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知识点预习
小学数学预习方法与技巧
小学数学预习方法与技巧大多数人的预习就是看看书,顶多再做做课后练习。
其实这并不是预习的正确方式。
如何做好小学数学的预习工作,是一个大家时刻关注的问题。
接下来小编文大家整理小学数学的预习方法与技巧的,希望大家喜欢!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方法预习数学的方法可以用六个字来总结——"读、查、思、比、记、练"!一、读读:就是阅读课文,学生要逐字逐句地阅读下一节课的授课内容,弄清中心问题,明确目的要求,力求了解新知识的基本结构(如定义、定理、解题方法等),从总体上作概要性把握。
二:查数学知识连续性强,前面的概念不理解,后面的课程无法学下去。
预习的时候发现学过的概念不明白,不清楚的,一定要在课前查阅有关内容搞清楚,力争经过自查不留问题。
三:思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对所预习的内容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从引入方法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证题的方法到证题的依据等。
预习时应思考:这一节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概念,定理,公式有什么含义?有什么条件?公式如何运用(正用,逆用,变用)。
数学课本上有大量的公式,不管有无推导过程,学生预习的时候应当暂放下课本,思考如何推导对照,或在课堂上和教师推导的过程相对照,以便发现自己有无推导错的地方。
对于课本的例题,也尝试先做一做,再与课本的解答对照,思考这个问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或更简捷的做法(一题多解),如此既是自己在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又是在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
一般地,公式推导不下去或推导错误,例题不会做或做错,是由于自己的知识准备不够,要么是学过的忘记了,要么是有些内容自己还没有学过,只要设法补上,自己也就进步了。
总之,预习的时候要多思考,要学会质疑.四:比比的含义,是对照阅读,把该知识与有关知识的相同点,类似和差别找出,并纳入相应的知识链中。
如学生在学了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和前几项求和公式等,在预习等比数列这块内容时,可类别学习。
从两种数列定义可看出,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区别是差(和)转化为比(积),两种数列,可用表格方式对比。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预习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Ji)数学下册知识点预习第一(Yi)单元认识图形1、认(Ren)识和会画2、七巧板是由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Bian)形、5个三角形组成的。
3、缺了(Liao)几块砖的方法(1)根据砖的排列规律用(Yong)画一画来解决。
(2)不动手、不动笔(Bi),看着第一层就知道第三、五层缺了几块砖,看着第二层就知道第四、六层缺了几块砖。
(3)先数一层有几块砖,每一层都是一样(Yang)长的,算出每层缺了几块砖。
缺了( 8 )块4、沿虚线折一折,它变成正方体。
其中①号面与( )号面相对。
方法(Fa):中间隔一个①对(Dui)③,②对(Dui)⑥,④对⑤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Tui)位减法1、计算(Suan)方法11-9=□方法一(Yi):破十法11-9=2先算(Suan):10-9=1,再算:1+1=2方法二:想(Xiang)加法算减法11-9=2因为:9+2=11,所以:11-9=2方法三:连减法11-9=211-1-1-1-1-1-1-1-1-1=22、解决问题(1)选择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
解决问题需要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例:小明家有14只鸡和5只鸭。
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分析:两个条件是14只鸡和公鸡有6只。
问题是母鸡有几只?干扰信息:5只鸭。
14-6=8(只)口答:母鸡有8只。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减法)例1: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华比小芳多几个?12-7=5(个)口答:小华比小芳多5个。
例2: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芳比小华少几个?12-7=5(个)口答:小芳比小华少5个。
第三单元分类与(Yu)整理(要求:会填和画表格,自己能给(Gei)出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的标准一(Yi)致,分类的结果就一致。
分类的标准不同(Tong),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1、按大人和孩(Hai)子分2、按男女(Nv)分4、你能提出(Chu)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预习
四年级下册数学主要包括有数的认识与运算、长度、重量和容量的认识与比较、简单的数据统计与图形等内容。
下面将对每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具体介绍。
一、小数的认识与运算1.小数的认识:-小数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
-小数点的左边表示整数部分,右边表示小数部分。
-小数点的后面每一位数字的位值依次减小,从左到右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等。
2.小数的读法与写法:-读小数时,先读整数部分,然后读小数点后面的每一位数字,最后加上相应的单位。
-写小数时,先写整数部分,然后用小数点隔开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3.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比较可以转化为整数的比较,变成找整数。
-对于小数的比较问题,可以通过整数的放大方式来比较。
4.小数的加法与减法:-小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与整数相同,将小数点对齐,然后按位进行计算。
-题目中的小数位数不够时,需要补齐零,即在相应的位置上添加零。
5.小数的乘法与除法:-小数的乘法可以忽略小数点,将小数位数相加得到结果。
-小数的除法可以将除数移到小数点上,然后按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二、长度的认识与比较1.厘米与米的换算:-1米=100厘米,1厘米=0.01米。
-进行换算时,可以使用乘法和除法运算,把题目中的长度与相应的换算关系进行计算。
2.长度的比较:-长度的比较可以通过换算为同一单位进行比较,或者直接可以通过数值的大小比较。
三、重量的认识与比较1.克与千克的换算:-1千克=1000克,1克=0.001千克。
-进行换算时,同样可以使用乘法和除法运算进行计算。
2.重量的比较:-重量的比较可以通过换算为同一单位进行比较,或者直接通过数值的大小比较。
四、容量的认识与比较1.毫升与升的换算:-1升=1000毫升,1毫升=0.001升。
-计算换算时,也可以使用乘法和除法运算进行计算。
2.容量的比较:-容量的比较同样可以通过换算为同一单位进行比较或者直接比较数值的大小。
五、简单的数据统计与图形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收集数据时,要注意从整体的角度进行收集,收集的数据要有代表性。
(完整版)非常全的小学数学知识点汇总
一、各年级知识点: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
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
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二、必背定义、定理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三、计算方面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小学的数学预习的方法有哪些
小学的数学预习的方法有哪些预习是上课前对即将要上的数学内容进行阅读,了解其梗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掌握听课的主动权。
预习是独立学习的尝试,对学习内容是否正确理解,能否把握其重点、关键,洞察到隐含的思想方法等,都能及时在听课中得到检验、加强或矫正,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数学预习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的数学预习的方法有哪些1.“先读书,划批注”是预习的第一步,数学课本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依据,读课本的过程就是一个感知新知识的过程。
读的时候要逐字逐词逐句地认真阅读,可边读边划,边读边写。
可以把重点字词、重点概念、关键语句、疑难处、学会的、不会的分别用圆点、直线、双直线、波浪线、对号、问号等不同的符号分别做上标记;也可以把自己的理解、体会或独特见解写在书上的空白处。
2.“有缺陷,及时补”是指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新知识的“前衍部分”有不明白不清楚之处,就要及时复习,把与新知相关的基础打好,为学习新知扫清障碍。
3.“多用脑,勤动手”则是学习数学的一大法宝,它告诉同学们,预习过程中,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千万不要死记定律、硬背公式。
遇到定律、公式时,可以自己先推导一遍,需要实验的就动手做实验,需要实践的就动手去操作,通过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化对概念、公式的理解,这样更利于掌握新知。
、4.“试练习,找疑处”可以算作预习的最后一步。
课本中的“想想做做”“练一练”安排的都是与例题同步的模仿练习,完成以上任务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做练习,通过试做,可以检查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内化新知,然后回顾整个预习过程,归纳出新知识的重点,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难题、有疑问的地方,以便听课时重点解决。
小学数学预习方法一、认真研读教材,确定合适的预习内容我们现行的教材与以前的教材相比,更适合学生预习:首先,在知识的呈现方式上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比较注重创设生动有趣、富有数学意义的问题情境,倡导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开展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建立数学知识结构,获取知识、得到发展;其次,教材结论性的东西越来越少,启发性的语言越来越多,留给学生的空间越来越大。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预习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
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
(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
)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
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时要注意:(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2)0乘以任何数都得0;(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没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3)除法的验算方法: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各年级知识点和重点、难点大全,暑假预习必备
小学数学各年级知识点和重点、难点大全,暑假预习必备提纲小学生们通常会利用暑假来预习下学期知识,为了方便各位小学生学习数学,小数老师整理了小学数学各年级知识点和重点、难点大全,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提前学好开学新知识。
01一年级的知识及重点1、数与计算(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
数数。
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加法和减法。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2)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
数数。
个位、十位。
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
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量与计量钟面的认识(整时)。
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3、几何初步知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4、应用题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多和少的应用题(抓有效信息的能力)5、实践活动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02二年级的知识点和重难点1、数与计算(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加、减法竖式。
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口诀。
乘法竖式。
除法的初步认识。
用乘法口诀求商。
除法竖式。
有余数除法。
两步计算的式题。
(3)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数。
百位、千位、万位。
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4)加法和减法。
加法,减法。
连加法。
加法验算,用加法验算减法。
(5)混合运算。
先乘除后加减。
两步计算式题。
小括号。
2、量与计量时、分、秒的认识。
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千克(公斤)的认识3、几何初步知识直线和线段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
直角。
4、应用题加法和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乘法和除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5、实践活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例如调查家中本周各项消费的开支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03三年级知识点和重难点1、数与计算(1)一位数的乘、除法。
小学数学预习方法
小学数学预习方法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奠定数学基础的重要阶段。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预习数学知识,以下是一些小学数学预习方法。
1.确定学习目标:在每一次预习时,先确定学习目标。
例如,预习一节课的内容,可以先看一下教材上的标题和目录,了解大致学习内容。
然后在完成预习之后,回顾学习目标,看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
2.阅读教材:仔细阅读教材上的内容,理解课本中的公式、定义、定理等重要知识点。
可以将重点内容用彩笔或者笔记标记出来,以便后面复习和总结。
3.课前习题:在课前习题中,可以找到将要学习的知识点,并对自己的理解进行测试。
尝试解答问题,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寻求帮助,比如请家长或老师解释。
这样可以提前锻炼思维,对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
4.查阅参考资料:在预习时,可以查阅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参考资料。
这样可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对其中一知识点的理解。
可以寻找一些简单易懂的小学数学相关书籍,或者在网上寻找适合小学生的数学教学视频。
6.重点记忆:预习时,要重点记忆一些公式、定理等重要知识点。
可以通过反复默写、画图等方式进行记忆训练。
记忆过程中,可以使用关键词、图表等记忆辅助工具,提高记忆效果。
7.针对性训练:根据课本内容,找到相应的练习题进行训练。
从简单到困难的顺序,进行渐进式的训练。
可以分组分类进行训练,逐一攻破各个知识点。
8.总结复习:在预习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复习。
可以用自己的话复述所学内容,将复习过程中还存在困惑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于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讨论。
还可以制定一个复习计划,定期回顾预习的内容。
9.边预习边思考问题:在预习时,可以边预习边思考一些问题。
例如:为什么要学习这个知识点?这个知识点有什么实际应用?如何运用这个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激发兴趣。
10.养成预习的好习惯:预习不是一次性的事情,应该养成每次都预习的好习惯。
坚持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预习方法及指导
小学数学预习方法及指导(--)预习方法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不同的学科、同一学科的不同内容所适用的预习方法是不同的,所以,根据小学高年级数学教材的特点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其认知规律,课题计划教给学生下面几种预习方法:(1)任务落实预习法:即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学生带着明确的预习任务去进行预习。
(2)课本标记预习法:即在预习时,边阅读边用特定的符号做出标记,并在书上空白处提疑问、写心得。
(3)温故知新预习法:在预习过程中,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复习、巩固、补习与新知相联系的旧知识。
(4)尝试练习预习法:对于计算类新授课、练习课,预习时先进行尝试练习,遇到疑难再返回预习例题,然后再尝试练习。
(5)动手操作预习法:对于公式的推导等操作性较强的知识,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亲自动手去实践,通过剪、拼、折、移、摆、画、量、观察、比较等活动,体验、感悟新知识。
在教给学生预习方法的同时,要重视指导学生做预习笔记,不仅要做简单的眉批笔记、摘录笔记,还要会做思维含量较高的反思型预习笔记。
(二)指导预习方法。
在初始阶段以指导学生预习方法和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为主要切入点。
对数学预习方法的指导主要分以下四步进行:1、通读数学内容,动手画、圈知识要点,了解主要内容。
这一过程主要针对概念性的数学知识。
学生在通读内容的过程中,从整体上了解了新的数学知识。
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概念、结论画一画、圈一圈,使得新课中的主要内容显现出来,为理解和掌握知识做准备。
2、细读内容,理解主要数学知识。
这是预习的主要环节。
学生在对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要指导学生怎样“消化”这些知识。
(1)列举身边熟悉的事例来理解概念。
数学概念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从具体的例子中抽象出来的。
让学生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概念,可以帮助学生形象理解概念。
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2)动手实践来感受数学。
小学数学预习方法
小学数学预习方法小学数学是孩子们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孩子们的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要想在小学阶段取得良好的数学成绩,提前进行数学预习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小学数学预习的方法,希望对家长和孩子们有所帮助。
首先,要进行小学数学预习,孩子们需要掌握好基础知识。
比如,认识1-100的数字,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运算,了解简单的数学概念等。
因此,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玩一些数字游戏,或者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来帮助孩子认识数字和进行简单的计算,这样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
其次,小学数学预习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
练习是提高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进度,选择一些适合孩子的数学练习题,让孩子进行反复练习。
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给予孩子一定的奖励来激励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练习中感受到成就感,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数学。
此外,小学数学预习还需要进行多角度的思考。
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的学科,因此在预习时,孩子们需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讨论数学问题,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小学数学预习还需要进行及时的复习和总结。
在预习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及时地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同时,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知识的总结,帮助孩子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地整理和归纳,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好地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
总的来说,小学数学预习是非常重要的,而要想进行有效的数学预习,家长需要引导孩子掌握好基础知识,进行大量的练习,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以及进行及时的复习和总结。
希望以上方法对家长和孩子们有所帮助,让孩子们在小学阶段能够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取得优异的成绩。
小学数学必掌握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必掌握知识点归纳小学数学必掌握知识点归纳一、体积和表面积1、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 S= a×b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 S= a×h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 S=(a+b)h÷26、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7、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公式:S=(a×b+a×c+b×c)×28、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公式:S=6×a×a9、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 = abh10、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 = abh11、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 = a×a×a12、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13、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14、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15、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2s=ch+2πr2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16、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17、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二、算术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a + b = b + a3、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4、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b × c)5、乘法分配律:a × b + a × c = a ×(b + c)6、除法的性质:a ÷ b ÷ c = a ÷(b × c)7、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小学数学的预习方法
小学数学的预习方法1.提前预习教材:在上课之前仔细阅读即将学习的数学教材。
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可以提前了解课程内容和知识点,为课堂上的学习打下基础。
2.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在上一节课结束后,应该及时复习所学的内容,巩固知识点。
可以将重要的概念和公式记录下来,方便回顾和记忆。
3.利用网络资源:现在互联网发达,可以利用各类数学学习网站和手机应用程序进行数学预习。
这些资源通常提供有趣且互动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4.做预习题:在上课之前,可以找一些与即将学习的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进行预习。
这些题目可以来自教材、练习册或在线平台。
通过做预习题,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并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
5.寻求辅导: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讨论,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
6.做思维导图:对于一些概念性的知识点,可以尝试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整理。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点按照逻辑关系进行组织,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7.利用教辅材料:数学辅导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可以通过练习册、题集等教辅材料进行巩固和拓展。
8.制定学习计划:在预习数学内容时,可以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
将每个学习任务分解成小的子任务,并设置时间限制。
这样可以更好地管理时间,并按计划完成任务。
9.反复练习:对于重点难点知识,需要进行反复练习以加深记忆和掌握。
可以选择多种类型的题目进行练习,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10.思考问题:在预习中,应该主动思考提出问题。
通过思考问题,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
11.总结归纳:预习结束后,可以进行总结和归纳。
可以将预习过程中的知识点、概念、公式进行整理,并作出简单的总结,方便后续的复习和巩固。
总之,小学数学的预习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通过提前预习教材、做预习题、寻求辅导等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四年级数学应该怎么预习
⼩学四年级数学应该怎么预习 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新知识往往是建⽴在旧知识的基础上。
因此,不管是⼩学⽣还是中学⽣做好预习很重要。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家的⼩学四年级数学预习⽅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学四年级数学预习⽅法 1、笔记预习法 开始,可以让同学在书上做简单的眉批笔记,在阅读课本后,把⾃⼰的理解、体会或独特见解写在书上的空⽩处;其次,可以让同学做摘录笔记,就是预习后,在笔记本上摘抄重点概念、关键语句等等,以加深对重要知识的记忆、理解,并简单地记下预习过程中的疑惑和不解之处,也可以记录⾃⼰在预习中的收获。
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还要会做思维含量较⾼的反思型预习笔记。
在研究过程中,⼀⽅⾯要验证这⼏种预习⽅法的适⽤性,另⼀⽅⾯要寻求其他适⽤的科学预习⽅法。
2、温故知新预习法 这是新旧知识联系的预习法。
在预习过程中,⼀⽅⾯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疑难问题,另⼀⽅⾯复习、巩固、补习与新知相联系的旧知识。
要求预习新内容时要与学过的旧知识联系起来,做到“温故知新”,联系旧知,学习新知,使知识系统化。
3、尝试练习预习法 对于计算类新授课、练习课,预习时先进⾏尝试练习,遇到疑难再返回预习例题,然后再尝试练习。
通过尝试练习,可以检验同学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
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就是要⽤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同学经过⾃⼰的努⼒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要让同学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预习的效果。
4、动⼿操作预习法 对于公式的推导等操作性较强的知识,要求同学在预习过程中亲⾃动⼿去实践,通过剪、拼、折、移、摆、画、量、观察、⽐较等活动,体验、感悟新知识。
因为课堂中有动⼿操作的内容,⾃然少不了要通过熟悉教材,了解操作过程中所需要⽤到的⼯具、材料等,在课前准备好。
同学只有亲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才能知其所以然。
⼩学四年级数学学习⽅法 ⼀、树⽴正确的学习思想及端正的学习态度。
(暑期预习资料)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预习知识点清单
暑期预习资料: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预习知识点清单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预习知识点清单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 60分=1时60秒=1分30分=半时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小学数学预习的方法
小学数学预习的方法
小学数学预习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复习知识点: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点,例如数的大小比较、四则运算、几何图形等,并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2. 预测未学知识:根据当前所在的学期和教材内容,了解即将要学习的知识点。
可以通过查看教材目录或询问老师来获取相关信息。
3. 查询资料和辅助资料:在网上或图书馆找到针对即将学习的知识点的材料,例如电子书、练习册、习题集等。
4. 自主学习:根据查询到的资料,独立学习即将要掌握的知识点,理解概念和解题方法,并进行一些练习题的训练。
5. 解答疑难问题:在预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理解或困惑的问题。
可以向老师、同学或家长请教,或者在网上的学习社区提问,寻求解答。
6. 预习检测:根据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一些自测和评估。
可以使用之前买的练习册或在线练习平台进行相关的练习。
7. 总结复习:在预习结束后,进行一次总结复习,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再
次巩固和总结,并做好笔记,以备后续课堂学习的需要。
通过以上预习方法,可以提前了解并掌握即将要学习的知识点,更好地应对课堂教学。
预习可以帮助巩固已学知识、提前了解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是非常有益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预习清单及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预习清单及知识点一、预习清单1. 阅读课本:打开课本,找到《1~5的认识》这一部分,仔细阅读相关内容,包括文字描述、插图和例题。
2. 准备物品:准备一些能够代表1~5数量的小物品,如小棒、积木、水果等,以便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
3. 观看教学视频:如果有条件,可以观看一些针对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视频,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4. 提出问题: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记录下自己不懂或不确定的问题,以便在上课时向老师请教。
二、知识点1. 认识1~5:-了解1~5各数的含义,知道它们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掌握1~5各数的顺序,能够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 书写1~5:-学习1~5各数的正确书写方法,包括数字的形状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练习书写,确保每个数字都能够工整、准确地书写出来。
3. 比较大小:-学会使用“>”“<”或“=”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理解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含义及使用方法,能够正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4. 基数与序数的理解:-了解基数的概念,即使用1~5来表示物体的个数。
-初步理解序数的概念,知道第几表示的是位置而不是数量。
5. 数的分与合:-初步了解2~5的数的分与合,知道一个数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几个部分也可以合成一个数。
三、预习建议1. 动手实践:在学习过程中,尽量多使用小物品进行实际操作,通过观察和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 积极思考:在预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记录下来,并尝试自己思考解决,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及时复习:预习完成后,及时回顾和复习所学内容,巩固记忆,确保自己能够掌握和理解这些知识点。
通过以上预习清单和知识点的学习,相信你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这一部分的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在上课时,你可以带着自己的问题和思考去听讲,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小学五年级下数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知识点(附练习题及答案)拿走预习
小学五年级下数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知识点(附练习题及答案),拿走给孩子预习!《因数和倍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除法,除法中各部分名称及关系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学习了本节课的知识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的能力,老师整理了本单元的重要知识点汇总及相关习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因数和倍数》知识点归纳1. 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包括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2. 因数、倍数: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例:12÷2=6, 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
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最小倍数=它本身3. 2、3、5的倍数特征1)奇数和偶数的意义: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①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
也就是个位上是1、3、5、7、9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0也是偶数),也就是个位上是0、2、4、6、8的数。
例题:1、从0、4、5、8、9中取出三个数字组成三位数,①在能被2整除的数中,最大的是(984),最小的是(450)②在能被3整除的数中,最大的是(984),最小的是(405)③在能被5整除的数中,最大的是(980),最小的是(405)2、在四位数21□0的方框中填入一个数,使它能同时被2、3、5整除,最多能( 4 )种填法。
六年级数学下册预习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下册预习知识点六年级数学下册是孩子们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预习和掌握相关知识点,以下是六年级数学下册的预习知识点汇总。
1. 小数- 小数的概念:小数是整数和分数之间的数,用小数点表示。
例如:0.5、0.75等。
-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小数点左边的数字读作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字按位读法。
例如:0.5读作"零点五",0.75读作"零点七五"。
- 小数的比较:可以通过将小数转化为分数,比较分数大小来比较小数的大小。
2. 分数的加减- 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份数,分母表示总份数。
例如:1/2、3/4等。
- 分数的相加和相减:分数相同分母时,直接加减分子即可;分数不同分母时,需要找到相同的公因数,通分后再进行加减运算。
3. 三角形与四边形- 三角形的分类:按边长分类,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按角度分类,可以分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 四边形的分类:可以分为矩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等。
4. 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换算:公制长度单位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和毫米(mm)等;常用的英制长度单位有英里(mile)、英尺(foot)和英寸(inch)等。
- 容量单位换算:公制容量单位有升(L)、毫升(mL)等;常用的英制容量单位有盎司(ounce)、品脱(pint)和加仑(gallon)等。
- 质量单位换算:公制质量单位有千克(kg)和克(g)等;常用的英制质量单位有吨(ton)、磅(pound)和盎司(ounce)等。
5.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数据的收集: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获得数据。
- 数据的整理和处理:包括数据的分类、整理和统计。
常用的统计图形包括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6. 时钟和日历- 时钟的读法和写法:时针为短针,分针为长针,秒针为细长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小结,收藏预习!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小结,收藏预习!第二单元 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01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02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4、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0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1、连加、连减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04解决问题(应用题)1、步骤:①先读题②列横式,写结果,千万别忘记写单位(单位为:多少或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③作答。
2、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小学六年级数学苏教+北师大版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汇总提前预习
小学六年级数学苏教+北师大版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汇总,提前预习!苏教版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计算公式: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注:不足6个面的实际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计算,例如鱼缸、无盖纸盒等等。
体积(容积)单位进率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m³=1000dm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dm³=1000cm³1升=1000毫升 1L=1000mL1立方分米=1升1dm³=1L1立方厘米=1毫升1cm³=1mL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它们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其它物体的体积叫做它的容积)。
计算公式:长方体体积公式=长×宽×高正方体体积公式=棱长×棱长×棱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北师大版第一单元知识点一、圆的认识(一)(1)圆的定义: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2)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
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4)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5)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用字母表示为:d=2r用文字表示为:半径=直径÷2直径=半径×2(6)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二、圆的认识(二)(1)将圆沿它的直径对折,我们发现两边完全重合,所以圆是轴对称图形。
(2)圆有无数条直径,所以它也有无数条对称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预习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就减数……。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6)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
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7)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3、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4、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5、有关0的计算①一个数和0相加,结果还得原数:a + 0 =a 0 + a = a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a - 0 = a③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结果得零:a - a = 0④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得0:a × 0 = 0 ; 0 × a = 0⑤0除以一个非0的数,结果得0:0 ÷ a = 0⑥ 0不能做除数:a÷0 = (无意义)6、租船问题。
解答租船问题的方法:先假设、再调整。
1、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2、观察物体有诀窍,先数看到几个面,再看它的排列法,画图形时要注意,只分上下画数量。
3、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4、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5、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一个物体。
1、加法运算定律: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 +c=a+(b+c)③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3、乘法运算定律: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②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 ×c=a×(b×c)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
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 ×c=a×c+b×c4、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b÷c=a÷(b×c)5、有关简算的拓展:102×38-38×2125×25×3237×96+37×3+37125×883.25+1.9810.32-1.98易错的情况:0.6+0.4-0.6+0.438×99+991、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所以,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如:0.5表示(十分之五),0.05表示(百分之五),0.25表示(百分之二十五),0.005表示(千分之五),0.025表示千分之二十五)。
2、小数点前面的数叫小数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后面的数叫小数的(小数)部分,3、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1;小数点后面第二位是(百)分位,百分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01;小数点后面第三位是(千)分位,千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001……如:20.375,十分位上的3,表示3个(十分之一);百分位上的7,表示7个(百分之一);千分位上的5,表示5个(千分之一)。
4、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10个千分之一是1个百分之一,10个百分之一是1个十分之一,10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或10个0.001是1个0.01 ,10个0.01是1个0.1, 10个0.1是整数1……5、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
如:31.031读作:三十一点零三一6、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如:一百二十点零零九八写作:120.00987、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小数的性质。
如:0.2= 0.20 = 0.200 =0.2000 =……1.05=1.050 =0.0500 =0.0500=……1.080=1.0810.0800=10.08100.080000= 100.088、小数大小的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那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也相同,就比较千分位……9、小数点的移动:(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0……10、不同数量单位的数据之间的改写:低级单位数÷进率=高级单位数×当进率是10、100、1000……时,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的移动来换算。
11、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个位,看十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上的数来四舍五入。
(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12、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非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改写时,只要在万位或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或“亿”字。
1、由三条线段围成(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的图形叫三角形。
如: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如: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5、三角形按角分类,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这三类;如:6、三角形按边分类,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这三类。
如:7、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180º。
1、笔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1)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2)从末位算起,算加法时,哪一位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
(3)得数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4)不要忘记了小数点。
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1)没有括号,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2)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在小数四则运算中,恰当地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及连减的运算性质会使计算更简便。
4. 得数是小数时,(末尾)的0一般要去掉。
5. 一个整数与一个小数相加减时:①先在整数的右边点上小数点;②再添上与另一个小数部分同样多个数的0;③然后再按照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6. 得数是小数时,(末尾)的0一般要去掉。
7、验算:加法验算:①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结果与原来是否相同;②用减法,把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差是否与另一个加数相同。
减法验算:①用加法,把减数与差相加,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②用减法,把被减数减去差,看是否等于减数。
应用整数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在小数四则运算中,恰当地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及减法的运算性质会使计算更简便。
8、简便运算方法:⑴几个小数连加时,如果其中的两个小数的尾数相加能凑整,先把这两个数相加,可使计算简便;如:0.36+18.09+2.64+4.91⑵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小数时,如果这两个小数相加的和能凑整,可以先把两个减数相加,再从被减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比较简便;如: 13.2-5.73-4.27⑶一个数减去两个小数的和,当这两个数中的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与被减数的小数部分相同时,可以先从被减数里减去这个数,然后再减去另一个数,计算比较简便。
如: 18.63-(4.75+3.63)⑷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如: 3.65×42.6+3.65×57.4⑸在小数运算中,可以利用(添括号)或(去括号)使计算简便: →无论是去括号或添括号①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如: 6.59-4.86+2.86②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全变号(加号变减号,减号变加号)。
如: 6.47-(1.5-0.53)⑹在没有括号的同级运算中,交换数据的位置,一定要带着它前面的符号。
如: 4.95-2.67+1.051、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2、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相等。
3、对称轴是一条直线,所以在画对称轴时,要画到图形外面,且要用虚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