E s比如完成电度J  ̄J 和直流监视等 if t t l 种智能设备、自 动装置等通信接 口 功能。负责管 户的设定自动发送 E a 或者手机短消息等报警 功能 的 ID ) mi l E s可能由其它厂商提供 , 这些 I D的 E 理、 收集本 间隔内智能设备 的数据, 送往站控层 ; 信息到指定用户, 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处理故障。 正 对外通信接 口 可能只有 R 4 5 S 8 或现场总线接 口, 接收站控层的控制命令 , 分发到相应的智能设备 , 常运行时, 可据用户的设置, 自 定期 动地向指定 电 没有嵌入式以太网接 口, 因此就无法直接连到作 同时可以通过相应的软件模块完成本间隔内的自 子邮件信箱发送设备运行 日 志等。 为变 电 自 站 动化系统 内 部通信网络的以太 网上。 动控 制功能 。 基于 W B的设备管理方式大大减轻了设备 在这种情况下 , E 必须设计一些既有多种通信接 口 间隔设备层( 间隔层 ) 完成线路、 电容器、 变压 运行人员的劳动,使得设备管理部门能够及时了 又有嵌 ^ 式以太网接 口的通信控制器,将站内一 器等设备现场控制、 监测及保护功能。 间隔通信单 解变电站运行信息, 对设备故障的处理也更加快 些无法直接连到以太网上的 ID 通过这种通信 Es 元与各智能设备之间通过 1M以太网传输实时 速有效 。 0 控制器连到以太网上。该通信控制器的应用模式 数据。 由于本网段内设备相对较少, 完全可以保证 4嵌 入 式自 动控制功能 实际上与应用模式() 2相同。因此可以看出, 在变 数据的实时陛。 随着计算机技术 和通信 网络技术 的发展 , 用 电站 自 动化系统中, 要把站内所有 ID 都集成到 Es 以太 网上, 使用应用模式( ) 2 则成为必然选择。但 由 于国际标准 I C6 80 E 15 的即将颁布, 所有厂家 的 I D 都应该具有标准的通信接 口, Es 并遵循统一 的协议。在此晴况下选择模式 1 也可以实现系统

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无缝通信体系结构

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无缝通信体系结构

且运用非常广泛的产品,其价格也十分便宜。
RTL8019AS 全面支持 IEEE802.3 标准,收发速率可
同 时 达 到 10 Mbit/s , 内 置 16 kB 的 SRAM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通
变电站层 网络层
远动主站
操作员站
工程师站
以太网 1 以太网 2
间隔层
间隔层保护 测控装置 1

间隔层保护 测控装置n n
LONWORKS/
以太网关 (规约转换器)
以太网关 (规约转换器)
CAN/ RS-485 等 IDE1 … IDEn
IDE … IDEn
图 1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嵌入式以太网的应用模式
网络层协议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 31 卷 第 9 期
电网技术
71
性,可在较长时间内适用,同时还要适应通信技术 的快速发展。IEC61850 标准采用分层分布式体系结 构及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使数据对象的自描述成 为可能,为不同厂家生产的 IED 之间实现互操作和 系统的无缝通信提供了途径。采用 IEC61850 标准, 所建立的基于以太网技术的无缝通信体系将成为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主要通信方式。
全球定位 系统
运动主站
操作员站
工程师站
以太网 1 以太网 2
网关 网关
光纤 自愈环网
网关 网关
以太网 1 以太网 2
线路保护 测控装置 1

线路保护 测控装置 n
母线 测控 1

母线 测控 m
变压器 保护 1

嵌入式以太网接口的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

嵌入式以太网接口的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

2 嵌入式以太网接口融入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的应用研究 2.1 具体应用分析
在现代化的电网建设过程中,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的建 设朝着更加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所以在嵌入式以太 网接口融入智能变电站系统的应用过程中也应当体现出这两 个方面的内容。通常来说,常用的应用模式可以从以下两个 方面入手分析。①在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的建设,可以将以 太网接口设置于设备的 IEDs 之中,并且使得 IEDs 设备充当 电力系统中的节点,同时使得 IEDs 能够与以太网相互连接 [3]。 ②如果在现实条件的约束下,IEDs 无法有效地与以太网进行 连接,那么就可以选择引入现场总线,从而使得设备进行连 接,同时还可以选择通信控制器作为重要的节点设备来与以 太网进行连接。虽然上述两种应用模式都是以嵌入式以太网 为主要接口的,但是在实际参数中,电压等级配置、其他系 统设置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应当从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的各项基本建设条件入手,从而 使得整个系统的运行更加稳定。但是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若 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为中低压,那么应用第一种嵌入式以太 网,以太网将会表现出明显的冗余特征,其整体的适用性较差, 所以可以选择第二种方式。除此之外,嵌入式以太网接口与 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的融合发展在现实应用中会存在着较多 的问题,例如,IEDs 设备的生产厂家不同,往往会存在着不 同的应用效果,如果在应用过程中单纯地以现场总线的接口 为主,那么 IEDs 将无法与以太网进行有效的连接,可以考虑 在整个线路中接入通信控制器,从而使得以太网中的 IEDs 都 可以实现集成效果。从整体上来说,嵌入式以太网接口与智 能变电站监控系统的融合发展需要结合变电站的实际情况进 行分析与选择。 2.2 嵌入式以太网应用的相关技术分析
Chang Xiang﹣yang

基于嵌入式以太网技术的保护装置的设计

基于嵌入式以太网技术的保护装置的设计

[ bt c] I r ue nws e eom c cm u r e y ret np tr ae i e o ,te r A s at n o cs e hm i o pt l o co l o bs O t r ir e r td a c f r o e ra p t i a m f d ln w k f s
UU Ja in—mi I n ,L U Hu—pn 2 HEN L ig ,C i (. ig i aPwr up opn, i a240 , h a 2 Su esUirt, ajg 106 Cia 1 Jns B hioeSplCm ay B hi250 Ci ; . ot at n ei Nnn 09, h ; a u n y n n h vsy i2 n 3 J g oeDsah g d r sco et , 蚰jg 1 2 , h a .i s Pwr i t i a ai Cn rN i 0 4 Ci ) n a u p cn a T n tn e n n20 n
[ 文章编号 ]62— 76 20 )1 00 - 5 17 90 (0 6 0 — 0 6 0
- D s no e yP oet n D vc ae n E e d d E h r e eh oo y I ' ei fR l r tci e ieB sd o mb d e ten t c n lg 1 g a o T
E e e d l. h t m tmo ue
[ e od ] e bd e t m t sbt o t ao ; o m n ao K yw rs m eddE e e; u s tna o tn cm ui t n h a i u mi ci
I 引言
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对保证 系统安全、 稳定和经济的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 用, 在技术实现上需要满足可靠性 、 选择性、 速动性和灵敏性 四个基本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 展, 电力系统保护装置已由传统的继电保护逐步向数字式保护演变。微机保护的广泛应用 , 为电力系统 微机保护与控制的综合 自动化奠定 了基础 , 使电力系统保护和控制功能为一体 的综合 自动化系统成为

嵌入式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案例探索

嵌入式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案例探索

嵌入式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案例探索智能电网是以嵌入式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电力系统,它通过集成传感器、通信设备和控制系统等信息化技术,实现了电能的高效管理、安全运行以及智能化控制。

本文将以嵌入式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案例为主线,探索其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首先,嵌入式技术在智能电网的电力设备监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嵌入式系统的应用,电力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到电网的运行状态,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监测。

例如,在变电站中,利用嵌入式技术可以实现对高压开关设备的温度、湿度等参数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电力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其次,嵌入式技术在智能电网的能源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嵌入式智能计量装置,可以实现对电网中各个节点的用电情况进行实时采集和汇总。

这样,电力公司可以准确了解用户的电能消耗情况,合理规划和调度电力资源,实现电力的有效供给和能源的合理利用。

此外,嵌入式系统还可以实现对电能质量的监测,包括电压波动、频率偏差等,及时发现并解决电能质量问题,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另外,嵌入式技术在智能电网的智能控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通过嵌入式感知设备和智能控制算法的应用,智能电网可以对电力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

例如,在智能家居中,通过嵌入式技术可以实现对家庭电器的远程控制和调度,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同时,在智能电网中,嵌入式技术还可以实现对电网的动态监测和调度,根据电力负荷的变化,及时调整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嵌入式技术在智能电网的安全保护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电网的安全监测和防护。

例如,嵌入式系统可以实现对电网的入侵检测和恶意代码的防止,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同时,嵌入式技术还可以实现对电网的数据传输加密和认证,保障电力信息的安全性和可信度,防范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

在实际的智能电网建设中,嵌入式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间隔层保护系统功能性研究

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间隔层保护系统功能性研究

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间隔层保护系统功能性研究
引言
 IEC 61850标准为数字化变电站奠定了标准化基础,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最主要的功能是实现装置的自我保护。

国内探索应用IEC 61850时却并没有首先从保护装置入手,主要是考虑到保护功能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配置的灵活性,使得对完全符合IEC 61850的保护功能的建模具有一定的难度。

 标准的互操作及功能自由分布特性要求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不同智能电子设备(IED)间能更灵活地协同。

本文在深入研究IEC 61850标准对保护功能建模的基础上,针对国内保护装置发展和应用的现状,提出一种适合国内电网结构及运行方式的数字化变电站过渡方案,并给出了基于该方案的间隔层保护系统设计方法。

 1 数字化变电站过渡方案
 就目前而言,采用智能化的一次设备(如电子式互感器及智能化开关等)、网络化的二次设备,以及符合IEC 61850通信规范、自动化的运行管理系统,是数字化变电站主要技术特征。

图1为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结构。

 图1 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结构
 鉴于我国对IEC 61850标准的研究和实践还处于探索阶段,国内电子式互感器技术的成熟度尚待考核,变电站过程层和间隔层的IEC61850实现应分步骤渐进实施。

针对该情况,提出一种现阶段的数字化变电站系统过渡方案,如图2所示。

 图2 数字化变电站系统过渡方案。

以太网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设计

以太网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设计

浅谈以太网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设计摘要:通信技术是变电站自动化的关键。

目前我国变电站自动化采用的通信网络种类繁多, 应用的规约各异。

在研究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nucleus 的基础上, 构建了以mc68332 为cpu, cs8900 a 为以太网控制器的智能电气设备以太网接入模块, 分析了现有通信协议iec60870- 5- 103 的实现, 提出以此作为变电站间隔层通信接口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方案。

关键词:变电站自动化;嵌入式以太网;应用模式;传输模式;abstract: communication is the key technology of substation automation.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embedded 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 nucleus, constructed by mc68332 cpu, cs8900 a as the intelligent electrical equipment ethernet access module of ethernet controll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of iec60870- 5- 103, proposed as a communication layer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between transformer substation substation automation system.key words: substation automation; embedded ethernet application mode; transmission mode;中图分类号:tm411+.4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发展很快, 现在新建的变电站绝大多数都采用了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很多老站也在改造。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嵌入式Web服务器的方案设计书与实现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嵌入式Web服务器的方案设计书与实现

嵌入式Web服务器的PC网关体系结构[6]作为现有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网络化的手段或许可以接受,但从严格意义而言,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嵌入式Web服务器,且因此而添加购置的PC机网关提高了系统的整体造价成本。

由嵌入式系统自身实现Web服务器功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嵌入式Web服务器,但若使系统中每一台嵌入式设备都具备Web服务器功能,一则Internet通信协议簇要求CPU的运算速度和存储器的存储容量较高,导致系统造价成本大幅度提高,再则每台嵌入式设备成为Web服务器接入Internnet 也无必要。

因此较为合理的体系结构方案是:系统中一台配置较高的嵌入式设备完成嵌入式Web服务器功能,其它配置较低的嵌入式设备完成数据采集和控制功能。

,或者反之将性,各种不同的标记如
基于以上思想,本系统中定义数据点标记用于在网页中嵌入动态实记后,从数据字典中查找该标记对应的
文件流中的标记,全部解读过程完成后,嵌入式
以上表明,通过自定义数据点标记实现变电站自动化系统Web页面中实时数据点的动态显示和控制,动态数据的网页嵌入设计与动态数据的Web服务器处理程序得以分离,处于一种弱耦合关联状态,这样,网页界面的调整不会Web服务器的程序设计,Web服务器程序的修改也与网页界面设计无关,整个嵌入式Web服务器设计具有了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页面中的一个,势必导致系统中所有
其中,为带参数的自定义标记,用于循环控制,
,该标记将被解读为二维数组变量标记。

解读提交信息后置值,然后下载至客户端开始运行,首先从中读取相应信息完成初始。

嵌入式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嵌入式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嵌入式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力系统是当今世界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其运行的可靠性和效率对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国家经济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嵌入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为电力系统的监测、控制以及智能化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这篇文章将探讨嵌入式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一、嵌入式技术在电力系统监测中的应用电力系统监测是保障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现代电力系统中有大量的电气参数需要监测,如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

传统的监测方法主要是通过手动测量和记录数据的方式,但这种方法成本高、效率低、准确性差。

嵌入式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

嵌入式设备可以实现各种电气参数的在线监测,并将所得数据实时发送到后台处理系统。

通过嵌入式设备的组网和互联,可以构建起完整的远程监测系统,实现对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全面监测。

此外,嵌入式技术还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中异常事件的实时检测和警报,对于运行安全和故障排除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二、嵌入式技术在电力系统控制中的应用电力系统控制是电网能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

现代控制系统需要对电力负荷和供电网络状况进行实时、精确的监测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快速、准确的响应。

嵌入式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系统控制实现了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例如,在电力系统中,“电网稳态与动态优化控制器”(SDO)是一种利用嵌入式技术构建的控制器。

SDO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预测和检测,及时响应电力网络中的电力失衡和其他异常事件,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同时,SDO还具有能量管理的功能,可以在满足供电要求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对电力系统进行最优的电力调度和管理。

三、嵌入式技术在电力系统智能化中的应用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是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智能化电力系统能够自动化高效地管理电力生产、输送和供应过程,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质量。

嵌入式技术在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实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智能电表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配电自动化中嵌入式技术的应用

配电自动化中嵌入式技术的应用

配电自动化中嵌入式技术的应用摘要:嵌入式系统能使配电自动化系统中装置的硬件电路和应用程序应用结构简化,产品性能不断提高,装置信息处理速度加快,功能扩展能力加强。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着重分析了嵌入式技术在高低压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嵌入式系统测控仪表微机保护一、配电自动化系统概况配电自动化是近年来电力应用技术为应对电力能源紧张局面等采取的新型技术,有利于不断提高供电能力、开拓电力市场。

实施配电自动化,能正确判断故障位置,自动隔离故障,自动恢复供电,将故障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大大提高了电网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了事故处理的效率,从而提升供电能力.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矿企业用电负荷的不断增加,企业的设备生产效率也不断的提高,对电力的需求也更加严格。

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是否稳定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目前,各单位的配电系统大多数是上世纪80年代初建成,大部分设备己经到了更新换代时期,维护检修工作量增大,事故分析难度增加,为快速排查恢复系统供电带来了困难。

高压配电的继电保护装置己经从传统的继电器保护单元发展到了目前各种功能齐全可靠的微机保护单元,低压配电也由传统的指针式仪表加电度表的模式发展到一体式测控仪表控制模式;但是,高低压配电系统的网络监控平台还停留在10年前的单机或者前置机的运行模式,导致配电系统运行速度不断下降,系统稳定性有待提高。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软件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在各种装备与设备上得到了广泛采用。

并随着嵌入式技术在高低压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不断运用,嵌入式技术己成为保证生产、降低故障率、快速恢复供电、提高配电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嵌入式系统的特点嵌入式系统是指操作系统和功能软件集成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中。

简单的说就是系统的应用软件与系统的硬件一体化,类似与BIOS的工作方式。

具有软件代码小,高度自动化,响应速度快等特点。

嵌入式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嵌入式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嵌入式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嵌入式技术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跨学科技术,也被称为嵌入式系统/软件。

它的核心是可编程的微控制器或微处理器技术,可以直接驱动和控制实际系统运行,将软件和硬件写在一起,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由于嵌入式技术可以直接驱动实际系统,它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最常见的应用是调控电力网中电力发电技术、发电政策和监控技术。

例如,可以通过嵌入式技术来建立电力网中的调度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电力网的供电状况,并根据实时的电力指标,辅助制定实时发电调度政策,进行负荷平衡控制和负荷抑制,从而达到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优化运行成本等目标。

此外,可以通过嵌入式技术,构建电力网控制器,控制电力系统中的发电、调度、功率传输等操作,并自动处理各种紊乱状况。

除此之外,嵌入式技术也可以用于智能电网,智能转联技术和点对点远程通信技术等。

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自动化网络通信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自动化网络通信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自动化网络通信研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意义:电力系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之一,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电力传输和配电系统的重要节点。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各级设备间的数据通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以太网是当前计算机网络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其速度快、稳定性强、传输距离远等优点使其在变电站自动化网络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嵌入式以太网技术,可以实现变电站中设备之间以及与外部系统之间的高速、可靠的数据通信,提高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效率。

本研究旨在探索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网络通信技术,研究系统通信协议、网络拓扑结构、数据传输速率等方面的问题,为变电站自动化网络的实现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系统架构设计:首先,根据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特点,设计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系统架构,包括网络拓扑结构、通信协议、硬件配置等。

(2)通信协议设计:在建立系统架构的基础上,研究并设计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通信协议,包括数据传输格式、协议标准、数据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3)系统性能测试:通过模拟实验和实际运行测试,测试系统的稳定性、数据传输速率、通信延迟、容错能力等性能参数,为系统应用提供保障。

(4)系统应用实现: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变电站自动化网络中,进行实际应用实验和调试,不断优化和改进系统性能和稳定性。

3.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1)对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自动化网络的通信协议进行研究并进行设计,实现与传统自动化系统的兼容,确保数据安全和可靠性。

(2)针对变电站网络的特点,设计网络拓扑结构和硬件配置,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通信速率。

(3)通过实际应用实验和调试,不断优化和改进系统性能和稳定性,实现变电站自动化网络中的高效通信和数据传输。

4. 预期成果和应用前景:预期研究成果:实现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自动化网络通信技术研究,在构建系统架构和通信协议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提高变电站自动化网络的管理效率和自动化水平。

嵌入式以太网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嵌入式以太网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维普资讯
仪器仪表用户
4 结论
仿真 曲线表明,用粒子群及其改进 的算法对模糊神经 网络控制 器的参数进行离线优化训练后 ,可以很好 的避 免系统 陷入局部最优 甚至发散的情况,并且模糊神经 网络控 制器在响应速度 、抗干扰能 力方面都优于常规的 PI D控 制。因此用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基本可 以实现对球磨机的控制。但 由于球磨机 工作过程中的不可测扰动 比 较 多,这些问题有待进 ~步解 决。@
摘要 :本文介绍了在变电站 自动 化系统 中以 AR 7微处理器 L C 2 2和实 M P29 时嵌入式操作系统 u OS 【 C - 为开发平台,设计通过以太网控制芯片 R L 0 9 l T 8 1 实 现 变 电站 自动 化 系 统 中 的 网络 通 信 。
关键 词 :嵌 入 式 系 统 : ARM;以 太 网 : 实 时 操 作 系 统 : 变 电站 中 图 分类 号 : TM7 34 文 献 标 识 码 : B
作者声明: 自 愿将 本文稿 酬捐 为 “ 仪器仪表用户杂志爱心助学基金”
文章编号: 1 711 4 ( 0 7 0 ・ 0 5 0 ・0 12 0 ) 10 4 - 2 6
嵌入式 以太 网在变 电站 自动化系统 中的应 用
曹 燕 , , 鲍远慧 张 一 , 锋2
( . 肥工 业大学 电气学 院 ,合 肥 2 0 1 ;2 解 放军 炮兵 学院 四 系 ,合 肥 2 0 3 ) 1合 309 . ) 3 0 1
肋 豫 曼
Ap l a i n o mbe d d t e e pi t f e c o d e e h m t
l s bs a i s t n u t ton ys em
CA0 Ya 一 n , BAO , Yu n- ui.ZH ANG ng a h F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处理实时任务时就能有效地使用高速中断程序 % 在 "%&&’( 外围扩展了 $./)*)012 串口芯片和 "3%4(35 的 6*78 .1 以太网接口芯片 ! 与测控装置的 主控单元 0!9 通过串口通信 ! 然后将信息通过以太 网接口上传 ! 从而实现了嵌入式以太网系统 ! 其系统 框图如图 ) 所示 " 源于拥有严格的代码库和强大的 处 理 能 力 ! 使 得 "%&&’( )*** 浮 点 数 处 理 性 能 十 分 卓越 " 这种设计更减轻了主控单元 0!9 的负担 ! 提 高了网络传输的性能 &:’% "%&&’( 这些特点和系统的 这种设计使得它不仅经济性上比 7- 位及 :) 位处理 器相比更为突出!而且完全满足 测 控 装 置 实 时 多 任 务的传输要求 %
本文根据测控保护装置实时多任务传输的特 点 ! 将嵌入式以太网芯片集成到测控保护装置中 ! 从 而 实 现 了 智 能 电 子 设 备 " !"# # 接 入 以 太 网 和 !"$ %&’() 对通信接口的要求 $*+%%&
*
*,&
通信网络和传输模式选择
嵌入式以太网的构成 按 !"$ %&’-) 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划分为 . 层$%%! 过程层包括断路器 ’ 隔离开关及电压互感器等二次 设备 ! 它们与测控装置相连 ! 将基本的开关量和模拟 量传输至间隔层的测控装置 & 每个测控或保护装置 上都通过配置一个嵌入式以太网接口直接连入局域 网 & 以间隔为单元 ! 间隔以上的 */ 0 嵌入式以太网 构成站内通信的主干网络 ! 见图 && 从而 ! 装置之间 可以实现数据直接交换 ! 装置和变电站层之间也实 现 了 保 护 和 控 制 数 据 的 交 换 ! 满 足 了 !"$ %&’-) 对 多层通信接口的要求 &
理器 的 嵌 入 式 系 统 而 设 计 的 开 发 系 统 ! 它 可 运 行 在 ,A$ 兼容机上 % 动态 0 语言具有编译 ( 装载 ( 调试 的 功能 ! 支持汇编和嵌入式汇编 % 之所以 叫 动 态 0 语言是因为它不仅传承了 0 语言的许多特性 ! 更有 实时多任务的内核 % 动态 0 语言与普通运行于 !0 机或 9B,/ 环境 下的标准 0 语言有所不同 % 其改进是为了帮助用户 编写更为可靠的嵌入式控制软件 % 如果不对标准 0 语言做任何改动 ! 是不能够将其应 用 于 嵌 入 式 环 境 中 的 % 标 准 0 语言的 许 多 规 则 不 适 于 嵌 入 式 系 统 的 开 发 ! 动 态 0 语 言 在许多功能上都有所提高 ! 下 面列出其中的一部分 % !" 函数串 ! 这是一个动态 0 语 言 特 有 的 概 念 ! 它允许在一个或多个函数中包含特殊的代码块 % 当 程序执行到指定的函数串时 ! 将执行该串中所有的 代码块 % 函数串支持软件的初始化 ( 数据恢复以及 其他多种请求任务 % #" 协语句 ! 可以实现在一个程序中模拟多个并 发事件 % $" 公有函数 ! 允许在一个程序中模拟协作事件 % %" 部分声明支持单个程序中的抢先事件 % &" 动 态 0 语言中 的 中 断 关 键 字 允 许 程 序 员 使
第 *( 期

雷 ! 等 ( 嵌入式以太网在变电站自动化测控保护装置中的应用 站 自 动 化 系 统 通 信 网 络 # B $A 电 力 系 统 自 动 化 ! C++* ! CD %*E &(:$ F :&A
第 *- 卷第 @) 期 *%%- 年 @) 月
电 力 自 动 化 设 备
+,-./01. 234-0 56/378/139 +:61;7-9/
<3,=*- >3=@) 7./=*%%-
嵌入式以太网在变电站自动化 测控保护装置中的应用
程 雷@ !郭 伟 @!刘超君 9
"@,东南大学 电气工程系 !江苏 南京 9@))Q%# 9,重庆市电力公司 江津供电局 !重庆 5)99%)$ 摘要 !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系列标准 !"$ %@’-) 目标在于提高产品间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 ! 建立 无缝的通信体系 ! 基于这一标准的嵌入式以太网技术成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发展的趋势 % 提出了 基于 ;<==>? 9))) " #RI<G>E $ 的嵌入式以太网在装置上实现方案 ! 给出了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变 电站通信网络结构 !;<==>? 9))) 的系统结构 ! 以及该方案的硬件系统和软件设计 % 该方案满足了 !"$ %@’-) 对通信接口的要求和装置实时多任务通信的特点 ! 同时提出了具有兼容性的嵌入式规 约转换的思想 % 实际运行表明该方案可行 % 关键词 !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 通信网络 # 通信协议 中图分类号 ! #0 S% +23 T@@,@ 文献标识码 ! U 文章编号 ! $%%& ’ &%() "*%%- #@) ’ %)-Q ’ %. 冲突率上升 ! 采用了交换式集线器和合理的传输模 式 ! 使以太网的网络传输实时性得到保证 & &,1 传输模式的选择 在嵌 入 式 以 太 网 中 ! 使 用 2$3 ! !3 协 议 来 实 现 !"$ %*’(4 所定义的抽象通信服务接口到通信 网 络 的映射 & 2$3 ! !3 协议具有强大的异种机互联能力 ! 它实际上是一个协议组 ! 通常分为 5 层 ! 分别对应于 !67 ! 76! 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 ’ 网络层 ’ 传输层和 应用层 & 2$3 ! !3 的传输层提供 8#3 和 2$3 两种类 型的服务 ! 其中 8#3 是 一 种 无 连 接 的 协 议 ! 即 通 信 双方传送时不需事先 ( 握手 ) 确认 ! 而是直接传输 ! 具 有快速 高 效 的 特 点 & 故 8#3 适 合 于 传 输 实 时 性 要 求 较高的少量数据 ! 如 开 关 量 和 一 些 模 拟 量 & 8#3 采用分组广播方式 ! 实现一对多的传送 ! 更可以减少 网络流量 !避免广播风暴 $*%& 2$3 协议是面向连接的 协议 ! 需要实现建立 ( 握手 ) 连接 ! 故可靠性较高 ! 适 合传送实时性要求不高的信息 ! 如文件 ’ 报告 ’ 记录 之类的大块数据 & 故 本 文 选 用 以 8#3 " 2$3 相 结 合 的 传 输 方 式 ! 以 8#3 的分组广播为主 ! 以 2$3 面向连接的传输方 式为辅 &
变电站层 局域网 间隔层 测控装置 @ 站控层设备 @
*
站控层设备 !
*
测控装置 !
9
9:*
嵌入式以太网的实现方案
图 @ 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通信网络
பைடு நூலகம்
A>B:@ 2CD EFGGHI>E<?>FI ID?JFKL FM 6N6 =<ODP FI DG=DPPDP "?CDKID?
间隔层与变电站层之间的通信用以太网方式直 接相连 ! 取代了当前的现场总线方式 ! 减少了通信管 理单元 !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 以太网的带宽达到 &) 0!可承受较大的网络负荷 ! 为防止网络节点过多
收稿日期 ! *%%- ’ ). ’.) # 修回日期 !9))- V )- V 95
硬件系统 嵌入式系统中核心的 $38 采用 ;<==>? 9444 微 处理器 ! 专门为嵌入式应用而设计 & 它有 ’ 位数据 线 !@% 位地址线 ! 采用分段寻址技术 ! 寻址空间可达 到 @ 0& 它的指令集非常简洁 ! 而且存储器的接口设 计 允 许 最 大 限 度 地 使 用 内 存 带 宽 !其 运 行 速 度 在 ’ 位总线微处理器中处于领先地位 & ;<==>? 处理器简 单 的 串 行 @4 针 编 程 接 口 替 代 了 在 线 仿 真 器 和
用 标 准 0 语言编写中断服务程序 % ’" 动态 0 语言的特征之一就是允许程序员最大 限度地使用扩展内存 % 它支持微处理器内的 7 $ 地 址空间!由内存管理 单 元 对 这 些 地 址 空 间 进 行 分 段 % 一般 由动态 0 语言实现内存管理 ! 但有时也由 程序员自己控制 % 动态 0 语言的 优势体现在它带有许多函数库 ! 并且全 部 为 源 代 码 形 式 % 这 些 库 支 持 实 时 程 序 编 制 (芯 片 级 , ! #!并 提 供 标 准 串 和 数 学 函 数 % 动 态 0 语 言 还 支 持 各 种 网 络 协 议 # 如 CDD! ! ED! ! !!! ! ,F$! 等 $! 提供 1#0G2D 级 的 D0! ! ,! 编 程 ! 有 关 D0! 和 9<! 等 服 务 函 数 封 装 在 H@I(@J;4’& 函 数 库 内 !用 户 无 需 与 底 层 的 硬 件 打 交 道!简 化 了 网 络 程 序的开发 % 动态 0 语言的一大特点是协作多任务的支持 ! 有效满足了可控装置对信息传输实时性的特点 % 协 语句 #@KL(%(3?3>(L $ 允许采 用 时 间 片 轮 转 的 方 法 ! 允 许在单一程序中模拟并行进程 ! 每一进程等待执行 时让出 0!9 控制权以实现协作多任务的实现% 当 某 任 务 处 于 等 待 执 行 时 !"%&&’( 可 执 行 其 他 满足条件的相关任务 % 协函数 #@KMN>@(’K> $ 允许单一 程序 模 拟 多 任 务 进 程 ! 与 协 语 句 不 同 的 是 ! 协 函 数 可 实 现 参 数 的 传 递 !并 能 返 回 计 算 值 !使 编 程 更 灵 活 % 使用协语句和协函数组合的结构 !结合相关 D0! 和 9<! 函数 ! 可实现以太 网 内 并 行 多 任 务 的 传 输 % 对测控装置中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信息#如保护跳 闸 $要 求 优 先 传 送 的 !在 测 控 的 主 控 单 元 代 码 中 算 法加以保障 ! 然后以太网使用 9<! 无连接服务对其 高速传输 ! 仍可保证相关信息实时优先传输的要求 % ););) 嵌入式 ,20 -76O* 规约转换 ,20 -76O* 目标是建立一个具有互操 作 性 的 无 缝通信体系 ! 但它是一个并未定义具体实现方式的 宽 泛 的 标 准 ! 国 内 并 未 有 成 熟 的 基 于 ,20 -76O* 标 准的变电站自动化产品 % 由于基于 7*: !7*+ 规约产 品应用比较广泛 ! 现在全部从底层重新设计显得既 不经济又不现实 % 故在嵌入式以太网通信系统上实 现这一规约转换的功能 ! 而不对主控单元及下层设 备相关信息进行改动 ! 相比之下更为可行 % ,20 -76O* 定义的逻辑节点有 6* 个 ! 基于公共 数据类和兼容数据类的定义更加复杂 % 不过对于单 个装置而言 ! 它所需传送的数据量或节点类型必定 是有限的 ! 对于 "%&&’( 可扩展至 7 $ 的存储空间而 言还是绰绰有余的 % 当然 ! 现场一些节点的信息量 可 能 ,20 -76O* 并 未 定 义 ! 但 按 照 ,20 -76O* 的 命 名规则 ! 可自定义扩展的兼容数据类 % 对未来可能 需要增加的输入量 ! 只需添加相应代码 ! 增加相应的 逻辑节点或数据类即可 ! 其可扩展性十分灵活 % 规约转换单元可内嵌于程序代码段 !直接在 M4%LP 内调用 ! 处理和传输的实时性都有所保证 ! 其处理过 程如图 : 所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