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物理力学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
物理力学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分析】(1)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2) 平衡力是指一个物体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但是受力物体是一个; 相互作用 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
5.如图是 2009 年 6 月 30 日,醉酒超速驾车造成 5 死 4 伤的事故车辆,事故后严重变 形.汽车变形说明()
A. 汽车受重力的作用
一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和挂环分别受到向上和向下都是 5N 的拉力作用(不计弹簧测力计
自重),则弹簧测力计所受合力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5N。
故答案为:B。
【分析】弹簧测力计上显示的是挂钩上力的大小,与挂环上力的大小以及弹簧测力受到的
合力大小无关。
11.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课桌则可能翻倒,这说明 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受力面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用手推课桌的下部和上部,是力的作用点不同,使课桌发生了不同的运动情 况,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选 C。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
后物块的运动状态取决于它的受力情况.物体若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9.如图所示,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 ρ1 的液体时,把实心物块放入杯中,物块漂浮,静止 后溢出的液体质量为 m1;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 ρ2 的液体时,把同一物块放入杯中,物块 沉底,静止后溢出的液体质量为 m2。则物块的密度为( )
A.
(4)维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需要的是物体的惯性.
【解答】A、汽车受到的重力是竖直向下的,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是水平方向的.不符合题 意. B、汽车发生碰撞时,碰撞的两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力改变了汽车的形状,所以力能使物体 发生形变.符合题意. C、汽车地面上运动时和地面之间存在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D、维持物体的运动的是物体的惯性,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力.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1)掌握力的作用效果. (2)掌握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掌握摩擦力发生的条件. (4)掌握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大学物理力学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力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受到的力为10N,那么它的加速度是多少?A. 5 m/s²B. 10 m/s²C. 15 m/s²D. 20 m/s²答案:B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F、质量m和加速度a之间的关系是:A. F = m * aB. F = m / aC. F = a * mD. F = a + m答案:A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其下落的加速度为:A. 9.8 m/s²B. 19.6 m/s²C. 0 m/s²D. 1 g答案:A4.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1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动量大小为:A. 10 kg·m/sB. 20 kg·m/sC. 无法确定,因为物体的质量未知D. 5 kg·m/s答案:C5.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一个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A. 随时间增加而增加B. 随时间减少而减少C. 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不变D. 总是大于物体的动能答案:C6. 一个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0 N/m,如果挂上一个1kg的物体,弹簧伸长的长度是多少?A. 0.1 mB. 1 mC. 10 mD. 无法确定,因为缺少物体的加速度答案:A7. 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与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个定律是由哪位科学家提出的?A. 牛顿B. 爱因斯坦C. 伽利略D. 库仑答案:A8. 一个物体在斜面上下滑,斜面倾角为30°,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1,那么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A. mg sin(30°)B. mg cos(30°)C. μ(mg cos(30°))D. μ(mg sin(30°))答案:D9.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恒定的加速度加速运动,已知它的初速度为3 m/s,末速度为15 m/s,经过的时间为4秒,那么它的加速度是多少?A. 2.25 m/s²B. 4 m/s²C. 5 m/s²D. 10 m/s²答案:B10. 一个物体在竖直上抛运动中,达到最高点时,它的加速度为:A. 0 m/s²B. g (重力加速度)C. -g (重力加速度)D. 2g (重力加速度)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的物体上。
物理力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力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B. 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零C. 物体所受的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D. 物体所受的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答案:A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物体所受合力越大,加速度越大B. 物体的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C. 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力成正比D. 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力成反比答案:D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不变B. 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增大C. 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D. 物体的速度始终不变答案:A4.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系统所受外力为零时,系统的动量守恒B. 系统所受外力不为零时,系统的动量不守恒C. 系统所受外力不为零时,系统的动量可能守恒D. 系统所受外力为零时,系统的动量可能不守恒答案:A5. 一个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上B.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下C.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D.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答案:B6.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B.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C. 能量的总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保持不变D. 能量的总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会减少答案:D7.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B. 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零C. 物体所受的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D. 物体所受的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答案:B8.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答案:D9. 一个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不变B. 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增大C. 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D. 物体的速度始终不变答案:A10.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B. 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C. 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D. 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______定律。
大学物理---力学部分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大学物理---力学部分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某质点作直线运动的运动学方程为x =3t -5t 3+ 6 (SI),则该质点作(A)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B)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C)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D)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 D ]2、一质点沿x 轴作直线运动,其v t 曲线如图所示,如t =0时,质点位于坐标原点,则t = 4.5 s 时,质点在x 轴上的位置为(A) 5m . (B) 2m .(C) 0. (D)2 m . (E) 5 m.[ B ]3、 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已知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为 j bt i at r 22+=(其中a 、b 为常量), 则该质点作(A) 匀速直线运动. (B) 变速直线运动.(C) 抛物线运动. (D)一般曲线运动. [ B ]4、一质点在x 轴上运动,其坐标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为x =4t-2t 2,式中x 、t 分别以m 、s为单位,则4秒末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为 ( B )(A )12m/s 、4m/s 2; (B )-12 m/s 、-4 m/s 2 ;(C )20 m/s 、4 m/s 2 ; (D )-20 m/s 、-4 m/s 2;5. 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 C )(A )运动物体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快(B )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也越来越小(C )切向加速度为正值时,质点运动加快(D )法向加速度越大,质点运动的法向速度变化越快6、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y x r , 的端点处, 其速度大小为(A) t r d d (B) tr d d(C) t r d d (D) 22d d d d ⎪⎭⎫ ⎝⎛+⎪⎭⎫ ⎝⎛t y t x [ D ] 1 4.5432.52-112t v (m/s)7.用水平压力F 把一个物体压着靠在粗糙的竖直墙面上保持静止.当F逐渐增大时,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f ( B )(A) 恒为零.(B) 不为零,但保持不变.(C) 随F 成正比地增大.(D) 开始随F 增大,达到某一最大值后,就保持不变11、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t k t 2d /d v v -=,式中的k 为大于零的常量.当0=t 时,初速为v 0,则速度v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是 (A) 0221v v +=kt , (B) 0221v v +-=kt , (C) 02121v v +=kt , (D) 02121v v +-=kt [ C ] 12、质量为20 g 的子弹沿X 轴正向以 500 m/s 的速率射入一木块后,与木块一起仍沿X 轴正向以50 m/s 的速率前进,在此过程中木块所受冲量的大小为(A) 9 N·s . (B) -9 N·s .(C)10 N·s . (D) -10 N·s . [ A ]13、在水平冰面上以一定速度向东行驶的炮车,向东南(斜向上)方向发射一炮弹,对于炮车和炮弹这一系统,在此过程中(忽略冰面摩擦力及空气阻力)(A) 总动量守恒.(B) 总动量在炮身前进的方向上的分量守恒,其它方向动量不守恒.(C) 总动量在水平面上任意方向的分量守恒,竖直方向分量不守恒.(D) 总动量在任何方向的分量均不守恒. [ C ]14、质量为m 的小球,沿水平方向以速率v 与固定的竖直壁作弹性碰撞,设指向壁内的方向为正方向,则由于此碰撞,小球的动量增量为(A) mv . (B) 0.(C) 2mv . (D) –2mv . [ D ]15、对于一个物体系来说,在下列的哪种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守恒?(A) 合外力为0.(B) 合外力不作功.(C) 外力和非保守内力都不作功.(D) 外力和保守内力都不作功. [ C ]1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动量不变,动能也不变.(B)物体的动能不变,动量也不变.(C)物体的动量变化,动能也一定变化.(D)物体的动能变化,动量却不一定变化.[ A ]17.考虑下列四个实例.你认为哪一个实例中物体和地球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A)物体作圆锥摆运动.(B)抛出的铁饼作斜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C)物体在拉力作用下沿光滑斜面匀速上升.(D)物体在光滑斜面上自由滑下.[ C ]18.一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入一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后,随木块一起运动.对于这一过程正确的分析是(A) 子弹、木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 子弹、木块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C) 子弹所受的冲量等于木块所受的冲量.(D) 子弹动能的减少等于木块动能的增加.[ B ]19、一光滑的圆弧形槽M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一滑块m自槽的顶部由静止释放后沿槽滑下,不计空气阻力.对于这一过程,以下哪种分析是对的?(A) 由m和M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 由m和M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 由m、M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 M对m的正压力恒不作功.[ C ]20.关于刚体对轴的转动惯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取决于刚体的质量,与质量的空间分布和轴的位置无关.(B)取决于刚体的质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与轴的位置无关.(C)取决于刚体的质量、质量的空间分布和轴的位置.(D)只取决于转轴的位置,与刚体的质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无关.[ C ]21.刚体角动量守恒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是(A) 刚体不受外力矩的作用.(B) 刚体所受合外力矩为零.(C) 刚体所受的合外力和合外力矩均为零.(D) 刚体的转动惯量和角速度均保持不变. [ B ]22. 对一个作简谐振动的物体,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物体处在运动正方向的端点时,速度和加速度都达到最大值;(B) 物体位于平衡位置且向负方向运动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C) 物体位于平衡位置且向正方向运动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D) 物体处在负方向的端点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
【物理】 初中物理力学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左右。
.故 C 符合题意;
D、一个铅球的质量在 3kg 左右,拿起铅球的力在
左
右。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能对生活
中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计,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
12.假若一切物体间的摩擦力突然消失,则下列哪种现象不可能发生 A.无法手握钢笔写字 B.微风能吹动铁轨上的火车 C.人轻轻一跳可以离开地球 D.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汽车无法开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写字时,如果没有摩擦力,笔会从手中滑下导致无法写字,A 可能发生; B、火车在水平方向如果没有摩擦力,那么沿铁轨方向的风能把火车吹动,B 可能发生; C、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受到地球引力作用,因此人跳起不能离开地球,与摩擦力无 关,C 不可能发生; D、汽车是靠车轮向后摩擦地面,地面同时也会给车轮一个向前的力使车子前进,因此如 果没有摩擦力,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车无法开动,D 可能发生; 故选 C.
5.如图甲所示,均匀柱状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 0.5m/s 的恒定速度下 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阻力,g= 10 N/kg,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高中物理《力学》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力学》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曲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的速度一定变化,加速度也一定变化B.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有加速度C.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可以不变,所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不一定有加速度D.在恒力作用下,物体不可能做曲线运动2.下列哪些物理量是矢量()①长度②温度③力④加速度A.③B.③④C.②③D.④3.如图所示,一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从a点以沿ab方向的初速度0v开始运动。
若小球分别受到如图所示的三个水平方向恒力的作用,其中2F与0v在一条直线上,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小球在力1F作用下可能沿曲线ad运动B.小球在力2F作用下只能沿直线ab运动C.小球在力3F作用下可能沿曲线ad运动D.小球在力3F作用下可能沿曲线ae运动4.一个小球从2m高处落下,被水平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这一过程中()A.位移大小是3m B.位移大小是1m C.路程是1m D.路程是2m5.图(a)中医生正在用“彩超”技术给病人检查身体;图(b)是某地的公路上拍摄到的情景,在路面上均匀设置了41条减速带,从第1条至第41条减速带之间的间距为100m。
上述两种情况是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a)“彩超”技术应用的是共振原理B.图(b)中汽车在行驶中颠簸是多普勒效应C.图(b)中汽车在行驶中颠簸是自由振动D.如果图(b)中某汽车的固有频率为1.5Hz,当该汽车以3.75m/s的速度匀速通过减速带时颠簸最厉害6.如图所示为走时准确的时钟面板示意图,M、N为秒针上的两点。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M点的周期比N点的周期大B.N点的周期比M点的周期大C.M点的角速度等于N点的角速度D.M点的角速度大于N点的角速度7.路灯维修车如图所示,车上带有竖直自动升降梯.若车匀速向左运动的同时梯子匀速上升,则关于梯子上的工人的描述正确的是A.工人相对地面的运动轨迹为曲线B.仅增大车速,工人相对地面的速度将变大C.仅增大车速,工人到达顶部的时间将变短D.仅增大车速,工人相对地面的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将变小8.如图所示为三个运动物体A、B、C的速度—时间图像,其中A、B两物体从不同地点出发,A、C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A、B、C均沿同一直线运动,且A在B前方3 m处。
高中物理力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力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1. 速度、加速度和位移计算题1.1 题目一个物体在匀加速运动下,从静止出发,经过3秒后的速度为6 m/s。
求此物体的加速度和位移。
1.2 答案已知:初始速度v0 = 0 m/s,时间t = 3 s,最终速度v = 6 m/s求:加速度a和位移s根据匀加速运动的公式v = v0 + at,代入已知数值,可得:6 = 0 + a * 3即 6 = 3a解方程得:a = 6 / 3 = 2 m/s²再根据匀加速运动的位移公式s = v0t + (1/2)at²,代入已知数值,可得:s = 0 * 3 + (1/2) * 2 * (3²)即 s = 0 + (1/2) * 2 * 9即 s = 0 + 9 = 9 m所以,此物体的加速度a为2 m/s²,位移s为9 m。
2. 物体自由落体问题2.1 题目一个物体从高度100 m自由落下,请问它落地时的速度是多少?2.2 答案已知:初始高度h = 100 m,自由落体加速度g ≈ 9.8 m/s²求:落地时的速度v根据自由落体的速度公式v = √(2gh),代入已知数值,可得:v = √(2 * 9.8 * 100)即v = √(1960)即v ≈ 44.27 m/s所以,物体落地时的速度约为44.27 m/s。
3. 力的合成与分解3.1 题目一力计沿x轴正方向作用力F1 = 50 N,另一力F2沿x轴负方向作用,大小为30 N。
求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3.2 答案已知:F1 = 50 N(x轴正方向),F2 = 30 N(x轴负方向)求: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由于F1和F2沿x轴方向,且符号相反,所以求合力即为两力相减:F = F1 - F2 = 50 N - (-30 N)即 F = 50 N + 30 N = 80 N所以,合力F的大小为80 N。
为了确定合力F的方向,可以画出示意图,将F1和F2用箭头表示,然后通过几何方法得到合力F的方向。
初中物理力学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A. F3 是物体受到的重力
B. F4 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并且等于 F1
C. F2 是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D. F1 和 F3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F1=F3
【答案】D
【解析】【解答】分析 4 个力的如图所示:
运动状态.
(2)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 (3)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的变化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 【解答】小球出手之前,和手一起运动,抛出的小球,不再受到手的推力,由于惯性保持 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小球出手前后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改变了小球的运动方向 和速度,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 故选 C. 【点评】(1)掌握抛出的物体不再受到手的作用,这个问题学生容易错误理解成还在受到 手的作用. (2)掌握物体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3)掌握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4)掌握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保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
2.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块用细线通过定滑轮与沙桶相连,当沙桶与沙的总质量 为 m 时,物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忽略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mg
B. 物块的重力与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
衡力
C. 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继续向沙桶中加入沙子,物块受到
13.一弹簧测力计上挂几个钩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G,若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将钩 码挂在吊环上,手提秤钩,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A.大于 G B.等于 G C.小于 G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时,由于测力计外壳的重不能忽略,所以会使测量的示数大于物 体的重,故 A 正确。 选 A。
初中物理力学试题及解析

初中物理力学试题及解析题1:题目:一力学家测量一个物体的质量为5千克,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10牛的水平力。
求该物体的加速度。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F为力,m为质量,a为加速度。
代入已知数据可得10=5a,解得a=2m/s²。
题2:题目:一个物体质量为2千克,受到一个垂直向下的重力为20牛的作用力,求该物体的重力加速度。
解析: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F为力,m为质量,a为加速度。
代入已知数据可得20=2g,解得g=10m/s²。
题3:题目:一根木棒在1秒内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到6m/s。
求该木棒的平均加速度。
解析:平均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a=(v-u)/t,其中v为末速度,u为初速度,t为时间。
代入已知数据可得a=(6-0)/1=6m/s²。
题4:题目: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司机突然踩下刹车,并使汽车在2秒内停下来。
求汽车的减速度。
解析:减速度的计算公式为a=(v-u)/t,其中v为末速度,u为初速度,t为时间。
代入已知数据可得a=(0-20)/2=-10m/s²。
由于减速度是指向相反方向的,所以答案为-10m/s²。
题5:题目:一个小球以4m/s的初速度沿直线运动,经过2秒后速度变为12m/s。
求小球的加速度。
解析: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a=(v-u)/t,其中v为末速度,u为初速度,t为时间。
代入已知数据可得a=(12-4)/2=4m/s²。
题6:题目:一力学家测量的一个物体的质量为10千克,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20牛的水平力。
求该物体的加速度。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F为力,m为质量,a为加速度。
代入已知数据可得20=10a,解得a=2m/s²。
题7:题目:一辆汽车质量为1200千克,在水平方向上受到2000牛的水平力推动。
求汽车的加速度。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F为力,m为质量,a为加速度。
高中物理力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斜劈,斜劈上一物块正在沿斜面以速度v 0匀速下滑,斜劈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 ( )A .等于零B .不为零,方向向右C .不为零,方向向左¥D .不为零,v 0较大时方向向左,v 0较小时方向向右2.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弹簧,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处落下,从球接触弹簧到弹簧被压缩到最大的过程中,关于小球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的大小先减小后增大B .加速度的大小先增大后减小C .速度大小不断增大D .速度大小不断减小3.如图所示,三根横截面完全相同的圆木材A 、B 、C 按图示方法放在水平面上,它们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所受的合力大于A 受的合力B .B 、C 对A 的作用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C .B 与C 之间一定存在弹力D .如果水平面光滑,则它们仍有可能保持图示的平衡"4.如图所示,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斜面上。
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 推物块,物块仍静止不动。
则A .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一定变小B .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一定变大CB AC .斜面对物块的静摩擦力一定变小D .斜面对物块的静摩擦力一定变大5.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1m 和2m ,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1k 和2k ,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
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A .11k g mB .12k g mC .21k g mD .22k g m 6.目前,我市每个社区均已配备了公共体育健身器材.图示器材为一秋千,用两根等长轻 绳将一座椅悬挂在竖直支架上等高的两点.由于长期使用,导致两根支架向内发生了稍小倾斜,如图中虚线所示,但两悬挂点仍等高.座椅静止时用F 表示所受合力的大小,F 1表示单根轻绳对座椅拉力的大小,与倾斜前相比( )A .F 不变,F 1变小B .F 不变,F 1变大C .F 变小,F 1变小D .F 变大,F 1变大7.如图所示,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力F 作用始终保持静止,当力F 逐渐减小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保持不变~B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 .物体受到的合力减小D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减小8.如图,在倾斜的天花板上用力F 垂直压住一木块,使它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木块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B.可能只受三个力作用C.必定受四个力作用(D.以上说法都不对9.如图所示,光滑球放在挡板和斜面之间,挡板由垂直斜面位置逆时针缓慢转到水平位置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减小B.球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增大C.球对挡板的压力减小D.球对挡板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10.如图,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倾角为θ的斜劈,斜劈上一光滑、质量为m的物块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以速度v0匀速下滑,斜劈保持静止,则()《FθA.斜劈受到5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B.斜劈受到地面摩擦力等于零C.斜劈受到地面摩擦力方向向左D.斜劈受到地面摩擦力大小与F大小有关11.如图所示,一木棒M搭在水平地面和一矮墙上,两个支撑点E、F处受到的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E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B.F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C.E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EF方向D .F 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12.如图所示,吊床用绳子拴在两棵树上等高位置,某人先坐在吊床上,后躺在吊床上,均处于静止状态。
(物理)中考物理力学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的滑动摩擦力增大
【答案】A
【解析】【解答】A、沙桶与沙的总重力为
,使用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大小(忽略
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则物块受到的拉力大小为 mg;因为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
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mg,A 符合题意;
B、物块的重力与它对桌面的压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B 不符合题
11.初中毕业体育考试项目有长跑、实心球、立定跳远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长跑的考生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B.立定跳远时用力蹬地快速跳起,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推出后的实心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考生对实心球做了功 D.考生坐在水平操场上静止休息时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考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解析】赛跑到达终点时,人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人具有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 用,故 A 错误;立定跳远时,脚要用力向后蹬地,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 B 错误;推出去的实心球离开手后继续运动过程中,推力已经消失,故手的推力没有做功, 是由于惯性在运动,故 C 错误;考生坐在水平操场上静止休息时,受到的重力和与地面对 考生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符合二力平 衡条件,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 D 正确,故选 D
时,测力计示数显示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定滑轮的工作特点是只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
的大小。
6.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们同时浸没到水中,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的减小值相同.由此可以判断( )
A. 两物体受的浮力一定相同
B. 两个物体一定是等重的
C. 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相同的
D. 两个物体一定处在液体中相同深度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力学1.对下列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分子的直径约为0.3~0.4 mmB.课桌的高度约为1.0 mC.初中生的体重约为50 ND.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0 m/s【答案】B【解析】【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详解】A、分子的直径非常小,一般在0.1nm=10-6mm左右。
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的身高在170cm左右,课桌的高度略大于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100cm=1.0m 左右。
故B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kg×10N/kg=500N左右。
故C 不符合实际;D、自行车速度在118km/h18m/s5m/s3.6=⨯=左右。
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2.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B. 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作用C. 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D. 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答案】 C【解析】【解答】A、相互接触的物体如果不发生弹性形变,物体间不存在弹力作用,故A 不符合题意;B、只要两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间就会产生弹力作用,弹力的产生并不只局限于弹簧,故B不符合题意;C、根据产生弹力的条件可知,要产生弹力,物体间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故C符合题意;D、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分析】物体受力且发生弹性形变,在恢复原状时,对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就是弹力。
3.甲溢水杯盛满密度为的液体,乙溢水杯盛满密度为的液体。
将密度为的小球轻轻放入甲溢水杯,小球浸没在液体中,甲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32g。
将小球轻轻放入乙溢水杯,小球漂浮,且有1/6的体积露出液面,乙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40g。
(物理)物理力学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物理)物理力学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力学1.一弹簧测力计上挂几个钩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若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将钩码挂在吊环上,手提秤钩,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A.大于G B.等于G C.小于G 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时,由于测力计外壳的重不能忽略,所以会使测量的示数大于物体的重,故A正确。
选A。
2.有关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每个弹簧测力计都有测量的最大值B. 测量后应检查指针能否回复到零刻度C. 测量时要防止弹簧与底板摩擦D. 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在竖直位置【答案】 D【解析】【解答】解:A、每个弹簧测力计都有测量的最大值即量程,弹簧测力计所测力大于量程就会损坏弹簧测力计,A符合题意;BC、测量时要防止弹簧与侧壁的摩擦,否则就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影响测量结果,所以测量后应检查指针能否回复到零刻度,防止弹簧与底板摩擦,BC符合题意;D、弹簧测力计要测量竖直方向上的力就要竖直放置,测量水平方向上的力就要水平放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3.电子驱蚊器利用变频声波直接刺激蚊虫中枢神经,使其非常痛苦,食欲不振,繁殖力下降,无法在此环境生存,从而达到驱蚊的目的其部分参数见表格,取g=10N/kg关于驱蚊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驱蚊器的重力为0.6NB. 驱蚊器发出的声音能被正常人听到C. 驱蚊器刺激蚊虫中枢神经利用的是超声波D. 驱蚊器工作10h消耗电能为0.02kW•h【答案】B【解析】【解答】A、驱蚊器的重力,G=mg=0.06kg×10N/kg=0.6N,A不符合题意;B、人的听觉范围20~20000Hz;22kHz~55kHz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故驱蚊器发出的声音不能被正常人听到,B符合题意;C、22kHz~55kHz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故驱蚊器刺激蚊虫中枢神经利用的是超声波,C 不符合题意;D、蚊器工作10h消耗电能为W=Pt=0.002kW×10h=0.2kW•h,D不符合题意。
高中物理力学专题经典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物理力学专题经典练习题(附答案)以下是一些经典的高中物理力学专题练题,每个问题都附有详细的答案。
这些练题覆盖了力学中的不同概念和应用,旨在帮助你巩固你的物理研究。
请仔细阅读每个问题,并尝试独立解答。
如果你遇到困难,可以参考答案来帮助你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1. 力与运动题目:一个小球以4 m/s的速度以水平方向投出,落地的时间为2 s。
求小球的水平位移以及竖直位移。
答案:小球的水平位移为8 m,竖直位移为-19.6 m。
2. 动能与功题目:一辆质量为1000 kg的汽车以10 m/s的速度行驶,求汽车的动能。
如果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受到总共2000 N的摩擦力,求摩擦力所做的功。
答案:汽车的动能为 J,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J。
3. 万有引力题目:太阳的质量约为2 × 10^30 kg,地球的质量约为6 × 10^24 kg,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1.5 × 10^11 m。
求地球受到的太阳引力大小。
答案:地球受到的太阳引力大小约为3.53 × 10^22 N。
4. 动量守恒题目:一个质量为2 kg的小球以5 m/s的速度水平碰撞到一个静止的质量为3 kg的小球,碰撞后两个小球分别以2 m/s和4 m/s的速度分别向左和向右运动。
求碰撞前后两个小球的总动量是否守恒。
答案:碰撞前后两个小球的总动量守恒。
以上是一部分高中物理力学专题的经典练习题及答案。
希望通过这些练习题的练习,你能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物理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保持坚持和刻苦学习的态度,相信你能取得优秀的成绩!。
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及解析

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及解析
1.已知小车从A点出发,行驶若干距离并回到A点。
若小车的总行程
距离为2d,求小车运动的速度v
答案:$v=\frac{2d}{T}$
解析:小车运动的速度v=运动距离/运动时间,由题意可知小车的
总行程距离为2d,因此v=2d/T,其中T为小车从A点出发,行驶若干
距离并回到A点的时间。
2.一枚圆柱形螺母在拧紧和松开的过程中,长度的变化为4厘米,求
螺母的半径r
答案:$r=\frac{2\pi(4)}{360°}$
解析:圆柱形螺母拧紧或松开时,长度发生变化,而半径不变,因此
半径的变化为零,即r=4厘米÷360°=2π(4)/360°。
3.在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判断物体的速度变化,应使用什么量来表示?
答案:加速度
解析:加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的量,它反映了物体运
动的变化率,是力和运动的量化描述。
它的物理量符号为a,单位是m/s2。
【物理】物理力学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物理】物理力学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力学1.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人的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sB.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mC.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D.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答案】C【解析】【详解】A.人的脉搏在每分钟60次多一点,即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绝不会慢到5s跳一次;故A错误;B.中学生的身高一般是170cm左右,170cm=1.7m;绝不会达到165m;故B错误;C.中学生的质量一般在100斤即50kg左右,根据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得重力G=mg=50kg×10N/kg=500N;故一名中学生所受的重力约为500N符合实际;C正确;D.人步行的速度一般在1.1m/s左右,达不到10m/s,故D错误;故选C.2.如图所示中,物体对支持面压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解答】解:压力的作用点在斜面上,从作用点起,垂直斜面画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分析】力的示意图要把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画出来;注意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方向垂直于接触面.3.《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失B. 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C.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D.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 D【解析】【解答】A、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A不符合题意;B、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所以是运动的,B不符合题意;C.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C不符合题意;D.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一直线上所以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分析】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足球被踢出后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运动时产生惯性B. 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C. 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 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答案】A【解析】【解答】A、足球被踢出后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具有惯性,不能说“产生惯性”,A符合题意;B、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即防止车辆侧翻或侧滑,B不符合题意;C、闻到花香是扩散现象,是由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而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D、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水会给人向前的力,使人前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物体无论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不是由于物体运动才产生的;B、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车辆侧翻或侧滑;C、由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人们才能闻到花香;D、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游泳时向后划水时,水给人一个向前的力,人向前运动 .5.某弹簧的一端受到100N的拉力作用,另一端也受到100N的拉力的作用,那么该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A. 200NB. 100NC. 0ND. 无法确定【答案】 B【解析】【解答】弹簧测力计两端沿水平方向各施加100N的拉力,两个拉力在一条直线上且方向相反,所以是一对平衡力。
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力学1.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斜面CD上静止,CE为水平面,O表示物体A的重心。
图中OB1∥CD、OB2⊥CE、OB3⊥CD、OB4∥CE,能正确表示物体A所受重力方向的是A.OB1B.OB2C.OB3D.OB4【答案】B【解析】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即竖直向下,故OB2是重力的方向.故选:B.【点睛】知道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作用点在重心,规则形状的物体(如球、方形物体等)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2.杂技演员站在楼梯上处于静止状态,人没与墙面接触,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如图。
则人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 B【解析】【解答】杂技演员站在楼梯上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受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支持力的方向竖直向上,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为:一画简图二定点,三画线,四画尖,五把力的符号标尖边.3.用橡皮筋、回形针、棉线、小瓶盖、牙膏盒、铁丝、钩码和刻度尺等,做一个如图所示的橡皮筋测力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刻度可以标在牙膏盒上B. 可以把回形针上端当作指针C. 可以利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D. 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都相同【答案】 D【解析】【解答】A、牙膏盒相当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A不符合题意;B、回形针相当于弹簧测力计的指针,B不符合题意;C、钩码的质量已知,当挂在橡皮筋上时对橡皮筋的拉力等于钩码的重力,可以利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D、不同橡皮筋在相等的拉力作用下伸长的长度不同,即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不相同,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此装置对比分析得出答案。
4.如图所示,用细线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 木块对细线的拉力和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 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木块对细线的拉力和手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C【解析】【解答】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细线对木块的拉力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二者不是一对平衡力,A不符合题意;BD.木块对细绳的拉力和细绳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D不符合题意;C.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符合题意。
(物理)物理力学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垂直于接触面.
3.杂技演员站在楼梯上处于静止状态,人没与墙面接触,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如 图。则人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解答】杂技演员站在楼梯上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受重力和支 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所 以支持力的方向竖直向上,B 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为:一画简图二定点,三画线,四画尖,五把力的符号 标尖边.
=ρhg 可 得 , 该 石 料 立 于 水 平 地 面 上 时 对 地 面 的 压 强 ,D 符合题意。
【分析】A、根据图乙和 m= 即可求解;B、根据 F 浮=G-F 拉 求解;C、根据图乙和 阿基米德
原理求解;D、先根据图乙求出物体的高度,再根据 P= 求解。
11.如图所示,小物块 A 和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面,向左移 动物块 A 并压缩弹簧至 B 处,静止释放物块 A , 此后物块的动能是( )
A. 0,0
B. 0,5N
C. 5N,5N
D. 0,10N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同一直线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等于两个力之差,所以弹簧测力
计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合力为 0。
一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和挂环分别受到向上和向下都是 5N 的拉力作用(不计弹簧测力计 自重),则弹簧测力计所受合力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5N。 故答案为:B。 【分析】弹簧测力计上显示的是挂钩上力的大小,与挂环上力的大小以及弹簧测力受到的 合力大小无关。
止释放物块 A,此后物块的运动是先加速后匀速;所以动能的变化是先增加后不变。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试题经典及解析

约为
左右,故 B 符合实际;
C、标准大气压约 1×105Pa,故 C 不符合实际;
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 1s,跳动 100 次的时间在
左
右,故 D 不符合实际。
故选:B。
【点睛】
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能对生活
中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计,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试题经典及解析
一、力学
1.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绳子从井中提水,水桶受到的力有
A.重力、绳子的拉力和手的拉力
B.重力和手的拉力
C.绳子的拉力和手的拉力
D.重力和绳子的拉力
【答案】D
【解析】
对于水桶来说,受到二个力的作用,即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绳子对水桶竖直向上的拉力,手
没有接触桶,所以桶没有受到手的拉力,故应选 D.
12.一弹簧右侧连接一个小球,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压缩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弹力方向向右 C.弹开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弹力逐渐变大 D.整个过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 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叫弹力;弹力作用在与形变的物体接触的物体上;物 体的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详解】 A、压缩过程中,弹簧变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 A 正确; B、压缩过程中小球受到弹力的作用,弹力的方向向右;故 B 正确; C、弹开过程中,弹簧逐渐恢复原状,形变程度变小,小球受到的弹力逐渐变小;故 C 错 误; D、整个过程中,开始时,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后来小球受弹簧的弹力向右运动,说明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故 D 正确. 故选 C.
(物理)物理力学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物理)物理力学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力学1.如图所示,小蚂蚁背负着果实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大小关系中,正确的是A.果实所受的支持力大于果实所受的重力B.果实所受的支持力小于果实所受的重力C.果实所受的支持力等于蚂蚁所受的支持力D.果实所受的支持力小于蚂蚁所受的支持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果实处于静止状态,它受到的支持力与自身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蚂蚁和果实作为一个整体,它们所受的总重力与蚂蚁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果实受到的支持力小于蚂蚁受到的支持力,D选项正确.考点:二力平衡受力分析2.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A. 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B. 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C. 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 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答案】 C【解析】【分析】(1)抛出的物体不再受到手的推力的作用,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2)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3)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的变化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解答】小球出手之前,和手一起运动,抛出的小球,不再受到手的推力,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小球出手前后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改变了小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故选C.【点评】(1)掌握抛出的物体不再受到手的作用,这个问题学生容易错误理解成还在受到手的作用.(2)掌握物体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3)掌握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4)掌握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保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3.如图所示,金属块P沿竖直墙壁(墙壁粗糙)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向右的力F1(F1>0)将金属块P压向竖直墙壁,竖直向上的力F2沿着墙壁竖直向上拉动金属块P,金属块P所受重力为G,金属块P对竖直墙壁的压力为F3,竖直墙壁对金属块P的压力为F4,竖直墙壁对金属块P的摩擦力为f, 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 F1与F4大小相等B. F3与F4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 F2与G是一对平衡力D. G与f之和与F2大小相等【答案】 C【解析】【解答】金属块P沿竖直墙壁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金属块受到的应该是平衡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圆环用轻绳吊在天花板上,环上有两个质量均为 m 的小环自大 环顶部开始分别向两边滑下,当两个小环下落至与大环圆心等高时,小环所受摩擦力为 f,则此时绳对大环的拉力为( )
A. (M+m)g
B. (M+2m)g
C. Mg+f
D. Mg+2f
【答案】 D
【解析】【分析】小环受到大环的摩擦力大小为 f,方向向上,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
D. 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
【答案】 C 【解析】【解答】A. 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A 不符合题意; B. 磁铁能够吸引铁质物品,所以磁铁对小铁球有吸引力,B 不符合题意; C. 在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作用下,小球改变了运动方向,故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小铁球 的运动方向,C 符合题意; D. 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但没有发生形变,所以不能说明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 变,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 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性”,A 符合题意;
B、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
危害,即防止车辆侧翻或侧滑,B 不符合题意;
C、闻到花香是扩散现象,是由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而形成的,C 不符合题意;
D、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水会给人向前的
C. 直接改变刻度,把刻度是 1N 的地方改写成 2N D. 增加刻度,在 1N 刻度之外按比例加刻度,直至 2N 【答案】 B 【解析】【解答】自制测力计的量程只有 1N,要想把它的量程提高到 2N,应该把两根一 样的橡皮筋,并在一起使用,这样测力计的量程就变为 2N 了; 故选 B。 【分析】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大环受到两个小环的摩擦力大小各为 f,方向向下;以大环为研究对象,处于静止状态,
大环受到向上的力是绳子对它的拉力 F,受到向下的力有:大环的重力 G、两个小环的摩
擦力 2f;
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力的大小相等的特点,得到 F=G+2f=Mg+2f; 故选 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能够判定出摩擦力的方向。
C. 与 之比为 2:3
D. 与 之
,
∴ 小球的质量: 小球 A 的体积:
, 故 A 错;
; 小球漂浮在乙溢水杯液体中,
,
,
∴
, 故 B 错;
若将小球浸没在乙溢水杯液体中,
,
∴
即:
,
∴ ρ1:ρ2=2:3.故 C 对,D 错. 故选 C.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密度的计算、重力的计算、浮力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漂浮条
(物理)物理力学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
一、力学
1.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人的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 5s B.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165m C.中学生的体重约为 500N D.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10m/s 【答案】C 【解析】 【详解】 A.人的脉搏在每分钟 60 次多一点,即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 1s;绝不会慢到 5s 跳一 次;故 A 错误; B.中学生的身高一般是 170cm 左右,170cm=1.7m;绝不会达到 165m;故 B 错误; C.中学生的质量一般在 100 斤即 50kg 左右,根据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得重力 G=mg= 50kg×10N/kg=500N;故一名中学生所受的重力约为 500N 符合实际;C 正确; D.人步行的速度一般在 1.1m/s 左右,达不到 10m/s,故 D 错误; 故选 C.
2.《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失
B. 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
相互作用力
【答案】 D
【解析】【解答】A、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A 不符合题意;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答】实验中用横轴表示弹簧的伸长量 x , 纵轴表示弹簧的拉力 F(即所挂重 物的重力大小); 弹簧平放时测量自然长度,此时弹簧伸长量为 0cm; 当竖直悬挂时,由于自身重力的影响弹簧会有一段伸长量,但此时所挂重物的重力为 0N (即:F=0N); 因为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其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综合上述分析四个图像中 只有选项 C 符合; 故选 C。 【分析】弄清坐标轴代表的意义,并能综合分析拉力 F 与伸长量△ L 的关系.需要注意弹 簧的平放与竖直放对横纵坐标的影响。
件),涉及到物体的浮沉条件.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两个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是本题的
关键.
9.小红利用一根橡皮筋自制了一个测力计,发现它的量程太小,只有 1N.小红想将测力 计的量程提高为 2N,初步拟定了以下几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A. 换一根相同的橡皮筋,然后改变刻度达到要求 B. 加一根相同的橡皮筋,然后改变刻度,提高量程
B、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所以是运动的,B 不符合题意;
C.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C 不符合题意;
D.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一直
线上所以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
A. 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 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 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 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答案】 C
【解析】【分析】(1)抛出的物体不再受到手的推力的作用,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
运动状态.
(2)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
(3)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的变化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足球被踢出后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运动时产生惯性 B. 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
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C. 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是因
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A
【解析】【解答】A、足球被踢出后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具有惯性,不能说“产生惯
12.如图所示,小物块 A 和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面,向左移 动物块 A 并压缩弹簧至 B 处,静止释放物块 A , 此后物块的动能是( )
力,使人前进,D 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A .
【分析】A、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物体无论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不是由于物体
运动才产生的;
B、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车辆侧翻或侧滑;
C、由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人们才能闻到花香;
D、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游泳时向后划水时,水给人一个向前的力,人向前运
动.
4.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 迹如图甲中虚线 OA 所示。在 OA 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 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 OB 所示。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 的结论是( )
A.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
【解答】小球出手之前,和手一起运动,抛出的小球,不再受到手的推力,由于惯性保持
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小球出手前后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改变了小球的运动方向
和速度,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
故选 C. 【点评】(1)掌握抛出的物体不再受到手的作用,这个问题学生容易错误理解成还在受到 手的作用. (2)掌握物体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3)掌握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4)掌握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保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
11.如图甲所示,小球从某高度处静止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并压缩弹簧.从小球刚 接触到弹簧到将弹簧压缩最短的过程中,得到小球的速度 v 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 l 之间的 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 b 为曲线最高点.不计空气等阻力,弹簧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发生 弹性形变,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小球的机械能不断减小 B. 弹簧的弹性势能不断增大 C. 小球运动过程中动能一直增大 D. 小球在 b 点时重力等于弹力 【答案】C 【解析】【解答】A、小球从某高度处静止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并压缩弹簧,此过 程中小球的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所以小球的机械能不断减小,A 不符合题意; B、在此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形变逐渐变大,弹簧的弹性势能不断增大,B 不合题意; C、由图乙可知,小球的速度先变大后变小,所以动能先变大后变小,C 符合题意; D、从小球刚接触到弹簧到将弹簧压缩最短的过程中,小球受竖直向上的弹力和竖直向下 的重力,重力大于弹力时,合力向下,小球速度越来越大 . 随着弹性形变的增加,弹力越 来越大,当重力和弹力相等时,合力为零 . 小球继续向下运动,弹力大于重力,合力向 上,小球速度减小 . 由此可知,当弹力等于重力时,小球速度最大,即小球在 b 点时重力 等于弹力 . D 不合题意 . 故答案为:C . 【分析】A、小球下落到弹簧上时,弹簧被压缩,小球在下落的过程中将机械难转化为弹 簧的势能; B、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越大 . 小球在下落过程中,弹簧被压缩,形变逐渐 增大; C、从图中可以看出小球的运动速度,由小变大到达 b 点后,再由大变小,根据物体具有 的动能与质量与运动速度的关系,判断小球运动过程中动能的变化情况; D、小球落在弹簧上,在 a-b 的过程中,重力大于弹力,小球速度不断增大 ; 在 b-c 的过程 中,弹力大于重力,速度不断减小,因此在 b 点时,小球所受弹力等于重力 .