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保障制度构想

合集下载

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创新

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创新

四是 以人为本 , 做好培养衔接工作。 对于高中阶段入党积 工作的党员教职工和离退休老党员的工作指导。 极分子 的有关材料, 要及 时接转、 细审核并继续 培养, 仔 做到 早发现 、 教育、 早 早培养, 有效推 进在大学低年级中发展党员 工作 。 保持高中与高校、 专科生与本科生、 本科生与研 究生、 高 校与社会发展党员工作的连续性 , 做好入党培养考察有关材料 提高高校学生党 员发 展质量, 为我 党培养更 多优秀的大
发展对 象在一定范围内公示一周; 开好接收预备党 员的支部大 教育, 积极开展牢记身份、 发挥作用、 服务社会、 报效祖国的集 会, 要对发展对 象能否入党进行充分讨论 , 出积极中肯 的意 中专题培训 。 提
见和建议, 并采 取举 手或 无 记 名投 票 的方 式 进 行 表 决 。 讨 论 在
结语
的转移衔接工作, 出现 问题要及 时沟通和解答 , 并根据实际情 学 生党 员 , 高 校 党 建 工 作 的重 要 而艰 巨 的使 命 , 是 我 党 能 是 也 况妥善处理。 要重视并加强党员组织关系保留在学校的毕业离 否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 在发展党 员工作中, 只有 以改革创新
③ 甘 桂 阳, 凌凌 :“ 形 势下大学生党 员质 量状 况的 谢 新
校建设, 校党委对各级党校教学计划、 教学 内容、 用教 材和 京教育 ( 使 高教 版 ) 2 0 年第5 第1 ̄1页。 》, 0 7 期, 7 8
党务 干部的作用, 创新培训方式和渠道提高党 校培训质量, 重 调 查与思 考 ”,《 学校 党建 与思 想教 育 》,2 0 年 第4 , 09 期
思 想也 异 常 活 跃 , 这 种 情 况 下, 何 使 大 学生 党 员发 展 工作 在 如 随着 高校 改革 的不 断深 入 , 校 党 建 工 作 面 l 许 多新 高 庙着

北京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障问题研究-2019年教育文档

北京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障问题研究-2019年教育文档

北京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障问题研究中国的医保种类繁多,主要分为:一是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职工医保);二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保);三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四是大病医疗保险;五是公费医疗。

2008年10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为大学生纳入全民医保的范畴奠定基础。

2010年7月人保部发出《关于做好2010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明确将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

2011年北京市社会XX 局发布《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社会保障发展规划》,规定2012年元旦起,取消北京市级公费医疗。

公费医疗时代正在逐步离我们远去,然而,在新老制度交替的现今,北京大学生的医疗报销方面依旧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

一、北京大学生医保政策的今昔对比根据劳动保障部资料,中国公费医疗制度建立于1952年。

北京市大学生所享受的公费医疗,政府承担80%,直接划拨给学校,剩下的20%由学校和学生负担,学校视自身经济情况,决定全额或部分报销。

经费由国家财政按照计划内招生人数统一拨发,而这部分补贴不包括自费生和扩招、高职高专生。

2012年1月1日起,在北京的在校大学生的医疗保障由过去的公费医疗转变为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北京地区也称为“一老一小”)。

新制度的出台克服了公费医疗存在的诸多问题,然而由于政策初步实施,未能全部落实。

例如,个别公立院校现在依旧是采用公费医疗的方式,报销手段仍较为繁琐;并且,面对新的制度,一部分习惯公费医疗报销方式的北京大学生并不能马上适应。

因此大学生的医疗保障依旧存在着不少问题有待解决。

二、公费医疗时期北京大学生存在的看病困难(-)公费医疗时期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势在必行改革之前,北京高校基本上是公费医疗辅之以学生自愿参保的商业险。

笔者就全总直属院校进行了实践调查,发现了公费制度下学生生病报销的各类问题:1. 报销形式存在很大的局限,为在校学生带了诸多不便公费医疗只能报销一些特定的药品以及北京市的几家指定的医院。

大学生保障制度

大学生保障制度

目前,中国各类高等学校余所,在校学生约万。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万人,比年增加万人。

但全国平均就业率不足,仍有一部分大学生未能就业,他们生存的境况很是尴尬,而针对大学生的社会保障又很缺乏。

一、中国大学生尴尬的生存现状及其弊端中国大学生的生存权利得不到法制意义上的任何保障,所以他们的生存只能在制度之外去挣扎。

我国现在大学生社会保障的现状:(一)医疗保障现状我国现有高校公费医疗制度根据各地形势和学校具体情况, 一般由政府承担大部分,其余少部分由学校和学生共同承担。

随着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及重大疾病的增加, 公费医疗费用已不能满足大学生需要,高校公费医疗费用严重不足。

由于免赔额的限制, 平常花费几元或几十元医治小病的费用无法报销, 大、重病又无力保障, 从而造成了小病费用累加成较高消费额却无法报销的现象, 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医疗保障。

贫困大学生有病不医,造成恶性循环,因为经济困难,贫困的大学生们小病忍着,该就诊的不就诊。

(二) 基本生活保障现状当前, 在校大学生的生活保障, 主要来源由家庭提供, 同时也存在助学金、奖学金和银行的助学贷款等辅助方式, 还有极少一部分受到社会上有经济实力的个人、企业单位、社会机构等的资助, 但这部分力量非常的小, 受到资助的大学生范围也非常狭小, 部分特困生甚至要通过长期打工兼职来保证基本生活。

同时, 学校的助学经费有限, 解决面窄, 而银行助学贷款和社会助学捐款具有商业和慈善性质, 存在较多的条件限制以及还款纠纷等经济利益问题, 贫困大学生受惠面十分有限。

(三) 就业保障现状我国实行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以来,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分配政策彻底废除, 随之带来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而最近几年严峻的整体就业形势, 使大学生也面临着失业的困境。

年的金融危机,一些企业和单位,精简员工和编制,甚至取消了一些校园招聘会,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恶化。

为此, 国家扩大公务员招收比例, 这可以说是针对大学生就业保障的一项政策, 但数量毕竟是有限的。

当前中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研究——以江苏大学为例

当前中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研究——以江苏大学为例
度 得 到 一 些保 障 。 【 关键词 ] 大学生 医疗保险制度 问题 建议
当今 中国大 学生医疗保 险制度的现状 大学生 医疗保 险在社会 医疗保险制度 中 占据重要地位 , 是大学 但 生作为 一个 特殊 的群体, 医疗 保险一 直是我 国医疗 保险体制 中的薄 其 弱环节 , 管保 险行业 已经认识 到 了他们 的保 险需 求, 社会认 识不 尽 但 足、 政府 关心程 度较低 、 国家政策 不完善, 建立健 全的大学 生社 会医疗 保险制度将 是解决我 国大学生医疗 问题 的根本途径 。 目 , 国的大 前 我 学生 医疗保 险制度 已经进入过渡 与转 型期 , 大学生医疗现状 中存在 的 种种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二、 江苏大学 目前实施的医疗保险政策以及问题分析 在此项 大学生 医疗保 险制度 的调查 研究 中, 我们特 别对江苏大学 进行 了重点调查 。江苏大学 的医疗保 险制 度是按 照江苏 省以及镇江市 的制 度严格 执行 的。缴 费标准 是每人每学 年 20元 , 中学生个人 承 0 其 担5 O元 , 财政 补贴 10元。住 院方面 ,0 元 以下 自付 ;0 元 以上一 1 5 30 30 万元 ( l 含 万元 ) 医保 基金补 偿 7 %; 万元 以上一 3 , 0 1 万元 ( 3 含 万元 ) , 医保 基金补偿 8%; 万元 以上部分 , 0 3 医保基金补偿 9 %。参保是 由学 0 校在新 学年 开学时代收 、 代办。这充分考虑到 了学生的利益 , 也给学生 减轻 了不少负担 , 方便了大家 , 得到 了学生的一致赞扬。学校严格按镇 政 发( 0 7 17 、 医保 (0 7 2 号 、 医保(0 9 2 20 )1号 镇 2 0 )0 镇 20 )9号等镇江市社 会医疗 保险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这些文件给大学生医疗保险提供了制 度方 面的支持 , 之有法 可依 , 使 有理可循 , 更制度化同时不失人 性化 。 经过调查 研究江大校 医院 , 我们发现学 生对校医院 的满意 程度较 低, 这是 由多方面 因素 造成的 。大学 生大部分在校期 间总会 有一点小 病小痛 的 , 一开始大 家都 比较喜欢去校 医院就诊 。一方 面因为校医院 距离学生公 寓较其他 医院近 , 另一方 面校医院的药 比较便宜 不至于给 学生的生活造成太大 的负担 。但是久而 久之大家有时宁愿选择去校外 的医 院就诊 , 造成这一 现象是有许 多原因的。首先是校 医院的医疗水 平有限 , 冒等常 见的病痛是可 以治好 的, 感 但是一些 比较棘手 的病痛很 难彻底治好 。这不仅 与校 医院医疗设施不 足有关还与 医生 的水平有 限 有关系 。其次 , 医院的] 作人员服务态度不好 , 校 - 这也是很多学生对校 医院望而却步 的原 因。另外最重要 的原 因是校 医院的药 品虽然便宜但 是疗效 差 , 往往一个 感 冒要拖 到两 个星期才能 见好 。大学生还是有一 定 的课业 负担的 , 一个感 冒如此 费神 , 费这么多 的时间实 在是不值 浪 得 。经 过调查我们 还发现 , 医院的环境 以及药 品涨 价等一系列 的问 校 题, 也是学生们 比较 关注的 。在此 , 希望校医 院能够 改善医院 的环境 , 提高1 作人员 的服务意识 , 二 让它真正的为广大学生 服务 。 三、 其他高校所实施的医疗保险制度的状况分 析 目前, 国对高校在 校学 生的医疗 保障没有 统一标 准 , 我 一般 而言, 军 事 院校和少 数师范 院校 的医疗保 障 比较好, 京等少数 地区有一定 程 北 度的保 障 , 其余大 部分 院校的情 况都 不尽如人 意 , 特参考了北京 大 我们 学的 医疗保 险制度 。该校享 受公 费医疗 待遇的学生符合 公费医疗管理 规定 的医疗 费用其个 人负担 比例为: 在校 医院住院或经 校医 院按规 定 手续转往合 同医院和非合 同医院住 院, 其医疗 费用 年度内支出在 100 0 0 元( ) 含 以下的部分, 个人负担 5 10 0 以上的部分, %;0 0 元 个人负担 3 急 %, 诊 留观住 院的病人, 其住院前 7 日内的留观费用与住院医疗费用合并计 算。 从 其他大学 的公费保 险制度 的一些数据 来看 。根 据规定, 由国家 承担 住院医疗费用 的5 一 8%, O 0 剩余部分 由学 生承担。根据《 1 2 世纪人 才报 》 的一组调查 显示, 门大学学生 挂号费 5元, 厦 药品免费; 西财经 江 大学 : 负担 9 %; 学校 0 中国地质大学 ( 武汉校区 ) : 校方负担 9 %; O 河北师范 学:0 1 %报销 ( 范类院校 ) 0 师 等等 。可 见 各校 的公费医疗一般承担了学 生在 校医疗 费用的 5%一9 %, 0 O 学生 自费负担 的比例较低 。 四、 国外典型国家大学生医疗保 险制度浅析及借鉴 ( ) 外 大学 生 医疗 保 险制 度 对 比 一 中 外围发达 国家的社会保 障体系 已经相 当的成熟 。纵 观欧美 、 本 日 等高等教育发达 国家 , 几乎都实行 的是全 民性医疗保险 。即便是 印度 、 巴西等一 些 与我 国经 济发展水 平相 当的国家 , 在建立 “ 民性 医疗保 全 险” 的理念下对大学生也都有较为完善的医疗保 险制度 。 虽然我 国目前 的大学生 医疗制度在一段时 间内对 高校建设及保 障 广大 师生 的身体健康发 挥过巨大作用 。但 是随着社会经 济的发展 , 现 行 的医疗制 度的弊端 日益显 现 , 给社 会 、 府还有 大学生带来 诸多 困 政 扰, 如医疗费用增长过快 , 浪费严 重等 问题 。随着高校 的扩招 和学生数 量的增大 , 大学生患严重疾病或意外伤亡率呈逐年上升 的趋势 , 由此 给 高校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因此 我们必须 也有必要充分借鉴 国外 大学生 医疗保险制度的成功经验 , 同时结合 我国 自身的国情 , 来逐 步建立 和完

大学生自主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和保障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大学生自主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和保障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6中国科教创新导刊中国科教创新导刊I 2008N O .35C hi na Educa t i on I nnov at i on H er al d科教创新1大学生自主科技创新活动的意义大学生自主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生群体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学校的组织引导下,依靠老师的指导帮助,自主开展的一种科技学术活动。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的民族之林”,大力提高民族的创新素质成了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培养创新性人才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大学生是21世纪科学技术的掌握者、运用者和创造者,提高大学生的科技素质,造就跨世纪的优秀科技人才,成为高校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大学生自主科技创新活动具体表现在参与学校科研课题研究、科技开发,参与新产品开发、创业设计等;参加各类顶尖的科技创新竞赛,如数学建模赛、省电脑软件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1]。

科技创新活动的有关科学研究、发现及创造发明是一个需要充分发挥创新精神的过程,也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

学生在开展自主科技创新活动时,往往涉及的不只是某一门学科的知识,这就促使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为了完成课题而学习相关专业的有关知识,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由单一向全面转变,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同时,通过参加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可以使学生从中学到很多书本和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合作能力、沟通交往能力、创新思维和发明能力、动手能力等等,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学生工作中,我们认识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巩固和深化专业知识需要实践。

反过来,通过实践检验理论,能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社会发展需要动手能力强且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知识的日新月异,迫切需要我们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

中国大学生就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大学生就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大学生就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中国经济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劳资关系矛盾日益突出,而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劳动合同法》应运而生。

其旨在平衡劳动劳动关系中双方的力量对比,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但是,作为新生代劳动者的大学毕业生,其就业权益仍会受到侵害,这不仅源于用人单位用人理念、大学生自身素质、高校就业指导等方面的问题,还源于《劳动合同法》对大学毕业生的保护薄弱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1 大学生就业的劳动合同问题《劳动合同法》的颁布解决了劳动者就业中的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而大学生作为劳动者中的一支生力军,其就业中存在的一些隐性问题并未得到实质上的解决。

1.1 用人单位问题1.1.1过分关注文凭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

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

1.1.2就业歧视严重我国现阶段各行业及企业存在隐患及显性的就业歧视现象比较严重,严重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

中国现有的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中,被明确禁止的歧视种类太少,无法调整和应对现有劳动力市场上最新出现的一些歧视,如身高歧视、年龄歧视、健康歧视等。

1.1.3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

1.2 高校就业指导存在问题高校就业指导缺乏专业性,就业指导工作没有规划。

学校以就业信息提供为主的就业指导方式,不仅很难满足学生的择业需求。

而且其缺乏规划,无法有效地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职业市场的变化,提高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定向意识,引导其对自己进行评价,通过自我评价确定适合的职业种类。

1.3 大学毕业生自身的问题1.3.1诚信问题由于整个社会用工存在过分重视学历的趋势,因而,大学生对于相关证书的追求可谓趋之若鹜。

有些大学生伪造证书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这就对大学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损害,整个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度相对降低。

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现状研究——以石家庄为例

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现状研究——以石家庄为例
大 学 生 医疗 保 险制 度现 状 研 究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以石 家庄 为 例
杨宏 耿树 海 王 晓曦 ( 河北交 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 : 随着我 国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深入发展和一系列相 关 进行 宣传 和推 广 之际 , 很多 大学 生会 把 大学 生 医保和 商 业 政 策 的 推 出 ,大 学 生 作 为 一个 重 要 的社 会 群体 被 纳 入 了城 镇 居 民基 保 险混 为一谈 , 认 为 自己 已经入 有 医疗 保 险。 本 医疗 保 险 的范 围 。 本 文 结合 几 年 来 大 学 生基 本 医疗 保 险 实 施 的现 3 石家庄市大 学生参加城镇居 民医疗保 险相关对策 状, 对 大 学 生 基 本 医疗 保 险制 度 进 行 分析 , 就 目前 存 在 的 问题 提 出相
在 向新生 发放 入学 须知 时 , 可 以包 含 医保 的相 关 内容。 并作 为大学 生门诊 医疗 基金。大学 生普通 病种 门诊 医疗 先 , 其 次 , 学 校 可 以通 过举 办知 识讲 座 、 竞赛 等活 动 , 提 高 大学 费起 付标 准 为 2 0 0元 ; 基 本 医保基 金 支付 比例 为 5 0 %, 累 可 以根据 大学生 的特 点 , 利 用网 计 支付 限额 为每 年每人 8 0 0元 : 支付 限额 以上部 分 , 基 本 生预 防疾病 的意识。最 后 , 络 、 电视 媒体等 进行宣传 , 从根 本上提高 大学生 的参保率。 医保 基金 不予 支付 。住 院 医疗 费起 付标准 为 : 一级 医疗 机 3 . 3 提 高校 医 院 的 医疗 水 平 高 校 应 该 加 大 医 疗 投 构( 含 社 区卫生 服 务 中心 ) 4 0 0元 ; 二级 医疗 机 构 6 0 0元 ; 入, 提 高校 医院 的 医疗 技 术和服 务水 平 , 让学 生 享受经 济 、 三 级医疗 机构 9 0 0元 。 便 捷 、 优 质 的 医疗 服 务。校 医 院应该 承担 起疾 病预 防 的责 2 石家庄 市大学 生参加城镇居 民医疗保 险存在 的问题 通 过各种 形式 向在校 大学 生宣传 疾病预 防知 识。同时 , 2 . 1 大学 生保 险 意识 淡 薄 在校 大学 生 大多 数身 体健 任 , 有条件 的校 医院可 以 为在 校 大学 生提供 定 期 的免费体 检 , 康, 很 多 同学认 为 自己身 强体 壮、 患 病几 率低 , 没 必要 花钱 组 织集体 注 射疫 苗来 入 保 险。在调 查 中发 现 , 有部 分 同学甚至 认 为 即使保 险费 社会在 发 生较 大规模 传 染性 疾病 时 , 用 不高 , 一年 的 医疗 费也 比保 险费低 。 另外, 大 学生 对于 医 进行疾 病 的预防。

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

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

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篇一: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教案形势与政策课程教案篇二:发展与就业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三年,即一九四九至一九五一年,要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原有干部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急需增加大批干部。

而从国民党政府接管过来的高等学校以及旧的高等职业学校(即中等专业学校),虽有少量大、中专毕业生,但他们是由旧中国招收的,不是按照统一计划和国家各项建设的需要培养的,学校、专业和地区分布也极不均衡。

在这种情况下,一九五○年六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为有计划地合理分配全国公私立高等学校今年暑期毕业生的工作通令》,决定对毕业生的分配,采取政府招聘和地区调剂的办法。

从毕业生人数较多的华东、华南、西南三个大区调出一部分毕业生支援东北建设,再由中央和东北行政区组织招聘团,分赴上述三个大区进行动员和招聘工作。

对毕业生进行说服,争取他们听从政府的分配,为人民服务;对愿自找职业者,允许自谋出路。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特别是为适应抗美援朝的需要,一九五一年中共中央要求,国家的各种工作都要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有计划地进行。

政务院指出,对毕业生的分配,不应该是放任自流,各自为政,应贯彻统筹兼顾的方针,统一分配计划,照顾各个方面的需要。

是年六月二十九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在《关于一九五一年暑期全国高等学校毕业学生统筹分配工作的指示》中决定,当年的分配工作,主要还是沿用“地区调剂”的办法。

调剂的原则是依据国家重点建设以及中央和地方各部门业务上的需要,并照顾个别毕业学生人数过少的地区。

同时,强调纠正各地区、各部门存在的本位主义倾向,制止私自拉聘的不良现象。

这一年绝大多数毕业生服从分配,自找职业者是极少数,为以后毕业生全部实行统一分配,打下了基础。

由于一九五○、一九五一年毕业生的分配办法符合当时的国情和毕业生的思想状况,因此获得了各级机关、部门的支持和绝大多数毕业生的拥护。

从一九五二年起,中国将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并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程 升(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广东,广州,510600)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1951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建立了计划经济时期的职工社会保险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与市场经济秩序相适应,我国开始对原有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

1984年,开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1986年,建立了城镇失业保险制度,1994、1996和1998年分别开始实施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1999年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2年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1.社会保障制度保障面过窄、层次低、社会化程度低。

目前,占总人口近70%的农民的社会保障支出仅仅占全国社会保障费的11%,而占总人口近30%的城镇居民却占了全国社会保障费的89%。

城市人均享有的社会保障费是农村人均的30倍之多(城镇居民455元,农民15元),两者差距极为悬殊。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健全,大部分农村的社会保障停留在救济的层面上,即使农村以养老、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也只是在小范围内实施,而且只是社区化不是社会化,没有普遍推行。

此外,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一部分农民处于社会保障的“真空地带”。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纷纷涌向城市,对城市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而大部分国有企业、私有企业以及三资企业对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基本是一片空白。

以至于游离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的农民工,成了城市中最弱势的群体,这与他们为城市所做出的贡献极不相称,农民工的这种艰难处境彰显了社会公平机制的扭曲,亟需为其建立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

三维育人、双链赋能、服务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

三维育人、双链赋能、服务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

2024年1University Education[收稿时间]2023-08-10[基金项目]教育部2023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数智化劳动与社会保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230801418310301);上海杉达学院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社会学”(A020201.23.014)。

[作者简介]施超(1985—),女,江苏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人口社会学。

[摘要]随着作为“安全网”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的社会保障事业人才成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面临的时代挑战。

针对学科特色不鲜明、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备、协同育人成效不足的困境,上海杉达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通过完善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搭建校企—校社—校校三维协同育人平台、嵌入赛证双链赋能、引入项目资源服务中国实践,构建并实践了“三维育人、双链赋能、服务中国”的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培养新时代中国社会急需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一流本科人才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模式;三维育人;双链赋能;服务中国[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4)01-0130-04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作为“安全网”“减震器”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1]。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下简称劳保专业)是涉及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领域知识的交叉型、应用型学科专业,既是一门探讨中国公共事务规律的理论学问,也是一门治理中国公共事务的实践学问。

如何顺应新形势下社会与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劳保专业面临的时代挑战。

上海杉达学院劳保本科专业于2004年设立,2021年入选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2]。

高校学生资助制度实施效果、问题与对策

高校学生资助制度实施效果、问题与对策

区域治理WISDOM EXCHANGE 高校学生资助制度实施效果、问题与对策*安徽大学 余梦洁,曹洋,黄凯昕,李千摘要:本文拟运用成本-收益分析和比较制度分析,从经济学的角度探析教育资助相关理论,通过与国外相关制度的对比,讨论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的政策绩效、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资助制度;高等教育;精准扶贫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7-0199-0003随着高校不断扩招,高等教育不断普及化和大众化。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存在地区差异性,我国逐步建立与完善了以政府为主体的“奖、贷、勤、补、免”为一体的多元混合型高校学生经济资助政策体系。

教育部2019年发布的《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显示各类资助已经覆盖了4800余万人次的在学高校学生。

总量数字和平均水平的不断上升并不意味着问题的全面解决。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健全制度的关键在于从粗放型转向精准型。

精准度不够导致了目前高校学生资助制度存在一个识别问题和两个结构问题:从识别上看,由于信息不对称,资助对象的认定不够精准,导致资源错配;从结构上看,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比例结构不够精准,导致无法确定社会的最优资助水平;各类资助的比例结构不够精准,导致无法有效调动各方积极性。

一、文献综述现有研究大致围绕三个方向探讨高校学生资助政策。

一是资助政策的理论依据,即为什么要对高校学生进行资助,二是不同国家资助制度的比较,三是资助制度的实际效果。

(一)资助政策的理论依据根据人力资本理论(贝克尔,2007),高等教育是个人进行的一项投资。

由于这项投资往往能带来较高的投资回报(Card,2001),所以对大多数人而言,接受高等教育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同时,高等教育又是一种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不但能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力,也会提高工作同伴的生产效率(Moretti,2004)。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坚定制度自信3篇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坚定制度自信3篇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坚定制度自信3篇1、理论基础:4个意识和4个自信是国家事业发展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在实践进程中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思想,实际有针对性有重点的用来指点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际问题。

2、思想实践:牢记4个意识是党员的信仰理论的基石坚定理想信心是党和干部心中永久的灯塔。

坚持4意识才能虔诚的为人民服务,坚定不移的跟党走。

3、积极行动:4个自信是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这就要求我们结合本身工作,深入学习和发扬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把理论积极付诸到行动中去。

4、勇于创新:在工作中要勇于尝试1些新的理念,做到坚持,敢为人先。

能够闯出1条勇于进取的心路。

5、模范作用:党员和干部应当在4个意识和4个自信的理论基础上起模范带头作用。

使我党和我国保持思想理论和实践的先进性。

实现我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新时期大学生如何坚定制度自信2坚定制度自信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民心基础和气力源泉。

制度自信建立在对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本质和优越性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建立在对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深入理解的基础上。

大学生只有坚定制度自信,才能自觉为完善中国之治贡献自己的气力。

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时间性问题。

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的深入认识和坚定信心。

坚定制度自信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民心基础和气力源泉。

大学生是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他们进1步坚定制度自信,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认识制度体系坚定制度自信充分的制度认知是坚定制度自信的基础和本源。

大学生必须了解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要认识到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经太长期实践,来之不容易,必须倍加珍惜、高度自信。

第三章 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历史变迁

第三章 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历史变迁

陈令霞第三章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历史变迁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政策在计划经济阶段,大学生就业政策(建国初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主要特征是国家宏观调控,政府编制计划安排毕业生就业。

在此阶段,高校毕业生在社会上供不应求,自身不需要为就业问题操心,“一个萝卜一个坑”形象地说明了当时的情形。

相对应地,这个阶段的就业制度的形式较为单一,由政府统一制定用人计划,统一招生与分配,包上学经费,包分配就业,包当干部。

奉海英大学生就业政策及保障体系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学此阶段的改革主要颁布了以下几个文件:1950年,国家根据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提出高校毕业生的毕业工作应当实行有计划的分配。

6月22日,国务院颁布《为有计划地合理地分配全国公、私立高等学校今年暑期毕业生工作的通令》,其中规定从1950年暑假起大多数高校毕业生由政府统一分配工作。

1951年10月,针对我国经济、教育发展和人才供求状况不平衡的情况,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明确指出由政府分配高校毕业生的工作,此次决定得到绝大多数毕业生的拥护。

1952年7月,政务院《关于1952年暑假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统筹分配工作的指示》中进一步指出: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工作由政府分配,这是完全符合我们国家实际情况的发展和需要的。

赵居礼主编.5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6.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143页",中央政府在文件中明确提出了高校毕业生实行计划分配就业制度,标志着我国对高等学校毕业生实行由国家统包统分制度的形成。

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上半叶,我国高校毕业生一直延续着由国家统一分配其就业的政策,考上大学就相当于可以得到稳定的工作,毕业后就可以顺利就业并且可以享受到工作带来福利待遇,例如公费医疗。

对于来自农村的学生来讲,更是跳出了“农”门,从农村户口一跃而转成城市户口。

“统包统分”的就业政策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下的产物,国家承担着高校毕业生的培养费,毕业后的学生由政府安排以国家干部的身份分配到全民所有制单位,这种就业政策,与当时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相适应,促进了当时经济发展,保证了国家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为各地区、各行业输送了一大批建设性的人才,同时也解除了家长和学生对就业问题的后顾之忧保障了大学生的就业。

对于中国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险思考分析论文

对于中国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险思考分析论文

对于中国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险的思考分析摘要:近几年,实行大学生医疗保险,取得了一些收效。

但就总体看有很多方面存在着不足。

本文,主要就中国高校大学中实际应用医疗保险体系进行分析思考。

关键词:中国高校大学医疗保险思考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保险被应用在了高校之中。

什么是医疗保险呢?医疗保险就是在人们生病或受到外界伤害时,由国家或社会给予的一种医疗服务或是经济物质上补偿的一种保障制度。

它的制定是要经过国家研讨的,在用人单位里通常是单位替员工缴纳保险费。

大学生在社会中主要是学习并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但是对于国家来说,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为了保障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高校中也应用上了医疗保险,那么大学生医疗保险的体系是什么样的?又有着怎样的不足?下面我们主要的谈谈。

1现今高校医疗保险的概括1.1高校中的医疗保险。

我国有近千家的高等院校,其中有公办的也有民办的,就国家整体院校的医疗保险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公办高校都有医疗保险体系,而且是公费医疗保险政策,而民办的高校就欠缺很多,只有很少的民办高校才享受公费医疗保险政策,而且体系也不是十分的健全。

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医疗保险体系渐渐发生了些许的改变,公费体制的医疗保险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了,所以大部分高校都直接选择与社会医疗保险公司进行合作,这样就可以根据高校自身的发展特点来制定出最为合理的医疗保障合同。

近些年来,大学生医保越来越被重视,在也不像以前那样被人所遗忘,但是由于发展的时间短,还存在一些地域发展差异,使得一些地方的高校并不能很好的实行大学生医疗保护政策,而且体系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除此之外,有些高校内部设立了设施较为齐全的校医室,使得学生在生病受伤的情况下能快速进行治疗,但是还有很多高校由于资金的问题就忽略了医务室的建设,使得学生看病难,就医难。

1.2高校学生的经济状况。

高校学生的经济状况根据地域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而且学生没有经济来源,主要的花销都是由靠家里提供。

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历史沿革

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历史沿革

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历史沿革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实施问题探究【绪论】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落地途径分析绪论【第一章】公共政策执行及其执行的影响因素分析【第二章】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历史沿革【3.1 3.2】湛江市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分析【3.3 3.4】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评估【第四章】上海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及其经验借鉴【第五章】促进湛江市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的对策【总结/参考文献】公共就业政策有效执行研究总结与参考文献第二章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历史沿革自从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内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始终随着我国国情转变逐步的发展当中,是一个持久的转变过程,依据这一政策执行的特征与背景,大体可以分为扩招以前的就业政策阶段和扩招后的就业政策阶段。

第一节扩招以前的就业政策阶段一、国家按计划统包统分政策自从1949年到1980 年中期以来,在计划型经济机制下,国内的教育一般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性管理方式,由招生至就业,奠定了“计划”型经济的根基。

学校依照命令性规划招生,同学们依照计划进行分配,一些用人部门犹如一个“大箩筐”.我们一般将这类计划型经济机制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叫做“统包统分”的方式。

这类就业方式就是大学生的就业工作由国家负责,依照计划全面分配的体制。

其特征是“由我国分配工作,承担到底”;执行的是“集中利用、统一筹划、照顾普通、保障重点”的基本方针。

随着国内计划型经济机制的出现与健全,相关分配体制和我国目前的计划型经济机制相吻合,反映了我国制度的主要优势,在某种历史阶段体现了关键的历史意义。

在较长的历史阶段中,它保障了我国建设对于人才的要求,在某种层面上缓和了国内区域间人员需求不均衡的情况,有益于我国宏观调节人员流向,有益于社会的稳定。

浅谈高校学生权利救济保障机制的完善

浅谈高校学生权利救济保障机制的完善

浅谈高校学生权利救济保障机制的完善浅谈高校学生权利救济保障机制的完善【字体大中小】作者:许和山时间:2010-11-17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阅读次数:1 关键词:学生权利高校救济保津机制摘要:高校在行使管理和办学自主权时,应半重和保护学生权益。

重视大学生权利救济环境表机制的建设,不仅要完善校内申诉制度、健全行政申诉制度,还应该建立校国听证制度,同时建立和完善教育仲裁制度。

我国大学生依法享有教育平等权、公正评价权、参加权、选择权、申诉权、救济权等,但在当前高校的管理中,由于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政府监管不够到位,救济途径不畅等原因,学生的实体权利、程序权利频繁出现被侵害的现象,使大学生权利在一些层面无法得到应有的保护。

高校与大学生的关系应是一种教育契约关系,二者是拥有契约关系的平等主体。

高校在行使管理和办学自主权时,应尊重和保护学生权益,在处理违纪学生时,应当建立科学的规范和程序,真正将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来对待,减少行政色彩,教育从严,处理从宽,坚持教育和惩戒相结合,惩戒的目的是为了教育,最终达到教育服务的目的。

为了加强学校办学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重视大学生权利救济环境和机制的建设。

1、完善校内申诉制度2005年以来各高校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目继成立了申诉机构,制定了申诉办法。

校内申诉制度作为内部学生权利救济制度,在公正、合理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把学校有关职能机构或人员与学生的纠纷消化在内部,既保障了学生的权益,也是对高校职能部门的一种监督。

以前受处分的学生对处分若有异议,只有一条途径一与学校对簿公堂,但作为学生,他们是有所顾忌的,并不希望母校成为被告,除非迫不得已,况且打官司也是件劳民伤财的事。

而学生参与申诉本身是一堂最生动的法律法规教育课,不管最后是否能改变处分结果,都让参与者感受到了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民主与公正。

学校安全保障制度范文(二篇)

学校安全保障制度范文(二篇)

学校安全保障制度范文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学校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

学校作为教育的场所,应当为学生和师生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环境。

为了确保学校的安全,我们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学校安全保障制度。

二、学校安全保障制度的目的我们制定学校安全保障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学校师生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

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安全教育和预防工作,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学校的安全。

三、学校安全管理责任的分工1. 校长是学校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他要着重强调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并安排相应的人员和资源来完成这项工作。

2. 安全办负责学校安全管理的具体工作。

他们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负责安全设备的购置和维护,以及组织安全演练等活动。

3. 学校教职工也是学校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环。

他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安全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配合学校的安全工作。

四、学校安全设备的配置和维护1. 学校应配备安全设备,包括监控设备、消防设备、报警设备等。

这些设备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2. 监控摄像头要安装在学校主要的道路、教室、宿舍等地方。

同时,监控录像要保存一段时间,以备后续查阅。

3. 学校应配备充足的灭火器和灭火器箱,并定期组织灭火器使用培训。

五、学校安全教育和应急预案1. 学校要定期组织安全教育活动,向学生普及安全知识和自我防护方法。

特别是应急疏散演练要定期开展,以提高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

2.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

当发生紧急情况时,要快速、有序地组织疏散和救援工作。

3. 学校教师应配备急救知识和救援技能,以应对突发事件。

六、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1. 学校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安全情况。

2. 学校要定期举办家长会,通过讲座或培训等方式,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安全工作,并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七、学校安全巡查和监督检查1. 学校要定期进行安全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大学生保障制度

大学生保障制度

目前,中国各类高等学校余所,在校学生约万。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万人,比年增加万人。

但全国平均就业率不足,仍有一部分大学生未能就业,他们生存的境况很是尴尬,而针对大学生的社会保障又很缺乏。

一、中国大学生尴尬的生存现状及其弊端中国大学生的生存权利得不到法制意义上的任何保障,所以他们的生存只能在制度之外去挣扎。

我国现在大学生社会保障的现状:(一)医疗保障现状我国现有高校公费医疗制度根据各地形势和学校具体情况, 一般由政府承担大部分,其余少部分由学校和学生共同承担。

随着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及重大疾病的增加, 公费医疗费用已不能满足大学生需要,高校公费医疗费用严重不足。

由于免赔额的限制, 平常花费几元或几十元医治小病的费用无法报销, 大、重病又无力保障, 从而造成了小病费用累加成较高消费额却无法报销的现象, 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医疗保障。

贫困大学生有病不医,造成恶性循环,因为经济困难,贫困的大学生们小病忍着,该就诊的不就诊。

(二) 基本生活保障现状当前, 在校大学生的生活保障, 主要来源由家庭提供, 同时也存在助学金、奖学金和银行的助学贷款等辅助方式, 还有极少一部分受到社会上有经济实力的个人、企业单位、社会机构等的资助, 但这部分力量非常的小, 受到资助的大学生范围也非常狭小, 部分特困生甚至要通过长期打工兼职来保证基本生活。

同时, 学校的助学经费有限, 解决面窄, 而银行助学贷款和社会助学捐款具有商业和慈善性质, 存在较多的条件限制以及还款纠纷等经济利益问题, 贫困大学生受惠面十分有限。

(三) 就业保障现状我国实行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以来,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分配政策彻底废除, 随之带来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而最近几年严峻的整体就业形势, 使大学生也面临着失业的困境。

年的金融危机,一些企业和单位,精简员工和编制,甚至取消了一些校园招聘会,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恶化。

为此, 国家扩大公务员招收比例, 这可以说是针对大学生就业保障的一项政策, 但数量毕竟是有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建立大学生保障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3 -(一)建立大学生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3)(二)建立大学生保障制度的可能性分析 (4)(三)大学生保障的目标 (6)(四)大学生保障的意义 (6)二.大学生失业保险.............................................. - 7 -(一)覆盖范围 (7)(二)资金筹集与运行 (7)(三)基金管理 (8)(四)资格条件 (8)(五)支付水平与支付办法 (9)(六)支付期限 (10)(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0)三.大学生医疗保险............................................. - 10 -(一)覆盖范围 (11)(二)资金筹集 (11)(三)基金的运行与管理 (11)(四)资格条件 (12)(五)待遇水平与给付 (12)1.起付线................................................... - 12 -2.封顶线................................................... - 12 -3.报销比例................................................. - 12 -4.待遇给付................................................. - 12 - 四.大学生贫困救助............................................. - 13 -(一)大学生贫困救助的范围及水平 (14)(二)资金来源 (14)(三)申领程序 (15)(四)大学生贫困救助原则 (15)(五)救助手段 (15)(六)救助标准的确定方法 (16)五.大学生教育福利............................................. - 16 -(一)概念界定 (16)(二)大学生教育福利特征 (17)(三)大学生教育福利改革措施 (17)(四)大学生教育福利筹资渠道 (18)(五)我国大学生教育的发展方向 (19)六.大学生保障相关关系......................................... - 19 -(一)各子系统之间关系 (19)(二)大学生保障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20)(三)大学生保障与高等教育改革的关系 (20)七.关于创新大学生保障基金来源的设想........................... - 20 - 八.小结....................................................... - 21 - 参考文献....................................................... - 22 - 致谢......................................................... - 23 -中国大学生保障制度构想一.建立大学生保障制度的可行性分析(一)建立大学生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分析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在校大学生数量从1998年的340.9万人呈加速上升到2009年的2144.7万人,到2014年达到2468.1万人,与1999年相比近10倍。

我国高校在校生与毕业生呈逐年递增趋势,高等教育的高度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民素质,但也伴生了一系列重大的社会问题如大学生失业问题、大学生贫困救助问题等等。

笔者认为,针对各种面向大学生的保障问题建立独立的大学生保障系统具有必要性及迫切性:1.我国在校大学生群体数量庞大一般意义上来说,在校大学生群体包括三级四等,三级即专科、本科、研究生,四等即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

据教育部数据统计,我国今年在校大学生数量为2468.1万人,应届毕业生数量达到727万人,2013年毕业人数为699万人。

简单加总可知,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加上去年毕业的学生人数超过了3100万人,而等到2014级大学生入学后,在校生数量和本届毕业生数量的加总也不会低于3000万人。

这一庞大数量甚至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人口数量相当。

因此,大学生群体以其庞大的数量需要得到妥善的保障。

2.在校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大学生群体在大学期间接受国家提供的高等教育,比社会上其他群体更早接触到新知识新理念,他们不仅接受社会需要的各个专业领域的专业教育,而且接受意识形态相关的教育,因此,说在校大学生承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高的期盼毫不为过。

然而,他们又不同于社会上其他群体,他们与社会接触甚少,他们甚至偏于理想派。

所以,有必要针对大学生群体建立独立的保障体系。

3.建立大学生保障系统的迫切性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思想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的出现为广大适龄劳动力提供了数量庞大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青年及家长也愿意相信出路不止读书一条。

于是,近年来出现很多高中毕业、初中毕业的学生就北上南下开始社会拼搏,越来越多的学生放弃了读书这条路、放弃高考。

其实,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了社会选择的增多以及人民思想的逐渐开放。

但是,在这一现状出现的同时伴随着更多的是优秀学生因家庭贫困放弃读大学,社会上的读书无用论更是再度甚嚣尘上。

由此,我国应尽早建立独立的大学生保障制度,既要保障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增加底层学生的机会,也要通过增加高等教育投入、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等措施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增强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以此来回击社会上的读书无用论,避免社会主导思想越轨。

(二)建立大学生保障制度的可能性分析1.大学生思想开放,容易接受新事物。

大学生思想开放、思维活跃,他们不仅容易接受新事物,而且乐于为新事物提出创新性见解。

因此,不仅在大学生群体中建成保障其群体的大学生保障制度不会受到太大阻碍,甚至可以将大学生保障制度中的失业保险、贫困救助、教育福利等子系统建设作为面向社会的失业保险制度、生活保障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等制度相关领域改革的试点。

2.大学生要求在国家事务、社会事务上有所作为大学生接收到国家意识形态的培育,但是在公共事务上参与有限,建立大学生保障制度可以满足这一群体对国家及社会提出自己可行性见解的渠道,这样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群体的公民意识以及互助观念,这些对大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以及中国公民有着极大的帮助,也有利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与国民竞争力的提升。

3.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已对大学生保障中某些子系统提出过可行性方案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吴江林曾提议,由财政拨款帮助大学生购买失业保险、缴纳失业保险金,毕业后不能就业的大学生可到劳动就业机构进行登记,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2011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孙继业也提出过类似观点。

并且,2006年中央14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从2006年9月1日起,仍未就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可到户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对登记失业毕业生中家庭困难、求职困难的将纳入重点帮扶范围。

以后各年均延为政策。

此外,专家学者们对大学生贫困救助等也提出过很多可行性的建议构想。

这些不仅表明,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的保障越来越重视,也表现出了建立统一的大学生保障制度迫在眉睫并具备可能性。

(三)大学生保障的目标1.帮助大学生解决在校期间可能面临的疾病、家庭贫困等的威胁,帮助大学生健康、顺利地完成学业。

以期其能学到实用本领日后对国家和社会各领域作出贡献。

2.满足大学生对教学设施、教学质量等方面的需求,让大学生从大学期间就学会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加强大学生心理辅导等以不断改善和增进教育福利。

以期其在大学期间成长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与中国公民。

3.引导应届大学毕业生顺利进入并融入社会以期实现高等教育育人树人的目的。

(四)大学生保障的意义1.大学生保障突出以人为本,重视高等教育的力量,彰显出国家和社会办好高等教育的决心,是我国高等教育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2.大学生保障维护并创造着公平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着大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3.大学生保障缓解学生因贫穷、疾病、毕业即失业等引发的心理压力,使得大学生能健康、顺利地通过大学教育,平稳地进入社会,成长成为社会需要的国民表率与社会栋梁。

4.大学生保障能够为高等教育改革等相关政策的实施提供配套。

5.大学生保障的实施锻炼了学生的个性与能力,培养出大学生的公民性、国民性。

二.大学生失业保险根据教育部资料显示:1999年—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均在80%以上,而2002年以后,随着第一批扩招的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其群体就业率迅速下降并一直在70%左右徘徊。

2005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共计338万人,其中245万人走上工作岗位,这也就意味着仅2005年就有近百万应届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

2014年毕业生如果按70%的就业率算将会有200多万人“失业”。

众多所周知,劳动者在失业之后一般可以得到失业保险的帮助,但是对于从未参加过失业保险的高校毕业生,一旦毕业后未能落实工作,倘若再加上家庭贫困,他们将面临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困境。

而且,女性毕业生较之男性毕业生更难以找到工作的问题也凸显出来。

这些都亟需国家和社会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覆盖范围考虑到失业保险基金应该遵循的大数法则以及大学生失业保险互助共济原则,大学生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应该为全体在校大学生。

每一位在校大学生在毕业后都有可能面临失业风险,只有全体在校大学生都覆盖到大学生失业保险范围内才能有效地规避大学生失业后可能面临的生活困难风险。

(二)资金筹集与运行大学生失业保险的资金来源主要应为政府、学校以及学生个人。

各主体缴费各占1/3,具体缴费比率应按照大学生平均最低每月生活标准的2%计算,在校大学生可以选择其在校时间共计缴满一年即12个月的失业保险,学校与政府在他们缴纳失业保险的月份缴纳相应的份额。

大学生缴纳的失业保险金财务模式应为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其中,学生个人缴纳的部分计入个人账户,学校与政府缴纳的部分计入统筹基金。

考虑到大学生毕业后很多会离开学校所在地,大学生保障基金的运行模式应为全国统筹。

(三)基金管理大学生失业保险基金与大学生医疗保险金一起,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或其它专门机构进行投资、管理、运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失业保险基金与医疗保险基金分开,专款专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