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及对策探析
家庭教育对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影响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一个人的道德情感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尤其是在中学生阶段,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开始逐渐形成,这时候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是凸显出来。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探讨家庭教育对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影响。
一、家庭教育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道德自觉性家庭教育可以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他们的道德自觉性。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通过教育引导孩子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关心社会大局,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亲身示范,影响孩子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行为,让孩子感受到道德行为的内在意义和价值。
二、家庭教育能够促进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道德情感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情感体验,它需要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支撑。
家庭教育可以帮助中学生培养道德意识,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从而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给予关爱和支持,帮助孩子面对道德情感的挑战。
三、家庭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家庭教育可以帮助中学生发展出更加深刻的道德判断力,让他们明白什么是正确的道德行为,什么是错误的行为。
家长可以通过教育引导孩子正确认识道德行为的标准,培养他们的判断力和分辨力。
此外,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独立思考,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力。
四、家庭教育可以增强中学生的道德自律性家庭教育可以帮助中学生培养出更加强烈的道德自律性,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应该避免的。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通过制定规矩和约定,引导孩子遵守道德准则,并给予孩子一定的道德鼓励,让孩子感受到遵守道德准则所带来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五、家庭教育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道德钝感家庭教育可以帮助中学生发展出更加深刻的道德钝感,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从而培养他们的洞察力和分辨力。
家风对学生德育的影响与对策
家风对学生德育的影响与对策家风是指在一个家庭里,家长或长辈所倡导的行为准则、行为态度以及对于人生、社会、家庭伦理、道德等方面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家风是一个家庭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学生的德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良好的家风对学生的心灵成长、品德修养和社会适应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何发挥好家庭教育对学生德育的积极影响,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家风对学生德育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家风对学生德育的积极影响1. 为学生树立正确认知。
家风直接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良好的家风能够给学生提供正确认知的引导,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家长们的言传身教,提倡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关爱他人等良好品质和美德,都能够深刻影响孩子的认知和行为。
2. 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家风对学生的品德修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中,孩子容易树立起善良、宽容、自律等良好品质,这能够在学校的德育教育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 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良好的家风能够让学生在家庭中学会与家人和睦相处、互助互爱,这种亲情滋润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中,从而更好地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
1. 不良家风可能导致学生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在一些家庭里,由于父母长辈的言行不端或家风不正,孩子可能会受到消极的影响,形成不良的言行举止和行为习惯,这对于学校的正面教育将造成一定的障碍。
2. 家庭环境恶劣也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在一些家庭中,可能存在着家庭暴力、家庭纷争或家庭冷漠等不良现象,这种恶劣的家庭环境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将产生消极的影响。
3. 家风的不良导向可能使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一些家庭中,可能存在着攀比、物质欲望过重等不良的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德育教育有着消极的影响。
三、对策1. 家庭教育的重视。
学校、社会应当加强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充分发挥家庭在学生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家庭文化对中学生品德养成的影响研究
家庭文化对中学生品德养成的影响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学生品德养成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风气的日益浮躁和道德观念的淡化,中学生的品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而家庭作为中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家庭文化对中学生品德养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研究家庭文化对中学生品德养成的影响,对于加强中学生品德教育、提高中学生全面发展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家庭结构和家庭教育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家庭价值与现代家庭文化之间有许多冲突与碰撞,这对中学生品德养成提出了新的挑战。
有必要深入探讨家庭文化对中学生品德养成的影响机制,为中学生品德教育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1.2 研究意义家庭文化对中学生品德养成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究竟家庭文化在中学生品德养成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呢?研究家庭文化对中学生品德养成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家庭在塑造中学生品德方面的作用。
家庭是中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家庭文化对中学生的品德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家庭文化对中学生品德养成的影响,可以为中学生品德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
深入研究家庭文化在中学生品德养成中的作用,对于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优秀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家庭文化对中学生品德养成的影响,通过分析家庭教育方式、家庭价值观、家庭氛围和家庭沟通等方面的作用,深入探讨家庭在中学生品德塑造中的关键性作用。
通过对中学生品德养成的研究,旨在为家庭教育者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策略,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同时也旨在增进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引发家庭与学校、社会的合作共建,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助力青少年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培养。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希望能够为完善中学生品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促进中学生品德素质的提升。
2. 正文2.1 家庭文化对中学生品德养成的重要性家庭文化是孩子品德养成的第一课堂,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社会,家庭文化对中学生品德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及对策探析精品文档3页
家庭对中学生思想品德影响及对策剖析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最关键阶段之一,是形成与获得社会化角色、社会态度,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重要时期,也是思想品德发展由动荡趋向成熟,极易发生分化重要时期。
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是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结果。
然而,家庭对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起到了最初与最基础作用,并深刻地影响着中学生一生。
在当今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等发生巨变现代家庭环境大背景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发展至关重要作用,必须充分了解家庭现状,以便有意识地优化家庭环境,增强家长责任意识,强化中学生家庭道德教育。
一、家庭成员素质对中学生思想品德影响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普通家庭拥有越来越丰富物质基础。
我国教育事业越来越受到重视,现代家庭成员受教育水平与文化素质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家长素质普遍提高。
家庭成员相互地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广大女性地位不断上升,女性逐渐获得与男性平等受教育权与个人价值实现机会。
这些可喜变化均有利于家长提高自身素质与思想道德修养;有利于家长增强教育能力,更新教育理念;有利于家长调整教育方法,采用更科学方式教育子女,促进其健康成长。
但由于各地特殊现实情况,许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依然落后,人们受教育程度依然较低。
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许多女性仍未获得应有社会地位,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这种现实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中学生家庭环境,影响家长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方式与效果,不利于中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
二、家庭结构对中学生思想品德影响过去,中国家庭中一对夫妻与数对已婚子女及其孙辈同居生活联合家庭或主干家庭较多,家庭规模大,结构复杂。
近三十年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子女数量锐减,以一对夫妻与子女为核心家庭激增。
据国家统计局调查,近二十年核心家庭已占家庭总数75%以上。
由原来大家庭过渡到小家庭或“核心家庭”,子女数量锐减,整个家庭注意力围绕一个子女“转”,家长往往包办代替或是溺爱子女,这极易造成子女意志力薄弱,自立自理能力差,责任感缺乏等多方面问题。
试论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
试论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家庭教育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在当今社会,关于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已经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试论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以期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认识。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课堂,也是最重要的思想品德教育场所。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对于他们的思想品德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学生性格养成和道德观念形成的主要场所。
家庭中的父母都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有着深远的影响。
家庭教育的亲情和温暖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心灵滋养。
一个和睦的家庭可以给予学生无限的爱和安全感,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品德形成。
家庭是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一所学校。
在家庭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1. 家庭教育对学生性格养成的影响家庭教育对学生性格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家庭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性格。
一个和睦、宽容、乐观的家庭可以培养出孩子心灵健康、性格阳光的方式。
父母的教育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养成,父母的严格、耐心、关爱等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特点。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道德观念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家庭是学生最早接触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地方,父母的言传身教会深刻地影响孩子的道德观念。
一个有着良好家风的家庭会给予孩子正确的道德榜样,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相反,一个家庭中充满着不正当的言行,容易给孩子造成道德观念的混乱和颠倒。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和睦、温暖的家庭中,孩子们往往可以得到父母的关怀和照顾,从而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心态。
这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健康的心态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向上,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家庭教育对中学生思想品德养成的影响研究
家庭教育对中学生思想品德养成的影响研究摘要家庭是中学生人接受道德素质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家庭教育是影响国民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家庭教育越来越成为吸引家长们注意的一个因素,他们渴望可以通过学习来优化自身的家庭教育。
所以本篇论文系统分析了家庭教育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养成的影响,探讨了怎样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养成中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
其目的在于揭示有关家庭教育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养成的规律。
从而能进一步帮助家长使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家长中学生家庭教育思想品德素质1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分析1.1家庭结构类型在新的“全面二孩”计划生育政策没有出台之前,核心家庭是最主要的家庭模式。
在这种“四二一”式的家庭模式中,独生子女备受宠爱。
家长包办代劳一切,使家长们对孩子过分呵护而忽视了对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中学生而言,中学阶段正是孩子独立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的过分溺爱使他们养成了贪图享受、意志薄弱等不良的品质,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
除此以外,还有一种现象的出现更加令人感到忧心。
在农村中,许多父母要外出打工,因为自己没有时间照料孩子,就把孩子留在亲戚家,或由祖辈监护,这样孩子就成为了“留守”儿童。
中学阶段正是孩子良好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孩子的中学阶段如果缺失了家庭教育成为“留守”儿童,那么这样的孩子大多会性格孤僻冷漠缺乏爱心,心理过度敏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同时也更不利于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的形成。
1.2家庭经济社会地位有大量的研究证明家庭经济地位对中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当一个孩子一出生他的发展起点就被决定了,如果他想突破这个起点,他必须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超越所有的局限,这是非常不易的一件事情。
但是也有很多的研究者认为,家庭的经济社会地位不能直接作用于中学生的成长发展,更不能直接作用于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
它是通过家庭中父母的教育风格、家庭的危险因素以及家庭互动中的教育影响的学习环境为媒介,影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及社会性发展。
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影响分析
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影响分析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节,它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格塑造以及价值观形成等方面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方面分析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的影响,以期为广大家庭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1. 家庭教育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自尊心。
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为孩子提供情感上的慰藉,使他们在面对挫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鼓励他们自主地解决问题,从而增强了孩子的自尊心。
2. 家庭教育可以有效降低中学生的心理压力。
家长对孩子充满期望,往往容易忽略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使孩子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
而良好的家庭氛围能够有效地减轻孩子的压力,有助于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
3. 家庭教育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家长要鼓励孩子与家人、朋友、老师充分沟通交流,提高孩子的沟通技巧,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同时,良好的沟通技巧有助于减轻孩子在面对困难时所产生的焦虑情绪,使他们更加积极面对问题。
4. 家庭教育可以促进中学生形成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家庭教育要教育孩子正确使用网络,珍惜时间,不沉迷虚拟世界。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网络使用规则,并身体力行,使孩子在一言一行中树立起良好的道德观念。
二、家庭教育对中学生人格塑造的影响1. 家庭教育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自律能力。
家长要教育孩子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自我激励,自我鼓励,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为孩子提供适合自己的成长空间,培养他们的自律精神。
2. 家庭教育可以促进中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
良好的家庭氛围能使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明白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
家长要教育孩子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家庭环境中,孩子易于接受家长的价值观念,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
3. 家庭教育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
家长要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创造新事物。
家庭教育对中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中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是一个人道德素质形成的重要载体。
家庭教育贯穿整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通过家庭氛围、家庭关系、家庭教育方式等因素,影响着孩子的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本文将从家庭氛围、家庭关系、家庭教育方式等方面,深入探讨家庭教育对中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
一、家庭氛围对中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家庭氛围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一个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可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道德环境,使得孩子更容易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
相反,一个负面家庭氛围,则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使得孩子更容易产生不良的道德观念和行为。
1. 家庭氛围的积极影响家庭氛围的积极影响,是孩子道德素质形成的重要因素。
一个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可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道德环境,使孩子更容易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
例如,父母之间和睦相处,彼此尊重、关心和支持,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从而更容易产生信任和尊重他人的道德观念。
父母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孩子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也可以让孩子更容易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道德观念。
2. 家庭氛围的负面影响家庭氛围的负面影响,是孩子道德素质形成的重要障碍。
一个负面家庭氛围,会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负面情绪和影响,使得孩子更容易产生不良的道德观念和行为。
例如,父母之间紧张、不和或者有暴力行为,会给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让孩子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从而更容易产生暴力行为。
父母之间的争吵、不尊重他人的行为,也会让孩子认为不尊重他人是正常的,从而更容易产生不尊重他人的道德观念。
二、家庭关系对中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家庭关系是孩子道德素质形成的重要因素,家庭关系的和谐、紧张或者僵硬,都会影响着孩子的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1. 家庭关系的和谐对中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家庭关系的和谐,是孩子道德素质形成的重要因素,家庭关系的和谐,可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道德环境,使得孩子更容易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
中学家庭教育对道德情感的影响
中学家庭教育对道德情感的影响导言: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培养孩子素质的重要场所。
家庭教育作为孩子最初接触到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们的道德情感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对道德情感的影响角度出发,探讨家庭教育在道德情感教育中的作用,以期提高我们对道德情感教育的认识,为孩子们的成长助力。
一、家庭教育在道德情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1. 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道德判断力家庭教育中的言传身教,决定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首先模仿父母对待长辈、同学、异性的态度。
如果父母表现出的是尊重、关爱、包容,那么孩子也会容易接受这种关爱。
在这样宽松的氛围中,孩子们会逐渐形成健全的道德判断力,他们懂得了如何去关爱他人,如何去尊重他人,如何去正确地对待他人。
这样的道德判断力,对于孩子的道德情感发展至关重要。
2. 家庭教育促进孩子的情感体验家庭是孩子们情感的港湾,孩子会在家庭中感受到温暖、关爱、关心。
这种情感体验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感。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会通过关爱、关注、沟通等方式,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关爱。
这样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增强孩子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
3. 家庭教育丰富孩子的道德知识储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最大的区别,就是家庭教育具有实时性。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实时性的道德知识环境。
家长可以利用家庭的便利条件,如与孩子共同参与一些公益活动、红歌颂歌、道德宣讲等,丰富孩子的道德知识储备。
这样,孩子们在丰富道德知识的同时,道德情感也会得到很好的培养。
二、家庭教育道德情感教育的挑战1. 当前家庭教育道德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尽管家庭教育在道德情感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现实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1)一些家长不重视孩子的道德情感培养;(2)一些家长道德底线模糊,对孩子的问题处理不当;(3)一些家长缺乏对孩子道德情感的有效指导。
2. 家庭教育道德情感教育的方法探讨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探讨一些家庭教育道德情感教育的有效方法,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家庭教育对中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中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尤其是对中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更为重要。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行为和态度都会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中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家庭教育可以培养中学生的道德自觉性。
道德自觉性是指人们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和言行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具有自律性和责任感。
家庭教育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让孩子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从而增强孩子的道德自觉性。
例如,家长可以通过给孩子提供一些道德困境,让孩子思考应该如何行为,从而让孩子更加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家庭教育可以培养中学生的道德判断力。
道德判断力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去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规范,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
家庭教育可以通过提供一些经典的道德故事、案例,让孩子学习不同的道德判断标准和价值观,让孩子更加深入地理解道德的本质。
例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一些道德问题,如“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等,让孩子思考应该如何行为。
家庭教育可以培养中学生的道德主动性。
道德主动性是指人们自觉地积极推动自己的道德行为,具有自律性和主动性。
家庭教育可以通过提供一些机会让孩子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動,如参加志愿者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等,让孩子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和他人,从而激发孩子的道德主动性。
例如,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公益活动,让孩子了解社会的需求,从而激发孩子的道德主动性。
家庭教育对中学生道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培养孩子的道德自觉性、道德判断力和道德主动性,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形成道德规范,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试论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
试论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1. 引言1.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对子女进行的教育和培育,是学生从小接受的第一次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举止、道德观念和人格发展。
家庭教育是学生道德品质的源头。
在家庭中,父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道德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
父母的品德修养和价值观念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塑造孩子的思想品德。
家庭教育是学生性格养成的基础。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处世态度都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
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可以培养孩子的乐观积极、正直诚信的品质,而恶劣的家庭环境则会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家庭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应该重视家庭教育,注重家庭和睦、亲情沟通,以良好的家风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成长,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发展。
【2000字】1.2 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性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性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其终身发展和社会形成。
思想品德是人的灵魂和思想的基础,是一个人的道德、心灵、智慧、情感和意志等综合体现。
学生的思想品德决定了其行为举止和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其生活和学习、工作中的表现和发展。
一个有良好思想品德的学生,往往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能够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更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只有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才能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字】2. 正文2.1 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是非常深远和重要的。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的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品德的形成。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的早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
家庭对中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
家庭对中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家庭对中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性格塑造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家庭是其坚强后盾,为其提供温暖、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先,家庭对中学生思想教育具有基础性意义。
家庭是孩子最初接触社会、学习社会规范的场所,家庭教育为孩子创造了良好的道德环境,有利于培养孩子对家庭、社会和人生的初步认识和理解。
在这样一个基础性的教育环境中,孩子会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发展出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其次,家庭对中学生思想教育具有潜移默化性。
家庭氛围和家庭成员的行为方式都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的思想和行为。
家长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向孩子展示着世界万物的真实面貌,帮助孩子形成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和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使他们在无形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再次,家庭对中学生思想教育具有特殊性意义。
每个家庭的文化背景、家庭教育方式和教育水平都不同,这决定了家庭对中学生思想教育的独特性。
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独特个性、发挥孩子独特潜能、塑造孩子良好心理品质方面具有其他教育形式难以比拟的优越性。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尊重自己孩子独特的性格和特长,积极引导和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个性,使孩子更加自信、独立和坚强。
最后,家庭对中学生思想教育具有持续性意义。
良好的家庭环境、和谐的家庭氛围以及家长对子女的关爱和支持,有助于孩子形成稳定的心理需求,使得孩子能够在成长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学习和进步。
这种家庭教育影响是持续的,将对孩子一生产生积极影响。
总之,家庭对中学生思想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家长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担负的教育责任,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家庭和社会也应该共同关注中学生思想教育问题,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共同为他们的成长助力。
家庭教育对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影响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特别是对中学生阶段的道德情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身心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家庭教育的质量和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专家和社会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家庭教育对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影响,从家庭教育的定义入手,探讨家庭教育在道德情感教育中的关键作用,并分析其影响原因及应对策略。
一、家庭教育的定义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教育,是对孩子进行行为、情感、道德、认知等方面的培养和引导。
家庭教育的主要形式包括言传身教、情感交流、道德引导等。
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中最初的教育形式,是其后其他教育形式的基础。
二、家庭教育对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影响1. 家庭教育在道德情感培养中的作用(1)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会深深地影响孩子的行为和情感。
在道德情感培养中,父母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和情感态度。
例如,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道德行为的表现,如尊重长辈、关心家庭、遵守交通规则等,可以为孩子树立榜样,激发孩子对道德情感的认同和共鸣。
(2)情感交流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他们可以通过与孩子情感上的交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支持。
在道德情感培养中,父母可以和孩子进行情感上的沟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需要的价值,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例如,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一些社会问题,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
(3)道德引导是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也是对孩子道德行为影响最大的人。
在道德情感培养中,父母可以引导孩子理解道德行为的本质,让他们明白道德行为所带来的荣誉和责任。
例如,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一些道德问题,让孩子明白自己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试论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
试论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家庭教育是指家长对子女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教育形式。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当今社会,家庭教育成为越来越受到关注的话题,本文就试论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体现在家庭成员身上。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思想品德形成。
如果父母具有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思想境界,他们就能对孩子起到榜样的作用,孩子在家庭教育的氛围中会受到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形成良好的品德和思想品质。
相反,假如父母在言行中缺乏教化力和榜样力,对孩子的思想品德形成就会产生消极影响。
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还体现在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上。
家庭教育是一种渗透式的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的纪律式、规范式教育,它更多的是以渗透方式影响孩子的思想品德形成。
家庭教育可以通过家庭的日常生活、言语、行为等方方面面来影响孩子的思想品德,这种渗透影响力往往更加深入和持久。
家庭教育方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于孩子思想品德的形成至关重要。
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还体现在家庭教育的理念观念上。
家庭教育的理念观念决定了家庭教育的方向和目标。
若家庭教育理念秉承着人文关怀、德育为先的理念,注重培养孩子的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那么家庭教育就会对孩子的思想品德形成产生长期积极的影响。
相反,若家庭教育理念偏重功利性、功利性,只追求孩子的知识成绩,忽视了思想品德的培养,就容易使孩子在人生观、价值观上产生偏差,这种偏差会影响到孩子的终身发展。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确实有着深远的影响。
家长要充分重视和珍惜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素养,积极提升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并注重家庭教育的理念观念,将家庭教育真正变成培养孩子的思想品德的绿色温室,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平衡、和谐地成长。
试论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
试论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家庭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塑造了学生的人格,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行为和态度。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试论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起点。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是学生性格和思想品质的最初塑造者。
家长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在孩子的心灵深处播下了种子,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在家庭中,孩子从父母身上学到了尊重、爱心、责任、诚实等美德,同时也从父母的行为中感知到了正直、诚信、宽容等品质。
这些家庭中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品德形成。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情感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情感世界的温床,是孩子学习情感认知和人际交往的主要场所。
在家庭中,孩子学习到了如何表达爱与关怀,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等。
这些都成为了孩子日后的处世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基础,直接影响了孩子的人际交往和情感认知的水平。
如果家庭中存在着矛盾、冷漠和不和谐的现象,将会让孩子形成消极的情感态度和人际交往模式,从而影响了孩子的思想品德形成。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有着直接的塑造作用。
家庭是学生性格和行为习惯的主要形成场所。
在家庭中,孩子学习到了行为规范、礼貌习惯、助人为乐、积极向上等品质。
这些积极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会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基本准则和行为标准。
而如果家庭中存在着纵容、溺爱和纵容的现象,将会让孩子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从而影响了孩子的思想品德形成。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和榜样,他们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着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能力的形成。
如果家庭中存在着过度的控制和压抑,将会让孩子形成依赖和被动的人格,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
而如果家庭中存在着宽容、尊重和鼓励的氛围,将会让孩子形成自信、独立和积极的品格,从而影响了孩子的思想品德形成。
浅析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共五篇]
浅析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共五篇]第一篇:浅析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浅析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摘要】本文叙述了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影响的因素: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家庭和谐、家长的素质与职业、家长的教育理念。
认为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是关键,因此,鼓励各个家庭采用合适的方法,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自信的、乐观的、思想品德高尚的人,做一个对国家、社会、人民有用的人。
【关键词】家庭环境;青少年;思想道德;影响三毛曾说:“家,对每一人,都是欢乐的源泉,再苦也是温暖的,连奴隶有了家,都不觉得他可怜。
”家庭环境是每个人成长的起点,是人生的第一个港湾,也是每个人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家庭?h境是一个人生存在特定的氛围,人的情绪和感情可以畅游于其中,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是人与人之间进行语言交流和传递感情的特殊场合,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具有其特殊性、多元性和持久性,尤其是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
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会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不计其数的益处,不仅可以促使青少年健康成长,而且能使立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家庭和谐、家长的素质与职业、家长的教育理念。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因此,应该优化家庭环境,积极发挥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努力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促使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一、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家庭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千差万别,有的是民主的,有的是严格管制的,有的是放任自由的,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同,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也不同。
民主家庭的孩子,做事善于自己动手,自己想办法,同时,也会与同伴一起分享自己的观点,采纳别人的意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青少年能够虚心听取建议,发挥自己的特长,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家庭文化对中学生品德养成的影响研究
家庭文化对中学生品德养成的影响研究家庭文化是指一个家庭所具有的价值观念、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等共同体现出的文化。
中学生的品德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家庭文化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就家庭文化对中学生品德养成的影响展开研究。
一、家庭文化对中学生品德养成的积极作用1.陶冶中学生的良好品德家庭是中学生最初接触社会的场所,家庭文化在其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
良好的家庭文化能够对中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让中学生内心自然而然地产生健康的品德观念,形成健康的人格特质。
例如,家长能够经常宣传道德伦理,让中学生明白是非对错的边界;家长能够对孩子的言行举止进行引导教育,让中学生明白做人应该有一定的礼仪礼节。
2.加强中学生的道德修养家庭对中学生的道德修养也有很大的帮助。
家庭文化能够激发中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带领中学生慢慢发展自己的道德素质。
例如,对中学生进行家规家训教育,让中学生了解自己应该做到什么样的修养,可以帮助中学生形成健康的道德标准。
3.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多数中学生依然处在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的初级阶段,此时家庭文化的教育可以帮助他们适应日益丰富的社会生活需求,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引导中学生善于倾听他人的感受,从而学会更好地为人处世,做一个有为的人。
二、家庭文化对中学生品德养成的消极作用1.不良家庭文化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某一些家庭因为种种原因缺乏了良好的家庭文化,这会对学生的品德产生不良的影响。
例如,家长不注重教育,对早恋、吸烟等不良行为不予干预,这会让中学生误入歧途;或是家庭冷漠,家长对中学生冷眼相待,过分地追求名利利益等,也会让中学生的品格蜕变。
2.过分强调家族传统文化的不良影响有的家庭因为过分强调家族传统文化而导致中学生的思想僵化,缺乏对多元文化理解和尊重。
例如,有些家庭追求其“家族文化”的单一性,忽视了多元文化的存在,从而缺乏对新思想的认知与接受,这会让中学生的思想局限性更加明显。
三、中学生家庭文化对品德养成的重要性家庭文化对中学生品德养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也形成了其重要性。
浅析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
浅析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摘要】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受家庭环境影响深远。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对其思想道德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环境通过各种方式影响着青少年的认知、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成员的行为、家庭氛围、家庭角色模范以及家庭沟通方式都对青少年思想道德产生影响。
在这种影响下,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产生着积极的作用。
我们需要重视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加强家庭教育,培养青少年的积极思想道德品质。
只有在健康和和谐的家庭环境中,青少年才能得到全面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益人才。
加强家庭环境建设,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家庭环境、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家庭教育、家庭成员、家庭氛围、家庭角色模范、家庭沟通、影响、重要性、青少年品质、家庭教育方式、总体影响、加强、培养、积极思想、呼吁。
1. 引言1.1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阶段中最为关键的时期,他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对于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家庭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青少年最主要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性的原因有很多。
家庭是青少年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家庭成员是他们最亲近的人。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深远影响,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认知和价值观。
家庭环境中的道德规范、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将在青少年的心智中构建起重要的参考框架,影响其行为选择和发展方向。
家庭环境也是青少年性格养成的重要场所。
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家庭环境中的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氛围、家庭沟通方式等因素将直接塑造青少年的人格模式和性格特征。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良好的家庭环境将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青少年应在家庭环境的引导下建立正确的思想和道德观念,为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及对策探析摘要: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长远而深刻的。
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是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保证。
应从优化家庭环境,促进中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角度入手,营造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氛围,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为中学生树立人格榜样;改进施教策略,增强家长教育方法的科学性;创建家庭道德实践环境,促进中学生知行合一;加强家庭德育环境与学校、社会德育环境的协调互补。
关键词:家庭环境中学生思想品德对策影响中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最关键的阶段之一,是形成和获得社会化角色、社会态度,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也是思想品德发展由动荡趋向成熟,极易发生分化的重要时期。
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然而,家庭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最初和最基础的作用,并深刻地影响着中学生的一生。
在当今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等发生巨变的现代家庭环境大背景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发展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充分了解家庭现状,以便有意识地优化家庭环境,增强家长的责任意识,强化中学生的家庭道德教育。
一、家庭成员素质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普通家庭拥有越来越丰富的物质基础。
我国教育事业越来越受到重视,现代家庭成员的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家长素质普遍提高。
家庭成员的相互地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广大女性地位不断上升,女性逐渐获得与男性平等的受教育权和个人价值实现的机会。
这些可喜变化均有利于家长提高自身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有利于家长增强教育能力,更新教育理念;有利于家长调整教育方法,采用更科学的方式教育子女,促进其健康成长。
但由于各地特殊的现实情况,许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依然落后,人们受教育程度依然较低。
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许多女性仍未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这种现实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中学生的家庭环境,影响家长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效果,不利于中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二、家庭结构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过去,中国家庭中一对夫妻与数对已婚子女及其孙辈同居生活的联合家庭或主干家庭较多,家庭规模大,结构复杂。
近三十年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子女数量锐减,以一对夫妻与子女为的核心家庭激增。
据国家统计局调查,近二十年核心家庭已占家庭总数的75%以上。
由原来的大家庭过渡到小家庭或“核心家庭”,子女数量锐减,整个家庭的注意力围绕一个子女“转”,家长往往包办代替或是溺爱子女,这极易造成子女意志力薄弱,自立自理能力差,责任感缺乏等多方面问题。
同时,联合家庭和主干家庭不断减少也造成传统的以孝悌、忠诚、礼仪为核心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失去依托,走向解体,削弱了东方传统文化中根本的孝道精神。
一个人是否有爱心、有责任感、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孝亲教育。
目前,人们普遍感到许多中学生缺乏应有的爱心和社会责任心。
近年,我国城乡尤其是大城市的离婚率呈上升趋势,离异家庭增多,关于离异家庭对独生子女道德情感的负面影响,中外研究的结论相当一致。
“美国的学者调查发现,离异家庭子女在个性上往往表现为抑郁、敌对、富于破坏性、易激怒、孤独、悲伤、易闯祸甚至自杀等。
”[1]三、社会价值观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与世界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入,推动了人们观念的转变,实现了多元价值观念的相容共融,但是,西方各种价值观念在我国的传播,如利己主义价值观、拜金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价值观等等如潮水般,一波波席卷而来。
[2]利益多元化、思想多样化、多种社会思潮涌动,多元价值取向出现,社会转型的变化,使家长面对新事物、新思潮缺乏正确的价值判断依据,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出现选择迷失,导致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对立。
在这种混乱状态下,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缺乏理性精神,加之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让可塑性很强的中学生应接不暇,是非分辨不清,模糊了道德评价标准,使抗诱惑能力不强的中学生极易误入歧途,失去正确的理想信念,进而导致人生观、价值观错位等思想品德问题的产生。
四、培养中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对策(一)营造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氛围,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促进中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需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这种良好不仅包括物质方面,还要有精神方面。
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起到“隐性教育”的作用。
[3]因为人们已经意识到除了有计划、有步骤的有形教育外,依然存在着一种看似“无形”的教育在起作用。
一方面,父母应注重良好家庭氛围的营造。
在家庭中,孩子有最多的机会与父母接触,父母的情感、思维及心理因素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因此,父母必须主观上重视良好家庭氛围的营造,保持家庭成员间互相谅解,和睦相通,自觉维护在孩子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另一方面,父母应积极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沟通,增进亲子感情。
父母运用娱乐活动等方式与孩子有效沟通,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有效途径。
只有父母给予孩子倾诉的机会,听取他们内心的声音,才能增进亲子间的互动,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和谐亲子关系的建立同整个家庭气氛密切相关,绝不能忽视营造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氛围。
(二)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为中学生树立人格榜样。
恩格斯指出:“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
”家庭德育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素质。
首先,提升家长的思想道德素质。
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思想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境界,要教育孩子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家长是关键。
家长保持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是关键中的关键。
德育的方式要润物细无声,通过父母为人处世原则、交友及生活方式、甚至是穿衣打扮的习惯,直接影响中学生的思想品德。
其次,提升家长的文化素质。
家长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影响家庭教育效果的又一重要因素。
家长的教育能力、教育方式、处理家庭关系的水平及家庭生活质量,受其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影响。
因此,家长必须加强学习,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与子女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
最后,提升家长的心理素质。
家长的情绪特点和心理状态会影响其教育子女的方式和态度。
家长应当掌握一些未成年人的心理常识,尊重子女的人格,善于与子女沟通和交流,不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为中学生创造和睦、平等、民主的家庭环境,为中学生树立人格榜样。
(三)改进施教策略,增强家庭教育方法的科学性。
伟大思想家培根讲道:“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吗?这个方法就是你对他百依百顺。
”[4]父母单纯爱孩子是不够的,要在关心、体贴孩子的同时,客观理性地分析中学生的思想、心理,讲究策略、方式,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
一方面,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讲究策略方式。
另一方面,讲究家庭德育的方式、方法。
家庭德育不仅要坚持一致性与连贯性,而且要坚持日常渗透与集中强化相结合,更要坚持挫折教育与鼓励教育相结合。
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掌握生存所需的专业技能是不够的,还要具备坚强的意志,既充满自信,又能适应社会、承受挫折。
因此,需要“惩罚”与“激励”相得益彰,相辅相成,使中学生在发挥自己的优势与潜力的基础上,既能正确对待挫折,又能树立自信,努力走好自己的人生旅途。
(四)创建家庭道德实践环境,促进中学生知行合一。
德育工作不是空中楼阁,不能流于形式,要落到实处。
这需要父母根据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育规律行事,为中学生提供适当的道德实践环境和机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积极鼓励、支持中学生参加道德实践活动。
一方面,在家庭日常生活中,为中学生提供家务劳动机会。
使中学生从中体会家庭劳动的辛苦与快乐,改变其懒惰、散漫的习惯,增强自理能力和自立精神,为中学生身心发展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另一方面,在家庭生活中注重中学生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
通过行为习惯的培养,使中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增强人际交往能力,进而使中学生德育活动更具实效性,促进中学生道德意识向道德行为转化,实现知行合一。
(五)加强家庭德育环境与学校、社会德育环境协调互补。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这一链条上的三个重要环节,缺一不可。
[5]三者相互支持,形成合力,才会促使未成年人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方面家庭德育离不开学校德育的协助。
学校应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德育的责任,把道德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教学进行德育,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
学校应运用多种手段使家长充分认识家庭德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他们的德育理论水平,传授给他们实用的方法技巧。
另一方面,加强社会教育对中学生德育建设的影响。
中学生正逐步走向成年、走出校园,社会环境的优劣,对于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的塑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思想道德形成的规律和发展的全过程看,无论是学校德育,还是家庭德育,都要经过社会环境的检验才能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
面对新时代,90后、00后中学生的新特点、新问题,思想品德教育需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综合运用多种辅助手段。
在校内,建立一个从德育主管到德育导师、班主任、任课老师、德育小组、个别学生的纵向网络;在校外,还可以建立以qq、手机短信、飞信为载体的信息传递网络,化解直接对话的尴尬、害羞等情绪,使沟通更加便利,问题更易于解决。
如此运用多种辅助手段,形成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体系,使家庭德育工作卓有成效。
参考文献:[1]张耀灿,郑永延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1:259-263.[2]丁晓平.试论美国家庭文化的教育影响力[j].教育时空,2010,5.[3]李璐,高丽.家庭环境:青少年学校适应的“催化剂[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7.[4]袁双.浅谈优化育人环境对德育工作的影响[j].德育研究,2010,7.[5]周伟论.浅析家庭文化及现代意义[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