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教育学1
矫正人员学习教育主题
矫正人员学习教育主题矫正人员学习教育主题引言:矫正人员学习教育是指对刑满释放人员或者尚未刑满释放人员进行的一种教育,旨在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改造自己并重建新的生活。
该教育的重点是帮助矫正人员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提高个人的自我认知和社会适应能力。
本文将围绕矫正人员学习教育主题展开论述,旨在探讨该主题的重要性、方法和效果。
一、重要性1.1 改变犯罪思维方式矫正人员经历过犯罪行为,其思维方式可能已经形成了浓厚的犯罪色彩。
通过学习教育,矫正人员可以接触正义、道德价值观,帮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改变自身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1.2 促进社会融入犯罪行为使得矫正人员面临社会排斥、失业、无法融入社会等问题。
学习教育可以提供适当的技能培训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改善个人生活状况。
1.3 降低再犯率再犯率一直是矫正工作关注的重点问题,通过学习教育,矫正人员可以接触到一系列能够提高自身素质、转变行为的知识,更好地适应社会,降低再犯风险。
二、方法2.1 法律教育法律教育是矫正人员学习教育的基础。
通过法律知识的普及和启发,矫正人员可以了解到自己犯罪行为的性质和严重性,增强法律意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社会产生的危害和后果。
法律教育还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法律的底线和规矩,减少再次违法的可能性。
2.2 职业技能培训培训矫正人员职业技能是帮助他们重新参与社会并保障生活的重要环节。
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可以提供一些常见的就业技能,如电脑操作、餐饮服务、手工制作等。
这样,矫正人员可以在释放后更容易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重新融入社会。
2.3 心理疏导与认知再建矫正人员的心理状况往往比较特殊,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与认知再建工作。
心理疏导旨在帮助他们释放内心的压力,消除对犯罪行为的后悔和自责,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认知再建则通过改变思维方式,帮助矫正人员建立积极健康的认知模式,从而改善自身的行为。
矫正教育学习题集
《矫正教育学》习题集一、单选题1、兴起于北美的矫正模式始于()A、1764年B、1870年C、1955年D、1980年2、我国儒家经典《学记》中提出的矫正教育思想是()A、潜移默化B、长善救失C、注错习俗D、因人施教3、矫正教育学在我国创立始于()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4、最早明确提出举办特殊学校作为我国矫正教育组织形式的时间是()A、1952年B、1964年C、1981年D、1985年5、苏联教育革新家马卡连柯在波尔塔瓦建立的矫正教育组织称作()A、工学团B、教养院C、感化院D、工读学校6、通过实验或检验取得矫正教育现象之间联系及变化数据的研究方法是()A、实践研究方法B、实证研究方法C、经验研究方法D、系统分析方法7、作为矫正教育理论基础的哲学命题是人的()A、生物性B、社会性C、可塑性D、差异性8、美国的心理学家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中行为矫正的重要条件是()A、强化B、强制C、情景D、刺激9、社会学习理论源于法国犯罪学家塔尔德的()A、社会结构理论B、社会冲突理论C、亚文化理论D、模仿理论10、矫正教育个别化倾向的制度基础是()A、规范处遇B、人格调查C、科学分类D、严格考核11、国外首次尝试社区矫正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荷兰D、美国12、国外的未成年人矫正教育的观念基础是()A、感化B、挽救C、预防D、保护13、国外对未成年人以社会为基础的矫正教育主要基于()A、模仿理论B、差异交往理论C、标签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14、提出“在社会化刑罚的执行应注意社会教育”主张的是()A、刑事古典学派B、犯罪人类学派C、社会防卫学派D、犯罪社会学派15、矫正模式主要包括治疗康复和()A、威慑B、再社会化C、惩戒D、防卫16、美国矫正教育运动始于()年。
A、1789年B、1776年C、1889年D、1886年17、美国矫正教育发展规律出现的里程碑式的标志是1991年美国联邦教育部特别设立了()。
矫正教育教案模板范文初中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矫正教育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 理解矫正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矫正教育的定义和目的。
- 矫正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教学难点:- 如何将矫正教育理念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
- 如何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矫正教育成功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什么是矫正教育?它有什么作用?(二)新课讲授1. 矫正教育的定义:- 介绍矫正教育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改正不良行为,促进其全面发展。
2. 矫正教育的基本原则:- 诚实守信原则:教育者要诚实守信,为学生树立榜样。
- 尊重个体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 全面发展原则: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 矫正教育的方法:-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矫正教育的实际应用。
-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正确处理问题。
- 个体化教育: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三)课堂活动1. 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讨论如何将矫正教育理念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2. 角色扮演:模拟矫正教育场景,让学生体验教育者的角色,感受矫正教育的实际效果。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矫正教育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矫正教育过程中的收获。
四、作业布置1. 撰写一篇关于矫正教育的短文,阐述自己的观点。
2. 观看一部关于矫正教育的影片,记录观后感。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反思教学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矫正教育的实效性。
矫正教育学春期末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1、矫正教育:是以特定设施为主要条件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是以实现矫正教育对象的再社会化为本质,系统地影响和改变受教育者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的策略、方法和手段。
2、再社会化:就是针对社会化过程出现问题与缺陷的对象,用补偿教育或强制方式对个体实行与其原有的社会化过程不同的再教化过程。
3、矫正教育目的:是通过矫正教育将矫正教育对象塑造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一定社会(阶级)对于矫正教育机构造就的人的总体要求,是矫正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矫正教育目的规定着矫正教育所造就的人的质量和规格。
4、矫正教育制度:是指国家有关部门针对矫正对象,为达到消除这些人员的主观恶性、使其重新社会化的目的,而规定的有关矫正教育的性质、任务、组织体系、组织与活动的原则以及工作制度等方面规范的总称。
5、矫正教育课程:矫正教育机构依据法律规定和矫正实际的需要,为构建矫正教育对象的智能结构和生命价值,设计并实施的由一系列管理改造活动组成的教育学科体系。
6、矫正教育者:是受社会的委托在矫正教育机构中负责开展矫正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
从广义上来看,矫正教育机构中从事与矫正教育相关工作的人员,不论他们是负责生产劳动、日常管理,还是负责文化、思想、技术教育,都可以视为矫正教育者。
从狭义上来看,矫正教育者是指那些直接面对矫正教育对象,专门负责传授文化知识、生产劳动技能,对矫正教育对象进行行为、心理矫正和思想转化的工作人员。
7、矫正教育影响:是指介于矫正教育者和矫正教育对象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既包括客观的影响内容,也包括组织、运用影响内容的方式、方法和模式。
8、教育目的刑理论:德国刑法学家李斯特首倡教育目的刑理论,该理论认为刑罚要惩罚的不是行为而是行为人,刑罚的本质是教育,对行为人进行惩罚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报应,而是为了教育矫正行为人,使其能顺利回归社会,适应社会的共同生活。
9、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
赵世伟矫正教育学复习
矫正教育学复习题型:一、单项选择20题,1分/题,共20分、二、多项选择10题,2分/题,共20分。
三、名词解释4题,3分/题,共12分、四、简答题3题,6分/题,共18分、五、论述题1题,10分/题,共10分。
六、案例分析2题,10分/题,共20分。
本资料最终解释权归风休住,未经许可,请勿复制!时间:8号上午一、单项选择20题,1分/题,共20分。
1.“矫正”一词在西方最通常得含义就是“改善”。
(专升本)2.19世纪末20世纪初系统地提出了“教育目得刑”得政策主张得就是德国著名刑事政策学家冯·李斯特。
3.强制就是教育得障碍,教育需要奉献得观点提出者就是拉德布鲁赫、(专升本)4.矫正就是1870年以来兴起于北美得一种刑罚改良模式,1870年在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成召开了矫正工作大会,会上发表了9条原则性《矫正宣言》。
提出刑罚得目得就是矫正而不就是报复,教育就是矫正罪犯得最重要得手段。
(二学位)5.苏联教育革新家马卡连柯在20世纪初建立得矫正教育组织称为就是“工学团”6.实证学派以实证方法研究犯罪人及导致其犯罪得原因,有针对性得提出了矫正得新理念。
这一学派以龙勃罗梭、菲丽、李斯特最为著名。
(二学位)7.《礼记·学记》中最早提出了“长善救失”得矫正教育思想。
8.我国对罪犯得矫正教育改造制度以法规形式确定下来就是在“20世纪50年代”。
9.我国监狱系统举办特殊学校进行正规化教育得时间起点就是1985年6月。
10.鲁辛·摩林在其主编得《论监狱教育》中明确指出:“监狱及矫正系统中,不就是作为惩罚,因为监禁就是惩罚;不就是监狱活动得功利性目得得工具、(二学位)11.实证研究就是将矫正教育研究对象置于特定研究条件或环境下,对研究对象进行实验或检验,取得现象之间联系及变化得相关数据,揭示或证明有科学价值得研究结论得方法。
12.作为矫正教育基础得哲学命题就是人得“可塑性”。
★13.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得代表人物就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14.行为主义心理学基于调节反射理论提出矫正人们行为能力得原则就是强化原则。
矫正教育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社区矫正教育课程二、课程目标:1. 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提高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增强社区矫正对象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
3. 培养社区矫正对象的感恩之心、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课程对象:社区矫正对象四、课程时长:2课时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相关法律法规资料3. 社区矫正案例资料4. 小组讨论材料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10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社区矫正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 引导社区矫正对象进行自我介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 主题一:法律意识教育(20分钟)- 讲解我国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基本法律知识。
- 通过案例分析,让社区矫正对象了解法律的重要性,认识到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3. 互动环节(15分钟)- 组织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法律的认识和感悟。
- 教师对讨论内容进行点评和总结。
4. 角色扮演(15分钟)- 设定情景,让社区矫正对象扮演不同角色,体验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通过角色扮演,让社区矫正对象更深刻地理解法律。
第二课时1. 主题二:价值观教育(20分钟)- 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社区矫正对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 通过正反案例,让社区矫正对象认识到价值观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主题三:自我管理教育(20分钟)- 讲解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包括时间管理、情绪管理、财务管理等。
- 通过小组讨论,让社区矫正对象分享自己的自我管理经验。
3. 互动环节(15分钟)- 组织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自我管理方面的困惑和问题。
- 教师对讨论内容进行点评和指导。
4. 总结与展望(10分钟)- 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法律意识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 鼓励社区矫正对象在今后的生活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七、教学评价:1. 观察社区矫正对象在课程中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矫正教育学
引言概述在我们的社会中,矫正教育学是一个关键领域,它涵盖了一系列的教育方法和策略,用于帮助那些有行为问题或学习困难的学生改善自己的行为和学习能力。
本文将探讨矫正教育学的核心概念、教育策略以及教师在实施矫正教育时的重要角色。
正文内容1. 矫正教育学的核心概念1.1 教育评估:教育评估是矫正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潜在问题和需要。
评估方法包括观察、测试和访谈等。
1.2 个体化教育计划:个体化教育计划是根据学生的特定需求和目标而设计的教育计划。
这种计划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1.3 正向教育:正向教育强调奖励和激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改善行为。
这种教育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1.4 沟通技巧:沟通技巧是教师在与学生和家长交流时必备的工具。
良好的沟通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促进学生的积极改变。
1.5 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指学生获得来自同伴、家庭和社区的支持和鼓励。
这种支持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社交能力。
2. 教育策略2.1 行为管理:行为管理是指教师使用一系列策略来帮助学生改善不良行为。
这些策略可能包括规则明确、奖励系统和惩罚制度等方法。
2.2 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智力和社交技能。
通过教授情感管理和冲突解决等技巧,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会环境。
2.3 多元化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风格。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4 协作教育:协作教育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团队合作。
这种教育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5 技术教育:技术教育可以将技术与学术知识相结合,通过使用技术工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3. 教师角色3.1 观察者:教师在实施矫正教育时需要密切观察学生的行为和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2 教导者:教师需要教授学生正确的行为和学习方法,并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矫正教育
《矫正教育学》练习题一四、简答题1,思想教育与心理矫治相结合的意义?(1)有利于全面提高矫正教育的质量。
(2)可以为矫正教育工作创造和谐、通畅的心理环境。
(3)有利于加强事项教育的正对性。
2,矫正教育影响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1)社会价值,主要表现在矫正教育影响的选择上要符合四项基本原则,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教育对象的社会规范。
(2)教育价值,矫正教育影响的选择与实施必须对矫正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3,监狱对罪犯进行矫正教育的过程分哪几个阶段?(1)入监狱教育阶段,即对新收押的罪犯进行矫正教育。
(2)常规教育阶段,即对经过入监教育阶段的罪犯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各种矫正教育活动。
(3)出监教育阶段,及监狱对即将刑满出狱的罪犯进行的巩固矫正教育成果,确保改正质量的教育活动。
4、矫正教育对象的本质属性是什么?1、矫正教育对象是社会人。
2、矫正教育对象是有缺陷的人。
3、矫正教育对象是需要矫正的人。
4、矫正教育对象是发展中的人。
5、教育学理论对矫正教育的指导意义有哪些?1.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使教育成为矫正工作的基本手段,2.教育能够引导受教育者沿着特定的方向发展。
3.教育能够给受教育者比较全面、系统、深刻的影响。
4.教育由专职教师对受教育者进行科学的培养。
5.教学论有助于提高矫正教育的课堂化教学效果。
五、论述题一、矫正教育的制约因素?(1).社会因素: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
(2).个体因素:矫正教育必须从人的身心发展实际出发,适应身心发展规律才能取得效果。
1、矫正教育要适应被矫正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的促进学员向身心健康发展2、矫正教育要适应被矫正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段人员用不同内容和方法。
3、矫正教育要适应被矫正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人施教。
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对教育的指导原则。
答:(一)由强迫向矫正教育对象自觉接受教育转变,(二)发挥正义的外因作用,促使矫正教育的内因起变化作用(三)掌握由思想到行动的矫正路径。
矫正教育的内容和基本方法
矫正教育的内容和基本方法矫正教育的内容和基本方法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你想啊,这就像是给孩子们的成长旅程上加了点“调味料”,让他们在生活的菜肴中尝到不同的滋味。
咱们先来说说矫正教育的内容吧。
通常,它涵盖的可不光是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针对孩子们的一些行为习惯、心理状态和社交技能等。
就像是给小树苗施肥,让他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真的是需要细心呵护的。
咱们得聊聊孩子们的行为习惯。
现在的小孩,哎,有的可真是“天不怕地不怕”,打架斗殴的事时有发生,这可不行。
矫正教育就像是“刮骨疗毒”,要从根本上去改善这些问题。
通过游戏、互动和角色扮演,孩子们在欢笑中学会合作与分享。
想象一下,孩子们在操场上奔跑,互相帮助,简直是春风拂面,暖意融融。
再说了,心态的调整也特别重要,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咱们得教他们要学会“静观其变”,这可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说到心理状态,孩子们的情绪波动可大了,像坐过山车似的。
矫正教育的方法就像是给他们的心灵装个“减震器”,通过倾听、沟通,帮助他们表达内心的感受。
你会发现,当孩子们能畅所欲言时,心中的阴霾就慢慢消散了,像是晴天里的一道彩虹,五光十色。
老师们要成为他们的“心灵导师”,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这种情感上的交流真是不可或缺。
社交技能同样重要,孩子们在与同伴交往时,难免会出现一些小摩擦。
矫正教育就像是“润物细无声”,通过模拟社交场景,教他们如何处理矛盾、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能学会如何“以和为贵”,更能体会到团结的力量。
想象一下,他们手拉手,像小小的团队,朝着共同的目标迈进,真的是特别感人。
再来说说方法,这可是个“绝招”。
得通过游戏引导,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根本不觉得是在“上课”,真的是“寓教于乐”!比如,开展一些团队合作的活动,孩子们在“抢椅子”的时候,突然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这种体验式学习,简直就是让他们心服口服,乐在其中。
情境教学也很有效。
通过设置各种场景,让孩子们在模拟中体验不同的情感和反应,像是“身临其境”,让他们在真实的情感中成长。
矫正教学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一章第一节社区矫正的概念、特征和原则一、社区的概念一般认为,社区是一定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领域。
包括三个要素:地域要素。
社区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地域之内,而且一个社区的地域范围应当相对稳定。
1、人口要素。
社区的存在总是离不开一定的人群。
2、关系要素。
生活在一个区域内的人群,会在很多方面有着共同利益,面临共同问题,产生这样或那样关系。
二、社区矫正的概念2003年7月10日两院、两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社区矫正是和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这一概念概括进了四大要素:1、矫正性质2、矫正对象3、矫正主体4、矫正目的三、社区矫正的特征1、刑事制裁性。
社区矫正是在确认一个人实施犯罪之后,由审判机关和国家其他有关机关判处和采取的一种刑事制裁措施,是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一种法律后果。
虽然社区矫正对犯罪人的人身自由限制较少,对犯罪人的惩罚性也相对较轻,但社区矫正措施本身是一种刑事制裁,是一种刑罚执行活动,必然包括对矫正对象的惩罚性。
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来看,这种惩罚性包括:一是社区矫正对象要服从监督和管理,对此我国《刑法》第39条、第58条、第75条、第84条分别对被判处管制、被剥夺政治权利、被宣告缓刑、被宣告假释的犯罪人要服从监管作了规定。
二是规定社区矫正对象的人身自由和行动受到一定限制,如《刑法》第39条、第75条、第84条的有关规定。
三是社区矫正对象行使某些权利受到限制,如被判处管制的犯罪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四是现行法律还对社区矫正对象规定的一些义务,如被宣告假释的犯罪人,要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矫正教育学1
1.矫正教育学:是指研究矫正教育现象、揭示矫正教育活动规律的科学。
是我国长期以来矫正教育工作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概括,是随着我国矫正教育工作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2.矫正教育目的:是指矫正教育者代表着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利益,在观念上、思想上对矫正教育活动结果的设计。
矫正教育目的是通过矫正教育工作,把矫正教育对象塑造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3.矫正教育评估:是指根据矫正教育目标,运用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数据资料,进行筛选、整理、统计分析,对矫正教育活动及其结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4.集体教育:是指矫正机构将全体或某一类型的矫正教育对象集中起来所进行的,一种旨在解决一些共同性问题的矫正教育活动。
5.解除劳动教养人员:是指根据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决定的劳教期限,经过强制教育改造后,执行期满,依法解除劳动教养,恢复其人身自由和其他权利回归社会的人员。
1.矫正教育:是指国家矫正机构以违法犯罪分子为对象,从改造人、挽救人的目的出发,结合生产劳动有计划、有组织、依法实施的转变思想、矫正恶习、灌输知识、培养技能的系统影响活动。
2.矫正教育对象:是指在特定的矫正机构当中依法接受矫正教育的各类人员。
在我国,矫正教育对象包括服刑罪犯、劳动教养人员、少年收容教养人员以及回归社会人员。
3.道德教育:是指按照公民道德标准的要求对矫正教育对象施加影响,使其形成道德观念、养成遵守社会道德的行为习惯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性活动。
4.矫正教育任务:是指矫正机构根据有关规定,为实现矫正教育目的而确定的矫正教育的步骤、手段和措施的总和。
矫正教育任务是矫正机构的核心工作任务,是矫正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5.少年收容教养人员: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条第4款规定的,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由政府收容教养的犯罪少年。
1.行为矫正:是指矫正机构依法对矫正教育对象的违法行为、犯罪行为及一些行为恶习进行标准,使其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的活动。
矫正教育专业 参考书目索引
矫正教育学专业参考书目索引1,[俄]马卡连柯著:《论共产主义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2,[俄]苏霍姆林斯基著:《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3,力康泰主编:《改造教育学》群众出版社,1985年11版。
4,[美]道格拉斯著:《越轨社会学概论》张宁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5,高地血著:《管教艺术学》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
6,林东品、黎明正、夏吉先著:《犯罪改造学》群众出版社,1989年版。
7,《欧美日本监狱制度的比较》,刘瑞祥译,中国方正出版社,1989年版。
8,[美]克莱门特·巴特勒斯著:《矫正导论》孙晓雳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9,[美]大卫·杜菲著:《美国矫正政策与实践》,吴宗宪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孙晓雳编译:《美国矫正体系中的罪犯分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改造罪犯的状况(白皮书)》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
13,纪敏主编:《伪满皇帝群臣改造纪实》,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4,[加]鲁辛·摩林编:《论监狱教育》李引等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5,王明迪主编:《个别教育经验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6,夏宗素主编:《罪犯教育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7,潘华仿主编《外国监狱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18,杜雨主编:《监狱教育学》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19,潘国和、罗伯特·麦尔主编:《美国矫正制度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0,吴宗宪著:《西方犯罪学史》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1,司法部劳教局组编:《矫正教育学》群众出版社,1998年版。
22,金源著:《奇缘——一个战犯管理所所长的回忆》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版。
23,兰洁主编:《教育改造学》法律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矫正教育学
1.矫正教育学:是指研究矫正教育现象、揭示矫正教育活动规律的科学。
是我国长期以来矫正教育工作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概括,是随着我国矫正教育工作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2.矫正教育目的:是指矫正教育者代表着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利益,在观念上、思想上对矫正教育活动结果的设计。
矫正教育目的是通过矫正教育工作,把矫正教育对象塑造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3.矫正教育评估:是指根据矫正教育目标,运用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数据资料,进行筛选、整理、统计分析,对矫正教育活动及其结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4.集体教育:是指矫正机构将全体或某一类型的矫正教育对象集中起来所进行的,一种旨在解决一些共同性问题的矫正教育活动。
5.解除劳动教养人员:是指根据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决定的劳教期限,经过强制教育改造后,执行期满,依法解除劳动教养,恢复其人身自由和其他权利回归社会的人员。
1.矫正教育:是指国家矫正机构以违法犯罪分子为对象,从改造人、挽救人的目的出发,结合生产劳动有计划、有组织、依法实施的转变思想、矫正恶习、灌输知识、培养技能的系统影响活动。
2.矫正教育对象:是指在特定的矫正机构当中依法接受矫正教育的各类人员。
在我国,矫正教育对象包括服刑罪犯、劳动教养人员、少年收容教养人员以及回归社会人员。
3.道德教育:是指按照公民道德规范的要求对矫正教育对象施加影响,使其形成道德观念、养成遵守社会道德的行为习惯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性活动。
4.矫正教育任务:是指矫正机构根据有关规定,为实现矫正教育目的而确定的矫正教育的步骤、手段和措施的总和。
矫正教育任务是矫正机构的核心工作任务,是矫正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5. 少年收容教养人员: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条第4款规定的,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由政府收容教养的犯罪少年。
1. 行为矫正:是指矫正机构依法对矫正教育对象的违法行为、犯罪行为及一些行为恶习进行规范,使其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的活动。
中央司法警校监狱学矫正教育学就业方向
中央司法警校监狱学矫正教育学就业方向
中央司法警校监狱学矫正教育学的就业方向有以下几个:
1. 矫正机构工作人员:可以进入监狱、戒毒所等矫正机构,担任矫正教育员、矫正警察等职位,负责监管、教育和矫正被判刑的犯罪人员,帮助他们改正错误、重新融入社会。
2. 社会矫正工作者:可以在社会福利机构、康复中心、社区教育机构等地工作,提供矫正辅导和教育服务,协助犯罪人员改造、重建自信,并帮助他们重新适应社会生活。
3. 矫正教育研究员:可以从事矫正教育相关的研究工作,对矫正教育政策、方法、效果等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贡献于矫正教育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4. 法律顾问或律师:通过进一步深化法律学习,可以成为矫正教育领域的法律专业人员,为矫正机构提供法律咨询、法律事务处理等服务。
5. 教育管理者:可以在教育部门或相关机构从事矫正教育管理工作,负责制定矫正教育政策、组织管理矫正教育资源、指导矫正教育工作等。
需要注意的是,进入该领域的就业岗位往往要求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和专业技能。
教育学(矫正教育方向)
特殊要求
国家矫正系统对矫正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有特殊的要求,即:首先,他们应当具有人文、科学素养和 司法职业品格;第二:他们应当具有社会公共知识基础和矫正专业基础;第三:他们要具有从事教育矫治工作的 专业能力;第四:他们作为司法警官,应当具备司法警官的综合素质。因此,在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上,应当体现 这种“合金型”应用性人才培养要求。使之成为具有良好素养和业务技能,能够适应教育矫治工作需要的特殊园 丁。
主干课程
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法理学、教育学原理、心理学原理、犯罪学、犯罪心理学、刑罚学、中外教育史、 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技术学、矫正教育学、矫正组织与管理、矫治心理学、外国矫正制度、戒毒与康 复技术、警察学、心理测量与咨询技术、、专业方向:教育学 2、学制为四学年(八个学期)。 3、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学位
能在国家各类矫正机构及相关教育系统从事教育矫治、理论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在矫正系统内履行教育矫治工作职能的专业型警官,能在国家各类矫正机构及相关教育系统 从事教育矫治、理论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并且具有矫正教育教学的专业技能,具有法治、敬业、实 干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学科基础
教育学专业(矫正教育方向)的学科基础是矫正教育学,矫正教育学以教育学为母体,吸收和借鉴人类学、 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培育矫正教育学的理论“基因”、学科范式和专业教学模式,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矫 正教育学体系。在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上,突出一个核心、两大基础、三项基本技能。“一个核心”即政治思想教 育和道德品质修养的起点高;“二大基础”即法律意识与规范自律性强,知识结构的兼容性与创新性强;“三项 基本技能”即突出教育表达能力培养,突出法律思维能力培养,突出心理与行为矫治技能的培养。
矫正教育学
A卷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9分)1.矫正教育^矫正教育,是以特定设施为主要条件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是以实现矫正教育对象的再社会化为本质,系统的影响和改变受教育者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策略方法和手段。
2.因人施教是指根据矫正教育对象的不同情况和不同特点,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进行有区别和有针对性的教育。
3矫正教育学是研究矫正教育对象、结构特点、手段方法及其应用的知识体系。
它是旨在遵循教育普遍性原理、原则的基础上,揭示矫正教育活动特殊规律的教育学分支学科,是植根于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教育学基础之上的边缘学科,是指导矫正教育实践的应用性学科,也是矫正教育专业的基础性学科。
、五、简答(每题6分,共24分)1^矫正教育者个体专业化发展的内涵包括哪些方面??2511.矫正教育专业理想的建立2、矫正教育专业知识的拓展3.矫正教育专业能力的发展4.矫正教育专业自我的形成2^开展矫正教育评价的作用有哪些??2161〕有助于了解矫正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2〉提供的信息有助于政府作出有关的决策3〉有助于获得对矫正教育更深入的科学认识,并对促进矫正教育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豹是矫正程序化管理和改进的一个基本的工具3.对矫正教育对象进行再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1〕克服人格结构中的问题与缺陷2〉进行社会规范的灌输和养成3〉矫正其行为恶习4〉培养守法意识和就业技能3^社区矫正的使用对象符合哪些条件?? 12941〉前提性条件:必须是被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的、被暂予监外执行的、被裁定假释的以及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
2)实质性条件:必须是罪行轻微,主观恶性较小,无再犯之虞的犯罪人3〕优先性条件:根据人道主义原则,在符合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对于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应当作为重点对象,使用上述非监禁措施,实施社区矫正。
六、论述题1.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请围绕上课的步骤来论述如何给矫正教育对象上好一节课??1792某监狱服刑人员陈某,因盗窃被判5年。
自考监所管理本科《矫正教育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诸论
自考监所管理本科《矫正教育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诸论第一章诸论第一节概述一,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1.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
2.对于教育的解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教育:是指一切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惠东,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
狭义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即按照一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
3.教育起源于劳动(二)教育学1.教育学:是指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解释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学的起源:(1)中国及国外:进入奴隶社会以后,由于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对教育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做出一定的总结和概括,形成一定的教育思想与主张,并用文字把它记载下来。
中国的《论语》、《孟子》,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伦理学》等都包含了丰富的教育思想。
(2)欧洲:①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系统阐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观点,对教育的目的、作用、制度内容、原则、途径和方法等都做出了论述,是近代伊布比较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②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有比较系统的教育学理论体系,并把伦理学、心理学运用于教育学领域,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二,矫正教育与矫正教育学(一)矫正教育1.矫正:是指改正或纠正违法犯罪分子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活动。
2.矫正教育:是指矫正机构已违法犯罪分子为对象,从改造人、挽救人的目的出发,结合生产劳动有计划、有组织、依法实施的转变思想、矫正恶习、灌输知识、培养技能的系统影响活动。
3.矫正教育的特殊性的体现:(1)矫正教育的实施者,是国家的矫正机构(监狱、强制隔离戒毒所、少年教养管理机构、社区矫正机构)(2)矫正教育的对象,是有违法犯罪行为的罪犯、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少年收容教养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矫正教育专业理想的建立
2、矫正教育专业知识的拓展
3.矫正教育专业能力的发展
4.矫正教育专业自我的形成
2 ^开展矫正教育评价的作用有哪些? ?216
1〕有助于了解矫正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
2〉提供的信息有助于政府作出有关的决策
3〉有助于获得对矫正教育更深入的科学认识,并对促进矫正教育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豹是矫正程序化管理和改进的一个基本的工具
3.对矫正教育对象进行再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
1〕克服人格结构中的问题与缺陷
2〉进行社会规范的灌输和养成
3〉矫正其行为恶习
4〉培养守法意识和就业技能
3 ^社区矫正的使用对象符合哪些条件? ? 129
3矫正教育学
是研究矫正教育对象、结构特点、手段方法及其应用的知识体系。它是旨在遵循教育普 遍性原理、原则的基础上,揭示矫正教育活动特殊规律的教育学分支学科,是植根于哲学、 心理学和社会学、教育学基础之上的边缘学科,是指导矫正教育实践的应用性学科,也是矫 正教育专业的基础性学科。 、
五、简答(每题6分,共24分)
2〉端正个别教育态度,讲究个别教育的艺术
a.要获得矫正教育对象的同感
b.对矫正教育对象予以积极关注
c.要充分运用对质的技巧
d.注意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的结合
4.毛泽东同志说:“人是可以该造的”,这一思想包括哪些内涵? ?96
1)以人为本的矫正教育目的论
2〉注重思想改造的矫正教育本质论
3.矫正教育,是以特定设施为主要条件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是以实现矫正教育对象的再 社会化为本质,系统的影响和改变受教育者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策略方法和手段。
五、简答
1.我国矫正教育目的的实现策略有哪些? ?63
1〉应加强对矫正教育目的内涵的研究
2〉应将矫正教育目的分解为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具体操作的目标
A卷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9分)
1.矫正教育^
矫正教育,是以特定设施为主要条件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是以实现矫正教育对象的再 社会化为本质,系统的影响和改变受教育者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策略方法和手段。
2.因人施教
是指根据矫正教育对象的不同情况和不同特点,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采取相应的教育 方法,进行有区别和有针对性的教育。
3〉采取正确政策、方法的矫正教育实践论
六、论述
1学术界关于矫正教育的本质有哪些观点?你赞成哪种观点?为什么? ?55
2试从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角度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矫正教育的指导意义。?30
C卷
四、名词解释
1.矫正教育者
是受社会的委托在矫正教育机构中负责幵展矫正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
六、论述题
1.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请围绕上课的步骤来论述如何给矫正教育对象上好一节课? ?179
2某监狱服刑人员陈某,因盗窃被判5年。一天,两名服刑人员偷了一只鸡,做熟后喊陈 某一起吃,干警刘某发现了,以为陈某是偷的(犯人中只有陈某是盗窃罪〉,遂对陈某说: “我一看就知道是你干的,你这种偷鸡摸狗的习惯可能在娘胎里就形成了,只有进了火葬场 才能改掉”,说完踢翻鸡汤愤愤而去。陈某听了这翻话,含泪躲进阅览室,写了绝命书,当 夜0缢而死。请分析刘某的教育为什么会失败?如果你在工作中遇见这种情况如何处理?
六、论述
1.在矫正教育过程中如何贯彻矫正教育的原则?【?100】
2.【集体教育方法案例】?190
3〉加强对矫正教育目的的贯彻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价
4〕重视提高矫正教育者的素质
2. 中外矫正教育制度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277
1)矫正教育的理念基础不同.
2〉矫正教育的内容方法不同
3〉矫正教育的组织形式不同
3.适用个别教育方法应注重的问题有哪些? ?198
1)把握个别教育的最佳时机,明确个别教育的具体内容
3.矫正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具体应包括哪些方面?
1〕以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将道德贯穿于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五个素质,即人文素质、科学素质、法律素质、心理素质、师德素质
2)以法学和教育学等学科为基础,构建复合性矫正教育专业知识结构,通过法学基础知识 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司法职业品格;通过教育学学科体系教育,培养学生的教 育理念、教育职业素养和矫正教育专业技能
五、简答
1.矫正教育对象的本质属性有哪些?
1)矫正教育对象是具有能动性、情感性和社会性的人
2〉矫正教育对象是有缺陷的人
3〉矫正教育地响是需要矫正的人
4〉矫正教育对象是发展中的人
2.矫正教育制度确立的主要理论依据包括哪些方面? 1)深化的复归理论
2〉教育刑理论
3〕刑罚人道化思想
2.矫正教育课程
矫正教育机构依据法律规定和矫正实际的需要,为构建矫正教育对象的职能结构和生命 价值,设计并实施的由一系列管理改造活动组成的教育学科体系
3.矫正教育评价
是根据矫正教育的目标,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分折、整理资 料,对矫正教育活动和矫正教育的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不断的完善矫正教育措施和为矫 正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4 1〉前提性条件:
必须是被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的、被暂予监外执行的、被裁定假释的以及被剥夺政治 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
2)实质性条件:
必须是罪行轻微,主观恶性较小,无再犯之虞的犯罪人
3〕优先性条件:
根据人道主义原则,在符合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对于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 犯、老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应当作为重点对象,使用上述非监禁措施,实 施社区矫正。
B卷
四、名词解释
1.再社会化?43
指针对社会化过程出现问题与缺陷的对象,用补偿教育或强制方式对个体实行与其原有 的社会化过程不同的再教化过程。
2..社区矫正?208
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II丨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闪,有专门的 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的朋限 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模式。 矫正教育
3〉通过心理学原理、实验技术和心理矫治方法的教育,使学生能应用于矫正领域并善于利 用矫正教育对象的特点和个性差异施教,掌握进行疏导和心理矫治的方法与技术。
4应用情感教学理论进行感化教育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尊重矫正教育对象的人格 ’
2〉注重对矫正教育对象进行前途教育 ^
3〉必须从有利于改造着眼,要符合法律和政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